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生物課件【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1W

高中生物課件【精品多篇】

高中生物課件 篇一

一、教學目的

初步掌握鑑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建議

教材中本實驗安排為驗證性實驗,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改為探索性實驗,安排在講課之前,或與講課同步進行。

本實驗難度並不大,但內容較多,實驗時間較長,因此,必須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時完成。實驗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增設教師演示實驗。上課之前,教師應該準備好做演示實驗所需的實驗材料、用具、儀器和試劑等。同時,逐項完成還原糖、脂肪、蛋白質3類有機物的鑑定實驗。在實驗課上,將3個實驗的正確結果分別展示在講台上,並作扼要的介紹,以便使學生將自己的實驗結果與教師的演示實驗作比較。

2、實驗中學生應分工合作。在“還原糖的鑑定”實驗中,當每組兩個學生中的一個製備生物組織樣液時,另一個學生可以用酒精燈將水煮開,以便縮短實驗的等待時間。在“脂肪的鑑定”實驗中,一個學生製作臨時裝片時,另一個學生則可以調試顯微鏡。另外,在完成前兩個實驗時,一個學生洗刷試管、清洗玻片和整理顯微鏡,另一個學生則可以進行後一個實驗的操作。

3、關於鑑定還原糖的實驗,在加熱試管中的溶液時,應該用試管夾夾住試管上部,並放入盛開水的大燒杯中加熱。注意試管底部不要接觸燒杯底部,同時試管口不要朝向實驗者,以免試管內溶液沸騰時衝出試管,造成燙傷。如果試管內溶液過於沸騰,可以上提試管夾,使試管底部離開大燒杯中的開水。

4、做鑑定還原糖和蛋白質的實驗時,在鑑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樣液,以便與鑑定後的樣液的顏色變化作對比,這樣可以增強説服力。

5、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後方可使用,切勿將甲液和乙液分別加入組織樣液中。

三、參考資料

還原糖的鑑定原理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它們的分子內都含有還原性基團,因此叫做還原糖。蔗糖的分子內沒有遊離的半縮醛羥基,因此叫做非還原性糖,不具有還原性。本實驗中,用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鑑定非還原性糖。

斐林試劑由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硫酸銅溶液配製而成,二者混合後,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澱。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而葡萄糖本身則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試劑鑑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蛋白質的鑑定原理鑑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的成分是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1g/mL的硫酸銅溶液。在鹼性溶液(NaOH)中,雙縮脲(H2NOC—NH—CONH2)能與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這個反應叫做雙縮脲反應。由於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因此,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

用於鑑定還原糖的實驗材料準備植物組織是常用的實驗材料,但必須加以選擇。在雙子葉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產物葡萄糖形成後,合成為澱粉,暫時儲藏在葉子內,因此不用雙子葉植物的葉子作實驗材料。有些單子葉植物,如韭菜、鳶尾,並不將光合作用的初始產物轉變為澱粉,因此葉內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單糖,但是,由於葉片中葉綠素的顏色較深,對於鑑定時的顏色反應起着掩蓋作用,導致實驗現象不明顯,因此,也不宜用單子葉植物的葉子作實驗材料。

本實驗最理想的實驗材料是還原糖含量較高的植物組織(或器官),而且組織的顏色較淺或近於白色的,如蘋果和梨的果實。經試驗比較,顏色反應的明顯程度依次為蘋果、梨、白色甘藍葉、白蘿蔔。

用於鑑定脂肪的實驗材料準備實驗材料選擇富含脂肪的種子,如花生種子(取其子葉)。供實驗用的花生種子,必須提前浸泡3~4h。浸泡時間短了,不容易切成片;浸泡時間過長,則組織太軟,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做鑑定脂肪的實驗,教師可根據本地區的情況選用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蘇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顏色反應為橘黃色,蘇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顏色反應為紅色。因蘇丹Ⅳ染液與脂肪的親和力比較強,所以,染色的時間應比較短,一般為1min左右。用於鑑定蛋白質的實驗材料準備實驗材料選用富含蛋白質的生物組織(或器官),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種子,動物材料常用的是雞蛋(卵白)。如用大豆種子,必須提前浸泡1~2d,這樣容易研磨成漿。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直接採用現成的大豆磨成的豆漿,豆漿可以購買,也可用小型的研磨機制取。利用豆漿作實驗材料,可以節約實驗時間。

