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生物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51W

國中生物教案多篇

國中生物教案 篇一

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及其主要功能,明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瞭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瞭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3、通過解剖桃花和觀察各種植物的花,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4、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5、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

6、通過學習“花的種類”,繼續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重點、難點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因為:

(1)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後才能結果,種子才能形成。

(2)花實際上是變態的枝條。花的各部分與枝條的組成從來源上講是一致的。通過“花的結構”的教學,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前後聯繫及進一步探討事物從一般到特殊的辯證關係,都是有幫助的。

2、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並把它們浸泡在酒精溶液裏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種在花盆裏或浸泡在水中,一個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開花。還可以選擇一些秋季盛開的花卉備用。

3、解剖花並做成粘貼花標本,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於學生來説,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鑷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然後再粘貼在台紙上。

(2)做粘貼花標本的過程,學生也往往容易把台紙弄得很髒,而且粘出的花擺放不夠科學和美觀。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正確的操作過程,要設法引導學生粘貼出來的標本,既科學又美觀。

4、單性花、兩性花、雌雄同株、雌雄異株及花序的概念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從上節的教學內容知道: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

5、單生花與單性花概念的區別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

①從字面上看,二者只有一字之差,而且“生”與“性”,字形也很相似。學生很容易把兩者弄混。

②從概念上講,“單生”與“單性”學生也容易混淆,特別是對“單性”的理解。所以教師在處理這兩個概念時,要強調“生”與“性”的區別。“單生”就是單獨着生;“單性”是對“兩性”而言的,指的是:只有一種花蕊的花,即雌花和雄花。

6、讓學生明啟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也是本節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

①頭狀花序從外形上看,往往使人認為它是一朵花。

②組成頭狀花序的小花有兩種,舌狀花很像一朵花的花瓣;管狀花又很像一朵花的'花蕊。這樣就造成了認識它的難度。所以教師在講解頭狀花序時,要引導學生分析頭狀花序的組成,要使學生認識,組成頭狀花序的舌狀花和管狀花。最後要緊扣在“花序”的概念上。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課題的參考課時為二課時。

二、教學過程:

1、關於引言:由於前幾章己系統地向學生介紹了根、葉、莖的結構和功能,所以在本章教學前,可以這樣引入:大家知道,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着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麼要開花,為什麼開花後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些是我們這一章所要研究和學習的內容。

2、關於“花的基本結構”的教學,應採取實驗(實驗十二)與教學同步的教學方法。

①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先放一段錄像,沒有條件的學校可用花卉的圖片或擺放幾盆已開花的植物,向學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種植物的花千姿百態、萬紫千紅、爭先鬥妍的美麗景色。然後話題一轉:各種植物的花,雖然它們的形態、大小、顏色各不相同,但它們的結構卻是基本一致的。花的結構怎樣?下面我們來觀察一下植物的花(課前把準備好的花放在學生面前)。

②觀察和解剖桃花的過程可以在教師的提示下,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利用解剖工具,參照教材上的圖注,把桃花的各個部分的結構和功能弄清楚。事後,教師可以請學生説明桃花的結構或教師指着圖讓學生説出名稱和功能。在學生回答問題和説明的過程中,教師可做補充。〕

在學生觀察桃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促使學生動腦去觀察。如①桃花是由幾部分構成的?②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麼?在學生解剖花之前,教師要告訴學生正確的解剖方法和步驟,避免造成花損壞了,而花的結構又沒有看清楚的現象。在學生製作粘貼花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提醒學生:不要丟失花的結構;台紙要乾淨。至於怎麼貼,貼成什麼樣的都不要管,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最後可以讓大家評判。教師也可做為學生中的一員提出自己的意見,使學生明白怎樣貼更科學、更美觀。

當學生解剖完桃花後,教師可以請一名學生到前面向大家講明桃花的結構。教師可以把桃花的結構圖製作成剪貼圖,讓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把所觀察到的結構貼在黑板上,並説出它們的名稱和功能。如果這名學生沒有説全,可請其他學生補充。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檢查學生是否把桃花的結構弄清楚了,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自己的主動性,如果有遺漏的地方教師再做補充説明。

