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5W

七年級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常見的藻類植物,瞭解其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

2、瞭解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經濟價值。

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學會觀察海帶、紫菜和水綿等藻類植物的方法,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通過比較藻類植物與其他類羣的植物的不同,繼續培養分析、比較、歸納的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藻類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經濟價值,繼續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一、本節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水綿、海帶、紫菜等常見藻類植物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教材選擇了海帶等作為藻類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瞭解它們的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是我們瞭解藻類的知識基礎。而瞭解藻類植物的特徵,就能理解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低等位置,為今後學習生物進化知識奠定基礎,故這兩部分知識是重點內容。

觀察水綿並不難,但對它細胞結構的認識卻不容易。對水綿細胞結構中的細胞質、細胞核、液泡和螺旋帶狀葉綠體彼此之間的。位置關係往往不易辨別,加上以前從未見過如此之大的帶形葉綠體,難免形成錯誤的認識,不易掌握其立體結構,故對細胞結構的理解是難點。

三、教法建議

藻類植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關係非常密切,但是學生對藻類植物瞭解卻又十分不夠。原因是像海帶、紫菜等食物同學都是瞭解的,但是海帶、紫菜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學生又是不清楚的。建議可將海帶、紫菜等用水泡後讓學生進行觀察,以便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主要是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形態結構,看其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拿市場上出售的不完整的或經過加工的植物體來講述時,要解釋清楚以免學生產生誤解。

另外,像水綿、衣藻等藻類植物學生更是缺乏直觀瞭解。水綿的細胞具有複雜而精細的結構。它的細胞很微小,液泡、細胞質、帶狀葉綠體和細胞核的位置關係,單憑口述是講不清楚的,因此應該使用掛圖或者自制的水綿細胞立體模型來講述。有條件的學校,應當組織學生分組觀察或演示水綿的細胞。在低倍鏡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綿細胞的結構。觀察時要思考它們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等問題,特別是藻類植物為什麼必須生活在有水、有陽光的環境中,要組織學生進行比較深入的討論,以促進學生的理解。(可嘗試讓學生觀察統計含衣藻水樣的燒杯中向光面和背光面、水的表層、中層和深層不同位置衣藻的分佈密度。)

藻類植物與人類以及對自然界的意義,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有關資料或教師收集資料後讓學生討論。討論時要讓學生體驗自然界中藻類植物的多樣性,讓學生知道藻類植物中許多種類有着重要的經濟意義,還應該讓學生知道海洋環境污染後出現的赤潮生物也是藻類植物,這樣能使學生從多方面認識藻類植物。在討論中更應該要讓學生認識到如何保護環境,保護藻類植物多樣性的意義。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常見藻類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

2、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難點:水綿的細胞結構。

設計思想:

通過觀察多種常見的藻類植物,使學生對藻類植物建立感性的認識,進而通過尋找它們的共性,得出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手段:採用觀察實驗、分析討論、教師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導入:

出示一養魚缸(水已變成綠色),提出問題:魚缸中的水為什麼會變綠,什麼原因會使水變綠?

組織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講解:魚缸中水變綠主要原因是因為水中存在着一種植物,即藻類植物。藻類植物的種類非常多,形態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我們開始學習藻類植物。

二、講授新課:

(一)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1、出示乾燥的海帶、紫菜讓學生辯認。從而介紹自然界中除了剛才魚缸中存在的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的藻類植物,還存在一些比較大型的藻類植物,如海帶、紫菜。

2、組織學生按實驗六的方法步驟進行觀察,瞭解海帶、紫菜和水綿的外部形態和顏色。

3、組織學生彙報觀察結果,總結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4、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點:

(1)無論是淡水,還是海水,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2)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海帶、紫菜往往是不完整的。完整的海帶、紫菜雖然個體比較大,但並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只是從外形上分為葉狀體和根狀物。

(3)雖然藻類植物的顏色各異,但都含有葉綠素,可進行光合作用。

(4)水綿的細胞不僅具有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同時具有帶狀葉綠體。(此內容如條件允許,可製成臨時裝片,利用實物投影或掛圖進行講解)。

(5)衣藻雖然可以自由遊動,但它具有杯狀葉綠體,可進行自養,所以仍屬於植物。

(二)藻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及對大自然的意義:

提出問題:"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分析藻類植物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之處?"

