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8W

目錄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第一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論文第二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第三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範文第四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第五篇: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論文

目錄

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 錯誤!未定義書籤。

一、 問題提出 ......................... 錯誤!未定義書籤。

二、 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 1

(一)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 .................... 1

(二)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的原因 ................. 錯誤!未定義書籤。

三、促進幼兒入園適應的對策 ........................ 3

(一)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 ..................... 3

(二)幼兒園應該採取的措施 ........................ 3 參考文獻: ..................... 錯誤!未定義書籤。

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江倩

(蘇州市職業大學教育與人文科學系江蘇蘇州215104)

[摘要] 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需要得到關注。幼兒入園不適應主要由家長的和教師處理不當造成的,其原因主要從家庭教養、幼兒園管理和幼兒自身條件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幼兒要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離不開家長的努力,同時,幼兒園也應該積極地採取措施讓幼兒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關鍵詞] 入園適應性問題;解決對策;幼兒

一、問題的提出

新學期開始,新入園幼兒總會出現哭鬧的現象,幼兒從熟悉的家庭進入陌生的幼兒園,突然和朝夕相處的親人分離,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夥伴,加上活動的相對不自由和集體生活規則的約束,幼兒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會產生極大的害怕感和不安全感,幼兒入園適應性的問題隨之而來。

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是指幼兒在剛入幼兒園,對幼兒園的環境與生活不能及時地隨環境變化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調整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幼兒情緒惡化。幼兒情緒激動、不穩定, 注意力分散, 情緒低落, 對集體活動興趣不高;家長送幼兒入園時, 不願與母親分離, 追家長、啼哭時間長等;和其他小朋友也沒有太多的交流, 喜歡獨處, 只是偶爾看看別的孩子在幹什麼, 處於獨自遊戲或平行遊戲水平。有什麼需求, 也不敢向老師提出, 和老師也沒有太多的言語交流。(2)身體狀態的變化。不敢大小便, 更不敢求助老師, 或頻繁地上廁所;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進食, 甚至不吃;入睡困難, 要求陪睡或拒睡。幼兒還會出現發燒、咳嗽等身體不適現象, 有的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果對幼兒入園的適應性問題不加以引導,將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甚至對幼兒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

目前,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受到重視,許多幼兒園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是,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還是廣泛地存在,在引導幼兒入園適應上還是存在許多問題,如認為幼兒不哭鬧就是幼兒適應了幼兒園;只讓幼兒適應幼兒園教學方面而忽視保育方面等。非常不利於幼兒適應幼兒園。本文試圖瞭解、分析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尋找目前存在的問題並探索解決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的解決對策。

二、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雖説幼兒入園適應受到廣泛地重視,但是在處理方式上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而導致問題的原因也應重點分析。

(一)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

我認為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應該從家長和教師兩個方面分析。

1、家長的問題

有些家長過於保護孩子,怕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生活而“陪讀”,或者很遲的時候才送幼兒入園,很早的時候來接。這會使幼兒不重視入園;而有些家長卻與此相反,在送幼兒進入班級時,不管幼兒是否哭鬧,立即就走,讓幼兒沒有整理情緒的“緩衝”時間。

2、教師的問題

其一,在幼兒哭泣的時候只是安慰。在幼兒因為新的環境和分離焦慮而哭泣的時候,安慰只會讓幼兒信任你一個人而對你產生依戀,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其二,對不停哭鬧的幼兒不理睬。有些幼兒在入園時適應期會很長,在此期間會一直的哭鬧,有些教師在開始還會關心,但是久了就會不耐煩,會覺得只要時間長了幼兒就會自己適應,就會不哭鬧,所以會對哭鬧不止的幼兒“冷處理”。其三,欺騙或恐嚇幼兒。有些幼兒會一直哭着要媽媽,而有些教師為了讓幼兒不哭鬧,就會騙幼兒説“媽媽快來接你了,只要你不哭”或者“只要你不哭,我就打電話給你媽媽,然後來接你”,這些只會見效一時,很快幼兒就會哭鬧的更加厲害;有些教師直接嚇唬哭鬧的幼兒,“你再哭就不讓你媽媽來接你了”,“你再哭就叫老狼把你叼走”等等。這類行為可能會讓幼兒暫時的停止哭鬧,但是對幼兒的傷害是很大的。

(二)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的原因

導致幼兒入園不適應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覺得家庭、幼兒園還有幼兒自身條件者三個方面是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其一,家庭環境。家庭社交環境較為封閉,幼兒在大部分是成人的世界裏成長,家長又較少的讓幼兒與同齡人相處,在與同齡人相處中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生活自理能力也會很差。而且幼兒明顯的更依賴成人,在入園的時候他們的分離焦慮現象會表現更加激烈。其二,家庭教養方式。一種是家長過於寵溺孩子,事事順着幼兒,導致幼兒嚴重的以自我為中心,合作能力較差,而且這類幼兒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差。另一種是家長對幼兒太過專制,什麼事都要過問,可能導致幼兒軟弱或具有攻擊性,這類幼兒都不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規章制度。還有的家長對孩子放任或忽視。這類幼兒對於規章制度的適應會很差,人際交往能力往往也很差。其三,家長接送幼兒的態度。家長往往會因為幼兒的哭鬧而不捨,有的長時間呆在幼兒園,有的家長直接把孩子帶回家。而與此情況相反,在幼兒入園大聲哭鬧的時候,有些家長選擇把幼兒送到教室,然後趕緊離開。這會導致幼兒更加哭鬧。

