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21W

《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 篇一

一、導入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詩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着光輝。同學們喜歡古詩嗎?那我們來開一個古詩的交流會,怎麼樣?你喜歡哪首古詩就馬上站起來背,由你開始!(學生背)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看來咱們班同學平日裏特別注意積累!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詩《獨坐敬亭山》(教師板書)請同學們跟我齊讀一遍課題。

二、自由讀詩

1、同學們,我們知道敬亭山是一個山名,那你能根據圖片的內容來説一説獨坐敬亭山這個題目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坐,對坐,意思就是詩人獨自對坐在敬亭山。這首詩就是李白獨自對坐敬亭山時的所見所感。

2、同學們想不想看這首古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誰能來把這首古詩讀給大家聽一聽?聲音真響亮!那現在我們同學就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最好多讀幾遍。開始吧!

老師從同學們的讀詩熱情中可以看出你們非常喜歡這首古詩,那肯定讀得也不錯。誰願意來讀一讀?讀得真流利!誰願意像他一樣來讀一讀?還有誰想讀?咱們班的男子漢來讀一讀?不愧為男子漢,讀的聲音就是響亮!女同學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三、朗讀古詩

1、錄音聽讀:

同學們讀得真流利!那你想不想聽聽播音員是怎麼讀的?(想)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課件錄音)誰能説一説播音員讀得和你有什麼區別?

老師説:有感情、有拖音、字讀得有起有伏,你想不想學着他的樣子來讀一讀?那我們就小聲地隨着播音員一起來讀一讀?(學生看大屏幕讀)剛才我們是隨着播音員一起讀,你能單獨有感情地來讀一讀嗎?(能)我們先來練習練習。誰想讀?還有誰?想讀得我們就站起來一起讀!

你讀得已經很有味道了!

你的聲音真好聽,就像一隻小黃鸝!

老師認為你就是我們班的小播音員!

你的朗讀水平進步很大!

2、讀中領悟:

同學們讀得這麼有感情。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遊戲,怎麼樣?在同學的桌面上都有一些不完整的字條,你們小組能不能通過合作把它組成一首完整的詩,粘貼在這張白紙上。第一個先完成的小組就可以到台前來展示一下!同學們檢查一下他們的答案對嗎?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小組合作的力量多大呀!老師發現有的小組不僅答案正確,而且還粘貼的工整、美觀。讓我們掌聲鼓勵這些小組的同學。在座的同學和他們的答案一樣嗎?舉起來讓老師看一看!我們同學都這麼棒,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行嗎?那老師讀得時候,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眼前彷彿都看到了什麼?教師範讀。請同學們睜開眼睛,誰來説一説,你彷彿都看到了什麼?(學生説)教師相應板畫。

同學們説得這麼好,那你想不想隨着優美的音樂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誰來讀?你也來試一試?老師認為你也是我們班的小播音員,你讀得這麼好,肯定小組讀得也不錯,小組起來讀一讀?

四、理解詩句

同學們讀得非常有感情!俗話説“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老師相信同學們在讀得過程中對詩已經有了自己的瞭解。現在就讓我們對照着圖片(課件掃描)小組討論交流一下:你都讀懂了什麼?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

誰來説一説你是怎樣理解這首古詩的?(學生交流)在這首古詩中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句呢?為什麼?同學們説得這麼好,看來你對這首詩理解很深。

同學們,假如你是李白,就坐在這高高的敬亭山上,你想不想看一看當時景色?(想)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教師播放課件。一邊講解:同學們我們就是詩人李白,讓我們帶着孤獨、寂寞的心情,獨自坐在敬亭山的對面吧!一羣羣的鳥兒都全部飛走了,就連一片白雲也飄然而去;詩人靜靜的看着這敬亭山,也只有敬亭山望着詩人,怎麼看也不厭倦。

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畫面,你能不能帶着與詩人同樣的孤獨、寂寞的心情來地感情地讀一讀。(讀得形式多樣)

五、隨樂唱詩

同學們讀得太精彩了,老師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老師想如果我們把這首詩唱一唱,那會怎麼樣?我們隨着優美的音樂來試一試?會唱的同學大聲地唱一唱!剛才我們隨着音樂唱了這首詩,那你能不能自己來編曲子把這首詩唱一唱呢?自己先來試一試?誰願意來唱一唱?同學們唱得這麼好,我也想唱一唱,行嗎?教師唱:《春天在哪裏》的曲子、《數鴨子》曲子、《阿門、阿前》的曲子、《採蘑菇的小姑娘》曲子、《上學歌》曲子 。

六、延伸拓展

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讀詩、畫詩、唱詩,那你想不想來當個小詩人來作一首詩呢?(想)課件播放:老師這有四幅圖畫,它們分別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季節來作一首詩。開始吧!

老師找學生到台前來展示一下,你能大聲地來讀一讀你所寫的詩嗎?(學生讀)

你真棒,真像一個小詩人!

你寫得詩太美了,真讓老師大吃一驚!

看了你的詩,老師彷彿看到秋天就在眼前!

從你的詩中,讓老師感覺到春天真美!

七、教師小結

老師相信同學們還會寫出更多更好的詩句來。可是這節課的時間到了,希望同學們在課下多交流或者與爸爸、媽媽一起來寫一寫。下節課我們就來開一個自編詩的展示會,好不好?謝謝同學們的合作,下課!

