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老王》的教學設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84W

《老王》的教學設計(多篇)

《老王》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想:

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筆調,記述了生活在社會最地層的普通人老王的艱辛生活瑣事、人生經歷,尤其是與作者一家的交往,熱情謳歌了老王不畏艱辛、任勞任怨、待人忠厚、捨己為人的金子般的心,寄託了作者對普通勞動人民的同情、敬佩和熱愛之情。我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先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線索,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質,把握老王的善與苦兩個方面,體會老王與作者夫婦之間的相互關愛,體察作者的愛心,理解本文的主旨。教育學生在生活中也應像作者一樣對不幸者、卑微者持一顆愛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同情他們,關心他們,也讓學生通過語言瞭解一下當時那個時代。

教學思路:

導入——瞭解作者——走近老王——善待老王——感受老王——關注老王——描寫老王,從而實現從文本到生活的聯繫。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學習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徵的方法。

2、學習從樸素的語言中體會深沉的感情,領悟深刻的思想。

3、理解、積累“塌敗、愧怍”等詞語。

過程和方法目標:

1、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品讀法、探究法、拓展法等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閲讀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體會“我”和老王的善良,領悟“我”的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

2、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學會以善良體察善良、回報善良。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有沒有乘坐過三輪車?大家有沒有跟三輪車伕攀談過?

你會和他聊什麼?今天讓我們跟着楊絳的《老王》,去聆聽一個關於三輪車伕的故事——

背景資料:文章作於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記敍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特殊時期,是一個荒唐**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權威”。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二、介紹作者

楊絳,(1911—),錢鍾書夫人,本名楊季康,著名的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1938年留學英法,回國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説《洗澡》,散文《幹校六記》,隨筆集《將飲茶》,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

三、整體感知(走近老王)

1、聽完了錄音,你們知不知道這個老王是什麼人(可以從生活、為人兩方面概括),作者一家是怎麼跟老王打上交道的?

明確:老王——身份:回民蹬三輪的單幹户

家庭:光棍,哥哥死了,兩個侄兒沒出息(自然養不了他,照顧不了他)

身體狀況:只有一隻眼,另一隻是“田螺眼”,瞎的

居住條件:一個荒僻的小衚衕,一座破破落落的大院,幾間塌敗的小屋

明確:老王的生活很苦,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機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打發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裏,小屋破敗,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淒涼艱難。一個字——苦

明確:地點:北京時間:作者坐老王的三輪認識

2、文章中敍述了哪些作者與老王交往的事?請同學從文中找出來。

這些事情表現了老王有着怎樣的品格?

(1)老王送冰,車費減半(2)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

(3)去世前送香油和雞蛋

(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①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老實厚道。

②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體現心地善良。拿了錢還不大放心。純樸仁義。

③去世前給作者送香油和雞蛋,表示感謝。知恩必報一個字——善。

3、老王是一個蹬三輪的又窮又苦的苦命人,作者一家是高知識分子,那麼她們一家又是怎樣對待老王的呢?從中可以看出作者一家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A、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車,與他閒聊。(精神上的平等靠近和慰問)

B、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

C、關心老王的生計:三輪車改裝後,生意不好做,關切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

D、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

E、她的女兒也如她一樣善良,送老王大瓶魚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言傳身教)

從中可以看出作者一家也都有着一顆善良柔軟的心,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關心、愛護,尊重他理解他。

得出結論“社會需要用善良體察善良”。

四、局部研讀(善待老王)

1、這兩個人物交往的過程中,有許多感人的情節,其中寫得最詳細、最感人又最能引起我們思考的是哪個情節,哪件事?

老王送雞蛋、香油。還有我對老王的懷念。

2、請大家飽含深情地把這個部分讀一遍。有一天——開始。生齊讀第8—16段。

3、作者對老王作了哪些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

4、大家説,作者把它比成“殭屍”,又打上一棍會散成一堆白骨。這個句子用了哪些修辭?(比喻、誇張)

5、這兩種修辭有什麼表達效果?寫出老王的形象。作者對他的同情

6、我在讀作品時,還讀到一個細節,覺得很奇怪,就是老王給我送來雞蛋和香油時,我想還錢,老王説不要,可他還站在那裏等我,為什麼等我呢?

