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學畢業論文(推薦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37K

教育學畢業論文(推薦多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教育學畢業論文範文(推薦精選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學教育論文範文 篇一

1.對國外的比較教育停留在介紹層面。

比較教育學是因為“研究他國教育經驗,推動本國教育發展”而出現在教育學科這個龐大的學科“族羣”中。“關注國際教育發展,借鑑他國教育經驗”為核心的知識領域,建立起它在教育學科體系中的獨特地位。然而當前很多比較教育學的研究停留在介紹層面,單純的現象描述居多,缺少文化層面的深刻分析,而且借鑑的國外經驗,針對性不強,“放之四海而皆準”,沒有將比較教育學的學科優勢凸現出來。例如談中英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比較研究,多數學者都會把英國概況、改革和發展的歷史介紹一番,再説對我國宏觀層面的啟示,多是泛泛而談,使這類文章參考價值甚微。

2.未能辯證看待國外理論。

對外國理論假設,要思考、質疑,保持對其的警惕性,對其適用性和有效邊界要給予充分的反省。通過文獻梳理,筆者發現很多研究者把建立在西方土壤上的理論框架奉為神明,把用西方理論視角引入論文中的研究視為創新,不免有牽強附會之嫌。試問不研究紮根於中國土壤的文化,怎麼可能做出“接中國地氣”的好文章來?因此,對中國當前國情的準確把握,是搞好教育科學研究的出發點。另一方面,外國教育也存在問題,它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國圓”。就英國高等教育而言,它的質量世界聞名,可是也面臨着一系列挑戰。2010年12月,英國政府五次上調學費,加之政府對高校經費投入不足,高校的校外捐贈較少,導致高校建設資金短缺,引起社會**。再如,在牛津和劍橋這兩所著名高等學府中,來自普通勞動者家庭的學生只有9%,亟待解決教育機會均等問題。可見輝煌的成就下也有陽光照射不到的陰影。因此我們在面對外國教育理論與經驗時,必須辯證分析,使其在中國土壤裏完成“意義轉換”。

3.研究方法上普遍重“思辨”輕實證。

研究方法既是一種知識的體系(思維方式),又是一種行為規則(行為方式),還是一門學科的關鍵支點。比較教育研究之“比較”,並非只是把兩國的教育現象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性描述,絕不僅限於“形式”上的比較,而是要做因素分析,並在多種錯綜複雜的因素中,得出教育規律的新研究。然而縱觀中英兩國比較高等教育的文章,發現國內比較教育學者多從文獻、官方數據中獲取國外的教育信息,空想型的思辨文章大量湧現,鮮有植根於國外的教育土地進行實證分析的文章出現。眾所周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寫出來的文章自然缺乏文化內涵。

4.研究對象較片面。

一般認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與該國的教育發展水平成正相關,因此在比較教育研究中,長期存在着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中心的借鑑壟斷局面,使得我國的比較教育學者對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研究較多,而對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研究較少。本研究在考察中英比較教育研究的同時,也關注其他國家。例如,我國對亞洲日本、新加坡、韓國、印度等國家的教育研究較多,而對亞洲其他國家的關注較少;對非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師範大學非洲教育研究所,其他大學幾乎沒有該項目的涉獵;在拉丁美洲的教育研究上,也多是對巴西進行研究,對拉丁美洲的其他國家研究較少。由此可見,我國比較教育學的研究對象還是較為片面的,未能構建成一個以高校、研究機構為核心的學術共同體來保證該學科的多方面可持續發展。

二、比較教育學去向何方

教育無論站在什麼樣的立足點,運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文化”都是所有探索與討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文化的視角出發,批判吸收外國理論,形成比較教育學特有的研究範式,提高其在教育科學諸學科中的成熟度,是未來發展的根基所在。為此,比較教育學的學科建設應着重從以下方面提升:

1.多元文化與教育相融合。

多元文化既可以是一種政治態度、一種意識形態,也可以是一種歷史觀、一種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承認文化的多元性,承認文化之間的平等和相互影響,打破西方文明作為強勢文化在思維方面和話語方面的壟斷地位。教育本身就是人類社會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會文化內涵。比較教育學的突出特點在於它所面對的是不同國家民族文化傳統中的教育現象。由於社會環境和文化傳統的差異,構成了不同國家與社會的教育差異。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需要採用兼容幷包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中國與外國的教育理念有效融合。

