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夜歸鹿門歌》精品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6W

《夜歸鹿門歌》精品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夜歸鹿門歌》優秀教案設計 篇一

【學情分析】

經過前一單元的訓練,學生分析詩歌時已經能熟練運用瞭解作者背景、抓詩歌意象揣摩詩人情感的方法(即“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本課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去鑑賞詩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作者生平、作品風格,本事的創作背景和創作目的;

2、品味詩歌意境與情感,並能背誦全詩;

過程與方法:

1、結合詩人的背景與思想,把握詩歌的內涵;

2、通過誦讀,把握詩歌情感並能背誦;

3、感知詩歌意境,感受是人的灑脱情懷以及隱逸的情懷志趣;

情感與價值觀:

1、瞭解孟浩然的“隱逸超脱”的情感;

2、瞭解詩歌寧靜清幽的藝術境界。

【教學重點】

瞭解作者孟浩然生平,結合課文註釋評價作者的寫作目的。

【教學難點】

鑑賞詩句中各別詩句的情感和作用,學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探究法、輔助: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時候同學們都有背誦唐詩的經歷,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詩作伴隨我們成長,我背誦一首他的詩作,大家看看能不能説出他的名字?(背誦《春曉》)。國中時我們還學習過這位作家的《過故人莊》,請同學們一起背。(略)他是——孟浩然。

看來同學們對孟浩然都比較熟悉,那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他。

二、作者介紹

1、學生介紹

2、老師ppt小結:給大家一張’孟浩然名片”

3、好友李白有詩《贈孟浩然》中評價他(ppt顯示)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鬆雲。”

可見他的“風流”(古今異義,文采)和“隱逸”的形象。

小結: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領域有人篤定孟浩然確確實實是個隱逸詩人,我們今天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學習孟氏的《夜歸鹿門歌》,看看詩歌塑造了怎樣的隱士形象,抒發了怎樣的隱者情懷。

三、吟詠詩韻、初步感知

1、教師範讀,提示學生注意字音、節奏。

2、學生自由誦讀,並結合註釋理清文意。

3、抽學生讀,其他學生思考,本詩的詩眼在哪裏。

4、點評學生朗讀,明確詩眼“惟有幽人自來去(幽人)”。

5、學生齊讀。

四、對比鑑賞、深入探究

1、解題:題目“夜歸鹿門歌”中透露了哪些信息?(生:時間、地點、時間、詩體裁)

2、如此高度凝練的語言,讓我頓時覺得呢原詩太長,於是我改寫了一下:

“山寺鐘鳴晝已昏,餘亦乘舟歸鹿門。忽到龐公棲隱處,惟有隱者自來去。”

看看是不是包含了題目中的所有信息?刪改後的詩作緊扣題目、主旨,大家覺得如何?(學生討論),明確:缺少了詩味。

3、討論:試從內容、情感、表達技巧等角度分析刪除詩句在營造詩境、表情達意時有何作用?

①堵頭喧鬧為了反襯山寺寧靜,不能刪除,作者超脱心境的得以展示;

②世人江村,詩人鹿門,不同的歸宿,對比中點名詩人的隱逸情懷,不可刪;

③鹿門煙樹美景讓作者沉醉其中,“忽”字點名了到家門口時候的不經意,情景交融,不可刪,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享受;

④巖扉鬆徑寂寥之景,知人論世,作者懷才不遇,嚮往、自得的隱逸生活中也有些許的無奈,不可刪。

可見,一切景語皆情語,刪除的詩句都可以幫助讀者“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小結:《夜歸鹿門歌》中,詩人用清淡的筆墨,抒寫了隱逸的情懷,塑造了隱士的形象,構成了獨特的意境。事實上,詩題中的“歸”字,正是詩人從世俗到隱逸的道路。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誦讀詩歌,讀出仙氣兒,爭取背誦。

五、拓展訓練

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範,《山居秋暝》中,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句子,改寫後呈現出一幅畫面的美來。(ppt展示)

請學生從《夜歸鹿門歌》中挑選你喜歡的句子,藉助聯想和想象,用散文詩的語言展示出來。

六、佈置作業

1、背誦全詩

2、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完成課後第三題,分析王維的《歸崇山作》。

《夜歸鹿門歌》優秀教案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瞭解作者孟浩然;瞭解意象的特徵,掌握“緣景明情”的詩歌賞析方法。注意詩歌朗讀節奏和本首詩歌的語言特色。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疏通、賞析詩歌,注重學生詩歌閲讀、理解和表達交流的能力的提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作者在描寫清閒脱俗的隱居生活描寫中暗藏着孤寂的心靈軌跡。

教學重點:

把握詩歌的意象,掌握“緣景明情”的詩歌賞析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在描寫清閒脱俗的隱居生活描寫中暗藏着孤寂無奈的心靈軌跡。