因為他和我是真誠交往的。老王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怕我覺得欠他一份人情,怕我覺得不安,他是真心關心我的。

7、老王自己那麼窮為什麼還要給我送香油雞蛋?

“我”對老王的關愛,以及老王知恩圖報的美德。

8、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麼去了,在他生前經常照顧他的楊絳有什麼感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明確,作者有愧怍之感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因為:①她覺得自己照顧老王太少。②她覺得自己拿錢去“侮辱”了他。③沒有接受老王真誠的感激,讓老王臨死前的一個小小的心願也實現不了。④對生病期間的老王關照太少,連他死了也不知道。

小結:(愧怍:慚愧)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她們的命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這體現了作者有着平等觀念與人道主義精神。

五、讀後的思考:(感受老王)

1、從“我們一家”和“老王”的關係來看,你認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麼?(透過“我們一家”與老王的交往,大家得到什麼啟示?)

明確:愛心善心、人道主義精神、平等相待的觀念等。

2、社會上總有幸運者和不幸運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面對生活中那麼多的“老王”,我們應該怎樣做?

明確:把愛心獻給他們,以善良對待善良。(指導學生齊讀)

六、拓展延伸:(關注老王)

問題:那麼,我們周圍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

小結:作者會愧怍是因為她覺得做得還遠遠不夠。可見在作者的思想中,她真的是平等地對待老王,把他當作一個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人去對待——無關乎職業,無關乎收入!可是,她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這表現了知識分子勇於反省的良知。而“我”身處不幸,還能關心別人,體察別人,儘量幫助別人,這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平等觀念、人道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愛,愛使蒼涼的人生有了温暖、光明的慰藉。

七、小結寄語: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有時很渺小,人生有時很艱苦。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相濡以沫,畢生為消除人類的貧窮和疾病而努力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説過: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我們應該像特雷莎修女一樣,用偉大的愛去做一些細小的事情,即便是一句話,即便是一個眼神,都能讓世界美起來,讓人生好起來!

八、佈置作業:

你身邊有類似老王那樣生活艱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嗎?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嗎?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簡筆畫。

《老王》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

2.把握老王的性格。 (重點)

3.體會作者情感。(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兒時背過的《三字經》?能背誦一下嗎?看來同學們依然記憶猶新。《三字經》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見善良是為人之本。與人為善,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讓我們以善良去體察善良,去關注一個普通的善良人——老王。

二、初讀“老王”,感知文意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思考:

文中哪個詞語表達作者寫作本文時對老王的情感?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2、結合文章內容説一説老王的不幸體現在哪?

學生結合文中相關語句體會老王身體有殘疾、無依無靠、住處簡陋、備受歧視、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等方面的不幸。

3、精讀“老王”,品味人物。老王為楊絳做了那些事?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是什麼?

三件事:送冰、送錢先生看病、送香油和雞蛋。

4.結合文章體會到老王是一個善良、厚道、知恩圖報的人。研讀“老王”,體悟情感。

5、楊絳為老王做了什麼?

常坐他的車,照顧他的生意。 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關心老王的生計。老王送香油、雞蛋,不能讓她白送,也給了錢。女兒還送給他大瓶的魚肝油。

6、補充介紹楊絳和她的不幸遭遇。

從楊絳的整個人生來看,她是一個知識分子,而老王只是個窮苦的三輪車伕,她的命運比老王幸運得多。但從文革那個時代來看,楊絳也是不幸的。她稱自己為幸運的人,使我們看到一個大學者對苦難的超脱和淡定的態度。她收穫了人間最寶貴的真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她是幸運的。

但她對老王也很好,也很照顧呀,為什麼還會感到愧怍呢?

楊絳和善良,她對老王很好,有真情。但其中還包含了什麼呢?同情。她對老王的幫助、關心有三年,但也有客氣、疏遠,多是同情、憐憫。作者反思對老王,是同情大於平等,拒絕大於接受。她一再堅持不欠別人的情,把一切物化為金錢,使老王帶着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同時楊絳覺得自己沒有盡到責任,作為一個幸運的人有責任區改變不幸者的命運。很顯然,楊絳把自己放到了一個更好的標準。楊絳在不斷叩問自己靈魂的過程中,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自省。

文章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以善良去體察善良,用愛心去澆世界。我們的生活才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四、作業