2、幼兒園因素

其一,幼兒園每個班級的人數超標。現在幼兒園的標準時兩教一保,而有些幼兒園的班級人數嚴重超標,教師沒有更多的精力照顧每一位幼兒。其二,教師的素質。教師不能很好地引導新入園幼兒,往往會運用恐嚇使幼兒安靜、不哭鬧。而在判斷幼兒是否適應幼兒園上也有很多的錯誤,認為幼兒不哭鬧,安靜就是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還有的教師會使用騙和恐嚇的方式來使幼兒不哭鬧,如“你不哭了,我就讓媽媽來接你回家”“你再哭,就不讓你媽媽來接你”。其三,幼兒園作息制度不合理與缺少人性化。且不説小班幼兒, 就是中班和大班的幼兒也未必適應所在幼兒園的作息制度, 孩子在家中自由自在慣了, 在幼兒園則要按照統一的作息制度上課、下課、 吃飯、 午睡、 玩耍等一系列學習、 生活環節, 可以説這個按照幼兒園作息制度學習和生活的過程就是不斷去適應的過程, 如果是缺少人性化的安排, 如不準孩子隨便上廁所等都會使孩子無所適從。

3、自身的特點

一方面,幼兒自身的性格。如果幼兒性格內向, 不能與別的幼兒進行友好交往, 甚至躲避其他幼兒, 依賴性較強, 很少單獨活動, 也會使得適應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幼兒的自理能力差。由於自身的自理能力較差,幼兒會比其他幼兒更加的被動,幼兒會出現更多的適應性問題。

三、促進幼兒入園適應的策略

為了促進幼兒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筆者認為應從家庭和幼兒園兩大方面採取措施。

(一)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

1、做好入園準備

其一,環境的準備。家長可以在幼兒入園前可以帶着幼兒在幼兒園玩,熟悉幼兒園的環境,也可以多和園中的幼兒接觸,激發對幼兒園的興趣,也讓幼兒更加了解和適應與同齡人的相處模式。也可以到已定的幼兒園去熟悉幼兒園及班級的環境,然後儘可能地在家裏裝飾的像班級的環境,或者把幼兒的活動室裝扮成幼兒園的樣式,以便讓幼兒熟悉和適應幼兒園。其二,家庭教養方式的準備。家長可以到已定的幼兒園去了解幼兒日常活動,在家裏的時候儘可能地復原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以便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如休息時間,逐漸的讓幼兒適應早起,儘可能地讓幼兒有午睡的習慣;學會自己脱褲子上廁所;學會用湯匙吃飯等等。

2、對幼兒入園要有正確的態度

家長要堅持每天按時的接送幼兒,這能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入園習慣。如果連家長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麼幼兒會更加不重視幼兒園。而嫌麻煩把孩子一送進班級就走的家長更應該反省,你這樣做會使幼兒認為自己的父母不夠愛自己,而且會讓幼兒更加恐懼幼兒園,這樣的家長應該耐心的陪幼兒一小段時間,當幼兒知道他必須要在幼兒園但是並(本站向您推薦)不是回家的時候,即使他還會繼續哭鬧,但是他會有一定的安全感。

(二)幼兒園應該採取的措施

1、依照《綱要》的內容實施教學活動。

要以《綱要》裏倡導的先進教育理念真正貫徹落實,用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來引領教育實踐。其一,教師一定要熟讀綱要內容,應以綱要中五大領域的目標和內容為基準,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其二,《綱要》的第三部分組織和實施部分教師更應該熟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夠更好的掌握課堂和按照計劃實施。其三,《綱要》最後部分的教育評價,對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教育的同時也應對照綱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評價,這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

2、為幼兒入園做好準備。

其一,在正式入園前,幼兒園可以讓家長與幼兒一起體驗幼兒園生活,共同參與幼兒園活動,使家長對孩子的適應情況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以便做出相應的物質和心理準備。可以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介紹科學的育兒方法,介紹如何讓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經驗。其二,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在入園前做適當的家訪,耐心傾聽家長的介紹,詳細瞭解每個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個性特徵,以便用不同的方式消除不同性格幼兒的焦慮。