組織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藻類植物經濟意義的錄像,進一步總結藻類植物的經濟意義。

教師應指出,藻類植物雖然具有很重要的經濟意義,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對大自然不利的因素。如赤潮,就是由於藻類植物和以這些藻類植物為食的單細胞動物大量繁殖,一些單細胞動物產生毒素,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當然這一現象也是由於人類大量的向水中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結果。

三、反饋:

提出問題:綠色植物都是綠色的嗎?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引導學生以本節中的切身感受進行回答。

板書設計:

第三節 藻類植物

一、常見的藻類植物

實驗:觀察海帶、紫菜和水綿

二、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1、植物體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

但是都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2、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後代。

三、藻類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及經濟意義:

食用、藥用、魚類飼料、製造氧氣

教材分析 篇二

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等特點,是學生了解苔蘚植物主要特徵的基礎,同時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苔蘚植物只能適於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不能擺脱水的限制,使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位置仍然比較低等。因此,葫蘆蘚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的特點及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對學生理解苔蘚植物在進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這部分知識是本節的`重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三

重點:

1、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等特點;

2、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蒸騰作用的概念、過程和意義,瞭解蒸騰作用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蒸騰作用的演示實驗繼續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繼續培養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蒸騰作用的過程及其他相關知識,建立植物體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的觀點,增強生態意識,提高對綠化祖國、保護環境的認識。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的內容包括:證實植物體蒸騰水分的演示實驗,蒸騰作用的概念、過程和意義,蒸騰作用與人類的關係等內容。其中蒸騰作用的概念、過程和意義是本節教材的重點。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平常不甚瞭解的,因此,這節課必須先進行演示實驗,使學生確信植物體有蒸騰作用以後,才能進一步講清蒸騰作用是怎樣進行的。

植物體主要通過葉進行蒸騰作用,因為葉具有適應這種功能的形態結構——氣孔。關於氣孔對於蒸騰作用的調節機制比較複雜,現行教材未做過多的解釋和要求,教師可通過模型或多媒體課件,對此問題進行簡單的講解,只需要讓學生對氣孔的調節有直觀的感受就足夠了。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不把這一點講清楚,學生就不會理解這種生理現象對植物本身的重要性,甚至會誤會這種現象對植物本身是有害的。因此,教師在講解蒸騰作用的意義時,應該儘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接受和理解蒸騰作用對於植物生活的意義。

教法建議

通常國中學生應該對蒸騰作用有所瞭解,所以課前可以佈置學生在家裏進行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對蒸騰作用進行初步的探索。

同樣,教師也要製作觀察蒸騰作用的演示裝置。可以按照課本上的要求做,也可以將一個不漏氣的乾燥的透明塑料袋,套在一片葉上或一個枝條上,袋口一定要紮緊。將這個實驗裝置放在温暖的地方,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到塑料袋的內壁上有許多水珠。如果用花盆,注意不要連花盆一起套進去,只能套住莖和葉。在套前澆一次水,效果會更加明顯。

有關蒸騰作用的過程,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簡圖來表示(根吸收的水分,經過莖運輸到葉並蒸騰出去),或直接通過多媒體課件製作的動畫來進行講解,以利於學生形象地理解這一動態的過程。

關於蒸騰作用降低植物體的温度,使植物體不致被灼傷的問題,可以利用夏天洗澡的例子來説明。夏天洗澡後,留在人體體表的水分蒸發時,會帶走人體的一部分熱量,從而使人感到涼爽。由這類生活實例再引伸到植物體的蒸騰作用,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蒸騰作用的概念、過程和意義。

難點:蒸騰作用的概念

手段: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為主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蒸騰作用的概念可以通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得出。而蒸騰作用的過程可以藉助動畫或投影讓學生有感性的認識,而對於蒸騰作用的意義則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引導學生分析得出。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

複習提問:根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組織學生回答。

總結,引入新課題:植物體的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那麼水分進入植物體後是否都被植物體利用了呢?

