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重視作文預習,積累寫作素材

欄目: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2.01W

重視作文預習積累寫作素材

重視作文預習,積累寫作素材

在國小階段,作文不僅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也是學生精神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心理學角度看,國小階段,學生善於模仿,樂於表達,記憶力好,想象力最為豐富,是培養良好習慣、積累知識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提升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學會積累作文素材,培養他們的作文熱情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對學生今後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但是儘管老師指導時在審題、定中心、選材料等方面花了相當功夫,但是許多學生還是寫得空洞、單調,乾癟乏味。葉聖陶先生説過:“生活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作文素材匱乏,就如同無源之水,即使拓展再大的空間,提供再多的自由,其結果依然是無從下筆,而只能照搬照壘,堆砌成文。

只要有素材,就能書寫文章。自從實行國小語文課堂“三環節”改革以後,我深切體會到作文教學也應重視預習,蒐集寫作素材,為學生解決好“寫什麼”的問題。那麼怎樣為學生設計習作前的預習作業呢?

一、設計“觀察”作業

學生寫作文言之無物,是因為學生不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針對這一點,我認為教師進行作文指導應以引導學生觀察為主,那麼習作前設計一些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作業就是尤為必要了。有了作業的指導,學生就會積極地蒐集信息,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待作文時就不至於沒什麼可寫了。如s版第五冊有一篇習作是介紹自己喜愛的一

種小動物。在開學初我便設計了新鮮有趣的觀察作業,巧妙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等,並製作成資料卡片,觀察了一段時間後,我又讓學生去找資料瞭解這種動物的有關知識,也製作成資料卡片。做好了大量的預習作業後,再來寫作文,發現他們大都是一氣呵成。

二、設計“動力”作業

學生的言語總是與行動聯繫在一起的。一個人光有感性知識是不行的,還必須有動手能力才能寫出情感豐富的作文。如在指導學生寫《我學會了??》。針對題目,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每個同學回家學習做一種家務勞動,如洗碗、拖地、洗衣服、疊被子等。為了能更好地完成習作,我還請家長對學生進行家務考核,適當地還進行走訪考核。學生對於這樣有趣的家庭作業也樂於去做,並對掌握一項家務勞動很感興趣。因此,他們活動時十分認真,獲得的勞動體驗也很深,寫起作文來也就得心應手了。

三、 設計“獻計”作業

國小生處於長身體的旺盛階段,見識多,點子也多,針對這一點,我想到了為作文獻計這一預習題。正好s版第七冊有這樣一篇習作:幫助老人或殘疾人做一件事。我設計了這樣的預習題:根據自己身邊的具體情況説説可以幫哪些人做些什麼事,請獻上一計,並試試可行度。很多同學興趣高漲,針對自己周圍的實際情況,做了不少好人好事。最後不論是做了好事的,還是沒做好事的,都從這次活動中得到了教育,要主動幫助老人和殘疾人,並在今後的生活中化作自己的實

際行動,主動參與幫助他人。這樣,學生習作有內容可寫,又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真正打破了寫作文提筆不知寫什麼的局面。

總之,如果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養成勤於觀察,善於記錄的習慣,時間久了,就會是一筆不小的財富。這樣既為作文積累了素材,又培養了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這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點點體會,其實還有很多習作前的預習作業類型,還有待於繼續探索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