《獨坐敬亭山》教案設計 篇二

站在三尺講台上,在新學期的第一課教自己的學生學習這首詩並領悟箇中的玄機與美妙,這倒是我樂此不疲的。其實説實話,有時我覺得我上課並不像是在向學生傳 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而是我將他們引領到語文這個大舞台上,讓他們看着我在裏面翩翩起舞近而使他們按捺不住自己內心深處對舞台中央的歡愉最終小心翼翼或 大大方方地開始他們的探求。

昨晚看北京海淀區“國家特級教師”騰飛老師的一個段子,他曾經説,現在教學工作的不易在於如何把學生帶入你所創設的教學環境中去並且讓他積極發揮出他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他還列舉了幾個教學方法的實例,並解釋教學效果的程度。聽後,受益匪淺。對於我們這些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教學工作者來説,到處求取真經是 多麼的重要。

在講這首詩時,我給學生們渲染了詩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及詩人當時的心境。當眾鳥高高飛盡,哪怕是最後一片雲也悠閒自在的獨自離去,這個時候,天地之間雖 廣袤無垠,卻只有詩人及敬亭山在深情地相互對望。雖然當時的詩人在孤獨地忍受着眾叛親離,但他的心中還是那樣樂觀——世人皆醉我獨醒,去日之去不可留,我 自仰天大笑出門去。

讓學生抓住詩人的心境,也就抓住了全詩的詩眼。瞭解了詩文的環境,也就理解了詩人的心聲。

《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簡説】

《獨坐敬亭山》是詩人李白筆下的一首五言絕句。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雖然沒有一句描寫敬亭山的外貌及景色,卻讓人感覺到敬亭山似乎也有性情,正默默地凝視着作者。詩中以景物襯托出作者寄情山水,寧願忍受孤單,也不願趨炎附勢的高尚品德。前二句已繪出“獨坐”神理,後二句卻寫與山兩相看,以“不獨”寫“獨”,更為奇妙。

【教學目標】

1、藉助註釋,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重點詞語,感受詩人的感情變化。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和默寫這兩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懂每個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教學過程】

一、整體誦讀,初步感受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朗讀古詩,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通順。

3、藉助詩文註釋,説説你知道了什麼?

⑴ 敬亭山:

又叫昭(zhāo)亭山,在現在的安徽宣城北部。

那你能説説古詩的題目是什麼意思嗎?(板書:曉詩題)

⑵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寫的古詩嗎?(板書:知詩人)

⑶ 景物描寫:

眾鳥、孤雲、敬亭山。

設疑:寫景只為寫景嗎?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謂的科學的解答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板書:明詩意 )

二、分步解讀,感悟詩情

1、學習“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⑴ 畫一畫這兩句。

⑵ 理解“眾鳥”:

説一説為什麼畫好多隻鳥?

⑶ 理解“孤雲”:

説一説為什麼只畫一片雲?

⑷ 理解“盡”和“去”:

看一看老師的畫面(空白的畫面)。

⑸ 品析:

並不是同學們畫錯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動態的畫面,而我們所畫的是靜止的畫面,可見作者用字的精妙。

過渡:眾鳥飛走了,孤雲離去了,現在只剩下詩人李白一個人了(邊説邊板書:簡筆畫李白人像),難怪題目裏是──“獨”坐敬亭山。(邊説邊板書:簡筆畫敬亭山)

2、品讀“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⑴ 感悟:

原本陪伴在李白身邊的景物都離李白遠去了,李白看起來非常 ?(板書:獨)

⑵ 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讀出孤獨的味道:

過渡:前兩句看起來李白很孤獨,後兩句還是寫孤獨嗎?難道李白心裏真的很孤獨嗎?讀後兩句。

3、學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 理解“相看”:

李白眼裏“只有敬亭山”(指板書),可見這裏的“相看兩不厭”(指板書)是誰和誰互相看不滿足呢?

⑵ 理解“看不厭”:

① 看敬亭山為什麼看不滿足?──景美

② 李白僅僅把敬亭山當作一個景物來看嗎?

(指班上一對好朋友)就像你看她,看不厭,很喜歡;她看你,看不厭,很喜歡。她把她當成是自己的──朋友。而李白之所以看敬亭山看不滿足,也把敬亭山當成了──朋友。這山還是死氣沉沉的山嗎?簡直就是有靈氣的神山啊!(在山的簡筆畫上板書:神)

⑶ 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當作了──神,所以看不厭,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厭,這又是為什麼呢?敬亭山也把李白當作了──神。而神總是“超凡”(板書:超凡)的,神總是“脱俗” (板書:脱俗)的。

⑷ 聯繫特色課中學過的《夜宿山寺》和《望廬山瀑布》更深地體會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夜宿山寺 望廬山瀑布

危樓高百尺, 日照香爐生紫煙,

手可摘星辰。 遙看瀑布掛前川。

不敢高聲語, 飛流直下三千尺,

恐驚天上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寄 情 山 水

4、品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教案設計 篇四

一、課前談話:

t:你認識我麼?(s回答略)

t:蘇東坡認識麼?杜甫知道麼?李白知道麼?知道的把手舉高點!你知道李白有幾個名字?(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李白 李太白 )

s:青蓮居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李青蓮)

t:那我們就可以説是“李青蓮”。

t:回顧李白的詩。誰來背幾首?誰來!(s都比較緊張)

靜夜思望廬山瀑布(學生齊背)

t:靜夜思,永恆的話題……古老與現代(老師用抒情的語言來描述,略)。那是一個怎樣的話題?

s:思念家鄉。

t:是啊,那是一個鄉愁(板書:鄉愁滿懷),還有麼?

s:望廬山瀑布。(緊張)s齊背。

t: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李白?

s:瀟灑的李白。

s:很愛遊玩。

t:是一個寄情山水的李白。(板書:寄情山水)

t:從《贈汪倫》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一個怎樣的李白?