二、講授新課:

(一)蒸騰作用的概念:

出示課前準備好的演示實驗裝置(為了説明葉與蒸騰作用的關係,可以準備一套相同實驗裝置,只是在葉片上塗抹一層凡士林)

組織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提出問題:

1、塑料袋的內壁有什麼物質生成?

2、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從哪裏來的?

3、水珠是從葉片的什麼地方散發出來的?

4、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以液體的形式從氣孔中流出來的?還是以氣態形式從氣孔中散發出來的?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並回答問題。

總結:

1、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

2、植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可以蒸騰水分,但蒸騰水分的主要器官是葉。

(二)蒸騰作用的過程:

提問:植物蒸騰出的水分是由哪來的?

出示投影或動畫:演示蒸騰作用水分由根到葉的動態的過程。

提問:

1、植物根毛的作用是什麼?

2、氣孔的作用是什麼?

講解:

1、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進入根內,然後通過根、莖、葉中的導管,送到葉肉細胞。

2、植物體吸收的水分僅有1%左右參加植物體各項生命活動以外,99%左右的水通過氣孔散發到大氣中。

(三)蒸騰作用的意義:

提問:植物體為什麼消耗能量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絕大多數都通過蒸騰作用又回到大自然中呢?

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1、由於重力的作用,水應該向下流,但植物體中水分卻是由下向上的方向流動,原因是什麼?

2、無機鹽必須以什麼方式存在,才能被植物體吸收?

3、為什麼夏天在樹下會有涼爽的感覺?

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總結:蒸騰作用的意義:

1、促進根吸收水分。

2、促進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3、降低植物體的温度,避免灼傷。

講解:由於植物具有蒸騰作用,大面積的森林可以增加大氣濕度,使天空雲量增多,從而增加降水量,起到減輕乾旱、調節氣候的作用。因此,我們要進行大面積地植樹造林。

板書設計:

一、蒸騰作用的概念:

蒸騰作用:是指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

二、蒸騰作用的途徑: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莖、葉的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

三、蒸騰作用的意義:

1、促進根吸收水分。

2、促進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3、降低植物體的温度,避免灼傷。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認識到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是包括動植物細胞在內的絕大多數細胞共有的基本結構;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核內含有遺傳信息;細胞能夠生長和分裂;細胞通過分化形成組織、器官進而構成生物體。

能力:熟練規範地使用顯微鏡,能夠製作臨時裝片。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同人類對細胞的認識得益於顯微鏡的發明和顯微鏡技術的不斷改進,科學的進步需要技術的支持;同時,科學的進步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心血。對細胞的研究有助於人類認識疾病的發病機理,進而幫助人類戰勝疾病,增進健康。

教學重點分析:

本次複習課的重點是學生通過自己對知識的梳理,能夠切實掌握第二單元的內容。教師的重要作用是指導學生如何從現象看到本質,如何把各個概念統一到知識絡圖中。每一環節出現的概念都寫在黑板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發現概念之間的聯繫。

教學難點分析:

繪製第二單元的概念圖(知識絡圖)是本次複習課的難點。設計思路是“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引出概念→構建體系→繪製知識絡圖”,即以情景導入,以問題為線索;由“生物體”這一宏觀概念到“細胞”微觀概念,最後形成單元知識絡圖。

教學策略:

第二單元的內容充分體現了細胞生物學在顯微鏡的幫助下,不斷取得重大發現的歷史。第二單元的複習課不僅應該包括對單元知識內容的回顧和,還可以穿插介紹科學發展史、科學家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研究的艱辛。在第一單元已經接觸了知識絡圖的基礎上,可以試着讓學生簡單繪製第二單元的知識絡圖。

課前準備:

準備好小課題,即由知識點形成的問題,每組有一個問題。

教學過程:

時間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説明

3分鐘

引言

生命世界是精彩的,多種多樣的生物構成了這個生機盎然的生命世界。我們想探知生命的奧祕,首先要關注生物的共同特徵。

提問: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本環節引出生物體和細胞的概念)

回答: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16分鐘

細胞的發現過程以及細胞的構造

現在我們知道,絕大多數細胞非常小,難以用肉眼直接觀察到。人們對細胞的認識,離不開觀察工具——顯微鏡。簡要介紹顯微鏡的發展史,可以告訴學生顯微結構(光學顯微鏡觀察)和亞顯微結構(電子顯微鏡觀察)的差別。

我們已經學習了光學顯微鏡的使用,現在請同學回憶一下操作步驟。

提問:光學顯微鏡應當如何操作?每一步驟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提問:我們學習了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臨時裝片的製作,請比較一下異同點。

提問: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共同的結構。有哪些結構是不同的呢?

