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七年級語文《老王》精品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94W

國中七年級語文《老王》精品教案(多篇)

語文教案-教案《老王》 篇一

教學目標 :

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點與不幸的命運遭際。

2、理解作者對老王這樣一位底層勞動者的深厚感情。

3、學會比較不同"車伕"身上的特點。

教學設想:

1、是一篇有一定知名度的散文,文中所寫的事情很瑣

碎,時間跨度也長,但人物的"忠厚"與"不幸"卻充盈在行文的字裏行間,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本文文字沖淡中的深沉、平靜中的深情是破譯這篇課文的突破口。

2、聯繫國中時學習的《一個攝影記者和四個文化名人》解讀錢

鍾書、楊絳的為人,以此為基礎理解這樣的大專家、高級知識分

≮≯

子何以對一個像老王這樣貧寒的下層人民如此關心?進而去揣摩

篇尾"那是一個多吃多佔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這句話的內

涵。

3、聯繫《在烈日和暴雨下》、《一件小事》,課外閲讀《春兒》、《親近自己的雙腿》,比較這些車伕各自擁有的特點,

擴大閲讀量的同時體會"小人物大社會"的寫作技巧。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點與不幸的命運遭際。

2、理解作者對老王這樣一位底層勞動者的深厚感情。

教學步驟 :

一、課堂導入

欣賞詩歌《人力車伕》:

(一)

四季的斑讕

悄然地

在你奔波的車輪中 演繹

你生命的履歷

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

攜着夕陽隱沒

每一條蜿蜒的崎嶇

都彈奏着你

鏗鏘的跫音

你的足跡

塗滿東西南北

盡把生活的濃彩 描繪

沒有雄渾的豪言壯語

沒有靚麗的西裝革履

你擎起人生的火距

挺進於時光的隧道

為了生存的精彩

為了生活的熱愛

(二)

舉起,永遠地舉起,他的腿

在這痛苦的世界上奔跑,好像不會停留的水

用那沒有痛苦的姿態,痛苦早已經昏睡,

在時間裏,仍能屹立的人

他是這古老土地的堅忍的化身。

是誰在和他賽跑?

死亡,死亡,它想擁抱

這生命的馬拉松賽者。

對於

天空的風雲,地上的不平

早出的方向,夜歸的路徑

他不能預知,也不能設計

他的回答只是顛撲不破的沉默

路人的希望支配着他

他的希望被擲在賂旁

一個失去目的者為他人的目的生活

舉起,永遠地舉起,他的腿

奔跑,一條與生命同始終的漫長道路

寒冷的風,飢餓的雨,死亡的雷電裏

舉起,永遠地舉起,他的腿。(有刪節)

這兩首詩歌或懷着激情讚頌或帶着悲憫歎息,都勾勒了人力車伕辛勞的生活、奔跑的身影,這是一份生活的沉重。我們即將學習的楊絳所寫的就是一篇展現人力車伕痛苦生活的散文。

二、閲讀全文,談談對老王這個人物的觀感。

--儘管課文導言中對老王這個人物已經作出了總體性的概括,但由於對這樣社會背景下的這樣的人物的陌生,學生很可能對"忠厚"的評價頗不以為然,所以在自我閲讀的前提下先暢所欲言,這可以作為下一階段人物鑑賞的張本。

三、人物鑑賞。

1、老王的一生無疑是悲劇性的,他的悲劇不僅僅在於病痛中的死去,悲劇的意味充斥在他生活的枝枝蔓蔓裏,楊絳是怎樣揭示給我們的?

--聽:年齡漸老卻沒有趕得及加入蹬三輪的組織,孤單惶恐;沒有賴以生活的技能或財產;親人稀寡。

看:只有一隻眼,另一隻是瞎的。

感:別人不願乘他的車,對他的"瞎"沒有同情。

遇:住在荒僻的小衚衕、破破落落的大院、幾間塌敗的小屋裏。

問:載客三輪取締後,靠一位主顧的照顧勉強維持生活。

(回答可以不拘一格,能夠感受其中的悲涼意味就可以了)

2、對老王的一隻眼是怎麼瞎的,你認為是"因為不老實害了什麼惡病而瞎的"還是因為"從小營養不良而瞎的"或者單純是因為得了"惡病"而瞎的?(試圖通過這樣一個原因的揣測深入到對老王性格的探索)

--把握老王性格中的最大特點:忠厚老實。

⑴  送冰: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冰價相等,願意車費半價,始終沒有看透或者想到要去算計好欺負的主顧。

⑵  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體諒他們的困難。

⑶  為一個願意坐他車的主顧裝半寸高的邊緣。

⑷  滿懷訣別意味地去送雞蛋和香油,卻不會表達。

通過這些細節的捕捉,我們可以肯定他一定不是像有些人説的那樣"因為不老實害了什麼惡病而瞎的"。

小結:老王是一個忠厚而不幸的底層勞動者。

四、難點探究

1、 課文首段説"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而第六節卻説"我自己不敢乘三輪",是不是矛盾?

--這要聯繫當時的時代背景,特別是"'文化大革命'開始"這幾個字,楊絳不敢坐是因為當時作為知識分子,"不敢"坐勞動人民拉的車,不敢"騎在人民頭上"。從側面也寫出了老王不怕被牽累、真誠關心錢鍾書夫婦的善良。

2、 老王和錢鍾書夫婦之間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錢鍾書夫婦對老王的關心贏得了老王的尊重與感激。

錢鍾書夫婦對老王:

⑴  別的乘客不願坐他的車,"我"卻常坐。

⑵ "我"女兒給老王吃魚肝油治好了老王的夜盲症。

⑶  詢問只有一位主顧的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

老王對錢鍾書夫婦:

⑴ 送冰,自願車費減半、所送之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⑵ "文革"時送錢先生看病,不肯收錢。

⑶ 臨終之前送雞蛋和香油。

進一步探討:錢鍾書夫婦何以對老王這樣一個下層的勞動者這樣關心,老王臨終之前的送蛋行為背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⑴  這裏可以聯繫學生國中階段學習的課文《一個攝影記者和四個文化名人》,也可結合學生課外對楊絳、錢鍾書的資料收集,瞭解他們的為人,進而把握:在作者夫婦心目中,人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愛,有人道主義思想。據達爾文《人類的由來》一書説,凡屬於社會性的動物彼此之間都有一些相愛的感覺。愛與善良是聯繫在一起的,愛包含善良的因素。楊絳夫婦非常善良,有善心。

⑵ 像老王這樣一個飽受白眼的下層勞動者,能夠得到錢氏夫婦這樣的知識分子的關心,在他的心中是充滿了喜悦、甚至是"受寵若驚"般的感恩的。所以,自知自己不久人世,臨終他也要將這份感激表達出來,即使沒有華麗的言詞(其實根本就沒有言詞)即使木訥的他還是領受了楊絳給的錢,但透過那幾個大大的雞蛋和香油,透過僵直的身子、無光的延伸,我們還是能夠觸摸到那份訣別的深情。