課後選讀楊絳的《幹校六記》。

《老王》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體會描寫的作用,感受語言風格

2、情感與價值:感悟愛的博大,關愛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3、方法與評價:通過獨立閲讀,形成自己獨特而有創造性的見解。

教學重點:全面把握課文,感受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領會從文章語言及人物刻畫中滲透出的愛的博大

課時安排:2課時

發散思維課(第一節)

教學內容:

學生通過預習,根據自己對文章獨特的理解與感受,形成自己的意見與評價,並在此基礎上,對文章提出質疑,以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一個班)

發言人次:13人

發言得分:50分。其中流暢、變通(包括評價、提問)40分,獨創(質疑)10分

教學進程:

一、新課導入

以“畫太陽”的故事使學生初步理解什麼是發散思維課,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提出有創造性的問題。

二、學生髮言預測

(一)局部理解預測

1、“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車。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説着閒話。”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2、“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隻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後者該是更深的不幸。”為什麼説“反正同是不幸,而後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3、“衚衕口蹬三輪車的我們大多熟識,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與“有人説,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麼惡病,瞎掉了一隻眼”中兩處“老實”含義的疑問與評論。

4、“老王給我們樓下人送冰,願意給我們家帶送,車費減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其中“前任”一詞在表達上有何好處?

5、“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他説:‘我送先生看病不要錢。’”這句話表現了老王是個怎樣的人?

6、為什麼後來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7、“我們從幹校回來,載客的三輪都取締了。”這句中的“取締”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被取締?

8、“幸虧有一位老先生願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送。”這句中的“幸虧”一詞有什麼作用?“降格”是什麼意思?“貨”為什麼要加上引號?

9、“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這句中“鑲嵌”用的好不好,好在哪裏?

10、“他面如土灰,兩隻眼睛都結着一層翳,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表現了什麼?

11、“我強笑説:‘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這句中的“強笑”表現了“我”怎樣的內心感受?

12、老王為什麼要送香油和雞蛋給“我”?

13、怎樣理解“我害怕的糊塗了”

14、怎樣理解“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二)、整體理解預測

1、文章寫了老王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段?(評價或提問)

2、章記敍了作者與老王交往中的那些事情(評價或提問)

3、從文章所記敍的老王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老王是個怎樣的人?(評價或提問)

4、從作者與老王交往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評價或提問)

5、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評價或提問)

以上問題的設計,估計能夠滿足學生的要求

三、語文科代表記錄總結髮言人次及得分情況

四、教師小結、佈置作業

1、對整節課學生的發言情況給予肯定

2、針對學生所提出的重點問題或學生髮言中的閃光點,佈置學生在課後繼續深入思考。為輻合思維課做準備。

輻合思維課(第二節)

教學內容:

1、明確本文的學習重點:分析評價、理解感悟。重點分析評價本文在記敍時的語言風格,尤其是對人物的刻畫。在此基礎上,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

2、獨創性思維能力的啟發引導。對文章遣詞造句提出三處質疑,對文章內容提出兩處質疑。

教學進程:

一、作者寫作的語言風格(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1、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整理與作者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相互交流。

楊絳1911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著有散文集《幹校六記》《將飲茶》等,譯有《堂·吉訶德》

2、教師做適當補充

寫作背景:文章作於1984年。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作者記敍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時期,是一個荒唐**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權威”。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

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二、作者對老王的刻畫(培養學生獨立閲讀感悟能力)

1、由學生勾畫出課文中對老王生活的刻畫的語句,上黑板板書。再由教師對所找出的語句做總結歸納(投影展示板書):

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

謀生手段“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被取締,他的生

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着打發日子。

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 苦

居住條件

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裏,小屋破破爛爛

生理缺陷有一隻眼睛是瞎的

2、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出老王與作者的交往的片段,教師做適當引導,學生能通過引導自己總結出老王的性格特徵(投影展示板書):

①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老實厚道

②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體現心地善良

拿了錢還不大放心。交往片段 老王性格純樸仁義

③去世前給作者送香油和雞知恩必報

蛋,表示感謝。

三、質疑(可針對發散思維課中,學生所提出重點問題,由教師引導學生着重進行分析討論)

1、為什麼“連登三輪的都組織起來”?