(本環節引出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的概念)

回想操作步驟:取鏡—安放-對光—觀察

回答:都有擦、滴、蓋的步驟,但取材料的方法不同,滴加的液體和是否染色存在差異。

思考回答

PPT展示幾種顯微鏡的圖片

6分鐘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提問: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動物和植物的結構層次有何差別?

(本環節引出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分化、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的概念)

小組討論回答

PPT展示不同的植物組織和動物組織圖片

5分鐘

生物體由小長大的原因

看了剛才的圖片,大家一定發現:圖片裏的生物由小長大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那麼,生物體由小長大的原因是什麼?

(本環節引出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的概念)

思考回答:細胞的生長和分裂

PPT展示生物體由小長大的圖片

15分鐘

分析各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繫並繪製知識絡圖

我們可以看到黑板上寫出了這麼多的概念,是不是讓我們想到了第一單元的複習課上,老師看的知識絡圖?接下來我們一起試着繪製第二單元的知識絡圖。

可以將第二單元的知識絡圖當作家庭作業,佈置給學生。

討論並着手繪製第二單元知識絡圖

板書設計:

生物體、細胞、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分化、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課後反思:

生物科學的基本概念對於學生的生物課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知識絡圖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的途徑。本節課教學設計思路從情景導入,以問題為線索展開;採用討論式的合作教學方法,將傳統的對知識平鋪直敍變為師生互動合作,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繪製知識絡圖首先要明確知識絡圖的要點和關鍵,注重科學性和知識的系統性。

七年級生物的教學教案設計 篇六

一、學情分析:

通過上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們已學到了一些生物學基礎知識,動手能力有所提高,特別是顯微鏡的使用,臨時裝片的製作。本期仍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將竭盡所能開設實驗課、開展調查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表達能力。使同學們無論是在知識還是在能力上都邁上一個新台階。

二、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知道人類起源和發展;知道人類個體發生和發育的大致過程;瞭解人體各種生命活動的大致過程及相關的結構基礎;瞭解人的各種生命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生物圈或生活環境密切關聯着,而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與思考、探究、實驗和資料分析等活動,加深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進一步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並實施探究計劃,記錄和分析探究結果。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測量獲取數據,設計表格記錄和整理分析數據的技能。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閲讀理解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結合科學發現史、科學家的故事和具體探究過程,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悟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設、如何作出假設、設置重複實驗以減小誤差、用工具測量的必要性、五點取樣法、數學推算法等。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科學實驗的重大意義;認同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人們在研究的過程中,隨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斷改善,對某一問題的認識,不斷有新的發展和新的觀點出現;認同科學是實事求是的;使學生進一步養成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樂於探索、勇於實踐的優秀品質;形成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並規範自己的行為,積極參加環境保護活動;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提高生物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健康發展。

三、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學任務主要在七年級《生物學》下冊。下面對教材內容作基本分析:

《生物學》下冊僅一個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單元的七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來。教材通過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技能訓練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人類的起源和發展,人的個體發生和發育,青春期的發育特點和衞生習慣的養成以及認同優生和優育。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這部分的教學通過多種探

究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人的食物來源於環境,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應,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人體內廢物的排出,以及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生命活動。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本章重點是通過實例分析、模擬探究和擬定計劃等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人類與環境的密切關係。

本單元並不是單純地講人體生物學,而是在講述人體的由來、人體結構和生理內容的同時,始終將有關人體的內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環境的背景中,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人體生理或人類活動與環境的相互關係。本單元突出了人與生物圈的關係,是以“生物圈中的人”為主題展開的人類生物學、人體生理學、環境生物學等科學的綜合。

四、具體措施

1、精心採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新教材進行培訓。

2、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4、進行課外輔導和寫小論文及做小製作,提高學生的興趣。