教學過程:

一、知識反饋:

默寫

二、導入並介紹孟浩然:

我們大家國中的時候學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憾岳陽城。欲渡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他是孟浩然的作品,從詩中“欲渡無舟楫”可以看出他有積極用世www.之心卻遭遇失意,於是孟浩然成為盛唐時期一位不甘隱居,卻以隱居終老的詩人。

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

孟浩然的詩多描寫隱居閒適和羈旅愁思,在山水田園的景色描寫中寄託自己的性情,如學過的《過故人莊》,語言清淡,意境清遠,多自然超妙之趣,與另一位同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並稱“王孟”。

三、題解:

鹿門,作者家住湖北襄州襄陽漢江東岸,在河對岸鹿門山開闢一住處,以追隨東漢隱士同鄉人龐德公隱逸之志。所以,鹿門是詩人歸隱之處。夜歸鹿門山是説詩人晚上回鹿門山。

四、整體把握: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注意兩個問題:

①結合註釋標出詩歌中難於理解的字詞。

晝:白天。昏:黃昏,天剛黑的時候。晝已昏:已由白天到了黃昏的時候。

人隨沙岸:人們沿着沙岸。向江村:向着江村走去 餘:我。乘舟;指乘魚梁渡口的渡船 開煙樹:這句是説,鹿門山的樹木,剛才在暮煙籠罩中一片蒙朧;現在月亮升上來了,照耀得那樣清晰明朗。

巖扉:山巖洞穴的門,這是説他住處的簡陋,鬆徑:空虛靜寂

唯有:獨有,只有。幽人:泛指隱者,這裏是詩人自稱。

②對詩歌的內容進行整體把握。

山寺裏的鐘聲響起,天色已經昏暗,漁梁渡口人們爭着過河喧鬧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門。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公隱居的地方。巖穴的山門及鬆間的小路靜悄悄的,只有我這個隱者獨自來來去去。詩人歸時候的所見所聞

五、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1、請學生回答詩中有哪些景的描寫?

山寺黃昏的鐘 渡頭爭渡 月照煙樹 巖扉鬆徑

2、文章中除了這些還有哪些事的描寫?

村民歸家 我去鹿門 幽人獨行

3、同學們看看,剛剛我們找出的部分就是詩歌的意象,每一部分的意象就是一幅圖畫,要求大家展開想象,接下來請大家:對景物進行分析並得出他們的特點

山寺黃昏的`鍾:清淨、鐘聲綿長,山寺更是精神的嚮往、黃昏時節更是引人思緒

月開煙樹:明朗冷清 巖扉鬆徑:幽靜冷清(總孤寂清幽冷寂) 渡頭爭渡(熱鬧嘈雜,充滿凡塵氣息)——喧譁嘈雜

4、剛剛我們得出的部分就是詩歌的意境,現在請大家在詩歌中找出一個恰當的動詞將這兩個意境聯繫起來。明確:歸。

5、讓學生自己分析這個歸字的含義及此字中所包含的作者情感

“歸’一指回鹿門山,一指歸隱。體現了作者從世俗到隱逸之路。同是也表現出作者的孤寂,冷清之情。

6、於是我們歸納出整首詩中作者的情感內容

體現了詩人對人生道路的抉擇態度,委婉地表達出作者仕途受挫後的棄世隱居思想,同時又在清閒脱俗的隱居生活描寫中暗藏着孤寂的心靈軌跡。

六小結:

同學再回過頭來看一看,我們從詩歌的意象,得出詩歌的意境,最後體會作者的感情,有景有情,這是詩歌中常用的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的寫作方法,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置身詩境,融情入景的賞析方法,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

知識遷移 (請同學們自己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鑑賞這首詩歌,師略加點撥) 歸嵩山作

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山下,歸來且閉關

【註解】

1、閒閒:從容貌。

2、迢遞:遠貌。

3、且閉關:有閉門謝客意。

【韻譯】

清沏溪流兩岸林木枝茂葉繁,我乘着車馬安閒地歸隱嵩山。流水有意與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鳥有心跟我一起倦飛知還。荒涼的城郭緊挨着古老渡口,夕陽的餘輝映着經秋的重山。遠遠地來到嵩山下安家落户,決心歸隱謝絕來客把門閉關。

【評析】

這首詩是寫辭官歸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心情。首聯寫歸隱出發時的情景。頷聯寫水寫鳥,其實乃託物寄情,寫自己歸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歸隱之心不改,如禽鳥至暮知還。頸聯寫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於景,反映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末聯寫山之高,點明歸隱之高潔和與世隔絕,不問世事的宗旨。寫景寫情並舉,於寫景中寄寓深情。層次整齊,景象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