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英語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25W

英語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英語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篇1

【內容摘要】

今後的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是從哲學範疇去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在生成觀視域下探索學生的心理髮展,最終以課堂教學為外在形式,使學生能夠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本文從“生成觀”的角度來理解大學英語教學過程,對其價值導向、主體生成、生活屬性等進行哲學關注,希望從理論上重新理清大學英語的教育思路,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生成觀;大學英語教育;價值導向;主體生成

將英語課堂的視角投向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之外,從知識的傳授到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再從專業技能到健康和諧的心理活動的生成。今後的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是從哲學範疇去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在生成觀視域下探索學生的心理髮展,最終以課堂教學為外在形式,使學生能夠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生成觀的哲學闡釋

哲學家海德格爾對生成觀的解釋是:最為獨立的“人”的存在,不能單純的獨立於社會之外,而是將其看做是社會各自然人相互作用的結果。其本質就是將“人”看做不斷生長、不斷完善的一個過程的產物。從哲學的角度來理解就是每一個個體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社會性人的存在”,不再單純將“人”看做生命機體的存活,而是將其視為“生成性的社會存在”。在大學英語教育的過程中,從“生成觀”的角度來理解教學過程就是:不再將課堂教學視為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要從學生的知識形成過程去分析其影響因素,從心裏層面、社會角度去分析探究提高學生的成長過程。從哲學的範疇就是強調學生學習的的客觀性、社會性、過程性,圍繞上述幾個方面展開大學英語的教育活動。也就是説,大學英語教育活動中教與學的都是在社會大背景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自然過程。從辯證角度去理解教學過程,對完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着積極的意義。

二、生成觀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

對於生成觀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活動解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學互動,大學課堂不再是大學教師主導的教學活動,而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雙向、多角度互動交流,將知識的傳授變成交流互動的最終產物,這也是知識本身由來的客觀性存在。二是從心理、文化、環境等多角度去分析教學影響因素,更加客觀的評價教學活動。大學英語教育過程是受以上諸多因素影響的,不再單純的去完善大學課堂教學模式。這樣的體系更加客觀,更能綜合性的分析評定大學英語教育活動。三是辯證理解學生及教師之間的關係。之前的教學活動,大學教師是教學主體,主導學生的學習活動。

(一)大學英語的價值導向

首先,大學英語教育切合現實需求。在大學英語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大學教材的選擇、課堂組織形式、教學效果評價等等都需要與當前的市場經濟需求相吻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將知識與現實需求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學習的主動性大大提高。在這樣的價值背景下,現實需求不是追求短期的經濟需求,而是要將眼光放遠,應用更加開闊的角度來審視我們當前的英語教學過程。其次,大學英語教學合乎未來需求。在變化多端的社會活動中,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對當前的英語教育活動進行必要的探究,將教育活動最大化的與現實需求進行良性互動,最終能在英語教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學生的畢業時間往往與當前的英語學習有時間上的差異,也就是説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不是同時進行的,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對知識的未來需求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學習的內容合乎市場經濟的未來需求。第三,大學英語教育要存些“功利心”。在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活動的組織都在考試這一指揮棒下進行,這雖然能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從根本上來講忽略教育的本質功能,是培養學生良好知識架構和實踐技能,最終能在畢業後得到合適的工作,在社會上能謀生。也就是説,我們的大學教育應該在滿足成績的需求基礎上,對於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相應的創新變革,最終滿足學生基本的就業需求。

(二)大學英語教學的主體生成

第一,大學英語教育中的主體之一是教師。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意義不言而喻,在傳統的教育活動中,更多的是關注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説教師能否完成本職工作,很少對教師的自身價值觀念和知識架構進行評價分析。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教師的外在形式與內心訴求有着統一性的表現。第二,大學英語教育活動的主體之一是學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於知識的掌握和基本實踐技能的提高都與學生自身的學習行為有着密切的聯繫。在生成觀視域下,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再是單一的個體行為,而是在社會活動的範圍內完成學習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講自身的心理活動、學習環境、文化素質等等因素與自身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客觀性的評價自身的學習行為,最終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及社會實踐能力。

(三)大學英語教學的生活屬性

在生成觀視域下,對大學英語教學活動進行分析總結,得出教學活動本身就是自然人社會活動的縮影。大學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互動存在的社會活動,這本很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都要本着樂觀的生活態度進行,在良好的價值觀引導下,進行相應的教學活動,這樣往往能夠達成最初的教學目標。生成觀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育實踐活動要本着教與學的雙向交流互動、多角度分析影響因素及尊重知識的客觀存在性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的組織、策劃。生成觀視域下的教學活動其本質是探究知識存在的客觀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及教師相互尊重,共同交流,在此基礎上不斷獲取文化知識,提高社會實踐技能。

參考文獻

[1]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2]王守仁.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J].外語界,2013(6).