s:戀戀不捨(板書:有情有意)

t:從上面詩歌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豐滿的李白,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

二、初讀。

1、讀題。解題。

(1)t:誰知道敬亭山?(講解:很多大詩人都去過敬亭山,留下了很多詩篇,所以後來又叫做“詩山”。——讓學生理解江南詩山的來由。)

(2)再讀題。

t:敬亭山前面有獨坐,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它帶着點什麼?

s讀(讀得很慢)

t:你為什麼這麼讀?

t:再請個小朋友讀。(再讀課題)引:為什麼這麼輕?

s:李白很孤獨。

2、讀詩歌。

(1)自由練讀。

老師提示:讀文章,先練習。按自己的節奏讀兩邊。(好像沒有特別的要求,只是叫學生讀2遍,目標不是很明確。)

(2)指名讀。

t:讀的多好啊!字正腔圓。

t:誰再來讀給其他同學聽聽。

t:誰來做個小小講解員啊,來評價評價啊。(學生比較緊張)

s1:他讀得孤獨一些

s2:他讀的比較漫長,説明他看到了敬亭山很久很久。

(3)齊讀。

(4)質疑:

t:小朋友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啊!

s:為什麼相看兩不厭?t: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s:為什麼只有徑庭山,世界上有很多山啊!

s:為什麼只有一多雲飄來飄去?

s:為什麼這裏的鳥都飛走了?

t:李白為什麼要寫這首詩?他寫這首詩想告訴我們什麼?讓我們走進《獨坐敬亭山》

t:請同學們讀課題。(s讀)

(5)獨:説詞語。

s:孤獨、獨自、獨一無二……

(6)再讀題。

三、細讀。

1、找

t:下面的古詩裏面分別也寫了作者一個人,那些詞語告訴你只有李白一個人呢?一句一句的讀,一個一個的劃。

s找

2、交流:

s:眾鳥高飛盡的“飛盡”

t:這句話寫了什麼?

s(回答略)

t:一隻鳥也沒有了,那是一座怎樣的敬亭山啊?還有麼?

s:孤雲獨去閒的“獨去”。就是説……(略)

t:滿山不見一隻鳥,不聞一絲鳥鳴;遼闊的上空不見一朵白雲……這是一座怎樣的徑庭山啊?!

s:死氣沉沉

s:清閒

3、指讀。齊讀。

t:最後的雲也不見了,李白的心裏悠閒麼?

s再讀。

t:“你的眼裏只有我,我的眼裏只有你。相看兩不不厭,只有敬亭山!

t:還有麼?

s:“只有徑亭山。”

t:在李白的眼裏有云麼?

s:沒有!

t:有鳥麼?

s:沒有!

t:還有麼?

s:“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t:兩個人看來看去,怎麼也看不厭。……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誰也看不厭。

板書“厭”字(繁體字)

t:一張口在山旁,大口大口地吃肉,給你怎樣的感覺?s回答(略)

t: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麼看也看不厭。誰來讀。

s讀

t:人山相望,人山的融合。

s再讀。

四、研讀。

1、體會孤獨

t:好一句“相看兩不厭,只有徑庭山”。李白啊李白,你遊歷了那麼多名山……為什麼這麼深情地看着徑庭山呢?(孤獨)

t:你又是從哪裏感受到了“孤獨”呢?

s:“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t:我們一起讀前兩句。

s讀。

t:那無情的鳥兒在棄他而去,在李白的眼裏,那是高傲的雲在棄他而去。

s:再讀。

過渡:

t:在自然環境中,鳥飛雲走,是很自然的。為什麼這時候的李白卻是那麼孤獨?你想過麼?

s(略)

2、介紹背景

t:老師來介紹一下背景。(李白罷官的時候,……孤獨寂寞)

t:現在你明白了麼?誰再來讀讀前2句。

3、讀。

s讀。個人讀,齊讀。

4、配樂,範讀。

t:閉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樣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

(朗誦)

s齊讀

t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兩個李白,分明是兩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啊。你有有什麼話想對敬亭山説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麼話對李白説呢。(t的朗誦是深情的,深沉的。)

5、練習:

(1)出示: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説:“……”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輕輕地對他説:“……”

(2)s寫,t巡視。

(3)交流。

s:敬亭山你知道我多孤獨麼,連雲和鳥都遺棄我了。

s:李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會遺棄你!

s:朋友,現在只有我倆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我們都很孤獨。

s:李白,我真為你感到孤獨!

(4)引讀。

t:啊!鳥兒和雲朵也討厭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邊。

s: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t:是啊,只有我們兩個人在這裏真有點死氣沉沉啊。

s: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t:不用答不用問,一切都在——

s:“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精彩!!師生的交流語言連起來像一首詩,教師用詩般的語言把幾個學生的交流穿起來。)

t:相看兩不厭,只有李青蓮!

五、拓展。

補充。《秋蒲歌》出示。

1、自由讀,感受李白。

t:大家展示的又是一個怎樣的李白呢?

s讀。齊讀,指名讀。

2、讀。(有思考要求)

帶着“這是一個怎樣李白?”再讀《秋蒲歌》。

s讀。

3、交流。

t:這是一個怎樣的李白呢?讀出來了麼?

s:這是一孤獨的李白。

s:發愁的李白。

s:孤獨,哀愁。

t:對這個孤獨哀愁的李白,你想安慰安慰他嗎?

s:你應該樂觀起來,要堅強。

s:你要開朗些……

s:大家會想你的,你要樂觀些。

t:哪些人會想着他?

s:勞動人民會想着他。

s:家鄉的親人會想着他。

t:還記得《靜夜思》麼?(s背)

t:還記得《贈汪倫》嗎?(s背)

t:還記得《望廬山瀑布》嗎?(s背)

t:李白啊李白啊,你不孤獨!