如果用稀釋的卵白作實驗材料,效果會更好。

高中生物課件 篇二

一、教材分析

學生缺乏有關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有機化學知識這是本節教學內容的瓶頸,而氨基酸的結構和蛋白質的形成又屬於微觀知識,比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學時應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動畫、故事、遊戲和形象的比喻,不僅增加學生對微觀內容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完成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提高思維能力,形成相應的觀點。並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説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3)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樹立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能力方面

(1)通過自主對比觀察幾種氨基酸的結構,思考討論後得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培養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在獲取形象的、信息內容的同時,培養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蛋白質的功能。

(2)氨基酸的結構及其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難點:

(1)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四、教法學法及媒體選擇

1、教法及媒體選擇

根據新課程理念,針對本節內容,我主要採取探究式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動畫和圖片創設情境,層層遞進,解決教學難點。

2、學法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選擇良好的學法關鍵在於找到教法與學法的結合點,實現教、學的統一。與探究式教學法相對應,我通過組織學生觀察、討論,使他們能用觀察法、分析法、比較推理法得出結論,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讓學生能由宏觀進入微觀再回到宏觀,形成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五、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播放電影《蜘蛛俠》的片段,

問:電影中的主人公是誰?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麼?

展示:⑴黑寡婦蜘蛛的圖片,黑寡婦蜘蛛因為它蛛絲中的“蛛絲蛋白”,使得他的蛛絲的強度異常的高。

⑵熒光水母的圖片

問:這是什麼生物?為什麼它們能發出美麗的熒光?

問:從這些畫面中我們應該不難發現這些神奇的生命現象是由誰來承擔的?

引出今天這節課的主題。

展示:一些食物(肉、蛋、乳等)

問:為什麼我們經常説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很高?

問:蛋白質對人體很重要,那麼人體中的蛋白質又能承擔怎樣的生命活動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體中去進行一次旅行?

創設情景:三維透明人體場景。

觀看人體骨骼肌的三維動畫,並問:構建肌肉的主要結構物質是什麼?這又説明蛋白質可以具有怎樣的功能?

⑵接着讓學生觀察在人體中可以發生的4個生命活動的場景,並問:在這樣的4個場景中分別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又各自具有怎樣的功能呢?

⑶總結:蛋白質在生物體中承擔的功能多不多?概括出蛋白質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過渡: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蛋白質們能夠承擔如此眾多的功能,這是否和他的功能有着某種必然的聯繫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掀開它的神祕面紗吧!研究表明蛋白質的結構是複雜的,可是這種複雜的分子卻是由一些結構簡單的氨基酸分子作為基本單位所構成。所以認識蛋白質的結構,首先就必須瞭解氨基酸的結構

創設情景:利用比喻,講述“4個氫兄弟”和“兩個強大勢力集團”的鬥爭故事,讓學生了解,“化學鍵”、“羧基”、“氨基”這些基團和它們的一些書寫方法,以及是如何由“甲烷”到形成“甘氨酸”這種氨基酸的,為後面認識構成生物體蛋白質、氨基酸的結構,以及氨基酸共同結構特點打下鋪墊。

過渡:氨基酸會不會只有甘氨酸一種呢?告訴學生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其它的氨基酸吧!

提問:比一比這4種氨基酸,從4個“鄰居”的角度來看,有幾個“鄰居”相同?幾個“鄰居”不同?

提問:其實其它的氨基酸也都符合這一規律,能否根據這一規律將約20種氨基酸用一個結構通式表示出來?

