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作文素材積累:其實作文就是講一個好聽的故事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2W

作文素材積累:其實作文就是講一個好聽的故事

作文其實就是講一個好聽的故事

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有一個發言,題目是: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

作文寫的好得人都是會講故事的人。國小如此,國中如此,高中也是如此;記敍文如此,議論文也是如此。

講故事要講別人的故事,也要講自己的故事。

一個不會講故事的人是寫不好作文的,會講故事,首先要會編故事。

語文老師在跟學生講作文的時候,一定要強調故事意識。

這就需要有共生意識,在課堂上完成共生寫作。

那什麼是共生寫作呢?簡單説,就是大家一起寫作文,大家一起講故事。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我任教的班級,不管是高一還是高三都有課前演講。這次是高一的一次課前演講,話題是我的故事。這一天,王詩亮同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買了一部新手機,去商場貼膜。商場門口,有很多人在貼膜,我看到了一個自己感覺比較老實、可靠的人,問了價,要十塊錢。擔心貼好後對方加價,我又問了一次,那個人平靜地説,就是十元。我又擔心會不會質量不好,別家都很貴的。但已經説了,也不好再説什麼就赴他貼了。

那個人貼膜的時候,我就在一邊看。我發現這個人貼得特別認真,有一個小小地方不滿意就撕掉重新貼,一個地方的膜有一點點皺,他就毫不猶豫地扔了,重新換一張新的。我觀察他那雙手,凍得紅紅的,裂開了幾個口子,根本不像一個年輕人的手。寒風嗖嗖,他的衣服很是單薄。

我心裏很忐忑,擔心他會不會加價。結束後,問他價錢,他説,十元。我有點不相信,又問:就十元?他説就是十元。掏錢的時候多帶出了四毛錢,我毫不猶豫地説:這四毛錢也給你吧。他説不要,我就要十塊錢。我想是不是少了,後來又從口袋裏掏出一毛錢説,給你五毛。他競然生氣了,説:就是十元錢!我很尷尬,拿到手機的時候覺得我虧欠他。他這麼認真,還浪費了材料。

我想起了口袋裏還有一箇舊手機,本來想淘汰掉的,不如一起讓他貼膜。這個手機很小,屏幕只有這個新手機的四分之一大。於是我把這個手機拿出來,問他價錢,他説兩元。就兩元錢?我不相信。儘管舊手機的屏幕小,但用的材料應該是一樣的。就兩塊錢。他很堅決地回答我。他拿出跟剛才一樣大的膜,用膜的四分之一把手機屏幕貼好,其餘的裁掉了。這次我再也不敢多給他錢了。

離開時,我想起商場門口一個老大媽,多少年來一直就賣點梳子一類的生活日用品。他們應該是一類人。可是看看身邊有很多乞丐,有瘦弱的、健壯的,有殘疾的、不殘疾的。他們看到有人走過就伸手要錢,給他一毛錢都很感謝,給五分錢也要,給一塊錢就非常感謝了。我覺得:首先,我們關心一個人要尊重他的尊嚴;其次,一個人要真正有尊嚴,要靠自己的勞動。

故事講完了,我讓其他同學點評。大家覺得這個故事不錯,有波瀾,有矛盾,有虛實。但有兩個立意:一個是表達同情要維護一個人的尊嚴;一個是一個人要真正有尊嚴,要靠自己的勞動。

我説:大家看看這個故事,這樣立意好不好?

有學生提出異議,認為故事主要講我,要寫尊嚴,不妥當。很多學生説如果以我為主體寫,與其寫尊嚴,不如寫尊重。多給錢,是不尊重對方的行為。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更要在精神上尊重他,不要用四毛錢表示尊重,加一毛錢就更不尊重。

那麼,如果這個材料寫尊重,哪些內容不用寫呢?大家展開了討論。第一,那個賣日用品的老大媽是不能寫的,跟尊重無關;第二,那些乞丐也是不用寫的。故事要控制在我和貼膜人之間。

我又問:如果寫尊重,寫我和貼膜人之間的故事,還要增加哪些內容呢?

