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的生物課件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9W

七年級的生物課件精品多篇

七年級生物課件 篇一

本學期,八年級生物備課組根據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狠抓常規管理,堅決貫徹落實殷校長提出的——“以善的教育,造就善的新人”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開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動,按照學校教導處的要求:每週集體備課一節,並事先安排活動主講人和活動內容,在每位老師的積極配合和參與活動下,全體備課組的生物教師都圓滿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現將本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1、重視深入學習生物教改經驗,轉變教學觀念,強化校本教研活動。堅持“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課改理念,堅持用“以善的教育,造就善的新人” 、“弘傳統文化,揚川中精神,做好川中人”的教育新思路為教學宗旨,努力提高生物教學成績。

2、認真開展新課程的備課交流活動,每週保證一次集中討論的時間(星期二第三節課),並且每單元集體備課一節,重點研究在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如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變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如何全面提高生物教師的教學技能。課後上課的教師都説説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思路,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備課組的教師更好地學習了教案的設計、課件的製作,提高了業務素質,練就更紮實的基本功,更深刻領會了新課程理念,可以更好地為教育事業服務。

3、加強教改與教學科研。教學改革和教學科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這一學期,我們在學校教導處的組織下,積極參與每週舉行的校本課程,不斷地進行探索、改革、創新。在教學反思和論文撰寫方面,我們組的教師都能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寫寫教學心得論文、案例。

4、認真執行並實施教務處的管理要求,認真規範備課、上課、作業、測試、檢查、總結等各個環節的工作。注重精選練習,做有效作業,我們做到每單元至少佈置作業一次,並且做好對學生作業的及時批改和講評工作。

總之,在備課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當然,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備課組的工作還存在不少不足:如聽課、評課制度沒有很好落實,雖有客觀因素存在,但主觀因素卻更重要;另外,教育科研還要真正重視起來,多一點創意。如何把每項工作都做好,其實有一定藝術。今後,我們備課組將迎難而上,一步一個腳印地搞好教學工作。

七年級生物課件 篇二

本組共有4人,分別承擔七、八年級的生物課程。我組教師工作認真盡責,團結協作,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一、依據課程標準,制定教學計劃

學期之初,我組教師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參照教學參考書的建議,以及我校的實際情況(學情、實驗設備、當地的生物資源等),制定了切合實際的教學計劃(課時計劃、實驗計劃、作業設計等),為打造高效課堂做好準備。

二、集體備課有效落實

每週集體備課活動一次。總結上一週教學中的得失,備好下一週的課。每次主備人都能廣泛聽取組內成員的意見,精心設計教案、學案。

三、教研活動卓有成效

公開課、聽評課活動熱情開展,積極踴躍。本期我組共開展了兩輪公開課(包括一輪同課異構),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揚人之長避己之短,及時討論、總結,在紮實有效的教研活動中提高了各自的教學水平、技巧。

鑽研新課程動向熱情高。本期開始學校為我們徵訂了《生物學教學》和《新課程國中生物教學案》等教輔雜誌,小組成員都能自覺閲讀這些雜誌,學習專業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生物科學素養。結合我校的“解題比賽”,我們所有老師每月必練各地生物會考、會考試題,效果明顯,有效減少了個人對個別知識的誤解、錯判,提升了專業技能。

幫扶效果明顯。對於教學成績不理想、差距較大的老師,我組採取幫扶措施。主要在備課活動時,給她的教學提出專門的意見和建議,並在教學方法、資料整理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其教學成績提升明顯。

四、實驗教學有序推進,競賽成績顯著

在學期初的共同討論中,我們就對本期實驗教學做了周密計劃。

實際教學中我們都能按計劃組織實驗教學,在實驗員及學校各部門的配合下,七年級組織了《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和《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兩次學生分組實驗和多次演示實驗,八年級也組織了《觀察鳥卵的結構》一次學生分組實驗和多次演示實驗。實驗效果明顯,既幫助了學生消化知識提升能力,又提升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學期初八年級搞了“生物知識競賽”,提升了生物學習的熱情也選拔出了優秀選手,經過悉心輔導,這些選手在後來的“廣州市國中生生物知識挑戰賽”中旗開得勝,獲得好成績,其中包括團體二等獎及個人一等獎三人、二等獎三人,為花都區最好成績,與廣州市所有參賽學校相比,我們位列第七。