活動:邀請兩位學生主動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學生嘗試在紙上書寫。

請學生評價演板的兩位同學嘗試寫出的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教師最後總結,並針對錯誤進行説明。

提問:⑴觀察結構通式,不同的氨基酸在結構上只是什麼不同?那麼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是什麼?

⑵觀察結構通式,氨基酸們都擁有哪些相同的元素?那麼蛋白質呢?

⑶再來觀察結構通式,和剛才的4種氨基酸,問道:如果説從氨基和羧基的角度來看這些氨基酸又有哪些共同結構特點。(學生思考同時,引導學生從氨基和羧基的數量;氨基與羧基的連接方式兩個方面考慮)

總結:對氨基酸共同結構特點進行總結,並指出只有同時滿足共同結構特點的氨基酸才是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否則不是。

過渡:現在我們知道了氨基酸的結構,但是由氨基酸作為基本單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質的呢?指出是“相互連接”。

活動:請一位同學到前台來,和我做同樣的一種姿勢伸展雙臂,兩腿併攏,讓學通過今天課的內容進行聯想,可以想到什麼?問:我和這位同學連接起來時最簡單的方式是什麼?再問:那麼氨基酸在相互連接時是否也有“左右手”,以及“握手”的地方呢?

創設情景:觀看flas*(蛋白質的形成)

提問:⑴描述氨基酸分子間是如何“相互連接”的?

⑵有沒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總結出“肽鍵”

⑶雖然和手牽手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沒有不同的地方?總結出這種“相互連接”稱為“脱水縮合”

⑷這是不是一種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⑸二肽還能繼續進行“脱水縮合”嗎?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出“三肽”,“多肽”,“肽鏈”,以及一條“肽鏈”中“肽鍵數”,“脱去的水分子數”,和“氨基酸數”之間存在的數量關係。

總結:氨基酸形成蛋白質大致經過了哪幾個階段?

過渡:展示一些常見蛋白質的結構圖片,指出這些蛋白質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並指蛋白質的種類有1010—1012可是構成這些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約20種

這些氨基酸怎能形成數量如此多的蛋白質分子呢?

活動:講學生分成每6人一組,請其中一組的同學到台上來扮演氨基酸,其它組

相互同學討論,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請2組學生

代表發表蛋白質分子多樣的原因。

評價並總結: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思考:為什麼蛋白質能承擔如此眾多的功能?

小結、結課:在今天的這節課裏,我們不僅獲取蛋白質的基礎知識,而且大家應該感受到蛋白質對生命的意義:生命世界是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離開了蛋白質,這一切還存在嗎?不過蛋白質是生命的主要承擔者,可它們是生命活動“操縱者”嗎?它們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化合物呢?這個問題就留給下節課吧!

高中生物課件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描述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理解組織液、血漿和淋巴三者之間的關係。

2、説明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3、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4、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圖文轉換能力和組織合作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教學難點

(1)內環境的理化性質。

(2)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三.教具與教法

利用多媒體教學,講述與學生練習、討論相結合。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大家打開課本的章首,上面一圖是雪山環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環境中,這杯水的温度是低還是高,哪麼在這個環境中的邊防士兵的體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圖是鍊鋼爐旁邊的工人,這個環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鍊鋼爐旁邊,這杯水的温度與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較那個高?鍊鋼爐旁邊的工人的體温又是多少?為什麼放在雪上和鍊鋼爐旁邊的水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這兩個環境中的人體温卻一直是37℃左右?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人體內的環境——人體內環境和穩態。

結合問題,講述新課:

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展示課本第二頁問題探討)

【學生思考並討論】這兩幅圖中圖1是什麼細胞?圖2是什麼細胞?他們分別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

【師生共答】圖1是血細胞,生活在血漿當中。圖2是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環境當中,從水獲取營養物質並把代謝廢物排入水中。

【教師講述】血漿大部分是水環境,也就是説血細胞也生活在水當中。從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單細胞生物的細胞還是多細胞生物的細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設問】那我們知道人體也是由細胞構成,人體內的細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環境中呢?