2.批判思考與有效借鑑相結合。

在我國比較教育學科體系尚未成熟之時,多采用翻譯、引進等介紹性研究。然而教育研究中過分依賴外來理論而忽視本民族和文化的研究,這是當今教育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根源之一。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批評那種不顧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一味效仿西方教育模式、制度的做法,將其比成“拉東洋車”,是“害國害民的事,是萬萬做不得的”,主張要“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由於基本國情、社會制度、文化傳統等方面的不同,不能把英美髮達國家的教育教學模式原封不動地搬到中國來。本土化才是中國比較教育研究必然的價值追求。在今後的比較教育研究中,應把國際化和本土化聯繫起來,互為條件,互為補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其真正紮根於中國的社會土壤之中。多融入一些中國“元素”,少一些“拿來主義”,批判思考與有效借鑑相結合,才能真正地實現中國教育的大發展、大繁榮。

3.多樣化學科與研究方法相完善。

近幾十年來,比較教育學主動借鑑、引用其他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描述研究法、統計研究法、因素分析法、歷史研究法、階段分析法等較為成熟的研究方法,還積極運用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統計學、語言學、數學等多樣化學科來完善自身的學科建設。可喜的是,有不少研究者已將更多的社會研究方法運用於比較教育研究之中,給學界吹進一股清新之風。然而,我國比較教育研究起步晚於西方發達國家,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借鑑西方發達國家教育學界通用的研究方法和科學範式,整個比較教育學都充斥着西方化的術語。還應看到我國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相對滯後,更多是形而上的、思辨型的,因而遠沒有形成比較教育學獨特的話語體系和基本的學術規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比較教育學的學科基礎和發展潛力。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學科,比較教育學必須加強自身的理論架構,最重要的是彰顯其在教育科學諸學科中的獨特地位,提供具有概括力、解釋力和生成力的方法論體系。

4.全球化視野下的開放與綜合相統一。

教育學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高校的教育一直是教育領域的重要部分,對於中國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高校中關於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也隨着中國的發展一直進行着,不斷的通過實踐和理論的結合,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而高校之中“教育學”也是一門重要的教師教育類課程,關於“教育學”教學模式的改革也從未中斷,它關係着中國教育領域的發展和教育行業人才的培養,因此我們要重視高校“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不斷的進行教育領域新理論的探索,基於此,本文中筆者針對高校“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的革新進行分析和論述,希望可為相關領域從業人員提供一定理論指導

關鍵詞:教學模式;改革;教育學;學生

一、高校“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現狀

二、當前高校“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所存在的迫切性問題

教育學領域的變革無時無刻都不在更新改進當中,隨着二十一世紀以來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學的變革便於時代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脱節,我們要重視這些問題,迅速找到問題所在從而去改變現狀。

1、當前世界的發展只能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信息模式豐富多彩,傳統的單調教學模式給當代的學生帶來極大的枯燥感,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難以找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帶來的後果,學生對學習難以產生興趣。傳統的“教育學”教學是以“一綱一書一案”為教材,每一科的教學都是在教案的基礎之上按照知識結構來進行的,在授課過程中學生難以感受到課程中生動靈活的一面,主要是教師按照模板來講解案例,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難以得到真正的知識和理解,對於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產生了極大的摧殘。這種教學模式教育出來的學生看似什麼都懂什麼都會,其實一旦進行真正的教學模擬,結果一塌糊塗,完全沒有表現出的那種從容和生動。當教育失去了鮮活和生動的特性,學生的熱情和對於未來教學的憧憬就會喪失很大一部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2、當前的高校“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之中,極大的缺乏了講課授課的真實性。“教育學”的授課本來就是一個很複雜很全面的一種授課過程。而當前的授課卻十分的單一,只採用了教師按照教案講課的形式,幾乎沒有基礎教育教學的時間課程,無法把教學當中的最重要的實踐經驗體現出來,沒有生動形象的教學實例進行演示,學生很難想象出真是的情景和形象。當然目前大多數高校對於“教育學”的課時安排很少,限於課時安排的時間短、場景單一,教師也只能進行單一的教學模式,盡力去給學生們示範真實的情況,去給學生傳授真實的教學經驗。但是着不僅僅是不能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而且也極大的浪費了學生對於教育事業的積極性,形成了教育上的各種浪費的同時也偏離了真正的教學目的。

三、對於高校“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不足的改進方案

教育學的改革是中國教育領域的重中之重,不能出差錯也不能隨意採取方案。要不斷的實踐和改良,依託真實的案例和真實的依據去解決改進方案的更新。首先要結合時代發展,將具體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作為基礎,將學生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作為核心,從整體出發,完成教學模式的變革。

1、採用靈活生動的授課模式,把教育事業的偉大性體現出來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對於教學方式靈活獨特性的理解。高校“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在是一名學生的同時,也是未來教師的儲備,因此要求學生不僅僅是去作為一名學生去學習,還要把自己帶入一名教師的身份去理解自己教師的課程特色和教學技巧,當自己成為一名教師時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學特點。不能單一的去作為一名學生去學習老師的教學內容,這之間的平衡需要老師很好的去把握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有學生和老師身份的未來教育領域的人的提升。

