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4W

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教學設計 篇一

一、複習拓展

細讀全文,畫出精碎的語句,然後複述課文,並説出聞一多前期和後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前後期有什麼變化?(讀文—複述—談變化)

明確:聞一多先生前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十數年如一日,終於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後期則投身於民主運動,敢於為人民講話,面對兇殘的敵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體現出民主戰士的大度,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的楷模。聞先生在前後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時社會認識的變化。但作為一名單越的學者,一名偉大的愛國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卻是始終如一的。

二、口味探究

1、作者寫“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是怎樣起筆的?這樣寫好在哪裏?

通過讀文思考、討論、使學生明確:文章引用聞一多先生自己的話起筆直接點題,言簡意明。

它有兩個特點:一是運用比較的方法突出聞一多先生對“説”與“做”的態度:二是語意遞進加深。文章採用這樣的方法起筆,不僅開門見山,而且引起懸念:聞一多先生是這樣説的,做的又是怎樣的呢?使讀者迫不及待地要讀下文。

2、探究品味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部分:

a:齊讀3.4的分段:

b:這部分文章敍述聞一多的寫作《唐詩雜論》的目的以及他為了這一目的而苦讀鑽石的特點。請從文中找出表現這些內容的關鍵詞句的表達作用。

c:四人合作小組討論,時間不少於三分鐘。

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隨時評議歸納學生的討論意見:

要給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深宵燈火“大開光明之路”用比喻,擬人手法表達聞一多先生為探索救國道路而苦讀古籍的目的。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以整齊的句式流瀉的激情,熱情讚美聞一多治學“潛心貫注,心會神凝”“無暇”“惜”,表現他治學專心致志的程度。“貪”,表現他治學如飢似渴的慾望。“辛苦”,“凝成”,表現其治學成果來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思考討論:文章怎樣寫“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的聞一多先生的“説”與“做”的?與第一部分寫法有什麼不同?這樣寫能收到怎樣的效果?

使學生明確: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聞一多先生既“説”又“做”,先“説”跟着“説”的就是“做”。

第一部分寫法是引用聞先生的“言”,然後記其“行”,再進行議論。第二部分把聞一多先生的“言”和“行”糅合起來寫,把敍述和議論結合起來寫,給人以飛流直下,一氣呵成的感覺,表露了聞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為代價求民主反獨裁的高尚人格。議論中寓含深情,議論中夾以事實,扣擊讀者的心絃,使人對聞先生的凜然正氣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三、研討問題

1、這篇課文在敍述中穿插了哪能些形象的描寫?説説這些描寫的作用。

明確:課文中對聞一多的語言、肖像有許多具體描寫。例如炯炯目光、頭髮零亂、昂首挺胸、長鬚飄飄、目不窺園。又有細節描寫,例如“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羣蟻排衙”。凡此種種,能起到具體再現聞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彷彿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

2、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明確:聞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是卓越的學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四、補充聞一多的一兩個事例

設題意圖是,加強學生課外語文活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評議總結

1、回顧學習內容,自結學習收穫,自評參與學習的主動程度。

2、以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結束。

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教學設計 篇二

一、導入

1、導言: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帝國主

2、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也不願屈服。”這段話高度讚揚了誰?明確:聞一多。表現了他怎麼樣的精神品質?明確:具有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一文中就充分表現了這一點。

3、檢查預習情況:

⑴一名學生朗讀課文,聽讀的師生正音。

⑵全體學生解釋下列詞語:望聞問切、兀兀窮年、迥乎不同、赫然

⑶簡介臧克家、聞一多。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朗讀課文:

思考㈠根據聞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幾件事?又是怎樣銜接連綴的?

2、讀後合作學習小組討論二分鐘,然後全班交流。

3、教師評議發言,歸納討論意見:

明確:課文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作為學者”的方面,寫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部書的情況;二部分“作為民主戰士(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稿政治傳單,羣眾大會演説,參加遊行示威三件事作為例證。上下兩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過渡句,使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思考㈡本方是以什麼來結構文章的?明確:作者是以議論結構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敍述的綱領,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總結這兩處都是議論。第八、九兩段是第二部分的綱,最後一段則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

三、品味探究

1、一名學生朗讀課文,聽讀學生思考上下兩部分的共同點是什麼?

