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39W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多篇】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的張數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列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看圖上的信息:

誰能説一説圖上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誰能根據這些信息找出等量關係?

分組討論:

小組彙報:

先畫線段圖。

根據姐姐的張數+弟弟的張數=180這個等量關係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這樣寫: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想: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

4x=60是4個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姐姐有135張郵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樣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誰能説一説你是根據哪個等量關係列的方程。

小結: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由於有兩個未知數,需要選擇設一個未知數為x,在根據兩個未知數之間的關係,用字母表示另一個未知數。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是4個x”。

三、運用新知,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第100頁試一試:

選兩題進行板演

第101頁試一試:第二題:

生列方程,説等量關係。

這一題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101頁試一試:第三題,第四題

生説等量關係列方程。

四、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內容,你學到了什麼,還有哪些疑問?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計算器的結構和基本功能,能正確地運用計算器進行一些大數目的一步和兩步式題的計算。

2感受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便捷和準確,體驗依據計算的需要和數據特點靈活選用合適的運算方法。

3、經歷用計算器探究和發現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在嘗試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瞭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一步和兩步式題的計算。

教學難點:依據計算的需要和數據特點選用合適的運算方法;藉助計算器探索發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出示中央電視台節目《機智過人》的圖片。

師:節目中有最強人類代表和人工智能進行精彩而有趣的“人機大戰”,人們都在談論到底是機器人厲害?還是人類厲害呢?你怎麼看?

師,你們説的都有道理。機器人和人類各有優勢,咱們要想辦法用好人工智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發揮一下人腦的優勢,使用好計算器以為我們服務。板將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設計意圖]創設了電視節目《機智過人》中“人機大戰”的情境,引導學生辯證的對待人與機器的關係,激發學生想要操控機器為學習服務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嘗試操作、自主探索一一正確使用計算器

一、介紹計算器的基本結構

出示計算器圖片。

師:你在哪裏見過人們使用過計算器?

師:請拿出計算器仔細觀察,計算器上有些什麼?關於計算器上的各種鍵,都是派什麼用處的?你們知道嗎?把你知道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彙報計算器的構造:顯示器、數字鍵、符號建、開關機鍵等。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認識計算器的基本結構和一些常用鍵。

二、正確使用計算器

1、初試本領。

師:認識了計算器,問問自己:“我會用計算器嗎?”

請用計算器算一算:38+27= 30x 18=

師:以38+27為例,説説你是怎樣按鍵計算的?(課件演示輸人過程)

師:計算器到底算的對不對呢?有什麼辦法知道?(口算或筆算)

師:既然這兩道題用筆算和口算都能算,那還學習計算器幹什麼用呢?

[設計意圖]藉助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驗,讓學生在嘗試操作、互相交流中認識計算器的計算方法“既然這兩道題用筆算和口算都能算,那還學習計算器千什麼用呢?”這一誘導性的問題,旨在讓學生領悟到計算器的價值是進行大教目的計算。

2、為什麼要用計算器。

出示題目:13027-8934= 41600÷128=

師:這兩道算式和上面兩道算式有什麼區別啊?如果想快速算出來,你很想借助什麼工具?請計算器來幫幫忙。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反饋。

[小結]在輸人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的做到:整體讀數,細心輸入。

[設計意圖]在操作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用計算器計算大數目的快捷,同時也提醒學生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整體讀數、細心輸入。

3、體驗計算器使用中的困惑。

(1)巧遇困惑,識別運算順序。

出示題目:20xx-39x 21=

師:怎麼會有兩個答案呢?究竟哪一個對呢?計算錯的又是什麼原因呢?(引導學生討論)

師:原來是手裏的計算器不懂運算順序,那怎麼辦?看誰能辦法來指揮它?

讓剛才算錯的同學重新按計算器計算。

展示比較智能的計算器,能識別運算順序

老師介紹這兩種計算器:聰明的計算器和傻瓜計算器。

重點説了,傻瓜計算器怎樣來進行計算?

除了用這樣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

(2)認識“M+”、“MR”、“MC”功能鍵

師:在你們的計算器上有這兩個鍵:“M+”“MR”有的計算器上是“MRC鍵”,“MRC”是“MR”和“MC”的合併鍵,知道這兩個鍵有什嗎?它們就是計算器的紙和筆。

師:知道怎麼用嗎?視頻播放,計算這個算式使用這些鍵的用法。

39X21 “M+”(記憶)

20xx- “MR”(提取)

= “MC”(刪除記憶)

你對計算機還有哪些瞭解嗎?