2、引導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學習的不僅僅是老師教授的內容,更要思考老師教學過程所使用的技巧,用什麼方式去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總結出屬於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老師可以適當的給學生留下一些能夠引導學生思考的選題,學生不僅僅從在做題的過程中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也能很好的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每個人的教學理念的行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於同學的交流與老師的討論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學概念。

3、督促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很好的幫助“教育學”專業學生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學生可以在教學實踐之中同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對比領悟,加深對於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執行能力,處理課堂各種情況的能力。因此學校應當在這一塊增加課時,給學生更多的實習時間,去完成對於自己學到的知識的驗證。對於學生的排課,儘量集中實踐課程的時間。學校也應當去主動創建相關的教學情景,增加真實場景的學習和實踐,為學生精心選擇含有豐富知識和學術信息的案例,讓學生去更好的在好的實踐環境之中得以更好的提升[5]。

四、結語

教育對於社會發展的作用亙古以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對於教育從事者的培養更加是重中之重,對於高校“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勢不可擋。但是改革的內容要慎而又慎,要不斷的實踐,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將實踐同理論結合不斷的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進。

參考文獻

[1]孫成林,楊甲睿。普通高校體育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017,(05):88-96.

[2]曾必好,鮑秀梅。高校轉型背景下的教師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以“英語學科教育學”課程為例[J]。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17,(05):123-127.

[3]鮑淼芳。高職院校“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陝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4,(02):11-13+24.

[4]李娟,王東輝。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學前教育學課程改革探索[J]。職業,2014,(02):80-81.

教育學論文 篇三

《農村國小教育現狀及對策思考》

摘要:農村國小義務教育關係到民族素質的提高,關係到億萬人民的切身利益,關係到科學發展觀的落實,農村義務教育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環節,在建設小康社會中起着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關係着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以及構建**社會。農村國小義務教育在全國已普遍開展很多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較大成效,但是,在農村的一些學校裏,仍然存在着一些**落實難的多重問題以及落實後出現的問題。這些問題源於農村的素質教育受師資、教學設施、教學經費、教育觀念、農村經濟的收入等因素的影響而難以全面實施,嚴重影響農村義務教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義務教育,差距,剖析,對策

目錄

一、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經費不足,直接影響着教學條件的改進。

(二)辦學意識滯後,教育目標錯位,新課程理念貫徹不力。

(三)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欠佳,直接影響着教學質量。

(四)學校管理水*不高。

(五)農村社會家庭教育功能贏弱,加大了學生教育難度,也造成一定學生流失。

(六)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抑制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促進農村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思考

(一)端正農村教育辦學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二)強化法律責任,建構保障機制,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加強教學研究工作,實施校本研訓工程。

(四)堅持公*原則,不斷縮小農村教育的差距。

(五)優化學校人事管理。

三、農村國小教育現狀及對策思考

科技興國,教育為本。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村基礎教育面廣量大,在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上始終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國小教育作為整個教育的龍頭,其作用更是至關重要。**開放20多年來,農村教育**和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農村教育的整體性薄弱狀況一直未從根本上得到扭轉,當前農村國小教育的主要問題在哪裏?其根源何在?有何對策?迫切要求全社會人的關注。現就此問題略陳管見。一、農村國小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經費不足,直接影響着教學條件的改進

教育歷來是國家財政投資大户,硬件環境的改善軟件環境的營造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但是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多年來的*教育投入不足卻是各地不爭的事實,致使有的學校基本建設問題突出。比如,有的學校校舍過於陳舊,存在安全隱患;很多鄉鎮國小沒有微機室,而有微機室的,也設備已經陳舊卻無力更新。另外,近兩年由於撤點並校,新學校建設更需要大額資金。學校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就顯得日益突出,甚至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

(二)教學內容脱離實際,教學方法單一

繼續教育的特定對象和目的決定了繼續教育內容應具有的特殊性,為此,繼續教育的內容應補償教師職前教育的不足,使之能適應社會和教育的不斷變化充分發揮其創造潛能。教育部於1999年發佈的《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規定》指出: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要提高教師實施教育的能力和素質為重點,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包括:思想**教育和師德修養;專業知識及更新與擴展;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技能現代教育技術等。現階段,儘管繼續教育的教材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教材內容不適合農村繼續教育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一是教材城市化取向較為明顯,脱離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二是教材的質量粗糙,急功近利。三是大多數為之前所學的再版,新瓶裝舊酒之作較多。四是自我封閉地方保護**較為嚴重,不少地方只用本地教材,難以引進教育教材的活水。五是重理論而忽視實踐。六是具體學習內容由各地市教育部門指定,教師沒有自主選擇的**。在教學方式上,農村教師繼續教學任然是以課程為中心,採取課堂教育的**形式。在教學方式**然以教授為主,在教學方式任然是黑板加粉筆的傳統“口耳相加”呆板的教育很難做到因材施教,農村教師最需要的技能技巧和反思教學實踐的思維習慣未能的到培訓和訓練。