有學生説要增加我的心理活動,還要增加有關對方的描寫。寫什麼呢?學生覺得應該主要增加哪些內容呢?有學生説要增加我的心理活動,還要增加有關對方的描寫。寫什麼呢?學生覺得應該主要增加有關對方神情的描寫:貼膜時專注的神情、我問他價錢時平靜的神情、我多給錢的時候不愉快的神情、我堅決要多給錢的時候生氣憤怒的神情。這樣,就加強了兩個人之間的衝突和誤解,就創造了矛盾,突出了尊重與理解的主題。

然後,我們又換一個角度進行討論。

如果要表現一個人應該如何獲得尊嚴這個主題,故事的哪些內容要砍掉,幾十年都在賣梳子,與尊嚴無關。其次,我的心理活動要砍掉,這個時候我必須變成一個次要角色,主要寫貼膜的人。周圍的乞丐要不要寫呢?對此大家討論了很長時間,最後覺得乞丐必須要寫,寫他們強壯、年輕、伸手要錢的麻木,可以反襯出貼膜人是用自己的勞動獲得尊嚴。這個時候,還可以寫他生活的清貧,衣服單薄,身體瘦弱,這些內容聚焦到一起,就能形成對比,突出貼膜人。

除了寫這樣兩個主題,這個故事還有沒有其他角度可以寫的呢?

大家再展開討論。賣梳子的老大媽也有可寫之處。儘管作者講故事的時候對老大媽講得很少,就一句話:幾十年如一日,賣日用品。寫老大媽可以寫什麼主題呢?有學生説:寫堅持。我問:這叫不叫堅持?什麼叫堅持呢?遇到困難還做,叫堅持;跑不動了還要跑,叫堅持;學體操很辛苦,不放棄,叫堅持。

一個人很多年賣梳子,能叫堅持嗎?能不能找到最恰當的詞?大家換了一個詞,叫堅守。如果寫這個角度,材料要做很大的取捨。那麼,哪些內容不能寫了?可以寫什麼內容呢?大家發現我貼膜的過程都不能寫了。但是這個材料寫堅守太單薄了。如果寫堅守,要增加什麼內容?這些年間她身邊有沒有其他的干擾和誘惑呢?肯定有。大家想一想會有哪些干擾。

大家想出了各種可能,有的學生想的方案是:二十年前賣梳子,收穫應該不低的。那個時候大學畢業生的工資就四十多元,她一天賺個三四元是有可能的。但現實賣梳子賺頭就不大了,可是她還在賣。有的學生想的方案是:開始一起擺攤做買賣的有很多人,有賣梳子的,有賣小玩意的;現在就剩下她了,其他人去做更容易賺錢的事情了。有的學生想的方案是:開始家裏窮,孩子讀書,現在孩子工作了,家裏經濟好了,兒子堅決不讓她再賣小百貨了,她還要賣,她説不是為了錢。有的學生想的方案是:多年前,大家賣的都是正宗的手工桃木梳子,現在很多人賣的梳子不再是桃木的,也不是手工的,因為賺錢不多,貨也難找,只有她還始終和以前一樣。最後,我要求學生用這個材料自己選擇角度寫一篇文章。

這位學生課前演講的一個故事,我們從寫作角度整整討論了一節課。這節課就是典型的共生寫作的課。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對共生寫作教學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共生寫作就是大家一起寫作文,就是教師帶着學生一起寫作文。

1. 在寫作中學寫作

有一句話非常有影響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什麼是漁呢?大家都説:漁就是方法。於是我們語文教學常常就在講方法,閲讀如此,作文更是如此。可是講方法有用嗎?我説用處不大。大家想想:古今中外的漁民,有哪個漁民會説:兒子,明天就要捕魚了,今天晚上我跟你講講撒網的八種方法。那他的兒子是怎麼學會捕魚的呢?很簡單,就是跟着爸爸上船捕魚。今天捕魚,明天捕魚,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捕魚。我査過很多的工具書,沒有發現將漁解釋為方法的,都是一個解釋:漁,捕魚。在捕魚中學會捕魚,這是唯一的也是最科學、最有效的方法。這對我們的作文教學非常有啟發。

我們的學生為什麼沒有學會寫作呢?因為作文課上沒有寫作,總是聽老師講怎麼寫,總是讀別人的文章。在作文課上,學生不寫,老師不寫,老師也不帶着學生寫。老師只是説,你應該怎麼寫,不應該怎麼寫;老師就是説,誰寫得好,誰寫得不好;老師就是説,哪篇作文好,哪篇作文不好。而共生寫作就是把寫作課堂變成寫的過程,老師寫,學生寫,大家一起寫。就是在寫作中學會寫作。我們在談作文教學的內容時説:作文課就是要讓學生經歷寫作的過程,豐富寫作的感受,感悟寫作的規律,獲得寫作的積累,形成寫作的經驗,總結寫作的方法。共生寫作就是在寫作的過程中去感受,去積累,去感悟,去學方法。這就是我們母語文化的特點。