六:昇華吟誦《獨坐敬亭山》。

在誦讀與想象中奏響古詩教學的樂章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學史上,古代詩歌是五彩繽紛的文學殿堂裏最耀眼的瑰寶,是燦爛的中華文明的象徵之一。從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怏怏大國的詩風詞韻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詩歌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常常是一字驚人,一字道破天機。錘鍊的語句包含着豐富的內容,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一段精彩的敍述。讀者在誦讀過程中,大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神遊萬仞。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對於人類的高尚情操的培養也大為裨益。新教材選編的古詩,集思想美、語言美、藝術美、形式美於一體,同時,在課後又編了國小生古詩教學70首。可見在課改的今天,古詩文學習的重要性。那麼,如何進行古詩文的教學呢?

雖然,我個人對古詩是情有獨鍾的,但是我始終認為古詩教學教師本身應該有深厚的功底,而我自己還好象欠缺了許多,加上古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韻味,更是無法將自己的理解準確地傳遞給學生。而且,我認為,國小生誦讀古詩應該有一定的文化、語言積澱。因此,我雖然喜歡古詩卻不感輕易嘗試。這次之所以選擇上古詩,源於幾個原因。一是去年在網上看到全國第五屆閲讀教學大賽上,王自文的古詩教學課堂實錄,雖然,我沒有親臨現場,但也看得心潮澎湃,網上更是好評如潮。於是,有一種想嘗試的衝動。其二是因為去年的平湖雙高課選了許多古詩,難度很大,我也想挑戰一回自己,最後是因為,我覺得教材選擇這麼多古詩肯定有它的道理,作為教材,我們肯定要教,而且要教好,於是,我就大膽的嘗試了一回,因為女兒生病了,所以偷了點懶,選擇了去年備好的一份一年級的教案。由於自己的水平和一年級學生的底藴還不夠,所以,嘗試可能不是很成功,下面,我就把自己的教學意圖和大家商討一下。

一、誦讀——縱情地渲染詩味

讀書百遍,熟讀成誦,是語文教學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許多有識之士認為,要搶救兒童記憶的黃金時代,摒棄繁鎖的講解,在青少年中實施中華古詩文的誦讀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蔡玉琴老師在關於人教版小語教材中特別提到:低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順應兒童喜讀好背,記憶力強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讀多背,教學重點放在讀、背和識字寫字上。古詩內容教師一般不要主動講,生字詞稍加解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作簡要回答,要把時間放在熟讀成誦和識字寫字上,切不可逐字逐句講解。新課標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大量事實證明:低年級學生學古詩,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地藉助讀,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閲讀能力及習慣。低年級古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始終以學生讀書為本。於是,在初讀古詩時,我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劃出生字,做到讀準音,不丟字添字,把詩讀正確流利。自讀後,又指名個別學生大聲朗讀,讓學生相互評議,讓他們糾正指導讀錯的字詞。接着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同桌讀、齊讀。為了激發讀的興趣,我又建議舉行朗讀比賽,組內朗讀後推薦比賽讀,分男女生讀、全體讀等,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短短10分中左右的時間,學生讀詩不下八遍,學生讀得不累,而且越讀興致越高,他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讀得有味,大多學生能夠熟讀成誦,當堂背誦是根本不成問題。

“詩是有聲的畫”。在安排充裕的時間給學生反覆朗讀,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我又以配樂吟誦做示範,學生吟誦的熱情更高了,吟誦的效果也更好了。學生就是在熟讀成誦的過程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美的滋養和藝術美的薰陶。同時我又圍繞詩的題眼“所見“,請學生説説,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去感受和體驗詩的優美意境。使學生與詩人產生共鳴,用朗讀表現了牧童活潑機靈的性格。學生讀熟了,背會了,記牢了,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這樣的誦讀,猶如動聽優美的音樂融入於耳,愉悦於心,何樂而不為?

二、想象——入情地再現意趣

古詩文中異彩紛呈地閃耀着美的光華,令人為之心熱,為之神往。其描景記事寫人表意,無不悦人目、動人心、觸人思、怡人情。一首詩就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詩的意境是詩人匠心經營的心靈王國。雖然,我們屏棄支離破碎地分析理解,但是讀了以後,我們也要讓學生明白詩中寫了什麼,這個明白的要求是能借助插圖、情景,明白大意即可。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前一階段學生反覆讀文的基礎上,學生是可以憑藉自己的知識經驗對古詩有所感悟、有所理解的。原來的設想是讓學生交流你讀懂了什麼,但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水平,我還是不敢放手,於是通過情景的再現來讓學生了解大意,通過想象來感受意趣。

如:片段一

1、情景導入:一天,詩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腳步,他看到了什麼呢?(課件演示:牧童騎黃牛的情景。)

2、引導學生髮揮想象説具體説生動。

3、是呀,小牧童騎在牛背上,多麼自在呀,他看到藍藍的天、綠綠的樹、青青的草,紅紅的花,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就唱起歌來了。(播放音樂)他的歌聲怎麼樣?(你的聲音也很響亮)

4、袁枚看到這麼活潑可愛的牧童,聽到這麼嘹亮動聽的歌聲,脱口就吟出兩行詩。

出示: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5、自己讀讀,試着想想這兩行詩是什麼意思呀,然後跟同桌交流一下,有不懂的字詞把他圈出來,等會兒請大家幫忙。

交流理解:有不理解的詞嗎?重點理解“振”、“林樾”。

6、看看圖上牧童的神態,聽聽他的歌聲,想象一下他的心情,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兩句詩的意思?