最後,可讓學生用鑷子夾開一個花葯,用放大鏡觀察內部有什麼結構;再用鑷子從花的中央將子房取出,用刀片將它縱向剖開,用放大鏡觀察子房裏面有什麼結構,當學生説出:花葯裏有花粉、子房裏有胚珠後,教師可以馬上追問:花粉和胚珠各有什麼用呢?這個問題學生不會説得很清楚,需要教師告訴學生:只有當花開後,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後,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變化,子房裏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了,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子房壁就發育成果皮了。講到這裏如果再問:花的哪個部分最重要?學生一定會説是“花蕊”或“雌蕊和雄蕊”,而且也不難回答出其中的原因了。

3、關於“花的其他結構”的教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花粉可以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呢?”學生一般能夠回答出:靠風、靠昆蟲傳粉。教師可接着問:“昆蟲是怎樣幫助花傳粉的呢?”有些學生會提到昆蟲採蜜的問題,教師可以就勢引出花的其他結構。

昆蟲採花蜜無意中給花傳粉,學生是能夠理解的,但需要告訴學生:不同的植物吸引昆蟲前來“傳粉”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棗花,它的花冠並不好看,但是它的花蜜很香甜,這樣也會招引昆蟲。總之,花瓣的美麗顏色和香氣,蜜腺產生的花蜜,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送花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4、就花的結構,引出新課:桃花的各部分結構較完整,是典型的完全花。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花都像桃花這樣完整的。它們有的缺少花萼、有的缺少花冠、有的缺少雄蕊、有的缺少雌蕊,凡是結構不完整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教師可以發給學生一些黃瓜花或柳樹花或其它易觀察的單性花(浸製過的),組織學生觀察這些植物的花與桃花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從外及內地逐層觀察,使學生認識到:這些花是缺少一種花蕊的。教師可以説:花有許多種類,如果從花蕊的情況看,花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單性花和兩性花。

5、關於“單性花”和“兩性花”的教學,可以緊接引言,問學生:什麼樣的花叫單性花?什麼樣的花叫兩性花?由於剛剛觀察了黃瓜花,所以學生是會説出單性花的概念的。在學生説出單性花的概念後,接着啟發:單性花中如果只有雄蕊,這種花就叫做——雄花;如果只有雌蕊,這種花就叫做——雌花。然後再請學生觀察發給自己的花,分別是雌花還是雄花,為什麼?教師還可以説明:有些黃瓜花、絲瓜花、西瓜花等開花後結不了瓜,而有些花能結瓜,能結瓜的花是雌花。平時我們所説的“謊花”,實際上指的就是雄花。

講完了單性花,教師可以再問:像桃花那樣,雌蕊、雄蕊都有的花應該叫什麼花呢?學生會很自然他説出:兩性花。教師還應補充説明:大多數植物的花是兩性花。

講完了兩性花,教師可以試着問學生:如果一棵植物體上所開的花都是雄花,另一棵植物體上(同種)所開的花都是雌花,這種現象應該叫什麼?有些學生能夠答出:雌雄異株。只要有學生能回答對,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思維的準確性,並重新説明雌雄異株的定義,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給出雌株和雄株的概念,並舉例説明,像楊樹、柳樹、銀杏樹都屬於雌雄異株的植物。最後,教師間:黃瓜的雌花、雄花是生長在同一棵植物體上呢?還是分別生長着?這個問題,對於有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説不難回答,是同在一棵植物體上的。教師應很自然地問:這種現象稱為——雌雄同株。除了黃瓜花是屬於雌雄同株的,還有哪些植物的花屬於雌雄同株?有些學生會很快地想起:玉米、高梁、蓖麻等。一些城市的學生,沒有接觸過這些植物,需要教師用圖片、實物等來啟發學生理解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

6、關於“單生花”和“花序”的教學,教師可以在講完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後,就問學生:黃瓜的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着生在莖上呢?還是許多黃瓜花排在一起?在提問的同時,教師可以出示黃瓜植物體的掛圖,提示學生能正確地回答出教師的問題。當學生回答出黃瓜花是單獨生在莖上時,教師要馬上給出“單生花”的概念。特別強調是單獨着生在莖上。然後,教師可以出示白菜或蘿蔔花序、串紅花序(或掛圖)問學生,這些植物的花是怎樣着生的呢?學生會説出:花都長在一個軸上了。教師在學生的回答後,給出花序的概念。隨後可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有的花單獨生在莖上,而一些植物的花排成花序集中着生在莖上呢?或者説:花序對植物體的生長、發育有什麼益處?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具花序的植物的圖片、標本或實物,同時也出示一些單生花的圖片。幫助學生分析得出:單生花一般有:花朵較大,顏色鮮豔,很容易招引昆蟲的特點;具花序的植物,它的每朵小花都很小,顏色很不明顯,若許多這樣的小花聚集起來成為一體,是便於招引昆蟲傳粉的,這些特點是植物體長期進化的結果。