【學生閲讀】大家看課本P2相關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師講述:曹雪芹曾經説過女人是水做的。從這則資料看來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體內含水量特別的多。因此我們把人體以水為基礎的液體成為體液。

【設問】我們知道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組成人體的細胞(如血細胞)外有沒有液體呢?哪麼細胞內呢?

【師生共答】我們又根據體液分佈的位置不同又把體液分為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

【教師提問】血液是不是體液呢?

(展示血液組成成分)

【教師講述】血液包括血細胞和血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我們稱為血漿,簡述細胞外液的概念。

【設問】既然血液中有細胞,那麼血液是不是體液?如果不是,那麼血液中的什麼成分是體液呢?什麼成分是細胞外液?

【學生討論回答】血液不是體液,血細胞內的液體和血漿是體液,血漿是細胞外液。

【教師強調】血漿存在於血細胞外,所以血漿是屬於細胞外液。血漿就構成了血細胞生存的直接環境。

【設問】我們知道血細胞和血漿存在於血管內,哪麼我們人體除了血細胞外還有很多其他細胞,哪麼這些細胞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呢?

(展示課本P3圖1—1)

【教師提問】請大家看一下紅色的是什麼?藍色的呢?綠色的管這些又是什麼管呢?這些管內是什麼呢?在這些管外還有一些細胞,這些細胞由叫什麼細胞呢?這些細胞之間有間隙嗎?如果有,間隙中的液體叫什麼呢?

【教師講述】紅色和藍色管是血管,內有血液,其中紅色的是動脈毛細血管,藍色的是靜脈毛細血管。綠色的管為毛細淋巴管,管內有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們的直接生活環境。管外的細胞為組織細胞,在細胞於細胞之間存在一些間隙,在這間隙中也充滿着液體成為組織間隙液又稱為組織液。組織液就構成組織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

【教師提問】通過以上的講解,血漿、組織液、淋巴這些是不是細胞外液?

【教師講述】血漿、組織液、淋巴這些都是細胞外液,構成了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這個環境與我們人體周圍的這個環境有很大的區別,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是以水為基礎的液體,細胞生活的環境在體內,所以我們把細胞生存的環境稱為內環境。

【教師提問】大家考慮一下細胞外液和內環境是否相同?

【師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細胞生存的液體環境。

【教師提問】血漿中水是怎樣進入細胞,細胞代謝產生的水又是怎樣進入血漿?通過課本P3圖1—1簡述三種細胞外液的關係。

【師生共同總結】血漿﹑組織液和淋巴(內環境)之間的關係

二.細胞外液的成分

【設問】細胞外液的成分有那些呢?

(展示P4資料分析血漿的化學組成)

【思考討論】P4資料分析中的討論題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通過研究表明,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別在於血漿含較多蛋白質。細胞外液成分類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於海洋。

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鹼度

【設問】我們知道細胞外液是一種液體,在化學學習時,我們沒接觸到一種液體就要了解一種液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我們把這些統稱液體的理化性質。哪麼細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質?

【學生閲讀】P5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鹼度

【師生共同總結】

1、滲透壓:溶液中溶質的微粒對水的吸引力。微粒數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滲透壓越大。血漿滲透壓主要與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有關。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

2、酸鹼度:人的PH為7.35~7.45。PH的穩定與酸鹼對物質有關。

3、温度:人的細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

四.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教師提問】我們在前面講過了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細胞外液又稱內環境。細胞生活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都來自於細胞外液,那麼細胞外液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又是從外界吸收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是怎樣進入細胞?細胞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樣排出體外?