五、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優異

八年級兩位教師分工合作,制定了周密的複習計劃。梳理課本知識,及時鞏固檢查;在練習中鞏固考點;擬製模擬試題,在模擬場景中鍛鍊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學業水平測試達優秀率達88.5%,合格率100%。

總之,我們生物組在過去的一年中,精誠團結,在教育教學及學校其他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看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如集體備課的層次還需提高,少數學生的生物學科成績還很薄弱,整體上拖了後腿,如何抓中等生,工作還欠紮實等,這些問題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七年級生物上冊課件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七年級生物第一單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一節。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延續和發展與生物圈息息相關,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條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而且迄今為止,生物圈仍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惟一家園。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有的影響還具有破壞性甚至毀滅性,所以保護和改善環境是人類的迫切願望,愛護生物、保護生物圈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和行為準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地球上每一個人都有一份責任。

二.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雖然沒有學過生物學知識,但他們從國小的《自然》及生活中的電視節目中已瞭解了許多生物學的知識。他們能説出許多生物的名稱、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沒有構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環境”的整體體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環境是相互依存的關係,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七年級學生心理和認知發展的規律要求在教學中充分調動他們的激情。他們不喜歡枯燥的説教,但樂於觀察、分析圖片,參與遊戲,進行角色扮演,喜歡講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等以表現他們的活力,針對此,教師可為他們提供一個適合個性發展的空間,更能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

三.設計理念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以活動教學方式為主,通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在滿足學生表現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力求在整個教學中體現出“三維”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生物圈,這個家庭中的一員,應該積極、主動認識並保護這個家;

2、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發表的見解。

(二)能力

1、使學生初步具有蒐集、處理圖文資料,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等方法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2、會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討論問題,提高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知識

1、描述生物圈的範圍;

2、説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3、嘗試蒐集和分析資料;

4、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瞭解和愛護這個家。

五.教學過程

(一)從學生日常生活入手,聯繫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課題。

老師和學生親切談話,讓學生説説每天從醒來睜開眼睛到現在坐在這裏聽老師講課,都經歷了哪些事,看到了哪些生物和哪些生物有接觸,並讓學生説説這些生物生活的“家”的情況,然後引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家“生物圈”。

(二)學生通過討論、角色扮演、做遊戲、觀察分析圖片、親身體驗等實踐活動,學習新知。

1.生物圈的範圍

請同學通過討論,説説地球上都有哪些地方有生物的生活,再讓學生結合課本自己説出生物圈的範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問題拓展:水圈、大氣圈和巖石圈是截然分開的嗎?

問題轉承:為什麼生物圈中有生物,地球上其他地方沒有呢?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1)承開始上課話題,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一個學生扮演一種生物),介紹這些生物生活的“家”的情況,並告訴同學這個“家”給他的正常生活提供了哪些條件。

(2)學生觀察書上六幅圖片資料,分析討論以下問題:

討論題:①向日葵生長需要什麼條件?長頸鹿的生活需要什麼?

②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條件有什麼異同?

③為什麼乾旱會使糧食嚴重減產?

(3)做遊戲:在地上畫兩個大小一樣的圈,請男生和女生分別站在這個圈內(腳不能站到圈外),圈內所站人數多而且所站時間長的組獲勝。

(4)親身體驗:這裏有盆花,來體驗做園丁的感覺養花。

總結: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也正是由於地球上只有生物圈上才為所有生物的生活提供了這些基本條件,所以生物圈中有生物,而地球上其他地方沒有。

(三)通過角色扮演、聯繫實際,拓展新知,鞏固學生對所新知的理解並拓展學生思維。

1.問題拓展:隨着社會的發展,現在人類面正面臨着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不足和能源短缺等危機問題,我們能不能再尋找一個類似生物圈的地方來緩解這些危機呢?我們是否可以到別的星球上尋找呢?