3、 楊絳先生對老王是照顧有加,並沒有剝削老王的行為,既沒有在物質上虧待老王,也沒有在精神上鄙視過他,何以篇尾説"那是一個多吃多佔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從"多吃多佔"這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放在老王同一層面上了,與老王相比,我付出的比老王少,但我從這個世界上獲得的要比老王多好多,這是作者從自我反省的層面表達對老王的歉疚,其實也傳遞了對像老王這樣的勞動者的心靈之聲。

--和老王最後一晤時,當老王拿了香油和雞蛋來看錢鍾書夫婦時,不肯收錢。他是想表達很想和他們夫婦成為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活不長久的時候。但"我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沒能理解老王的心意。想到這些感到十分後悔。這裏的"坐坐喝口茶水",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客套,而是有一種"真正把老王當作平等的朋友相待"的意思了。

(當然只是平等的朋友,而不是無話不談的朋友。這可以從作者和老王的對話中看出來。每一句話都是那麼簡短,因為兩人畢竟沒有共同語言。)

第 二課時

教學要點:課外對比鑑賞閲讀

教學步驟 :

一、閲讀巴金的《一個車伕》,思考文後問題 :

一 個 車 夫

·巴金·

這些時候我住在朋友方的家裏。

有一天我們吃過晚飯,雨已經住了,天空漸慚地開朗起來。

傍晚的空氣很涼爽。方提議到公園去。

"洋車!洋車!公園後門!"我們站在街口高聲叫道。

一羣車伕拖着車子跑過來,把我們包圍着。

我們匆匆跳上兩部洋車,讓車伕拉起走了。

我在車上坐定了,用安閒的眼光看車伕。我不覺吃了一驚。

在我的眼前晃動着一個瘦小的背影。我的眼睛沒有錯。拉車的

是一個小孩,我估計他的年紀還不到十四。

"小孩兒,你今年多少歲?"我問道。

"十五歲!"他很勇敢、很驕傲地回答,彷彿十五歲就達

到成人的年齡了。他拉起車子向前飛跑。他全身都是勁。

"你拉車多久了?"我繼續問他。

"半年多了,"小孩依舊驕傲地回答。

"你一天拉得到多少錢?"

"還了車租剩得下二十吊錢!"

我知道二十吊錢就是四角錢。

"二十吊錢,一個小孩兒,真不易!"拉着方的車子的中

年車伕在旁邊發出讚歎了。

"二十吊錢,你一家人夠用?你家裏有些什麼人?" 方聽

見小孩的答話,也感到興趣了,便這樣地問了一句。

這一次小孩卻不作聲了,彷彿沒有聽見方的話似的。他為

什麼不回答呢?我想大概有別的緣故,也許他不願意別人提這

些事情,也許他沒有父親,也許連母親也沒有。

"你父親有嗎?"方並不介意,繼續發問道。

"沒有!"他很快地答道。

"母親呢?"

"沒有!"他短短地回答,聲音似乎很堅決,然而跟先前

的顯然不同了。聲音裏漏出了一點痛苦來。我想他説的不一定

是真話。

"我有個妹子,"他好像實在忍不住了,不等我們問他,

就自己説出來;  "他把我妹子賣掉了。"

我一聽這話馬上就明白這個"他"字指的是什麼人。我知

道這個小孩的身世一定很悲慘。我説:"那麼你父親還在──"

小孩不管我的話,只顧自己説下去:"他抽白麪,把我娘

趕走了,妹子賣掉了,他一個人跑了。"

這四句短短的話説出了一個家庭的慘劇。在一個人幼年所

能碰到的不幸的遭遇中,這也是夠厲害的了。

"有這麼狠的父親!"中年車伕慨歎地説了。"你現在住

在哪兒?"他一面拉車,一面和小孩談起話來。他時時安慰小

孩説:"你慢慢兒拉,省點兒力氣,先生們不怪你。"

"我就住在車廠裏面。一天花個一百子兒。剩下的存起來

……做衣服。"

"一百子兒"是兩角錢,他每天還可以存兩角。

"這小孩兒真不易,還知道存錢做衣服。"中年車伕帶着

讚歎的調子對我們説。以後他又問小孩:"你父親來看過你嗎?"

"沒有,他不敢來!"小孩堅決地回答。雖是短短的幾個

字,裏面含的怨氣卻很重。

我們找不出話來了。對於這樣的問題我還沒有仔細思索過。

在我知道了他的慘病的遭遇以後,我究竟應該拿什麼話勸他呢?

中年車伕卻跟我們不同。他不加思索,就對小孩發表他的

道德的見解:

"小孩兒,聽我説。你現在很好了。他究竟是你的天倫。

他來看你,你也該拿點錢給他用。"

"我不給!我碰着他就要揍死他!"小孩毫不遲疑地答道,

語氣非常強硬。我想不到一個小孩的仇恨會是這樣地深!他那

聲音,他那態度……他的憤怒彷彿傳染到我的心上來了。我開

始恨起他的父親來。

中年車伕碰了一個釘子,也就不再開口了。兩部車子在北

長街的馬路上滾着。

我看不見那個小孩的臉,不知道他臉上的表情,但是從他

剛才的話裏,我知道對於他另外有一個世界存在。沒有家,沒

有愛,沒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的鞭子在趕他。然而他能夠倔

強!他能夠恨!他能夠用自己的兩隻手舉起生活的擔子,不害

伯,不悲哀。他能夠做別的生在富裕的環境裏的小孩所不能夠

做的事情,而且有着他們所不敢有的思想。

生活畢竟是一個洪爐。它能夠鍛煉出這樣倔強的孩子來。

甚至人世間最慘痛的遭遇也打不倒他。

就在這個時候,車子到了公園的後門。我們下了車,付了

車錢。我藉着燈光看小孩的臉。出乎我意料之外,它完全是一

張平凡的臉,圓圓的,沒有一點特徵。但是當我的眼光無意地

觸到他的眼光時,我就大大地吃驚了。這個世界裏存在着的一

切,在他的眼裏都是不存在的。在那一對眼睛裏,我找不到承

認任何權威的表示。我從沒有見過這麼驕傲、這麼倔強、這麼

堅定的眼光。

我們買了票走進公園,我還回過頭去看小孩,他正拉着一

個新的乘客昂起頭跑開了。

1巴金筆下的車伕只是一個15歲的孩子,而且作者和他只是偶爾照一次面。穩中文中小車伕的形象出來了嗎?巴金是抓住他的什麼來表現他的性格特點的?與楊絳筆下的老王有什麼區別?

--小車伕的形象很生動:他小小年紀就遭到如此磨難,但他依然非常堅強。巴金是抓住他的語言和動作來表現他性格特點的。如他"很勇敢、很驕傲的回答;"他正拉着一個新的乘客昂起頭跑開了。與楊絳筆下的老王有明顯的區別,楊絳對老王的描寫更含蓄,情感也更深沉。

2、巴金説那個小車伕有着"這麼驕傲、這麼倔強、這麼堅定的眼光"。作者筆下賦予了小車伕旺盛的生命力和對明天的信心。從這裏你看出巴金這篇散文的主旨了嗎?

