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國中古詩詞教學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87W

摘要: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古詩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古詩文是提高文學素養,陶冶精神情操的重要途徑。《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本文結合了自身教學實踐,就新課程改革下國中語文閲讀教學中古詩詞教學進行探索。

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國中古詩詞教學

關鍵詞:國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策略

一、國中古詩詞的教學現狀及分析

1.社會環境造成的困境。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電子產品的直觀性、趣味性呈現出更多的優勢,學生們更喜歡電子產品帶來的信息,特別是電視文化、漫畫、卡通、電腦遊戲等,很少有人靜下心來去鑽研古奧的文字、句子,因為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沉重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只想從閲讀中得到調節身心疲憊、緩解學習壓力的樂趣。農村學生信息相對閉塞,視野狹窄,就更是如此,對閲讀古詩詞毫無興趣。

2.學生閲讀詩詞的障礙。一是學生興趣單薄。很多學生喜歡看各種小説,被小説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可見學生讀作品注意的是其故事性,説明學生閲讀文學作品還只停留在粗糙、膚淺的程度,也就是缺乏閲讀文學作品的趣味,更缺乏賞析的能力。二是詩詞理解困難。古典詩詞離學生生活的時代久遠,不論從內容還是形式,學生學習的障礙比較多。其次,古典詩詞具有詩詞意境的含蓄性,詩詞的意境始終和詩人的情感是一致的,鑑賞詩詞的意境同時也是在體味詩人的心境。而詩詞藴含的情感無論是曠世濟民的抱負、懷才不遇的苦悶,還是江山勝蹟不再的感慨,都需要鑑賞者直接或間接地感受過生活的酸甜苦辣,對照自己的人生去體會詩人的喜怒哀樂。而十幾歲的國中生人生經歷過少,而且古詩詞積累比較少,缺少必要的知識儲備,很難理解古人“斷腸人在天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情懷。三是疲於應付考試。大部分學生閲讀詩歌的目的是為了應付考試,它會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壓力,一旦考試中不再考察詩歌閲讀,很多同學可能不會去讀古詩詞更談不上鑑賞了。

3.教師自身素質影響 國中教師古詩詞的教學現狀是分析有餘,鑑賞不足。當下的詩歌教學,更多的還是考慮其應試性,過分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實用性,而忽視了藝術教育的美育功能。詩詞教學觀念上的保守與滯後,必然會導致教學方式的陳舊與過時把古詩詞當作文言文,逐字逐句地串講,只重詞義、句義的解釋,從字詞句到篇章結構、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進行分析,往往一首韻味十足、意境優美、情感豐富的詩詞被分析成索然無味的一堆文字符號。

二、新課標下國中古詩詞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個基本理念是課改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我們教師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1.注重積累,反覆誦讀。學生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知識的積累。因此,加強學生整詩的積累、詩文名句的積累是豐富學生知識、紮實學生語文功底、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古人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説得入情入理。在古詩詞教學中加強朗讀及朗讀方法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詩詞這種文學形式,很多東西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只有靠自己邊讀邊體會,才能理解得深刻。所以,我在教學中儘可能地運用各種手段、多種方式進行誦讀教學。讓學生當堂基本就能背誦所學古詩詞。

2.重視教法,主動探究。一是意象賞析法:意象就是出現在作品中的主觀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個體形式存在,多個個體聯接起來的整體,便是我們常説的意境。閲讀時應首先抓住意象,品味物象特徵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後再做整體理解,體會意境。二是知人論世法:詩歌是一種用凝練的語言,集中反映生活的文學形式,它包含着詩人豐富的感情,是發自詩人內心的聲音。詩歌創作往往“感於哀樂,緣事而發”,詩詞作品往往是作者個人經歷,思想感情的外觀。因此,我們賞詩之前,應先對作者的人生經歷及思想情感有一個較為細緻的瞭解,這就是“知其人,方能解其言”。三是“詩眼”品析法: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用字,力求達到一字傳神的效果。這種在關鍵處畫龍點睛的字詞,便是所謂的“詩眼”。作者往往將複雜而深刻的情感凝於作品中的一字一詞或一句之中。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抓住解讀詩詞的關鍵所在,即詩詞之“眼”,加以啟發、點撥,那麼就能促使學生沿着這個方向作更深更廣的思考、聯想,從而快速把握詩詞大意,體會詩詞營造的意境之美。我常常告訴學生,多關注詩詞中的動詞或形容詞,他們往往就是一首詩詞的“眼”,通過這隻眼,走進詩人內心的情感世界。

教材中所選詩詞,少則一二十字,多則五六十字,字數雖少,卻字字珠璣,濃縮了我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學中,如果教師想方設法把貯存在學生腦子中的現有古詩詞資源加以開發利用,縱橫聯繫,從更新、更廣的角度理解、感悟和運用所掌握的古詩詞,從而去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髮揮想象去進行體驗和藝術的再創,從而感受其中有聲有色、有情有理的豐富內涵,也能促進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提升,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古詩詞教學“路漫漫,國中語文教師理應“上下而求索”,學習古詩詞不僅是“應試”,而是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