3、幼兒園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

其一,物質環境。幼兒園為了吸引幼兒應該把活動室裝扮的漂亮。如裝扮一些童話人物、色彩協調,特別強調,為了吸引幼兒不一定要裝扮的五顏六色,這樣可能會導致幼兒的注意力分散,教師應該儘可能地把活動室裝扮的温馨可親;區角設置的更加吸引幼兒,使幼兒有玩的慾望。其二,精神環境。幼兒園應該創設一個輕鬆、歡快的環境,使幼兒遠離害怕、焦慮的心情。第一教師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幼兒建立師生情感,讓幼兒有安全感。第二教師可以多開設户外活動和親子活動,户外活動能讓幼兒有不被拘束的感覺,而親子活動恰好可以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第三,活動更加人性化。在生活活動上,儘可能地讓幼兒的需求得到滿足,教師不能依照集體進行活動。

4、家園合作。

幼兒適應幼兒園,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在與家長的談話中,教師可以瞭解到幼兒的性格、生活習慣等,以便對症下藥。而家長也一定要與幼兒園密切聯繫,在幼兒入園初期,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會出現哭鬧的狀況,有些家長因為幼兒的哭鬧而經常請假,或因此不信任教師,這更加不利於幼兒適應幼兒園,家長可以在與教師的交流中知道幼兒在幼兒園的一天表現,從而瞭解幼兒在各個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晉穎. 淺談小班幼兒入園焦慮對策 [j].學前課程,2014,7:46-48.

[2] 史文秀.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野下的新入園小班幼兒分離焦慮及其緩解 [j]. 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3(12):61-63.

[3] 姜永傑. 心理學視野中的幼兒入園適應探析 [j].幼兒教育,2014,06,07:22-23.

[4] 張承宇. 異地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淺析 [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6:36-37.

[5] 徐立平. 幼兒入園適應工作中的誤區 [j].幼兒教育,2014,7,8:55.

[6] 祈海芹. 兒童入園“分離焦慮”問題矯治 [j].教育科學,2014,19(6):56-57.

[7] 徐英.從焦慮到安全、信賴——加快幼兒入園適應的實踐 [j].科技創新導報,2014:223.

第二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摘要: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中,順應新時期幼兒教育對教師基本素質結構的要求,在重視政治思想素質,強調文化素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凸顯未來幼兒教師的教學技能素質與教育理論素養,對整個課程科學合理地設置,從而滿足幼兒教師教育的實踐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個性的空間和施展才華的舞台,也為學生順利就業提供必要的專業與技能準備,有些課程必須整合。關鍵詞:學前;課程;整合;研究

21世紀是國際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現代化的時代,學前專業培養的學生必須適應這一時代特點的需求,必須具備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特點。學生不僅要掌握學前專業的基礎與專業知識,還應加強人文知識、科學技術知識和相鄰學科知識的培養;不僅要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知道如何學習,更要具備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既是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也是學前教育專業應用科學特點的需要。

一、專業課程體系必須從整體上進行改革

學前專業長期存在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等一系列問題沒能很好解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學前專業課程的設計人員、科研人員和任課教師之間缺乏整體意識。過去的改革,往往各自為陣,並沒有從整體上考慮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課程設計人員對學前專業培養目標的認識一直未能真正轉移到為基層幼教機構培養專業人員上來,雖有部分轉移,但不徹底。體現在課程設置上,就是並沒把學前專業學生從事幼兒教師工作必須具備的合理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的比率擺正,仍以培養幼師專業課教師的目標去設置課程,其結果是重學科專業理論課程,輕實際能力培養的課程。學生到幼兒園工作,從觀念上、從教師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適應。從科研人員看,開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對具體的某一課程進行研究,對學前專業整體改革研究探索不夠;從教師看,他們更關心的是把自己這門課程教好,關心的是本學科的教材建設與改革。其結果是學前各科課程之間內容交叉、陳舊,不能充分體現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為培養目標服務。因而學前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應該由課程設計人員、科研人員和教師相互協作,將目標、內容、方法等多層面、全方位相互聯繫、相互滲透,進行整體改革。

二、 課程的改革要根據社會的需要進行調整及整

首先學前教育培養目標的確定是至關重要的,必須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適應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基礎需要。學前專業培養目標的確定,應當從過去狹窄的、需求量較少的幼師教師轉移到為幼兒教育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培養高層次的人才上來,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學前專業。為此,我校確立的培養目標,即培養能夠熟練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幼兒教師教學、輔導、創作及幼兒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語證書、計算機證書、普通話證書、教師資格證書、畢業證書五個相關證書。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質,為充分體現差異教育思想和拓寬就業途徑,學生除必修課外,從第三學年起可以根據個人意願學習家庭教育學或學前教育行政與管理,也可以同時選修兩個專業方向的課程。其培養目標應該定位為:培養掌握寬厚的學前教育科學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從事學前兒童保育與教育技能,能夠勝任托幼機構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員及其他兒童工作機構的專門人才。這一目標的定位,是符合21世紀人才培養教育需求的。

課程設置要遵循基礎的原則,使學前專業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求,激發和調動教與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學生提供適合白己特點的全面發展的條件與機會。根據學生不同的才能、特長因材施教,使部分優秀學生脱穎而出儘快地服務於社會。實行學分制,提供大量選修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並允許學生在修滿學前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總學分和必修、選修課學分,符合畢業條件的情況下提前畢業。此外,為培養複合型、應用型和創造型人才,發揮學生更大的學習潛力,並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性,在本專業課程學習達到良好或到三年級時,鼓勵學生輔修第二專業,取得第二學歷。

