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獨坐敬亭山》精品教案設計多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01K

《獨坐敬亭山》精品教案設計多篇精品多篇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六冊17課的一首古詩。詩中寫了許多鳥高高的飛走了,單獨漂浮在在天空中的一片雲彩,也悠閒的越飛越遠。只有作者和敬亭山兩個怎麼看也不厭倦。選編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古代詩歌,增加傳統文化的積累;二是激發對古詩的喜愛,並在背誦中陶冶愛美的情趣。

二、學情分析

根據三年級的學生的知識結構及課程標準對古詩教學的要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通過讀去感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理解詞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並與同學交流、討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能力。根據詩的描述進行想象,在腦海裏浮現畫面。在這些環節中,學生可能對古詩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師點撥,因為詩人寫詩的心境生無法理解,這需要師適當介紹詩人當時的背景,朗讀方面可能沒真正把詩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時有的學困生被冷落,教師重要的是要生通過反覆讀,想象畫面,體會意境,弄懂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苦悶的心情。

三、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生字亭,理解詩中詞語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並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和朗讀,瞭解古詩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感情。

四、課前準備

1、事先佈置學生收集有關李白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3、古箏音樂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題,揭題。

1、在本單元的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學會了請教,知道請教可以增長自己知識和才幹,還可以培養自己的勤學好問的品質。今天,老師想向同學們請教一個問題:有誰知道李白是怎樣的一個人嗎?誰來告訴大家?你又是怎樣瞭解的?

2、揭題:是啊,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詩,今天我們再學習他的一首詩:獨坐敬亭山。

3、解題:獨坐是什麼意思?題目是什麼意思?

齊讀課題

設計的意圖:從上一課的請教知識自然過渡到新課上,並同時營造了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課題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願望,讓生的的思維調動起來,使他們積極投入學習中。

(二)初讀,識字,引入意境。

1、學習生字。播放課件:(字理識字)亭字的讀音注意什麼?亭是什麼樣的(頂尖,角飛翹下面有柱子。)怎樣記亭字?(簡筆畫畫亭的樣子)亭字的一點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飛起的角象禿寶蓋,所以寫寬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請同學們在生字表下照着寫一遍。

1、聽音朗讀,初識古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1)把詩讀通讀順。

(2)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同桌讀。

設計意圖:在教育改革過後的今天,我們發現了許多問題,比如忽視了基礎教育,我們在困惑、反思的今天,我們才意識到語文教學應該紮實抓好字、詞。所以設計了比較形象的字理識字,並讓學生寫好字。採用多種方式的讀也體現了生的自主學習。

(三)再讀,感悟詩意。

1、同學們再讀詩,看有哪些詞不理解的,可以通過看註釋或者解決,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討論,理解。

2、集體交流詞的意思。(眾鳥許多鳥;高飛盡都高高的飛走了;孤雲孤單的雲;獨獨自;閒悠閒;相看互相看;不厭不滿足;)

3、小組討論交流詩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5、這首詩描寫了那些景物?(鳥飛盡,雲飄走了,孤山。)給人什麼樣的感覺?(淒涼)詩人的心情怎樣?(孤單寂寞)結合版書:

鳥飛盡

雲獨閒 孤單寂寞

山相對

課件介紹背景:李白少年時就博覽羣書,以才聞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寫這首詩時正被權貴迫害,長期流落他鄉,飽嘗了人間辛酸,世態的炎涼。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這樣的處境,你會怎麼想?

設計意圖:設計讓學生自讀自悟,不理解的與同學交流,討論,目的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重視學生的合作參與,讓每一位學生有效參與。適時補充李白不得志的材料、設計假如你是李白,你會怎麼想?是尋找學生與文本的撞擊點,引起學生共鳴。因為李白距離學生久遠,他們無法理解詩人當時心情,引導他們進行説話,也加強了語言的訓練,使語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昇華。

(四)朗讀,背誦。

1、詩人如此心情讀的時候該怎樣去讀?請你把自己當做李白來誦讀古詩。(課件出示圖,看圖朗讀)

2、配樂朗讀朗讀。

3、指名讀。

4、學生齊讀。

5、背誦。

(五)擴展。

1、閉上眼睛聽配樂誦讀,邊聽邊想象詩的畫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畫於課本上這首詩的空白處,可畫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畫後兩句的情景,也可全畫,

3、交流。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也是引起生與文本語言的撞擊,重要是培養生的想象能力,給詩配畫一環節也體現了尊重個性,面向全體的設計理念,讓學生把自己想象的的情景通過畫表現出來,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還促進了他們的動手能力的發展。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鳥飛盡

雲獨閒 孤獨寂寞

山相對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二

(一)導入課題,揭題。

1、今天,老師想向同學們請教一個問題:有誰知道李白是怎樣的一個人嗎?誰來告訴大家?你又是怎樣瞭解的?