2. 用寫作教寫作

寫作怎麼教呢?用什麼來教寫作呢?有的教師用寫作知識教寫作。或者是教陳述性的寫作知識,什麼是記敍文、什麼是議論文、什麼是散文,什麼是記敍、什麼是描寫、什麼是議論、什麼是聯想、什麼是想象;或者教一些程序性知識,審題應該是哪些步驟、選材有哪些要求、怎樣安排文章的結構、怎樣學會分析。有的教師用寫作方法教寫作,有的用考試説明教寫作,有的用作文評分標準教寫作,有的用範文教寫作。這些方法固然有自己的弊端。

而共生寫作是用寫作教寫作。

首先,是教師用自己的寫作教學生寫作。用自己的寫作感受激活學生的寫作感受,用自己的寫作體驗激活學生的寫作體驗。即使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也是具有個性色彩的、鮮活的、來自自己寫作實踐的方法,而不是照搬書本的、抄襲別人的、現成的、死的方法。

其次,是用學生的寫作教學生寫作。有些教師是有這樣的意識的,但更多的做法是讀一些寫得比較成功的習作,然後再評點幾句。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因為這樣還不能形成共生效應。怎樣才能讓寫得好的學生引領和影響其他學生呢?科學的方法是要讓其他同學充分分享他們的寫作感受和寫作經驗,要通過他們來引領和影響其他學生的寫作。也可以用名家的寫作來教學生寫作。可以用名家的寫作體驗來激活學生的思維,也可以藉助名家的作品來設計和組織具體的寫作活動,讓學生和名家一起寫,讓名家帶着學生一起寫。

3. 帶着種子進課堂

什麼是寫作的種子?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寫作慾望、能夠激活學生寫作體驗、能夠把學生帶進並且能夠推進學生寫作過程的教學原點;它可以是一個故事,可以是一個情景,可以是一個素材,可以是一個案例,可以是一種心情,可以是一個矛盾,可以是一句名言。寫作的種子極其豐富,隨處都有;只有我們善於發現,幾乎什麼都可能成為寫作的種子。

在開頭的案例中,那位學生講的故事就是種子。這節課本來不是寫作課,這位學生只是進行例行的課前演講。但我發現他的故事是個很好的寫作種子,於是就有了這節作文課。

現在大多數教師都是帶着一個題目進課堂。當然,題目不是不能成為一個種子,關鍵是要能夠讓這個題目活起來。把題目帶進課堂的目的,不僅僅是提出寫作的要求,而是要激活學生的寫作過程。能夠激活,就是寫作的種子。比如你要指導學生寫作,如果你自己對題目毫無感觸,這個題目就是死的題目,就不是寫作的種子;如果你腦子裏有了很鮮活的思路,你就有可能激活學生更多的思路。所以説,即使是題目,你也要帶着活的思路進課堂;即使是題目,你也要帶着活的素材到課堂。倘若能夠做到這樣,就是共生寫作了。

帶着種子進課堂。這個種子既是樹種,又是火種。是樹種,因為它是生長的,是課堂的成長,更是學生寫作素養的成長;是火種,因為它能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思維。

4. 大家一起講故事

我們傳統的寫作和寫作教學,是個人化的,是相對封閉的。而共生教學,開放了個體的寫作空間,把個人化的寫作行為集體化。一方面充分發揮了教學現場的作用,利用教學境界激發學生參與寫作活動,豐富寫作體驗,優化學習過程中的同伴關係,將不想寫的學生帶進寫作的境界,讓不會寫的學生也能融進寫的過程。

5. 讓寫作課堂成為一鍋八寶粥

共生寫作教學反對以寫作知識、寫作理論、寫作方法、寫作技巧以及名家名篇和學生優秀習作的閲讀為主的作文教學,但共生寫作教學並非不要寫作知識,不要寫作理論,不要寫作方法,不要寫作技巧,不要名家名篇和學生優秀習作的閲讀,只是將這一切融合在寫作的過程之中;而不是像結論教學那樣把知識、結論、技巧的學習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和根本目的,而是把這些東西的學習完全外在於寫作的過程。