應該告訴學生,花序有許多種類型,根據花序的不同類型,可作為鑑定植物的一種依據。如蘿蔔、白菜、油菜的花序叫總狀花序。總狀花序的特點是:每朵小花都有一個花柄與花軸有規律地相連,在整個花軸上可以看到不同發育程度的花朵,着生在花軸下面的花朵發育較早,而接近花軸頂部的花發育較遲。再如:向日葵、蒲公英的花序叫頭狀花序。它的特點是:花軸縮短而膨大,上有許多小花。從外形上看,好像是一朵花。它的外圍有些綠色的小片,這是花序的總苞。向日葵花序外圈黃色的瓣狀物,是舌狀花冠,這種小花叫舌狀花,其內無雌雄蕊,是退化的無性花。花序中央的小花,花冠呈筒狀,叫管狀花,它是兩性花,在小花裏可以找到雌、雄蕊(可以結合掛圖或實物進行説明)。

在教師説明頭狀花序的特點後,可以問學生:菊花是一朵花呢?還是一個花序?為什麼?最後可以告訴學生,“菊花”實際上是一個頭狀花序,由於它的舌狀花很鮮豔,經過人工培育,使其中的管狀花減少,舌狀花增多,“花冠”變得更加絢麗多姿,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最後,教師可以稍加説明:我們常見的花序還有傘形花序,如洋葱、韭菜、胡蘿蔔的花序。還有穗狀花序,如大麥、水稻、車前草的花序。

各種植物的花,不論形態、大小、顏色,不論結構缺少哪部分,其中花蕊是最重要的結構,是絕對不能缺少的,為什麼呢?這就是下節課所要討論的問題。

小資料

無花果真的不開花嗎?

從無花果的名字看起來,無花果好像沒有花的。事實究竟怎樣呢?,

典型的花,由花托、花萼、花冠、花蕊四部分組成。這四部分完全具備的叫完全花,如桃花;這四部分不完全具備的叫不完全花,如桑樹花。

一般植物,是花托把花被和花蕊抬得高高的,因此鮮豔奪目,引誘人們欣賞,蜂來蝶往。無花果的花卻靜靜悄悄地隱居在新枝葉腋間,它的雌花、雄花躲藏在囊狀肥大的總花托裏面。總花托頂端深凹進去,造成一問寬大的房子。由於總花托把雌花、雄花從頭到腳包裹起來了,人們看不見,因此,認為無花果是不開花的。

説起來你或許不信,無花果還會一年開兩次花,結兩次果呢!當大地回春,草木欣欣向榮的時候,它就朝氣蓬勃地抽枝發芽。葉腋間生出花來;在秋高氣爽,雨水充足的時候,它的枝條又向上延伸,葉腋間又生出花來。第一次花結的果在當年秋季成熟;第二次花結的果要等到第二年春暖花開才能成熟。

無花果的老家在亞洲西部。新鮮的無花果,果實肉質柔軟,味甜,是良好的水果;還可以製成果乾、果醬和蜜餞。

國中生物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開花的一般習性、影響開花的主要因素;

2、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兩種傳粉方式,能夠舉例説明風媒花和蟲媒花的結構特點和人工輔助授粉的意義。

能力目標

通過識別風媒花和蟲媒花,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和思維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風媒花和蟲媒花”對傳粉的適應特徵,繼續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花的傳粉方式和風媒花、蟲媒花的特點,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植物生長到一定的時間就要開花,花開才能傳粉,傳粉的結果是產生種子和果實。植物的這一系列的生理過程,“傳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不同的植物,它們的傳粉方式是不一樣的。對於某一種植物來説,傳粉的方式又是相對穩定的。植物具有什麼樣的傳粉方式,這與植物本身花的結構有關,是長期對環境適應的結果。只有瞭解了不同種植物的傳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進和提高植物的授粉率,為多結果實和種子奠定良好的基礎。

2、從教學的安排看,講到風媒花和蟲媒花的時候,北方的學校已進入了秋季,而秋季開花的植物相對春季、夏季要少得多,給教學造成一定的困難。教師可根據所在地的環境特點,有計劃的提早安排採集的種類、時間、地點。也可以在不同的開花季節,照些像片,也可以把像片製成幻燈片以備課上之用。