--巴金這篇散文的主旨是讚頌這個孩子在遭受生活的巨大打擊後依然對生命、對生活充滿希望 。

二、閲讀《親近自己的雙腿》,與課文比較有什麼異同點

應朋友之約,去他家議事。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別墅裏,乘公交車去,下車之後,若步行,緊走慢走,也要40分鐘。這麼長的路,怎麼走啊?我順手招了一輛人力三輪車。朋友事先在電話中告知:若坐三輪,只需3元。為保險起見,我上車前還是問了價。"5元,"車伕説。"5元?不是説3元嗎?"我不想坐,可四周就只有這輛三輪車。車伕見我猶豫,就説:"上車吧,就收你3元。"

車伕一面蹬車,一面以柔和的語氣對我説:"我要5元其實沒有多收你的。"我説:"人家已經告訴我,只要3元呢。那是因為你下公交車下錯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隨後他立即補充道:"當然我還是收你3元,已經説好了價,就不會變。我是説,你以後來這裏,就在前一站下車。"他説得這般誠懇,話語裏透着關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經營人力三輪車的人統一的黃馬甲,剪得齊齊整整的頭髮已經花白了,至少有50歲的年紀。

車前行着,我總覺得有點不大對勁,上好的馬路,車身卻微微顛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輪車那麼平穩,而是向前一衝,片刻的停頓之後,再向前一衝。我正覺奇怪,突然發現蹬車的人只有一條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黃黃的褲管,挽一個疙瘩,懸在空中,隨車輪像前"衝"的頻率前後晃盪着。他的左腿用力的蹬着踏板,為了讓車走得快一些,臀部時時脱離坐墊,身子向左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我猛然間覺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斷腿,瞪着懸在空中前後搖擺的那截黃黃的褲管。我覺得我很不人道,我剛30出頭,有130多斤的體重,體魄強壯……我的喉嚨有些發乾,心裏被一種奇怪的惆悵甚至悲涼的情緒糾纏着,籠罩着。我想對他説,不要再蹬了,我走着去。我當然會一分不少地給他錢,可我又生怕被他誤解,同時,我也怕自己的做法顯得矯情,玷污了一種聖潔的東西。

前面是一帶緩坡,我説:"這裏不好騎了,我下車,我們把車推過去。"他急忙制止:"沒關係沒關係,這點坡都騎不上去,我咋個掙生活啊?"言畢,快樂地笑了兩聲,身子便弓了起來,加快了蹬踏的頻率。車子遇到坡度,便倔強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後退的趨勢。它的獨腿頑強地與後退的力量抗爭着,車輪發出"吱吱"的尖角,車身搖搖晃晃,極不情願地向前扭動。我甚至覺得這車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憐惜他的主人,才這般固執的嗎?車伕黝黑的後頸上高高繃起一股筋來,頭使勁地向前聳,我想他的臉一定是紫紅的,他那被單薄的衣服包裹起來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數。他是在跟自己較勁,與命運抗爭!

坡總算爬上去了,車伕重濁地喘着氣。不知怎麼,我心裏的惆悵和悲涼竟然了無影蹤了。我在為他高興,並暗暗受到鼓舞。在我面前的,無疑是一個強者,他把路扔在了後面,把坡扔在了後面,為自己"掙"來了坦蕩而快樂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説:"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説:"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氣蹬過80多裏,而且帶的是兩個人!怎麼走那麼遠?"我問。"有兩個外國人來成都,想坐人力車沿二環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風景,恰巧坐了我的車。途中,他們想換車,以為我會半路出醜的,沒想到,嘿,我這條獨腿竟然一口氣蹬到底。"

我不知道該説什麼好,既心酸,又豪邁,是那種近乎悲壯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那條斷腿。我很想打聽一下他的那條腿是怎麼失去地,可終於沒有問,事實上,這已經無關緊要了。那條獨腿已經支撐起了他的人生和尊嚴,這就足夠了。

別墅到了。我下了車,給他5元錢,他堅決不收。"講好的價,怎麼能變呢?你這叫我以後咋個在世上混啊?"我沒勉強,收回了他找給的兩元錢。

……

返回時,我徒步走過了那段40分鐘的路程。我從來沒有與自己的兩條腿這般親近過,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兩條腿這般有力過。

三、課外閲讀葉聖陶《春聯兒》(GOOGLE搜索)

四、課外延伸(學生可根據興趣自己結成小組選題研究)

1、北京的文壇,是否存在一個"新京派",一直有着爭論。國外學者研究北京一些作家,就把汪曾祺、楊絳、張中行等,列為"京派"。因為這些文人的寫作,與北平時期的文人寫作不同,又有新的特點,所以也有將其視為"新京派"的。這一流派的寫作,注重學識,歷史感強,文章有厚重的東西在。汪曾祺、楊絳、張中行、陳平原等人的作品一直暢銷,看來是"京派"文化的魅力起了作用。試選一兩位作家,對他們的創作風格作一分析。

2、在青浦,特別是青浦城鎮裏,三輪車也是一種近距離的交通工具。這些身穿黃馬甲的"人力車伕"為什麼幹起了這樣痛苦的工作,有什麼組織,他們收入如何,風雨兼程的每個日子感受如何,現在的"主顧"態度怎樣等等,可作一社會調查,寫作《二十一世紀的人力車伕》

五、相關背景資料附錄

1、人力車在我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稱。北方叫洋車,"膠皮",在南方叫黃包車,東洋車。它是一種由東洋(日本)傳進的一個人乘坐、一個人拉着跑的車輛。清光緒二十六年,人力車由日本傳入中國,北京是最早有人力車的地方。民初,北京有一些車行製造各式人力車;同時,也興起了許多車廠子,大的有一二百輛車,小的也有一二十輛車。車廠子把車租給人力車伕,每月或每天收取"車份子"。人力車伕除了專作此活的外,還有一些失業或破產的小商人、小職員、工匠等等;極少數公職人員因家庭人口多,負擔重,也有以此為第二職業的。他們白天上班,晚上租輛車拉座,一般是拉那些看夜場戲的,往往夜12點左右才能回家。人力車伕雖不用拜師學藝,但要拉好並不容易。作為車伕必須熟悉交通,會講價錢,會攬生意,身體好,熟練掌握車性子才行。1937年以後,日軍侵佔華北,北京又引進了三輪車,人力車伕改為三輪車伕。

語文教案-教案《老王》 篇二

一、教學設想

本課預計分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完成文學作品第一個層面的解讀,即對文本的內容、思想情感作一整體梳理;第二課時完成文學作品第二個層面的解讀,即對文本的語言、結構以及組織材料等方面的寫作特色進行品味學習。

兩課時各有側重又相互融合。前者是後者的鋪墊,側重於“文”,把握內容的同時應重視人文思想的薰陶;後者是前者的深入,側重於“語”,品味習作特色的同時應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如果學生程度不夠,第一層面的解讀可考慮分為兩課時進行。)