我校課程體系主要有三部分組成: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能力培養課程體系、技能實訓課程體系。從2014年到2014年進行了課程內容的調整,有些課程進行了整合。

1.素質教育課程體系。2014年設置的課程由馬列、思想品德、大學體育、外語基礎、文獻檢索、普通話、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音樂基礎理論、和聲學、素描、透視、色彩、中外美術欣賞、兒童文學、中國文化概論、學前教育心理學、幼兒衞生保健學、學前數學教育組成,經過修改後2014年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由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形勢政策、就業教育、體育、公共外語、計算機基礎、學前衞生學、普通心理學、學前心理學、學前

教育學、學前遊戲、學前課程與教育活動設計、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現代漢語、基礎樂理、音樂欣賞、美術鑑賞、幼兒文學與學前語言教育、中國文化概論、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等課程組成。

2.能力培養課程體系。2014年設置的課程有視唱練耳、聲樂、鋼琴、手風琴、電子琴、兒童簡筆畫、手工製作、色彩、圖案基礎、學前教育學、幼兒園教育活動、計算機基礎、教師口語。現在修訂為主要由素描、色彩、聲樂基礎、舞蹈基礎、圖案基礎、幼兒舞蹈、即興伴奏和聲學、教師口語、幼兒舞蹈創編、幼兒歌曲與創編、社會心理學、蒙氏幼兒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等課程組成。

3.技能實訓課程體系。2014年設置的課程有學前教育教學法、幼兒舞蹈、營養學、即興伴奏和聲學、學前遊戲論、音樂欣賞、中外美術欣賞、幼兒歌曲創編、兒童文學、中國文化概論、書法、現代漢語、實習藝術實踐等。修訂後由鋼琴、手風琴、電子琴、視唱練耳、兒童簡筆畫、幼兒手工製作、硬筆書法、普通話、中國畫基本技法、兒童心理諮詢、多媒體課件製作、心腦珠算、藝術實踐、教育見習和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組成。

三、培養措施和特色

為培養獨具特色的複合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我校學前專業一方面堅持強調學前藝術教育的特色,在加強學科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設置與教學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推行“七項技能”考核指標體系,即:一做二説四藝,“一做”是指課件製作,“二説”是指説課與講故事,“四藝”是指彈、唱、跳、書畫;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職業資格培訓,畢業時力求取得“心理諮詢師”或“育嬰師”職業資格。

第三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範文

幼師專業的發展與幼教質量的全面提高

---略論幼兒多元智力理論 姓名:王xx學號:xxxxxxxxxxxx專業:學前教育工作單位:xxxxx機關幼兒園摘要:智力是指以思維為核心的幾種能力的組合,即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際交往智力和自然觀察智力。這是一種全新的智力觀,讓我們曾經單一、平面的智力觀多元化、立體化了。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是指幼兒教師作為專業人員不斷成長和追求成熟的過程,是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不斷進步、專業技能不斷成熟、專業思想不斷完善的過程。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對幼教質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順利推進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教育觀念的更新、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和教學行為的改進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多元智力理論;培養;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幼兒教育質量;提高

多元智力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零點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零點項目”創立於1967年,創始人是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學家和美學家納爾遜?古德曼教授。1973年納爾遜?古德曼教授退休。“零點項目”開始由研究人工智能的大衞?帕金斯教授以及霍華德?加德納教授負責。1983年,加德納教授在《心智的結構》一書中明確提出了“多元智力”這一概念,這標誌着多元智力理論的正式誕生。

出乎意料的是該理論並沒有在心理科學領域內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甚至招致了一些心理學專家的反對和批評。然而,這一理論卻在教育領域受到人們的熱切關注,不僅在其發源地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歡迎,而且在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也得到了認同與發展,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革命性”變革,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的浪潮。多元智力理論的科學與實踐價值及其內藴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認真研究與思考。

在加德納教授《心智的結構》一書出版以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裏,多元智力理論得到了各國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推崇,成為了許多國家教育改革新的理論支撐。我國基礎教育正在進行一場重大改革的今天,隨着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實施,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對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兒園和中國小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多元智力理論不僅為我國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維模式,也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諸多助益。本文旨在探討多元智力理論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意義和作用。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是指幼兒教師作為專業人員通過個人的努力和集體的培養使其教學品質、教學技能和教育素養不斷成長和追求成熟的過程,是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不斷進

第1頁,共6頁

步、專業技能不斷成熟、專業思想不斷完善的過程。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對幼教質量的全面 提高、幼教改革的順利推進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教育觀念的更新、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和教學行為的改進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一、多元智力理論幫助幼兒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念

(一)重構多元的“智力觀”