分析;結合時代背景,體現出當時社會的荒唐。

2、“我們從幹校回來,載客的三輪都取締了”為什麼會被“取締”

分析:結合作者所寫的改裝後的平板三輪車怎樣送客,可以體會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深惡痛絕,同時也可瞭解老王“苦”的社會根源。

3、“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中作者稱自己是個“幸運的人”,但是當時作者一家同樣受到了衝擊,處境並不好,為什麼她還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

分析: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等等,從這些來看,作者顯然是比老王要幸運的。

四、作者思想觀點(培養學生理解感悟和提取信息能力)

先由學生分組討論並做出總結,再由教師作適當補充:

作者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付給老王應得的報酬;三輪改成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的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不讓老王白送香油和雞蛋。這些事情中也反映出作者是個善良的人。但即使如此,作者仍感到愧怍,表現了作者“人人平等”的觀念,人無論境遇好壞,都應該尊重他人,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

五、作業佈置

完成每課三件事:抄寫生字詞及難寫易忘字詞

抄評優美精彩段落

寫“一課一得”

板書設計:

老王

楊絳

老王不幸的人體現反映

普通人 交往真誠善良人人平等

《老王》的教學設計 篇4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惶恐、荒僻、滯笨、愧怍”等詞語。

2.揣摩重點語句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3、把握老王的性格特點。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體察人物思想感情。

2.揣摩本文意味深長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3.學習寫人記事散文的閲讀方法。

德育目標: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心。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教學難點 :理解主旨句的內涵。

教學方法:

1.自讀點撥法。本文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通過敍寫與車伕老王的交往片斷,刻畫了雖窮苦卑微卻純樸善良的老王形象。學生誦讀中以善良體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師點撥、突出作品提出的關懷不幸者的寫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閲讀中關乎作品情感、材料組織等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合作研討解決。

教具準備:多媒體PPT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

[教學步驟 ]

一、導語設計

由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名言“一個人善惡的有無,不在於地位的高低,而在於行為的本身”這句話的內涵引入。教師投影:《老王》 楊絳

二、瞭解作者,學生介紹,明確目標:

讀懂人物

讀懂作者

讀出自己

三、指導自讀,把握文意

1.投影顯示生字詞,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1)注音

塌敗(tā) 取締(dì) 傴(yǔ) 翳(yì) 骷髏(kū lóu)

繃(bēng) 滯笨(zhì) 愧怍(zuò)

(2)釋義

塌敗:塌陷破敗。

滯笨:呆滯笨拙。

取締: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慚愧。

2.讀人物

聽讀中發揮想像,頭腦中再現鮮活的人物形象。

思考:本文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那麼見於文中的老王是怎樣一個形象呢?請學生自讀課文,談出自己的閲讀感知。作者對他的態度是怎樣的?

學生積極回答,教師歸結:

從課文寫老王的生活片斷可以看出,老王窮苦卑微但純樸善良。他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着打發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裏,小屋破破爛爛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淒涼艱難,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

《老王》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善良的人性

2、體會文章語言特點

教學重難點:目標1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生活中有很多小人物,他們雖然不被人重視,卻有一顆善良的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老王》中的人物就是這樣。

二、朗讀課文

1、範讀,正字音

2、自讀,初步感受

三、形象分析

1、自讀課文,試用一個詞概括老王給你留下的印象,並根據課文內容做一點説明。

孤苦(親人很少),淒涼(身體不好,生活條件差),老實厚道(他需要錢,可是做生意從不多收一分錢),善良……

2、着重分析老王“善良”的表現

提示:找出能表現老王“善良”的地方,説説自己的感受

願意給“我們”帶送冰塊,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着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對老王的形象做小結:

老王一輩子很苦。起初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着打發日子。他打算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裏,小屋破破爛爛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淒涼艱難。但是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他需要錢,但是他做生意從來不多收一分錢,而且非常講感情,講仁義,常願意盡義務,或者少收錢。

3、思考: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文中的“我”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表現: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錢。

作者的善良還表現在關心老王的生活,三輪改成了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的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

作者的女兒也像她一樣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給他大瓶魚肝油。

四、情感體驗

1、怎麼理解文章的最後一句話——“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在作者看來,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

2、“我”和老王的交往過程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要有平等的觀念。在作者那裏,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

要有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並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

要關愛弱勢羣體。知道老王有夜盲症,作者的女兒就送了大瓶魚肝油。他們總是照顧老王生意,坐他的車,讓他掙點錢。老王收錢常常客氣,他們總是照原價付。平板車不敢坐了,還是關心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總之,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才能這麼關心人,愛護人。

3、你周圍有類似於老王的人嗎?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學完這篇課文之後,你覺得你今後又將會以怎樣的心態對待他們?