2、揭題:是啊,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詩,今天我們再學習他的一首詩:獨坐敬亭山。

3、解題:“獨坐”是什麼意思?題目是什麼意思?

齊讀課題

(二)初讀,識字,引入意境。

1、學習生字。播放課件:(字理識字)“亭字”的讀音注意什麼?亭是什麼樣的(頂尖,角飛翹

下面有柱子。)怎樣記“亭”字?(簡筆畫畫亭的樣子)“亭”字的一點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飛起的角象禿寶蓋,所以寫寬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請同學們在生字表下照着寫一遍。

1、聽音朗讀,初識古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1)把詩讀通讀順。

(2)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同桌讀。

(三)再讀,感悟詩意。

1、同學們再讀詩,看有哪些詞不理解的,可以通過看註釋或者查字典解決,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討論,理解。

2集體交流詞的意思。(“眾鳥”許多鳥;“高飛盡”都高高的飛走了;“孤雲”孤單的雲;“獨”獨自;“閒”悠閒;“相看”互相看;“不厭”不滿足;)

3、小組討論交流詩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5、這首詩描寫了那些景物?(鳥飛盡,雲飄走了,孤山。)給人什麼樣的感覺?(淒涼)詩人的心情怎樣?(孤單寂寞)

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羣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 “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

鳥飛雲去之後,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着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着詩人。這使詩人很動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願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結句中“只有” 兩字也是經過錘鍊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又何足掛齒!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結合版書:

鳥飛盡

雲獨閒 孤單寂寞

山相對

課件介紹背景:李白少年時就博覽羣書,以才聞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寫這首詩時正被權貴迫害,長期流落他鄉,飽嘗了人間辛酸,世態的炎涼。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這樣的處境,你會怎麼想?

(四)朗讀,背誦。

1、詩人如此心情讀的時候該怎樣去讀?請你把自己當做李白來誦讀古詩。(課件出示圖,看圖朗讀)

2、配樂朗讀朗讀。

3、指名讀。

4、學生齊讀。

5、背誦。

(五)擴展。

1、閉上眼睛聽配樂誦讀,邊聽邊想象詩的畫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畫於課本上這首詩的空白處,可畫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畫後兩句的情景,也可全畫,

3、交流。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鳥飛盡

雲獨閒 孤獨寂寞

山相對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三

(一)導入課題,揭題。

1、今天,老師想向同學們請教一個問題:有誰知道李白是怎樣的一個人嗎?誰來告訴大家?你又是怎樣瞭解的?

2、揭題:是啊,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詩,今天我們再學習他的一首詩:獨坐敬亭山。

3、解題:“獨坐”是什麼意思?題目是什麼意思?

齊讀課題

(二)初讀,識字,引入意境。

1、學習生字。播放課件:(字理識字)“亭字”的讀音注意什麼?亭是什麼樣的(頂尖,角飛翹下面有柱子。)怎樣記“亭”字?(簡筆畫畫亭的樣子)“亭”字的一點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飛起的角象禿寶蓋,所以寫寬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請同學們在生字表下照着寫一遍。

1、聽音朗讀,初識古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1)把詩讀通讀順。

(2)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同桌讀。

(三)再讀,感悟詩意。

1、同學們再讀詩,看有哪些詞不理解的,可以通過看註釋或者查字典解決,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討論,理解。

2集體交流詞的意思。(“眾鳥”許多鳥;“高飛盡”都高高的飛走了;“孤雲”孤單的雲;“獨”獨自;“閒”悠閒;“相看”互相看;“不厭”不滿足;)

3、小組討論交流詩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5、這首詩描寫了那些景物?(鳥飛盡,雲飄走了,孤山。)給人什麼樣的感覺?(淒涼)詩人的心情怎樣?(孤單寂寞)

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羣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 “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

鳥飛雲去之後,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着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着詩人。這使詩人很動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願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結句中“只有” 兩字也是經過錘鍊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又何足掛齒!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結合版書:

鳥飛盡

雲獨閒     孤單寂寞

山相對

課件介紹背景:李白少年時就博覽羣書,以才聞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寫這首詩時正被權貴迫害,長期流落他鄉,飽嘗了人間辛酸,世態的炎涼。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這樣的處境,你會怎麼想?