7、他正唱得高興呢,忽然聽到了——(放蟬鳴聲)於是,他就……(想象他會幹什麼)隨機出示圖片。

學生猜測牧童“下牛、閉口、捕蟬”的情景。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藉助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將整首詩以“袁枚出遊所見”的故事形式貫穿始終,讓學生形象感知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從而讓學生進入詩所描繪的情境中。強調學生的自悟自得,互助交流,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體會到的詩意,從而積澱語感。最後,我又讓學生做一個小牧童,邊表演,邊誦讀,相信古詩的大意學生是可以明白的。

三、拓展——積極地閲讀和創造

由於古詩語言精煉、意境深邃,往往突破時空的限制,詩意跳躍性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擴展、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盡情地在思緒的太空中翱翔。教師可讓學生藉助畫筆,將詩中描繪的情境簡單地勾勒出來,或將古詩改寫成小故事等等。由於這首詩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於是,我佈置的一個作業是把這首詩編成一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詩從自然中來,從勞動中、從生活中來。在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受到直觀的薰陶感染,我們還可以開展一些有創意的活動,如帶學生走出來,下鄉村欣賞“一去二三裏”,上田頭體驗“汗滴禾下土”,臨池畔傾聽“曲項向天歌”,在夜晚模仿“舉頭望明月”……這樣,詩與意相印證,情與景相交融,使學生在真切的體驗中怡情、悟性、開智、明理。

“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語文學習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因此在學《所見》的基礎上,我又同時告訴學生詩人們之所以成為大詩人,就是因為他們很細心,把所見的及時寫下來,老師這兒還有一首所見,看看這位大詩人寫的內容是什麼時候的所見?在哪裏寫的?再讀詩看見了什麼?和學生一起學習了《舟夜書所見》。並引發學生去學習其他的詩,把學生的視野一下子由課內轉向課外,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時空,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讀讀背背,不斷地積累;背背想想,細細地體會,在學生純真的心靈上,不斷地加深民族經典文化的積澱,提高綜合的語文素養,必將激發他們對燦爛的文明的嚮往,揚起弘揚民族文化的風帆。

《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 篇五

《獨坐敬亭山》是一首有關山的小詩,是一首五言絕句,體會一下,李白是怎樣與山融為一體,或者是在自然界中尋找知音與伴侶的。“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境內,宣州是六朝以來的江南名城,南朝著名的兩位詩人,人稱大、小謝的謝靈運和謝都在這裏當過太守,這兩位都是李白心儀的詩壇前輩,特別是小謝,更是一再於詩中提及。

李白一生七次遊歷宣城。這首詩寫於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秋天,此時他已經離開長安整整十個年頭了,在這期間,他體會到了從天子近臣到江湖文人這兩種社會角色之間的巨大差異,也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世態炎涼,但是李白卻絲毫沒有向世俗低頭,更不會趨炎附勢。他在酒中求道,山裏作樂,儘管也落得逍遙自在,但是內心的孤寂卻是一直像影子一樣,寸步不離的。李白一個人呆在山中,身邊既無親人,也無朋友,甚至連有生命的東西都遠遠離開了他,“眾鳥高飛盡”,連鳥兒也迫不及待,不約而同地遠走高飛了,高高地飛開,統統地離去,最後,連一隻鳥都沒有剩下,“高飛盡”,把鳥兒的飛去寫得這麼堅決徹底,毫不留情,真有一種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悲劇色彩,但這還不算,不但是有生命的飛鳥不肯留下,哪怕連會動的雲彩也不例外,“孤雲獨去閒”,天上只剩下一片孤單的雲彩,留在這裏不是還有李白可以做個伴嗎,但是,不,那孤雲雖然孤獨,卻也羞於和李白同流合污,而要堅決與他劃清界限,“獨去閒”,雖然不像鳥兒那樣可以展翅高飛,但是也從容地、義無反顧地飄走了,……當一個人身邊無人作伴時,大概內心總希望有什麼東西來陪伴他,或者是看天上雲捲雲舒也好,或者是聽樹上鳥鳴鳥唱也好,但現在卻都離他而去了,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孤家寡人”了。杜甫的“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陽樓》)似乎還有一些期盼和希冀,而此時的李白真可謂是“斯人獨憔悴”(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了。那麼李白既然不但被世人所冷落,甚至不管是有生命的“眾鳥”,還是無知覺的“孤雲”,總之是世間一切能動彈的全都厭棄了李白,周圍萬籟俱寂,沒有一聲鳥鳴,沒有絲毫動靜,在這種清幽寧靜之中,李白在想什麼?有沒有反思,或者後悔自己這大半生來的作為舉止呢?他沒有,因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可以找到靈魂的寄託,在大千世界中找到知音!“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世上還有一個對自己情有獨鍾的夥伴,就是那對面的敬亭山,這一方面是李白能夠苦中取樂,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樂觀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更加深層的悲哀,因為“敬亭山”只是一座無知無覺,既不能“飛”,也不會“去”的山呀!可是李白沒有屈服,沒有向世俗低頭,這座山是他的知音,知音在什麼地方?耐得住寂寞,我行我素,有鳥也好,無雲也罷,都奈何不了我一絲半毫!這就是李白與敬亭山“相看兩不厭”的根本原因,所以説,這是在寫自己的孤獨,在寫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在寫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找安慰與寄託,正如《詩經》中所説的,“我心匪(匪即非)石,不可卷也。”或者如莊子在他的名篇《逍遙遊》中所稱道的那樣,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難怪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要贊此詩為“傳獨坐之神”了。

