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八年級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4.85K

國中八年級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國中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一

《新聞兩則》

一、複習舊課回顧關於新聞的常識,把握新聞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的結構,新聞六要素,也就是記敍文六要素,以及新聞內容真實準確、報道迅速及時、語言簡明扼要的特點。同學們,關於新聞的知識,你瞭解多少,能説説嗎?

二、導入新課:《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是一篇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的新聞,鼓舞瞭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鬥志,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已經掌握的新聞常識來分析此則新聞。我們要充分利用上節課所學知識,自主探究,提高閲讀新聞的能力。

三、學習新課

(一)展示預習成果

1、給加點字注音 綏靖(suí jìng) 鄂(è) 豫(yù) 杜聿(yù)明 閿鄉(wén) 宿舍 shè 星宿 xiù 整宿xiǔ

2、背景介紹: 關於解放戰爭的知識 解放戰爭,第一年殲滅國民黨軍112萬人,1947年6月底,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戰爭第二年,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152萬人,攻克大批國民黨軍隊重點設防的城市。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軍邊疆進行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這一則新聞發於1948年11月5日,遼瀋戰役業已勝利結束,電文説杜聿明則剛從徐州飛到東北,一戰慘敗,又逃到了葫蘆島,即指蔣軍在遼瀋戰役中的失敗。淮海戰役是1948年11月6日發起的,這則新聞發電之日正是淮海戰役前夜。

(二)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新聞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軍。 時間: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點:南陽。 事件發生的原因:蔣軍因全局敗壞,被迫將整個南部戰線近百個師的兵力集中於以徐州為中心和以漢口為中心的兩個地區。在我強大的野戰軍和地方軍配合打擊下,困守南陽的蔣軍被迫棄城南逃。 經過與結果:自去年七月,南陽人民解放軍開始向敵後進軍,大量殲敵,擴大並鞏固了根據地,壯大了人民武裝,徹底孤立了敵人,南陽守敵王凌雲棄城南逃,我軍當即佔領南陽,從此河南全境除若干個據點外,全部為我解放。 小結:通過閲讀,理清新聞六要素,可以整體感知全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階段以後,我軍完全掌握了全國戰場的主動權,經過一年多英勇奮戰,蔣介石全軍崩潰之勢已成,敗局已無可挽回。

(三)理清新聞的結構 標題: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導語: 在人民解放軍偉大的勝利的攻勢下,南陽守敵王凌雲於四日下午棄城南逃,我軍當即佔領南陽

主體:

第一層: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軍全軍潰敗的背景。

第二層: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第三層:預言南陽逃敵王凌雲前途黑暗。 背景:南陽為古宛縣,三國時曹操與張繡曾於此城發生爭奪戰。後漢光武帝劉秀,曾於此地起兵,發動反對王莽王朝的戰爭,創立了後漢王朝。民間所傳二十八宿,即劉秀的二十八個主要幹部,多是出生於南陽一帶。 背景內容包含在主體之中,用兩則史料説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四)思考品味:

1、課文為什麼不僅報道解放南陽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的戰績? 一方面,南陽解放是南線人民解放軍一年多來取得偉大勝利的必然結果,所以南陽解放之日正是總結一年多來偉大勝利的最好時機;另一方面,總結一年多來的戰績,也可以説明蔣軍棄城南逃的原因。

2、一年多來,我軍取得哪些偉大勝利? a、恢復的建立了穩固的根據地,創立了七個軍區,極大地擴大了老根據地; b、殲滅了大量的國民黨正規部隊,發展了我黨的武裝力量; c、糾正了左的策略,採取了正確的策略,孤立了敵人,鞏固了根據地。

3、學了這兩則新聞,你對中國革命的勝利有什麼新的認識? 可概括為三個基本認識: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偉大的奇蹟;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通過思考品味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思想情感。

(五)比較閲讀,理解提升。

國中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二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

教學目標:

1、能利用已學的新聞知識分析課文,並從文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瞭解作者通過新聞傳達的事實及新聞立場。

2、學習消息的語言特點。

3、學習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

教學重點:

1、學習消息語言的特點。

2、學習倒金字塔結構的新聞寫作方式。

教學難點:

學習消息語言的特點。

教學創意: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較閲讀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照片,問:圖片上的這兩個人同學們認識嗎?他們獲得了什麼榮譽?