二、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本內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體會作者的善良,引導學生以善良對待善良,關愛弱者。

(二)教學側重

體會人物特點與瑣碎敍事之間的相互關係。敍事表達出人物特點,敍事服務於人物特點。

(三)課堂預設

1、新課導入

説説自己身邊最苦的人。(職業、生活條件、身體狀況)

2、研讀老王之“苦”

(1)隨機朗讀(1——4)自然段;

(2)討論老王之“苦”:生活艱苦精神悽苦

[設計説明]

先結合導入討論老王生活之“苦”:職業——蹬三輪身體——殘疾生活——塌敗小屋再追問老王精神之“苦”:孤獨、無親

受惡意攻擊、被人瞧不起

3、研讀老王之“善”

(1)默讀(5——22)自然段;

(2)討論老王的品質:善良樸實

[設計説明]

體現教學側重,引導學生概括老王品質,尋找文本依據,通過對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雞蛋”等敍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樸實,應隨機結合學生回答品味細節的傳神之處。可設計感性題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動?”之類。

4、梳理“我”一家之善,領悟文本思想感情

(1)討論:“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現在何處?

(2)討論:老王死後,作者認為自己對老王這樣關愛夠了沒有?

(3)結論:呼喚周圍的人對苦人、弱者更多一份關愛。

[設計説明]

老王的善良都是通過我和老王的交往展開的,所以,在前一環節學習的基礎上,學生應當很快梳理出:我與老王閒聊;女兒送魚肝油;坐車照顧老王生意;關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東西等事例。重點應當討論(2),從而推敲末段——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為何愧怍?),當不難得出結論,把握文本思想情感。

5、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關愛身邊的弱者、苦人: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會有窮苦人、弱者,他們需要社會更多的同情關愛。同學們,學了之後,你準備怎樣對待剛才(課前導入)介紹的身邊的“苦人”呢?

[設計説明]

聯繫文本主題及生活實際,根據課堂時間,作適當的討論,肯定學生的愛心。

6、課後作業

仔細觀察身邊的苦人、弱者,以最簡潔又最感人的語言描寫出他們的生存狀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以及組織材料方面的特色。

2、局部對比學生與楊絳的描述,學習體會作家精彩的寫法

(二)教學側重

體會楊絳運用樸素簡潔的語言以及瑣碎平淡的敍事還人物以真實,並且產生震撼效果的寫作技巧。

(三)課堂預設

1、回顧上節所學

簡述敍事內容及主題,為語言、組材特色分析作鋪墊。

2、討論語言特點

(1)聯繫課後第二題,舉例説明本課語言特色;

(2)歸納語言特點:簡潔樸素

3、討論組材特點

(1)舉例説明敍事特點;

(2)歸納敍事特點:瑣碎平淡

4、小結楊絳作品特點

運用樸素簡潔的語言以及瑣碎平淡的敍事還人物以真實,這種看似冷漠,彷彿“他者”的敍述,卻產生驚人的震撼效果。讀者合上作品,才發現一種冷冷的悲涼自心底瀰漫而來,感人至深卻在不經意間,這是楊絳給我們帶來的文學。

5、討論學生習作得失

(1)典型習作(上節課後作業)投影閲讀;

(2)對比楊絳討論得失;

(3)修改各自上節課後作業。

6、選擇作業

課後練習三“改寫”或者“我讀楊絳”選一。

附板書:

苦:生活艱苦精神悽苦

1、老王——以—善—良—對—待—善—良——楊絳

善:善良樸實

語言簡潔樸素

2、楊絳作品————————————真實震撼

敍事瑣碎平淡

語文教案-教案《老王》 篇三

本學期初,教師進修學校組織一次語文教學能手的彙報課活動,在尚志中學聽了曹山老師所做的《老王》一課的示範課。曹老師有效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整個課堂進行有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順暢地解決了學生“愛學”、“會學”、善學“的難題。是一節成功的示範課,充分發揮教學能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引領,參加本次活動受益非淺。

伴隨着一步步走進新課程,我不由地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深深地反思:那些個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甚至被津津樂道為“改革”的種種説法和做法,以新課程的理念加以審視,我如坐鍼氈、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與時俱進”,在深層上促進了教育觀念的真正更新、轉變;反思使我對新課程更充滿感情、充滿信任,抱有極大的希望。

在過去講《老王》這類文章,教師在台上不停地講抓住人物特徵,典型事例、生活片段進行敍述,學生則一味到聽,整個課堂如一潭死水。可是曹老師卻打破以往教學模式,他通過佈置幾個問題讓學生讀課文,然後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學生討論結果:老王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很苦,*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但他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藉此機會教師拓展遷移“你周圍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樣對待的?”、“在當今的商品大潮中,人與人之間還需要真誠與友善嗎?”,以此來喚醒學生們對不幸者要懷有一顆愛心,學會關心人、愛護人,感受美好善良情素,讓世界充滿愛的陽光,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學生們對寫人記事的文章早已見慣不怪了,可是通過曹老師生動、幽默的語言把同學們重新帶進寫作的天地,學習了把瑣碎組成一個整體的寫法,產生了寫作的慾望,抓住這個契機佈置仿照《老王》寫寫我《老曹》,順水推舟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誨無涯,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找不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我們作為教師的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找到個性化教學的科學依據來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必須保證適應每位學生的學習方案才行,這樣的教育教學行為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可。

因此,我認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火把、火種的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走出教室的時候仍然面對問號,懷抱好奇。

國中七年級語文《老王》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文章如何刻畫人物的形象。

過程與方法:

1、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品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課文中的人物身上,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勢羣體。

教學重點:

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畫;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並讓學生領悟到在與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愛。

教學難點:

1、體會老王與作者夫婦之間的相互關愛,體察作者的愛心,理解本文的主旨;

2、讓學生領悟到在與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背景音樂:《讓世界充滿愛》)

同學們,正如歌曲中所呼喚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以真純的情感善待、關愛同在一片藍天下的他人,那麼人世間真的會多一份陽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殘酷。愛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美德。如果我們能夠去關注平凡的人,那麼我們才能真正領悟生活的真諦,今天就有這樣一個機會來關注一個名叫“老王”的不幸的人,看看從他的身上我們能學到些什麼呢?

二、知識積累

1、作者簡介

楊絳,生於1911年,錢鍾書夫人,本名楊季康,的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著有散文集《幹校六記》《將飲茶》等,譯有《堂吉訶德》,作品有《我們仨》,《澡堂》。

2、背景介紹

《老王》作於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是作者在的背景下寫的。作者記敍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時期,是一個荒。唐**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被下放到幹校勞動鍛鍊去了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3、基礎知識

傴(yǔ) 荒僻(pì) 攥(zuàn ) 塌敗( tā )取締( dì )

骷髏(kū lóu ) 滯笨(zhì) 愧怍(zuò )惶恐(huáng)

三、整體感知課文

快速閲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整體感知文章大意,勾畫出與老王有關的信息,並思考問題。

(1)老王的生活過得如何?