《獨坐敬亭山》教案設計 篇六

一、説教材及背景

《獨坐敬亭山》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教材第六冊中的一首古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於天寶十二年秋遊安徽省宣州時所作。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中描繪了鳥盡雲去,只有敬亭山與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詩表現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後,心情鬱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的孤單寂寞的心情。全詩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見幾隻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雲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地凝視着山,覺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裏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説教學目標、重、難點

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薰陶為教學目標。朗讀、感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為教學重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為教學難點。

三、説教學輔助手段及教學準備:

1.可播放畫面,配上古箏音樂,來創設意境。

2.拓展文字資料,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以及李白的其他的詩。

3.學生收集李白的古詩和與課文相關資料。

四、説教法設計、學法指導

自讀自悟法:讓學生自己通過註解來嘗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熟讀成誦法: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感悟語言,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五、説教學流程設計

(一)簡介詩人,引出詩題。

1.課件出示詩人李白的畫像,學生根據收集到的有關李白的資料進行介紹。

2.藉機引出寫詩背景——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後,心情鬱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於是寫下了這首詩,師板書課題《獨坐敬亭山》,並邊播放動畫邊吟誦此詩,讓學生初步感知古詩的節奏。

(二)抓住詩題,學習生字亭(tíng),瞭解敬亭山。鼓勵自學,要求讀準字音,着重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用減一減,換一換等熟字記憶法記住字形。認清字形並在田字格里指導書寫。過渡:你知道敬亭山在什麼地方嗎?(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因有敬亭而得名。)詩題是什麼意思,想想你能發現什麼?

(三)自讀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憑藉課文中的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這樣可以使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初讀,掃清障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聽別人讀,達到對這首古詩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2.再讀,感悟詩的內容。

(1)小組按自學要求合作學習,理解詩意,初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交流彙報:重點讀通詩句,理解詩意(扣重點詞訓練),大致説出詩人看到的景象,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

(四)細讀品味,體會感情。

1.朗讀一、二行詩句,品味“眾鳥”、“飛盡”、“孤雲”“獨去閒”。想象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的景象,説説詩句的意思,並聯系作者的遭遇和看到的景象體會作者的心情。(孤獨、寂寞)

2.朗讀後兩行詩句,結合實際品味“相看”、“兩不厭”。(後兩行是説只有敬亭山沒有嫌棄他,拋棄他,而是和他彼此做伴,彼此相看,卻總覺得看不夠。)領悟作者從敬亭山上尋到一絲絲慰藉的感情,並感悟作者賦予山靈性的表現方法。隨機進行人山對話練習。 課件出示寫話練習: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説道:(                 )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輕輕地對他説道:(                        )

(五)誦讀詩句,體會意境。

讓學生根據理解讀出感受,在配樂朗讀中想象畫面,根據課件出示的畫面,給畫配詩。播放畫面、背景音樂想象那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利用畫面和古箏背景創設情景,會把學生帶到當時的情景中去,使學生更好地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六)感悟創新,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對本首詩的學習情況(朗讀、背誦、默寫、畫一畫、演一演、編故事……)。

2.收集有關李白的詩歌,準備開一個詩歌朗誦會。

設計這樣的教學思路,首先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我始終把“朗讀”和“背誦”這一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徑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多讀,使學生掌握五言詩的朗讀方法,把握朗讀的節奏。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析,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想象,逐漸達到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的目的。其次,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學中,處處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積累語言,體驗情感,真正把學生融入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師不作過多的講解,只是在適時處指導、引導,讓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體現了知識是自己學會的這一理念。再次,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抓住古詩所描繪的情景和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讀、悟、品、誦、拓展的方式,使學生在實踐中創新,真正受到美的薰陶。

《獨坐敬亭山》教案設計 篇七

一,回顧學過的李白的幾首古詩,導入新課《獨坐敬亭山》

1.同學們以前學過李白的詩嗎 誰來給大家背一首呢 (課件展示《靜夜思》《贈汪倫》《望廬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等)全班交流。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板書詩題,齊讀).

2.解題,質疑。

①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②看到課題,你知道什麼 你有什麼疑問

二,提示方法,學習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佈置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讀全詩;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學生自己思考詩意。

②交流自己對詞和句的理解。(師生評議)

a,先來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這一句,這裏你有最不能弄明白的字詞嗎 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重點理解"盡,閒"二字。)

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個畫面呢

(天上的鳥兒們都高飛遠去了,萬里長空中的一片白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地飄遠了。)

你知道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嗎 聯繫有關的資料,老師相信你更能體會出詩人當時的心情,更能品味出詩裏的味道來。

b,那麼是不是當高鳥飛盡,孤雲飄逝,李白就這樣一直覺得寂寞傷心下去了呢 請看下一句。

c,"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有不明白的字詞嗎

重點理解"厭","相看"(即誰看誰 )

d,李白覺得是不是自己真的是孤單到一無所有了呢 他覺得還有令人高興的或者説是讓人欣慰的事物嗎 那有是什麼呢

你怎麼理解這句詩的

("我"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好像看着"我",我們相互總也看不夠,大概只有敬亭山還願意和我做伴,做我的知己朋友吧。)

e,鳥兒你要飛就飛走吧,白雲你要飄也飄走吧,起碼還有敬亭山和我兩兩相望,做我的知己朋友。從中,你有什麼新的體會了嗎 你對李白有什麼新的認識 (體會到李白對敬亭山的喜愛,李白是個很灑脱,樂觀的人。)

f,有感情讀這句詩。

g,連起來説説詩意,再次瞭解一下詩人感情的變化:從感到孤獨寂寞到喜愛敬亭山,樂觀豁達起來。

3.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全詩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人山對話,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1,試想李白當時的心情,他獨自坐在敬亭山上,把敬亭山當作知己,他會對知己説些什麼呢