學生回答。明確:莫言和屠呦呦,他們都獲得了諾貝爾獎。

(二)追問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為諾貝爾獎可謂是家喻户曉,諾貝爾獎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同學們瞭解諾貝爾獎嗎?

教師補充:諾貝爾獎是世界各類獎項中地位的獎項,截止2017年,諾貝爾獎共授予了892個人和24個團體,通常被認為是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有着公認的性。

(三)那麼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時時什麼樣的呢?英國的通訊社,也是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做出過報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則消息,《首屆諾貝爾獎的頒發》

(設計意圖及建議:由同學們熟知的名人導入,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藉機簡介諾貝爾獎及路透社)

二、自主學習,理清結構

(一)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勾畫出本則消息的結構。

1、第一課我們學過消息的結構有哪些?

教師引導學生複習消息結構: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2、請勾畫出本則消息的結構。

(設計意圖及建議:温故知新,前面的《消息二則》中已經學了消息的基本結構,這裏再次鞏固,學生在分析結構的同時也學會了快速閲讀消息的方法)

(二)結合課文旁批,説説各段分別傳遞了什麼信息?

明確:

第一段介紹了何時、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第二段介紹了今年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及其成就。

第三段介紹了諾貝爾獎的頒發機構及授獎儀式的相關要求。

第四段介紹了諾貝爾獎金的來源,特別説明資金管理權和評獎權的分離。

(設計意圖及建議:此處旨在教會學生利用課文旁批的輔助作用,來快速理清課文內容)

3、如果讓你給上述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會怎麼排呢?

明確:重要性依次遞減,由主到次。這種由主要到次要的結構我們稱之為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下面我們通過微課一起來學習“倒金字塔結構”。

4、播放微課《新聞的倒金字塔式結構》。

教師總結: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倒金字塔結構是按照新聞價值的大小,即新聞事實的重要程度、新鮮程度,以及讀者感興趣的程度等,依次將新聞事實寫出的一種結構形式。由於這種結構格局前邊重、後邊輕,上頭大、下頭小,所以稱之為“倒金字塔”。這種結構在消息中比較常見,需要同學們掌握。

(設計意圖及建議:這一環節整體感知課文,培養學生新聞閲讀能力,篩選信息能力,提高學習自信心。給學生引入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講概念,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對本則消息重要性的分析,讓學生在實例中理解這一概念,並通過微課的學習加深對“倒金字塔式結構”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品味語言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消息語言的特點。

1、倒金字塔結構,就是將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眾關心程度由主到次來排列的一種消息寫作模式,這種固定的結構方式有利於人們快速篩選信息,符合消息時效性強、快等特點,這些特點就使得消息在語言上與一般文學作品不同。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句子,分析劃線詞語的特點:

第二段中句子示例:

法國的普呂多姆(文學獎),他在詩歌創作方面頗有建樹。

明確:這一句中“頗有建樹”,意思是在事業上有很大成就,這裏用來評價普呂多姆的詩歌創作,很有分寸,體現了消息語言客觀、準確的特點。

2、文中還有很多詞句,分別體現了消息語言的不同特點,請同學們再細細研讀課文,用三五分鐘來仔細揣摩文中消息的語言,再將你的發現與小組同學分享。

學生分享內容可能有:

客觀:評價各位科學家的成就時,遣詞造句客觀,準確嚴謹。如:兩個發現;頗有建樹和卓有成就。大部分使用陳述句。引用諾貝爾遺囑內容,表明了新聞語言的客觀真實。

“建立了促進國際仲裁的各國議會聯盟”,簡練,準確,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飾語,顯得很客觀。

準確:電頭中時間地點與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體,報道的及時。

具體:第二段一一列舉的國籍,姓名等信息;括號裏的補充內容説明了消息語言的具體。

簡練:對於頒獎時間和地點的介紹;括號內語言;作者巧妙用新聞背景來表現諾貝爾獎的公正與,客觀簡練。

通俗:作者用“黃色炸藥、多種炸藥”用通俗的語言介紹專業的知識,讓讀者易於理解。

樸實:從全文來看,大部分是短句子,顯得非常簡練;用樸素的語言給我們闡述了新聞的事實,大部分使用陳述句,顯得樸實而又客觀。

3、教師總結:通過對這篇課文的研讀,我們發現消息的結構常常採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語言具有客觀、簡練、準確、具體、樸實、通俗的特點。