(2)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走近老王

指名朗讀讀1—4段,思考:作者給我們介紹了什麼情況?從這些信息你讀到了什麼?(從職業、家人、外貌、居住條件等方面來看)

職業:蹬三輪車 :謀生手段艱苦

生活艱苦 身體:半瞎子 :生理缺陷

老王是一個苦人 居所:塌敗小屋 :居住條件惡劣

姓名:老王(沒名):地位低微

精神悽苦 老光棍:孤獨終老 單幹户

受惡意攻擊 被人瞧不起

思考:“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車。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説着閒話。”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提示: 體現了“我”與老王之間的關係較融洽

“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隻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後者該是更深的不幸。”為什麼説“反正同是不幸,而後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提示: 兩個“也許”是不確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測,從可看出老王身世無人知曉,他從來就不受人重視。“而後者該是更深的不幸”從側面再現了老王生活的艱辛,有病沒錢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五、品味老王

閲讀5—22段,作者回憶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幾個生活片段?從這些片段中體現出了老王怎麼樣的性格特徵?這些片段又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時間順序)

帶送冰快,車費減半 忠厚老實,不貪錢

載病人看病,堅決不要錢,拿錢後還不大放心低聲問我 善良淳樸

給改裝三輪裝護欄,為客着想 心地善良,一心為人着想

臨死給我送來香油、大雞蛋 懂得感恩

老王性格特徵:忠厚老實 心地善良 知恩圖報

思考:

1、文中“他啞着嗓子悄悄地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着説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為什麼要“啞着嗓子悄悄問”?

提示:表現了老王憨厚的神態,讓作者心中格外感動。 善良淳樸

2、文章寫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寫得最詳細最感人?

明確:臨死前送雞蛋、香油還人情。

指名朗讀8——16段,討論:

① 作者刻畫人物時主要運用了兩種描寫手法(肖像、行動)?找出具體的語句加以體會。

②你怎麼看待老王送雞蛋香油的行為?為什麼重病還堅持親自送禮?(提示:感激“我”家平時對他的關心照顧 知恩圖報)

③為什麼老王説不收錢但又把錢收下?(提示:老王怕“我”真的託人給他送錢,平白給“我”添麻煩。體現了老王的樸實、善良。 理解“我”不願意白接受禮物的想法)

④“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着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 “攥”“滯笨”“直着腳”説明了什麼?

提示:簡單的幾個字,描繪出了老王離開時的情形。叫人怎能不為他的身體、生活所擔憂,也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筆。

小結: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貧困線上掙扎,窮苦卑微,他的艱苦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對這樣不幸的人,我們應當給予同情和關心。但是老王又是可敬的,他善良淳樸、關心人、講仁義、重感情,這是值得我們敬重的。

六、寫作訓練。

愛是人間的春風,是生命的源泉,缺乏愛心的社會將會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通過與街頭牆角那些擺小攤、掃大街、撿破爛的溝通、交流,對你一定很有觸動,請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投影顯示以下文題,請學生任選其中一題説出自己的寫作構想。

(1)他(她)是一個______________的人(如:勤奮好學、助人為樂、熱愛生活、樂觀、充滿愛心……)

(2)我逐漸瞭解了他(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指名讓學生簡述敍事內容。

課文中老王窮苦卑微但純樸善良,他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着打發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裏,小屋破破爛爛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淒涼艱難,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眼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他需要錢,可是做生意從不多收一分錢,而且非常講感情,講仁義,常願意盡義務,或者少收錢,是一個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極其純樸的好人。

二、善待老王

思考:

1、面對老王的遭遇,那作者一家對老王又是怎麼樣的呢?寫到了哪些事情?

2、我強笑説:“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為什麼要“強笑”?

提示:一個“強”字,寫出了作者當時複雜的心理,既可憐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可以調解氣氛。

3、老王去了,在他生前經常關照他的楊絳有什麼樣的感受?(“愧怍”。如何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

坐他的車,照顧他的生意 富有同情心

我女兒知道他有夜盲證,便送他大瓶魚肝油 “我”女兒關心他

老王再客氣也給他應得的報酬

詢問老王能否維持生計 “我”關心老王

老王送來香油、大雞蛋,不能讓他白給,也給了他錢

..............

作者性格特徵:富有愛心,具有同情心,尊重別人

4、還有人關愛老王嗎?

三、關注“老王”

研究探討:

1、為什麼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那麼關心、愛護;社會地位、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麼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樣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引導:換另一個角度來想想看,作者跟老王的交往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是因為老王有財有勢作者才跟他交往的嗎?不是,老王善良!作者是一個作家,是一個知識分子,而老王是一個社會底層的人,是地位低微的人,作者卻並沒有瞧不起他,並不認為他低人一等,這體現了作者怎麼樣的一種觀念?平等!再看看,作者非常同情和關心老王,這説明作者非常有愛心,這體現出一種人道主義精神)

平等 極富愛心 善良 互愛(人道主義)

(主要是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個人由於境遇不同,就有幸運與不幸的差別,甚至差別很大。一個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現在,社會要求我們每個人有人道主義精神,要關心別人、尊重別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作者一家都是對不幸者老王懷有一顆愛心,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人。)

從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在作者那裏,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

再是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並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

2、怎樣理解“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

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與老王一生的辛勞相比,作者夫婦在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麼,算得上是幸運的人,因而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作者回想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她感到愧怍。

3、社會上還有許多不幸的人,許多弱者,而我們生活在幸福之中,生活在愛的光環裏,讓我們學習楊絳女士,把愛之光分一些給身邊的人!

四、總結與擴展

1、這篇課文敍述的事情較多,作者是怎樣組織的?文章的線索是什麼?

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兼用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來編排。開頭四段寫老王的基本情況,按邏輯順序編排,一是職業,老王的謀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謀生的困難;三是居住條件,這是前兩點的結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安排,回憶與老王的交往。

2、在社會生活中,應愧怍的僅是作者嗎?這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呼聲?

呼籲我們:對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顆愛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同情他們,關心他們,多給他們以善心,這樣一來社會就更加發展和文明瞭。

(平平淡淡中孕育着真情,平平凡凡中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一個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讓我們為老王喝采!為老王那顆金子般真摯而誠懇的心喝采!)