2、合作學習小組次交流討論一分鐘,然後全班交流。

3、師生評論學生髮言,歸納討論意見:

本文敍述了聞一多先生不同階段在“説”“和”“做”方面表現的不同特點,熱情讚揚他救國救民的需要及“説”和“做”的愛國精神。

四、鞏固拓展

請你列舉一、二首聞一多的詩,説明他作為詩人也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者。

明確: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閃爍着反帝愛國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

五、作業

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教學設計 篇三

一、導入

請同學們看屏幕,他是誰?(臧克家)

1、作者簡介

20**年2月5日,我國文壇再失巨擘,99歲的著名詩人、作家臧克家與世長辭,一輪明月、萬家燈火伴他西行。

臧克家(1905-20O4),他是對我國新詩作出了卓越貢獻的著名詩人,創作生涯長達80年之久。成果之豐,影響之大,被認為是“一部足以現身説法的活生生的中國新詩史”。

人們比較熟悉的是他為紀念魯迅先生而寫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如今,這句詩已經成為送給詩人自己最好的輓歌。

朱自清曾説:“從臧克家開始,我們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農村為題材的詩。”

茅盾曾説:減克家是當時青年詩人“最優秀中間的一個”。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寫的《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一起來緬懷聞一多這位偉大的民主戰士。

2、簡介聞一多

指名學生介紹自己查閲的材料。

聞一多集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三重人格”於一身:

①詩人:新詩集《紅燭》(1923)、《死水》(1928)是現代詩壇經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組詩《七子之歌》,表達了深摯的愛國之情。

②學者:1932年到清華任教後,開始全力專攻古典文學。學術著作有《神話與詩》《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他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後匯成“新義”),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③民主戰士:他一身正氣,抗戰蓄髯八年。1943年以後,面對國民黨統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書齋,投身到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刺殺身亡。

3、臧克家和聞一多:知遇相惜,亦師亦友。

4、所以這篇文章展現給我們的是:大師筆下的大師,巨人心中的巨人。

二、初讀課文

教師邀請一位學生同讀課文,一人一段,其他學生思考:

1、疏通字詞,把生字詞劃下來。

2、文章從哪兩個方面寫聞一多的“説”和“做”?聞先生恪守着怎樣的“説”和“做”的原則?從中看出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明確:

1、解決基礎字詞(略)。

2、文章從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兩個方面寫聞一多的“説”和“做”。聞一多恪守着“做了不説,做了再説”和“説了就做”的原則。從中可以看出聞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學嚴謹、成就卓越的學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戰士。

三、研讀課文

1、研讀表現聞一多先生潛心學術,成就卓越的段落。

教師:提起聞一多先生,我們頭腦當中首先顯現出來的是他怒 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手槍,拍案而起的鏡頭。但事實上,聞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的身份是學者、詩人。他治學嚴謹、才華橫溢、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給我們留下了 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文章的哪一部分最能表現他的這一特點?(第一部分)

默讀文章的第一部分,把最能表現聞一多先生潛心學術、成就卓越的語句劃下來,並進行圈點批註。(不懂的可以標註出來。)

教師巡視。

學生質疑。

師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指導(要注意朗讀和藝術手法的指導)。

2、研讀表現聞一多先生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的段落。

教師:一個如此“血性”的男兒,很長一段時間竟能“沉寂”下來做學問,甚至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這種性格反差看似悖理,實則不然。

1925年,聞一多先生在給梁實秋先生的一封信中,他這樣説:“我國前途之危險不獨政治、經濟 有被人征服之慮,且有文化被人征服之禍患,文化之徵服甚於其他方面之徵服千百倍之。杜漸防微之責,舍我輩其誰堪任之!”可見,聞一多先生是想從探索我們民 族歷史、文化的淵源中,尋找出醫治我們民族病症的藥方。聞先生有這樣一句名言:“詩人的主要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民族。”在他的眼裏,做一箇中國 人比作一個文學家更重要。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用他的言和行終生實踐着這句話,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讓我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的第二部分, 感受一下聞一多先生那種大義凜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概。

①指導朗讀;

學生齊讀(如果朗讀不到位、可以請個別同學範讀)。

教師重點指導朗讀聞一多的幾句話:指名讀,齊讀,師生配合讀。

②造句。

按以下形式説説對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形象的理解。前一個空填寫對人物的評價(用一個詞語),後一個空要舉例證明。

聞一多先生,他,你看。

師生交流。

四、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於感情和音樂美。

1、生動形象

不僅描寫的語言是形象的,敍述和議論的語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鑽探”一句,本來 是敍述語言,無非是講聞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詞,而精心地選用了“鑽探”,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義也更豐富了。並且句式也變 成“向……鑽探”,敍述由靜態變成動態,給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觀的介紹,而是熱情的稱讚了。此外“吃盡”“消化盡”“炯炯目光……遠射……”“赫然而出” “向……邁進了”“起先,小聲説”“向……呼喊”“警報迭起”等等,都是明顯的例子,敍述語言和議論語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動,富於感染力。