(三)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欠佳,直接影響着教學質量

一是年齡結構不合理。農村國小教師隊伍老化,後繼乏人情形日益嚴峻。據**,超過40歲的老教師多達一半以上。我市從20xx年起就沒有正式分配一名師範畢業生充實農村國小教師隊伍。

二是**水*較低。好多老教師是國中或高中畢業生,有的甚至只是完小畢業生,多年來只依據日常積累的教學經驗在任教。從05年的達標統計情況看,我市國小教師**專科率為55%,居我市倒數第一位。可見**提高任務仍需加強。

三是專業教師不足。在城市,專業化教學是理所當然之事,或許不值一提,而在許多農村國小,專業教師卻嚴重不足,像微機、音樂、美術、勞動、科學教學大多是兼職的,尤其是國小英語教師幾乎都是從別的學科轉過來,難得有英語專業的師範生從事國小英語教學。因此,國小英語教師知識面窄,發音不標準,教法不得當等問題顯得十分突出。專業老師不足既影響素質教育教學的質量,又有可能使部分有專長的學生得不到良好的引導。

四是教師素質普遍不高。教師素質包括多個方面,如**、職業道德、思想觀念、教學質量、科研能力等。我市農村國小中老教師在教師隊伍中佔了一半多,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很不完善,又因長期生活、學習、工作在鄉村,有的還從事着農業種植,對教學缺乏熱情和競爭意識,無法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信息閉塞,幾乎無科研能力可言。教師素質偏低是農村國小教育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

五是教師身體不適應。由於生活條件差、學校環境差、內外壓力大、待遇不高、不良習慣等因素影響,農村國小教師身心素質明顯下降。

六是教師分佈不*衡。我市有國小教師3000餘人,滿足教育教學綽綽有餘。但由於分佈不均衡,造成離市區較遠的東部南部邊緣鄉鎮國小缺編,而離城較近的國小卻呈現出人浮於事的狀況。據**,有的學校只有80名學生,卻有11位教師。缺編的學校,教師疲於應付;而超編的學校教學質量也不高,反而是玩的玩、乾的幹,更讓那些在高年級任課的骨幹教師心理不*衡。

七是教師身份不公*。現在,我市教育行業有兩類人,一是正規師範院校畢業的,一是教師子女、社會招工的後來師範院校全部進修合格的。工作中,個別師範生不服從管理,倚老賣老;其實真正在一線幹工作的、出成績的還是後面這類教師多。但在人事聘任和評優評先上老是提身份(**和工人),嚴重影響這類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四)學校管理水*不高

當今農村學校管理普遍還存在見分不見人,見章不見人的現象。好象在實施這些**時,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完成賦分,缺乏**的實施者與教師的溝通、交流、指導。**的實施都是學校的管理者,實施的對象就是被管理者,使兩者處於一種對立狀態,都是自上而下的行為,或者是一種**行為,與當代社會**化進程相背離,也與我們對教師實行**化教學的要求不相符。

(五)農村社會、家庭教育功能贏弱,加大了學生教育難度,也造成一定學生流失農村父母們一是受傳統跳農門思想的影響,二是鑑於目前大中專生畢業後需自謀職業的現實,對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別近視,對升學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龍成鳳,躍出農門;否則就認為教育投出是浪費,不如讓孩子認點字,就直接去學手藝掙錢。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嬌寵過分放任自流,或嚴厲有餘,使這類學生的品德個性和文化求知的價值取向發生偏離。家庭教育的失策,給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也給學校教育增添了障礙。嚴重的,更早使一些孩子喪失了學習努力的目標和學習鑽研的興趣,以至於有的小小年紀就離開了學校。(六)、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抑制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學校考核教師工作,或評優選先、評職晉級都是通過“量化”來實現的。一般的學校對教師進行評價時都不同程度的涵蓋了:表彰獎勵、教研課、論文獲獎(或發表)、課題研究、指導學生作品獲獎(或發表)等。應該説,在目前還沒有更為先進的評價**出台前,用這種辦法也是完全可以的。但事實上,“量化評價”卻實實在在地成了不少教師投機的**。比如,不會寫文章,沒關係,只要肯出錢,一篇發表的論文便有了。一些獎項拿不到,跑跑關係便到手了在量化時,便可堂而皇之地進入前列。諸多事實表明,如果不創新考核評價機制,它必將抑制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促進農村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思考