學生提供他們在課前收集的其他星球的一些資料,請幾個同學分別扮演我們襄樊籍的航天飛行員聶海勝和其他星球。假定聶海勝現在想去這些星球旅行,請其他星球向地球人介紹他們星球的條件,然後讓聶海勝來決定他的去否。

2.讀一篇報道《白河怎麼成了“吃人”河,十年奪走近百村民性命》。讓同學談感受。

3.讓學生談談自己作為襄樊的小主人能為襄樊的環保做些什麼貢獻。

七年級生物課件 篇四

本備課組能按照學校要求進行備課組活動,並根據教材實際討論制定出本學期的教學進度和教研計劃,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修改完善。備課組活動以集體備課為主,共同討論教案,大膽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各項工作順利完成。具體工作如下:

1、認真做好備課組計劃,教師制定教學進度確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2、加強集體備課,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集體備課是備課組活動的重要環節,通過集體備課,也使教師收穫最大。集體備課選好專題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練習等,從而整體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及學生的學習水平。

3、參加課堂模式探討和實施,實施效果良好。

上課除了實現教案優秀,更重要的是改革授課的方法,即教學法的變革與新的課堂模式相結合,體現新的課堂模式、新的思路,運用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求知慾,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共同探究課堂新知,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氣氛。

4、作業批改和指導。

國中學生特別注重作業試卷的批改,每次考試得多少分。根據學生的特點愛好,克服了班數多,班額大的種種困難,對學習輔導、單元測試卷做到全批全改,工作量大,但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學期備課組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提高備課組能效。

七年級生物課件 篇五

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指導下,經過七年級生物備課組兩位教師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各項工作得以順利地完成,本着“在反思中總結;在總結中調整;在調整中進步”的原則,現對本學期備課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全組教師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建設

一學期來,我們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熱愛教育事業,發揚奉獻精神,工作服從安排,努力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轉變教育觀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積極參與各項有益於教學的社會活動,勤勤懇懇,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二、發揚備課組團隊協作精神,統籌安排年級的生物教學工作。

發揚團隊精神,發揮集體智慧,做到“統一要求、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考查”。做到優勢互補,教學資源共享。開學初集體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將課改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研究教材教法、學情學法,根據本屆七年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本學科計劃。把教學研究工作落到實處。着力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補缺補差工作。要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注重教學過程,就是要求教師加強每一教學環節的設計與實施,克服教學過程的無序性、盲目性。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講清教材的結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總之,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三、按時組織集體備課活動,並充分發揮備課組的職能作用

按時組織備課組活動,認真落實備課方案,做到定點定時定內容,重點抓如何去“備學生”,如何去“備課堂”和怎樣去“備教學方法”,做到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戒形式主義,克服更多的走過場。每次考試後,我們認真分析試卷及自己所教班級的考試情況,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並對以後的教學進行合理的安排,組織聽課,集體交流並將存在的優點缺點反饋給各位教師,促進了教學的提高。

四、充分開發利用教學資源,應用多媒體教學豐富生物課堂

單純依賴教參,備課就缺少源頭活水。我們多方擴充信息,不斷充實,完善備課資料,做到與時相和,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學校方便的計算機資源,使用多媒體課堂教學,使現代教育技術以充分利用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發揚優點,注意彌補不足,爭取今後的生物教學取得更加令人滿意的成績!

七年級生物課件 篇六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描述生物學的概念

2、舉例説明生物與人類的關係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情感目標:

舉例説明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物學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1、生物學的概念

2、生物學與人類的關係

3、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三、教學難點

舉例説明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四、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法

五、重、難點突破

導入部分:

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自己的周圍,總會碰到不少引人思考的問題:春華秋實、北燕南飛、蜘蛛結網?自然界中這些紛紜眾多的生物現象神奇奧妙、饒有趣味,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三節我們身邊的生物學[板書課題]。

科學探究部分:

科學探究一:

(一)生物學的概念

探究過程:

1、學生分組,列舉生活中與生物學有關的一些現象。

2、各小組根據例子歸納總結生物學的概念。

3、各小組交流討論結果,最後得出生物學的概念

(二)生物學與人類的關係

探究過程:

1、學生4人一組,聯繫生產生活實際,討論生物學與人類關係,每小組推選1名主持人,1名記錄員,1名發言人。

2、學生根據生產生活展開討論。

3、各組交流討論情況,彙總生物學與人類關係的例子。

4、討論後,每人寫出總結、交流。

情景滲透材料:

生物學與人類的關係

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生物,農林牧漁生產、釀造工業、食品工業離不開生物學知識。

我們從事各種學習和工作,需要有健康的身體,生物學是醫要衞生的基礎,防治疾病、衞生保健、計劃生育、優生優育,都需要生物學知識。

我們生活需要良好的環境。生物學的研究有助於解決環境問腿,使日益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不斷改善。

我們研究先進的生物技術,如基因工程,即利用改變遺傳物質的方法來創造生物的新類型;仿生學,即模仿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的原理來改進工業技術;抗癌藥物的研製、試管嬰兒的研究等,更是離不開生物學知識。

科學探究二: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探究過程:

1、學生4人一組,結合《袁隆平和雜交水稻》一文及生產生活實際和利用報刊、電視媒

體所獲得的信息,討論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2、各組交流討論情況。

3、通過討論、交流,每人就“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寫出總結、交流。情景滲透材料:

當代生物學的新進展

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物科學的眾多分支學科得到迅猛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劃時代的巨大成就,使生物科學成為當代成果最多和最吸引人的學科之一。

1963年,我國的醫務工作者陳中偉在同事的陪合下成功地將斷離的肢進行再植的手術,後來又接活了各種斷肢(包括斷掉的手指)。這項成就至今一直保持世界地位,陳中偉被國際醫學界譽為“世界斷手再植奠基人”。

1965年,我國科學工作者用生物化學的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就——結晶牛胰島素。標誌着我國在認識生命、揭開生命奧祕及探索生命起源問題上取得了重要成就。

美國科學家在1978年成功地培育出能直接生產能源物質的新品種在——“石油草”,這種植物的莖被割開後,就會流出白乳狀的液體,經提煉就得到石油。

在利用細菌治理石油污染方面,由於石油的不同組成成分往往需要用不同的細菌來分解,美國科學家就將不同細菌的基因分離出來,集中到一種細菌內,從而得到了“超級菌”,這種“超級菌”分解石油的速度比普通菌快得多,淨化石油污染的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七年級生物課件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夠表述根尖外形及根毛特點。

2、準確描述根尖各部分結構及其功能,明確相鄰各部分之間的聯繫。

能力目標

通過組織學生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根尖的結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並使學生使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植物組織的動作技能達到熟練水平。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根尖各部分結構的聯繫以及各部分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使學生接受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與科學方法 論的教育,體會到生物體是統一整體並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教學建議

一、知識體系圖解

二、教材分析

1、"根尖各部分結構和功能"是本節的重點知識。眾所周知,植物體的根是由根尖發育而成的。根尖為什麼能夠發育成根,這與其結構緊密相關。而根尖的結構特點又決定了根尖的功能。根尖的功能又決定着整株植物的生與死。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的各部分結構和功能,才能更好地瞭解根和根的功能,為後續知識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礎。

2、"識別根尖各部分細胞結構特點及其相應的功能"是本節的難點知識。教材中的插圖或掛圖都是根的結構模式圖,而顯微鏡下觀察的根尖細胞結構,大多是不規則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根尖細胞結構時,把書本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認清顯微鏡下根尖各部分的結構特點。避免學生對細胞結構的認識趨於模式化。這樣更有利於訓練學生掌握知識的靈活性。

3、在根尖的各部分結構的教學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容易把根尖的四個部分看成是界限分明的,而不是互相連續的。這就應該在最後研究根尖的發展變化的時候,指出根尖的四部分是互相連續的,各部分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各部分是依次向前發展變化的。最後,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根尖的四個組成部分是由分生區的細胞經過細胞分 裂、細胞生長和細胞分化而形成的,使學生既複習了已經學過的知識,又形成了根尖是發展變化的動態觀點。

