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論國中古詩教學法論文(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07W

淺論國中古詩教學法論文(多篇)

淺論國中古詩教學法論文 篇一

當前,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已經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學科,對教育教學產生的巨大的影響。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龍頭,以及文字、聲音、圖像、影像等融於一體、圖像清晰、動態感強、信息量大的強大優勢,贏得了廣大教師的喜愛。同時也為我們進行古詩教學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怎樣更好地進行古詩教學,開闢了古詩教學的新天地,就成為教師的一大課題。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媒體都是以物質形式出現的,教學媒體的利用效果大大高於傳統教學媒體,再加上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這種良好的學習情境正是教師所追求的。因此,我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古詩教學時,努力通過圖、文、聲等多種功能,給學生以適當的感官刺激,由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如教學《楓橋夜泊》古詩時,學生還未走進教室,我便打開計算機,播放早巳準備好的軟件。整個教室裏立刻迴盪起旋律優美的樂曲。整個教室迴盪着音樂,學生們在強烈的文化氛圍的感染下,產生了學好古詩的強烈願望。

鈴聲響了。我站在講台前掃視了一下教室,只見同學們靜靜地坐在那裏,注視着我。此刻,我飽含激情地開始講解:“説起唐詩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古詩發展的最高峯。許多作品雖然距離現在已有千年,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感受到中華文化那經久不衰的魅力。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這首唐詩並結識他們的作者。”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的薰陶下,產生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這節課中,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生動的語言,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情境,並使這種興趣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再現詩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詩句

詩是抒發詩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過形象構成一種意境,然後藉助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古詩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師語言的描述是不夠的。只有通過圖畫再現出來,才變得具體可見。《望廬山瀑布》,寫的是詩人遠望瀑布時所見的壯麗景象,歌頌了祖國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與現實的景物極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學時,我讓同學觀看錄像,瀑布在山頂上飛流而下,水珠進濺,水霧蒸騰,陽光一照,呈現出一派迷迷濛濛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長垂的瀑布、飛濺的水珠,廬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現在學生的眼前。至此學生對“紫煙、掛、飛”等詞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深探地體會到詩句雖短,但詩人卻把瀑布的氣勢寫到了極至!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由此激發學生熱愛古詩,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朗讀訓練,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古典詩歌由於其藝術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語言、音樂、繪畫、情感多種因素的美。在挖掘這些美的因素時,多媒體技術有着強大的、無可比擬的優勢。古詩押韻合轍,節奏鮮明,讀起來琅琅上口,悦耳動聽,呈現出抑揚頓挫的音樂美。然而要想把古詩讀出韻味來,也並非一件易事。因為詩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語言,貫穿其間的往往就是“情感”這條看不見的線索。那麼在幫助學生讀懂詩句的基礎上,我們就要通過朗讀體會詩的節奏、詩的韻律,培養學生的語感,使他們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時,我在學生理解詩句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詩畫欣賞”。這時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先讓學生聽配樂詩朗誦,伴着舒緩的絃樂,學生靜靜地坐在那裏,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遠的寫意畫,耳中聽到的是曲調宛轉的古曲,充滿激情的朗誦。此時,詩、書、畫、曲多種美的因素融為一體,既使學生們的心靈受到了強大的感染與震撼,也使學生產生了一種要努力讀好古詩的強烈願望。學生有了讀好古詩的強烈願望,學生們在練習時都特別認真。一個同學讀完了,其他同學真誠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後主動把自己對詩句的理解,用朗讀表達給大家聽。學生們積極地、主動地揣摩着、品味着詩句。這時,我悄悄地點擊電腦,教室中再次響起舒緩的古曲。驚奇的是學生隨着音樂的節奏用情地朗誦起來。朗朗的書聲,悠揚的樂聲交融在一起,是那樣的和諧、那樣的動聽。每位同學都在朗誦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美,朗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大教學密度,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前,根據教案精心設計編排了教學軟件。雖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卻能極大地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課堂上,教師只要點擊鼠標,就能在短時間裏使學生看到清晰的畫面、逼真的錄像、動聽的音樂……避免教師動手操作教具時的手忙腳亂和顧此失彼,從而贏得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一節課中,我既完成了詩句理解和朗讀、背誦訓練,又對學生進行了作者簡介、詩句評析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提高了朗讀水平,增強了審美情趣,也使學生對作家、作品、詩歌的風格也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所以,要想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好古詩,需要教師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水平。這樣我們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適應現代學生的需要。

