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8W

新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多篇】

人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教案2021文案 篇一

一、課題:量的計量

1、單名數、複名數的複習,並舉例。

請你説説圖裏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徵和字母表示的意義。

2、小組共同回憶探討。

二、平面圖形的面積。

談話:回到學校,馬明對手頭的材料認真研究起來。

提問:你能幫馬明出個主意,更好地對這些數據進行比較研究嗎?

小結:用統計圖可以把數量之間的關係表示得更加形象具體。

提問:我們根據統計表選擇什麼樣的統計圖?為什麼?

總結:我們是根據統計圖的特點來選擇統計圖的。現在打開書p140,再看一看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三、根據統計表畫統計圖。

要求:小組長拿出課前老師發放的`製圖紙,在徵求組員意見的基礎上合作製圖。每個小組3人,每人完成一種統計圖。

引導評價板演學生的製圖。

四、分析統計圖。

出示討論題:

1、從折線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產值增長得快?

2、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工作人數多?哪個廠的技術人員多?

3、從扇形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外銷產品佔產品銷售總數的百分比大?

4、綜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議馬明到哪個單位應聘,為什麼?

人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教案2021文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讓學生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並能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去確定物體的位置,一下(2冊)數學總複習教案(五)。

2、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複習,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分析、描述的過程,認識條形統計圖,能夠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4、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條形統計圖數據的分析,圖形的拼組和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具: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位置與圖形

(一)位置的複習

1、師:小朋友誰能介紹一下你在班級中的位置?

(學生介紹教師引導)

師;誰能用“上”“下”“前”“後”“左”“右”幾個字説一句話。

2、練習(投影出示課本第100頁第10題)

師:圖上有幾個小朋友?大家思考2樓媽媽是誰的媽媽?她住在幾門幾層?

師:“我家住在她家左邊”的小女孩是哪一個?她的家應該是幾門幾層?

師:“我家住在你家樓上“的小女孩是哪一個?她指的是誰家的樓上?她的家應該住在哪裏?(將課本第100頁第10題補充完整)

3、介紹:(1)説説自己的前、後、左、右各是誰。

(2)介紹同班同學,説一説“誰在誰的哪面?”

(關鍵讓學生搞清:誰和誰比,以誰為中心這一難點)

4、出示:★ ○ ◇ △ ¤

你能用“左右”來介紹一下○與△的。位置嗎?(如:△在○的____面;○在△的____面。)

5、遊戲:聽反話。

(二)複習圖形。

1、書P100題11(投影出示)

師:剛才我們做了遊戲,下面我們來數數圖形,請大家把書翻到P100,請把11題完成,教學工作計劃《一下(2冊)數學總複習教案(五)》。

學生獨立完成

校對説方法

師:圖中所擺立方體有部分的遮擋,你有什麼辦法數出看不見的立方體呢?

2、思考:()個小立方體可以拼成一個立方體。

()個小立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立方體。

二、複習統計圖。

投影出示第101頁圖。

1、讓學生觀察圖形。

觀察統計圖,讓學生將圖上表示各興趣事的格子數一一數出來。

2、出示問題:

⑴你怎麼知道誰最受同學歡迎?

⑵你怎麼知道人數最少?

⑶喜歡看電視比喜歡看書的多幾人?怎樣算出來?

⑷看圖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討論並逐一解答。

3、課本第105頁第16題。

⑴用畫“正”的方法統計。

⑵獨立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三、鞏固練習

1、説一説:()在()的()面。

圖:9個不同的圖形放在3×3的格子中

2、()小力()

(1)小紅在小力的右邊,哪個是小紅?

(2)小方要排在小紅的左邊,小方排在哪裏?

3、出示各種圖形的組合圖(略)

(1)數一數,填一填

圖形

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數量

(2)引導學生畫出統計圖

(3)根據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並解答。

4、數一數

有()個□有()個△有()個長方形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複習你有什麼收穫?