(設計意圖及建議:自主學習,揣摩消息語言特點;合作探究,總結消息語言特點,學習新知。)

四、拓展閲讀,評價人物

反覆研讀諾貝爾遺囑,結合課外材料,體會諾貝爾的偉大襟懷。小組合作用句式説話“我看到了一個___的諾貝爾”。

文段:諾貝爾的遺囑裏面説:“諾貝爾獎每年發給那些在過去的一年裏,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方面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

材料一:諾貝爾雖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兒女的生活依然與過去一樣,從不奢侈浪費。他經常把大筆款項捐給慈善事業,毫不吝嗇。諾貝爾慷慨大方之名,很快傳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幫助的窮人絡繹不絕,但諾貝爾從不厭煩,總是盡力幫助他們。這樣一來,每天都有大羣的貧民等候他救濟,諾貝爾深感為難,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寫信給哥哥談起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計每天支出的救濟費約2萬克郎以上。一年下來就得花去700多萬克郎。

材料二:諾貝爾多才多藝。他自幼喜愛文學,平時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閒閲讀小説和作詩。他更喜歡哲學,他説:“飯可以不吃,哲學書不可不讀。”正是哲學的思辨和文學的想象力,推動了他的科學發明。他喜歡易卜生的戲劇,他和法國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錯。他不但經常寫詩,30歲那年還寫了一部名為《兄弟》的小説,後來又寫過一部《非洲的光明時代》的歷史小説。1885年,諾貝爾還寫過一部《專利病菌》的喜劇,1896年臨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報應》的悲劇。

材料三:諾貝爾在讀國小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有一次,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説:“柏濟生病了,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諾貝爾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將其在校所學,作成完整的筆記,寄給因病無法上學的柏濟。到了學期末,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

明確:我看到一個多才多藝/富有同情心/努力/正直……的諾貝爾。

(設計意圖及建議:新聞注重準確性與客觀性,作者的感情與思想往往隱含於字裏行間,此環節的設置在於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立場與觀點,同時也要學會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新聞的內容,來評價新聞中的人物。)

五、比較閲讀,總結梳理

八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三

《親愛的爸爸媽媽》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瞭解文章思想內容。

2、通過引文和正文的關係整體把握文章;能概括文章思想內容;能聯繫上下文,體會意味深長的句子的深層含義。

3、感受作者強烈的對和平呼喚的心聲以及對法西斯野獸行徑的憤慨,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引文,對應正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仔細體味文中意味深長的描寫和議論的句子。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熟悉課文,藉助工具書給不認識的字注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師準備二戰有關背景資料。

設計思路

文章篇幅較長,分為引文與正文兩大部分,正文分四個部分。整體把握全評論人引文和正文的關係入手。

安排兩個課時。第一課時,總體把握全文,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課時,體味描寫和議論的文字,深入理解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941年10月21日,順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這個不城,德國納粹分子殺死了7000多人,其中有300個孩子。南斯拉夫人民沒有忘記這段學生的歷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那裏舉行悼念活動,控訴納粹暴行。作者參加了一產供銷,並記述了她的所見所聞所感。下面跟隨作者,我們也來“參加”那次悼念活動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八個同學分兩級分別朗讀正文的四個部分。

(朗讀交流,師生及時點評。)

2、正音:

3、薩特説他的“記憶”既是“沉重”的,又是“美麗”的,結合剛才所讀正文四個部分,説説薩特這們説的原因。

要點歸納:

歷史定格的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小城克拉庫耶伐次,德國納粹殺死了7000多人,其中有300個孩子,回憶這一血腥_令人悲哀且憤怒。南斯拉夫人民沒有忘記這段沉重的歷史,每年的悼念活動中,人們控訴納粹暴行,抒發和平心聲,慘痛的歷史更給了人們對美好的嚮往和追求之心。(僅作參考。)

三、語言揣摩。

請試着找出文中有深刻含義的描寫句和議論句,説説它們的意味。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總體把握全文,有感情地朗讀了文章。這一節課,我們要深入地理解文章。從一些有意味的描寫句和議論句中,我們可以體味其深刻含義,進而可以深入對文章的理解。