三、教法建議

本節課可以通過實驗觀察、分析,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由宏觀到微觀的順序讓學生了解根尖的結構及功能。

課前利用小麥或其他植物,使其萌發並長出數條幼根。在課上先指導學生用肉眼觀察根尖,教師要指出從根的尖端到長有絨毛的一段根就是根尖,同時要求學生觀察一下根尖以上的部位,弄清根尖在一條幼根上所佔比例的大小。幫助學生從根尖的外形上區分各部分的形態、色澤等特點,如:根尖尖端處稍帶黃色的帽狀結構是根冠;根冠內部一團稍稍發暗的部位是分生區;分生區以上白色、表面光滑的部位是伸長區;伸長區以上長有根毛的部位是成熟區。在成熟區的上端,還可以看到已經枯萎的根毛。

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結構時,教師要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進行觀察,並配合使用掛圖或投影,幫助學生掌握根尖各部分細胞的結構特點,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在進行顯微觀察時還要指導學生注意兩點:(1)學會邊觀察邊移動載玻片的技能;(2)正確認識永久切片的顏色。學生在觀察經染色的永久切片時,教師要告訴學生永久切片一般都要進行復雜的染色過程,使不同的組織、細胞或細胞內的不同結構呈現不同的顏色,防止學生產生"植物器官組織就長成五顏六色"等誤解。

在本節中,不僅要了解根尖各部分的結構和功能,還應該讓學生了解根尖的生長、發育與根生長的關係。但是根尖的生長和發育過程,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在這個動態的發展中,植物的根也就形成了。這一變化過程,如果單*教師講解,對於學生來説,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用教具製作根尖生長活動圖片或利用多媒體制作根尖生長的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這種動態的變化。

在研究過根尖的四個部分以後,還要研究成熟區以上直到莖的基部的結構,在這裏出現了“導”這一名詞。學生初次接觸到導管這一名詞,不太容易透徹理解,教師可以用一根玻璃管來表示導管,管內貼上螺旋排列的有色紙條來表示導管內壁的加厚花紋,這樣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導管的結構特點和這種結構是有利於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的。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根尖的各部分結構和主要功能。

難點:根尖的發展變化規律

手段:學生觀察、分析與講解相結合

設計思想:

本節的內容相對來講,需要識記的內容較多,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對照課本內容自學根尖的各部分結構及功能。而對於根生長的現象,則需要通過圖像等資料讓學生有感性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根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教師在學生回答後小結,並引入新課:

根有固着植物於土壤中,並且能夠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根為什麼能夠從土壤中吸收這些營養物質呢?這應與根的結構有關。那麼,根的結構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研究的問題。

二、講授新課:

(一)根尖的結構:

1、組織學生完成根毛和根尖的結構的觀察。

(1)肉眼觀察植物的幼根,講解根尖的定義,及根尖佔根的比例。

(2)用放大鏡觀察根尖的顏色及形態,以及根尖可分為幾部分。(從外形特徵上看,一般可確定出根冠、成熟區、以及二者之間的部分。但可以不給出具體名稱,只要求學生能説出形態特徵即可。)

(3)指導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根尖的永久縱切片,並對照課本58—59頁內容學習根尖各部分的細胞結構特徵及功能。

(4)指導學生列表總結。

(5)指導學生重點分析成熟區的結構特點與其功能之間的關係:大量的根毛使植物吸收面積大大增加,因此成熟區是根尖各部分結構中最主要的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

(6)利用錄像或動畫課件展示根尖動態的生長變化,指導學生認識根的生長過程與細胞的分 裂、生長和分化的結果。

(二)成熟區及其上部的結構:

1、繼續讓學生觀察植物的幼根,指導學生觀察根尖以上的部分。

2、講解:

成熟區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吸收能力。其中部一些細胞的細胞質和細胞核逐漸消失,上下細胞失去細胞壁形成中空的導管。

3、通過顯微投影或圖片,讓學生觀察不同的導管。(講解導管是由死細胞構成,與莖和葉中的導管相連)

