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旅遊產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6W

旅遊產調研報告多篇

旅遊產調研報告篇1

關注民生,讓百姓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是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政協組織關心的重要議題。為了深入瞭解榆林房地產市場起伏較大的原因,促進榆林房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按照20xx年榆林市政協總體工作安排,環資委就金融危機對我市房地產業的影響,向榆陽、神木、府谷等7個房地產市場較為完善的縣區和市發改、房產、統計等8個相關

部門及規模較大的房地產企業徵集相關資料,並在榆林城區進行了實地視察。為了切實搞好這次視察活動,視察前組織部分委員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召開座談會,就視察路線、房產企業的確定、視察內容以及視察方法廣泛徵求意見。視察結束後,又召集榆林城區有代表性的房地產企業召開專題座談會,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現就有關榆林市房地產市場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市住房建設基本形成了以商品房為主、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為輔三位一體的住房供應體系,基本解決了不同層次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居住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得到完善。

20xx年至20xx年10月份,全市共建成商品房面積210.6萬㎡,完成銷售面積136.8萬㎡,空置面積74.0萬㎡,空置率為35.2%,其中20xx年1-10月份全市建成商品房面積49.1萬㎡,銷售27.2萬㎡。

20xx年榆林市區商品房均價1646元/㎡,20xx年漲至2300元/㎡,20xx年更是漲至高層4000元/㎡、多層3000元/㎡,20xx年1-10月份,高層3900-4100元/㎡、多層3000-3200元/㎡。儘管20xx年下半年以來成交量下降明顯,但房價仍未下降且略有上升,這主要是受建材價格、心理預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20xx年特別是二、三季度以來,榆林城區樓市發生強勢反彈,從低迷逐步走向火熱,5-10月份剛性需求促成成交量大幅反彈,房價平穩上揚。

經濟適用住房也是影響榆林房地產市場的重要因素。20xx年--20xx年全市累計完成經濟適用房85.1萬㎡,其中20xx年完成22萬㎡;20xx年完成18.1萬㎡,同比下降17.7%;20xx年完成45萬㎡,同比增加了148.6%,安置住房困難户8510户。目前在建經濟適用住房23萬㎡,小高層均價2300元/㎡,多層均價約1800元/㎡,在房產市場佔有較大份額。

廉租房建設起步較晚。在實物配租方面,榆、神、府等7個縣區申報了建築面積7.7萬㎡(1540套),總投資1.17億元,其中榆陽區等5個縣區已開工4.25萬㎡、850套。

二、我市房地產市場的主要表現及原因分析

1、房價起伏較大,樓市回暖較快。榆林房地產市場起步較晚,撤地改市特別是20xx年以後逐步發展壯大,多以本土企業為主,一些經營思路、開發模式、營銷策略、管理經驗、廣告宣傳、市場定位、經濟實力等方面較好的企業脱穎而出,消費者對撤地改市後房價漲幅的心理預期,加之中國宏觀經濟利好的影響,榆林的房地產市場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同時在買漲不買跌消費心理的作用下,在某些大樓盤開盤時甚至出現了排隊買房的現象,各種因素導致榆林特別是榆林市區的房價起伏較大(見圖2),充分暴露了房地產市場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金融危機以來,榆林的房地產市場也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20xx年全市共建商品住房空置面積按主體竣工口徑計算約47.5萬㎡,空置率約為63%,交易量大幅下降,開發量明顯下滑。20xx年全市房地產上市交易面積67.6萬㎡,交易額17.9億元,交易面積較上年下降近40%,開發量下降10%,到20xx年第一季度,更是跌到了低谷,下降了63.1%。7縣區20xx年第一季度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1%,到了第二、三季度強勢反彈,7縣區分別比上季度增長了54.8%、56.3%,促成今年二、三季度榆林房地產市場快速回暖主要源自兩大動力:一是去年一度低迷的樓市積壓了的購房需求在今年上半年集中釋放;二是救市政策效果顯現。上半年為防範通貨緊縮,保持經濟增長,穩定宏觀經濟形勢,國家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增強了消費者的購房積極性。同時,相對寬鬆的信貸政策明顯促進了房地產商的開發熱情,進而引燃了20xx年三季度樓市的大爆發。同時,銀行信貸支持也是助推房價快速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已達1092億元,居全省第二,較年初增加206億元,較年初增加137億元,增長29.35%,同比多增76億元,增量已相當於20xx年全年的181.75%,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全省4.93個和1.35個百分點。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67億元,較年初新增4億元,其中,6月當月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新增4.15億元。金融機構為積極配合

國家啟動和鼓勵消費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創新金融服務品種,增加了對居民消費的信貸投入,有力地推動了榆林房地產市場較快回暖。

2、區域發展不平衡,南北差異較大。由於我市經濟南北差異較大,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房產業也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性。目前我市僅有榆、神、府、定、靖、橫等北部6縣區有規模較大的房產市場,綏、米、子等南部

6縣區房產市場正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同時,房價也存在較大差異。如作為全國百強縣之一的神木縣20xx年-20xx年全縣共建成商品房面積60萬㎡,房價高峯時一些地理位置優越的房價達到5400元以上,南部縣區的房價則普遍較低,基本和我市的人均收入水平相一致。