二、語言揣摩。

文中有一些描寫和議論的句子,它們或渲染氣氛,或抒發情感,或闡述觀點,請分別找出一個,説説你對它們的理解。(可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二。)

討論歸納:

1、悽風。苦雨。天昏。地暗。

提示:兩字一句,渲染悼念活動的悲哀氣氛,烘托人們此刻沉痛的心情。

2、歷史、現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提示:歷的血腥_令人悲哀憤慨;記取歷史教訓,熱愛和平,追求美好,責任在肩。“歷史”的又是“

現實”的,“悲哀”的又是“美麗”的,“真實”的又是“荒謬”的。

三、探究思考。

1、300個孩子,如果沒有被_,他們的生活會怎樣呢?

學生交流發言。

2、悼念會上,女詩人迪桑卡的詩描繪了孩子們的生活情景,請説説小詩的作用。

討論歸納:

詩人以簡練的文字組合了孩子們被_前的生活片段,突現了他們的天真淳樸以及他們的夢想和祕密,由此反襯了法西斯的野獸暴行,更是對納粹野獸暴行聲淚俱下的控訴。

四、總結歸納。

生活在現在的如你們一般的孩子真是幸福,讓我們不忘歷史,記取教訓,莫讓悲劇重演,追求美好,熱愛並維護和平吧!

五、佈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剩餘部分。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既要抓住重點,又要力求全面。課文重點是控訴法西斯的罪行,並向全人類提出警示:永遠不要再有戰爭和_了!課文特點是通過再現被殘殺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動,反襯出法西斯的殘酷。標題是如此,引用詩句是如此,第四部分引述死者遺言也是如此,要讓學生據此想像被殘殺者生前的形象,從而體會法西斯的殘酷。

整體感知又要全面,對塞爾維亞民族的英勇,對塞爾維亞人民的歷史感,對德國、日本對侵略戰爭的不同態度,都應該包括在感知的範圍內,不應忽視。

要把文前的引文與正文聯繫起來。薩特的一段話,可以看作本文的一個綱,特別是“沉重”與“美麗”是兩個主題詞,看課文怎樣寫出“沉重”,怎樣寫出“美麗”,就容易從主要方面把握課文內容了。

語文教研員工作計劃個人 篇四

一、指導思想

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堅持樹立為教學服務的思想,各項活動的開展本着切實有效的原則。

2、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突破口,結合教研組特點,充分發揮學科組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通過活動的開展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形成較濃厚的教學氛圍。

3、積極貫徹上級教育部門的教學改革意圖,認真學習課改方案和課程標準,努力探索教學方法創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以遠程教育資源運用、網絡教研為平台,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

二、工作目標

根據教研組工作量大的特點,積極探索組內教師自主、合作、科學專業發展的途徑,加強引導,營造氛圍,全員參與,強化落實,抓好課堂教學,規範教學科研,提高教學效率,使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的目標能真正落到實處,為學校的發展做出積極的努力與探索。

三、工作舉措

(一)完善教科研製度,規範教學科研

保證教研組內老師完成教導處規定的上課、聽課任務,認真落實組內教師的公開課、研究課、示範課活動,積極參加集體評議以提高聽課評課的質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教者先説後講再反思。反思要求有:反思成功之舉;反思“敗筆”之處;反思教學機智;反思學生的創新見解;反思再教設計。要求筆記反思評價全部登載於個人成長博客上。

評者要做到:發現執教老師的一個亮點,找出執教老師的一個不足之處,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二)加強常規管理,提升業務水平

1、組織本教研組教師學習常規,進一步深入解讀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教學法、新課程教學設計相關理論專著,加強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觀念,促使教師從觀念到行動的徹底轉變。

2、以課堂為主陣地,合理、科學、有效地安排課堂,向課堂要質量,要成效,提高課堂單位時間的使用率。

3、推行集體備課制度。強調教師之間的協調合作,資源共享,互相學習,共同成長。落實備課組每兩週一次的集體備課(共8次)。每週週二下午七、八節課,備課組長按教學內容劃分不同內容的主備課負責人,主備課人要提出備課內容的重難點分析,教法的組織和學法的指導,本單元檢測評價和分析方案。備課組活動還要加強教師對習題的研究,做到教師通過做習題後再為學生精選出相應的習題,要研究會考的試題趨勢。本學期各備課組要上交每人四份集體備課教案,集體備課做課後,寫出相應的分析反思,集中上交。