五、語言品味

比較下邊每組兩個句子,聯繫上下文,説説1句在表達上的好處

1、⑴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⑵ 他送的冰比前一個三輪車工人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2、⑴ 我強笑説:“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⑵ 我笑着説:“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3、⑴ 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

⑵ 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門口。

本題揣摩語言,引導學生細心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1、⑴ 句“前任”一詞簡練之至,大詞小用,又很風趣。

2、⑴ 句“強笑”一詞,不但準確,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裏有説不出的悲酸和感動。

3、⑴ 句説“鑲嵌在門框裏”,誇張的手法,強調了老王步履維艱,身體僵直的形態。

六、試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老王給“我”送香油、雞蛋這一部分

本題就文取材,進行練筆,藉以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為第一人稱,就要描寫老王的心理活動,要在領會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像。

範文:

(一)最近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吃藥也不管用,我想我的日子快走到頭了.

這幾天,總是睡不着,腦子裏像走馬燈似的,變換着一個個人影,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還在,有的早走了,好像一輩子就這麼幾天裏又重新過了一遍。最後,我想起了錢先生和他的太太。他們是好人,可這個世道……

……

我站在錢先生家門口,拎着用最後的錢換來的香油和雞蛋,反正我也用不着什麼錢了。身子的確是不行了,走了不遠的路就好像幹了一天的活似的,腿肚子直顫。我想敲敲門,沒想到整個人就撲在了門上,我掙扎着立好,站好。

門開了,開門的是錢太太,她先是愣了愣,然後眼裏分明地露出害怕。我不由有點害怕,她會不會認不出我了呢?會不會趕我走呢?

這時她説話了:“啊呀,老王,你好些了麼?”

我放心了,看來她還認得我,我一高興,就進了屋,隨即又有些後悔,明知道自己的樣子嚇人,幹嗎還要進屋呢?我把手上的東西一遞:

“這些……給你的……你和錢先生……好人……”

不知怎麼的,嘴不聽使喚,話也説不清楚,幸好她接過去了。然後,她往屋裏看看,轉身走過去,我一下明白了。

“我不是要錢。”

“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託人捎人。”

我沉默了,看着她進去,拿了錢出來,我接過錢和包雞蛋的布,轉過身子,走出了門。

(二)已經好些個月了,身體也不見得有些起色。最近反而是越來越差了。開始幾個月還去楊先生(楊絳,這裏的先生是指老師的意思,下文同。)家裏,可這些日子實在是無法走動了,也就只好躺在牀上了,那一點錢也不夠看病。我知道我大限已快到了。

眼前桌子上還放着那曾經裝着魚肝油的空瓶子,我忍着劇痛,費力的從牀上下來,走出門,手裏攥緊這最後的錢去買了一瓶香油和又大又圓的雞蛋包裹在布里。又朝着楊先生的家走去。到了門口,我邊敲着門邊倚在門框上。我實在是沒什麼力氣了。不一會兒,楊先生出來了,她見我先是一愣,又吃驚地問:“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大概是見我瘦成這副模樣,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罷。我只“嗯。”了一聲,把手上的東西小心翼翼的遞了過去。她連忙接過手道:“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留給我們吃?”我明白她是為我着想,但這是我最後的一點心意了,“我不吃。”楊先生很感謝我,他轉身就進屋,我知道她是去拿錢的,便連忙止住她,用了全身的力氣沙啞道:“我不是要錢。”她也忙給我解釋。

我在心裏歎了口氣,算了,現在我也沒這個力氣再去阻止她了,隨她吧。我一手拿着布,一手握着錢。手裏似乎有一股暖流温暖了我。腿有些發麻,便一瘸一拐的走了回去。我閉上眼,舒了口氣,終於可以安心地走了。