英語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篇2

摘要:

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一目標的實現並不是教師可以直接傳授的,而是需要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中不斷內化與提升。我們的國小英語教學要為學生設計豐富的語言操練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

國小英語;語言操練;教學效益

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一門工具課,聽説讀寫是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而要提高學生的聽説讀寫技能,讓學生真正地掌握這門語言,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操練。只有為學生提供更多語言操練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運用的空間,學生才能不斷地將所學過的詞彙與語法用於日常的交流與交際之中,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聽説讀寫技能的全面發展。那麼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開展多樣的語言操練,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交流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語言水平的整體提高呢?在具體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展開:

一、朗讀短文

朗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與方法,是以模仿與記憶為主的控制性反覆練習,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語言習慣,適用於低段英語教學。

1、齊聲朗讀。

在新授知識後讓學生跟着教師或是跟着錄音進行齊聲朗讀,在全班展開,這樣可以形成相對活躍與寬鬆的教學氛圍,實現全體學生的全員參與。為了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教師要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如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圖文並茂地展現短文,再配以標準而優美的音頻,讓學生可以深刻地體會到語言的變化,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參與朗讀的積極性。缺點在於會使部分學生混於其中。

2、個別朗讀。

即實現教學面對學生個體。這樣可以做到教學無遺漏,讓每個學生都有語言操練的機會,教師可以具體地瞭解每個學生的發音情況,以便於糾正,便於展開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可以讓學生在同桌之間或前後桌之間展開,也可以開火車的形式展開,即讓學生按照座位的順序逐個朗讀。

二、即興發言

國小生雖小,但是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有着獨立的思想與不同的看法,要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就必須要改變以往快節奏的灌輸,而是要適當放慢腳步,利用教學的間隙時間來引導學生進行即興發言,這樣才能讓教學處於不斷的動態生成中,使之成為學生自己的學堂,同時這也正是進行語言操練的重要活動。例如,課堂導入可以由教師指定話題,然後讓學生來進行即興發言,圍繞着特定的主題展開自由而輕鬆的會話,從而將教學引向具體的教學內容。這樣就可以改變直接進入新知學習的枯燥性與突兀性,讓學生在輕鬆活躍的氛圍下進入新知的學習,這樣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學中會有一些突發情況,我們同樣可以利用突發來引導學生自由交流與討論,這樣的教學順勢利導,動態生成,雖形式不同,但都能促進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如一場雨、一場雪,或是學生課上玩玩具等,我們就可以設計成相關的話題,讓學生就rain,snow等來展開自由發言,雖然偏離了預定的教學軌道,但又不得不説是一次很好的語言操練活動,而且還可以引發學生的主動參與。

三、情景表演

國小生有着很強的表演能力,開展情景劇的表演是學生所喜愛的一種藝術活動,集知識性與趣味性、創新思維與口語表達於一體,不再是枯燥的學習,而是在生動的表演中運用,可以將語言的學習與運用結合起來,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這不失為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更加符合語言學習規律,可以促進學生語言知識的轉化,利於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例如,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角色的不同立場,這樣更能豐富學生的感悟與體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來製作相關的頭飾,讓學生帶上頭飾進行角色表演。學習了小動物的相關詞彙後,可以讓學生帶上可愛的動物頭飾,進行相關的描述。

這樣將語言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將所學語言知識用於現實生活之中。引導學生自主創作與表演劇本,這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優化與整合,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寬廣的學習空間,真正將語言的學習與運用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使得教學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這樣的活動既可以在學完短文後,讓學生圍繞着教材上的話題結合自己的生活來展開自主創作,同時也可以選取學生所熟悉與感興趣的話題,如聚會、旅行等,讓學生來進行富有個性化的創作。雖然是同一個主題,但是不同的學生可以創作出不同的劇本來,真正實現了語言的個性化教學。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劇本的表演,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可以説這樣的自主創編與表演,將學生的真實生活搬到了教學中,讓學生在運用中學習,在學習中運用,更加利於學生語言水平的整體提高。

四、角色配音

國小生都有着很強的模仿能力,模仿正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選取學生喜愛的動畫片或經典影視劇片段,讓學生進行角色配音。大多學生為了能夠更好地配音、把握人物的性格、環境的變化等,會在課餘時間與同學、家長一起積極地來觀看相關的影視劇,以實現對角色的準確把握。這樣在課堂中對角色進行配音時就不會再是機械地背誦台詞,而是真正地融入劇本,融入角色,體會人物心理、情感對於語言的影響。活動後讓學生聽原音,讓學生通過比較認識到自己在發音、語氣與語調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這樣更利於學生的發音。同時在學生之間展開互相評價,使學生對語言有全面的認識。要想學好一門語言,不僅要發音標準地道,同時還要結合不同的場景來運用不同的語氣與語調,要把握好人物的心理活動與情感變化,使語言富於變化。

五、結束語

總之,只有在豐富的語言操練中學生才能真正地體會到語言學習的樂趣,認識到語言的精髓,才能促進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要將語言操練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末,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與運用中不斷內化與提升。

參考文獻:

[1]蔣萊茜.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對國小生英語聽説習慣的培養.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5).

[2]徐偉.國小英語課堂語言實踐活動的幾點嘗試.吉林教育:教研,2012(9).

[3]烏德超.運用語言操練方法提高國小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新課程學習,2013(10).

[4]芮梨.國小英語語言實踐活動的有效組織與實施.新課程學習,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