3、投資型購房減少,消費者趨於理性。20xx年以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房價的過快增長,導致很大一部分購房者把購房作為一個投資項目,助推了房價的強勢上漲。但從20xx年第三季度以來,受金融危機影響,榆林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持續低迷,投資型購房客户明顯減少,一些潛在的購房者也在持幣觀望。一部分經濟基礎好且在榆林房產投資中受益的人則到西安、北京等周邊的一線、二線城市購房。消費者購房逐步趨於理性,房地產市場更是一種剛性需求在推動,泡沫成份在逐步減少,榆林的房地產市場正在逐步走向規範,走向成熟。

4、土地價格大幅上升,土地開發成本提高。土地供應和土地儲備是房地產企業進行房產開發的前提和先決條件。榆林城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拍掛工作從20xx年起實施,隨着土地管理政策的嚴格化及供地方式的規範化,土地使用權供應方式逐步走上規範化軌道,土地使用權供應也將由經營性用地招標掛逐步完善到工業用地的招拍掛,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和土地使用權的有償使用制度,土地價格隨着榆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水漲船高。房地產企業對土地需求比較旺盛,其土地價格逐步抬高,開發成本大幅上升(見表4):

20xx年以前,榆林城區土地價格畝均價為57.43萬元,而20xx—20xx每畝均價為207.4萬元,20xx年畝均價94.1萬元,基本與20xx年以前持平,土地價格的變化正與榆林城區的房價基本吻合。據調查,20xx年上半年榆林城區房地產企業未參與土地競拍活動,現在建和銷售的商品房,是以前的儲備土地。20xx年金融危機以來,房地產企業均未冒然購地,他們對這場金融危機的影響程度、持續時間、宏觀調控政策變化、房價走勢等不確定因素難以作出準確科學判斷,土地購買熱情不高,對土地價格的心理預期不是很樂觀,導致土地需求鋭減,土地價格明顯回落。同時土地購置費用上漲,土地開發成本大幅提高。榆林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土地購置費用,從20xx到20xx年呈現先高後低的趨勢,從高速增長到大幅回落。20xx年至20xx年,榆林市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土地購置費用快速增長,增速達到1.7倍;之後受市場影響,房地產投資熱情減弱,使得20xx年至20xx年土地購置費用有較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41%。依據榆林市商品房屋銷售額和銷售面積計算出來的平均銷售價格(現價),從20xx年的2050元/㎡上升到20xx年的2394元/㎡,上漲了344元/㎡,漲幅達17%。從宏觀政策調控的層面上來看,土地嚴控、銀根緊縮、所得税預徵都對開發商造成一定的壓力。總體來講當前支撐房價上漲有三大因素:一是隨着居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居民住房以舊換新、以小換大,住房的更新換代成為時尚。與此同時,20xx年股市持續低迷,存款利率較低,房地產市場恰恰成為投資者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經濟發展與消費增長是支撐房價增長的重要因素。二是從房地產企業的角度上看,隨着近幾年以來的土地儲備和招(標)、拍(賣)、掛(牌)制度的實施,增加了土地出讓的透明度,增大了土地獲取價格,從而直接推動了房地產成本的上漲。三是受拆遷成本加大、建築材料價格上漲和工人工資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增加了房地產投資成本。消費需求的改變使商品房的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也增加了商品房建設成本,促漲了房價。土地開發投資是房地產開發的前期準備,是將生地變為熟地資金的投入,進行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的過程。從20xx年—20xx年,每平方米土地開發成本由263元上升到794元,增加了531元。

5、房地產資金來源借貸比重增加,自籌資金比重減少。20xx年榆林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本年度資金來源中,國內貸款佔到17%,到20xx年上升到33%;企業自籌和其他資金來源的比重分別由51%、32%下降到20xx年的42%和25%。在省內其他地區房地產公司貸款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我市房地產資金來源中的國內貸款穩中有升,也是我市支持房地產市場良性發展政策的具體體現。20xx年國內貸款達到48%,企業自籌和其他資金來源分別佔到27%、25%

企業自籌資金和以定金及預收款為主的其他資金來源下降,反映了房地產投資者和大多購房者處於觀望狀態,人心的穩定及市場信心的重建都需要時間,目前房屋銷售仍處於調整期。

面對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沉着應對,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對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實施政府幹預,在有效地遏制了工業經濟持續下滑的勢頭,加之中省宏觀政策的相繼出台和保穩定、保民生、保發展目標的實施,榆林的房產企業逐步走出低谷,從第二季度開始,榆林的房地產受國家調控政策的推動,投資者信心顯著增強,銷售額明顯增加,房地產業可以説率先從金融危機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對榆林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我市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

1、房地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1998年廢除福利分房、實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來,我市房地產業進入持續穩定發展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大。從1998年到20xx年,房地產行業年均增長24%,高於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1998年到20xx年,扣除土地購置費後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對gdp增長的直接貢獻率從不到1%上升到2.5%。由房地產開發投資到引致的相關產業經濟增加值,可視為對經濟增長的間接貢獻率,1998年到20xx年榆林市房地產業開發投資對gdp增長的間接貢獻率從3%上升到10%。

2、房地產對投資增長的貢獻。對經濟增長貢獻40%是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貢獻比重很大:

3、房地產業對消費增長的貢獻。20xx年以來房地產銷售額4年平均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41%,是佔消費份額最大的行業。在全球金融危機仍未見底、經濟未完全復甦的情況下,擴大內需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擴大房地產的投資和住宅銷售是擴大內需不可替代的重要選擇(見表7):