3、拓展延伸

你周圍有老王這樣不幸的人嗎?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

五、佈置作業:生活中的“老王”的不同原形

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送雞蛋、香油部分。指導:要描寫老王的心理活動,在領會老王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

語文教案-教案《老王》 篇五

○課型:教讀課

○教學目標 :理解老王的“苦”與“善”;學習本文把瑣碎的材料組織成一個整體的寫法;理解本文語言風趣含蓄、簡練風趣的特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導入  :在我們周圍有一些人,他們生活艱難,不被人重視,卻有金子一般的心,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家、文學翻譯家楊絳的《老王》這篇文章,探究這個問題。

○學生齊讀課文後,找出生字詞,師生一起解決。

○引導學生整體感悟課文,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並讓學生領悟到在與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愛:

在這篇課文中,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的善良表現在哪裏?老王的善良又表現在哪裏?對課文結尾的最後一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歸納:

這篇課文寫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斷。老王一輩子很苦。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着打發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裏,小屋破破爛爛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淒涼艱難。

但是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他需要錢,可是他做生意從不多收一分錢,而且非常講感情,講仁義,常願意盡義務,或者少收錢。

作品寫到“文化大革命”,那是荒唐的**的年代。學術權威被認作“反動學術權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腳下。但是,任何邪風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倆。他認準他們是好人,知恩必報,臨死也要去謝謝好心人。作者筆下的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純樸的好人。  作者的善良有許多表現: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卜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作者的善良還表現在關心老王生活,三輪改成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地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作者的女兒也像她一樣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給他大瓶魚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許多表現:“願意給我們帶送”冰塊,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老王的善良更表現在,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着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結尾一句話,應該這樣理解: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

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

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

第二課時

○引導學生討論研究問題

1.為什麼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那麼關心、愛護?社會地位、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麼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樣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從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在作者那裏,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識,才會平等對話,才會感覺人家上門來“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並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魚肝油。他們總是照顧老王生意,坐他的車,讓他掙點錢。老王收錢常常客氣,他們總是照原價付。平板三輪不敢坐了,還是關心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總之,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才能這麼關心人,愛護人。

老王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身子僵直,樣子非常怕人,作者心裏只有同情和悲酸。老

王死了好幾年了,作者每每想起來還感覺有愧於這個不幸者,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愛不夠。所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設所提倡的。

2.這篇寫人記事的散文,材料瑣碎,但是經過作者的組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作者是怎樣組織的?

引導學生先列提綱,再探究為什麼這樣安排。

指導與明確:作者是兼用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來編排的。開頭四段先寫老王的三點基本情況。這三點是按邏輯順序安排的。一是職業,這是老王的謀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這是老王謀生的困難,三是居住條件,這是前兩點的結果,收入少,當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時間順序,回憶老王的工作與為人,兩個片斷寫他為人好,一個片斷寫“文革”時期,他的生計越來越艱難。最後一個片斷,是老王離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見出老王心地善良。

作者是以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的。坐老王的三輪,一路説説閒話,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寫老王眼疾,説到女兒給他大瓶魚肝油,可見一家人對老王很照顧。老王對錢家也好,在服務費上雙方總是非常客氣。三輪改平板三輪,沒法坐了,作者還是很關心老王,對老王有好處,所以老王總覺得欠了一筆人情,在生命最後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謝。以彼此交往為線索,全文一脈相承,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3.比較下邊每組兩個句子,聯繫上下文,説説①在表達上的好處。

①他送偽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個三輪車工人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①句“前任”一詞簡練之至,大詞小用,又很風趣。

①我強笑説:“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②我笑着説:“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①句“強笑”一詞,不但準確,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裏有説不出的悲酸和感動。

①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

②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門口。

①句説“鑲嵌在門框裏”,誇張的手法,強調了老王步履維艱,身體僵直的形態。

○佈置作業 :(選作一題)

1. 試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老王給“我”送香油、雞蛋這一部分。

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為第一人稱,就要描寫老王的心理活動,要在領會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像。

2.在你的周圍有像老王這樣的人嗎?他有什麼樣的特點? 在週記本里記下來。

部編版《老王》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學習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徵的方法。

2、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心。

過程和方法目標

1、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品讀法、探究法、拓展法等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閲讀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體會“我”和老王的善良,領悟“我”的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

2、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學會以善良體察善良、回報善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與人之間(諸如同學之間、朋友之間、父子之間、鄰里之間、國與國之間)都要講求團結友愛、互相關心,誠摯待人。

俗話説:“尊人者,人尊之。”尤其是對待地位比自己低下、命運比自己不幸的人,就更應該伸出一雙援助的手來幫助他。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楊降的散文《老王》,從“作者與老王”之間的關係中我們得到什麼樣的啟示?展示課題:《老王》

二、作者簡介

楊絳,原名楊季康,生於1911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主要譯著有《堂吉訶德》,散文集《幹校六記》《將飲茶》等,長篇小説《洗澡》。其夫錢鍾書,字默存,代表作有《圍城》。

三、預習檢測

一起來找錯:

慌(huānɡ)恐、腫(zǒnɡ)脹

取諦(tì)、蹋(tǎ)敗

傴(qū)着背、骷(ɡǔ)髏(lǒu)

攥(zhuàn)着、滯(zì)笨

愧(ɡuì)作(zuò)、荒避(pì)

鑲(xānɡ)嵌(qiàn)

四、初步感知

思考:本文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那麼見於文中的老王是怎樣一個形象呢?請自讀課文談出自己的閲讀感知。作者對他的態度是怎樣的?發揮想像,頭腦中再現鮮活的人物形象。

五、人物分析

1、文章的1——4段交代了有關老王的什麼情況?

蹬三輪的單幹户

有眼病

居住條件差

2、文章第5至22段概括了老王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是如何工作並怎樣與人交往的。我們可以感受到老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生活艱苦知恩必報淳樸善良

學生積極回答,教師歸結:

從課文寫老王的生活片斷可以看出,老王窮苦卑微卻純樸善良。他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着打發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裏,小屋破破爛爛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淒涼艱難,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他需要錢,可是做生意從不多收一分錢,而且非常講感情,講仁義,常願意盡義務,或者少收錢,是一個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極其純樸的好人。

六、深入研討

1、老王善良的表現在什麼地方?

A、送冰塊,車費減半。

B、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

C、受人好處,去世前一天還硬撐着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2、作者一家善良的表現在什麼地方?

A、照顧老王生意,坐他車;

B、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

C、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讓他白送,也給了錢;

D、關心老王的生活;

E、女兒送魚肝油,治好老王夜盲症。

作者對老王這樣的不幸者不是冷漠、蔑視而是本着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去關心、愛護他。

3、既然“我”也關愛老王,為何文中還説“愧怍”

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與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與老王相比,覺得自己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

七、拓展延伸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象“老王”一樣遭遇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別人是怎麼看待他們的?在今後的日子裏,你將會怎麼去對待那些不幸的人?

語文教案-教案《老王》 篇七

教學目標 :

一、知識與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文章如何刻畫人物的形象。

二、過程與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課文中的人物身上,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勢羣體。

課文重點:

理解課文如何細緻刻畫人物形象;學會善待他人。

課前準備:

1、要求學生反覆閲讀課文,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語句,提出問題。

2、畫出你對課文感悟最深的地方,並寫上評語。

3、利用網絡,查找有關極“左”思潮在中國氾濫的資料,瞭解課文背景。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文章以“我”和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展開的,主要反映了人物“善良”的性格特徵。

教學設計:

1、導入  :請同學們注意看文中的這副臉部特寫,你從這張臉上讀到了什麼?