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整理,進一步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通過知識的系統複習,溝通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之間的聯繫,發現並整理乘法表中的規律,能正確、合理、靈活地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問題。

2、在經歷整理、找規律、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會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

3、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感受數學規律美。

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學生已經學習了1~9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對乘法口訣進行整理與複習。人教版教材第101頁第2題主要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藉助乘法數表鞏固乘法口訣,使得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乘法口訣。二是發現規律。通過觀察發現乘法數表中的規律,進一步熟記乘法口訣,並感受其中的思想方法。三是運用規律。應用發現的規律完成一些變式練習。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學生已係統地學習完了表內乘法,對乘法口訣基本上都已熟悉,學生基本上已瞭解乘法的意義,乘法口訣的含義,也進行了關於乘法口訣的各種形式的練習。

重點難點

重點:

進一步理解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之間的聯繫,發現乘法表中的規律

難點:

運用乘法表中的規律進行填數

教學過程

活動1【活動】一、建構乘法數表

1、出示1、4、9、16、25、36、49、64、81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9個數寶寶,我們一起輕輕地讀一讀這些數。

生讀

師:這些數讓你想到了什麼?

生:乘法口訣、乘法算式

2、揭題:今天我們要對錶內乘法進行復習,板書:表內乘法複習

3、溝通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的聯繫

出示空的表格

師:你看得懂這張表格嗎?如果現在要把9填在表格中,你知道它在哪兒嗎?為什麼填在這兒?

生可能有:1×9=9?????9×1=9?????3×3=9

師:1×9=9?和?9×1=9都可以用哪句口訣計算?3×3=9呢?

師:9我們找到了3個位置,那16呢?你又能找到幾個位置呢?

指名上來指一指

師:猜他可能想到了哪句口訣?

根據生的交流板書:四四十六????二八十六

師:看來有時候看到一個數可以讓我們想到兩句不同的口訣。

師:那你知道二八十六可以計算哪兩道算式嗎?四四十六呢?為什麼二八十六可以計算兩道算式,而四四十六隻能計算一道算式呢?

生:四四十六是同數相乘。

師:二八十六這句口訣表示什麼意思呢?你能畫圖表示它的意思嗎?

生畫圖後展示

師:看來二八十六既可能表示2個8相加,也可以表示8個2相加。

4、指導填表

師:1、4、25、36、49、64、81這7個數寶寶,它們的位置又在哪兒呢?你能找到它們的位置嗎?

師:看到25,讓你想到了幾和幾?看到36呢,你又想到了哪句口訣?

指名指一指,師課件演示7個數寶寶的位置。

師小結:看來想口訣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這些數寶寶的位置。

5、獨立填寫表格

出示要求:

①想一想,怎樣填又對又快。

②查一查,是否已全部填對。(同桌檢查)

③找一找,有什麼規律。

師:你覺得怎樣填可以填得又對又快?

指名交流,生交流師課件演示

師:我們可以一行一行地填,也可以一列一列地填。

師:現在你能獨立完成這張表格嗎?我們來比賽看誰填得又對又快,計時開始。

生獨立填寫後同桌檢查。(預計4分鐘)

師出示完整的口訣表

師:説説你是怎麼填得那麼快的?引導學生説出口訣和順序。

師小結:看來乘法口訣非常重要,想口訣可以快速完成表格。

活動2【活動】二、探究規律

1、自主探究規律

師:剛才在填表格的時候,有很多小朋友發現了許多祕密,現在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看誰找的規律多。

活動規則:

①找一找,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②與同桌説一説你發現的規律

2、反饋:

預設:①橫着看,第一行逐漸加1,第二行逐漸加2……

追問:你知道為什麼第二行為逐漸加2嗎?

生:第二行都是與2有關的口訣。

師追問:第5行會逐漸加幾?

師小結:橫着看,第幾行就是幾的乘法口訣,所以就多幾。

②豎着看,第一列逐漸加1,第二列逐漸加2……

追問:你知道為什麼第四列為逐漸加4嗎?

生:第四列都是與4有關的口訣。

追問:第8列會逐漸加幾?

