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6.85K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敬業與樂業獲獎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

2、摘錄並積累大量經典語句、格言。

3、初步學習“擺事實”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4、仔細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2、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課文錄音及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梁啟超的有關資料,課堂質疑與辯論。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1、精心導入

同學們,請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在你的學習過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呢?你怎樣才能把學習當一件樂事呢?為此,梁啟超先生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出示教學目標並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

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梁啟超的資料,然後教師做適當補充。

梁啟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學者。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二、檢查預習

給加點的字注音:

旁騖 褻瀆 強聒不捨 佝僂 承蜩

三、整體感知

出示問題組:

①本文的論點是什麼?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來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後談了哪幾個問題?

(這兩個問題的設置,意在讓學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和思路,幫助學生進行第一次感知,為此後進一步理解文章做鋪墊。)

學生帶着問題聽朗讀,然後討論,全班交流,學生互相評論補充,明確問題要點: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我確信‘敬業樂羣’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它在文章的開頭部分提出來的。

②。作者先後談了“有業之必要”、“要敬業”“要樂業”三個問題。

四、研讀揣摩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用投影出示問題組)

1、試解釋中心論點的含義。

2、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的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後思考,前後桌四人小組討論研討。然後全班交流,學生相互補充,最後統一答案要點:

1、略。

2、先解釋什麼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解釋“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至志、心無旁騖;接着,用設問句提出“業有什麼可敬的,為什麼要敬業”;最後用設問句“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過渡並引導,再次回到“惟一的祕訣就是忠實”,“是敬”。

在這部分中,作者主要運用了道理論證和事例論證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話解釋什麼是敬,是道理論證;舉拉黃包車和當大總統的例子;舉佝僂丈人承蜩的例子,論證忠實才能做到敬業:引用曾文正的話,孔子的話和莊子的話,都是為了強調一個道理:“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五、質疑問難

1、學生髮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可做適當引導。

2、教師發問。在論證敬業的重要性時,作者兩次運用了設問句,有什麼好處?

學生思考討論,踴躍做答,教師做適當點撥。

六、拓展延伸 (多媒體出示)

文中説“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據作者的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也發現一兩位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嗎?請聯繫自己的實際談談我們中學生該如何去做。

教師點撥:那些凡人做的瑣事,很多都忠實圓滿的完成,他們都可以稱為“天地間第一等人”。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我們中學生怎樣做才算天地間第一等人呢?

學生即席發言交流,其他學生做適當的評析。

七、佈置作業

1、摘錄並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完成課後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聽寫詞語,進一步鞏固掌握基礎知識。讀積累的經典語句、格言。

2、回顧本文論點及文章結構

二、研讀揣摩

學生自讀課文,並思考。

1、理清作者論證“樂業的重要性”的結構。

2、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3、文中説“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説説“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由中心發言人代表本組發言,全班交流。最後明確答案要點:

1、作者先擺出司空見慣的反面的現象,進行批駁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與其“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然後運用設問句“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為什麼呢”,轉入論述為什麼要樂業,列出了四個理由。

2、作者主要運用了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3、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三、質疑問難

1、學生髮問。學生自由提出問題,鼓勵其他同學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師可做適當引導。

2、教師發問。在論證樂業的重要性時,作者為什麼從反面的現象談起,可不可去掉?

鼓勵學生討論,踴躍做答,教師做適當點撥。

四、體驗反思(多媒體出示)

課文中説:“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又説:“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崙的話説:“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麼看。

此問題意在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評質疑能力,能辨證的理解人生問題。所討論的問題比較複雜,應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來把握討論的深度。

本環節採用學生辯論的形式進行,教師作適當發問、引導、點評。

五、探討文章的語言特色

[過渡]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通俗,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特色。試從文中舉出例子,並做説明。

可以先讓學生各抒己見,並舉出文中相應的例子。教師做適當補充,最後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例如對孔子的兩句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做了生動而饒有趣味的講解:“孔子……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歎氣説道:‘難!難!’”

2、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着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演講最後,“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對聽眾直接的心靈訴求。

六、課文小結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

課文結構層次清晰。開頭就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下來,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最後,總結全文旨意。

本文在論證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

在語言上,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巧妙結合。

七、佈置作業

領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體驗,談談自己在學習中感受到的樂趣。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板書設計:

敬業與樂業

梁啟超

提出論點 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什麼是“敬”

敬業 論證 敬業 為什麼要敬業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與 如何做到敬業

樂業 列舉反面現象,進行批駁

樂業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為什麼要樂業

總結全文 敬業和樂業也就是責任心和樂趣。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 篇二

敬業與樂業

[文題解通]                                  

◎導讀

人生基於事業才有價值,事業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人們對於事業的態度。“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唐代文學家韓愈如是説。近代學都梁啟超關於這個問題有更深刻的見解。聽聽他的宏論,可以激發我們深入地思考。

◎作者

梁啟超(19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樂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和文學家。中國近代維新派的代表人物。

他早年受康有為影響而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時人合稱“康梁”。參加了1898年的“百日維新”。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回國後曾組織進步黨爭取黨政。1920年後,脱離政界,先後在清華南開擔 任 教授,並專心著述。梁啟超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

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為後人留下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