(展示課本P5思考與討論)

【學生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

(展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教師強調】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細胞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代謝廢物的排除都需要通過內環境,因此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綜合知識,本節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學習了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內環境的概念,內環境中三者之間的關係,細胞外液的成分,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以及外界物質如何與外界環境發生物質交換。着重要掌握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內環境的概念,內環境中三者之間的關係,外界物質如何與外界環境發生物質交換。

高中生物課件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闡明羣落的演替過程。

2、説明人類活動對羣落演替的影響。

3、關注我國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的政策。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羣落的演替過程。

三、板書設計:

一、演替

㈠初生演替

㈡次生演替

二、人類活動對羣落演替的影響

三、退耕還林、還草、還湖

四、教學過程:

〖引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2、火山爆發後環境條件發生了變化。在火山爆發中,有些物種可能會絕滅;在恢復過程中外來新物種可能會進入。羣落結構因此而發生了變化,一般不能恢復原來的羣落結構。

〖板書演替: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羣落被另一個羣落代替的過程,就叫做演替。

〖問題以“本節聚焦”的問題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

〖板書一、演替的類型

〖學生活動學生帶着“思考與討論1”,閲讀P79~P80,並完成“思考與討論”。

〖提示1.因為苔蘚和草本植物無法直接從*巖中獲取養分,而地衣可以通過分泌有機酸而從*巖中獲取養分。

2、通過地衣分泌有機酸加速巖石風化形成土壤,並積累起了有機物,這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條件。而苔蘚生長後,由於其植株高於地衣能獲得更多的陽光,處於優勢地位,其結果是逐漸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這些植物。在羣落演替過程中,一些種羣取代另一些種羣是指優勢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後,喬木佔據了優勢,取代了灌木的優勢,但在森林中各種類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板書㈠初生演替: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的演替。

㈡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講述我國東北科爾沁草原地區的農田,在棄耕後開始出現恢復演替,這是一種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為貝加爾針茅草原,開墾後種了幾年玉米,後因產量下降而棄耕。棄耕後的1~2年內以黃蒿、狗尾草、豬毛菜、苦蕒菜等雜草佔優勢;2~3年後,黃蒿佔優勢;3~4年後,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莖禾草入侵,並逐漸佔優勢,進入根莖禾草階段;7~8年後,土壤變堅實,叢生禾草開始定居,並逐漸代替了根莖禾草,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羣落。這一過程需要經歷10~15年,根據耕作時期長短,土壤侵蝕程度,以及周圍原始物種的遠近而有所不同。

〖板書二、人類活動對羣落演替的影響

〖學生活動學生帶着“思考與討論2”,閲讀P81,並完成“思考與討論”。

〖提示1.至少有兩種因素在小路周圍的雜草分佈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踐踏,從耐踐踏而言,車前草,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間的競爭,在遠離人踐踏的地方,莖稈較高的狗尾草優先獲得陽光,車前草等處於劣勢。

2、如果小路被廢棄後,人的踐踏活動停止了,在路周圍會慢慢長出莖稈較高的植物,逐漸成為優勢植物。於是,就會出現“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板書三、退耕還林、還草、還湖

〖講述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發展史,實際上是一部邊際土地開墾史。20世紀50年代以來,先後在黑龍江三江平原、新疆和華南地區有計劃地組織大規模墾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澤和丘陵地區也開展了規模不等的墾殖活動。1952~1990年,全國累計開墾荒地3.58×107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開墾的。大量開墾直接導致農牧漁業生產能力和環境質量下降。開墾的結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嚴重退化。這些問題已引起各方面廣泛關注。我國已實施大規模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牧還草等重要政策,並從20xx年1月起開始實施《退耕還林條例》。

退耕還林。1999年開始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試點,20xx年全面實施,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3.18×106hm2,荒山造林3.25×106hm2,中央累計投入達232億元。規劃在20xx年前退耕還林1.47×107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hm2。工程建成後,工程區將增加林草覆蓋率5個百分點,水土流失控制面積8.67×107hm2,防風固沙控制面積1.03×108hm2。這是50多年來我國涉及範圍最廣、任務量、農民參與度的生態建設工程。