4、繼續落實好“幫帶工作”,組織本組教師學習掌握多媒體技術,以遠程教育、網絡教研為平台,夯實教師教學基本功,促進教師自身的成長。

(三)落實教研職能,加強校本教研

1、組織組內教師認真參加各級種類業務學習與培訓。加大教研組的校本研訓工作,提高教研組的教科研能力。

2、組織好組內教師的聽課評課活動。結合本學期每位老師的教學隨堂公開課,組織教學研討活動,圍繞相應的課題,組織相應的公開課、隨堂課,通過研討、觀摩、評議等形式,促本組教師共同提高。

3、積極參加區級教研室及學區組織的各類教研活動,掌握教學信息,研究新教法,提高教學水平。參加各類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論文評選活動,力求出幾篇高質量的論文。

(四)進行課題研究,提高教研質量。

1、改變教研課研討方式,嘗試教研課一課多上,一課多評。倡導教師聽課不僅僅是聽,更是對教學的研討,通過研討反思,提高教學水平。

2、嘗試推行教科研工作的“四個一”。即備好一節優質教案,上好一堂優質課,寫好一篇教學反思,寫好一篇教學論文。

3、抓好課題研討,組織教師認真上好公開課、研究課及示範課。教研組每位成員要緊密結合課題研究,並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努力做到:自覺學習理論,深入研究探索,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撰寫論文,使理論學習落到實處,落實每人圍繞課題主講一節公開課。

八年級語文教師通用教案 篇五

一、引入

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古詩。(板書古詩兩字)同學們,看到古詩一詞,你想到了什麼?

生:可能想起學過的古詩,就讓其背誦;或想起學詩的方法,引導學生補充,教師板書;或問本節學哪首詩,板書課題--長歌行。

師:是呀,古詩語言凝練,有許多千古流傳的名句,告訴我們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沒有提到,這裏引出我們今天又要學習古詩了,還記得學古詩的方法嗎?説自己學詩的方法,師適時板書學詩要點)

二、學習

師:請同學們各自放聲讀 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生:讀課文。(教師關注讀的不好的學生)

師:誰願意來讀一讀?請其他同學認真聽,評價他們讀得怎樣?

(指名幾個學生讀,大家評價)

師:詩中還出現了一個我覺得不好寫,不好記的生字。誰來提示大家哪裏容易出錯?你怎麼記住這個字的?(讀通)

師:能把詩句讀通了,達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詩讀得更好,還得理解詩的意思。請同學們默讀,或根據註釋,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説不懂的字句。

師:請你和同桌議議這些字句的意思。

師:這首詩寫了什麼?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讀懂)

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的?請和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交流。

生: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體會得真好,詩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復的時間。我們能通過讀讀出這種感受嗎?老師帶着自己的理解讀一讀可以嗎?

(指名有感情讀詩)(悟情)

同學們,你發現了這首詩和我們學過的其它古詩的區別了嗎?對,這是漢代的樂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這些樂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聲,千古流傳。你們想聽聽嗎?

配樂唱。

三、總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麼?

生:或是從中獲得的道理;或是別的惜時名言詩句。

(根據情況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選擇你喜歡的背誦)(延伸)

師:同學們的收穫不少,今天,我們一起學了這首詩,明白了道理,你想把這首詩送給誰?為什麼?

師總結:是呀,燕子去了,會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我們的日子,卻是一去不復返的。“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希望我們少壯多努力,老大不傷悲,莫等閒,白了少年頭呀。

國中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六

《桃花源記》

【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閲讀文章激發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通過反覆誦讀,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點

2、仔細體會景物描寫的特點,感悟作者貶謫後的孤悽悲涼

【教學難點】

1、體會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徵移步易景的寫法

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1、藉助背景相關的《江雪》,導入文本

學生背誦柳宗元的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分析指出這首詩中最能表現作者心境的是哪些字,並結合這首詩的意境説明原因?