(一)端正農村教育辦學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有什麼樣的行動。農村國小教育健康快步發展,更新意識是關鍵。從上到下,從地方行政**,到具體學校校長教師,到家長學生,都要先從思想上過關,要充分認識到國小教育對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對孩子發展的必要性,認識到為高等教育輸送新生不應成為農村基礎教育的惟一目標,培養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他們學會生存打基礎,這應該成為國小教育的重心。具體措施:一是通過各種宣傳**,將先進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比如,現在我們教育上每年都要進行的在職教師繼續教育,就很好地起到了這個作用。另外,多給校長教師提供一些外出學習機會以開闊視野更新理念。二是學校通過辦家長協會或教育聽證會等方式,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溝通,以形成教育共識,合力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二)強化法律責任,建構保障機制,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費制”的實施,規範了學校收費,減輕了學生負擔,但同時也限制了學校收入渠道,使*投入成了農村教育税費投入的主渠道。為此應通過強化教育投入法律責任,建構經費投入保障機制。一是強化*責任。重點強化**和省級*的投入責任,改變當前**和省級*在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公共投資中比例過低、作用過微的狀況。國家應制定義務教育最低財政標準,對低於財政標準的市鄉,由**和省級財政自上而下地通過建立規範化的轉移支付或專項補助**給予財政**。此外,*的財政支出**要向農村傾斜,可適當調整非義務教育階段、城鎮及富裕地區的投入比例,用於增加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經費投入。二是調整農村偏僻地區義務教育投資體制,健全*對貧困學生的直接資助**。普遍建立由*公共經費負擔的*助學金**,以使貧困學生受到*的特別關注,並獲得較為充足的經費資助。現在國家已經在這方面加大了行動力度,有5%的學生已經受益。

(三)校本研訓工作納入常規教學管理,繼續教育結碩果

制訂校本研訓方案,提出校本研訓工作的管理措施。在實施過程中,要適時地根據實際需要探索創新性的管理方法。例如:在實施每一次教研活動時,學校教導處要制定具體的活動計劃,然後召開會議,佈置教研活動內容,再由各科組根據學科特點、制定科組教研活動計劃。學校**參加每個科組舉行的活動,教研組長是科組活動的第一責任人,是科組活動的**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教研活動做到“四有”,即每次活動要有專題,有中心發言人,有全組教師共同探討,集思廣益,有考勤和活動記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難題,新的教學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學習、實踐和推廣,必須以開展教研活動為主渠道,通過舉辦專題研究課,課堂會診、案例評析、成果展示、問題探討、共同切磋、經驗交流、集思廣益等形式予以落實。積極倡導科學精神,營造寬鬆、求真、務實、嚴謹、交流合作的研究氛圍,促進教師積極進行思考,讓教師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得到鍛鍊;讓教師在參加科組集體研究和學習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整合自己的知識結構,接受新的教學信息,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時,每位教師每學期要選定一個研究課題,上好一節專題研究課,提供一份有關研究課的説課材料,寫好一篇最佳教案或教學案例,製作一個課件,撰寫一篇教學論文。通過實施“六個一”活動,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四)堅持公*原則,不斷縮小農村教育的差距

必須堅持教育*等、教育公*原則,依靠國家的**大力扶持農村國小。一是在充分考慮自然村距離和生源多少的基礎上,分析學生上學的安全和經濟等問題,教育行政部門要合理規劃設置學校網點,力爭方便家長和學生。二是應儘快取消辦重點幼兒園、重點國小、重點國中,實現縣城以下城鄉教師、生源、物力財力投放的公*性、*衡性,以利調動鄉鎮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積極性。

(五)完善教育人事****,變單位人為系統人

把考試、考核作為教師競聘上崗的依據,確實讓教師緊張起來了,但緊張過後是風*浪靜,能勝任教學者埋頭苦幹,上不了講台的依然優哉遊哉,工資分文不少,誰也不了崗,這極大的挫傷了一線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要徹底,要將教師由單位人轉變為系統人,要讓教師合理流動,雙向選擇,充分調動一線教師工作的激情。建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農村學校內部有效且可操作的人事管理**。從外部看,學校師資可相互流通,對教師優化起到外部供給的壓力作用。建立教師行業資格機制,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認證**,吸收合格的人員擔任農村教師。從內部看,要加速實施“全員聘任、*等競爭、定編定崗、擇優聘才、淘汰轉崗、優化**、強化培訓、科學考核、合同管理”的人事**。在學校管理上應與時俱進,優化科學管理與規範管理、剛性管理與彈性管理、激勵管理與懲罰管理的綜合化、系統化的學校管理運行機制。

總之,教育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全社會人共同的努力建構。作為*,應保障科學規範法規的出台及貫徹落實督導;作為教育管理部門,應作好推行管理督察及及時反饋;作為教師,應愛崗敬業教書育人;作為家長,應熱心公益關心教育,等等。如果這樣,我國的教育何愁不發展?我國的經濟何愁沒有強勁後力?*的騰飛也必世界矚目。