教法建議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開花現象是有一些感性認識的,所以講述時要結合學生日常的生活知識,並要強調開花時花的各部分都已發育成熟,花被展開,花蕊顯露出來。

對於風媒花和蟲媒花的特徵,可以先通過錄像或實物,讓學生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有的學生誤以為玉米植株上雄花的花粉落在雌花的柱頭上,也屬於自花傳粉。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自花傳粉的概念,並指出凡是單性花都不可能進行自花傳粉。

建議教師要求學生在異花傳粉植物生長開花季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時要設置對照植株(即除未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外,其他方面的情況儘可能相同的植株),只有通過對比,才能看出人工輔助授粉的效果。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花的傳粉方式;風媒花和蟲媒花的特徵。

難點:對蟲媒花和風媒花的觀察和比較。

手段: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設計思想:

對於開花和傳粉的概念,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瞭解,但並不一定準確,所以本節課通過學生對錄像的觀察和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對這兩個概念有準確的理解,並進行更深一步的瞭解。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

複習提問:1、花的基本結構有哪些?

2、花的結構中哪些結構最重要?

組織學生回答,引出本節課題。

二、講授新課:

(一)開花:

出示錄像:展示花開的時期。

組織學生觀看錄像。

提問:1、你見過哪些植物的花?

2、植物的一生中能開幾次花?

3、為什麼不同的植物開花的時間不一樣?

4、有哪些因素影響植物的開花?

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講解:

1、各種植物一生中開花的次數是不一樣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長几個月後就開花,一生中只開一次花。

2、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齡才開花,一旦開花後,每年到時開花,一直到死亡。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實驗,使學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過程;瞭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繫;瞭解呼吸作用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

能力目標

1、通過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比較分析的科學方法的訓練。

2、結合植物呼吸原理的應用性知識,培養學生能把所學知識系統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

1、結合觀察植物呼吸現象的實驗活動,激發學生對生命科學研究的濃厚興趣,調動其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

2、通過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繫。初步樹立事物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基本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和難點是植物呼吸作用實驗的設計和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是植物體的一種重要的生理活動,主要表現在對有機物的分解,產生能量,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呼吸現象在人體的表現非常明顯,但是對植物體有沒有呼吸作用這個問題,學生沒有直觀的感受,往往忽略了植物的呼吸現象。要想證明植物的呼吸現象的存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實驗來檢驗。所以本節中設計了三個演示實驗,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實驗的設計進行分析,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觀察演示實驗的同時,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做完每一個實驗後,在對實驗現象分析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這樣不僅使學生從直觀實驗現象中總結出知識內容,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使學生自己總結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法建議

本節的教學始於對呼吸作用的三個演示實驗的觀察,因此,課前組織部分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演示實驗的裝置是十分必要的,同時讓學生做好實驗的觀察和記錄。

在教學過程中,上好本節課的關鍵之一在於做好演示實驗,並且引導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現象,經過分析得出結論。除讓學生觀察到實驗結果外,尚可向學生介紹一些生活中的實例。

在學生認識到萌發的種子進行着呼吸作用之後,教師一定要強調指出,植物體的其他器官同樣進行着呼吸作用。

在講授呼吸的作用釋放能量時,一方面可以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一些生活實例,如堆積的鮮菜或水果容易生熱等。在引導學生分析種子呼吸生熱的實驗現象時,一要突出説明熱是能量的一種存在形式,以熱形式釋放的能量儲存於有機物中;二要使學生明確通過呼吸作用過程,有機物分解並釋放能量。

學生往往認為植物在白天只進行光合作用,而沒有呼吸作用,到夜晚才進行呼吸作用。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就事情的本身來説,主要是由於綠色植物在白天(光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佔顯著的優勢,而顯示不出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的緣故。為了證明植物在白天有光的條件下同樣地進行呼吸作用,教師可以做一個實驗來驗證。實驗的做法是:培養一盆黃化苗,把它放在有光的條件下做呼吸作用的實驗,實驗結果證明了植物在白天也進行呼吸作用(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用黃化苗的原因是讓植物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為沒有葉綠體),這樣就很容易證明植物在白天(光下)也進行呼吸作用。然後,再用這盆黃化苗放在光下幾天後,它又形成了葉綠體,再做同樣的實驗,呼吸現象在白天(光下)就不明顯了。這是因為光合作用的現象掩蓋呼吸作用的現象,也就是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還沒有來得及釋放到大氣中就又被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利用了,而且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從大氣中吸入足夠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產生的氧,呼吸作用卻遠遠地用不完,於是就從葉內釋放出來。這就是植物在白天之所以只吸入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的真相。實際上,植物體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呼吸作用,只不過是白天的呼吸作用被強烈的光合作用掩蓋了。

