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文化軟實力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1W

文化軟實力論文(通用多篇)

創作畢業論文:我國文化軟實力 篇一

論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創作畢業論文。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不僅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羣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在政府引導下發揮市場機制積極作用,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增強多元化供給能力,滿足多樣化社會需求,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1]。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文化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新型戰略課題。文化的競爭已成為當今國際競爭新的角力場,是國家軟實力的根本體現。加強文化建設,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有利於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有利於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競爭力、吸引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真正把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我們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統籌規劃,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切實解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最突出的問題,全力推動文化產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取得積極進展,收到良好成效。當前要切實抓緊抓好以下三個環節:

一、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文化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國民的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在的凝聚力,而這一切主要來自於人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同。所以我們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提高我國國家軟實力的首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提高中華民族創新力的動力,在世界感受中國力量不斷湧動的今天,必須大力加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才能使中華民族走在時代前沿,立於不敗之地。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貫穿於現代化建設的各方面。當前,應着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必須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進一步用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培育和諧文化、發揚和諧精神、樹立和諧理念,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推動科學發展,促進全社會的和諧。二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中國文化價值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和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增強人民羣眾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中華民族復興目標的信念和信心。三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文明道德風尚。

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概括了當代中國社會最基礎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要教育廣大幹部羣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八榮八恥”促進與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接應,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風氣良好的形成。[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長期任務,一定要堅持常抓不懈,不斷深化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加強調查研究,深入研究我國社會人們思想活動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的特點,深入研究社會變革和利益關係調整給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影響,深入研究不同階層、不同羣體的不同思想追求和價值追求,深入研究現階段我國的思想觀念結構、價值取向結構、道德追求結構和心理素質結構,深入研究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體系建設。通過加強宣傳和研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融入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過程中,融入到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過程中,融入到中華民族為偉大復興而奮鬥的過程中。

二、建立完善文化投融資體系,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發展文化產業,一是可以直接創造經濟效益,運作得法的話,效益還相當顯著。比如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影視劇的發行、放映和貼片廣告;再比如雜技、魔術、話劇、歌舞等的商業演出;還有圖書的出版發行;還有動漫作品的發行上映和品牌運作等等。文化產業屬於無煙工業,同樣也可以吸納就業、提供税源,隨着人們收入不斷增長、物質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滿足,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烈,文化產業所藴含的商機,也越來越巨大。二是可以更廣泛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羣眾的文化權益。發展文化產業,對文化產品進行深度開發,進行規模化、批量化生產,對各種文化服務項目進行細分和充分挖掘,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市場化運作,能夠更好地營造文化氛圍,從數量上和質量上更充分地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如今,電視機、手機、計算機日益進入家庭,相關的服務項目開發與生產也日益跟進,就使得更大範圍的羣眾更充分地享受到了文化權益,精神得到陶冶,素質得到提升,人們的整體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三是可以更好地弘揚文化。文化越是得到廣泛的傳播,才越能夠得到弘揚,越能增進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之間的交流。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觀念都有差異,通過文化的交流能增進了解、互信、合作、和平。

高新技術與文化軟實力的分析論文 篇二

高新技術的概念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相對的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高新技術目前使用較多的高新技術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捅現出來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統稱。是指能夠帶來高經濟效益,並能夠向經濟社會領域廣泛滲透的新技術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一定的社會羣體在實踐中形成的思想感情行為方式等一切精神財富的積澱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是科技活動中產生的與整體價值準則相關的羣體創新精神及其表現形式的總和文化軟實力的內涵不僅指創新需要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而且指文化對科技的創新具有導向作用和牽引作用

2高科技對文化軟實力的拉動作用

二戰以來,一系列高新技術的發展,正逐步從根本上改變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技術基礎近年來在美國經濟學界出現的“新經濟理論”“新通脹理論”“新增長理論”“信息高速公路經濟學”等不同的觀點,雖各有千秋,人們對其評價也不盡相同,但都反映了同一事實,這就是科技信息知識對經濟發展所產生的革命性影響,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經濟”——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以高新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為基礎,是一個強調知識強調競爭強調人才的時代現代交通與通信技術的革命性變革已導致文化的交流特別是在產生創造機制上發生了重大變化,文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的關係以及人們對待文化的態度認識心理都與過去的文化有着質的差別