【參考文獻】

(1)關鋭捷《“重中之重”的農村義務教育必須警鐘長鳴》*農村研究網。20xx年

(2)周滿生《*邁向終身學***》*農村研究網。20xx年

教育學畢業論文 篇四

一、選題的價值、意義及可行性論證

任何研究都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問題意識作為研究生創新的起點和前提條件,對科研問題意識的培養直接影響着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科學研究是否充滿生命力,就看他是否有問題意識,是否能夠發現並提出大量的問題。沒有問題意識的研究則預示着研究者發展的衰亡或終止。作為一名教育科學研究生也是如此,有了問題意識,教育研究才會有自己的並且不能為其他學科所還原、替代的問題領域。對研究生而言,僅僅有了問題意識還不夠,這個問題意識還必須是科學的。

但是,現實反映出當前我國高校教育學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受到了科研問題意識淡薄的影響,所以目前極需對教育學研究生的科研問題意識做深入的研究。

(一)理論意義

對已有關於問題意識的研究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梳理,進一步加強了問題意識的理論研究,更豐富了問題意識研究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成果,為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培養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實踐價值

(三)研究的可行性:

1.已蒐集了大量有關問題意識的文獻,並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綜合和整理,已學習和掌握了問卷法、訪談法等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

2.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教育學研究生,問卷發放對象為在校教育學碩士研究生,訪談對象為河北省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導師及碩士研究生。

3.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前期調查已經準備就緒,並編制了相應的調查問卷及訪談提綱。

二、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一)已有研究概況

經過文獻查閲發現,關於提高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呼籲比較多,如段麗(2003)在自己的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中就提到科學發現往往從問題開始,問題解決則貫穿於科學研究的全過程,同時也是科學研究的落腳點,因而問題發現和問題解決能力理應是研究生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科研能力。但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關於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及其培養的專門研究還比較欠缺。不過,關於問題意識的一般性研究較多,幾乎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各個領域,都有關於問題意識的專門文獻。已有研究涉及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l.關於問題意識的研究

近年來,問題意識越來越受到眾多學者的重視,關於問題意識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很多學者提出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不同途徑。

袁來德認為應該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於問、優化課堂結構讓學生勤於問、教給學生問的方法讓學生善於問、激發學生問的興趣讓學生樂於問;

尹啟泉認為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有七個,包括提升教師的創造性人格、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積累、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精心設計提問、善於捕捉學生的錯誤、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等;

王真東認為應從強化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質疑”的思維方式、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創設形成問題意識的適宜條件這四個方面着手;

姚本先提出三個途徑:加強雙基訓練,創造優良的教學氣氛和精心設計問題情景。還有一些學者涉及到學生問題意識欠缺的原因。

陳海燕認為有心理障礙、環境障礙、教師權威障礙、認知障礙和思維定式障礙這五個原因;

劉春梅認為教師觀念陳舊,普遍進行“去問題教學”,現實的課堂教學重傳授輕探索、重結論輕過程、重教法輕學法,學校課程、學校活動的內容及範圍的侷限等造成學生問題意識的欠缺。

2.關於文科研究生問題意識的研究

在我所查的文獻裏,問題意識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文科的,由於理工科的問題都比較明顯和外在,所以理工科主要欠缺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由於受哲學思想的限制和方法論的影響等,文科的問題意識相對來説比較欠缺。

王永斌認為所謂問題意識,就是對一些尚待解決的有科學價值的命題或矛盾的認以及積極解決這些問題的自覺。哲學意義上的問題意識最早產生於古希臘時期,經過近代哲學家和現代哲學家的發展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哲學問題意識的基本特徵是沉思和分析,它是一種面向本體的思和麪向前提的思,也是一種面向現實生活世界的思。問題是研究的起點,也是學科發展的生長點。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就在於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諮政育人、服務社會。人們需要人文社會科學,就是要從人文社會科學中找到被社會發展問題困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劉大椿認為問題是研究的起點,也是學科發展的生長點。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問題意識淡漠,脱離時代與社會現實,無異於切斷了它們發展的源頭,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命力將隨之枯竭。還有學者認為當代中國的學術研究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為什麼呈現出一派虛假繁榮的景象,令學者們自己也感到不滿意呢?其原因就在於,學術研究離開了真正的問題,缺乏問題意識。這樣的結果是,學術向兩個不好的方向發展,一是生吞活剝西方的各派理論,進行空洞的所謂“純學術”研究;另一個方向是乾脆退化成膚淺的“對策學”,對一些具體問題進行並不高明的論證。所以中國人文社科領域的真正問題是:我們有問題嗎?或者,我們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如果問題都不明白,要侈談什麼“研究”就是多餘,學習就行。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們古代語言中的“學問”一詞,比“學術”更有價值。學問即是為了問題而“學”,而學術的目的則不得而知,不過從字面可以看出,反正“學”僅僅是一個手段。這就必然導致“學”為其他不相干的目的服務的問題。事實正是如此,對多數“學者”來説,不過是獲取名利的手段而已,與一般人理解的“學問”並沒有什麼關係