情感與態度在國小英語教學中運用論文 篇二

1、遊戲應具有針對性

在國小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開展合適的遊戲,遊戲必須具備針對性,並且在一定規則下進行,這樣學生才能夠從遊戲中玩有所得。為了讓遊戲更加具有針對性,教師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方法開展小遊戲:

第一,國小英語主要包含聽説讀寫四個方面,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國小生更願意接受這幾個方面的遊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採用一定方法把這幾個方面轉化成遊戲讓學生學習,這樣學生才會更加容易在遊戲中學有所得。

第二,在遊戲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長期採用單一的遊戲,而應該採用豐富多彩的遊戲類型,這樣可以保持遊戲的神祕感,使學生對英語小遊戲始終充滿着激情。

第三,在對國小生開展英語遊戲時應該制定相關的規則,這是遊戲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條件,遊戲規則應該詳細制定並且通俗易懂,這樣有助於學生對遊戲的理解。例如quietly和quickly是國小英語中極易被學生混淆的兩個單詞,這時為了加強學生對這兩個單詞的掌握能力,教師就可以開展“傳話”遊戲,教師可以隨意挑選一個單詞複述給座位靠前的學生,然後這名同學以傳話的方式以此往往後傳遞這個單詞,最後看看哪組同學傳得又快又準,並且對錶現優異的小組進行表揚,這樣對學生記憶單詞、分辨單詞有着極大的好處。

2、教師應該融入學生遊戲中

具體教學實例表明,遊戲對於國小生英語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遊戲的積極性,教師就需要融入到學生遊戲過程中。首先,教師與學生在遊戲時就好比是在拍一場電影,教師是整場電影的導演,而學生則是這場電影的演員,要想拍好電影只靠演員的努力是不夠的,而需要導演與演員同心協力,因此教師在整個遊戲過程中不應該只是遊戲的設計者,還應該是這場遊戲的參與者,這對調動遊戲的氛圍至關重要。其次,在遊戲過程中教師應該與學生打成一片,遊戲中只應該存在合作伙伴關係,教師在整個遊戲過程中,應該以合作伙伴的角色對學生在遊戲中的錯誤進行指導。最後,在遊戲結束後,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客觀地評價,對在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同學進行表揚,對錶現不樂觀的學生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改正缺點。

3、遊戲應該多樣化

所謂遊戲應該本着趣味為原則,在遊戲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學習到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體會出遊戲帶給他們的快樂,但是一些教師在帶領學生做遊戲時卻經常會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經常會顧此失彼,這樣對學生遊戲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教師應該充分了解自己學生的性格特點,針對每名學生的特點綜合考慮,儘量開展適合每名學生心理需求的英語遊戲,增強遊戲的趣味性,使每名學生都能在遊戲中盡情地玩耍,把自己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為了增加學生遊戲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遊戲中使用情景遊戲教學的方式,例如教師可以把學校以及每名學生的家庭地址使用多媒體地圖功能放映出來,在遊戲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兩人小組,小組中一人口述學校到自己家庭的走向,而另一人負責從地圖中根據自己聽到的內容找出其家庭住址,這樣不但可以鍛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能鍛鍊他們的聽力能力,大大增加遊戲的樂趣。總而言之,遊戲教學是國小生學好英語的一種較為可行的手段,極其符合國小生的心理需求,在開展遊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遊戲中的積極性,採用情景化模式渲染遊戲色彩,增加遊戲趣味性。並且在遊戲過程中教師還要融入到學生之中,與自己的學生打成一片,為遊戲增添更為和諧的氛圍,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英語遊戲,使學生通過遊戲促進自己的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遊戲中玩有所得。

作者:葉月萍單位: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戴南董北實驗國小

淺論國中古詩教學法論文 篇三

【摘 要】我國古詩文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學習古詩文能讓學生體會到我國古典文化的精髓。國中語文教材古詩文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國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古詩文語感的培養,是一項長期且繁重的教學任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逐漸讓學生感悟。

【關鍵詞】國中;古詩文;語感教學;策略

古詩文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精髓,是國中語文教學重點。古詩文教學重點在於語感的培養,提高古詩文閲讀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力求學生可以輕鬆掌握古詩文,並對其加以利用,為他們的繼續學習提供輔助作用,同時對我國經典的傳統文化加以傳承和弘揚。傳統的古詩文教學方式,側重於教師滔滔不絕的逐字講解,導致課堂的枯燥乏味,學生對古詩文學習興趣缺失。所以,教師在古詩文教學中,需採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領悟古詩文意境,培養學生語感。