學生回答:飽經滄桑、吃盡人間疾苦、淒涼、痛苦等。

(過渡)同學們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聯想是豐富的,那麼作者寫的是這些內容嗎?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課文。

2、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學生識讀。

傴   攥   惶恐  滯笨   塌敗  荒僻  骷髏

(2)學生交流查找到的資料,交流對極“左”思潮的瞭解。

3、整體感知課文。

提出問題:學生閲讀課文,談談文章中哪些方面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這裏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閲讀課文,充分感受語言,感悟課文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線索、事件、文章的剪裁、語言風格、人物個性這些方面去感悟。

接着,在充分閲讀思考之後,學生分小組交流探討。

最後,讓學生代表發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用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以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a、文章的線索是什麼?

b、文中寫了“我”與老王交往的幾件事?試着用自己的話概括。

c、哪件事詳寫,哪件事略寫?為什麼?

d、文中人物哪個方面最使你感動?

教師小結: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間的交往為線索,記敍了“我”與老王之間的四件事,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我”和老王都是普通的人,但是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尤其老王,在卑微的身份下,卻隱藏着一顆金子般的心。文中詳寫了老王給“我”送雞蛋和油這件事。從這件事中,更見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的知恩圖報的高尚品質。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體會課文如何細緻的刻畫人物形象,從老王至善的本性中,去學會善待他人。

教學設計:

1、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了文章,知道了文章記敍的是兩個善良的人之間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斷。也知道課文詳寫的是第四件事:老王在臨死前送雞蛋和油給“我”。這節課我們主要就是學習這一部分。

(過渡)我們首先分析老王的生活境況。

2、精讀課文

一、學生精讀課文。

思考:老王的生活境況怎樣?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老王是生活中的不幸者。生活窘迫,孤苦伶仃,居住條件很差,眼睛又不好。當時的社會對他不夠關心。

(過渡)但就是這樣一個不幸者,需要別人關心的人,卻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心裏想的卻是去幫助別人。我們下面就去學習第四件事,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二、研讀第四件事。

學生齊讀:從“有一天,我在家聽到大門”直到“我不能想象他是怎麼回家的”。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性格、描寫的方法、細節的描寫等方面去思考。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閲讀、思考和討論。

教師小結:老王在死前,還給我送雞蛋和油,可見他的善良。文章從動作、語言、神態等幾個方面去描寫老王,通過細緻入微的細節描寫刻畫老王。通過我的眼睛和心理活動,從側面烘托出老王行動的艱難。

三、質疑探討。

學生研讀這一部分有疑問的可以提出,共同探討。

學生髮問舉例:

a、老王這麼對待我的原因是什麼?

b、怎麼理解文中80頁的這段話?(“他趕忙止住我説”直到“站着等我”)

c、怎麼理解“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裏多得數不完”這句話?

d、怎麼理解“強笑”這一詞?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體會人物的善良,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他們。我們要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以善良對待善良。

3、拓展延伸

問題:那麼,我們周圍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

可以引導學生從關注班級入手,進而關注社會。

4、總結全文

一、讓學生再談談學習課文後的收穫。

二、小結:我們生活在幸福中的時候,不要忘了還有許多人需要幫助。遇到不幸時,我們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獨的。

部編版《老王》教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作者一家的“善良”。品味作者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平等意識與人道主義精神,引導學生關心普通人。

二、教材分析

1、本課地位:本文是我國著名女作家楊絳女士寫的一篇描寫不為人所關注的勞動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細膩的文筆,向我們展示了一位貧困而有良心的勞動者的形象。本課屬講讀課文,在本單元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也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好文章。

2、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3、教學難點:理解“這是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的含義;學習文章怎樣把瑣碎的材料組織起來。

三、學情分析:本文以情動人,老王的“苦”與“善”很能打動讀者。語言通俗易懂,也不乏風趣簡練。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初讀此文時可能會覺得比較瑣碎,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

四、教學方法:討論法、朗讀法

五、教學手段或用具:教學掛圖

六、課時安排:2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作者簡介

整體感知課文

分析課文

課堂小結

佈置作業

同學們,生活中吸引我們的常常是那些散發光芒的人物,領導,富豪,明星等等,他們的出現往往招來羨慕和讚揚的目光,其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還是平凡普通的,他們有的在平淡中咀嚼幸福,有的也許遭受了這樣那樣的不幸,如果我們能夠去關注這些平凡的人,那麼我們才能真正領悟生活的真諦,今天就有這樣一個機會來關注一個名叫“老王”的不幸的人,看看從他的身上我們能學到些什麼呢!

楊絳(1911——),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錢中書之妻。著作有《幹校六記》、《將飲茶》等散文集,譯作《堂吉訶德》。

1、速讀課文,思考:文中寫了老王的哪些事情?概括出來。

2、前4段和後面部分分別表現老王的什麼?

教師總結:老王的苦和善

1、老王的“苦”表現在什麼地方?

教師總結:見板書

2、老王的“善”表現在什麼地方?

教師總結:見板書

3、“苦”與“善”有什麼關係?

(苦中有善,善中有苦。寫老王的苦,恰能説明他善的可貴。)

4、作者一家的“善”表現在什麼地方?

5、這些瑣碎的材料是怎樣組織起來的?(以作者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

6、文中哪個片段最能打動你?

(老王去世前給“我”送雞蛋和油)

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間的交往為線索,記敍了“我”與老王之間的四件事,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我”和老王都是普通的人,但是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尤其老王,在卑微的身份下,卻隱藏着一顆金子般的心。

抄寫詞語,熟讀課文傾聽

交流資料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教學過渡

分析8------16段

深入研討

語言品位

拓展延伸

課堂小結

佈置作業

上一節課,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了文章,知道了文章記敍的是兩個善良的人之間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斷。也知道課文詳寫的是第四件事:老王在臨死前送雞蛋和油給“我”。這節課我們主要就是學習這一部分。

1、指名讀。(注意讀出感情)

2、作者在刻畫人物時主要運用了哪兩種手法?(外貌、行動)這兩種手法課文分別體現了人物怎樣的特點?請大家把它們找出來,

(A、對老王的形神描寫語句進行分析及“鑲嵌”、“強笑”“攥”“直僵僵”等主要字詞的理解;B、體現作者感情的字詞)

1、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麼去了,在他生前經常照顧他的楊絳有什麼樣的感受?(愧怍。)“我”對老王挺好的,為什麼我又覺得“愧怍”呢?(作者回想起來,覺得當時對老王的關愛還不夠,所以感到“愧怍”。可見在作者的思想中,她真的是平等地對待老王,把他當作一個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人去對待——無關乎職業,無關乎收入!而“我”身處不幸,還能關心別人,體察別人,儘量幫助別人,這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平等觀念、人道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愛,愛使蒼涼的人生有了温暖、光明的慰藉。)

2、“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這句話的含義應如何理解?(見教參)

本文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結合課後練習二進行)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有窮苦人,弱者,不幸者,他們需要社會更多的同情和關愛,哪些人需要我們奉獻同情愛心呢?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

在這個世界,人只有身份不同,謀生方式不同,但每個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並且在一些普通人的身上,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因此人只有幸運者和不幸者之分,而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社會需要愛,社會呼喚愛,我們要儘可能關心周圍的人,特別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和處境艱難的人。我們應當用善良體察善良,用愛心澆灌世界。