三、反饋:

提問:"當把花卉移栽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保護根尖)

板書設計:

第二節根的結構

一、根尖的結構:

二、成熟區及其上部的結構:

1、根毛消失

2、內部有導管

探究活動

探究洋葱根尖各部分細胞的形態

目的要求:

1、學會製作洋葱根尖的臨時裝片。

2、認識根尖各部分的細胞形態特點。

3、練習使用顯微鏡。

材料用具:

洋葱、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玻璃皿、剪刀、鑷子、滴管、吸水紙、稀碘液、清水

方法

七年級生物課件 篇八

一、新的教學理念的樹立

實施素質教育,落實“三個面向”,關鍵是實現教育現代化,培養現代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材的教學模式是由封閉走向開放,新的課程目標需要我們給學生提供一個輕鬆活潑,主動參與、主動探索、分析、評價、交流的教學環境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方面都得到發展。新的教材只作為一種材料和資源,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起到一種媒介作用。為此,我們科組的教師努力學習,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把教師角色的轉換落實到實處,使教師的教能服務於學生的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在教學活動中,教材、教師和學生三者,學生是中心,學生的學是主要矛盾,一切圍繞怎樣學,怎樣才能學好這

二、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和新教材新的課程標準的學習

認真學習研究性學習理論、活動課程理論,分層教學理論,信息技術教育理論,尤其是對課程標準的研究學習,本學期開學初,我們全體國中部生物教師參加了學校的新課程標準學習和新教材教學模式探討的研討,十一月,又自己組織了新教材的進一步學習,力求在教學教研方面做到與時並進,為全面提高我科的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2.樹立質量目標管理觀

主要是樹立目標意識,在科組管理和教學工中落實教學質量管理目標。以目標來引領教學,以目標來引導學生學習,讓教師的引導者身份得到充分的體現,也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學習。

3.抓好常規教學、優化課堂教學

(1)認真學習新課標,鑽研新教材,利用集體備課小組的力量對教材中新的內及舊內容新要求的知識點進行討論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廣度。

(2)備好課。掌握學習規律,探索和改進教法,注意學法的取用和指導,備出課要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3)教學過程要做到“四優化”,即優化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優化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效果;堅持啟發式教學,注意引導學生閲讀和分析課本的例子,舉一反三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效性,減輕學習負擔,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4)認真學習實驗教學理論和先進的教學經驗,轉變觀念,將過去注意實驗結果轉變到注重實驗過程的實驗教學觀,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實驗素養的培養,設計實驗評價標準,把實驗操作納入學段和期末考試中。

5)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將DNA的雙螺旋、基因的結構等難以觀察到的結構圖形用電腦模擬出來,以提高上課的教學效率。

(6)注重抓知識點過關,認真批改作業,注重個別輔導,堅持攻在平時的質量觀,注重抓兩頭促中間,把質量關落實到日常教學中來,注重提高平均分和合格率。

4.科組日常工作

(1)按時召開科組會議,認真學習上級有關精神,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理論

2)每位教師一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

(3)好個備課小組的集體備課工作,分工合作,繼續實行電子備課,實現在資源共享,使集體備課不但能解決教學中的難點,而且能使平時的上課準備得最充分,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發揮出集體力量,落實學校共功在平時得教學觀。

七年級生物上冊課件 篇九

課題: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瞭解校園或周邊的主要生物的分佈特點,知道生物對環境具有一定的適應性,並能影響環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學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過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熱愛周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初步學會調查的基本方法,瞭解校園或周邊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點。

組織好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調查活動是本章的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

(1)從周邊或校園的生物引入調查;

(2)舉例説明調查的基本方法;

(3)分組,教師指導制定調查計劃;

(4)實施計劃,教師組織指導;

(5)彙報、總結、交流、評議。

2.教學過程

(l)聯繫實際,引入課題。

本章的教學課題可以從周邊和校園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起學生的共鳴:①你知道我們北京市的市樹和市花嗎?②我們的校園中有多少種生物?這些生物開花結果嗎?它們的花期是幾月?

