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麋鹿的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68K

麋鹿的教案多篇

麋鹿作文 篇一

麋鹿作文

麋鹿是我國特有的動物也是世界珍稀動物。它善於游泳,再加上寬大的四蹄,非常適合在泥濘的'樹林沼澤地帶尋覓青草、樹葉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棲息活動範圍在今天的長江流域一帶。黃河流域是人類繁衍之地,生息於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們為獲得食物而大肆獵取的對象,致使這一珍奇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其野生種羣很快便不復存在了。值得慶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時,麋鹿就被捕進皇家獵苑,在人工馴養狀態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來,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間,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獵苑內尚有二百多頭。這是在中國大地上的人工環境中生活的最後一羣麋鹿。根據大量化石和歷史資料推斷,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瀕臨滅絕的境地。請大家好好珍惜麋鹿。

冊語文 《麋鹿》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23個生詞,其中16個只識不寫,學習多音字“悄”,理解“迴歸自然”、“絕跡”、“漂泊”等詞語的意思。

3、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4、讓學生在瞭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課文的第二、三段為教學重點。

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麋鹿的資料。

2、相關圖片和文字投影。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23個生詞,其中16個只識不寫,學習多音字“悄”,理解“迴歸自然”、“絕跡”、“漂泊”等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交流自己瞭解的麋鹿。

板書11 麋鹿

二:自學課文。

1、讀準生字的字音,認清字形,邊讀邊想,讀懂主要詞語。

2、讀懂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紹了麋鹿的哪幾個方面。

3、用一句話或一段話介紹麋鹿。

4、交流。(1)生字詞的音形。(2)交流讀書情況,糾音。(3)回答上面的問題。

5、可根據問題分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讀這一小節,你看到了什麼,指導朗讀。

結合看圖,瞭解這裏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場所。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3、讓學生在瞭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聽寫詞語。

2、説説課文主要從哪幾方面介紹麋鹿的。板書外形生活習性傳奇的經歷

二:學習課文的重點段。

1、自讀二、三自然段,説説麋鹿的外形。

2、出示圖,生介紹麋鹿的外形。

3、讀第四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從而知道了什麼。

4、小組合作學習麋鹿的傳奇經歷。

5、彙報。

三:作業。

1、加偏旁組新字,組詞。

參( )( )( )( )( )( )旁、列、肖。

2、在“氣候温和”、“林茂草豐”、“廣闊”、“茁壯成長”。這五個詞語中任選三個詞語寫一段話。

3、收集保護動物的資料並開展活動。

《麋鹿》教學設計 篇三

説教材:

《麋鹿》是蘇教版語文第十冊的一篇課文,該文以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的內容,層次清晰地介紹了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以委婉的含蓄的筆觸敍述了它們歷經磨難終於回到祖國的坎坷命運,樸素的説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也滲透了強烈的愛國情感。

對動物的愛好,對萬物的好奇,正是當今孩子的天性。按照課時計劃,兩堂新授課下來,我發現學生通過網絡學習,興趣盎然,熱情高漲,學生在濃濃的情趣中瞭解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在鮮明駭人的史實中激起了學生對麋鹿坎坷經歷的深深惋惜和強烈憤慨。莫忘國恥,振興中華,一種民族精神也油然而生。可以説整個過程收到了預期效果。

然而在課後,我發現,在留言薄上學生留下了許多問題,細細斟酌,每個問題都充滿了學生濃濃的情趣,透露出對動物的鐘情與眷戀,包孕着對新知的渴求。(打開留言薄)

a麋鹿在3000年前在長江中下游就有,為何在漢朝銷聲匿跡,在1885年又在北京發現。時隔這麼多年,還有奇蹟的出現。而我們大家都喜歡的恐龍為何卻沒有奇蹟般的出現呢?它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研究恐龍的滅絕)

b姜子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封神榜寫了個怎樣的故事?(研究姜子牙,《封神演義》)