信息和交通技術的發展造就了不同觀念接觸的環境,各種思想因比特的傳遞擴大了接觸面,提高了接觸頻率,從而增加了彼此消長的可能性,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形成思想旋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觀念接觸導致觀念更新,更新速度取決於信息傳遞速度和信息交鋒的尖鋭程度,在線空間裏信息流動的高速度思潮起伏和交鋒的激烈程度以及思維方式角度的懸殊性與互補性將直接影響現代人快速更新知識和觀念的速度,故信息技術也是推動社會意識鉅變的直接動力

(1)高新技術與競爭文化

市場經濟的主旋律就是競爭,而高新技術的發展使得這種競爭日趨激勵,並形成和發展了知識經濟條件下獨特的競爭文化

高新技術的發展促使企業間競爭加劇,競爭文化形成高新技術的日新月異要求企業必須時刻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在競爭中保持優勢企業必須勇於面對這種競爭,不在競爭中發展,就在競爭中滅亡

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競爭觀念,或是競爭觀念淡薄,將無法在高新技術主導的現代經濟中站穩腳跟而高新技術的引入,不僅增加了技術上的實力,更帶來了知識經濟的競爭意識和觀念,從而從軟硬兩方面增強了企業和國家的實力

(2)高新技術與創新

一個國家只有在科技教育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建立起持續創新的`機制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同樣,一個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創新是其致勝法寶

在知識經濟中,智力知識信息等無形資產的投入成為決定性因素,應用智力提供知識,添加創意而形成的創新能力成為知識經濟中的核心問題創意文化作為文化競爭力的一部分作用將會越來越大創新成為知識經濟的內在驅動力,是知識經濟的靈魂

高新技術是創新的來源和保障傳統產業主要已不是依靠量的發展,而是依靠知識的創新,從而實現質量和效益的提高經濟增長的支柱將轉移到信息新材料生物技術產業新能源和環保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海洋高技術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通過整合各方優勢,優化產業結構,為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提供現實條件

(3)高新技術與傳播革命

計算機網絡的應用,使個人可以利用強大的軟件及提供的各種工具,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創造能力另外,在良好的社會控制之下,網絡將給人類提供從來沒有的極其豐富的文化資源,自1957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衞星和1962年美國把衞星用於商業目的之後,衞星傳播日益顯示出持有的功能

網絡傳播的興起使新聞傳播發生革命性的變革首先是傳播主體與用户的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在數字化時代,在計算機網絡上發佈消息都是平等的,不管它是普通的電腦網絡公司報社通訊社還是政府部門,用户只根據個人的需要選取信息信息的發佈再也不容易被控制和壟斷其次,網絡新聞成為滾動發展式的傳播,網絡新聞傳播的內容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刷新實時傳播跟蹤性傳播同步性傳播等以往只是通訊社電台和電視台具備的功能,現在越來越多的報社和網上信息提供商也運用了這些富有吸引力的手段最後,通過網絡傳輸稿件可省去重新打字排版這一環節,這使稿件和照片的傳輸變得非常迅捷經濟

隨着傳播的革命性變革,文化的交流朝向更廣闊和更深層次發展文化調適成為了文化生存狀態的經常性現象,不同特質的文化現象演化為比特在網上接觸後,以批判理性為指導,充分吮吸對方的精華,充分認識彼此不能苟合的個性,不以優劣高低作為區分標準,在虛擬空間中為自己同時也為對方保留一方天地調適的結果是形成共識和承認差異

3文化軟實力對高科技的拉動作用

高新技術產業不同於傳統產業的特點在於:在生產諸要素中,掌握着知識的人力資本對於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起着決定作用一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快慢,在於是否建立了有利於發揮人力資本作用的制度而要發揮人力資本的作用,文化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影響比傳統產業重要的多