3、環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是影響開花的兩個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長日照和高温才能開花,如蓮;有的植物需高温暗光下才能開花,如晚香玉;有些植物需短日照和低温才能開花,如菊花、梅花等。各種植物開花時間的不同,是植物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

(二)傳粉:

講解:“花開之後,雌蕊和雄蕊暴露出來,就要完成傳粉的過程。那麼傳粉是指什麼呢?花的傳粉方式都一樣嗎?”

出示投影,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的特點。

出示錄像:介紹風媒花、蟲媒花的特點。

組織學生總結二者的區別。

總結:

1、自花傳粉是指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頭;異花傳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

2、異花傳粉中包括昆蟲傳粉和風力傳粉。

提問:請比較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哪一種更具有優勢?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講解:

從生物學意義來看,異花傳粉植物後代有較強的生活力和適應性,而且植株強壯,開花多,結實豐富。從農業生產實踐中知道,農作物實行自花傳粉,後代表現不好。

異花傳粉雖然產生活力強的後代,但當遇到不利的自然條件時,傳粉沒有保證或者其它原因造成授粉不均時,就需要人工輔助授粉。

出示人工授粉的掛圖,講解人工授粉的方法。

板書設計:

第二節開花和傳粉

一、開花:

1、開花的習性:

(1)一年生植物:生長一段時間就開花。

(2)二年生植物:生長到第二年開花。

(3)多年生植物:生長到一定年齡才開花。

2、影響開花的因素:光照、温度。

二、傳粉:

1、自花傳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頭上。

2、異花傳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

(1)依靠昆蟲傳粉:蟲媒花

(2)依靠風力傳粉:風媒花

3、人工輔助傳粉

探究活動

人工輔助授粉

實驗目的:

1、認識人工輔助授粉在增產上的重要意義。

2、學會人工輔助授粉的基本操作方法。

材料用品:田間開花的向日葵、剪刀、紗布或絨布、厚馬糞紙、棉花。

實驗準備:

把馬糞紙剪成大小與向日葵花盤相仿的圓形,在馬糞紙上鋪墊4~5釐米厚的棉花,中央鋪得厚些,四周可鋪得薄些,在棉絮上蒙紗布或絨布,縫製成凸形撲子,撲子後面再縫一個頂子,以便手握,也可用毛巾疊起代替撲子。

方法步驟:

1、當向日葵開花時,挑選晴朗的早晨(8-11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前必須摘去分出的花枝,只留下主幹上的花盤,以免營養分散。

2、左手托住花盤,右手持粉撲。把撲子緊貼在花盤上,象撲粉似的輕輕撲幾下,讓花粉落到柱頭上。也可以兩手將鄰近的兩個花盤拉攏,面對面撲粉似地進行授粉。

3、人工輔助授粉必須進行2-3次,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

實驗結果:

在同樣的管理條件下,經過人工輔助授粉的植株比沒有授粉的植株果實飽滿、產量高。

不同的向日葵在不同的時間開花。同一株向日葵,花盤周圍的花先開,中央的花遲開。因此人工輔助授粉必須連續進行2-3次。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根據有關示意圖準確描述花粉粒萌發和受精過程,説明在果實和種子形成過程中子房各部分結構發育的結果;

2、通過分析植物體的結構,以及維管束在各器官裏的分佈,使學生了解植物體在結構上的整體性。通過分析植物體內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學生從功能上了解植物體是一個整體。

能力目標

1、結合花粉粒萌發和受精,以及果實和種子形成等知識,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學習受精和雙受精過程,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使學生繼續樹立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觀點。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果實與種子形成的過程的學習,進一步認同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結合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向學生介紹我國農業科學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種方面的貢獻,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3、通過學習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基礎知識,樹立整體性的辯證觀點;通過了解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關係,樹立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雙受精的概念和過程及受精後子房的發育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雙受精”是果實和種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徹底弄清楚“雙受精”的概念及過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不論是雙受精過程,還是子房發育的過程,都是動態的、變化的,而且內容又都較為抽象,學生不能觀察到。學生接受起來確有難度,教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要儘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動畫片,或自制移動教具、自畫板書等)輔助講解,使學生把這部分知識理解透徹。