(四)朗讀,背誦。

1、詩人如此心情讀的時候該怎樣去讀?請你把自己當做李白來誦讀古詩。(課件出示圖,看圖朗讀)

2、配樂朗讀朗讀。

3、指名讀。

4、學生齊讀。

5、背誦。

(五)擴展。

1、閉上眼睛聽配樂誦讀,邊聽邊想象詩的畫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畫於課本上這首詩的空白處,可畫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畫後兩句的情景,也可全畫,

3、交流。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鳥飛盡

雲獨閒   孤獨寂寞

山相對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詩中詞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並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和朗讀了解詩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孤獨寂寥的情感。

重點難點:

領悟詩意,感悟詩情(難點)。

教學過程:

一、感受李白

同學們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詩你能背幾首?

從上面詩歌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形象豐滿的李白,他是思鄉的遊子,是豪邁的俠客,是重情重義的真漢子,今天我們還要再學一首李白的詩,你將會看到又一個不同的李白。

二、初讀古詩

1、齊讀課題《獨坐敬亭山》。

有誰知道敬亭山?你來説説。(圖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稱為“江南詩山”。自李白《獨坐敬亭山》這首詩篇傳頌後,敬亭山聲名鵲起。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梅堯臣、湯顯祖等許多名人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畫達千數,敬亭山這座“江南詩山”,也因而飲譽海內外。

2、再讀課題:敬亭山前面加了個“獨坐”,應該怎樣讀?你為什麼這麼讀? (你讀得很慢,因為——哦,是因為傷感;你讀得很輕,因為——哦,很孤獨;你怎麼讀這麼重?——哦,是在感歎!)

3、讀課文:帶着你體會到的情感,按自己的節奏自由讀兩遍。開始—— 好!誰來試試! (讀得多好啊!字正腔圓。)誰再來?同學們從他們的朗讀裏聽出了什麼感覺?(好孤獨!好無奈!好傷感!好寂寥!恩,很有體會!)我們一起來讀讀。

4、同學們讀了這首詩,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你的問題很有價值!看得出你很善於思索!)

三、細品詩意

1、李白到底為什麼要寫這首詩?他寫這首詩想告訴我們什麼?讓我們走進這首詩——(齊讀課題)《獨坐敬亭山》。“獨”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2、這首詩裏分明寫了好幾樣景物,為何李白要説“獨自坐在”敬亭山呢?請在詩中劃一劃,找一找你所感悟到的詞語。

好,你找到了什麼詞語?(“飛盡”是指——)是啊,所有的鳥都飛走了,敬亭山靜悄悄了。你呢?(“獨去閒”是指——),滿山不見一隻鳥,不聞一絲鳥鳴;遼闊的上空不見一朵白雲這是一座怎樣的敬亭山?(我和你的感覺一樣)(是啊,好一座寂靜清幽的敬亭山!)

3、讀讀這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李白久久地坐着,久久地看着,鳥飛雲去之後,靜悄悄地只剩下誰了?詩人凝視着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着詩人。

4、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在李白的眼裏,還有云麼?還有鳥麼?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句話是説——

是啊,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看來看去,誰也看不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又何足掛齒啊!再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人山脈脈相望,緊緊融合。——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四、感悟孤獨

好一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庭山”。李白啊李白,你遊歷了那麼多名山,你曾豪情萬丈,你曾廣交朋友,為什麼此刻這麼深情地看着敬庭山呢?(孤獨)

你從哪裏感受到了“孤獨”呢?

1、我們一起讀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在李白的眼裏,那是無情的鳥兒在棄他而去,那是高傲的雲在棄他而去。 再讀: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其實在自然環境中,鳥飛雲走,是很自然的。為什麼這時候的李白卻是那麼孤獨?你想過麼?(你們很善於推測。)

(介紹背景)的確,這時正是李白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時候。李白曾經七次來到敬亭山所在的宣城遊玩,這首詩是李白被迫離開長安10年以後再次來到敬亭山所作的。李白的滿腹才情只被唐玄宗視為點綴昇平的御用文人,他空有投身政治報效祖國的雄心,卻被一些權臣小人算計被迫離開長安,長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增添了孤獨與寂寞之感。

現在你明白了麼?誰再來讀讀前2句。(聽得出,同學們感悟很深)齊讀。

2、老師也來試一試。閉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樣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配樂,範讀。

同學們來!(齊讀)

3、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兩個李白,分明是兩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你有什麼話想對敬亭山説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麼話對李白説呢?

(1)練筆: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説:“”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輕輕地對他説:“”

(2)引讀:

啊!鳥兒和雲朵也討厭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邊。(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是啊,只有我們兩個人在這裏真有點死氣沉沉啊。(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問,一切都在不言中(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李白啊!”