(1)“硅谷精神”與高科技產業

硅谷精神也可以説硅谷形成的文化是獨特的,它是硅谷成功的內在決定因素美國《商業週刊》曾將“恰當的硅谷文化”歸結為美國硅谷的四大成功要素之一,並將這種文化概括為:鼓勵冒險寬容失敗勇於創新和不斷進取硅谷在高科技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深刻表明精神的力量不僅表現在各個民族的發展過程中,而且更突出地表現在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中,這是己被世界各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實踐證明了的事實

而美國硅谷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硅谷的創新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技術和資金,有效地促進了當地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高新技術的持續發展取決於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而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則需要創新文化的堅強支撐硅谷作為世界最發達的高科技產業中心,在高科技方面始終保持無與倫比的持續的競爭優勢,不斷推陳出新的技術和產品觸動着世界經濟的神經,硅谷的創新能力世屬罕見,正是硅谷創新文化孕育的結果

(2)企業文化在高科技企業中的巨大作用

從企業管理的發展歷史看,企業管理方式經歷了三個典型階段:隨意性管理階段制度化管理階段和剛柔並舉管理階段在管理的不同階段,企業文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隨意性管理階段,企業員工主要接受領導者的個人意志,類似於“主人文化”或“奴性文化”,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可以用“理解服從領導意志”來表達在制度化管理階段早期,企業文化基本上停留在制度文化上,由於制度管理過於強調嚴格控制,企業文化帶有強烈的“剛性”色彩,而創造性凝聚性等功能被管理者所忽視

在知識經濟時代,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市場瞬息萬變,使得企業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靈敏度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柔性管理階段,企業文化的構建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戰略目標企業文化在柔性管理中具有雙重作用:首先,企業文化可以起到粘合劑的作用,它可以在不需要命令的情況下規範員工的行為,凝聚人心,使企業進入高度協調的狀態其次,企業文化可以起到旗幟的作用,它可以為員工指明方向,明確奮鬥目標,羣策羣力,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表面上看是產品的競爭,而隱藏在產品背後的是技術的競爭更深一步,是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體制機制的競爭,而實質上是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是高新技術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對於一個企業的成長來説,看起來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卻是最持久的決定因素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組織系統,它具有自我內聚自我改造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續等獨特的功能企業文化通過改變員工的舊有價值觀念,培育他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建立起成員與組織之間的依存關係,使個人行為思想感情信念習慣與整個組織有機地統一起來,形成相對穩固的文化氛圍,凝聚成一種合力與整體趨向,以此激發出組織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為達成組織的共同目標而努力企業文化一旦形成良性循環,就會持續推動企業本身的發展

當企業文化這種軟力量成為企業各種硬力量的哲學指導時,它已經超越了純技術的核心競爭力,成為統一融合整合了各種核心競爭力的新的更具有競爭優勢或潛質的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其功能是間接的,但對企業長遠發展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其作用方式是軟的,但使企業的硬性力量更強大如果軟的硬不起來,硬的也會軟下去

企業文化已經超越了技術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成為決定企業成功與否的“無形的手”也只有在企業文化整合下的技術核心競爭力,才能成為活的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綜合核心競爭力

4結語

世界上蓬勃發展的文化產業,是文化與高新技術聯姻的結晶文化產業離不開高新技術,高新技術也需要內容產業隨着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文化產品和項目高科技化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高科技數字化的時代,發展文化產業(包括知識型文化產業休閒型文化產業和娛樂型文化產業),以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來滿足人們越來越多越來越緊迫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如果我們在極端重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沒有給予發展文化產業以足夠的重視,那麼我們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就可能出現畸形,從而為我們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的危機

要運用高科技手段,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開發新興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大力推進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多層次開發,加快數字化網絡化建設,使之成為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最佳載體對於新興文化產業,也要運用高新技術來加強管理和引導

要制定政策引導高新技術進入文化領域,不斷實現科技創新在文化生產文化傳播上可以藉助網絡等先進技術手段,開發新型文化項目信息產業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加強自主研究開發,大力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技術文化產品對於國產娛樂產品和電子軟件產品的生產和推廣,國家在税收信貸等方面應當提供優惠政策通過運用高新技術,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形成共棲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動關係,不斷形成新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