◎背景

這篇文章是作者作為大學教授給學生作有關人生與事業演講的演講辭。當時作者,經歷無數政治**後退出政壇,赴歐洲考察,瞭解到西方社會的許多問題的弊端。回國後,即宣佈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主張光大傳統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正由於作者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廣闊的文化視野,所闡述的觀點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閃爍智慧的光芒,也從側面説明了作者為什麼推崇傳統文化的緣由。

[知識覽通]

◎字音

1、厭惡            “wù”不能念成“ è”

2、禪師            “chán”不能念成“ shàn”

3、佝僂            “gāulàu”不能念成“ júlǘ”

4、嚥氣             “yàn”不能念成“ yè”

5、駢進             “pían”不能念成“ bían”

6、哭喪着臉         “sāng”不能念成“sàng”

7、聒               “guō ”不能念成“kuō”

8、佛門              “fó”不能念成“ fú”

◎字形

1、斷章取義            “章”不能寫作“張”。

2、蛀蟲                “蛀”不能寫成“駐”或“注”。

3、旁鶩                “鶩”不能寫成“騖”。

4、祕訣                “訣”不能寫成“決”。

5、發憤                “憤”不能寫成“奮”。

6、四肢五官            “肢”不能寫成“支”。

◎詞語

1、敬業樂羣: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對很融洽。

2、安居樂業: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斷:截取。

章:篇章。

4、不二法門: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5、言不及義:説不上正經事上。

6、褻瀆:輕慢,不敬。

7、強聒不捨:嘮叨沒完沒了。

◎常識

演講的基本知識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同時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②思維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內容析通]

◎理文脈

本文緊扣中心 “敬業樂業”展開論述。開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論點,接着論述有業之必要,再轉入論述主體,分別從敬業和樂業兩方面逐一論述,最後收束全文,得出結論。全文脈胳清晰,極富有層次感。

◎辨結構

敬業與

樂業

提出論點(1)敬業樂業之必由

得出結論(9)敬業樂業之必然

進行論證

(2—5)有業之必要

(6—7)敬業之必需

(8)樂業之必須

◎探意旨

本文觀點非常鮮明,在對待事業的問題倡導敬業和樂業,但細究起來,本文旨趣非常豐富,從下面幾個方面分析可以發現。

1、弘揚傳統精神,倡導東方文明。作者觀點的闡述和論證,直接援引文化典籍和文化名人作例證。

2、在傳統中溶進現代意識,民本思想比較突出。作者提出“凡職業沒有不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這是對中國傳統等級色彩的文化的否定。

3、將事業與人生有機聯繫起來,由對事業的態度反映人生的態度,由對事業幸福感來實現人生的幸福。正如作者提到的“責任心”與“趣味”有機結合起來,這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這篇講演是梁啟超豐富的人生歷練和豐厚文化學養的結晶,是深刻的人生反思和宏大的文化視野的結晶,是指導我們立身處世的珍貴的箴言。

◎議問題

1、作者提出“業”的含義是不是侷限於人們常説的“職業”?

明確:文中“業”的含義並不侷限於人們所理解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的。”所以,“業”並不侷限於正式謀生的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在文中説,“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如何看待這種説法?

明確:作者的這種説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並不都只有“勞作”,“休閒”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正如“不是為了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作者在文中提到“合理生活”應如何理解?

明確:綜合全文的意思,作者的所謂“合理生活”是:首先要有業,不能“絕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鶩,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樂以忘憂”。

[特色鑑通]

這篇演講特色表現旁徵博引和雅俗結合,既厚重又明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1、論證説理,引經據典。本文大量用到用經典、格言。儒家的《禮記》《論語》、孔子、朱熹、曾國藩,道家的《老子》《莊子》,佛家的百大禪師,都被作者拿出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2、口語風采,通俗曉暢。本文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特色。①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如,對孔子的兩句自豪感“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做了生動而饒有興味的講解:“孔子獨獨對這兩種便搖頭歎氣説道:‘難!難!’”。對“主一無適便是敬”的解釋:“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鶩,便是敬。”②大量運用口語,如話家常。如“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起到嚥氣的那一秒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③結合演霽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此外,幾處設問句的使用,恰到好處地把幾個分論點提煉出來,有利於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

[能力練通]

一、語言訓練

1、下列注音、字形全對的一組是

a、樂(lè)業         百行(háng)業為先

羨慕(mù)         言行相顧

b、徵(zhèng)引      禪(chán)師

佝(gǒu)僂(lóu)    斷章取義

c、駢(pián)進       褻(xiè)瀆(dú)

佛(fó)門         不二法門

d、承蜩(tiáo)       旁鶩(wù)

層累(lěi)         強聒(guō)不捨

2、下列引文和出處有誤的一項是:

a、“安其居,樂其業。”——《老子》

b、“羣居終日,言不及交,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d、“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論語》

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a、我這題目,是把《禮記》裏頭“敬業樂羣”和《老子》裏頭“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的。

b、孔子説:“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c、我生平最愛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這種歎氣的聲音,無論任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

4、下列句子畫線處關聯詞填寫正確的一項是:

①我所説的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      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②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③凡做一件事,便是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      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④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      滿肚子裏不願意做。

a、①但;②並且;③即使;④但

b、①故;②因而;③即使;④才

c、①但;②所以;③無論;④但

d、①故;②所以;③無論;④才

5、在下面橫線處填上適當的語句,要求內容相關、句式相似,能和整段的意思自行銜接,前後呼應。

根深才能葉茂,這是自然界的一條規律。蓮和萍的對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什麼蓮能開出豔的花,           ,卻不見萍的結果?這是因為         ,           ,而萍卻居無定所,隨波逐流。