(表現作者心境的是“孤”和“獨”兩個字在孤寂、冷清、高遠宏闊的背景下,詩中的主人公在“釣寒江雪”,這就是詩人當年參與改革失敗被貶時的心情寫照前人説“遠在江湖礪心志,古來貶官多妙文”:柳宗元被貶永州做司馬期間也寫了諸多的優秀作品,代表作有《永州八記》等名篇本文是《永州八記》之一,這些作品中作者借景抒懷,與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2、指導學生閲讀初步把握文意:

(1)教者範讀,引領正音 (要求:學生在文中圈出易錯、難讀的字)

(2)學生自由朗讀,揣摩理解文意(讀出感興趣的內容,讀出疑惑問題)

(3)學生自主閲讀助讀提示:

①作者及隨行人員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麼?(清脆悦耳的水聲,帶來的內心的喜悦,嚮往是伐竹的動力)

②文章都描寫了哪些與小石潭相關的景物?(設計此題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細緻閲讀文本:抓住水、石、樹、魚、源、岸、環境等特點深入領會文意)

③作者在對哪些景物的觀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水聲、游魚)

④作者對本次遊覽的總體感受怎樣?(用原文語句回答)(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3、深入文本,細讀小石潭:

(1)指導學生深入文本,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討論探究

①作者發現小石潭的經過怎樣?在這一過程中,作者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請找出來

(循聲而至,砍竹成路,下見小譚;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

②從“伐竹”這一細節中你感悟到了那些?

(發現了這裏人跡罕至無路可走;發現了作者喜悦之高、興趣之大,克服重重困難也要覓得小潭)

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樣?

(潭底為整塊石頭,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巨石,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④請你依據文章內容概括出課文是按找怎樣的遊覽順序來寫的?

(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

⑤文章在寫景中用了什麼寫法?(先聞其聲,後見其形,用的是”移步換景"的寫法)

⑥潭水和游魚各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潭水之清和游魚之樂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説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裏遊,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彷彿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裏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天空的時候,着一鳥而讓觀者感知天空的遼闊高遠,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烘托的寫法)

⑦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作者採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幻化到魚兒身上,彷彿魚兒也會像人那樣感到快樂似的)

⑧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那些特點來寫的?運用了那些修辭方法?

(抓住溪身的蜿蜒、曲折,小溪的或明或暗,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動靜結合,準確地抓住景物的特徵進行描寫)

⑨ 文章後部分的淒寒的感受與上文中的“樂”,對比鮮明,你是怎樣體會這種情感的變化?(這種情感變化足以説明,作者被貶謫的悲涼是他心中的主調,寄情山水的歡樂只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觸發便顯露出來設計此題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在矛盾中發現人物的內心情感,領會文章感情所在)

4、總結拓展

①總結全文

王國維説“以自身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課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遊記,極富作者的生活個性,是“柳”化了的山水他描繪小石潭的石、水、光影、游魚、樹木,着力渲染出了淒寒幽邃的神韻,抒發了寂寞處境中悲涼悽苦的情感遊記裏傳神的描寫,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法,精練的語言,很值得我們學習

②拓展延伸:

關於崔氏二小生:

柳集舊注:“崔簡之子也”據柳宗元《故永州刺史流配驩州崔君權厝志》舊注:“崔君名簡,字子敬”又文中“夫人河東柳氏”句下注:“簡娶公之姊”據此,則“崔氏二小生”當為柳宗元的外甥

③附: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賞 思

發現小潭—樂—潭中景物 ———— 小潭源流— 悽 — 潭中氣氛

5、必要的教學資料準備:

“永州八記”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山水遊記,書胸中憤鬱的散文由於八記遺址在永州城郊,故稱《永州八記》分別是《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古代稱熨斗為鈷鉧,鈷鉧潭河牀底面都是天然石頭,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6、文章的生活背景:

困居永州的十年永州,在唐時僻遠荒涼州司馬只是安置流放官員的一種名義上的職務其在永州的十年,是生平最為困厄,最為艱難,心情也最為孤寂鬱憤的十年,然而不幸的遭遇,卻使柳宗元的才思得到了強烈的激發,發言為文,莫不悲惻動人,寓言、山水遊記等都取得了光輝的成就《永州八記》,《段太尉逸事狀》,《三戒》,《捕蛇者説》等篇章都作於此。