參考文獻

[1]牛芳。高新技術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5)。

[2]廖少綱。基子高新技術發展的創新文化建設芻議[J]。科技與管理,2009,(2)。

[3][美]阿爾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中信出版社,2009,(6)。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論述材料 篇三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昇華,無 不伴隨着文化的歷史性進步。 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 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 就沒有中華 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 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堅定文化自信, 增強文化自覺, 加快文化改革發展,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 價值觀,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 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一個國家要實現奮鬥目標,既要不斷地豐富物質財富,也要不斷地豐富精神財富。一 個民族要實現復興, 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 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 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改革開放之初, 我們黨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戰略任務, 確立了 “兩 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

30多年來,我國億萬人民不僅創造了物質文明發展的世 界奇蹟, 也創造了精神文明發展的豐碩成果。

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 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 神文明建設都搞好, 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 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 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

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要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兩者

之間的關係。一方面,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物質文明對精神文明的 決定性作用,但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反過來也會促進物質文明,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要深 刻認識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 深刻認識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既要有硬 實力, 也要有軟實力,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 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

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 為中心、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 繼續鍥而不捨、一以貫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設, 為全國各 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要抓好理想信念建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 想信念作支撐。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 國家才有力量。 要在全黨全社會持續深入開展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 高揚主旋律, 唱響正氣歌, 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要堅持重在建設。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全過程、滲透社會生活各方 面,緊密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倡導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

價值 觀,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 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濃 厚氛圍 ; 深化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加強黨風政 風、社風家風建設,特別是要讓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領導幹部、公眾人物、先進模範都要為全社會做好表率、起好示範作用, 引導和推動全體人民樹立文明 觀念、爭當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

要善於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精神文明建 設才能發揮更大威力。”當前,社會上思想活躍、觀念碰撞,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

異,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 生機活力。 抓精神文明建設要辦實事、講實效,緊緊圍繞促進人民福祉來進行,堅決反對形 式主義、官僚主義,努力滿足人民羣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論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 篇四

論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

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文化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並由潛在生產力變為現實生產力。文化力作為有別於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硬實力”的“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發突出,並逐漸取代資本成為國際問的核心競爭力。中國若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則必須在壯大經濟、科技和國防實力的同時,大力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其戰略思路是:提升文化凝聚力是其根本路徑:增強文化創新力是其關鍵因素:擴大文化傳播力是其前提條件。

作 者:王廣軍  作者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政法系,遼寧,阜新123000 刊 名:理論界 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 年,卷(期): “”(1) 分類號:G0 關鍵詞:文化   文化軟實力   核心價值體系   綜合國力競爭

提高文化軟實力的論文 篇五

提高文化軟實力的論文

摘要:中共十六大之後,黨和國家提出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提高文化軟實力。黨的十七大報告又將文化軟實力提升到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高度,對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全面部署。本文闡述了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供大家參考。

一、文化軟實力的概念

(一)概念

“軟實力”是近年來最盛行的關鍵詞,是一個舶來的概念。自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軟實力——國際政治的制勝之道》一書中,首先提出軟實力概念以來,1990年他分別在《政治學季刊》和《外交政策》雜誌發表《變化中的世界力氣的實質》和《軟實力》等一系列論文,並在此根底上出版了《美國定能指導世界嗎》一書,全面闡釋軟實力概念。他以為,文化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度維護和完成國度利益的決策和行動的才能,其力氣源泉是基於該國在國際社會的文化認同感而產生的親和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簡言之,文化軟實力指一個國度或地域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化力。

當然,經過中國化了解的翻譯,實踐上有了一些新的內涵。經過查閲很多書籍,我發現關於“軟實力”的瞭解,有幾種不同的概括:“經過吸收他人而不是強迫他們來到達你想要到達的目的的才能”;黃牧怡在《關於“軟實力”的哲學考慮》中則分離硬實力來進行比擬認識,以為硬實力指的是一個國度在軍事、經濟等範疇所具有的物質性力氣,而軟實力則是指一個國度在認識形態、文化魅力和道德訴求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肉體力氣,是經過吸收、異化的方式,讓別國“去幹他們想幹的事情”;楊勝羣先生以為文化軟實力是指反映一個國度發明力、影響力的思想、觀念和文化,很多是看不見的,不能物化、不能市場化的。文化軟實力不等於文化產值,不等於文化GDP。