3.關於教育學問題意識的研究

(二)已有研究述評

總的説來,當前國內對問題意識的研究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專門針對教育學研究生的很少,雖然現在學術界對問題意識也很關注,但是對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國外目前卻缺乏對問題意識的研究,原因在於國外教育對於學生自主性和問題意識的高度重視,學生歷來具有強烈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強烈的問題意識,才使問題意識不稱其為“問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從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着手,光從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來談提高研究生的素質,是抽象和空洞的,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因為創新是基於問題的提出,沒有問題意識是不能創新的。正是基於這種情況,我將借鑑已有研究的經驗和理論,從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實際情況出發,把握教育學研究生的特點,通過了解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存在的問題,找出其存在的原因,為提高我們教育學研究生的科研問題意識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

三、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內容

1.主要概念界定

教育問題,是指反映到人們大腦中的、需要探明和解決的教育實際矛盾和理論疑難;教育問題的類型,一般有常識問題與未決問題、表象問題與實質問題、“大”問題和“小”問題。

教育學研究生,是指獲得學士學位、第一專業學位、高等學校本科畢業證書或具有同等學力獲准進入高等學校或科學研究機構各教育類專業進行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攻讀更高級別教育學學位的學生。

問題意識,是思維的一種問題性心理品質,主要指研究生在認識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疑惑的實際問題及理論問題,併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又驅使個體積極思考,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人們通常將思維的這種問題性心理傾向稱為問題意識。

教育研究中的問題意識,是研究者在教育研究和實踐活動中,以專門的教育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逐步形成的認識教育問題的實質和類型、發現並提出需要研究解決的教育問題的意向和能力。

2.本研究以處在科研初級階段的在校教育學研究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運用開放式問卷,調查教育學研究生在科研問題意識上的主要問題和應對策略。

第二:在問卷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選取在校教育學研究生兩名,研究生導師兩名進行訪談,從中歸納出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現狀及相應的應對策略,完善整體研究。

(二)研究思路

1.蒐集有關科研問題意識的文獻,對科研問題意識形成較全面的瞭解,同時也作為編制問卷的參考依據。

2.根據已有研究,編制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開放性問卷,並選取在校研一到研三的教育學研究生,人數100人,進行問卷調查。

3.對調查結果進行編碼處理,歸納出教育學研究生在科研問題意識中存在的問題和有效的應對策略。

4.編制訪談提綱,選取研究生導師兩名,在校教育學研究生兩名,根據訪談提綱,對4名調查對象進行訪談。

6.對方談結果進行編碼處理,從中歸納出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的策略。

7.對訪談數據作分析和探討,總結研究結果,並撰寫論文。

(三)研究方法

文獻反,問卷法,訪談法

四、論文總體計劃和進度安排:

理論研究階段 科學研究的理論研究;

實際調研階段 對河北省擁有教育學專業的四所高校的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進行調研;

資料分析階段 根據調研所掌握的資料進行分類彙總;

論文撰寫階段 在理論分析和實際調研的基礎上,初步撰寫論文;

論文定稿階段 對論文進行修改、定稿;

論文審查階段 將論文提交送審;

論文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

1.著作類

[1]韓民青著。意識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2]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4]劉大椿著。科學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馮光廉主編。文科研究生治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6]何懷宏著。問題意識。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5.

2.期刊雜誌類

[1]龔放,嶽曉東。強化問題意識,造就創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2]趙建。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着重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江蘇高教,2000/05.

[3]黃宇輝。從文科研究生的特殊性看創新能力的培養。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0/06.

[4]楊針。永遠保持清醒的問題意識—訪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孫學偉、範文斌教授。科學時報,2001/3/15.

[5]王真東。關於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思考。中國教育學刊,2001/06.

[6]張志文,張巳瑛。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國教育學刊,2002/0l.

[7]夏月。教育學研究生如何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教育改革與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2003/02.

[8]幻俞國良,侯瑞鶴。問題意識、人格特徵與教育創新中的創造裏培養。復旦教育論壇,2003/04.

[9]黃甫全。關於教育研究中的問題意識。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4.

[10]周文傑,鄭保章。教育交往與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遼寧教育研究,2003/05.

[11]李永紅。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四川教育,2003/02.

[12]黃飛躍。談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03.

[13]劉大椿。教育學研究應突出問題意識。xxx,2004/3/1.

[14]尚國營。高師教育學應着力培養師範生的教育問題意識。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05.

[15]尚國營。高師教育學應着力培養師範生的教育問題意識。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05.