退田還湖。1998年以來,為治理長江水患,國家實施了“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的方針。5年來的“退田還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面積由3950km2“長”到了5100km2,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積增長了35%,恢復到60年前的4350km2。兩大湖區為此搬遷的移民相當於三峽移民的1.4倍。兩大湖泊的擴容,改善了長江流域的生態。目前,長江干流水面恢復了1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積1.3×1010m3。這是歷自唐宋以來第一次從圍湖造田轉變為大規模的退田還湖。

退牧還草。從20xx年起,用5年時間,在蒙甘寧西部荒漠草原、內蒙古東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東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hm2,約佔西部地區嚴重退化草原的40%。“退牧還草”將採取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3種形式進行,實行草場圍欄封育,適當建設人工草地和飼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飼圈養。力爭5年內,使工程區內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復,天然草場得到休養生息,變過牧超載為以草定畜,達到草畜平衡,實現草原資源的永續利用,建立起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草原生態系統。

⊙要點解析

1、羣落的演替是一個羣落取代另一個羣落的過程,這個過程直到出現一個頂極羣落才會中止。羣落這種依次取代現象就叫演替。如:一塊農田,如果人們不去耕耘和種植,任其自然發展,不用多久,就會長滿各種野草。多年以後,農田又會發生變化,草本植物減少,各種灌木又繁茂地生長起來。再過若干年,一些高大的喬木也在這裏生長起來,灌木又處於次要地位。經過漫長的時間,最終這塊農田演變為一片森林。在不受外力的干擾情況下,它將成為一個非常穩定的森林羣落,而不會被別的羣落所取代,成為頂極羣落。

2.羣落的形成總是從沒有生物生長的地段開始的,這種沒有生物生長的地段稱為*地。*地可分為原生*地和次生*地。前者指從來沒有生物生長或雖曾有過植物生長,但被徹底消滅了,沒有留下任何植物的傳播體及原有植被影響下的土壤。後者指原來有植物生長,因植被遭受破壞後形成的*地。這種*地雖然沒有植物生長,但原有的土壤條件沒有被破壞或破壞不夠嚴重,在土壤中還保留了植物的繁殖體,如種子、根、莖等。原有的植物繁殖體和殘存的土壤條件在羣落形成過程中將起一定的作用,故次生*地上羣落形成的速度比原生*地快。次生演替過程的長短,主要決定於羣落受干擾的強度和所持續的時間。例如,森林的次生演替取決於森林的利用方式,砍伐方式(擇伐、皆伐)及其對林內優勢樹種的苗木、幼樹和地被的破壞程度都為羣落的演替造成了不同的條件,影響羣落的復生和變化過程。在森林羣落的演替過程中,動物羣落的演替也是十分明顯的。

3.羣落內部環境的變化是由羣落本身的生命活動造成的,與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沒有直接的關係;有些情況下,是羣落內物種生命活動的結果,為自己創造了不良的居住環境,使原來的羣落解體,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從而誘發演替。

4.外界環境條件如氣候決定着羣落的外貌和羣落的分佈,也影響到羣落的結構和生產力。氣候的變化,無論是長期的還是暫時的,都會成為演替的誘發因素。地表形態(地貌)的改變會使水分、熱量等生態因子重新分配,轉過來又影響到羣落本身。土壤的理化特性對於置身於其中的植物、土壤動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火也是一個重要的誘發演替的因子。影響演替的外部環境條件並不限於上述幾種,凡是與羣落髮育有關的直接或間接的生態因子都可成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類的活動對生物羣落演替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為人類社會活動通常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的,可以對自然環境中的生態關係起促進、抑制、改造和建設的作用。放火燒山、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等,都可以使生物羣落改變面貌。人還可以經營、撫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使羣落演替按照不司於自然發展的道路進行。人甚至還可以建立人工羣落,將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於人為控制之下。