5、認真批改作業,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6、培養優生,轉化後進生。

五、教學方法

1、認真備課,刻苦鑽研新課改新教材。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教學方法。根據生物學科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設計好每一堂課,不上無準備的課。採用學生最易懂最易接受的教學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對教學過程和課時安排都要備好。認真準備電子教案和平時教學教案。每一節課都要備精,不出現一點遺漏,涉及到的圖例提前準備好。

2、在教學中要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都愛好生物這一學科。注意課堂信息的反饋,平時多與學生交流,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裏。進而瞭解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3、教學中要不定期的進行提問、小測。一方面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考試心理。

4、適當地佈置一些實踐型的作業。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很多知識都是我們身邊的事物就有的。七年級生物更是涉及人體的很多器官及其功能、組成等。通過結合實際的學習,學生會明白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情況及其成因。學生會從中獲得很多知識,學會一些疾病的預防等,對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幫助,從而可以激勵學生學好生物。

5、備課時要不斷的進行設疑,接着給與合理的解答,從學生考慮會有什麼樣的疑問。為應對好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質疑做好準備。

6、根據學生的情況,採用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於個別學生則根據其的特點採用個別教學法,因人制宜,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平時對後進生多加以輔導,不讓任何一個學生落後,輔導的同時更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7、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聯繫社會實際,鍛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進度(略)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七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1、能説出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2、能描述枝條的發育過程

3、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

能力目標會運用測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情感目標1、通過調查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無機鹽,學會和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際情感。

2、初步認識化肥對環境的危害,培養環保意識。

學習重難點:

1、探究根的哪個部位長得最快

2、芽和枝條的發育關係以及植物的生長所需無機鹽的種類。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

2、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

細胞體積的增大。

3、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和的無機鹽。

二、導入新課

種子萌發後,長出了幼嫩的根、莖、葉,那麼,幼苗是怎樣長大的呢?

三、合作探究

(一)幼根的生長

閲讀課本96頁探究“根的什麼部位生長最快”進行探究,根據自己的觀察記錄,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你的探究實驗中,應選擇什麼樣的根?

2、當幾位同學獲得的實驗數據不同時,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實情況的數據,對這些數據應怎樣處理?

3、從記錄數據中發現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

4、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的縱切片你會發現,下部細胞較小,越往上的細胞。這是因為伸長區的細胞來自。分生區的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不斷補充的細胞數量,伸長區的細胞不斷長大,長成為的細胞。

5、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另一方面要靠

(二)枝條是芽發育成的

閲讀課本P98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問題:

1、欣賞詩句“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一首歌詠春風綠柳的詩句,請分析:萬千枝條及其綠葉都是由什麼發育成的?

2、用橫線連接,表示芽和枝條的發育關係

(三)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

通過閲讀課本P98頁第3、4自然段並結合課前的調查結果分析回答:

1、植物的生長需要不斷的補充哪些營養物質?植物是如何獲得這些營養物質的?

2、植物的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

3、施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四、拓展創新

1、農諺説“有收無收在於水,多收少收在於肥”,又説“糞大水勤,不用問人”。這兩種説法是否符合科學種田的道理?

五、達標檢測

1、根尖的分生區屬於()

A.營養組織B.分生組織C.保護組織D.輸導組織

2、一條根能夠不斷長長的原因是()

A.根冠不斷增加新細胞

B.伸長區的細胞不斷伸長

C.分生區細胞數量增加和伸長區的細胞不斷伸長

D.分生區不斷增加新的細胞

3、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區B.伸長區C.分生區D.根冠

4、種莊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給植物的生長提供()

A.有機物B.水C.無機鹽D.氧氣

5、一棵大樹的枝條是由發育成的()

A.莖B.根C.葉D.芽

6、根尖在向下生長的過程中,分生區不會被土粒損傷,是因為()

A.有根毛開路B.有細胞壁的

C.有根冠保護D.有伸長區的保護

7、植物生長中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

A.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

B.含氮的、含磷的、含鐵的無機鹽

C.含磷的、含鉀的、含硼的無機鹽

D.含氮的、含磷的、含鋅的無機鹽

8、種植白菜、菠菜時,應多施()

A.氮肥B.磷肥c.鉀肥D.鐵肥

9、無土栽培是指()