2、學生對“受精”“極核”“胚囊”“胚孔”等這些名詞很陌生,要馬上記住,而且還要知道它們的發育變化情況,對七年級學生來説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注意反覆鞏固才能達到掌握的要求。

3、通過前面七章的教學,學生已經學習了植物六種器官的基礎知識,但是,這六種器官之間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它們是如何組成一個植物整體的?這就是本節中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章教材從結構和功能兩個方面分析和歸納出植物體是一個整體。以細胞、組織、器官和植物體為線索,用胞間連絲和維管束來説明植物體結構上的整體性;以植物體六種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聯繫,以及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依存關係來説明植物體功能上的整體性。

教法建議

花粉粒萌發和雙受精是一個動態過程,而且內容抽象,不能直接進行觀察,因此,教學時應儘量選用有關活動模型或現代教學手段。花粉發育的標誌是伸出花粉管和產生精子,其發育結果是花粉管將精子送入胚囊。受精過程是細胞融合,

在講述果實的形成時,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興趣,可以展示給學生幼小的頂花帶刺的黃瓜,從而形象地説明子房在受精之後繼續發育,最終成為果實。這裏要説明的是,黃瓜的果實屬於瓠果,它不是單純由子房發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與花托共同發育而成的。

在講述種子形成的時候,應該注意呼應前面講過的關於種子結構的知識,前面曾經講過的種皮、胚、胚乳都要在這節課裏找到來源。到這裏為止,關於綠色開花植物由種子萌發到種子形成這一整個生活週期的知識就完備了,植物體各個器官的來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瞭解了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後,可讓學生嘗試用連接線將子房與果實、胚珠與種子的結構聯繫表示出來。然後,通過思考和討論胚珠與種子的數量關係,回答出果實裏種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關於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知識,可以參照課本中的圖,繪製一張幻燈片,將根尖、葉片、木本莖的結構圖分別繪在圖中根尖、葉片和莖的附近。利用幻燈片進行講解,使學生認清植物體中的各個器官確實是由維管束聯繫到一起的(根尖中開始出現導管,尚未形成維管束,成熟區以上的部分才逐漸出現維管束,這一點應該向學生講清楚)。通過複習維管束的運輸功能,還能夠把植物體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聯繫起來。

國中生物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設計:

1、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懂得細胞是生物結構的基本單位。

2、要求學生懂得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3、要求學生熟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4、通過實驗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草履蟲的生命活動,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就像磚瓦是房屋建築的基本單位一樣,引入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這一主題。

(二)、細胞是生物結構的基本單位

1、、學生觀察衣澡結構模式圖和草履蟲結構模式圖,思考:它們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

2、學生例舉出周圍的生物,哪些是單細胞生物?哪些是多細胞生物?

3、小結: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4、資料閲讀: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説。總結出主要內容: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5、實驗: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學生分組:甲組和乙組。

分工:甲組觀察洋葱表皮細胞。乙組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方法步驟:

第一步:製作臨時裝片

第二步:觀察細胞結構

小組討論:

(1)、製作臨時裝片大致分為幾個步驟?

(2)、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與洋葱表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是什麼?比較它們的異同。

6、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液泡等結構。

(三)、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實驗:觀察草履蟲的生命活動

小組討論:實驗步驟2、3中草履蟲是怎樣運動的?這些現象説明了什麼問題?

2、小結:對於單細胞生物來説,一個細胞就是一個生命體,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這説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3、學生觀察圖中:胡蘿蔔細胞培養成的植株。

説明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細胞中的各種結構都擔任着一定的功能,它們相互緊密聯繫,協調一致,使細胞成為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4、學生觀察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

小組討論: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是怎樣的?

三、思考與練習

1、連線表示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對應關係。

2、製作洋葱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

3、如何判斷顯微鏡視野中的細胞圖像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還存在一個數量龐大的生物羣體,它們是用肉眼無法看到的微生物,那麼要藉助什麼儀器才能看得見呢?