4、房地產業對財政收入的貢獻。20xx年—20xx年房地產税收呈平衡增長態勢,淨增加1976萬元,房地產市場銷售活躍。20xx年房地產税收7116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742萬元。20xx年1—10月份,房地產營業税入庫9877萬元,較去年同期6024萬元增長的63.96%。20xx年1—10月份,房地產税收總額6256萬元,較去年5349萬元同比增長16.96%。

此外,房地產業對就業增長、相關產業的拉動等作用也非常明顯。

從表8可以看出,20xx年全市房地產税收佔税收總收入的2.87%,房地產税收對全市地方税收貢獻較大,20xx年房地產税收收入佔税收總收入的2.53%,所佔比例略有下降。但實際上,與同期相比,淨增加了198萬元,仍處於上升趨勢。進入20xx年,受房地產市場下滑的影響,房地產税收全年完成7116萬元,佔税收總收入的1.18%,較上年同期減少2742萬元,所佔份額下降了1.35個百分點,下滑幅度較大。20xx年1—10月份,房地產行業税收完成6256萬元,同比增長16.96%,佔税收總收入的1.21%。

四、對規範我市房地產的幾點建議

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有四大特徵:政策方向對、政策配套性強、政策目標符合經濟發展需要、政策作用符合市場改革方向。榆林房地產業近年來的迅猛發展,對於推動榆林經濟快速發展,促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加快榆林房地產的健康有序發展,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政府要加強對房地產業的調控和監管。房地產業的大起大落對國民經濟的消極作用非常明顯。所以強化政府在房地產業中的政府職責,對於促進房地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要穩定房價,防止房價的大起大落。要在綜合運用政府宏觀調控手段的基礎上,把房價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普遍都能接受的水平上,要與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人民羣眾的收入水平相一致,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要通過建設經濟適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來平衡房價,在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過程中,既要把握規劃建設時機,確保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真正起到抑制房價作用;又要科學、合理地控制投放數量;既要滿足城市低收入價層的住房需求,使他們住有所居,享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又要尊重市場規律,不宜過分擴大保障範圍,對房地產市場造成較大影響,破壞市場發展規律。同時要對低收入人羣進行深入調研,摸清底子,科學合理供給,引導房價漲幅在一個合理可控的範圍內。

二是定時發佈房地產有關信息制度。要建立準確、真實的房地產統計信息渠道,用準確的信息數據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和房產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依據。要對榆林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通過統計分析,科學掌握購房需求信息,對購房的數量、户型、面積、位置、價格等相關統計信息進行定期發佈,防止盲目建設,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有效解決供需矛盾,為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個權威、科學的獲取信息的平台。

三是加強對房地產企業的監管。目前,全市共有房地產開發企業129個,其中具有二級資質的開發企業12個,三級資質開發企業31個,四級資質開發企業73個,暫定資質開發企業13個,有項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僅佔總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三成左右,且房地產企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方面難以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太多也造成了監管上的難度和壓力。因此,政府要重點支持一些誠信守法好、經濟實力強、技術水平高、市場認可度高、經營效益好的房地產企業,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使他們的企業做大做強,培養造就幾個全省、全國的品牌房地產企業,讓他們充分發揮在城市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作用。同時對那些經營管理差、技術水平低、有名無實且經營業績差的小企業,逐步退出房地產市場或進行轉產、資產整合,根據自身的技術和優勢,另闢生存發展空間。

四是要進一步規範房地產市場開發秩序。要嚴格依法查處小產權房違法用地、違法建築行為。小產權房實質是違法建築,違反土地管理法律、違反城鄉規劃和建設管理的法律,違反相關政策的違規房產。在國家未出台小產權房處理有關政策之前,對已建成並使用的要進行詳細登記備案,對正在建設或準備建設的要堅決予以糾正和取締,以維護正常的房地產開發秩序。

2、加強土地管理,確保房地產業的土地供需平衡。國土資源部今年上半年為迴應廣大網民對房價過快上漲的質疑,調查了全國有代表性的620個房地產開發項目,選取了東部、中部、西部不同的類型,620個案例中,銷售房價最高的為45000元/㎡,最低為1130元/㎡,地價占房價最低例為5.3%,最高為58.6%。620個案例地價占房價比例平均為23.2%,356個項目比例在15%-30%之間,其中比例在30%以下的約佔總數的78%。土地價格在房價中佔有重要比例。因此,一定要加強土地監管,確保土地供需平衡,以抑制房價不合理上漲。一是加大政府宏觀調控力度,高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提高土地統徵、儲備和管理的能力,搞活土地二級、三級市場。依法打擊非法炒買炒賣土地行為,盤活已出讓土地,促使存量土地加快開發挖掘閒置土地的潛力。對閒置土地要按照中央有關文件和法律精神,嚴格按規定收取閒置費,閒置滿兩年以上的土地要無償收回,打擊奸商囤積土地謀取暴利的行為。二是規範土地市場,加大對劃撥用地的監管力度。對因企業破產改制、單位拆遷改造等,對原劃撥進行開發的,必須按原土地用途開發;如果要改變用途為經營性用地的,必須由政府收購儲備,進行招拍掛出讓;對以其他方式變相進行經營性開發的,必須嚴肅查除,堅決制止此類問題的發生。三是在土地交易過程中實行嚴格的税費徵收政策,防止炒買炒賣土地行為。四是做好徵地計劃。根據市場需求及時供地,從而穩定地價。五是壓縮個人住房貸款,提高房地產公司銀行貸款的門檻,從而預防房地產投資過熱。六是信息要透明、公開。政府要及時公開土地供應信息、土地閒置空置信息、政府儲備土地信息、房地產銷售信息、房屋租賃信息及房地產開發商的利潤情況等信息。七是加強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嚴格房地產抵押登記審批,對評估失真的抵押貸款不予審批登記。七是做好宣傳工作。降低社會的心理預期,通過金融、税收等手段,有效抑制投資需求和超前需求。