根據學生的交流課件演示

師小結:豎着看,第幾列就是幾的乘法口訣,所以就多幾。

師:原來橫着看和豎着看的規律是一樣的(課件將兩張橫看豎看的表格合併在一起)

師小結:不管是橫着看還是豎着看,第幾行或第幾列就會多幾。

③斜着看,1、4、9、16、25、36、49、64、81都是同數相乘的積。

生説出相應的口訣。

師:這些口訣能計算幾道乘法算式?為什麼?

師:斜線上的這些數都是由兩個相同的乘數相乘得到的積。像這樣的數叫做正方形數。

師:1、4、9、16、25、36……都是正方形數。?想一想,還有哪些數也是正方形數?

學生交流後課件演示正方形數。

3、師:認識了這些特殊的正方形數寶寶,我們再來看看這張表格,如果以這些正方形數為界線,仔細觀察斜線兩邊的數,你還有什麼新的發現嗎?

生:1、4、9、16、…、81這一斜行兩邊的數是相同的。

課件演示把它沿着這一斜行對摺,引導學生觀察重疊在一起的數都是相同的。

師:原來,斜線左邊的數和右邊的數是一樣的,那這張表只要記一半就可以了。

4、出示乘法口訣表,溝通乘法數表與乘法口訣表的聯繫。

師:其實這和乘法口訣表是一樣,同樣我們只要記住這45句口訣,就可以計算81道算式。

活動3活動】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複習了什麼?我們先由數想到了乘法口訣表,並在乘法表中找到規律,並應用規律填數。

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100以內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

2.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探索活動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3.運用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口算大賽

6+30= 60+8=

40+3= 50+7=

3+90= 20+5=

師:同學們表現得真棒,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1.課件展示教材第11頁情境圖。

(1)觀察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後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彙報,師選擇性地板書例1的問題。

2.學習例1。

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1)學生列出算式:35+2

師:為什麼用加法計算?

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説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學生數和本班帶隊老師數合起來”就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怎樣計算35+2=?藉助手中的小棒和計數器分別試一試。

學生獨立嘗試。

組織彙報: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過擺小棒算出來的,先擺3捆和5根,再擺2根,5根和2根合起來是7根,7根與原來的3捆合起來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算出來的。

……

師:撥計數器的過程可以用一種形式展示出來,那就是豎式。

3.學習豎式。

師生拿出計數器,一邊操作一邊提問:

算35+2時,先在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加2時應在哪一位上撥幾個珠子?

師講解豎式的寫法:先寫第一個加數35,再在35的下面左側寫上“+”,右側寫2。你們認為“2”應對着35的3還是5呢?(通過計數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應該不困難)最後在加數下面畫上一根橫線,表示等號。

師:你認為應該從什麼數位開始計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議一議。

學生説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小結:為了以後計算進位加法的方便,我們在豎式計算時都從個位開始計算。個位上5+2=7,7應對齊個位,十位上的3要寫在橫線下面,對齊十位。

小組討論加法豎式計算時,應怎樣對位?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明確: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4.變式訓練。

(1)二(2)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三、鞏固新知

1.第12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先獨立嘗試,再説説是怎樣對位的。

六、教後反思

人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教案2021文案 篇五

的任務,因此,要切實做好這一單元的教學。

一、特點分析

總複習是分兩部分安排的,一部分是對知識的整理,另一部分是供練習用的習題。新教材與舊教材在總複習的編排上有以下相同的特點:

1、複習的內容集中

本單元的複習包括了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認識圖形,認識鐘錶,用數學。並且在編排時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把數的概念、計算和用數學分別集中起來進行復習,這樣便於學生進行整理和比較,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複習的線索清晰

本單元的複習用醒目的黑體字,以標題的形式,明確指出了複習的五部分內容。這樣以標題作為整理知識的線索,一方面學生根據這些線索全面再現所學的主要內容,另一方面根據這些線索將分散的知識綜合起來,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在總複習的編排上有以下不同:

1、複習的導向不同

複習的導向關係全局,只有把路引對,才能避免總複習的盲目性。原教材中有一個標題是“應用題”(小華買了一顆鈕釦用了6角錢,買了一根針用了3角錢,他買東西用了幾角錢?),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現的。新教材將“應用題”改為“用數學”,選擇現實的、有意義的、與學生生活聯繫密切的具體實際問題,作為“用數學”的問題,是以現實情境圖示的方式呈現的。如121頁12題,通過家長與孩子的對話呈現的,知道了他昨天看了9頁,今天看了8頁,一共看了多少頁?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在用數學中領會加減法的含義,更主要的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自覺性。

2、複習的目標不同

原教材的總複習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新教材不僅停留在鞏固的基礎上,而且在知識領域中進行了延伸。表現在以下兩個複習中:

(1)在“認識鐘錶”的複習中,引導學生會看接近整時的鐘面。在此複習中,一方面鞏固所學的知識:認識了鐘面,知道整時和半時(如117頁第6題),另一方面,通過練習會看接近整時的鐘面,使學生進一步説出大約是幾時(如120頁第9題,説一説,大約是幾時)。

(2)在“用數學”的複習中,引導學生挖掘形象圖以外的資源。

通過前九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根據情境圖中給出的資源(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在本單元的複習中,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挖掘形象圖以外的資源。如117頁第7題,畫面是一個停車場上已經停放了9輛汽車,同時還有幾輛車正開進停車場,但有的汽車沒有畫全。如果只看畫面,很難説出又開來了幾輛汽車,題目通過兩個學生的對話,説明“又開來了6輛”。要解決“現在幾輛車”的問題,只數出畫面上的汽車是不夠的,必須利用“又開來了6輛車”這個信息,從而培養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又如,121頁11題,畫面上畫的是9個小朋友正在雪地上堆雪人,同時又跑來幾個小朋友。如果只看畫面,無法確認又跑來幾個小朋友,於是挖掘形象圖以外的資源,知道“又來了9人”,利用這個信息,從而解決了“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

二、教學目標

通過複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知識與技能

1、能熟練地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序數含義及數的組成。

2、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3、能準確地辨認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和四種平面圖形。

4、會看整時和半時以及接近整時的鐘面。5.能合理地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

6、能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

(二)過程與方法

1、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

2、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度

1、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養成自覺整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理念

本單元教學要充分體現新理念:

(一)數學學習要聯繫生活

數學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數學源於生活而又用於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再現真實的問題情境,把抽象的複習知識生活化,要改變問題的呈現方式,把靜態的複習知識動態化。

(二)數學學習要及時反思

反思,簡單地説就是對過去經歷的再認識。數學學習反思包括過去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學習心理行為方式。對學生主體而言,學習是一種經歷,只有當經歷提升為經驗時,學習才具備了真正的價值和意義。經過反思後,我們就能從經歷中提煉出經驗來。可見,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地學習。因此,複習時要通過回憶,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三)數學學習要主動建構

當代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強調,課程應側重於“學科的結構”。他指出:無論我們選教什麼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重視教授和學習學科的基本結構,布魯納認為有四個目的:第一,有利於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學科更加理解”;第二,有助於對數學知識的記憶,“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美的結構把它聯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遺忘的知識”;第三,有利於對數學知識的遷移。他認為,“領會基本原理的觀念,看來是通向適當的訓練遷移的大道”;第四,能夠縮小高級知識和初級知識間的差距。數學知識本身是有結構的,數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規律)都按照一定的內在聯繫方式聯繫着,客觀上存在着一定的結構,這是教材的知識結構。這個結構是系統的,有條理的。

認知結構是指個體已經形成的應付與處理學習情境或問題情境的內在知識系統。認知結構包括兩方面:一是信息經驗系統,也就是知識結構,它是獲得新知識的基礎;二是心智操作系統,也就是已有的智力活動方式或認知操作方式,它是獲得新知識的操作基礎。學生在複習數學知識之前,數學知識內容及智力活動方式在學生頭腦中按照一定關係或聯繫形成一個緊密的系統,這就是學生該學科的認知結構,這時候的認知結構是零散的,複習教學就是要完善學生頭腦中的這一認知結構。