2、精練含蓄

比如一個“説”字,很普通,作者卻賦予多種含義。開頭引用的聞一多自述中的“説”,是向人家宣 告自己要幹什麼或告白自己幹了什麼的意思;與第5段“他並沒有‘説’,但他‘做’了”中的“説”和第6段中的“説”,則有吹噓、自詡的意思,這裏的“沒有 ‘説”’,主要是讚揚聞一多先生的實幹精神和謙虛美德;“作為革命家”,聞一多的“説”,是對於革命的宣傳和動員、是對反動派的揭露和斥責,實際上也就不 但是“言”,也是“行”了。一個“説”字,竟然表達了這麼多的意思!這種結合一定語言環境靈活地賦予同一個詞以不同含義的表現手法,是耐人尋味的。

3、富於感情

這篇文章的敍述、描寫抒情化,令人無法分清哪些是記敍,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彌高,越高, 攀得越起勁;鑽之彌堅,越堅,鑽得越鍥而不捨”,説它是記敍未嘗不可,但洋溢着讚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長鬚飄飄”,顯然是描寫,但頌揚、景仰之情也 呼之欲出。又如:“飯,幾乎忘了吃”,本來是極平常的一句讚語,卻與上一句“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形成了對比,意藴就豐富多了。同樣,“夜間睡得很少”這種 句子原也並不怎麼精妙,但跟着一個情猶未盡的“他借寸陰、分陰”,給人的感覺就不一般了。由於作者帶着強烈的感情,就能把平常的語句變得不平常了。

4、富於音樂美

①作者善於使用成語或仿成語結構。如“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潛心貫注,心會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報迭起,形勢緊張”等等。這些詞語的結構整齊,有節奏感。

②作者慣於使用對句的形式。如一開頭的“人家説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説”就是對句,又如“仰之彌 高……鑽之彌堅……”“不動不響,無聲無聞”“動人心,鼓壯志,氣衝斗牛,聲震天地”,還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這些成對的句子, 有些具有對比的性質,有些則是並列的性質,有的是更為整齊的對偶句。這些句子讀起來,琅琅上口,鑄鋼有力,富於音樂美。

五、拓展延伸

從古至今我國有很多像聞一多先生一樣的文人,用自己的言行實踐着自己的理想。請你説出一兩句表達他們理想追求的詩,並簡要説説他們的事蹟。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陶淵明:“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劉禹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六、小結

在世界近代史上,聞一多先生是唯一一個被數顆子彈從背後卑鄙地射殺的詩人。儘管時代已相隔久 遠,但一想到這殘酷的事情,我們還是會禁不住一陣陣心疼!正如聞一多是那樣地心痛李公僕的死,正如那些“‘李公僕”們是那樣地心疼萬千底層百姓的掙扎着的 生存。面對死亡,聞一多先生沒有絲毫的懼怕,他曾説過:“生命的量至多不過百年,他的質卻可以無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發展,生命的藝化便是生命達到高深 醇美的唯一方法。”讓我們永遠稱頌這位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七、佈置作業

1、掌握字詞。

2、在聞一多先生去世之後,許多文人、學者、革命家都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請在課後查閲相關資料,體會人們對這位偉大的詩人的深刻緬懷。

附錄:

冰心:“聞一多的死是一首詩大的詩,他給我們留下了最完美、最偉大的詩篇。”

周恩來:“魯迅和聞一多,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説:“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朱自清《挽一多先生》:“你是一團火,照見了魔鬼;燒燬了自己,遺燼裏爆出個新中國!”

《一多畫像》:一詩一文一煙斗,一個脊樑一聲吼。一畫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紅燭。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生字詞較多,預習顯得尤為重要。課文內容時代久遠,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臧克家和聞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礎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

朗讀的效果較好,通過朗讀,讓學生很好的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於感情和音樂美。但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説,把握起來難度較大,所 以本課設計了圈點批註的環節,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品味,並通過討論、交流來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同時為學生留出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和感受自己獨到的閲讀體驗 的空間,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體現個性化閲讀。

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了一道將課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繫的討論題,目的是鍛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學生髮言比想象中的還要踴躍,不斷有新的'亮點產生,把這堂課的氣氛推向高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