八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七

《藤野先生》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線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3、討論什麼是真正的愛國主義,聯繫現實,關心時事。

4、品析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理解反語的運用。

教學重點

1、理思路、找線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1、對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的理解及反語的運用。

2、對真正“愛國性”的理解。

3、思考中日關係中當前面臨的問題。

教學設想

1、本文篇幅較長,是用早期白話寫成的,又有很多含義深刻的語句,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求學生課前要做好預習,要多讀課文。課上時間不可能通讀,只能是有重點地朗讀。

2、為了增加閲讀量,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課前要求學生多讀魯迅的作品,其中魯迅簡歷、《〈吶喊〉自序》、關於藤野先生的資料、魯迅留學時的國內國際背景等為必讀內容。這也是符合新課標語文學習要向課外延伸的要求的。當然,教師也要多查找和本文有關的資料,並在適當的時機展示,師生共同補充資料,互相討論,體現了師生雙方民主、平等、合作的理念。

3、語文學習的延伸還有一個方向,那就是向生活的延伸。我們今天學習《藤野先生》和十年前應該有很大的不同。十年來中日關係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把“愛國青年”和藤野先生做對比時,在分析那些人的“愛國”性及其思想根源時,很自然地會涉及到日本的國民性問題,很自然地會聯繫到當前日本社會越來越嚴重的右傾化問題,通過學習本文應該引起學生對當前中日困難關係的關注和思考。我們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國主義,如何正確地對待其他民族。要學會和其他國家民族和平友好相處,提高對日本嚴重右傾化的警惕。

4、本課的廣度體現在對課文內容的大量補充及對當前中日關係的關注上;深度體現在對“愛國青年”的“愛國”性的分析上及對“真正的愛國主義”的討論上。

5、我認為尊師不是本文主題的第一義項。故在本課中只粗略提及。

6、本文知識點眾多,學習時不求面面俱到,但重點是必須完成的,難點是必須要突破的,通過研討學習一定要讓學生情感上有觸動、思想上有收穫、語文能力上有提高。

主要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結構、線索。

2、找出“我”和藤野先生交往時的主要事例,並對這些事例進行分析,理解其中體現的藤野先生的品質和作者的愛國精神。

3、分析部分含義深刻的語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魯迅是大家所熟悉的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你知道他最難忘、最使他感激的老師是誰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藤野先生》這篇文章來解開這個疑問。

二、根據預習,提示生字

挾着 芋梗湯 詰責 寒顫顫 畸形 緋紅

(注:以上生字都是課下注釋中所沒有的)

三、學習讀第一自然段

提醒學生注意:為什麼稱為“清國留學生”?寫清國留學生時,着重抓住了他們外貌的哪個特徵來寫?

辮子是民族壓迫的象徵,也是封建專制的象徵。為什麼這麼説?請大家討論。

(中國人原來是不留辮子的,滿清入關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之後中國人的腦後才拖上了一根辮子,所以説辮子是民族壓迫的象徵。另外留辮子也是表示對滿清王朝的忠心,所以宣揚民主反對封建專制的革命者如孫中山及後來的毛澤東等人都是先剪掉自己的辮子以示和專制政權的決裂)

可是這些清國留學生對辮子的態度如何呢?(他們十分珍視這根辮子……)這裏作者用了一個詞“標緻”,“標緻”的本意是什麼?(漂亮),魯迅真的認為這樣很漂亮嗎?(討論)那他實際的意思是什麼?(醜陋)──通過這裏的討論使學生理解什麼是“反語”:(就是説反話,字面的意思和實際要表達的意思正好相反)事實上,反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被使用,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同學們很可能會舉出一些很有趣的例子)。

提問:第一段寫清國留學生在幹什麼?(賞櫻花)指讀第二段:他們又在幹什麼?(學跳舞)他們做這些事應不應該呢?為了更好地討論這個問題,請同學們給補充一些歷史資料:魯迅去日本留學是什麼年代?當時中國是什麼樣的狀況?(魯迅於1902年去日本留學,1904年去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當時正是中國積貧積弱受列強欺侮的時候……腐朽的滿清政府與列強鑑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通過補充資料和討論,使同學們認識到魯迅對這些只知遊樂置國家民族命運於不顧者的鄙視,所以魯迅離開東京到了仙台。