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其基本結構也是多元的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以皮亞傑為代表的傳統認知發展理論認為:智力是指以思維為核心的幾種能力的組合。加德納教授後來則在《心智的結構》一書中,首次提出並重點論述了多元智力理論的基本結構。加德納認為,支撐多元智力的是個體身上相對獨立存在着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或知識範疇相聯繫的八種智能。提出:智力不再是某一種能力或圍繞某一種能力的幾種能力的整合,而是“獨立自主,和平共處”的八種智力,即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際交往智力和自然觀察智力。

多元智力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點不在於兒童原先有多麼聰明,而在於教師怎樣使兒童變得聰明、在哪些方面聰明。多元智力理論從根本上影響與改變了當下人們的教育觀念。

1.言語─語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個體聽、説、讀、寫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高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並與人交流的能力,在記者、編輯、作家、演講家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2.音樂─節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指個體感受、辨別、記憶、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作曲家、指揮家、歌唱家、演奏家、樂器製造者和樂器調音師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3.邏輯─數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個體運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事物間各種關係如類比、對比、因果和邏輯等關係的敏感以及通過數理運算和邏輯推理等進行思維的能力,在偵探、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和數學家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4.視覺─空間智力(visual一spatial intelligence),指個體感受、辨別、記憶、改變物體的空間關係並籍此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和空間關係的敏感以及通過平面圖形和立體造型將它們表現出來的能力,在畫家、雕塑家;建築師、航海家、博物學家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5.身體─動覺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個體運用四肢和軀幹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於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運動員、舞蹈家、外科醫生、賽車手和發明家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6.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i intelligence),指個體認識、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正確地意識和評價自身的情緒、動機、慾望、個性、意志,並在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在哲學家、小説家、律師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7.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個體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 表現為個人覺察、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和意圖並據此做出適宜反應的能力,在教師、律師、

第2頁,共6頁

推銷員、公關人員、談話節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8.自然觀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這種智力主要指認識動物、植物和自然環境其他部分的(比如雲或者巖石)能力。在獵人、植物學家或者解剖學家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加德納認為,心理測量學家花了太多的時間給人排名次,而很少考慮怎樣花些時間來幫助他們。雖然人類一般都具有強烈的測量事物和評估人的愛好,但評估的主要目的在於怎樣幫助兒童,並有責任為兒童提供有益的反饋,如識別兒童的強項和弱項,提出該兒童今後應怎樣繼續學習或發揮其強項的建議,指出哪種學習方式具有創造性以及評估預測兒童未來的發展潛能等。智力並不是一個容易被測量的東西,目前所能夠測量的東西僅僅是語言和數學邏輯能力,如果一定要去測量智力,那麼應當側重於該智力所要解決的問題或運用該智力時表現出來的創造性的能力。

這是一種全新的智力觀,讓我們曾經單一、平面的智力觀多元化、立體化了。由此可見,我們曾經對幼兒智力開發的理解僅僅限於開發幼兒的觀察、記憶、思維等幾種能力是十分片面的,幼兒教師應創設多彩的環境和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從多維度啟迪和開發幼兒的多種智能。開發幼兒智能是一個複雜的工程,而非一個簡單的工作。

多元智力理論克服了傳統智力觀念在認識上的偏狹,提出了更加科學的關於智力本質的認識。在大量科學實驗和研究的基礎上,加德納重新定義了智力,提出了智力的新衡量標準。基於對智力本質的新認識,加德納提出了人的智力構成的基本框架,並且對智力的性質以及各種智力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了充分地論述。多元智力理論的這些觀點為我們科學認識智力的本質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加德納的貢獻在於針對當時傳統的、保守的、單一的智力模式,提出了適應時代需求的智力觀。他的研究與今天的腦研究相關,但其智力説迄今為止還沒有從腦科學及生理角度得到證實,他的觀點從心理層面上看還是一個假説。但是這一假説從橫向、空間的維度拓展了人們對智力的認識,拓展了對人、對世界的看法。加德納正在識別第十種智力,即道德智力,他把整個社會所擁有的一切都變成了個體要認識的對象,而要認識形形色色的世界,就需要各種能力。這些能力並不是過去沒有,只不過加德納把它們放在一個理論架構中讓人們來充分認識自己。

(二)形成積極樂觀的“兒童觀”

多元智力理論所倡導的兒童觀是一種積極的兒童觀。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種智力,只是其組合和發揮程度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領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幼兒園裏不存在差生,所有的孩子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的可塑性人才。正因為人的智能是由8種,甚至更多不同智力有機組合起來的,而這些智力在幼兒期已經顯現出來,並處在迅速發展階段。加德納稱幼兒期為“覺醒體驗”期,認為“他們至少對於人類經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號系統,如語言、數目、音樂、二度空間的概念等,具有了初步的判斷能力”。同時,每位兒童所擁有的智力數量以及智能強項和弱項各不相同,並以高度個性化的方式組合和運用着各種能力,他們的智能、風格、