(2)關於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意義:

①利用錄像或投影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科學家進行科學調查的資料,利用投影向學生演示調查活動的範例,從而讓學生了解什麼是調查,調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驟。

②講解學生記錄的方法,強調在活動的過程中如實做好記錄的重要性。

如向學生講清在調查前要制定好調查記錄表,隨時記錄下觀察的內容。如生物的種類、數量、生活環境、用途等。在活動中要儘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數據和資料,以便調查結束後對調查結果進行準確的分析並把調查內容撰寫成調查報告

③向學生強調調查的意義,切忌將調查作為遊玩。

教育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把活動作為對自己的挑戰去發揮自己最大潛能的機會,從而發揮自己的主動精神。

(3)分組,制定調查計劃,為實踐活動打下基礎。

①建議將班內同學按自願結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組(5~6人一組)。由組長專門負責,制定調查計劃。

②可以到學校附近的公園、小花園、生活小區或街道等地去調查。也可以在校園內進行調查。最好選擇一條動、植物種類多且有不同生活環境的路線。

③調查的內容力求多樣化。

班內的不同小組可以調查不同的內容,各有側重點。如可以調查園藝花卉生物、蔬菜糧食作物,也可以調在城市的行道樹種類等。

(4)實施計劃。在課餘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

①認識調查地段的生物的種類、數量、生活環境、用途等。

②確定的調查路線邊走邊觀察並及時記錄下來:身邊有哪些生物?它們生活在什麼環境中?與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動物?樹上有鳥巢嗎?有病蟲害嗎?花叢中有蜜蜂、蝴蝶飛舞嗎?

要注意觀察生物的分層現象,不僅觀察高大的喬木、灌木,還要注意觀察草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僅觀察高大的生物類羣,還要觀察一些微小的生物類羣,如陰濕樹幹上的菌類、生活在水中的藻類等。

③教育學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愛護公共場所的花草樹木,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尤其要愛護身邊的珍稀生物。

④調查限定在幾天之內完成。如對生物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設立小專題,作進一步的調查。

(5)分析調查結果,撰寫調查報告。把調查記錄歸納管理,通過查閲資料、訪問等形式對調查的內容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

(6)總結、交流、彙報。調查結束後可以與本班的板報小組合作,佈置展覽,將各小組的調查報告、收集來的圖片資料等篩選展出,作班內交流。

板書設計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一、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意義。

二、分組,制定調查計劃。

七年級生物課件 篇十

本備課組在本學期按照學校和領導的要求,結合年級組和教材的實際,在開學初制定了備課組計劃並認真實施,使各項工作得以圓滿順利完成。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了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建設。

在開學後第一次集體備課活動中,我們就達成了共識: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真貫徹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發揚奉獻精神,服從工作安排,努力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中,遵守教育教學規律,轉變觀念,積極響應學校的要求大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充分發揮備課組的集體智慧,團結協作開展好集體備課。

1、我組集體備課要求做到定時定地點定人。每位組員基本上都按要求參加了,沒有遲到早退現象,有事的也及時請了假,這使每次的活動都能取得了預期效果。今後在這一點上要繼續發揚下去。

2、每次集體備課做到了“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練習。”,爭取做到了優勢互補,教學資源共享。尤其注重了對課改要求的落實和實施,建議大家在統一課改思想的前提下,大膽創新,以“以學定教”的思路,根據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和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改革,去摸索走出自己的課改之路。

三、加強了實驗教學和探究性活動的開展。

我組結合學科特點,按照學校的要求,大力開展實驗教學和探究性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投入程度。為成分發揮出實驗教學的效果,我組原則上做到了有條件開的實驗全部開,有困難開的儘量創造條件開,實在開不起的想其他辦法替代,比如用生物模型展示,或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等等。

四、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我組認真開展相互學習的活動,每人至少聽課15節課;每人至少上了一堂公開課並積極進行課評,相互促進。

我組組員相互協作,相互促進,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七年級順利完成了七年級上冊的教學任務,八年級在完成八年級上冊任務的基礎上,還按計劃完成了下冊的部分新課學習,為明年上學期的畢業會考複習贏得了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