從魯迅和那些“清國留學生”的不同表現中我們能感受到魯迅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正是本文敍事的一條暗線。請大家在下文的學習中注意這一點。

板書: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暗線)

四、課文的主體故事就發生在仙台,現在請大家根據地點的變換理清文章的結構,整體感知課文。

師生總結板書:

五、速讀課文,練習一下概括能力,説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幾件事

討論之後在第二部分後板書:1.添改講義;2.糾正解剖圖;3.關心解剖實習;4.想了解中國女人裹腳。

從這幾件事中可看出藤野先生的什麼特點?結合討論幻燈展示藤野先生的照片及魯迅在仙台醫專學習時的課堂筆記(內有藤野先生修改的筆跡)。

板書: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治學嚴謹

六、魯迅為什麼要到仙台去學醫呢?課前已經讓大家讀了魯迅的《〈吶喊〉自序》,誰能給解釋一下?(請同學們給補充資料)

(從魯迅小時候他父親的病説起……説到魯迅講的關於中醫的過分的話:中醫是有意或無意的騙子……説到他學醫的兩個目的: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從這裏我們能再次感受到魯迅憂國憂民的情懷。

(如時間允許的話,教師也可在這裏給補充資料:日本的維新確是從醫學的引進開始的:一個叫前野良澤的人根據一本來自荷蘭的《解體新書》的指導去解剖屍體,結果讓他感到震驚的是,書中的插圖竟與人體構造分毫不差。從此日本人逐步認識到西方科學的先進,開闢出一條通向近代學術的道路,使日本迅速成為一個強國)

那麼魯迅後來為什麼又棄醫從文了呢?下節課我們一起來解開這個疑問。

語文教研組工作教學計劃 篇八

一、明確指導思想

以20xx年江蘇大學聯考説明為指向,順應大學聯考要求,依據教學大綱和考試説明,切實組織好教學和複習安排,力爭大學聯考語文取得優秀成績。加強集體備課,更新教學觀念,努力提高40分鐘課堂教學效率。爭取在20xx年的大學聯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二、語文工作教學目標

1、強化本年級學生意識,優化語文學習習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成績。

2、突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礎性,強化開放的語文學習觀念,以語文成績的大幅提高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整體推進;

3、強化新課改意識,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和實效性。

三、向集體備課要質量

高三複習具有知識容量大,信息密度高,思想方法多等特點。教師集體備課是當前基礎教育中提高教師羣體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集體備課的意義是博取眾長,拓展思路,發揮集體智慧,以期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更多的火花。因此,有效的集體備課不僅需要教師要有紮實的業務水平,更需要教師有無私的精神、合作的態度、全局的觀念,否則最好的形式也只能流於形式。具體設想:

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每週二進行集體備課,探討近階段高三語文教學的教法學法,研究大學聯考動態,要求每位組員都要發言,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備課組長作好集體備課記錄。

分工合作,適當減輕工作壓力。各個考點負責主備任務的教師務必要提前一週完成自己分到的任務。其他組員一定要幫助主備人查找、蒐集資料,認真做好習題的檢篩工作,不得馬虎應付。

四、時間、進度安排

(一)第一階段

1、時間:20xx年3月份至20xx年5月初。

2、目的:全面鋪開、夯實基礎。

3、具體安排:7大專題:

(1)語言文字運用(第1-2周)

(2)文言文閲讀(第3-4周)

(3)古代詩歌鑑賞與古詩文默寫(第5-6周)

(4)論述類、實用類閲讀(第7-8周)

(5)文學類文本閲讀(第9-10周)

(6)選考內容(第11-12周)

(7)(作文複習與訓練計劃單列,貫穿始終每週,由各科任老師輪流命題。)

(二)第二階段20xx年5月初至6月

1、目的:鞏固提高。

2、具體安排:以模擬考試試卷以及選訂的資料為主,對語文考試的各個知識點以及各種能力進行鞏固提高。

(三)第三階段

1、時間:20xx年6月。

2、目的':補缺補漏、考前心理指導、狀態調整。調整學生應試心理,提高答卷技巧,減少非知識點掌握的失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