3、開發理念要不斷提高,進一步增強房產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首先開發理念要與榆林發展同步。榆林城市發展的相對滯後性,使其暫時無法與同類發達城市的開發理念直接接軌。鄂爾多斯市現在人均gdp是1萬多美元,超過北京、上海,創造了中國的奇蹟。鄂爾多斯市除了能源的推動外,以房地產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的強勢增長也功不可沒。據統計,鄂爾多斯市房地產業佔gdp的比重為40%多,遠高於榆林房地產業18.7%的比重。未來要使榆林房地產飛速發展,必須首先加快城市發展,讓先進的開發城市理念進入榆林,帶動榆林房地產更好地發展。榆林房地產開發必須順應未來發展的總趨勢,走整體性、規模化發展之路。其中,政府必須強化其總體規劃功能,否則必然導致開發水平參差不齊。隨着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最終整個產業必然朝着品牌化的道路發展,其中尤其體現在品牌的競爭力和營銷能力上。隨着房市的日益成熟,消費者也是日益理性化,尤其是房地產業本身的特點,決定着消費者必然傾向於投資那些願意為消費者長遠利益負責的開發商。所以,要想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必須重視品牌在營銷中的重要性。隨着市民對房地產開發品質要求的提高,房地產企業必須建立服務至上的理念:一方面在深入瞭解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對地段、交通、規模、配套、價格、環境、户型以及今後的物業管理這些都要精心考慮。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今後服務意識,做到以產品為中心向以消費者為中心轉變,進行細緻準確的產品定位,並採取多種銷售手段,把目光轉向售前、售中、售後各個階段,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創新。

4、公開税費項目,規範税費徵管行為。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土地出讓金、税費三項合計流向政府的收入占房地產開發企業總支出的59.42%。據不完全統計,我市共向房地產企業徵收的税費共50餘項:

其中一些項目的收取比例彈性較大,這就給某些政府權力部門提供了權力尋租的機會,增大了腐敗的可能性,同時也減少了財政收入,加重了企業負擔,損害了政府形象。因此,政府要組成清查組,對所有税費項目進行一次清理整頓,對國家、省上明令規定繳納的税費項目予以保留;對一些地方性或與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相悖的要予以取締,廢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費項目,減免一些收費項目,以減輕開發商負擔,增大房地產企業的投資動力。

5、加強城市配套建設,提高城鎮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對於推動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隨着人們的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對追求生活品質的要求逐步提高,消費者對於住房的社區配套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作為消費羣體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務員羣體也位列其中,對住房配套問題給序了相當大的關注,買房的同時更加註重了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榆林開發區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重點之一,近年來發展日新月異,但諸如中國小、蔬菜市場、金融等配套設施未能及時跟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部分人買房的積極性。隨着市委辦公小區等一部分黨政機關辦公大樓的相繼投入使用,必將對榆林房地產市場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加是購房置業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因此要想方設法增加居民收入,不斷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生活品質。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增加廣大居民的收入,讓他們共享改革開放和榆林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不斷提高和改善居住的環境和居住條件。

6、進一步放活二手房交易市場。目前,我市的二手房交易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規章制度、人員配備、交易場所等還不健全,交易量小,且很不規範,這對於房地產業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健康有序的房地產業離不開二手房交易市場的活躍和繁榮。因此,要加強二手房交易市場的建立、工作機構的設立和人員的配備,建立健全完善的規章制度。同時要減免部分税費,以吸引廣大居民加入到這一市場上來,不斷完善和繁榮這一市場,以推動榆林房地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總之,我們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使我市的房地產業發展的政策方向對、政策目標準、政策力度大、政策配套完善、政策落實到位。要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開發市場,積極引導房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為城鄉一體化建設和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看過市場調研總結範文的人還看了:

1.市場調研工作報告範文20xx

2.市場調研報告範文大全

3.市場調查報告優秀範文

4.關於市場調查報告範文【精選】

5.20xx年市場調查報告格式範文

6.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7.市場調研報告格式範文

8.關於超市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旅遊產調研報告篇2

xx省xx市以旅遊立市、以旅遊興市,是一個典型的旅遊地區。總體來説,近些年來,xx市旅遊業蓬勃發展,經濟總量大幅增加,税收規模不斷擴大。但與其他城市相比,xx市仍屬於欠發達地區,在區域協調發展中還存在許多問題。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xx市在税收方面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地方税源結構不合理問題十分突出。長期以來,xx市經濟過於依賴旅遊產業,地方税收主要來源於旅遊,地方税源結構呈現單一性和脆弱性,受國際國內經濟和社會形勢影響較為明顯。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的工業,是該市經濟發展的短板。產業結構的失衡狀態決定了該市税源結構的不盡合理。20xx年xx市實現地税各項收入5.73億元,其中營業税和所得税佔76.8%,其他各税佔23.2%,形成了以營業税、所得税為主,其他税種參差不齊的格局。此外,xx市旅遊經濟的發展與税收的增長一直處於“大旅遊小税收”的狀態。以20xx年為例,該市接待國內外遊客167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83.49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3.3億元,分別是1994年的15.3倍、73.9倍、6.2倍,年均增長21.5%、35.98%、13.9%。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的增長大大快於財政收入的增長。根據測算,每100元旅遊收入應提供7元~10元的地方税收,而xx市每100元旅遊收入實際只提供3元~4元的地方税收。20xx年該市旅遊業實現的地方税收僅佔財政收入的2.8%,旅遊税收的貢獻率偏低。