活動:向同學介紹計算器。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要用好計算器首先要了解自己手中的計算器是“科學型”還是“算術型”,如果是“算術型”計算器,在計算混合運算的時候,要注意運算順序,並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用“M+”、“MR”、“MC”這幾個功能鍵。

第三環節:及時反思,合理使用計算器

一、感受計算器的優勢

師:你覺得計算器怎麼樣?你對這個新朋友有什麼評價?

[小結]計算器的確是人們的好幫手,用計算器計算又快捷又準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二、靈活選擇,辯證對待

遊戲:挑戰30秒

師:下面咱們進行一個挑戰賽?

出示題目:9467 x 567x0=

45 ÷5=

9328-2965=

師:做完這組題,你對計算器的使用有什麼新的想法?

[小結]靈活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才能幫助自己又快、又正確地解決問題。

師:(指着課題)我們再間間自己。我會用計算器了嗎?

[設計意圖]這是教材內容中沒有的,之所以要補充這個環節,目的是要讓學生明白雖然有了先進的計算工具,還要將它和口算、筆算相結合,充分發揮各種算法的優勢。

第四環節:積極探索、善於動腦一享受藉助計算器而超越計算器的快慰

出示挑戰題目:

111111111×11111111=

師:遇到了什麼問題?原來計算器的顯示屏是有限的,計算器解決不了,怎麼辦?靠我們的大腦,想想看,有什麼好辦法?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進行討論研究,仔細觀察,探索其中的規律。

1x 1=1

11x 11=121

111x111=12321

1111x1111=1234321

11111X 11111-123454321

111111X 11111121345654321

1111111X 111111234567654321

11111111X 1111113-56787654321

111111111x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師:你們看多美呀,這就是數學之美!

[設計意圖]故意設計此題,讓學生體會到計算器也有計算不出來的題目。但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計算出來,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器去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最後。“寶塔數”的展示,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神奇和美妙。

第五環節:追根溯源、拓展視野一介紹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師:計算器幫我們“發現”規律,讓我們領略到數學王國的奇妙!那關於計算工具發展的歷史,你知道嗎?

學生介紹自己對計算工具發展史的瞭解。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的介紹計算器的發展史,形象生動,既讓學生獲得了知識,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激發起學生對計算器甚至是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的探索興趣。

第六環節: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師:學完這堂課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回顧全課,讓他們充分感悟計算器給人的生活帶來的便捷,體驗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想要發明更先進計算工具的慾望。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求億以上數的近似數。(教材第21頁例4)

教學目標

能用“四捨五入”法正確地求出億以上數的近似數。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四捨五入”法求億以上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難點:正確求出億以上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我們已經學會了億以內數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的方法,那麼億以上的數又該怎樣求近似數呢?(板書課題:求億以上數的近似數)

二、學習新課

1、教學教材第21頁例4。

(1)出示問題。

師:比億大的數,同樣可以用“四捨五入”法求出近似數。大家試着做一下這兩個題。(課件出示教材第21頁例4,引導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2)解決問題。

教師點名説一説是怎麼做的。教師根據學生彙報邊講解邊板書。

先分級找到億位,再看千萬位上的數,用“四捨五入”法求出近似數,再加上“億”字。

使學生明確:改寫成用“億”作 單位的數時,關鍵要看千萬位上的數。

2、億以上數的近似數的求法。

師生共同歸納出億以上數的近似數的求法:求億以上數的近似數時,先分級,找到千萬位,再根據千萬位上數進行“四捨五入”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

三、鞏固反饋

1、完成教材第21頁“做一做”。(點2名同學板演,其餘學生獨立完成,然後集體訂正、評價)

(1)9 10

(2)428000000≈4億

5260230000≈53億

49692000000≈497億

2、把下面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不是整億的,用“四捨五入”法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

10600000000

503000000000

7200000000

5270230000

49692000000

26900800000

(課件出示題目,點3名同學板演,其餘同學獨立完成,然後集體訂正、評價,使學生再次明確“=”和“≈”的正確用法)