第3頁,共6頁

潛能像多彩

光譜一樣表現出廣泛的多樣性。正如“每一朵花都有開放的理由”一樣,每一位幼兒都具有獨特的、較完整的、待開發的智能組合。適當的教育和訓練將使每一個兒童的智能發揮到更高水平。因此,教育應該在全面開發每個人的各種智能的基礎上,為孩子創造多種多樣的展現各種智能的情景,給每個孩子以多樣化的選擇,從而激發每個人潛在的智能,充分發展每個孩子的個性。無論何時,我們應該樹立這樣一種信念:每個孩子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潛力,只要為他們提供了合適的教育,每個孩子都能成才。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就是為具有不同智力潛能的孩子提供適合他們發展的不同教育,把他們培養成為不同類型的人才。因此,幼兒教師要真正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孩子,用欣賞的、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進而形成積極樂觀的“兒童觀”。

(三)樹立靈活多樣的“能力評價觀”

長期以來,教育工作者對於兒童智力和潛能的評價,多采用“智力測驗”的方式,目的是為了預測兒童的學業表現或為社會選拔人才,因而主要侷限於語言和數學邏輯這兩種能力的測試。多元智力理論的研究者則將兒童放在真實的活動情景中,採用觀察、錄像、錄音和文件夾等綜合性的手段,從7個領域的多項活動中,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對兒童的多種智能進行不同層次和多維度的評價,目的是為了發現和培養每個兒童獨特的智力潛能。因此,幼兒教師要擯棄以單一標準片面評價幼兒能力,尤其是僅僅以“iq”為標準,簡單評價幼兒智力的傳統觀念。教師應在尊重幼兒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在幼兒的各種活動中,從多維度多層次評價幼兒的智能,從而樹立靈活多樣的“能力評價觀”。

觀念的更新較之知識的更新更為困難,也更為重要。幼兒教師教育觀念的重建關係到教師教育行為的改進和對教育實踐的反思,進而也直接影響新大綱的實施,素質教育方針的貫徹,以及每一個幼兒智能的健康、全面發展。

二、多元智力理論引導幼兒教師真正成為教育實踐的反思者

反思是幼兒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依據的教育理論、選擇的教學內容、實施的教育方案、採取的教學方法以及由此產生的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也是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波斯納曾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在反思過程中,幼兒教師能通過對教學經驗,特別是問題性經驗做出客觀理性的批判分析,探討各種與教學行為有關的因素,審視自己教學中所依據的觀念,並積極尋

找新的教學策略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因此,反思對於幼兒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實施有效的教學行為,促進其專業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加德納自身的反思行為和他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為幼兒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反思提供了以下幾方面的啟示:

第4頁,共6頁

(一)幼兒教師應具有反思的自覺性

作為多元智力理論的締造者,該理論提出伊始,加德納就開展了對該理論的反思,並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多次提升和修訂。幼兒教師應該以加德納教授為榜樣,具備探究的熱情和

質疑的精神,形成反思的主觀意識,自覺地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不斷的反思,並它 作為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不僅要反思自己教學中所依據的理論、樹立的觀念和實施的策略,還要反思教學活動中每一個環節的組織、每一個問題的提出和每一次與幼兒的互動等。在反思中,教師可以及時地調整、修訂和改進自己的教學。只有這樣,幼兒教師才能真正成為教育實踐的反思者,也才會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幼兒教師應具有反思的責任感

多元智力理論的意義,並不只在於它提出了一種對於智力的新解釋,更在於它給傳統教育觀念帶來的巨大沖擊。多元智力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個人發展的新模式,使我們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理解孩子的發展,審視我們對孩子的責任感,從而要求我們幼兒教師要具有正確的教學觀和課程觀。

由於孩子智力表現形式的多樣性的複雜性,因而無論什麼時候,不論多麼優秀的教師,都不可能找到一種適合於所有孩子的教學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只能適用於一部分孩子,而對另一些孩子則完全無效。這樣的教學必然導致部分學生其他方面的智力因不能得到適當的培養而僵滯、萎縮,這對個人和社會都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如果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不斷地變換教學方法和手段,孩子就有機會利用適合他的智力傾向的方法來學習。多元智力理論的教學觀要求我們的教師根據教育內容以及學生智能結構、學習興趣和學習方式的不同特點,選擇和創設多種多樣適宜的、能夠促進每個學生全面充分發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多元智力理論為我們挑戰傳統的課程設計思路並形成新的、有時代特點的課程設計思路提供了有意義的借鑑。在傳統的課程設計中,我們的指導思想是為一兩種核心智力而教,是通過整齊劃一的直接講授來教。這種學校課程使得我們的教育培養的學生不僅多是片面發展的學生,而且多是循規蹈矩的沒有個性和創造性的學生。根據多元智力理論的理念和實踐,有時代特點的課程設計思路可以概括為兩點,其一是“為多元智力而教”,其二是“通過多元智力來教”。前者可以在某種意義上被看做是我們對教育目的的新思考,後者則可以在某種意義上被看做是我們在教育方法上的新追求。“為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我們在進行學校教育課程設計的時候,摒棄原來只圍繞語文和數理化設計課程的慣有思路,而對孩子的多種智力一視同仁,在觀念上把多種智力領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並在實踐中把多種智力領域和不同的學科教學相結合,使孩子能夠較好地運用並發展自己的每一種智力。同時,“為多元智力來教”要求我們在進行學校教育課程設計的時候,充分認識到不同孩子的不同智力特點,強調使每一個孩子的智力強項得到充分發展,並從每一個孩子的智力強項出發,促進孩子其他各種智力領域特別是智力弱項的發展。“通過多元智力來教”要求我們在