二、語段訓練

閲讀語段,回答問題

〈一〉敬業與樂業(節選)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歎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 諸 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着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了?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到嚥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來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於無業遊民,終日閒遊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裏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不願意做。不願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自豪感:“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麼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闐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力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遊思、亡想杜絕了,省卻無限煩惱。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説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1、解釋下列詞語。

層累:

駢進: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選自           ,意思是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選自             ,意思是                                                          。作者引用孩子的兩句話分別是為了説明                                      。

3、選出下列複句中不同的一項(    )。

a、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b、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

c、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樣,因競勝而得快炙。

d、人生能從自己職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4、本段論述的主要內容是        ,作者列舉了幾件事例駁斥了         的呼聲,然後列舉了兩等苦人,再從         個方面證實了          。

5、“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這句話在本段起                  的作用。

〈二〉

①蠶食桑吐者絲,蜂採花釀者蜜,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三者的共同點是善於創造。這裏面藴涵着一個深刻的道理:要善於讀書,既要善於吸取精華,又要勇於創新。

②“春蠶到死絲方盡。”吃桑而吐絲正是春蠶的可貴之處。蜜蜂終生釀蜜忙,整日累月不辭辛勞地採花釀蜜,則是蜜蜂的可愛之處。倘若失掉了“吐絲”和“釀蜜”這一基本點,春蠶和蜜蜂的形象就會黯然失色,不值一談;如同吃飯一樣,讀書也有個“會吃”“不會吃”“吃好”“吃壞”的問題,不可等閒視之,掉以輕心。

③漢代著名文學家、學者劉向説得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善於讀書,巧運心思,把書讀活,才能不為書奴僕,才能真正領略“鬥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的勝景,做到“湯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為血與肉”。否則,充其量只能變成一個書櫥,更有甚者會害己害人害革命。在我黨歷史上,王明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員。他不顧中國國情,一味教條地讀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書,機械地照抄照搬十月革命的經驗,他在擔任黨的主要領導期間,排斥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意見,大搞盲動主義、冒險主義。結果,使黨領導下的革命力量蒙受了極大的損失。他自己也理所當然地受到了人民的清算,最終叛國投敵,成為歷史罪人。

④在讀書方面,毛澤東堪稱我們的楷模。他從青年時代起就反對“讀死書”,提倡創新。他讀馬列的書,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與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創立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指引中國人民驅虎豹、懲腐惡、追窮寇、縛蒼龍,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他學習前人詩詞不落窠臼,大膽創新。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寫出了“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名句。可見,讀書只有善於創造,才能將獲得的精華化為己有,真正像蠶那樣吐出鮮亮的絲,像蜜蜂那樣釀出甘醇的蜜。

⑤善於讀書,既吸收又創造,才能增智慧,長才幹,獲得成功。

1、請結合文章的內容,談談你對“泥沙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為血與肉”的理解。

2、文章第③段舉王明事例的作用是什麼?

3、文中第④段是從哪些方面寫毛澤東同志善於讀書的?試加以分析。

4、請你為第③段從正面或從反面再補充一個事實論據,進一步增強文章的説服力。

《敬業與樂業》[能力練通]參考答案:

一、1、c   2、d    3、a   4、c   5、結出豐碩的果   蓮能紋絲不動,紮根大地

二、(一)1、(1)重重疊疊的層次;(2)一同前進。2、《論語》  知道它的人比不上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比不上對它有興趣的人。《論語》    他(孔子)做人是發憤讀書忘記了吃飯,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而忘記了憂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將要老了,如此而已。“人能從自己的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第二句話以孔子為例證明以事業為樂的生活才最有意義。 3、b      4、要樂業    做工好苦   四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     5、承接上文,總起下文      (二)1、去掉無用的東西,掌握精華巧運心思把書讀活,為我所用。2、用王明教條式的讀書和照抄照搬書本給革命造成危害的事例,論證了不善於讀書的危害。3、從兩方面寫:一是他讀馬列的書,善於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二是他學習前人的詩詞不落窠臼,大膽創新。

4、答案示例: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趙括,自幼熟讀兵書,談起行軍打仗頭頭是道,但卻不能根據實際靈活運用。長平一戰,他率領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滅,自己也命喪沙場。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 篇三

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解讀梁啟超的

東台市城北中學  夏凌翔

一文的作者梁啟超(1873年—1929年),是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省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勤奮著述,至死不輟,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1922年,梁啟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八十二年了,但他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呢?怎樣才能把學習生活當作一件樂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梁啟超先生的一文仔細領會吧。

這篇講演詞的開頭交代了題目的來源,作者從《禮記》中的“敬業樂羣”和《老子》中的“安其居,樂其業”這兩句話來斷章取義提練出了“敬業、樂業”四個字,提出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這一中心論點,可謂是水到渠成。那麼何謂“敬業”與“樂業”呢?