要優化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必須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對知識進行主動建構。在這個過程中,整理的方法不是由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整理的結果也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給學生,這個建構過程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主動地加以建構才能獲得。因此,教師在複習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主動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養成自覺整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四)要關注學生的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1、關注學生髮展的全面性。

傳統的課程,過於關注知識和技能,而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其他價值成為附屬,可有可無。這樣教學,雖然強化了知識,但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過於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它鮮明地提出了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現了新課程的價值追求。強調既要獲取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又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維目標的全面,在複習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三維目標的整合。

2、關注學生髮展的差異性。

人是有差異的,學生的發展也是有差異的,我們必須認識和承認這種差異。從生命意義上講,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有自己的'認知方式,有自己的選擇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徵。我們也不是複印機,啟動按鈕,即可出現數張一模一樣的內容。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因此,教師在複習教學中,要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整理知識。由於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整理的結果也不相同,不能千篇一律。也許整理的結果在教師的眼中有優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整理過程中並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有理有據,教師都要予以肯定。

3、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是在原有基礎上一種可持續發展,無終點。為了自身的發展,人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健全自我人格,不斷地開發自我潛能,以適應社會的變化。這便需要有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因此,必須立足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讓學生在複習的過程中,領會複習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

複習課難上,這是所有數學教師的共識,如何上好複習課,這也是所有數學教師的盲點。對於教師來説,複習的內容多,複習的時間短,不知從何下手。對於學生來説,複習的內容已學過,聽不聽無所謂。我們經常聽到學生抱怨:“複習課真沒勁兒,都是過去講過的”,“老做題,我都做糊塗了”。學生的上述反映説明了複習課存在的兩大誤區:一是複習的內容是“老調重彈”,把複習課看成了補課,二是複習的方法是“題海戰術”,把複習課上成了習題課。那麼,如何上好複習課呢?

(一)回憶,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回憶,是上覆習課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學生將學過的知識不斷提取而再現的過程,“憶”是獨立完成的過程,“憶”是一個有序的過程。通過回憶,激活了學生頭腦中的知識。

1、藉助目錄進行全冊知識的回憶。

目錄是教材的組成部分,能幫助學生有條理地整理學習內容,提綱挈領地掌握知識要點。本冊教材貼近學生的生活,設計了新穎的目錄。因此,可藉助目錄引導學生自主地複習。如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你都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學生藉助目錄可知所學九個單元的內容:(1)數一數(2)比一比(3)1-5的認識和加減法(4)認識物體和圖形(5)分類(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7)11-20各數的認識(8)認識鐘錶(9)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藉助課題進行單元知識的回憶。

看目錄所列的課題,回憶課題裏面的知識內容。如看目錄第三單元的課題是:1-5的認識和加減法。可知,這個單元包括1-5數的概念和計算兩部分。看小課題是:比大小、第幾、幾和幾。可知,數的概念複習的重點包括數的順序、序數的含義和數的組成。

(二)梳理,引導學生主動建構

從學生髮展的角度來説,獲得整理知識、建構知識網絡的能力,形成建構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這種能力和意識是在經歷自主整理、主動建構的過程中獲得的。

1、自主梳理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頭腦中已儲存了大量的知識,但有些知識無條理性,堆積得越多,越不利於問題的解決,應用時無法提取。當學生頭腦中的知識以一種層次網絡的方式進行排列時,就很容易提取出來。因此,要引導學生將平日所學的零散的知識梳理為系統的知識,以便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

梳理,是複習課的重點,就是將知識點按一定標準分類。梳理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相同的知識點聯繫起來,二是把不同的知識點分開來,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其思考的方法主要是“分類“,分類是兒童學習數學時使用的重要方法,即根據一定的標準將知識分化。因此,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學生自己找出分類的標準,按自己的理解方式進行重新組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

如在全冊教材的複習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學習內容可以怎樣進行分類?有的同學分為五類:1.數一數、比一比2.1-5的認識和加減法、6-10的認識和加減法3.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進位加法4.認識物體和圖形、認識鐘錶5.分類;有的同學分為四類:1.數一數、比一比2.、1-5的認識和加減法、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進位加法3.認識物體和圖形、認識鐘錶4.分類。有的同學不知如何分類,可以引導學生看總複習進行分類,使學生自己感悟到複習數學知識的方法。