A.把植物直接栽培在人、畜的糞尿中。

B.直接將植物栽培在水中的栽培方式

C.不需要給植物施無機鹽的栽培方式

D.把植物栽培在將植物需要的無機鹽按比例配製好的營養液中

10、芽中將來發育成莖的部位是()

A.芽原基B.芽軸C.生長點D.葉原基

1l.由伸長區發育成的結構和發育成伸長區的結構分別是()

A.根冠、分生區B.分生區、根冠

C.根冠、成熟區D.成熟區、分生區

12根尖由四部分組成,從頂端向上依次是、、、。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

13、移栽植物的時候,最容易把纖細的和折斷。這樣會降低根的功能。移栽植物時,應該在期,並且要儘量多帶。

14、把兩株同一品種、同樣大小的健壯幼苗分別培養在甲(內裝土壤浸出液)、乙(內裝與甲瓶等量的蒸餾水)兩個瓶內。過些日子,看到甲瓶內的幼苗長得,顏色,乙瓶裏的幼苗變得,顏色,這個實驗表明植物生長需要。

15、某同學進行了無土栽培的嘗試,據圖回答問題:

甲乙

(1)甲、乙兩瓶都應當放在怎樣的環境中?

(1)為什麼甲植株生長狀況比乙植株好?

答案:

一、1.B2.C3.A4.C5.D6.C7.A8.A9.D10.B11.D

二、12.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伸長區13.幼根根毛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幼苗土

14、健壯鮮綠瘦弱發黃無機鹽

15、無菌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鹽。

國中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八

觀察植物細胞

説課內容:七年級生物(上)《觀察植物細胞》

各位老師、各位領導、上午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觀察植物細胞》,觀察植物細胞涉及的知識面很廣、特別是對臨時裝片的製作過程、歸納細胞結構要求很高,歷來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新課標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通過對該課的學習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歸納整和能力,這對以後的自主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所以我選擇了它作為今天我説課的內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師的指導。

對於觀察植物細胞,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過程等4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製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製作的臨時裝片;認識並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初步學會繪製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能力目標】瞭解出臨時裝片製作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瞭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情感目標】通過製作臨時裝片,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製作臨時裝片,歸納植物細胞結構。

2、難點:成功地製作臨時裝片。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

通過上一節的學習,學生初步具備了使用顯微鏡的技能,這時要滿足他們觀察微小細胞的願望,引導他們進行主動探究學習,同時由於學生沒有看到過細胞,因此在觀察臨時裝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製作較好的臨時裝片。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1)、複習上節課內容,創設情境導入。

(2)、講授新課:如何製作臨時裝片。

(3)、繪製植物細胞結構圖

(4)、練習。

(5)、小結。

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多媒體、實驗探究。

2、教學手段:本節課以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為主,並採用複習、展示導入、教師演示與輔導為輔的教學手段。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與情境導入:

1、顯微鏡的結構由哪幾部分組成?

2、顯微鏡的使用分哪幾個步驟?

(二)、製作臨時裝片。

1、多媒體演示臨時裝片的製作步驟:

(1)準備:

擦:必須將載玻片、蓋玻片擦拭乾淨,目的是避免雜質出現於視野中。

滴:滴加清水時應適量:過多,水會溢出;過少,製片容易產生氣泡。

(2)製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鱗莖葉內表皮,不要將葉肉一起帶下來。

展:充分將取下的洋葱表皮展開,避免重疊。

蓋:蓋蓋玻片一側先接觸水滴邊緣,然後將另一側緩緩放下。。

(3)染色:

滴: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稀碘液時適量:多了,會溢出來污染實驗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紙應有另一側吸引,使稀碘液均勻擴散到蓋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2、學生練習製作臨時裝片

3、學生觀察自制的臨時裝片。

(三)、學生動手製作,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

讓學生明確: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作用

(2)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的進出。

(3)葉綠體:含有葉綠素,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部位。

(4)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

(5)細胞質:內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細胞液。

(四)、技能訓練:繪植物細胞結構圖

強調繪圖要領:

真實;大小、位置、點線結構;名稱標註齊全。

(五)、課堂小結:

1、臨時裝片的製作步驟;

2、植物細胞的結構。

(六)、作業佈置:

練習繪製植物細胞結構圖;要求標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