五、教後感:人類活動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的,可以對生物之間、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關係;人類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殺動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羣落演替按照不同於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教育學生要尊重自然,熱愛自然,而不是破壞自然。

高中生物課件 篇五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水分代謝”是第二章的重點內容,它與前面所學知識如細胞成分、結構及植物根、莖、葉結構等內容聯繫非常緊密;也為今後學習“礦質代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內容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植物細胞的吸脹吸水;水分的運輸和利用。

(2)理解植物細胞滲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義。

(3)通過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進一步理解滲透吸水的原理。

2、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實驗動手、類比綜

合的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來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習慣。

3、情感目標: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樹立辯證唯

物主義世界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滲透吸水的原理

教學難點:半透膜與選擇透過性膜的主要區別,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

二、教法設計:

1、探究教學法:它由四個環節組成:(1)創設聯想,提出探索問題,(2)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推理,(3)設計實驗或演示其它教學媒體對學生的推理結果進行驗證,(4)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探索結果。

2、直觀教學法:通過實驗、圖片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啟發性,使學生更好地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3、通過設疑引入,為講邊演示實驗和動畫,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教師層層設疑,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推理及綜合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事實會不會就像我們剛才分析的這樣,我們可以把細胞放在外界溶液中,親自觀察一下,看看結果如何。成熟植物細胞

一、用課件動畫顯示質壁分離過程。

問:剛才看到了什麼現象?(原生質層收縮於細胞壁分離開)

問:這種想象叫質壁分離。這裏得“質”指的是細胞質嗎?(原生質層)

問:在質壁分離過程中,液泡有什麼變化?細胞液有什麼變化?(液泡變小,細胞液減少,顏色加深)

問:細胞液減少,顏色加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水分減少,濃度增加造成的)

問:細胞為什麼會失水?(細胞液濃度小於外界溶液濃度)

問:發生質壁分離以後,在細胞質和原生質層之間的空隙中是空的嗎?有什麼物質?

問:要是把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放在清水中,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用課件動畫顯示質壁分離復原過程。

問:把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放在清水中,細胞為什麼會復原?

問:細胞為什麼會吸水?(細胞液濃度大於外界溶液濃度)

問:通過細胞的紙幣分離和復原實驗,得出什麼結論?

(1)成熟植物細胞+外界溶液=滲透系統

(2)細胞液濃度小於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失水

細胞液濃度大於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吸水

小結:通過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證明了成熟的植物細胞可以通過滲透作用吸收水分。根尖分生區時未成熟的植物細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吸脹吸水,根毛區的細胞是形成中央液泡的成熟細胞,其吸水的主要方式是滲透吸水。

問:根毛區的細胞能進行吸脹吸水嗎?

問:死亡的植物細胞會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嗎?

根毛區的細胞吸收水分以後,要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位,供植物利用。

二、水分的運輸

[課件動畫顯示植物根吸水、利用、擴散的全過程]

1、根毛區細胞——層層細胞——根導管

根毛區細胞——層層細胞間隙——根導管

2、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植物體各部位

三、水分的利用:

根吸收的水分只有1~5%留在植物體內,供植物利用。

四、水分的散失:

根吸收的水分,除了極少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以外,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經葉片表面的氣孔散失掉了。通過氣孔散失掉這麼多的水分有其特殊的生理意義。

水分散失的意義:吸水和運輸水分的主要動力

五、合理灌溉

植物在一生中都需要不斷地吸收水分,但是不同的植物一生需水量不同,一株向日葵一生耗水約30千克左右;一畝稻田,在整個生長期間耗水大約30萬千克左右。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需水量也不相同(如小麥一生的需水量曲線圖)。這些水分絕大部分都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掉了。我國是一個水資源非常貧乏的國家,因此如何用最少的水去獲取的產量,是農業生產中的一個大問題。也就是説,根據不同的植物,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水的需求量不同,進行合理灌溉,既不影響產量,又能達到節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