以“我身邊的普通人為話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寫出真情實感。回憶課文內容

學生聽讀,並思考

小組交流

討論回答

思考回答

結合自身經歷回答

八、板書

職業——蹬三輪

苦生理缺陷-——一隻眼與

居住條件——塌敗小屋老老實厚道

王心地善良

帶送冰,車費減半的知恩必報

善幫送醫院,不要錢交

改裝三輪車往

去世前送香油和雞蛋

九、教學反思:

部編版《老王》教案 篇九

【創意説明】

寫法探究課。這篇散文材料瑣碎,但作者竟能將它們組織成一個有面的整體,使讀者對老王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這是學生作文中的一大難點,本設計就以寫法探究為主要內容展開。

【教學步驟】

一、朗讀課文

二、列寫提綱

1、學生列提綱。

2、課堂交流,教師評點歸納。

作者按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行文。

首先寫老王的職業,這是老王謀生的手;其次寫他的生理缺陷,指出老王謀生的困難;接着寫居住條件。這部分按邏輯順序來寫。

接下來按時間順序寫。共四個片斷。前兩個寫他為人好,第三個寫他的生計越來越困難,最後詳寫老王離世前一天的事。

3、思考:這些內容表現了老王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善良)

4、思考:本文行文的線索是什麼?

三、學習體驗

作者如此行文,給我們的寫作什麼啟示?

1、對於龐雜的材料,我們應注意寫作的順序。

2、要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

3、還要突出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點。

四、寫作訓練

1、你身邊有與你交往較多,你又特別想寫點什麼來表現他的人嗎?談一談你準備如何處理你的寫作材料。

2、作業:寫一篇作文,記一個人,注意學習本篇課文的寫法。

語文教案-教案《老王》 篇十

教學目標:1、品味作者平淡簡捷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3、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並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4、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並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教學思

路設計:分析整合--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準確把握有效信息,通過分析整合,概括歸納人物形象;

探究研習--深入閲讀,挖掘文本,探討造成人物命運的原因,從而理解文章深層的社會意義;

拓展延伸--關注更多社會現實,培養學生對社會的洞察力和責任感。

教具準備:

學法設計:

教學過

程設計:(一)導入:

在平時我們往往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關注,可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多的卻是普通人,你是否關注過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們所要關注的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車伕的故事--老王。

(二)檢查預習

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作者:楊絳,原名楊季康,生於1920xx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譯著有世界名著《堂吉訶德》,散文集《幹校六記》《將飲茶》等,長篇小説《洗澡》。楊絳是我國作家、學者錢鍾書的夫人。課文中的默存乃是錢鍾書的的字,小説《圍城》是錢鍾書所著,並拍成電視劇。

寫作背景:文章作於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記敍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時期,是一個荒唐*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學生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給出填空題:老王是一個的人。理由是什麼?

討論明確:學生的答案可能是豐富多彩的,必須讓他們提出理由,然後老師進行歸納,無外乎“苦”與“善良”。

2、楊絳認為老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明確:“不幸者”)楊絳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幸運的人)為什麼?理由是什麼?

觀點:學生必然説,楊絳的生活雖然不幸,但相對於老王總是幸運的。明確:解釋有待於探討,因為知識分子的幸與不幸不能夠僅僅以生活水準來衡量,(何況楊絳的生活也確實困難)不幸對於不同人的含義是不一樣的。而在那個年代裏,沒有人能夠倖免於難。

3、重點字詞正確識讀

傴惶恐荒僻塌敗取締骷髏滯笨愧怍

(四)梳理課文,勾勒人物。

1、齊讀1-4段,從哪些方面看出老王是一個不幸的人?

職業

生理缺陷

居住條件

2、在與我們的交往中,老王做了哪些事?

帶送冰塊車費減半

送人看病免費幫助

受了好處贈送香油雞蛋

點拔小結:善良

3、作者一家又是怎樣關心老王的?

“我一家”常坐他三輪

送魚肝油

關心地詢問他的生活情況

點拔小結:善良

總結:以善良對待善良

(五)難點探究。

1、課文第一段説“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而第六節卻説“我自己不敢乘三輪”,是不是矛盾?

這要聯繫當時的時代背景,特別是“'*'開始”這幾個字,楊絳不敢坐是因為當時作為知識分子,“不敢”坐勞動人民拉的車,不敢“騎在人民頭上”。從側面也寫出了老王不怕被牽累、真誠關心錢鍾書夫婦的善良。

2、錢鍾書夫婦何以對老王這樣一個下層的勞動者這樣關心,老王臨終之前的送蛋行為背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像老王這樣一個飽受白眼的下層勞動者,能夠得到錢氏夫婦這樣的知識分子的關心,在他的心中是充滿了喜悦、甚至是“受寵若驚”般的感恩的。所以,自知自己不久人世,臨終他也要將這份感激表達出來,即使沒有華麗的言詞(其實根本就沒有言詞)即使木訥的他還是領受了楊絳給的錢,但透過那幾個大大的雞蛋和香油,透過僵直的身子、無光的延伸,我們還是能夠觸摸到那份訣別的深情。

3、楊絳先生對老王是照顧有加,並沒有剝削老王的行為,既沒有在物質上虧待老王,也沒有在精神上鄙視過他,何以篇尾説“那是一個多吃多佔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從“多吃多佔”這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放在老王同一層面上了,與老王相比,我付出的比老王少,但我從這個世界上獲得的要比老王多好多,這是作者從自我反省的層面表達對老王的歉疚,其實也傳遞了對像老王這樣的勞動者的心靈之聲。

和老王最後一晤時,當老王拿了香油和雞蛋來看錢鍾書夫婦時,不肯收錢。他是想表達很想和他們夫婦成為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活不長久的時候。但“我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沒能理解老王的心意。想到這些感到十分後悔。這裏的“坐坐喝口茶水”,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客套,而是有一種“真正把老王當作平等的朋友相待”的意思了。

(當然只是平等的朋友,而不是無話不談的朋友。這可以從作者和老王的對話中看出來。每一句話都是那麼簡短,因為兩人畢竟沒有共同語言。)

(六)品位作者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聯繫上下文,説説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句在表達上的好處。

1、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2、我強笑着説:“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3、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

七)主題探討。

請同學們看課前提示:“在我們周圍,有一些像老王這樣生活艱難的人。他們不被重視,卻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體悟到這些人的善良了嗎?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

楊絳的散文中閃過時代的影子,在這種大時代下看老王的善良別有一番意味,這種意味絕不僅僅是對善良的肯定,它包含着更為複雜的東西。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談一談,對這篇文章的主題你是怎樣理解的?

(八)、課後作業。

仔細觀察生活中那些弱者和不幸者,挖掘人性中的至真的閃光點,寫一個片斷。

老王

老王---以善良對待善良--我

帶送冰塊車費減半“我一家”常坐他三輪

送人看病免費幫助送魚肝油

受了好處贈送香油雞蛋關心地詢問他的生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