面對着這些問題,我很是欣喜,這不是學生自己對世界的開拓嗎,這不是偉大的探索精神的體現嗎?這不是學生在自我開發教材嗎?雖然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已經完成,但我卻意識到了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的成功,這才是我們教學工作的真正開始,也是學生髮展的真正起點。

可能有老師會提出,這些和課文內容風馬牛不相及,是不是脱離了我們的語文教學。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我們新課程不是提出嗎?語文教學應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語文課堂應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不是有專家提出來了嗎?要跳出語文教語文。

課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為大課堂,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絕不能僅僅束縛於課堂和教材之中,在“大語文觀” 的指引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種種活動與興趣,這不是我們此時所要做的嗎?因此,我就思考,何不將這些來源於學生的問題作為我們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拓展語文閲讀研究的主題呢?我想,這對培養學生眾多能力是有裨益而無害的。

為此,我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決定展開課文的深入拓展研究。也就是想再利用一堂課圍繞學生的問題展開研究。

教學目標:

要説這堂課我所追求的目標是什麼?四個字:學有所得。就是説,讓學生在我們教師創設的網絡環境中展開研究而有所得,無論是知識、能力、情感等各方面,只要他們提高了,發展了,我就認為我的預設目標就達到了。當然不同的學生有着不同的價值取向,差異是難免的,但我認為只要他們在各自的基點上有發展就説明我追求的目標就已經達成。學生在研究中只要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這就是有所得,學生的信息素養髮展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高了這就是所得。

教與學的策略:

基於以上目標的制定,我在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過程中,讓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決定研究的方式、研究成果的表達與展示形式,我將由教壇的表演者退居為後台的導演者,承擔着準備、設計、參與等的支援者,通過為學生創設和營造一個民主的、和諧的、寬泛的、有彈性的、餘暇的充滿人文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各自的興趣愛好中,選定自己喜歡的研究主題,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在這知識的海洋裏遨遊,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在研究中發展,在研究中進步,我想,學生必有所得。

網絡環境設計:

研究性學習為師生的發展開闊了無限的空間。教師除了要開發好課程外,更要開發好供學生學習的資源與環境。我始終這麼認為專題網頁是一種資源,但更是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工具,是學生探索研究的平台。創設良好的具有人文色彩的網絡環境對於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大家會發現,該網站是以研究麋鹿為對象的,但是我看到留言薄上的幾個問題,我則根據學生需要對此又作了調整與完善,補充了相關資源,其實,我認為,這過程本身也是一個發展過程,是一個動態生成過程。我覺得我們教師就是要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我們提供的專題學習網站更是要為學生髮展服務。不妨我們再來看一下該網站。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大板塊:

(一)“學習(目標)任務區”——學生自主學習的燈塔

在主頁上,我設計了學習任務欄,將學生的提出幾個問題歸納後放到該區,作為本課堂的研究主題,為學生指明航標。

(二)“網絡資源區”——學生探索知識的導航

資源區儘可能集各種麋鹿的相關圖文聲像資源信息與一體,提供基本能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某一相關主題的資源,供學生主動研究。大家都會認為網絡的資源信息應該是海量的,我們提供給學生的信息越多越好。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我們的專題學習網站該怎麼建設?“減肥”這個詞語大家在多媒體課件製作時恐怕早就聽説過,我也曾想,我們能不能在專題學習網站設計時也考慮這個問題,除了我們將有針對性的信息呈現外,我們能不能首頁上設計了一個高效的檢索功能,只要在此輸入關鍵字,學生便能在眾多信息前能方便快捷地檢索信息,從而提高學習的效度。下面撇開麋鹿信息,就支持兩個研究主題研究的信息資源談略談一二。

點擊恐龍館,學生便能找到許多關於恐龍的圖文聲像信息,在各種信息的刺激下,我們每個人都會處於一種高度的興奮狀態之中,產生強烈的探索興趣和勾起研究慾望。

點擊封神榜,我們會看到姜子牙神奇的坐騎,看到許多關於姜子牙的神奇故事,看到眾多關於封神榜的故事。曲折動人的傳奇故事,個性鮮明的傳奇人物,無不讓學生動情,強烈的求知慾望更驅使他們啟動向這部神奇鉅著研究的步伐。