(二)重要性

當今社會,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競爭。而民族凝聚力和發明力的重要源泉就是文化。一個民族的復興,必需有文化的復興作支撐。完成中華民族的巨大復興必然隨同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而繁榮昌盛中華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為基本途徑。文化軟實力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局部,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位置和作用愈加凸顯,比其他力氣的`影響更具浸透性、耐久性、普遍性,即提升國度文化軟實力有以下優越性。

1.帶動經濟社會開展,提升綜合國力

文化不論是作為一種智力支持,還是肉體動力,對經濟和社會開展影響都是極端深遠的,而且在一定水平上決議了科技的轉化力。一個國度的認識形態、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價值取向,關於科技工作的投入、科技成果的分享都起着決議性的作用,以至關於成果的轉化影響也是深遠而持久的。文化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的特徵,能夠起到整合各行為主體的肉體追求和行為標準作用,這是維持一個國度、一個民族生存和開展的重要前提。

在市場機制下,文化可分為非運營性文化和運營性文化兩類。無論是公益性文化,還是運營性文化的繁榮與開展,關於豐厚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關於進步消費力和提升綜合國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加強外交親和力,擴展在國際關係中的位置

在當今政治、經濟、文化全球化、一體化的態勢下,不同的國度、民族經過文化交流促進了理解、消弭了誤解、化解了爭端。“強大的民族總是自信的,自信的民族總是開放的。中國歷史上的漢唐盛世,在與異邦、異己進行文化交往時,總是以開闊的胸襟善待他們,施行開放、寬容、瞭解、交流的國策;相反的,晚唐施行閉關封國政策,則反映了當時在中國積弱積貧、危機四伏的情況下的不自信。”

二、現階段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一)現狀

就我國狀況來看,現階段的文化形勢非常不容悲觀。在變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國經濟建立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但與經濟的快速開展相比,我國文化開展卻相對滯後,這與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肉體文化需求不相順應,與我國的國際位置不相順應。中國經濟的快速持續開展,使世界曾經逐步習氣了中國快速增長的全球貿易順差,但是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卻為“文化赤字”感到着急。

(二)緣由

1.在“標與本”問題上的認識不夠明晰

近年掀起的“民族文化維護熱”是一個好頭,但是遺憾的中央還很多。其間的文化造假者有之,文化投機者有之,文化庸俗化者有之,文化玄化者亦有之,可謂五花八門。很多中央政府將文化建立簡單歸於“文化的GDP建立”,實踐只是複製文化款式,自身對文化的開展恐怕弊大於利。

2.文化復興不等於文化復古

在此,我舉一個“民族文化維護”的例子,穿苗族服飾、梳侗族的髮式、跳苗族舞蹈、唱侗族歌本以傳承民族文化為目的,但是如今處於商業需求製造出來許多節目和形象,不但扭曲了民族文化,而且會惹起人們的惡感,追求短期效益而隨意製造一些節日、典禮因脱離季候和自然背景而失卻了它們原有的肉體內涵;為強迫兜售旅遊產品,尾隨、堵截、敲詐遊客的現象時有所見。為商品化、低俗化所左右的文化產業將喪失民族文化的肉體內涵,與發揚和開展民族優秀文化的目的南轅北轍。

三、如何開展文化軟實力

中心價值體系是一個社會認識形態的主體和靈魂,在整個文化建立中居於中心和支配位置。必需把建立社會主義中心價值體系,作為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舉措,牢牢抓在手上,更好地凝魂聚氣、強基固本。所以要鼎力建立社會主義中心價值體系,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我們要把建立社會主義中心價值體系,作為進步我國國度軟實力的首要任務,持之以恆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徵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氣,用以愛國主義為中心的民族肉體和以變革創新為中心的時期肉體鼓舞鬥志,最終使社會主義中心價值體系成為全民族發奮向上的肉體力氣和團結和睦的肉體紐帶。