2,指名學生想象説話。全班交流。

3,敬亭山聽到李白的心聲,它又會怎麼回答呢

4,再次想象説話,突破難點,昇華情感。

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1.體會作者感情,自己練讀這首詩。

2.指讀全詩,教師範讀指導,學生練讀。

3.背誦全詩。

五,拓展延伸

1.收集其他借景抒情的古詩;交流。

2.把喜歡的古詩詞抄在摘抄本上。

六,板書設計:

ting 獨坐敬亭山

亭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以動襯靜)

借景抒情 孤雲/獨去閒。 孤獨寂寞

相看/兩不厭, (相知相守)

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教案設計 篇八

1.教學目標:

1、會寫1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且能夠背誦默寫《獨坐敬亭山》;

3、學習通過看註解的方法,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

2.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品味詩句,積累語言。

3.教學過程:

一。温故知新,課題導入。

師:聽老師的描述,猜猜他是誰。他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好飲酒,酒後絕妙的詩句成湧,人們盛讚他“斗酒詩百篇”,稱他為“詩仙”。(生答:李白)

師:回顧李白的詩,誰來背幾首?(點名背,諸如《靜夜思》、《望廬山瀑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

師:《靜夜思》描寫了一個怎樣的情景?(生答:對家鄉的思戀),是啊,那是一份濃濃的鄉愁【相機板書:鄉愁滿懷】

師:《望廬山瀑布》中李白對祖國的山水懷有一份怎樣的感情?(生答:喜愛),我們看到了一個寄情山水,瀟灑俊逸的李白。【相機板書:寄情山水】

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李白借滔滔江水錶達了什麼樣的感情?(生:對朋友的依依不捨),對啊,我們感受到了一個情深意長的李白。【相機板書:情深意長】

師:從這些古詩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性格豐滿的李白。今天,我們要來感受詩人性格的另一面,一個不為我們所熟知的詩仙太白。

二、朗讀詩文,初步感受“獨坐”的意味。

a讀詩題,初步體會孤獨【出示板書:《獨坐敬亭山》全詩】

師:誰來讀讀詩題?(指名一人讀)

師(引導):你瞭解敬亭山嗎?【相關資料: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山高數百丈,千溝萬壑,風景幽靜迷人,南齊詩人謝眺遊訪此山時,寫下了著名的詩篇《遊敬亭山》,使敬亭山名聲大震。後來唐代詩人李白在遊訪此山後,寫下了傳世之作《獨坐敬亭山》,使此山從此名揚天下。此後數千年,文人墨客競相遊訪敬亭山,留下了無數的墨寶和詩作,敬亭山由此被譽為“江南第一詩山”】

師:你能讀出敬亭山的幽靜嗎?(指明讀)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齊讀)

師:看詩題,“獨”字怎麼理解呢?(生:一個人)

師:獨自一個坐在深山裏,你能感受到什麼?(生:安靜),你能讀出這份寧靜嗎?(生讀)

師:還能從“獨”字中感受到別的滋味嗎?(生:孤獨),你很會品詩啊,從獨字中體會到了詩人的孤獨,帶着你的理解讀讀詩題。(生讀,很有感情)

師:他的情緒感染了我,你們體會到了嗎?來,我們一起讀出心中的感受。(齊讀)

b讀詩文,糾字音,讀通讀順。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文,讀兩遍。

師:誰願意來讀讀?

(指名獨。3-4人)師相機指導字音和節奏。

師:來,全班一起到敬亭山裏坐坐吧!(齊讀)

三、講解第一,二句詩。

師:走進敬亭山,詩人看到了什麼?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二行。全班齊讀。(生: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師:這兩句詩就是兩幅畫。誰能告訴我“眾鳥高飛盡”這短短的五個字,在你的眼前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生:天上眾多的鳥兒高飛遠去,無影無蹤了)

師:你的感受很明鋭,語言也很優美。你能讀出鳥兒們一飛沖天的感覺嗎?試試(生讀)

師:把自己想象成眾鳥中的一隻,你認為這句詩中哪個字要重讀?(高),沒錯,讀出直衝雲霄的氣勢。你來!(指名讀)男生一起來!(男生讀)

師:那“孤雲獨去閒”呢?誰來做雲的代言人?(生描繪圖景,並朗讀)讀出一片孤雲的神采。

師:“閒”是什麼意思?(生:悠閒,自在的樣子),你能把這朵雲的閒情用聲音表現出來嗎?(生讀),一片孤雲悠然地飄去了,離開了敬亭山。

師:柔情似水的女生們,來做一片雲吧,一片遠去的孤雲。(女生齊讀)

師:全班一起來!(齊讀)

師:看看圖片,感受一下。好,讓我們擁入敬亭山的懷抱。全班一起來讀!(齊讀)

四。深入體會“孤獨”。

師:老師有一個疑問;以風景如畫而揚名的“江南第一詩山”敬亭山。南齊詩人謝眺《遊敬亭山》詩有“茲山亙百里,合杳與雲齊,隱淪既已託,靈異居然棲。”的描繪,極力讚揚山的幽靜,可是李白的眼中卻是“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的慘談景象,為何同是寫敬亭山,卻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引入李白作詩的背景)【李白此詩作於天寶十二年間,此時距離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長期的漂泊使李白飽嘗了人生的心酸,看透了世態炎涼,他已經不再有“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邁,心中充滿了孤獨和悲涼。在這樣的心境下,詩人來到了敬亭山,寫下了這首詩。】

師:現在,聰明的同學們,你們明白了為什麼李白眼中的敬亭山是如此孤獨了嗎?(生答)

師:對啊,人的心情不同,看到的景象也不相同。,孤獨的詩人抬頭看風景,看到了鳥的無情,雲的無義,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山陪伴着他。此時,他或許會動情地想:世上大概只有你敬亭山還願與我相伴吧!