地方宏觀税負偏低。20xx年xx市地方税收宏觀税負為3.11%,相比以往有所提高,但與較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xx省長沙市20xx年地方税收宏觀税負為4.62%;與其他旅遊城市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如安徽省黃山市20xx年地方税收宏觀税負為7.9%。

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例如,區域、產業優惠政策不多。現行税制沒有體現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税收優惠政策沒有更好地結合區域實際情況,沒有給予欠發達地區傾斜政策。環境保護税收政策不力。生態環境是xx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目前,就地税部門徵收管理的税種而言,對促進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發揮作用的税種主要是:城鎮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資源税、城市維護建設税、教育費附加、車船税。由於這些都是“小税種”,各級税務部門容易產生“抓大放小”的觀念,忽視對它們的管理。目前税制中,還沒有一個促進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專門税種,限制了税收的調控力度。

税費比例不協調。20xx年xx市税收佔財政總收入的比例為73.4%,低於xx省平均比例8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平均比例15個百分點。這説明xx市非税收入比例偏大,税費比例不協調。

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走新型工業化之路,優化地方税源結構。發展新型工業化是xx市從旅遊產業大市向旅遊經濟強市跨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快速穩步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該市抗禦風險的能力才能增強,地方税收才能可持續增長。為此,應建立面向旅遊市場的、富有生態環保理念的新型工業體系;積極發展新型旅遊工業,力促旅遊食品、旅遊紀念品生產形成產業集羣。同時,優化地方税源結構。要從單一的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和商務會展旅遊轉變,通過增加政府投資、鼓勵民間投資和積極引進國外投資等途徑,壯大地方税源。加強旅遊景區景點、交通、能源、通信、酒店、餐飲、市政和城市基礎產業建設,為旅遊發展開闢廣闊的空間,穩定房產税、資源税、土地使用税、車船税等基礎性税源。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生產和使用節能降耗產品等。建立資源環境保護的主體税種,大力籌措資源環境保護的專項資金;主要通過税目、税率的調整和彌補虧損等配套措施,加大環境資源保護的力度,積極為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提供專項資金。

加快費改税進程。鞏固和維護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主導地位,通過開徵新税種和税費歸併等方式,實現收費改革與完善税制同步推進。

旅遊產調研報告篇3

紹興縣縣城從2000年遷到柯橋之後,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對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優化的力度,在構建文化紹興、生態紹興、平安紹興思路的指引下,全縣的生態環境、交通條件、經濟發展、文化創新等各項事業建設逐步改善,使紹興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紹興的旅遊產業也隨着紹興經濟的發展而加速發展着。8月下旬到9月上旬,我們對我縣旅遊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我縣旅遊產業的基本情況

1、紹興縣有着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紹興縣具有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在社會發展和歷史不斷前進的長河中,紹興先民們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質遺產,成為旅遊產業發展的豐富資源。紹興縣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藴深厚,被稱為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和名士之鄉。紹興水網縱橫,魚米花香,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城市。千百條河道上面,形態各異的各式石橋橫跨兩岸,形成一個自然的橋樑博物館。紹興縣的旅遊景區既有體現江南特色的山水景區,也有反映宗教文化的寺院景點;既有藴含悠久歷史的王陵古墓,又有體現民俗風情的古鎮古村。紹興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三缸”(酒缸、醬缸、染缸)和“三烏”(烏篷船、烏氈帽、烏乾菜),有傳統戲曲越劇、紹劇、蓮花落,還有過年時的祝福等等,在紹興民間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在傳承並繼續着。

2、紹興縣旅遊產業發展的成效與現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我縣的旅遊產業,把旅遊產業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來實施。特別是2000年縣城遷到柯橋以來,加大了旅遊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投入,以新縣城為中心的星級酒店建設、大型購物中心的落成,輕紡城的二次創業為我縣的旅遊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輻射作用。安昌古鎮開發建設加大了投入力度。鑑湖——以柯巖旅遊渡假區為龍頭的大型現代旅遊項目有的已經建成,有的正在建設,以佛教文化為主的大香林二期建設開發,已初具形態,以南部山區生態旅遊為主休閒遊正在興起,休閒農莊、歷史文化景點、古村落保護開發等已引成加快發展的勢頭。完成和逐步實施紹興縣旅遊總體規劃,併成功創建全省旅遊強縣。到2010年底,全縣有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3a級旅遊景區1個,2a級旅遊景區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全縣有旅遊飯店18家,休閒農莊54家。2010年旅遊經濟收入為72.26億元,佔gdp的比重9.31%。全縣已經形成以鑑湖—柯巖省級旅遊度假區為龍頭,北文化、中商貿、南休閒相配套的立體發展格局。

二、影響制約我縣旅遊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在旅遊產業發展上雖然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從總體上看,我縣旅遊發展投入的回報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還很低,要使之成為我縣經濟發展的一項優勢產業尚有較大的距離。與旅遊產業發展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管理體制的不協調和經營方式的滯後,以及有關政策和法規等不夠完善的因素,形成制約我縣旅遊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其主要表現在:

1、旅遊項目建設籌資渠道不多,景點開發建設受到資金的制約。無論是從旅遊景點數量上,還是從旅遊資源可發掘上來説,我縣旅遊景點開發建設力度不足,資源優勢還不能轉化為產業優勢。景點(區)開發建設是發展旅遊產業的重要環節,是體現旅遊景區價值的根本,也是能否吸引遊客的關鍵。而我縣的景點資源雖不少,但現成直接可用的不多,大多數都需要進一步開發建設包裝。而且景點的建設、開發和維護需要資金費用比較大,投資回報週期長,在吸引外來投資者開發建設上有一定難度。因此,我縣旅遊資源開發、整合以及旅遊基礎設施和景點(區)建設面臨着資金短缺的制約。

2、旅遊建設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旅遊環境尚未成熟。旅遊景點的吃、住、行、遊、娛、購等要素,是相輔相成、共生共榮的。沒有這些要素的配合,就會大大降低旅遊景點對人流、資金流的吸引力,沒有人流、資金流,發展旅遊就無從談起。而且,景區周邊的相關環境設施沒有配套,作為旅遊活動項目延伸的旅遊購物、特色餐飲、休閒娛樂等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對遊客產生不了留得住的理由。

3、旅遊管理機構履行職能難度大,統籌協調的能力有限。從我縣實際情況看,要發展旅遊產業,牽涉到縣城建設、規劃佈局、文化設施、土地和建築產權交易、交通、餐飲、娛樂等諸多方面,要協調這些羣體的關係,必須有一個比較專業和權威的管理機構,來協調和操作具體事務。我縣目前設立的旅遊局,作為旅遊管理開發的職能機構,在發展我縣旅遊產業、有效協調各方面的工作存在着較大的難度和侷限。

4、宣傳促銷的力度不夠,資源優勢尚未轉化成品牌特色。對旅遊業來説,搞好宣傳促銷,形成品牌和特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我縣雖然具有旅遊資源,但由於投入運行的旅遊景點或配套環境設施存在着較大的缺陷,沒有形成長效的旅遊接待線路,同時在宣傳和促銷等方面的力度也不夠強,造成了旅遊景點品位不突出,品牌不彰顯。

三、對我縣文化旅遊產業化發展的幾點建議

“十二五”是個大消費時代,對加快發展旅遊產業十分關鍵。這一時期為我縣發展旅遊,特別是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帶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我們應該把握機遇,充分挖掘和發揮資源優勢,把加快旅遊業發展作為重要戰略舉措,既立足當前做好相關工作,儘快見效;又着眼長遠,做好規劃,謀求長遠和可持續發展。

1、提升觀念,進一步加強加快發展旅遊產業的領導。我縣經濟較為發達,是全國經濟強縣,工業化水平較高,但同時也帶來了資源和環境問題。在目前情況下,加快發展旅遊產業是我縣必走之路。旅遊產業的發展有利於我縣的經濟轉型升級,有利於環境保護,有利於第三產業的發展,是一項一舉多得的好事。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理念來對待旅遊產業的發展,共同為加快我縣旅遊產業獻計出力。“十二五”期間我縣把加快旅遊產業發展作為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必須加強對該產業發展的領導。旅遊產業的發展涉及全縣各個鎮街和眾多部門,需要有一個建全的領導班子來統籌。進一步加強日常性工作的協調和溝通。積極探索旅遊產業發展的機制和體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同時又要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該政府投入的決不推諉,該市場運作的積極推進。要充分發揮旅遊局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的作用,統籌全縣旅遊產業規劃,實施相關工程的全程管理,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提高旅遊管理人員、專業人才和導遊的隊伍素質。同時加大對有關部門和鎮街的考核力度,要同抓工業經濟發展一樣來抓旅遊產業的發展。

2、發揮資源優勢,完善旅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是旅遊產業發展的龍頭,要使潛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經濟優勢,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制定出高起點、高品位、科學合理、可持續發展、符合我縣特色的旅遊產業發展規劃。要按照統一規劃,加大旅遊資源整合重組和深度開發力度,既要擴大景點的規模,提高景點的檔次,又要敢於創新,變無為有。對已建成、在建中和擬建設的景點,要挖掘文化內涵,進行深度開發,注重文物蒐集、資料開發、布展解説,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再現紹興古、近代歷史風雲,激活積澱的文化和凝固的建築,力求聲、色、情、景並茂。要樹立旅遊經濟的理念,營造濃厚旅遊氛圍,改善旅遊環境,發展“過夜”旅遊、綜合消費旅遊項目。

3、充分挖掘,增強我縣特色旅遊經濟的吸引力和輻射力。旅遊經濟是開放型經濟,發展我縣旅遊產業必須增強開放意識,拓展外延,增強輻射力。既要開放引進,又要開放輸出,既要立足本地資源、景點做足文章,又要跳出紹興,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善於把我縣的旅遊資源、旅遊產業要素同周邊縣、市、區的資源和要素結合起來。要注意深層挖掘,充分發揮文化活動的聚集和吸引效應,將旅遊消費與旅遊開發建設結合起來。通過積極打造我縣特色文化旅遊,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做好提升地方品牌的知名度的文章。