五、課外拓展

《秋蒲歌》出示。自由讀,感受下這首詩裏是怎樣的李白?

你來讀讀。請你讀讀。很深情。讓我們齊讀《秋浦歌》。

“這是一個怎樣的李白?”

對這個孤獨哀愁的李白,你能安慰安慰他嗎?

李白,這麼多人在關心你啊,你要樂觀、堅強、開朗起來。

你還記得《贈汪倫》嗎?同學們齊——

還記得《靜夜思》嗎?

還記得《望廬山瀑布》嗎?

李白啊李白,我們都在懷念你,你並不孤獨!

讓我們再來齊誦這首詩《獨坐敬亭山》。

六、作業: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相看

獨←——————→敬

坐←——————→亭

達標測評 篇五

1、詩人李白把山擬人了,寄情于山。學完這首詩你聯想到什麼?

2、鼓勵同學根據自身對詩句的理解,以及詩人的感情,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去表達自身的感受。

(寫作、繪畫、背誦、抄錄等)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六

1、古詩詞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學習通過看註釋,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薰陶。

教學重點:

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趣。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一、激趣導入

1、導語: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詩聖、詩仙)

2、揭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二、釋題,簡介背景

1、讀題,看註釋,結合插圖,介紹背景。

2、過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呢?

三、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1、自讀古詩,做到“五不”。

2、自讀古詩,思考問題,並根據註釋,結合插圖,逐句説説詩意。

四、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1、互讀古詩,檢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詩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2、老師點撥:“閒”是悠閒的意思,在説句意時,要作詞序的調整。即“一片白雲悠閒地飄去”。“厭”的註釋是“滿足”。在説句意時要進行適當的變通。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一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用語言描述,也可以用畫面表現。

六、指導朗讀

1、《獨坐敬亭山》圍繞着“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鬆感。

2、多種形式讀詩: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七、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讀。

2、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詩題

出圖。你知道洞庭湖嗎?誰來介紹一下?我們來欣賞詩人劉禺錫是怎樣描寫的。

二、自由吟讀

1、學生邊讀邊參閲課文註釋,試着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隨時發問。

2、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普遍性與否,或個別講解或集體理解。

三、指名朗讀,同桌互説意思

1、點撥理解“兩相和”,可以讓學生結合看圖吟誦體會。

2、在交流體會描寫月夜洞庭的美景時,隨機指導學生誦讀,體會比喻的巧妙。

“鏡未磨”寫出了一種別有情致的朦朧的美,真是別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遙看,這個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導賞析

1、你覺得哪一句詩寫得好,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心情。

2、與上一首比較,體會不同的景緻及古詩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誦《獨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課外積累

1、説説你知道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2、課外繼續收集山水詩。

六、練習

任選一首,想象景緻,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畫,並配上詩句。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默寫《獨坐敬亭山》。

3、學習通過看註釋,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説詩句大意。

二、教學重點:

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三、選文目的:

通過對詩句的誦讀和欣賞,感受南方自然風光之美。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同時積累古詩名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增加文化積累。

四、教學準備:

李白的詩《望廬山瀑布》《靜夜思》等。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李白是我們十分熟悉的詩人了,我們學過不少他寫的故事,大家能背誦出幾首嗎?(學生背誦古詩)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手李白的詩《獨坐敬亭山》。(板書課題,生書空、齊讀)

(二)知詩人,解詩題。

1、知詩人。李白,唐代詩人,他寫的詩又多又有名,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詩仙”,(介紹歷史背景。)

2、解詩題。“獨”是指獨自一個人。請同學們看註釋瞭解敬亭山。

師:李白一個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呢?請大家朗讀全詩,體會李白的心情。

3、檢查生字,朗讀全詩。

課件出示生字生詞,指名認讀,領讀。出示全詩,全班齊讀,教師指導古詩停頓並範讀。

(三)悟詩意,覺詩境。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詩的前兩句,説説你的理解。

1、重點引導“眾”與“孤”之中藴含的多與少之意,“盡”與“閒”對比教學,結合歷史背景,理解詩人當時的心情。

2、小結前兩句:仰望天空,只見幾隻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雲也慢悠悠的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

3、師:請同學們讀一讀後兩句,後兩句詩中作者又看到了什麼?

4、讀詩句,小組討論詩句含義。

5、小結後兩句:我靜靜的凝視着山,覺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誰也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裏似乎只有敬亭山了。

6、過度:作者為何心中什麼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語的高山呢?古人寫詩往往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心情,(瞭解李白不同時期的詩和他當時的境遇,體會本詩抒發的情懷。)

(四)朗誦全詩,熟讀能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