《老王》的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斷。老王一輩子靠拉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期間載客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老王在那個動盪年代照樣尊重作者夫婦倆,是因為認準他們是好人,知恩必報。他雖然出身卑微,但是精神世界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堅持做人的道德與良心,是極其純樸、善良的。而作者的善良是基於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各人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不同,所以造成生存狀況的懸殊,然而人是生而平等的,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這樣才能平等對話,互相尊重。作者的善良帶有很強的理性色彩。全文都是敍述,作者的情感全在平靜的敍述中。簡潔的白描和華彩的抒情、豐富的描寫有所不同,就在於其感情傾向滲透在字裏行間。教學中要從老王的“善”、“苦”兩方面把握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好好咀嚼意味深長的語句。

學情分析

《老王》是一篇人物關係簡單,內容單純的散文,學生仔細閲讀兩遍便可理解課文內容,並初步瞭解老王這個人物形象。但是真正把握作者感情及文章思想情感就有一定難度。現今中學生生活普遍優越,閲歷淺顯。因此,他們對現實生活中如老王一樣的不幸者可能會同情,但不會明白作者既然對老王關愛有加為何又心懷愧怍?因此,要引導學生研讀文本,抓關鍵字詞句,深入剖析作者的情感,通過“情”的感悟來學會“愛”。同時,在品味中領悟細節描寫對於表現人物的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把握文本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着重理解老王的“苦”、“善”。

2、深入領會意味深長的語句。

過程和方法:

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討論、品讀等方式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理解老王的“苦”與“善”,學會以善良體察善良,領悟到在與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老王的“苦”與“善”,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

難點:

理解“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預習。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以“愛”為主題的敍事性作品,我們看到了魯迅深情地抒寫了對質樸、善良、熱心的阿長的真摯懷念,感受了朱自清樸素的語言所表達的人間至情,也見證了李森祥小説中那位要強的父親拼命苦幹的一生,寫的都是普通人,可是他們都給我們帶來了心靈上的一次次震撼,讓我們看到平凡人的偉大。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反映小人物的散文——《老王》。(板書)

二、瞭解作者、檢查預習:

1、作者介紹:

楊絳,生於1911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著有散文集《幹校六記》《將飲茶》,譯有《堂吉訶德》

2、生字詞的讀音:

蹬惶腫脹塌敗眼翳荒僻攥滯笨鑲嵌

三、整體把握:

1、速讀全文,概括老王的基本情況,工作和為人,從中可以看出老王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職業、生理缺陷、居住條件;送冰車費減半,送錢先生不要錢,受了人家好處總也不忘送香油雞蛋感謝。

老王“苦”“善”

2、老王是不幸的大好人,那“我”呢,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交流總結:照顧老王,坐他的車;送魚肝油;關切詢問生活;坐車、送來香油雞蛋給錢等。

“我”善良

四、深入探究,拓展理解:

1、為什麼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那麼關心、愛護?老王死了我為什麼又會感到“愧怍”呢?

(引導學生閲讀、思考、討論、交流)

(1)從作者來看,主要是什麼觀念?這是什麼精神?

(平等觀念,各人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不同,所以造成生存狀況的懸殊,然而人是生而平等的,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這樣才能平等對話,互相尊重。人道主義精神,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關心、同情他們。)

(2)老王送雞蛋部分你最難忘的是他的什麼?

(着重研讀對老王的肖像描寫)思考:作者如何寫老王的外貌?突出怎樣的情感?(作者運用誇張比喻把老王寫的醜、寫得可怕,目的是把感動留到後面。)

老王為什麼站着等我?(老王來表達謝意,而我不理解,還給錢,這是對他的侮辱,同時我也沒能讓他進屋坐坐。我只關注了老王的外貌,而沒看到他美好的內心,所以我內疚。)

(3)引導學生體會“攥”“滯笨”“直着腳”等詞的豐富意義。

2、理解“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補充介紹文革期間的楊絳。)

作者愧怍自己作為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的、應有所同情、有所寬容的人,卻沒有理解他高貴的品性,甚至連感覺都沒有,就那一點感動都是他死後才有的。但這時説什麼也來不及了,她的慚愧、她的內疚集中在,當時自己只是對人家病態的外貌有感覺,而對人家的崇高內心卻沒有感覺。這是自我解剖,也是自我批判。

五、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作者對不幸者關愛的呼籲,同學也是一員,暢談自己應該怎麼做。

六、板書設計:

老王

愧怍

幸運者不幸者

關注善良體察善良苦

我們老王

關心愛善

謝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