第5頁,共6頁

進行學校課程設計的時候,在使不同智力領域得到全面發展的同時,通過調動不同智力活 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通過多元智力來教”可以直接地為教師的實際教育教學提供積極的借鑑,幫助教師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設計思路。譬如,教師可以根據言語語言智力的特點,在任何一種課堂教學中,注意增加師生

之間的對話,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幫助學生學會傾聽和理解他人的語言,並據此做出反應,另外,這樣的師生互動也能使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

(三)幼兒教師應具有反思的評價觀

受傳統的以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為核心的智力觀念的影響,傳統教育把孩子的成績作為評價教育質量的主要標準。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錯誤地估計了孩子的學習潛力,更多地傾向於訓練和發展孩子的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卻忽視了孩子其他多方面的能力訓練和培養。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我們應該摒棄以標準的智力測驗和學生學科成績考核為重大的評價觀,樹立多維的評價觀。多元智力理論所主張的教育評價是通過多種渠道、採取多種形式、在多種不同的實際生活學習情景下進行的、確實考查孩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出初步的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的能力評價。教師應該從多方面觀察、評價和分析孩子的優點和弱勢,並把這種由此得來的資料作為服務於孩子的出發點,以此為依據,選擇和設計適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評價確實成為促進每一個孩子智力充分發展的有效手段。

關於該理論的應用,加德納提出瞭如下忠告:

——沒有理由推斷可以採用對英語吧中智力的八種不同方式對每個對象實施有效教育,這種努力使徒勞無功的。

——不要認為僅僅運用某一種特定智力就夠了。例如,關於身體-運動智力,隨意的肌肉運動和認知技能的培養沒有任何關係。

——沒有理由認為,兒童在從事和一種智力類型相關的活動時,將另一智力作為背景活動會有何種幫助。例如,加德納認為,學生在解數學題時以音樂作為背景就是對他的理論的錯誤應用。

參考文獻:

[1]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隆譯. 智力的結構[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4,32-35。

[2]霍華德?加德納著,霍力巖,房陽洋等譯.智力的重構[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10-12。

[3]陳杰琦,瑪拉?克瑞克維斯基,朱莉?維恩斯編,方均君譯,多元智力的理論與實踐讓每個兒童在自己強項的基礎上發展[m]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11-16.

[4]瑪拉?克瑞克維斯基編,李季湄,方均君譯,多元智力的理論與學前兒童能力的評價[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32-40.

[5]蔣俊華、袁愛玲,芻議當前我國幼教課程研究的國際化與本土化[j].幼兒教育出版社,2014,32—34.

[6]何育萍,多元智力理論與教師專業發展[j],中國小管理出版社,2014,(1):20—22.

第6頁,共6頁

第四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在當前的幼兒園素質教育研究中,應該注意克服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所謂“國小化傾向”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適應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國小教育的不良傾向。在這種錯誤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兒園為了提高經濟的效益,紛紛辦起了學前班,甚至有的幼兒園在學前班使用了國小教材,以滿足家長“讓孩子早識字”的錯誤要求。在這種錯誤作法下,幼兒歡樂的天性被了,以至於有些專家不得不發出呼籲“把童年還給孩子!”。因此,必須克服“國小化傾向”,讓幼兒在的空間裏獲得最佳的發展。

一、“國小化傾向”的弊端

首先,“國小化傾向”對幼兒的身體發展有害。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用人單位看重動手能力。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並引起心理上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的規範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其次,“國小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髮展有害。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國小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髮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髮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幼兒象國小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從而會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再次,“國小化傾向”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國小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

第四,“國小化傾向”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由於一些學前班使用的是國小一年級教材,其教學內容和國小一年級是重複的。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國小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國小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複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當他們升入二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學習跟不上的情況都得以產生。

二、以《規程》和《條例》為指南,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辦教育

克服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幼兒教育論文範文(一)轉變教育觀念,端正辦學指導思想。

“國小化傾向”的出現實際上是錯誤教育觀念影響下的產物,要解決“國小化傾向”首先必須轉變教育觀念,要認識到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啟蒙教育階段,它的任務是為幼兒未來的國小學習奠定知識和智力的基礎,而不是成才教育。所以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應以《幼兒園工作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為指南,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幼兒在全面發展的前提下提高

身心素質。因此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國小有嚴格的區別,在幼兒園階段進行國小式的教育是幼兒身發展所不允許的,也是國家幼教法規所的。