答案:10600000000=106億

503000000000=5030億

7200000000=72億

5270230000≈53億

49692000000≈497億

26900800000≈269億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求億以上數的近似數

求億以上數的近似數時,先分級,找到千萬位,再根據千萬位上的數進行“四捨五入”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

教學反思

1、億以上的數比較大,求其近似數比較困難。教學時,可以類比億以內數近似數的求法,遷移類推,讓學生根據“四捨五入”法自主探索億以上數的近似數,同時藉助分級幫助學生理解求近似數的關鍵,使學生更好地對億以上的數的近似數進行求解,並掌握其方法原理。

2、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課資料參考

典型例題準備

【例題】將187500000,211600000兩個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都約等於2億,哪一個數看成2億,誤差較小?

分析:所謂誤差小,就是指哪個數離2億更接近,我們可以用減法算出它們的差。

200000000-187500000=12500000,211600000-200000000=11600000,11600000<12500000,所以211600000看成2億,誤差較小。

解答:211600000看成2億,誤差較小。

解法歸納:解此類題時,可以分別求出兩數的差,比較大小後即可得出結論。

相關知識閲讀

延續四百多年的數字聯

數字對聯,生動有趣,令人記憶猶新。

明朝嘉靖年間,江西吉水縣的狀元羅洪光與幾位飽學之士同遊九江,順流而下,江風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這時,鄰船一名船伕慕名來到羅洪光的船上,説有一個上聯,請大人續對。

羅洪光根本沒把船伕放在眼裏,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麼妙聯?上聯無趣,我對之也無味。待船伕寫出上聯,羅洪光卻傻了眼,遲遲無法下筆,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伕的上聯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葉風篷,下九江,還有十里”。

上聯不僅説出了實事,而且把從一到十的這十個數字按順序嵌進去,成了“絕對”。

從那以後,400年沒人能對出來。直到1959年夏,一個偶然事件的啟發,才被一個叫李戎翎的人對上。

原來,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裝修工託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貴木材,只兩天便運到了。據説,1943年也有人找這種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這一對比,使李戎翎想到那個“絕對”,於是他續出了下聯:

“十里遠,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天平遊戲活動,讓學生髮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2、讓學生能利用發現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3、通過操作、推理等活動,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難點:

通過天平遊戲,幫助學生理解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加(或減去)同一個數,等一式仍然成立。

教具、學具:

天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老師課前給每個組準備了一個天平。你瞭解天平嗎?怎麼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左右托盤中放入同樣重的物品。)

今天我們要利用天平來做遊戲,通過遊戲同學們將會發現一些非常有趣的東西。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經驗基礎出發,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思維進入到課堂學習中。】

二、創設情境,建立模型

1、在天平的左側放5克砝碼,右側也放5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説明什麼?(兩邊的質量相等。)能否用一個算式表示:5=5

2、再在天平的左側再放2克砝碼,你們發現了什麼?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復平衡?(右側也放入2克的砝碼或物品。)

怎樣用算式表示?(5+2=5+2)

3、左側的砝碼重X克,右側放10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説明什麼?你知道左側的砝碼重多少克?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X=10)

4、如果左側再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右側也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説明什麼?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X+5=10+5)

5、通過上面的遊戲你發現了什麼?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天平的左右兩邊加上同樣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6、你們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減去相同質量,天平會怎樣。先看書,再動手驗證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學生體會到天平的左右兩邊加上同樣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後,讓學生進行猜測和驗證,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了思維能力。】

7、通過剛才兩組遊戲,如果我們把天平作為一個等式的話,你發現什麼數學規律?小組交流。(通過天平遊戲,發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8、120+( )=120+35 234-123=234-( )

345-( )=345-( )

三、解釋運用

1、(出示圖片)這時候天平平衡嗎?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這個等式是一個方程。求出X+8=10中的未知數X

(1)你知道這道題中的未知數X等於多少嗎?説一説你的想法。

X+8=10

X+8-8=10-8 方程兩邊都減去8

X=2

(注意書寫格式,等號要對齊。)

(2)X=2對不對呢?你有什麼來證明一下嗎?

【設計意圖:在教學之前,讓學生先自己體會,獨立完成解方程的題目,然後再由教師進行鍼對性的指導和點評,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會更加高效。】

2、試一試:求未知數X

獨立完成,全班反饋,交流。

3、全課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