4、合理佈局,加快旅遊產業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景區建設要抓住重點,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投資開發建設,都必須以旅遊發展規劃為依據,嚴格按照規劃實施建設,確保發展目標的實現。在具體開發建設上,堅持以高標準發揮效益為核心,儘量避免遍地開花、盲目投資的現象。景區開發要按照國家a級標準建設,旅遊接待新建的賓館飯店要從星級標準起步,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要充分利用社會資金加大對鄉村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等方面的建設開發。在建設景區的同時,大力發展旅遊相關產業,要注重建設吃、住、行、遊、娛、購等設施要件,特別是要因地制宜,結合旅遊資源分佈特點,突出新、奇、特等旅遊要素特徵,把我縣地方文化、特色戲劇等融入特色文化產品開發項目。

5、拓寬思路,不斷完善發展旅遊經濟的政策措施。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規律,特別是現代旅遊業發展的特點、規律,充分考慮旅遊經濟投入、產出的特殊性,制定有利於旅遊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拉動旅遊資源的開發、改造和經營。加大旅遊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對旅遊建設項目的投資,應考慮給予一定的優惠所得税率的享受。同時,政府應在旅遊要素配置上提供保障,在打造環境上優化服務,規範經營行為,保護旅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加強引導旅遊行為發生的策劃工作,通過定期分析研究,提高有利於開拓旅遊市場的決策水平,並經過策劃設計使之實施。加強對客源市場、消費構成、消費需求等方面的調研,適時做出預測,為經營旅遊市場和發展旅遊業的決策提供參考或指導

旅遊產調研報告篇4

根據區委、區政府關於打造全區文化旅遊產業的會議要求,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結合本鄉實際,緊扣調研內容,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文化旅遊產業調研活動。

一、樂居鄉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優勢

一是產業優勢。蘋果、水稻田園風光獨具特色,為發展農業休閒觀光旅遊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二是基礎設施優勢。全鄉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溝渠縱橫交錯,抗旱水窖遍佈地塊,為發展農村文化旅遊業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區位優勢。昭大公路貫穿南北,漁洞水庫專用線途徑樂居、上街兩個村,灑漁河煙柳與樂居、上街兩個村遙遙相望。區位優勢十分突出,容易進入過往遊客的視線。

四是幹部優勢。有兩支好的幹部隊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幹事的村級幹部隊伍,一支是作風硬、吃得苦、能力強的鄉級幹部隊伍,為宣傳樂居和服務遊客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五是羣眾優勢。廣大純樸、勤勞、善良的樂居人民,為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樂居文化旅遊產業的定位

根據樂居現狀以及歷史文化發展特點,認為樂居的文化旅遊產業可定位於:

一是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旅遊。休閒觀光農業旅遊集農業產銷、農產品加工、農業旅遊服務等三種產業於一體,順應了人們嚮往自然、崇尚自然、親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發展種植業觀光旅遊。可以依託科技示範園,組織青少年開展“農村科技夏令營”活動,普及農村科技文化知識。可以結合昭大公路沿線引導羣眾發展庭院果園種植,根據節令適時開展春季賞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動,推動農村旅遊經濟,帶動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

2、發展水面養殖業觀光旅遊。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庫、桃樹井水庫從事水產養殖,還可以在水庫周圍添置一些必要的設施,方便遊客垂釣和打撈。還可以設置餐廳,讓遊客自己品嚐勞動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是發展地方民俗風情體驗旅遊。樂居人文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農村的體驗需求。

1、民俗民風旅遊。一年一度的新觀音廟會,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會自發聚集到這個地方。老的燒香拜佛,年輕的唱歌嬉戲、自娛自樂。這些民俗民風帶有明顯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傳統文化背景,對遊客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2、農村節慶旅遊。進一步挖掘、整合本地農村節慶風俗,以農村老年協會為載體,不斷豐富羣眾文藝生活,體現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獨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農村飲食文化旅遊。品嚐風味餐飲是旅遊不可缺少的內容,具有農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應該成為吸引遊客的旅遊資源。農村之“食”關鍵在於“土”和“特”,樂居的野菜、豆乾、臘肉遠近聞名,對過往遊客具有強烈的誘惑力。

三是發展生態旅遊業。以樂居大河土地整理項目為契機,順河綠化,打造“樂居煙柳”風姿,使之與綠油油的稻田相依為伴,真正構成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三、發展文化旅遊業的建議:

1、要在政策上給與積極扶持。發展農村文化旅遊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相互協調、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區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會同區直有關部門,制定出台鼓勵農村文化旅遊的扶持政策,在資金投入、道路通訊等方面向農村文化旅遊項目傾斜。同時,要組織專門人員幫助挖掘有較深文化內涵的旅遊文化資源。

2、要加大對農村文化旅遊基礎設施的投入。實施相關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合理開發旅遊資源,強化文化旅遊功能。

3、注重抓好農村文化旅遊品的開發。一是要篩選出能顯示地方特色、文化底藴深厚的文化旅遊品。二是要在保留其古色古裝的基礎上,按照旅遊品的要求對一些民間藝術品或古建築物要進行重新設計、包裝。三是要加強農村文化旅遊產業的包裝宣傳和市場開發工作,充分激發消費潛力。

4、要注重文化旅遊隊伍的培養。要充分發揮鄉文化站的職能作用,千方百計吸引旅遊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素質高的農村旅遊從業人員隊伍,為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旅遊產調研報告篇5

一、景區旅遊資源:

烏鎮擁有兩大成熟型景區:東柵景區和西柵景區是國家五a級景區,佔地面積4.3平方公里;其中東柵景區主要以“一日觀光遊”為主,西柵景區主要以“休閒度假商務遊”為主。其中著名旅遊景點有江南百牀館、江南民俗館、江南木雕陳列館、餘榴樑錢幣館、文昌閣、宏源泰染坊、茅盾故居、古戲台、昭明書院、匯源當鋪、烏鎮大戲院等。