(二)遵循幼律,體現幼兒教育的特點

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一切都是為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幼兒教育必須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體現了幼兒教育的特點。

第一,確立啟蒙教育的目標。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為主,幼兒所學習的只能是其周圍生活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一個不能的原則。在幼兒園中,一切教育工作都應該圍繞着啟蒙教育的要求進行,按照啟蒙教育的特點組織教育內容,安排教育活動,使幼兒在獲得智力啟蒙的同時,掌握其周圍生活中的知識和技能。

第二,合理安排一日活動,體現幼兒發展特點。在國家的幼教法規中沒有“課程”的概念,這是由幼兒教育的規律所的,因此幼兒園的一日活動要給幼兒以充分活動的,以幼兒的班集體活動為主,以幼兒的自主活動為主,以幼兒的趣味性活動為主。在安排一日活動時,應注意將一日活動的各環節有機結合,注意動、靜交替,室內、室外活動的交替,集體活動和分散活動的交替。還要注意集體活動,自選活動和活動的結合,注意在一日活動中體現出整體性、節奏性、靈活性的特點,體現出一日活動的質量。

第三,開展好幼兒的遊戲活動,寓教育於遊戲之中。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獲得知識和發展智力的主要學習活動。有人説“玩具是幼兒的,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其實強調的就是幼兒的玩樂天性和幼兒是在遊戲中獲得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在幼兒的遊戲活動安排上應該要每天有充足的時間讓幼兒選擇遊戲活動;要盡力為幼兒開闢遊戲場所,擴大遊戲空間;要根據教育目標選擇遊戲主題,廣泛開展遊戲區角活動。要注意充分發揮遊戲的教育功能。無論是遊戲的創設,還是遊戲內容的選擇,都要充分考慮幼兒園的整體教育目標,以全面發展為目的,使幼兒的主動性、性獲得充分的發展,並注意培養幼兒的各種良好品德。

(三)開展家長教育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教育的規律

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產生,與一些家長的錯誤看法和錯誤需要有關,因此幼兒園應該重視經常對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理論,讓他們通過不定期的教育、家長學校、幼兒園與家長的各種聯繫渠道,學習正確的教育理論,瞭解幼兒教育階段的主要任務和幼兒全面發展的要求,使他們懂得一些基本的幼兒教育方法,當他們充分了解了幼兒園的教育作法和教育觀點是正確的時候,就不會再要求幼兒園搞拔苗助長式的國小化教育了。如,我市某大型幼兒園在97年受社會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影響,曾經一度使學額下降到五十餘人,該園也不得不考慮要多成立幾個學前班。這時,在教育專家的指導下,這所幼兒園廣泛地開展了家長教育活動,

可見讓家長了解和支持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是克服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重要方面。

總之,要克服幼兒教育的“國小化傾向”,就必須按照國家的幼教法規辦事,按照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安排好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使廣大家長能夠支持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幼兒在歡樂和諧的幼兒園整體教育中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第五篇: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師帶徒”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影響

《劍橋少兒英語》幼兒用書中的反偏見內容分析

2-3歲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研究

3-6歲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特點的實驗研究

3-6歲幼兒告狀行為現狀的研究

3-6歲幼兒家庭中早期閲讀的調查研究

3-6歲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發展的調查研究

3—6歲幼兒對動物死亡概念認知發展的研究

3—6歲幼兒同情心的調查研究

5-6歲兒童合作意識的培養研究

5-6歲幼兒特長班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5—6歲幼兒學習品質與幼小銜接的調查研究

案例研究利於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

暗示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及實施策略的研究

表揚法在幼兒園教育中運用狀況研究

不同類型幼兒園對家庭親子閲讀指導的現狀研究

不同年齡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發展的現狀調查研究

常規教育中幼兒權力與地位的研究

成人對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應對策略研究

城市學前班:問題及存在的原因分析

大班益智區材料選擇與投放研究

大班幼兒告狀行為研究

大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調查研究

大班幼兒區域活動現狀調查

大班幼兒同伴交往對象選擇的研究

大班幼兒同情心研究

動畫片《虹貓藍兔》對大班兒童攻擊性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

獨二代學前兒童飲食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以南開區第十八幼兒園為例

對天津市3-6歲兒童膳食習慣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對小班遊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研究

對學前教師入職適應狀況的調查研究

對幼兒音樂考級現象的調查及分析

對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提問方式的研究

父母教養方式對大班幼兒同伴關係影響的研究

父母教養方式影響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研究綜述

概念圖輔助教學與常規教學在幼兒園大班故事教學中的效果比較 ——以《小豬變形記》為例

隔代教養中祖輩家長的幼兒教育觀念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隔代教育的弊端及其應對策略

故事講述對幼兒語言發展影響的研究

關於天津市工薪家庭幼兒教育投入的個案研究

關於幼兒家園表現差異的研究

集體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理答行為的研究

家長對學前兒童自閉症的早期發現鑑別及家庭干預對策研究綜述

如需以上論文,請聯繫qq1549984848

我們向您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選題(一)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