四、應用與實踐觀察紫鴨跖草的細胞質流動

課後反思:

1、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懂得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異同。

2、通過實驗活動,加深對細胞結構、細胞生命活動的直觀認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3、通過實驗、討論等多種形式的實踐和探究過程,不斷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相互合作,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過,這次教學實踐活動由於實驗器材不足,平時開展實驗較少,實驗準備不夠充分,學生親自動手能力不強,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牢固。

國中生物教案 篇四

步驟:1)將一個完整的豬腎置於解剖盤中,先觀察腎的外形和顏色(外形似菜豆,內側凹陷,紅褐色),再用手捏捏(表面光滑,手感柔軟),問一問氣味。

2)用户解剖針將腎縱切,觀察內部結構。

3)用顯微鏡觀察腎單位的玻片標本。

通過上面對觀察腎的結構實驗知識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對上面的內容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會學習的更好的哦。

國中生物教案 篇五

知識與能力:

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過程與方法:

1、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閲讀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運用的説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生物“污染”,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説明方法。

教學難點

瞭解生物“污染”,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課時安排:1課時

一、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生物入侵者”是什麼?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

二、自讀課文

1、圈劃生字詞

棲息 (qī) 藩籬 (fān) 歸咎 (jiù ) 河蚌(bàng) 厄運( è) 蜥蜴(xī yì ) 劫掠( jié )

醖釀(yùn niàng ) 蒲公英(pú)五彩斑斕 (bānlán)

嘯聚山林(xiào) 棕樹蛇(zōng)束手無策(shù )

扼制( è)物競天擇 (jìng)無動於衷(zhōng)

2、字詞積累

在劫難逃:命中註定要遭受禍害,逃也逃不脱(迷信)。現在借指壞事情一定要發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束手無策:比喻沒有辦法。

無動於衷:心裏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五彩斑斕:燦爛多彩。

3、用恰當的詞語表達句中劃線部分的意思

(1)他們警告説,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該島的鳥類將遭受災禍,逃也逃不掉。(在劫難逃)

(2)即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面對那些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極強的動植物,人們仍將沒有任何辦法。(束手無策)

(3)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豈能心裏一點也不有所觸動?(無動於衷)

(4)一些產自他鄉的寵物,如蛇、蜥蜴、山貓等,往往會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遺棄而逃出藩籬,在山林里拉幫結夥,為害一方。(嘯聚山林)

三、整體感知

1、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1~4):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它有什麼危害?

第二部分(5):生物是怎樣入侵的?

第三部分(6~8):我們該怎樣對待“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的定義?

專家們把這種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

3、為什麼人類早期沒有“生物入侵者”?

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都是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緩慢進行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

4、在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列舉了幾樣“生物入侵者”?

斑貝 天牛 紅螞蟻 棕樹蛇

5、閲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1)請概括這段文字説明的中心。

“生物入侵者”對被危害的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方法:找出中心句)

(2)本段的第一句話起什麼作用?文中還有其他段落的作用和它相同嗎?

承上啟下。第六自然段。

(3)這段文字主要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列數字、舉例子

(4)這段文字的結構是怎樣的?

總分

6、換詞比較,談談其好處

(1)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斬盡殺絕、

(2)關島本地的大多數鳥類已被棕樹蛇斬盡殺絕、

兩處表述的差異是:_採用列數據顯得更真實更可信_、

(1)悄悄到達的事實上許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的目的、

(2)事實上許多異地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到達新的環境,正是通過跨國貿易的途徑、

兩處表述的差異是:_採用打比方顯得更簡潔更生動_、

7、本文采用了什麼説明順序?説説這樣安排説明順序的好處。

(1)引出話題:介紹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1)

(2)擺出現象: “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2-4)

提出問題

(3)探究原因:入侵的途徑和增多原因(5)

分析問題

(4)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兩種不同態度(6-7)

(5)措施世界各國都在採取相應的措施(8)

解決問題

(邏輯順序,運用邏輯順序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且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四、文章主旨:

本文從各個方面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危害及各界人士對此的不同觀點。以引起讀者對生態環境的重視。

五、佈置作業

文中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兩種觀點,你贊同哪一種?面對“生物入侵者”,我們人類應該做些什麼?

國中生物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瞭解細菌的發現過程。

②瞭解細菌的形態類型、基本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特點。

2、能力目標:

①通過巴斯德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探究細菌發現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②通過細菌與動植物細胞比較,推測細菌營養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和思考能力。

3、情感目標:

①認同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②重視搞好個人衞生。

二、重點和難點:

①細菌形態結構的特點。

②細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討論法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細菌的發現

1、過渡:為什麼我們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卻又不瞭解細菌呢?

2、學生閲讀課本58—59頁。

3、知道了解巴斯的實驗。

(二)細菌的形態結構:

1、過渡:細菌很小,卻看不到,那麼它們的形態、結構是怎樣的呢?