[16]王源源。試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06.

[17]崔唯航。問題意識、體系精神與學科特性。學術研究,2004/09.

[18]馮光廉主編。教育學研究生治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9]陳海燕。問題意識—走向成功的動力源。教書育人,2005/01.

[20]陳翠榮。我國學生的問題意識現狀及培養措施。江西教育,2005/01.

[21]朱珊。沒有問題意識,強做研究不靈。中國教育報,2005/l.

[22]範遠波。論探究學習的問題意識。當代教育科學,2005/10.

[23]蔡拔平。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意義、障礙及路徑。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05/11.

[24]朱曉瑜。關注問題意識,激發主體參與。現代語文:理論研究,2005/12.

[25]鄧戰軍;葉小華。學生問題意識的保護策略。當代教育論壇,2005/12.

[26]李榮。教師樹立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中國科學教育,2005/16.

[27]房壽高,吳星。到底什麼是問題意識。上海教育科研,2006/01.

[28]吳江林,陳西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06/01.

[29]朱新秤。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意義與策略。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

[30]王朝陽,崔華華。創新視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養。中國高教研究,2006/08.

[31]康靜。對高校教育學中“問題意識”的思考。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03.

[32]閻亞軍;周谷平。問題意識與教育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7/04.

[33]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專業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09.

[34]宋寧娜。教育研究要增強問題意識。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5.

[35]勞凱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問題意識、學理意識和方法意識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36]徐福利;李淑珍。高等教育應重視學生問題意識培養。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02.

[37]祁琛雲。問題意識是學術創新的源泉。中國出版。2010/06.

[38]吳原。論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情結與問題意識。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3.

[39]劉俊;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與方法。中國教育學刊。2010/03.

[40]姚則會。張部昌。問題意識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及其實現路徑。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07.

[41]張曉東。學校文化建設中問題意識缺失的反思與建構。當代教育科學。2010/12.

[42]劉鐵芳。教育研究中的問題意識與學科意識——評《在權力與權利之間:教育政治學導論》.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06.

[43]周江林。我國民辦高校存在問題的統計分析:實證的方法——兼談教育研究者的問題意識。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0/06.

[44]於洪卿。教育科學研究中問題意識的特徵。教育探索。2010/10.

[45]李士更。創新性學習重在問題意識的形成與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1.

[46]張瓊。“問題意識”小議——以《批判理論和文化研究的“問題意識”》為範本。2011/02.

[47]石玉欣。培養問題意識,提高創新能力。2011/19.

[48]李長華。淺談有效激發問題意識的策略。科學教育。2011/08.

[49]王豪。淺談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學週刊。2011/13.

[50]王樹軍。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學週刊。2011/13.

[51]張永利。增強問題意識 培養創新能力。學週刊。2011/17.

[52]劉獻君。國際論壇增強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問題意識、國際意識和地方意識。中國高教研究。2011/07.

[53]趙萬祥。論教育哲學研究問題意識的確定。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

[54]王美娟。增強問題意識,提升思維品質。江蘇教育研究。2011/32

[55]李曙光。喬姆斯基語言心理學的問題意識與方法論意義。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56]肖林根;王衞華。問題意識與畢業論文題目選擇。科技信息。2011/32.

[57]孫剛成;陳希;喬剛。研究生科研意識養成因素分析。中國高校科技。2012/21.

[58]任豔麗。淺談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教育教學論壇。2012/07.

[59]王虎學;調查研究要有“問題意識”。學習月刊。2012/01.

3.碩博論文類

[1]段麗。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2]唐成亮。探究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方海寧。學生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4]王元元。研究生問題意識欠缺的現象、歸因及對策。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5]周倩。高校研究生學術批判思維的訓練策略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文章大綱:

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研究

一、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應然分析

(一)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涵義

1.問題意識

2.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

(二)科研問題意識在科學研究中的地位

(三)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特殊性和培養的必要性

二、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實然分析

(一)對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調查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3.樣本描述

(二)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現狀

1.問卷調查

(1)研究設計

(2)研究過程

(3)研究結論

2.訪談

(1)研究設計

(2)訪談整理

(3)訪談結論

(三)調查結論

三、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欠缺的歸因分析

(一)研究生自身內在素養的原因

1.自身知識基礎與知識結構的障礙

2.學習動機、學習目的不明確

3.學習方法不科學

4.存在學而不思的`情況

5.缺乏實踐經驗

(二)社會、學校和家庭外在影響的原因

1.傳統文化與社會

2.學校與導師

3.家庭與父母

四、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優化

(一)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優化的理論依據

(二)借鑑發達國家加強研究生問題意識的經驗

(三)加強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具體對策

以上是《教育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的範文參考詳細內容,講的是關於問題、意識、研究生、研究,教育學、科研、培養,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