體育文化軟實力的環境分析論文 篇六

體育文化軟實力的環境分析論文

一、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大環境下的價值闡述

(一)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構成及特點

所謂的軟實力其是相對於軍事、科技、資源、經濟等硬實力而言的,其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精神文明建設、國際影響力等文化因素。河北省大力倡導體育文化軟實力的發展,推動了社會主義文化強省的建設。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環境特點:實現了體育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的統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體育傳統性與現代性的體育、體育活動與文化的融合。

(二)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的環境功能

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其也是衡量一個省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其主要是通過對體育基礎水平、體育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力、體育文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以及體育文化發展的條件保障這樣幾個方面來進行評價考核的。

(三)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大環境現狀

河北省在我國經濟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就其體育文化軟實力在大環境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就比如在地域體育文化發展中不平衡、政府沒有明確的定位、體育文化管理體制不夠完善、機制制約着文化和社會的發展、體育文化存在產業集中度低等問題。而正是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和發展。

(四)體育文化軟實力培養的原則

加快發展體育文化產業,這是體育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河北省也在不斷地晚上體育文化發展戰略體系。積極宣傳弘揚民族體育文化精神,將體育文化滲透到社區組織中,從而牢固構築體育文化軟實力發展的根基。

(五)體育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意義及目標

就河北省而言,加強體育文化軟實力建設有助於提高其在全國的競爭力,這也是加強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河北省也在不斷地擴大其體育文化的影響力,並通過體育制度決策過程中的文化影響力擴大羣眾的參與度,通過對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的研究,來更為清晰的認識體育價值、體育情感、體育理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等對社會主義文化的影響。

二、凝造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環境的路徑

河北省文化軟實力其注重人們基本文化權益的更好保障,為了使得社會文化生活更為多彩,體育文化宣傳要以身體鍛鍊活動為媒介,並秉承促進身體健康、全面發展為目標,來培養全民健身意識的一種社會文化文化教育過程,這也對河北省的體育文化建設有着重要意義。

(一)挖掘和提煉體育文化精華,構築體育文化價值體系

由於體育項目是多種多樣的,而體育文化也具有廣泛性,要想使得體育文化真正的滲透到人們的心中,就需要對體育文化的精華進行挖掘和提煉,並選取一個或多個具有傳統民族文化的運動或是優勢項目來進行文化的宣傳,就比如一提到滄州,我們就會想到這是武術的發源地,而保定也因為每年都會舉辦空竹節而聞名,邯鄲有國際太極拳大會等,這些都是立足於城市文化與體育文化融合,並發展區域特色,創新體育文化品牌,從而更好的構建和完善體育文化價值體系。

(二)充分發揮體育政策制度導向作用,明確下一步的發展戰略方向

體育政策制度對體育文化的宣傳倡導有着重要的導向作用,這就需要不斷地完善體育政策,深化體育制度改革。體育的發展與體育政策的制定息息相關,而體育文化的貫徹落實就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監督,從而實現政策貫徹與執行兩者的統一。

(三)加大經濟投入,提升體育文化教育科研水平

體育文化軟實力環境的凝造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這也決定了體育文化軟實力發揮的空間。加大對社區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並不斷地提高多渠道籌集資金的能力,這也能夠有效的激發全民參與體育的熱情。在營造投資的軟環境中,還需要對體育健身休閒娛樂市場的重點開發,不斷提高消費需求,採用創新型的體育市場營銷手段,這也能夠不斷推進河北省體育產業的發展進程。體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體育文化教育科研,這位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後續支撐。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利用科學的方法來促進體育科研的進步,將體育文化深入到科學研究當中,這也是立足於發展優勢產業,學校、企業和政府也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加大對體育文化科研項目的培養。

三、結束語

提升河北省體育文化軟實力,有利於體育強省的不斷推進。而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體育也希望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瞭解,體育文化的廣泛傳播符合時代發展的步伐。營造體育文化軟實力環境,並樹立城市體育品牌,不僅會增強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更會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論述材料 篇七