又如在“認識圖形”單元複習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圖形怎樣分類?學生整理知識的標準和方法不盡相同,有的同學可能按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分類整理,有的同學可能按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聯繫(正方體的面、長方體的面、圓柱的兩個平面各是什麼形狀的)分類整理。這樣,抓準知識的連接點,剖析知識的分化點,求同存異,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2、主動建構。

梳理之後,如何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需要經歷主動建構的過程。

⑴捕捉聯繫,畫圖建構

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圖形學具進行整理,有的同學整理成如下的網絡結構。這一結構能清楚地反映哪些是立體圖形,哪些是平面圖形,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有怎樣的聯繫,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

長方形 正方形 圓 三角形

有的同學整理成樹狀結構。這種結構能清晰地反映知識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圖形,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從圖形這一棵樹上“生長”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兩個“大枝權”,然後從立體圖形這一“枝權”上生長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四個小“枝權”,從平面圖形這一“枝權”上長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四個小“枝權”,形象清晰,不易遺忘。

⑵相互比較,列表建構

有的同學列表進行比較,使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一目瞭然。

立體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

平面圖形 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圓

這樣,學生親自理一理,試着串一串,在“做”中形成了良好的認知結構,提高了學生整理知識、建構知識的能力。

(三)應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掌握所學的知識、構建認知結構是複習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應用。通過應用,能幫助學生形成對知識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複習的應用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簡單應用,夯實基礎;第二層次,綜合應用,解決問題。因此,要精心設計習題,通過有效地練習切實提高複習課效率。

要現實性。要衝破傳統的數學複習課教學的束縛,挖掘社會生活的數學教育資源,精心設計一系列開放、有趣的數學問題情境,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如在“認識圖形”複習中,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形成了對這些圖形表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具體現實情境中能辨認這些圖形。可以出示情境圖,圖中有許多交通標誌,這些交通標誌都是什麼形狀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又如,用課件演示家庭佈置圖,看一看,在我們家中有許多物體,你能説一説它們是什麼形狀的嗎?(冰箱、彩電、電視櫃、書、寫字枱的抽屜是長方體,落地燈的燈柱、筆筒是圓柱,枱燈和足球是球。)這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讓學生親身經歷生活情境。要有開放性。在練習的內容和要求上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使學生各得其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複習課的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選擇條件開放、問題開放、結論開放、解題策略開放的習題供練習時使用。教師出示學生課間活動的情境圖,圖中有的學生盪鞦韆,有的玩翹翹板,有的玩滑梯,有的跳繩。圖中還有花、樹、鳥等。要有綜合性。複習的面要廣,要關注全冊教材的知識點。如上面的一道題,涉及到數的概念、計算和用數學三方面的內容。

要有實踐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生的數學素質才能得到全面發展。因此,要多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

五、教學案例:

“認識鐘錶”複習課教學設計及評析

(一)自我反思,回憶知識

人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教案2021文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鞏固所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掌握數位順序表,能正確地讀寫大數,掌握改寫和省略的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參與複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4、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數的概念、讀寫數的方法、改寫和省略的方法

教學難點:

數中間和末尾有0的讀寫法、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策略:

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複習各知識點和重難點,然後通過練習鞏固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整理

1、本節課對多位數的認識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

板書課題:複習多位數的認識

2、打開數學書看第一單元的內容,看看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願意彙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並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問:你認為本單元哪些內容比較難?你最容易出錯?

二、複習知識點

1、複習數位順序表

(1)什麼叫數位、計數單位、數級

(2)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麼關係?

10個一萬是十萬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3)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十進制計數法。

(4)自然數的認識

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問:最小的自然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

2、多位數的讀寫法的方法是什麼?

3、改寫和省略的方法是什麼?

4、如何比較數的大小?

三、練習內容

1、讀出下面各數。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