1、古詩文語感教學的重要性

對於語言的學習,其實是一個體會感悟、累積運用的學習過程。對學生進行語感的培訓,有助於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理解能力。完全理解掌握古詩文的基礎,便是做好語感教學,誘導學生深入感悟文字的意義,正確體會其所闡述的思想意境,進一步鍛鍊語言領悟能力。國中語文文化結合了多方面的知識,學習內容包含聽、寫及誦讀,語感教學對培養學生語文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感能力,有利於其準確快速的掌握古詩文內容,領悟其內涵。

2、當前國中古詩文語感教學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於古詩文的教學方式,幾乎千篇一律,沒有創新、缺乏新意。古詩文本身具有隱晦不易理解的特點,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感教學更難以實施。當前,國中古詩文語感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首先,我國國中古詩文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於古詩文逐字逐句的譯解,要求學生背誦,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重視程度不足。我國長久以來的應試教育,對古詩文的主考內容主要是詞句的翻譯和背誦,教授範圍和力度較大,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學習壓力。無形之中,學生對古詩文產生一種厭煩的情緒,認為古詩文複雜繁瑣,詞彙隱晦難懂,詩句宂長難理解,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其次,知識面狹窄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知識來源僅僅依靠教材內容,思想完全被課本束縛,知識禁錮在教材上,閲讀面窄小,所以對古詩文的學習倍感壓力。古詩文語法、詞句含義、文字內涵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掌握,在詞彙的譯解上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完全忽視了古詩文語感的鍛鍊。另外,加強對古詩文的誦讀,有助於學生對古詩文領悟及語感的培養,對於古詩文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翻譯詞句、講解生字詞,最後進行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的歸總,教學重點通常忽視了讓學生熟讀和背誦。

3、國中古詩文的語感教學策略

3.1 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語言潛力

古詩文語感教學的教學目的,在對學生充分信任的基礎上,讓學生的語言天分和潛能得到發揮,進一步深化學生知識面和語言功底,帶動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主動性,掌握理解古詩文,自主分析相關問題。古詩文語感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古詩文語感教學的根本是學生的語感實踐。學生的主體性表現在:其一,古詩文語感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語言感受,對古詩文形式、內容、思想和內涵在認知及情感上的整體感受,即是所謂的感受。學習古詩文的基礎即是感受,所以古詩文語感教學的前提條件,即為學生對古詩文的感受。其二,古詩文語感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語言領悟能力,所謂領悟指的是體會的到古詩文詞彙的運用之妙,而不是單純的對古詩文語言形式,以及思想內容的領會。所以,古詩文語感教學的關鍵在於學生的語言領悟能力。其三,古詩文語感教學的前提是學生的語言積累,所謂積累指的是內容、形式和文道統一的成塊語言的積累,並不是純粹的詞彙的累積。成塊語言積累是知識和語感的積累,以及語境中動態詞語的積累。因而,古詩文語感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語言積累。其四,古詩文語感教學的目的是學生對語言的運用,運用指的是使用語言表達情感、傳達意境、敍述事物和描繪物體,並不是單純的對語言知識的利用。語感教學的目的,即能夠對語言加以運用。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潛移默化的積累了語感,通過這個過程積累的語感,具有具體和個別的特點,逐漸應用到實踐中,從而實現語感積累向語感能力的轉化。

3.2 深化教師的主導意識

語感的形成,並不是教師一味“教”出來的結果,是學生本身“感”的產物,是學生本身對古詩文最為直接的感受逐漸沉澱而成。但是,對於古詩文知識的學習和語感的形成,教師必須傳授的是誦讀過程中採用的方式,是語感形成的必要前提。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有利於學生語感的形成,是其必不可少的形成因素。為此,教師必須加強自身語感修養,若教師本身語感能力偏低,必然會對學生語感的培養產生影響,若教師不能深入探析教材、深入領悟、感受語言,將無法培養學生的語感。古詩文語感的教學過程,教師應處於主導地位,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感素養,誦讀表達能力、閲讀理解能力、知識儲備面必須不斷的深化,為調動學生的閲讀感知能力積累條件。教師的語感能力是從根本上深化語感教學的基礎。

3.3 轉變傳統教學方式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名優秀教師必須要達到的要求。古詩文語感教學,應注重背誦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朗誦,活躍課堂氣氛,深化學生對古詩文的印象,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經典的古詩文與學生進行分享交流,讓學生髮表意見、進行點評,旨在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在實際的古詩文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基礎差異性,教師必須進行相對性的教學,即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基礎的薄厚,進行具體的教學,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前提。

4、結語

總而言之,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延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有助於對古詩文的學習,進一步實現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