閲讀全文,我們不難發現,所謂“敬業”便是責任心,具體講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來,全力以赴,專心致志,實實在在,把事做得圓滿。所謂“樂業”,即是有趣,具體講就是能從勞作中,找出快樂,領略出趣味,對自己的職業樂於做下去。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想過這些?有沒有這樣去做呢?我想,你們在讀了這篇文章後,一定會做得更好。

敬業與樂業有什麼關係呢?作者曾經説過:“凡欲成就一事業者,必然責任心與興味心兩者俱備。”這句話有力地説明了敬業與樂業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有“敬”必有“樂”,有“樂”定有“敬”,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毫不畏懼,越難越要鼓起勇氣,你只要一層層的往裏面追,往裏面鑽,沒有任何雜念,你一定會被吸引到“欲罷不能”的地步,就會對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愈加感受到你所做的是正確的,一定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這就是“敬業”與“樂業”的表現。正如作者在《學問之趣味》中所説的:“興味總是慢慢的來,越引越多,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處……,如不帶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來,或者今天研究這樣,明天研究那樣,趣味還是引不起來。”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呢?作者在文中第3小節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同時列舉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兩件事作對比,從學理上解剖“職業沒有高下”,提出了“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説法。在第4小節中引用《莊子》中“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曾文正説的“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等話語,列舉“當木匠”與“當政治家”,當“挑糞的”與“當軍人”的事例,提出了“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説,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説,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的説法,讓我們懂得了若要敬業,便應當尊重職業的神聖,無視職業的貴賤,對於各種職業都要做好,將全副精力集中到做事上,一點不旁騖,一定要做得圓滿。只有這樣,才做到了敬業,才可能做“天下間第一等人”。

在論證如何做到“樂業”這一點上,作者同樣是運用引用和舉例的方法,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專心把職業做下去,身入其中看他的變化、進展,自覺親切有味;第二,從奮鬥、刻苦中增加快樂;第三,與同業競勝而得到快感;第四,專心工作,可把遊思、妄想杜絕,省卻煩悶。這樣便是做到了“樂業”。

我想,同學們在讀了這篇文章以後,一定頗有收穫,讓我們記住作者的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你們定會走向美好、燦爛的明天。

通訊地址:江蘇省東台市城北中學

郵編:224200聯繫電話:0515—5212479

背景資料:

1、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年—1929年),近代思想家、學者,維新運動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的文化巨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著名導師。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省新會人,1890年結識康有為,投其門下。1891年就讀於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説並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時人合稱“康梁”,在1898年一起領導了歷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勤奮著述,至死不輟,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2、關於題目:

題目中的“敬業”從《禮記》中的“敬業樂羣”化用而來,“樂業”是從《老子》裏的“安其居,樂其業” 提練而出,用作者的話説,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所謂“敬業”就是忠於自己的工作,將全副精力集中在工作上,一點不旁騖。所謂“樂業”,是能從勞作中找出快樂,領略出趣味,對自己的職業樂於做下去。作者認為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3、關於講演目的:

1922年,梁啟超先生應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邀請,向該校的學生致講演辭,由於講演的對象都是有志投身社會工作,為就業作準備而入學的學生,因此作者便用與職業有關的題材,以“敬業與樂業”為題發表演説,藉以慰勉該校的學生,將來能“敬業樂業”,各盡自己的力量貢獻社會,同時也從職業中享受到樂趣。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八十二年了,但他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

檢  測  題

一、給加點字注音

旁騖( ) 老聃( ) 佝僂( ) 承蜩( )

駢進( ) 褻瀆( ) 強聒不捨( )

二、解釋加點字及詞語

1、不二法門

2、主一無適

3、旁騖

4、強聒不捨

三、補全下列語句

1、安其居,__________。(《老子》)

2、雖__________,__________,而惟吾蜩翼之知。(《莊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乃凝於神。(《莊子》)

4、____________________,不願乎其外。(《中庸》)

四、填空

1、的作者是__________,它是近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領袖之一,字_________,號__________,別號__________,廣東新會人。其著作編為《______________》。

2、《老子》中的“安其居,樂其業”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五、閲讀語段,回答問題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麼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的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地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遊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煩悶。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説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1、補全橫線上的語句。

2、解釋句子: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倘能身入其中”一句中“倘”的意思是__________,“其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__。

4、寫出選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聯繫自己的學習,談談選文給你什麼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參考答案:

一、給加點字注音

旁騖(wù) 老聃(dān) 佝僂(gōulóu) 承蜩(tiáo)

駢進(pián) 褻瀆(xièdú) 強聒不捨(qiǎngguō)

二、解釋加點字及詞語

1、  法門:佛教徒稱修行者所入之門,引申為途徑。不二法門:佛家用語,意即惟一的途徑。

2、適:朝別的路上去。主一無適:專心於一件事,一點也不向別處分心。

3、騖:馬亂跑。旁騖:不專心。

4、聒:喧擾;舍:捨棄、放棄。強聒不捨:硬要囉嗦個不停。

三、補全下列語句

1、樂其業; 2、天地之大,萬物之多; 3、用志不分; 4、素其位而行

四、填空

1、梁啟超;思想家;學者;維新運動;卓如;任公;飲冰室主人;《飲冰室合集》。

2、使人民安居樂業;安居樂業;安心地住在那兒,喜愛自己的職業。

五、閲讀語段,回答問題

1、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他這個人啊,用功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裏,便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來,如此而已。