另外,考慮到學生可能還會生成新的問題,網絡資源區還超鏈了許多搜索網站,供學生按深入研究的方向繼續學習,來拓展研究性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因此,大家會發現,該網站綜合性強,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足夠的支持率。

(三)“主題討論區”——學生髮表見解的窗口

“主題討論區”是專為學生主題學習而開闢的論壇等,並提供netmeeting等網絡工具,為學生創設會話、交流的平台和協同發展的空間。學生可以在討論區提出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回覆看到的事實,發表自己的見解。當然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走出座位,尋找夥伴,共同展開研究與商討。

(四)“成果展示區”——學生展示才華的園地

讓學生將自己的電子創作,ppt文稿,繪畫作品,研究報告等研究成果在展示區中展示,極大地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成就學生。

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設計

“學習支持網”與語文教學結合,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習的開放性、問題性、過程性、實踐性、合作性原則,學生能夠完成確定研究主題、實施研究、成果評價等研究型學習的基本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轉變。本課的研究性學習由以下幾個主要環節組成:

1.生成問題,確定研究主題——進入問題情境階段

當學生完成《麋鹿》兩課時學習後,我發現學生在留言薄上提出了一些頗有研究價值的創造性的問題。為此,我就通過網絡,師生共同討論,挑選出兩個學生最關心的問題(研究恐龍的滅絕;研究姜子牙和《封神演義》),向學生推薦研究,也就是確定了本堂課的研究性主題。

2、網上學習,自主研究——實踐體驗階段

這個自主,我是定位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性地圍繞一個主題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中心內容,“同學們,請大家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問題展開研究,這些問題可以是這上面的,也可以不是這上面的,但只要是自己想解決的都可以去研究。”同時,教師幫助學生制定研究計劃。(研究什麼,怎麼研究,和誰一起研究,研究的步驟,研究結果怎樣反映)也可提供研究記錄表。

問題的扼殺,實際是對學生髮展的扼殺。這樣設計,既尊重了學生個性,又使學生各取所需,一切在濃濃的興趣中完成,去發展,去追求各自所得。

如在研究二時,有學生對姜子牙的坐騎很是喜歡,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網絡很快找到“四不像”坐騎的圖片以及關於它介紹的文字信息(演示),“喲賽”“好神奇喲”一種神奇感在此頓生;“姜子牙是個怎樣的人?”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學生在許多曲折的故事中展開研究,剖析人物鮮明個性,學生定會感悟出這是個機智、有謀的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封神演義》是一部世人皆喜的鉅著,扣人心絃的視頻,曲折感人的故事,將刺激學生的多種感知元,濃郁的興趣以及對知識的渴求,將促使學生去研究該作品的傳奇以及該文學的深遠的藝術價值,這樣由姜子牙的坐騎、姜子牙的為人引入到《封神演義》的研究,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喚起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學的熱愛,對古老文化的熱愛。這不是我們編者的良苦用心嗎?

當然,也有可能,學生在該研究中,會形成新的問題,我覺得這卻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因為大家都會知道,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在問題中發展,在矛盾中增長,從而形成研究不止,發展不止的好勢頭。

在研究的方式上我想讓學生或個人、或小組協作,也可以突破時空隧道,與校外專家、研究者建立有效、快速的聯繫,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網絡環境下得以實現。

3.彙報交流,深化提高——表達和交流階段

學生將各類信息加工形成記錄研究過程的小型報告、小論文,以及指導學生製作各種ppt作品、電子作文,將研究結果以各種形式展示出來,形式可以是小組合作彙報,展開答辯會等,通過交流研討,分享成果,進行思維碰撞,使認識和情感得到提升。