作文素材積累之那些岳飛你不知道的故事

一、護院

岳飛家境貧苦,但他從小就顯示出與年齡不相稱的能力。尚未成年,他就能拉得起三百斤的硬弓,引發八石(一千斤)的腰弩。

岳飛有個同鄉叫周同,是一個善於射遠的好手,岳飛跟隨他學習,很快學會了他的全部技藝。此後,岳飛又跟隨和一個有名的槍手陳廣學習技擊,很快在使槍技術上一縣無敵。

為了謀生,岳飛到相州安陽縣的晝錦堂韓家做了一名護院。韓家是宰相韓琦的老家,在當地是出名的世家大院。

有一次,張超為首的一羣農民暴徒約一百人,包圍了韓家大院要搶劫。岳飛攀上高牆,拉開強弓,一箭射死了張超,嚇得其他人紛紛逃散。

這件事,讓岳飛在韓家子弟眼裏有別於尋常護院,他們樂於與岳飛接觸、交談。岳飛也因而接觸到了知識層面更高的階層,開闊了眼界和談吐。

二、酗酒

岳飛的酗酒是在韓家做護院時染上的,他在二十歲時離開韓家到相州的一個市鎮當了遊檄(弓手)。但一次酒醉後誤了事,丟了職務,就此應募從軍。

成為一方大將後,他在一次大醉之後,將同飲的江西官員趙秉淵痛毆一頓,差點打死。高宗皇帝趙構第一次與岳飛見面,就告誡岳飛戒酒。岳飛聽從了,從此滴酒不沾。

有一次行軍途中遇雨,岳飛和部下到寺廟中避雨,閒談中嶽飛説:我曾經喜歡喝酒,犯下一些過失,母親和皇帝都囑咐我戒酒,我現在雖然戒了,但是等我們打到黃龍城後,我一定開酒戒,和諸君痛飲一番!

三、殺舅

岳飛駐紮宜興時,有百姓控訴,他的舅舅姚某對當地有所騷擾。對這個觸犯軍法的行為,岳飛向母親訴説:兒能容,軍法不能容。但在母親的極力勸阻下,還是放過了舅舅。

不料,姚某懷恨在心,在一次出發的路上,偷偷向岳飛放冷箭,幸好沒射中嶽飛,只射到了馬的鞍橋。岳飛立刻騎馬擒下姚某,命王貴和張憲捉住他雙手,自取佩刀剖其心臟。

回家後母親痛哭,説兒子不該殺死自己的弟弟。岳飛跪在地上説:他干犯軍紀,差點射死我,如果我死了,母親誰來養活?今天他沒射中我是老天保佑我,我若不殺他,遲早被他殺死。

四、牛皋

牛皋在評書小説裏是岳飛的好兄弟,但他其實並非岳飛嫡系,而是作為外來部隊後撥給岳飛軍的。

牛皋作戰很勇猛,而且從不計較功勞。岳飛軍攻打偽齊的隨州,兩員能征慣戰的將領張憲和徐慶率軍打了多日也沒成功,牛皋卻三天不到就攻克了隨州,立下大功的他卻把功勞全部推給了張憲,説:大家都是為國效力,不必計較誰的功勞。

救援廬州的戰役中,牛皋和徐慶率領騎兵一同禦敵,敵軍來時,牛皋率少數騎兵迎上前,大喊:我是牛皋,敵軍何敢來此!

結果他的威名和勇猛震懾住敵軍,岳家軍大勝。事後,岳飛上報戰功時卻將最大的功勞給了愛將徐慶,徐慶一下由武功郎升為武功大夫,牛皋僅僅官軼升了兩級。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覺得岳飛偏私,唯獨牛皋毫不在意。

五、自比關、張

岳飛雖然屢立戰功,但直到建炎四年還在張俊的節制指揮下,他很希望能大展拳腳。

岳飛的幕僚有很多讀書人,有一次在與這些文士談話中,岳飛吐露道:我要是能和幾個大將一樣,直接受朝廷調遣,獨當一面,便可以不受牽制,一心為國立功,要讓後世的史書,寫上我岳飛的名字,如同三國時的關羽、張飛一樣。

六、前輩

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和岳飛號稱中興四將,但這三人的資歷都比岳飛高,宋廷南遷之時他們就是最高的軍事指揮官。

特別是張俊,幾年前,岳飛還是他軍中的將校,沒想到岳飛憑藉不斷的戰功,很快官職上和他平起平坐,聲望上則有過之,這讓他非常嫉妒。

岳飛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他在任職期間,一直不斷給韓世忠、張俊寫信,儘管很少受到回信,但他還是堅持向兩位前輩將領寫信,一兩年間,居然寫了三十多封。