3、如果;代前文中的“一件職業”。

4、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5、略。

《敬業與樂業》教案 篇四

《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九年級《敬業與樂業》教學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按目的篩選材料並加以分類整理的能和不斷積累的習慣。

2、理解課文在確定話題、運用語言方面的特點。

3、認識敬業樂業的意義,培養敬業樂業的職業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的分析可落在論點和論據的關係。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要點〗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課文,思考問題,初步讀懂文章。

〖教學過程〗

一、解題,介紹作者

導入新課:《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梁啟超先生字卓如,別號有任公、滄江、中國之新民及飲冰室主人等。廣東省新會人。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注意者,著名學者。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的文章被成為“新文體”。文編《飲冰室合集》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以試驗、總結、推廣職業教育而著稱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該校1918年5月由黃炎培發起的中華職業教育社創辦的,校址在上海陸家浜。以黃炎培提出的“敬業樂羣”為校訓,提倡“手腦並用”“雙手萬能”,着重理論聯繫實際,重視生產勞動實習和職業道德訓練,強調教育與社會聯繫,有優良的傳統和校風。

二、指導學生閲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

1、先請學生講一講自己歸納的段落大意,然後發動學生評議。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⑴這是一篇講演稿,是梁啟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但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今天立足本職多作貢獻,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還是大有幫助的。

⑵總結議論文文體知識。

⑶介紹演講的基本知識。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

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裏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瞭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於演講尤為重要。

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⑷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教者總括:9段文字,按議論文的一般論證結構,文章可劃分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第二部分是2~8段,論證中心論點;第三部分是第9段,歸結全文。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

四、佈置作業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詞,難懂的語句做上記號;

2、試把每一段的段意歸納出來;

3、課文中多處引用《論語》《禮記》《老子》《莊子》等古代典籍的論述。逐一抄錄這些論述,認真想一想它們的意思。

學生讀課文,概括段意:

第1段,對題目作簡單解釋,然後提出中心論點。

第2段,強調“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基礎。

第3段,從反面論述,説明無業的害處。

第4段,説明有業的重要,這是從反面論述。

第5段,作者具體論述有業之必要。

第6段,開門見山提出第二分論點“要敬業”。

第7段,以設問方式把“要敬業”的論述引向深入。

第8段,論述“要樂業”。

第9段,歸結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要點〗

1、分析文章的觀點和材料是如何統一的。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礎上把握本文的論證結構。總結文章為證明論點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粗讀全文,然後提問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的統一的。

2、要求學生能根據論據找出論點,根據論點找出論據,從而認識課文中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關係。

二、讀議課文第二部分課文第二部分共分三層

第一層(第2~5段),提出有業之必要。這是確立全文論點的基礎。第2段,共3句話,第1句和第2句是轉折關係,強調“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基礎,這是提出本層的分論點,第3句和1、2兩句是因果關係,説出先談“有業”的原因。第3段,説明無業的害處,這是先從反面論述。課文先引兩句孔子的話作理論論據,然後再簡單評述。第4段,説明有業的重要,這是從正面論述,與第3段形成對照。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屬事實論據。第5段是作者的具體論述。有了第3、4兩段的對照,本段作者的説理就顯得十分自然。文中的兩個“簡直”以及“徹底”“萬不能”等詞語,都表現出作者鮮明的態度,具有不容置辯的力量。本段結尾處限定論述範圍,轉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論,又不致使人誤解。

第二層(第6~7段),論述“要敬業”。第6段,先開門見山提出本層中心,顯得眉目清楚。然後分三層展開論述:①先解“敬”字含義,引朱子的話來解釋。②再講為什麼可敬,以設問方式展開論述。課文舉兩個地位懸殊的職業作例子,證明“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為進一步論證“敬業”打下基礎。③讚美敬業的人。第7段,以設問的方式把論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實於自己的職業,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這裏作者既有自己的論述,也引用《莊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論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國學者的著述,以英國人和法國人不同的行為,把“敬業”解釋得十分形象具體。

第三層(第8段),論述“要樂業”。這一層先從反駁“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與“樂”的不同態度展開論述。論述了怎樣理解“苦”,指出應當從“苦”中找出“樂”,批評了“無業遊民”和“厭惡自己本業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再具體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於“身入其中”,“奮鬥前去”,“比較駢進”,“省卻煩悶”,引導青年人確立“樂業”思想,鼓勵青年人去過有價值的生活。

三、結合本文總結

啟發學生思考本文各部分論證思路列表分析。

四、總結歸納

文章為證明論點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課文論據豐富多樣,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事實論據,包括所引的各種事例,有的詳細敍述,有的簡略提及,最簡的甚至只有一句話。哪些該詳,哪些該略,全看論證的需要而定。這類論據是使論點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據,所以必須真實可信,充分確鑿。

第二類是理論論據,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論、俗語格言等,因為提出言論的這些名人有一定的權威性,俗語格言被人們普遍認可,所以這類論據也就有比較強的説服力了。

五、佈置作業文章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課《敬業與樂業》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過程與方法】

積累感悟文中精彩的名言警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掌握本節課的論證方法。

【難點】

培養學生的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導入課題,引發學生反思。順勢導入課題。(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的生字詞。(講解一兩個即可)