師:來,我們一起把詩完整地朗讀一遍,感受下詩人的孤獨~~(齊讀)

五、講解第三、四句

師:“厭”是什麼意思?(生答:滿足)

師:“相看兩不厭”就是——(指名説),人與山久久地相望。怎麼也看不厭。

師:誰能把這心心相印地感受讀出來。(指名3-4讀)

師:難怪詩人説“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他找到一個同樣孤獨的知音,儘管這個知音,不會説話,可是我們分明從人與山的相望中感受到了他們的交流,他們的對話。

(引導學生對話)

李白,你深情得看着敬亭山,你想對敬亭山説些什麼呢?(指名3-4説。引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你默默地看着李白,你有什麼想對李白説的嗎?(指明2-3人,“相看兩不厭,只有李太白”)

師:老師請了一位名師,聽他的朗讀,讓我們感受一下山與人的交流。(朗讀課件)

師:來,我們也來讀讀吧!(分組讀)

師:因為懷才不遇而孤獨,詩人看到了鳥兒無情地拋棄他,雲慢慢地離開他,李白的孤獨是何等的深 !讀出來!(齊讀)

師:能背嗎?我們一起背一遍《獨坐敬亭山》。(齊背)

六、拓展閲讀

師:孤獨的心情何止是這一首詩所能表達的呢?老師這裏有李白寫的一首《秋浦歌》。一起來看看。

師:請一位同學讀讀。(指名讀)

師:(範讀)白髮因愁而生,因愁而長。這三千丈的白髮,是內心愁緒的象徵。照着清亮的銅鏡,看到自己蕭蕭白髮,簡直沒法知道自己的頭髮怎麼會變得這樣的白。

師:告訴我,你感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李白?(生:愁,痛苦。孤獨),能讀出來嗎?(生讀)

師:與《獨坐敬亭山》的孤獨相比,這首詩表達的情感更深沉了。朝政一日不如一日,自己已經全然無能為力,於國家的命運,於個人的抱負,都已是束手無策,無可奈何矣。他是愁的自己不能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他是愁的自己已經再也無法實現自己當年功成身退的宿願。(齊讀)

師:今天我們看到了豪情詩人孤獨落寞的一面,[相機板書:孤獨落寞]對詩人李白有個一個嶄新的認識。其實,人生有得意和失意,愁苦、孤獨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人生註定要經歷許多事情,也必定有喜怒哀樂。孤獨的詩讀來讓人覺得悽美~~(再次齊讀《獨坐》一詩)

師:課堂作業:收集李白在情感方面的詩作,寫在摘抄本上。

附板書:

獨坐敬亭山  鄉愁滿懷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寄情山水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有情有意

孤獨落寞

《獨坐敬亭山》教案設計 篇九

1、“七分詩三分讀”, 朗讀是國小古詩教學的靈魂。本節課朗讀着力於體現學生的朗讀發展。學生在經歷初讀、理解感受、想象繪畫的基礎上,再指導朗讀技巧,通過對停頓、重音、藴含感情的指導,讓學生在一節課內的朗讀有層次地發展。

2、圖文並茂,觀察書上插圖,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學生想象、理解的基礎上給以直觀感受,學生通過對環境描寫的認知,進而體會詩人情感更深刻。

3、預設課堂中的缺失。基本能按設計思路進行,但還有細節的缺失。比如:學生讀古詩之後,説説畫中有什麼?為什麼這樣畫?從畫面中感受到的李白的心境如 何?這首詩的前兩句和後兩句通過圖畫表現,應該是一幅環境漸變的圖畫,在圖畫渲染的環境中,提煉李白的情感,迴歸詩題詩眼“獨”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獨坐、敬亭山、煙渚、日暮、野曠、漁燈、風簇浪。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默寫三首古詩。

3、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培養熱愛我國古詩的感情。

思想教育:

培養熱愛我國古詩的感情。

重、難點:

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詩人的資料、古詩的有關圖片、插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你喜歡哪首古詩?誰來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再學三首,這三首詩想像奇特,你們一定會喜歡。(板書課題:古

詩三首)這節課,我們先學第一首《獨坐敬亭山》,(板書詩題目)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

2.解題。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獨坐:單獨地坐。連起來題目意思是什麼?

二、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佈置自學。

①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②結合詩句,利用字典理解詞意及詩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別人交流。

2.檢查自學。

①指讀全詩。(正音)

②交流自己對詞和句的理解。(師生評議)

(盡:沒有了。孤雲:孤單的雲,也就是隻有那一片雲。閒:休閒,休息。厭:滿足)

詩句意思:後兩句意思怎樣説才通順?(“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説語意才順。這是理解古詩詩句意思的一種方法。)

(句意:一羣羣鳥全飛光了,天上的那片雲獨自飄來飄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誰也不厭煩誰。)

3.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全詩描繪了孤山淒涼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1.體會作者感情,自己練讀這首詩。

2.指讀全詩,教師範讀指導,學生練讀。

3.背誦全詩。

四、擴展

1.你還喜歡我們以前沒學過的李白的哪首詩?説説為什麼喜歡它?

2.交流。(學生説)

3.把喜歡的李白的詩抄在摘抄本上。

五、佈置作業

熟背《獨坐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