國際話語權是一個國家對國際議程的設置能力、對國際政治的操作能力、對國際輿論的 控制能力以及對世界理念的貢獻能力等,它本質上體現了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權利結構中的地位影響力。國際話語權和國家軟實力之間存在着深切聯繫。國際話語權是國家軟實力的構 成要素和重要表徵,國家軟實力藴含着國際話語權的發展資源,國家軟實力的壯大有賴於強大的國際話語權作為依託支撐。

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努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國際話語權,不斷增強中國話語的感召力、公信力和親和力,進一步強化中國話語的輻射力、創 造力和影響力。 提高國際話語權,需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信息傳遞和獲取越來越快捷,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文化理念 和價值觀念就能廣為流傳。

媒體是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中之重。要堅持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並舉、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並重,支持重點媒體面向國內國際發展,着力打造語種多、受 眾廣、信息量大、影響力強、覆蓋全球的國際一流媒體,不斷提高新聞信息原創率、首發率、落地率。要大力推進國際傳播本土化,善於利用對象國的傳播條件、人才資源和遊戲規則, 善於運用市場化、商業化等方式,以更加靈活多樣的手段實現海外廣泛覆蓋、有效覆蓋。要積極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共同做好國際傳播的大格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發市場機制的活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引導它們把企業經營 活動與展示國家形象結合起來。要扶持一批面向國際的智庫和非政府組織,鼓勵和支持它們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在更多國際場合發出中國聲音,在國際傳播中發揮更大作用。 提高國際話語權,需要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要堅持“內外有別”、“外外有別”,把握規律、講究藝術,針對國外受眾的不同需求,用他們喜歡接受的方式,談他們關注的話題,講 他們懂的語言,防止概念化、程式化,避免對內傳播簡單對外轉化。

一方面要堅持和發揚中華文化這一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和精神標識,以中國核心價值觀為支撐,在對外 傳播中充分體現我們自己的價值理念、實際情況和立場主張;

另一方面要以開放包容姿態,積極反映中國對人類共同命運和全球事務的認識、思考和擔當,多反映中國與外部世界的話 語共同點、利益交匯點,多貼近外國受眾的思維習慣和語言習慣。對外傳播工作者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深入研究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入研究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深入研究 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交流方式,爭取在一些重大問題的對外話語體系建設上有所突破,在更廣泛領域構建起既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又能與國際社會開展有效對話的話語體系。 提高國際話語權,需要掌握新聞議題設置主動權。增強議題意識,提高主動設置議題的能力,把我們想説的與國際社會關注的有機結合起來,使我們的立場主張吸引國際輿論關注、影響國際輿論走向。

做好黨和政府重要方針政策、重大理論觀點出台時的議題策劃,找準宣傳的切入點和側重點,放大正面輿論效果。善於把西方設置的議題拿來為我所用,引導國際 社會理性看待我國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做好突發敏感事件輿論應對,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加強境外輿情研判,做好輿論引導預案,增強工作前瞻性。健全突發敏感事件應急處置機制, 及時組織重大突發敏感事件的輿論引導,主動發佈權威信息,加強深度解讀,把握好時、度、效,掌握好主動權。對自然災害、生產事故等突發事件,以開放的姿態為記者提供服務,依 法依規加強對記者的管理。 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標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堅持不懈地共同努力。我們一定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勤奮務實,開拓創新,切實擔負起相關工作的重要職責,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積極貢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貴州省文化軟實力調查報告 篇八

貴州省文化軟實力調查報告

中國文化軟實力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一個新課題,提高硬實力相對容易,但是,提高“軟實力”將不可避免地觸及到許多複雜問題。文化資源豐富並不等於文化產業發達,面對這一課題,向來以旅遊文化資源豐富而自豪的貴州有許多工作要做。本文在論述貴州文化資源概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提升貴州省文化軟實力進行了一些思考。

作 者:王振  作者單位:中共陝西省委黨校,西安,710061 刊 名: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S SCHOOL OF C.P.C 年,卷(期): “”(6) 分類號:G0 關鍵詞:文化軟實力   文化資源   品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