2.指名學生閲讀全文,並提問:本文的結構是什麼?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確:總——分——總。第一部分(1):提出“‘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開頭領起全篇,揭示全篇論述的中心。第二部分(2-8):運用舉例子、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分別談了“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9):總結全篇,勉勵人們要“敬業樂業”。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設置小組討論)

1.作者在論證“有業之必要”時,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明確:舉例論證。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例子,説明有業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論證。引用儒門和佛門的話,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

2.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的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明確:先解釋什麼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解釋“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接着,用設問句提出“業有什麼可敬的,為什麼要敬業”;最後用設問句“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過渡並引導,再次回到“惟一的祕訣就是忠實”,“是敬”。在這部分中,作者主要運用了道理論證和事例論證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話解釋什麼是敬,是道理論證;舉拉黃包車和當大總統的例子;舉佝僂丈人承蜩的例子,論證忠實才能做到敬業:引用曾文正的話,孔子的話和莊子的話,都是為了強調一個道理:“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3.為什麼説:“凡職業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是有的。”作者寫“要樂業”的思路是怎樣的?表明了什麼樣的道理?

明確:(1)變化進展千姿百態;奮鬥中快樂的分量加增;因為競爭而得快樂;省得無限閒煩惱。

(2)提出錯誤的觀點──反駁錯誤的觀點──樹立正確的觀點──講道理做引用進行論證。

(3)闡明瞭“樂業”才算“人類理想的生活”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1.怎樣深入理解本文的“樂業”精神?(言之成理即可,此為參考)

明確:在一般人眼中,“樂”與“苦”是相對的,人的生活目的是追求快樂。其實,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苦樂,應該苦中求樂。孔子曾稱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苦與樂本身並沒有界限,而是因人而異的。因此,在一切苦中,都包含着樂的成分。

“業”必是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但在實現“業”的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暢通無阻的。一般人眼中的“苦”是不可避免要出現的,如果這時畏縮不前,為苦所擊潰,則無可挽回。然而,真正領悟了“苦”與“樂”之間的辯證關係的人,則一定能夠乘風破浪,“業”有所成。

總之,正如作者所説:“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樂業”是一個人理性成熟的標誌,是獲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2.你能舉出“樂業”的例子嗎?試講出故事,説説你的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五)小結作業

本堂課你都學到了什麼?(道理論證、舉例論證)

文中談到的“敬業”“樂業”的想法是否可以換成“敬學”“樂學”呢?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體驗,以“敬學與樂學”為話題寫一篇短文。

學情分析 篇六

九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閲讀議論文的能力,但還不夠系統,尤其在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係上,理解不到位。另外,處於這一學段的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還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教會學生閲讀議論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拓展學生的視野,儘量和他們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幫助學生養成“樂學”“樂業”的學習和生活態度。

敬業與樂業獲獎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的:

1、學習這篇講演詞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三、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預習字詞:

旁騖(w ) 揀(ji n)擇 褻瀆(xi d ) 駢(pi n)進

強聒(gu )不捨

斷章取義: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內容,而只根據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褻瀆:輕慢,不尊重。

二、導入新課。

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引入課文《敬業與樂業》。

簡介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號飲冰室主人。清光緒舉人。和他的老師康有為一起,倡導維新變法,並稱“康梁”。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

三、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後討論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提示:引論——本論——結論)

明確:總體結構是“總——分——總”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

第三部分(7):。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四、分析第一部分。

學生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麼?哪句話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學生討論後明確:

文章開頭先交代題目的來源,用意在於説明題目雖然來源於古籍,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古籍中的語句的原意混同,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於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中心論點: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五、學習第二部分。

1、朗讀第三、四段。課文論述了“敬業”的重要。

思考:作者怎樣闡述什麼叫“敬”?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三希作者闡述什麼叫“敬”,引用了朱子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後,緊接着自己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後順理成章地論述凡人類的正當勞動、正經的事,“其性質都是可敬”的,並舉“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證明,側重點在“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四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並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説明無論做什麼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接着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並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的重要。

第二課時

一、繼續分析第二部分。

1、閲讀第五、六段。這兩段論述“樂業”的重要。

思考:作者舉了怎樣的例子來論述“樂業”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的道理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歎“做工苦”這個實例,説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的“樂”。

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的道理,分四點説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着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學生閲讀第七段。

明確: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係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趣味”就是“樂業”。他認為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於“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和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歎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三、課後的探究題一。(題目略)

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並在書本上劃出有關的句子。

明確:(見書本上的劃線句)

學生的回答無論是贊同還是反對,都可以;關鍵在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目的在於通過討論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四、小結。

1、中心意思: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①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的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説服力。

②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講演多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重化深為淺。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闢的警句,都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六段。

2、完成國標本學習指導用書上的題目。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議論文的文體特點,理解議論文中的論點、論據及二者的關係。

2、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3、初步學習“擺事實”(舉例論證)和“講道理”(道理論證)兩種常見的論證方法。

4、對自身學習態度進行反思,端正學習態度,做到“敬業”與“樂業”。

5、摘錄並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提升思想素養。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有業----敬業----樂業),把握論證方法。

2、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三、教學準備:

1、蒐集有關梁啟超的有關資料,以供課上交流。

2、教學錄音及設備。

3、小黑板(出示字詞與課內思考練習題)。

四、教學安排:四課時

五、教法與學法:

1、朗讀法。

2、品悟法。

六、教學過程與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個星期,我們剛剛結束了第一次月考。面對着自己的成績,面對着自己與那些成績比自己高的同學,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你是否做到了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呢?我們又該怎樣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樂事呢?