如在研究一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ppt的展示,研究小論文、電子作文來展示成果,諸類“恐龍的滅絕的原因”“恐龍的生存環境”問題將都奶奶感解決,通過與麋鹿比較,學生得出一個共性:一個良好的環境是動物生存的重要條件。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更涉及到了好多關於遠古時期的知識。。

當然在研究時,不能排除學生對其他問題的研究,如“貝福特是怎樣飼養這些動物的?他為什麼會把這些動物養得這麼好?”,對於這些新生成的問題,我們將給予肯定,並給予大力鼓勵,讓不同的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有不同的收穫。因為,這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組學習中,個體成員要互相配合,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享信息與資源,共同承擔學習責任,榮辱與共,呈現出白花竟豔的勢頭。這樣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廣闊而豐富的空間。

4.評價總結,再次展開深入研究,持續發展。

學生在在研究過程中定會產生許多新問題“我國有哪些文學鉅著?研究價值怎樣?” “我想去參觀恐龍園”等諸多問題我們可以和學生一起展開持續研究,讓我們的研究再次深入拓展。從而培養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做到研究不止,追求學生髮展的可持續。

設計特色:

通過思考,我覺得我的設計體現了以下特色:

1、我們很多教師可能在開頭時會覺得本課研究主題散而亂,聰明的老師,相信此時也已經意識到我這堂課“形雖散但神卻很聚”的特點了吧!我們不妨把這幾個問題拎起來,不都是麋鹿課文的拓展深化嗎?感悟麋鹿之神奇,動物保護之急切,生態平衡之重要。再説研究二,不是遵循着“麋鹿神奇——姜子牙神奇——封神演義神奇——我們中國人智慧神奇”我想這也是我們語文拓展閲讀的起點與歸宿吧。

2、遵循了新課程標準,體現了較新的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拓展了語文教學的領域,嘗試探索了在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語文綜合實踐課的思路,學語文不是僅語文,跳出語文學語文,真正體現出大語文的教學觀的教學思想。

3、創設了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有足夠研究性學習支持的專題學習網站。在網站建設上首先考慮了減肥的思想,架設了可供學生自主發展,自由展技的舞台,構建了一個平等會話,協作交流的平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積極為學生享受成功喜悦而服務。

4、研究的主題來源於學生,貼近學生生活,迎合學生個性,遵循了問題從學生中來,又到學生中去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篇四

1、理解“放養與飼養”、“陸續與相繼”等詞語的細微差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麋鹿》教學設計 篇五

學習目標:

1、通過課文的學習,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能説出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從麋鹿多災的命運,領悟到野生動物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去保護他們。體會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視,激發熱愛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它的傳奇經歷。

學習難點:

從麋鹿多舛的命運,領悟到野生動物的命運往往和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學習準備:

蒐集有關麋鹿的資料課件

學習流程:

一、學情調查

(1)檢查生字詞語:

難讀的生字就藏在這段文字裏了,請試着讀一讀。

麋鹿俗稱“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獨具特色。

麋鹿也是哺乳動物,胎生,孕期長,生長慢,喜歡生活在氣候温和、林茂草豐的沼澤環境中。

麋鹿曾因在戰亂中慘遭殺戮,在故土銷聲匿跡。後來,在顛沛流離並幾乎要滅絕於歐洲時,英國的貝福特公爵深明大義,收養了世界上僅存的18頭麋鹿於自己的私人別墅──烏邦寺,由於飼養得法,麋鹿生長良好,並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結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經過長途跋涉,迴歸故土,迴歸自然。至今,麋鹿總數估計已逾千頭。

2、課文是圍繞()、()和()來向我們介紹麋鹿的。

(設計意圖:這兩個內容是對學生上節課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一方面是檢查生字詞,一方面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本節課的學習做銜接。)