平定楊幺起義後,岳飛軍獲得了大量戰利品,他從中挑選了兩隻車船,附帶着作戰人員和戰鬥設備,分別送給韓世忠、張俊各一隻。

韓世忠見了很喜悦,消除了許多誤會;而張俊卻反而更加嫉恨,因為他認為這是岳飛故意顯擺戰功。

七、酸餡

岳飛不管是戰時還是平時,都自奉菲薄,平時飲食他只是一盤煎豬肉和麪食,從沒有第二樣肉食。

有次手下端上來一隻雞,岳飛很奇怪問來由,廚師説是鄂州一個官員送的,岳飛立刻囑咐以後不準再接受這樣貴重的禮物。

一支不隸屬岳飛的部隊也駐紮在鄂州,其將領郝某請岳飛到自己的營寨吃飯,上了一盆酸餡。

岳飛從沒吃過酸餡,只吃了一個,就讓手下打包,説:這麼好吃的東西,不要一次吃光了,留到晚上再接着吃。郝某聽了,非常慚愧。

八、不納妾

岳飛十五歲那年就結了婚,妻子劉氏比他略大,次年就生了一個兒子岳雲。但戰亂中,岳飛的河南湯陰老家淪陷,等他隔了幾年找到母親和兒子時,劉氏已經改嫁了。

南渡之後,岳飛續娶了宜興的李氏,李氏很賢惠,侍奉婆婆,相夫教子,夫妻感情很好,又生了幾個孩子。

身為大將,岳飛沒有像其他身份相當的人一樣納妾蓄姬,這在當時是很罕見的。

名將、川陝宣撫使吳玠,曾派了個使臣到岳飛鄂州軍中。接待之時,使臣驚奇的發現宴會上居然沒有舞姬音樂,只有將校和幕僚陪伴,回去後他將這一新聞告訴吳玠。

吳玠為了討好岳飛,便花了兩千貫買了個士族女子,派了兩個手下的妻子將她護送到鄂州。

岳飛將三個女人安排在房間,站在屏風前告知:我一家,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菜和麪食。女娘子如果能吃得了苦,請留下;如果吃不了苦,岳飛不敢相留。

當時,房間裏的女子沒有回話,岳飛卻聽到傳來吃吃的笑聲。很明顯,這個女子對樸素生活持嘲笑態度。於是,這個女子沒見一面,就被岳飛送回。

九、只有前去

朝廷要除掉岳飛,派人去召見人在廬山的岳飛回杭州,當時,岳飛已經遭到誣告,朝廷已經抓捕了張憲和岳雲,岳飛雖然心裏有懷疑,但還是遵從命令回杭州,路上,他只帶了幾個手下。

有一晚,他在江邊的一個巡檢官家裏借宿,堅持不麻煩別人只在門洞裏露宿。讓大名鼎鼎的嶽少保在門洞過夜,巡檢官很不安,夜間特意走到近前窺探。

他見到在燭光下,岳飛的幾個手下都在勸他什麼,聲音很低,聽不到,料想是勸他不要自投羅網,但岳飛的表情卻很嚴肅,揮手説:只有前去!

在岳飛心裏,他有功國家無愧天地,哪裏不敢去?

十、罪狀

岳飛在獄中受盡酷刑,卻堅決不承認自己有謀反。万俟謝等人無奈,只好串通了岳飛軍中的敗類王雕兒,炮製了捕風捉影的幾大罪狀:

第一、岳飛首次擔任節度使時,曾得意的説:三十二歲建節,自古少有。只有開國的太祖才有。僭越狂悖,居然自比太祖!

第二、岳飛從郾城奉旨班師後,悶悶不樂,某晚住在寺廟裏,和王貴、張憲、董先等心腹將領坐談,岳飛問:天下事,當如何?片刻沉默後,張憲回答:在相公處置爾。不滿朝廷,圖謀不軌!

第三、金軍入寇淮西,岳飛不肯救援,聽説韓世忠和張俊兵敗,他手指着張憲説:我看像張家軍那樣的兵馬,你只消帶一萬人去就可以把他們蹉踏了。

又指着董先説:像韓家軍,你不消帶一萬軍就可以把他們蹉踏了。狂妄自大,殘害友軍。

第四、岳飛一次召集諸將會議,突然説:國家現在的處境不得了,官家(皇帝)又不修德!以下犯上,煽動造反。

當這些編造的罪狀最後讓岳飛簽字畫押時,岳飛憤慨地寫下八個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Tags:素材 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