七十多年前,我國近代思想家,著名學者梁啟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主張。儘管時隔大半世紀,但他所提的這種主張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板書課題)

(二)走近作者:

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梁啟超的資料,然後教師做適當補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著有《飲冰室合集》。

(三)檢查預習情況:(課後讀一讀,寫一寫)

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或釋義(並注意寫法):

①徵引:引用。

②佝僂gōulóu

③駢進pián

④褻瀆(xièdú):輕慢,不莊重。

⑤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一點也不分心。(騖wù)

⑥敬業樂羣: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⑦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⑧不二法門: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後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⑨言行相顧: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⑩強聒不捨:形容別人不願意聽,還絮絮叨叨説個不停。(聒guō)

(四)整體感知,理清寫作思路:

1、播放教學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由朗讀,並思考:

(1)從題目上來看,本文談論的是一個關於什麼的問題?

(對職業應採取怎樣的態度)

(2)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在文中劃出能明確表達作者觀點的語句。讀一讀,好好揣摩。

(“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一要敬業。……第二要樂業。)

(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五)課時小結:

1、本節課主要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2、初步瞭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見解。

【第二課時】

複習上節課的字詞導入。

(一)提問:

本文從文體上看,既是一篇演講辭,更是一篇議論性較強的文章。也就是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於記敍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敍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於説明文側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它通常由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構成。那麼什麼叫“論點”?什麼叫“論據”?什麼又叫“論證”呢?

舉例引導:(舉班上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做例子)

小丘同學學習怎麼樣?----------討論的問題

↓↓

小丘同學學習認真,成績好!----------你的看法,觀點

↑↑

小丘同學上次月考成績總分760分,排名第一。------依據,事實

(二)像上例中,你對某一個問題所持有的看法或觀點,在議論文中,就叫做“論點”。用來證明你的觀點的材料和依據,就叫做“論據”。而運用那些材料和依據來證明你的觀點的過程和方法,就叫做“論證”。(板書議論文三要素)

(三)文章標題為“敬業與樂業”,那麼,它是討論關於什麼問題的呢?試找出文中相關語句。(對職業應採取怎樣的態度)(課文第5段: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説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應採何種態度。)

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要敬業與樂業。)

(四)認真朗讀課文,思考:

1、文中除了談論“敬業”與“樂業”外,還談論了什麼問題呢?(有業)(課文第3段: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説説有業之必要。)

2根據作者先後所談論的問題,將全文劃分層次,並概括層次大意。

第一層(1--5)有業;第二層(6--7)敬業;第三層(8)樂業。

(五)賞析第一層:仔細朗讀(1—5段)

1、作者在論證“有業之必要”時,找了哪些材料依據?

(1)孔子的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百丈禪師的故事:“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每日除上堂説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

2、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其用意是什麼?

“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3、請你再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

(1)可以謀生,使自己在經濟上獨立,人格上自尊;

(2)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頓,不至於無所事事、煩悶無聊;

(3)從業過程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是對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幹的鍛鍊;

(4)有創造性的成就,更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肯定……

(六)課時小結

1、本節課時,主要是通過學生身邊的實際例子來引導學生理解議論文的三要素。

2、領會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引導論證“有業之必要”的。

【第三課時】

複習上節課的議論文知識導入。(論點,論據,論證)

(一)賞析第二層:仔細朗讀(6—7段)

1、假設是你,你打算怎樣來證明“要敬業”這一觀點?

(學生討論)

2、本文作者梁啟超先生又是怎樣證明的呢?他提供了哪些依據?

(1)朱子的話;

(2)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的例子;

(3)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

(4)木匠與政治家,挑糞工與軍人;

(5)曾文正,莊子,孔子的話。

3、思考:這些依據有什麼特點?可以大致分成幾類?

明確:

第一類(1)和(5)都是名人名言;

第二類(2)(3)(4)都是實際的事例。

(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明白論據的兩種類型: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

(二)再次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思路來證明這一論點的?

明確:

(1)什麼是“敬”----主一無適便是敬

↓↓

(2)為什麼要“敬”----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

(3)怎樣“敬”----惟一的祕訣就是忠實

(三)拓展延伸

我們常説,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假如把“學業”當成是你的“業”,那麼,學習了本節課後,你認為該怎樣“敬業”?

(學生討論)

(四)課時小結

1、本節課時着重研討作者論證“敬業”的過程。

2、引導學生明白議論文論據的兩種基本類型。

【第四課時】

複習舊知導入。(議論文論據的兩種形式)

(一)賞析第三層:請同學們默讀第8段

1、作者論證完了“有業”和“敬業”之後,緊接着又是怎樣論證“樂業”的呢?