二、質疑探究

(一)學習課文2——4自然段,瞭解麋鹿的生活習性和外形特點。

1、麋鹿的外形有什麼特點?生活習性又是怎樣的呢,請仔細閲讀第2——4自然段,用“ ”畫出描寫外形特點的句子,用“ ”畫出描寫生活習性的句子。

2、在小組中交流找到的句子。

(設計意圖:通過勾畫句子,讓學生閲讀文本,走進文本,準確認識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二)自主合作學習“傳奇經歷”

1、麋鹿不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還有傳奇的經歷。自讀課文第5-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時間的詞,並思考在那個時間段裏麋鹿有着怎樣的經歷?(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也可以用文中的詞句概括)

(温馨提示:先讀課文自己思考,然後在小組中交流,最後寫在展板上)

2、用心再去讀一讀5—7自然段,看看哪段經歷吸引着你,並牽動着你的心,畫下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瞭解麋鹿的傳奇經歷,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麋鹿的坎坷經歷。)

(三)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瞭解麋鹿的生活環境麋鹿迴歸祖國,迴歸大自然,開始了新生活。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這個“新生活”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四)結合麋鹿的傳奇經歷,説説麋鹿的命運與什麼有關?

(設計意圖:滲透思想教育,使學生產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達標檢測

本文詳細介紹了麋鹿的()()和(),讓我們認識了麋鹿奇特的外形:()()()();獨特的生活習性:(),();從麋鹿的傳奇經歷,我們明白了麋鹿的命運與()的命運息息相關,我們應該()。

四、拓展延伸

我國還有許多珍稀動物,請蒐集收集國家級保護動物的資料。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感知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

學生交流

2、師:你們瞭解得真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跟大熊貓齊名的珍稀動物——麋鹿。認讀麋,知道是鹿的一種,出示麋鹿的圖片。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片詳細介紹麋鹿的課文。

這是六年級的一篇課文,我們五年級同學有信心學好它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出示自讀要求:

1、A、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遍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詞句反覆來回地多讀幾遍。B、思考一下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麋鹿的。

2、學生自讀課文

三、初步感知,隨文識字。

1、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正音;或者提醒那個詞讀時需要注意。(悄無聲息)

從課文第一小節寫的是什麼呢?(生活場景)麋鹿生活的環境可以用文中那些詞來描述下。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指名生讀,正音;注意“坐騎”的讀音和姜字的寫法

這一小節又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外形)麋鹿的外形怎樣?這樣的外形讓我們感覺這麋鹿怎樣?交流,齊讀外形。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指名生讀。正音。讀的時候,還有哪些詞語要注意。“跋涉”“哺乳”相機理解。跋涉這個詞是你是怎麼理解的?

這一段中你又瞭解了些什麼?從文中那句話瞭解到的,讀給大家聽聽。

相機進行“沼澤”的理解

這一段告訴有關麋鹿方面的知識真多,其實這些都是與麋鹿的什麼有關?

(生活習性)

課文中除了這一段外,還有沒有其它自然段與麋鹿的生活習性有關

4、指名讀第4自然段,理解“繁殖”

5、第5—7自然段學習。

找出時間的定性詞,按時間指名學生讀,相機糾正難讀的字詞和

隨文對“顛沛流離”的理解。

四、整體迴歸,概括指導

引導學生根據板書整體迴歸課文內容,並指名學生對課文進行概括。

教師進一步指導概括方法。

板書:麋鹿

外形奇特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教學評價:

阮開芳:教師把新課標理念貫穿始終,堅持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去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王薇:《麋鹿》一課,文章內容理解起來比較簡單,很適合孩子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張老師充分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在第一課時教學中以讀為主導,靈活機智地引導學生隨文識字。

杜海:教師引導學生在充分感知課文的內容的情況下,利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對詞語的理解,體會詞語在文中的表達的思想情感。

王桂芝: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耐心引導組織學生讀好難讀的字詞語,切實指導學生學習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讓語文第一課時教學更紮實有效。

侯成果:課堂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我個人認為張老師的這第一課時教學的教學模式還比較墨守成規,固守地按照逐段朗讀方式來組織教學,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和主體地位還沒有真正得到體現,教學機智和策略需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