2、細菌圖片展示。

(三)細菌的生殖:

1、過渡:我們熟悉的生物大多是怎樣繁殖的?

2、課件展示。

(四)課堂練習:

(五)作業:

附板書

第二節細菌

一、細菌的發現

二、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1、形態、球形、杆形、螺旋形;

2、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

三、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國中生物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能力目標:能夠説出貓和馬等一些生物所處分類等級的位置。

情感目標:瞭解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瞭解雙名命名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

【教學難點】

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

教學工具

多媒體電子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上的一些內容

師:上堂課我們練習瞭如何對生物進行分類。那麼,我們對生物進行分類的依據是什麼呢?

生: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徵。

師:分類的基本單位是什麼呢?

生:種。

師:上節課講的動物可以分為哪兩大類,其中又可以分為哪些小類?

生:可以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可以分為體温恆定和體温不恆定;無脊椎動物可以分為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

師:很好,這堂課我們來學習新的內容:第二節從種到界。

二、講授新課

1、分類的依據

師:幻燈片放映一則湯姆尋親記漫畫

要求:

1)在外部形態、內部結構和生理功能與我湯姆貓相似多的保留下來,相似少的排除。

2)我每次最多隻能排除三種生物。

生:根據教師幻燈片的播放進行一一排除,找到狗和貓的相似度是很近的。

師:要求學生回答排除的依據是什麼?

生:依據是他們的相似度(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

2、分類的等級

師:湯姆最終通過分類找到了狗和貓的相似度很近的,那你能給湯姆找到那些親戚類別以準確的命名嗎?

生:學生根據老師的幻燈片播放分別予以準確的命名

師:你通過這些命名,能否知道分類學上的分類單位是什麼?最小的單位是什麼?從大到小依次是什麼?

生:的分類單位是界,最小的是種,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師:

1)進行一些擴展(如界、門的擴展)

2)接下來通過一個寄信的題目引導學生回答湯姆貓分類中的地位。

生:湯姆貓分類中的地位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貓屬貓種。

師:為了進一步説明動物的分類等級,以馬來進行再次講解。

生:通過老師播放幻燈片進一步加強了動物的分類等級。

師:要求學生説出馬在分類等級中的地位。

生: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馬種。

3、分類的意義

師:通過前面所學的進行引導學生回答分類的意義。

生:分類的意義是瞭解生物的多樣性,知道他們的親緣關係和他們的分類等級。

4、雙名命名法

師:通過幻燈片的播放讓學生了解雙名命名法的相關知識。

生:對雙名命名法有一些認識。

5、總結:

師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國中生物教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1、説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2、通過調查、收集與分析資料,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3、培養愛護動植物,保護生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難點:正確認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多媒體播放愛國大熊貓暖暖的短視頻,激發學習興趣,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珍稀生物呢?

(金絲猴、藏羚羊、華南虎、水杉、廣西火桐、對開蕨等。)

設疑:對於這些瀕臨滅絕的生物,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保護它們?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建立自然保護區

多媒體展示青海湖鳥島自然保護區的圖片,提問:什麼是自然保護區?

(可以把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通過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進而保護生物。)

教師講解明確自然保護區的意義,小組討論,互相交流課前查閲的自然保護區相關內容。

(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基因庫”,能夠保存許多物種和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為開展生物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護區還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知識和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場所。)

教師補充: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2、遷地保護

展示資料卡:把瀕危物種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提問:這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什麼作用?

(這種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叫做遷地保護,能夠對瀕危生物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

3、建立瀕危種質庫

展示中國國家種質庫內景,提問:我國建立了哪些種質庫?他們有什麼作用?

(植物的種子庫、動物的精子庫等;作用: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

4、頒佈法律

出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法律和文件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

提問:這些法律和文件資料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什麼作用?同桌間交流。

(上述法律和文件的頒佈和實施,對於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國自然保護綱要》中規定,“對於珍稀瀕危物種要嚴格保護,除特殊需要經過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獵採和買賣。”)

(三)鞏固提升

有人養殖鱷和大鯢,並在市場上出售,這種行為與野生動物保護法相牴觸嗎?

(人工養殖可以擴大野生動物的種羣數量,掌握相關養殖技術,為野生動物的繁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養殖、出售野生動物也有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比如養殖一級國家保護動物,需要國家林業局審批。)

(四)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學完本課的收穫。

(五)佈置作業

課下製作保護珍稀生物宣傳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