梁啟超先生從司空見慣的“做工好苦呀”的歎氣聲中談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四肢,五官)“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對於無法逃避的事,與其“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

然後,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

2、為什麼説“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你同意他的觀點嗎?為什麼?(學生討論)

3、“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文中列舉了哪幾條理由?你能不能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示例: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他們懷着找到“鐳”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正是這種“樂業”的精神,成就了她們非凡的人生與輝煌的事業。)

(二)綜合全文,思考:文末説“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如此”指的是什麼?説説“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明確:

(1)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業)

(2)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敬業)

(3)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着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樂業)

(三)質疑探究

作者在論述“敬業”的問題時,提到“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又説“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崙的話説:“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麼看。(學生討論)

(四)課時總結

1本文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思想主張,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充分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三層分別論述“有業”“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

(2)論證説理,引經據典。本文大量引用經典、格言。儒家的《禮記》《論語》、孔子、朱熹、曾國藩,道家的《老子》《莊子》,佛家的百大禪師,都被作者拿出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還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説服力。

(3)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

(五)作業佈置

(1)摘錄並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好好揣摩。

(2)根據本文所學的議論文知識,試寫一篇以“自信”為話題的議論文。字數不少於600字。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課《敬業與樂業》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弄清本文的主要觀點及論證思路,領悟“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初步理解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能找出本文所使用的論據。

3、理解積累相關詞語,經典語句、格言。

4、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弄清本文的主要觀點及論證思路,領悟“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教學難點:

領悟“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由一幅漫畫導入(老師先板畫,後結合着漫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他們中的一位是以勞動為快樂,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為人類創造財富為快樂,這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可貴的敬業精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教我們“敬業”與“樂業”的文章。

二、學習目標

弄清本文的主要觀點及論證思路,領悟“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三、學生自學,師生互動,精講點撥

(一)弄清本文的主要觀點及論證思路。

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①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朗讀課文,要求:聽準字音,體會感情。

②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試着學着有感情地朗讀(誦讀)。

(師範讀課文後,生自讀,然後師指名學生表演朗讀,其餘學生評議。)

點撥:教師要做朗讀指導。如:語調、語勢、語速,語氣的把握等。

③想一想:你從老師的`朗讀中體會到了什麼?

2、弄清本文的主要觀點及論證思路

①學生自讀課文,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與樂業看法的語句。

(師引導每個學生動起來,去找去圈點勾畫,師抽查幾名同學看一看能不能找到。)

②對文中作者的觀點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讓學生提出的問題,先讓同學獨立解決,2分鐘後各組長組織同學交流得出答案,然後推薦代表在班上展示自學成果。)

③請學生速讀課文,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説説這樣分的依據?

(生獨立思考4分鐘,四人一組討論,然後試着把結果展示。要求: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點撥:理清思路是閲讀文章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本文共九段,總體結構是“總——分——總“式。

(二)領悟“敬業與樂業”到主旨生帶着問題再次朗讀課文,問題如下:

1、文章開始,作者就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主旨,説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邏輯聯繫?

2、課文最後,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説“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麼,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讓一二組的同學帶着第一個問題;三四組的同學帶着第二個問題,去自由讀文,獨立思考5分鐘後,各組長就本組問題組織同學交流得出答案,然後推薦代表在班上展示自學成果。)

四、當堂訓練

1、反思自己在學業中的種種態度和做法,談談學習本文後的啟發。

2、你如何看待“跳槽”現象?請把你的感受和觀點寫一寫。

五、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的學習目的主要是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怎樣層層深入地論述自己的觀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上節課同學們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理清了文章的思路,還感知了先哲的思想風采,關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今天讓我們再來提煉本文,再學一些知識好嗎?

二、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能找出本文所使用的論據。

2、理解積累相關詞語、經典語句、格言。

3、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三、學生自學,師生互動,精講點撥

(一)初步理解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能找出本文所使用的論據。

1、生分小組聲情並茂地朗讀這篇課文,試找出並積累幾條自己認為論述敬業與樂業最精彩的警句。讀一讀,體會一下。(引導學生體會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2、同桌合作,邊讀邊找邊想:

①課文論述為什麼要敬業時,舉大總統和拉黃包車這兩件事是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引導學生體會舉事例的論證方法)

②課文為了説“敬業與樂業”的觀點時,作者用了哪些論據來證明的?你能不能找得到?

(生獨立思考3分鐘後,各組長就問題組織同學交流得出答案,然後推薦代表在班上展示自學成果)

(二)理解積累相關詞語、經典語句、格言。

請同學們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1、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

2、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話,按照“我欣賞______,因為它具有_______美,體現在_________”的句式説話。

(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分組交流發言,要求:有自己的看法)

(點撥:文學的審美是一種個體化的活動,我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賞,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賞,用自己的思維去考慮,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

(三)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1、生仔細研讀課文,完成下面問題,一、二、三、四組的同學分別帶着一、二、三、三、四個問題,每組完成一題,在完成本組的問題後可繼續完成剩下的問題:

問題:

①如果有人問你:“百行什麼為先?萬惡什麼為首?”你怎麼回答?

②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

③你該做哪一種勞作呢?

④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⑤不願做逃得了嗎?

⑥“凡是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麼呢?

(同學們獨立思考2分鐘後,各組長組織同學交流得出答案,然後推舉代表在班上展示自學成果。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可做適當引導)

2、文中説“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據作者的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也發現一兩位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嗎?請聯繫自己的實際談談我們中學生該如何去做。

(引導學生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四、當堂訓練

如果你的好朋友學習不專心,有較強的厭學情緒,你怎樣用梁啟超文中的觀點來勸導朋友?請寫下你想説的話。50字左右。

五、小結

通過本文,作者告誡人們:對於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從容地做好每一件事,勇敢地戰勝一切困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