二、部門概括

烏鎮旅遊景區下屬現有景區銷售公司、景區管理公司、景區經營公司、景區配套建設公司及其他行政職能部門。景區銷售公司分為四大中心:酒店管理中心、諮詢預訂中心、賓客接待中心、市場營銷中心。酒店管理中心含有:前廳接待員、廚師、餐飲服務員、酒水收銀員、客房服務員、禮賓、傳菜員、pa等崗位;諮詢預訂中心含有:前廳接待員、話務員、諮詢員、網絡預訂員、計調、行李員、pa等崗位;賓客接待中心含有:導遊、售票、接待員等崗位;市場營銷中心含有:市場銷售員、商務銷售員、品牌設計、媒體接待、網絡銷售員、網絡維護員等崗位。

三、景區接待服務:

烏鎮景區接待包括賓客接待中心、諮詢預訂中心、前廳部三大板塊12個業務部門,涉及導遊、售票、預訂、社區、網絡、諮詢和cco接待等業務。為符合巾幗創建理念、充分考慮遊客需求,突出崗位創建特色,實現一崗一品的主題,特增設有人性化特色服務如:景區大前台24小時服務,cco(首席禮賓官),代售車票、飛機票、火車票,

旅遊網購服務等。 在這一方面,我認為烏鎮景區還是比較合理的,無論在餐飲、住宿、交通、娛樂、購物、諮詢、投訴處理情況等方面都有專門的部門負責,而且在服務態度方面有着嚴格的要求。

四、景區的人員的解説服務:

?、烏鎮景區培養景區講解員要求:①、熟記導遊詞1、導遊要熟記導遊詞,以便順暢的講給遊客;2發揮個人本身的特色,有個人的風格。②、對景區講解員的禮儀接待、語言表達、對客服務態度也有相應的培訓。③、加強了解企業文化,對企業增強信心。 ㈡、導遊講解體驗和經驗:一次偶爾的機會,正好由烏鎮的景區講解員為我講解導遊詞,在調研的過程中,她向我説了有關於她的講解體驗和經驗。這是一位工齡三年的講解員,她説:在第一次為遊客講解的過程中,她十分緊張,總是説話不流暢,但是由於不斷的培訓,講解,漸漸地也對講解有了一定的經驗。況且公司的培訓也有着嚴格的要求。

五、景區的環境和安全情況:

烏鎮景區環境優美,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WWW.〉1.8公里餘。關於安全方面,景區設置了許多的提示牌,在每一處有安全隱患的地方都有標誌,考慮十分周到,除了標誌牌以外,景區內有安保隊進行巡邏。也給員工入職培訓時都會對安全情況進行培訓,要求景區每位員工都能熟記安全求救電話,也定期進行安全模擬培訓。因此,景區的安全情況做的還是十分到位的。

旅遊產調研報告篇6

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資源比較豐富。隨着鄉村旅遊活動的深入進行旅遊者的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高,這就對鄉村旅遊開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論文總結了國內外鄉村旅遊資源評價研究的現狀和成果並結合實際情況對x市發展鄉村旅遊進行分析,指出x市發展鄉村旅遊業具有廣闊的前景。在此基礎上着重探討了x市在開發鄉村旅遊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和具體的對策和措施以期達到優化地區鄉村旅遊模式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

一、調研背景

當今世界全球經濟一體化勢不可擋,旅遊業發展如火如荼。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國際旅遊將保持不斷增長的強勁勢頭國際經驗表明旅遊業每百萬元固定資產可容納250人就業,而那些資金密集型行業每百萬元固定資產只能容納,90人就業。到2020年國際旅遊人數將增至15.61億人次,旅遊收入將增加到,2 萬億美元。在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旅遊接待人數將有一個的躍進,旅遊業發展潛力巨大,擴展空間廣闊。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旅遊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與世界上旅遊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的旅遊資源優勢還未得到充分發揮旅遊產品還不夠成熟要使旅遊資源及形成的旅遊產品更具有吸引力就需要對旅遊區的旅遊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規劃。鄉村旅遊現在已經成為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城鄉生態環境建設的新載體,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特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轉移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新途徑,提高農民素質、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式,其發展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和諧相處都具有重要意義,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種有益嘗試和實踐。從農村來講鄉村旅遊的發展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促進了新農村的建設。從旅遊業發展的角度看它拓展了旅遊資源豐富了旅遊產品刺激了旅遊消費。因此鄉村旅遊在整體上增強了旅遊業的綜合效益,有利於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x市地處盆川山地、平原和丘陵的過渡帶,地勢高差懸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又位於寶成鐵路和108國道的要道,歷來是川北的主要通道,不僅擁有豐富的高質量旅遊資源而且有優越的區位條件發展旅遊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然而旅遊業是包括行、遊、住、吃、購、娛、通訊等要素的綜合產業豐富的旅遊資源並不能代表發達的旅遊業,要提高它們的整體利益,必須有計劃地推出讓旅遊者可接受的旅遊產品系列,合理規劃並組建與之相適應的管理和實施機構,佈置增加旅遊收益的措施和途徑,保護自然和人文的旅遊資源維持旅遊可持續發展。然而x市的鄉村旅遊發展存在遍地開花、良莠不齊、特色不顯、內容不豐、規範不力、服務不周、規模不大、品牌不響等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對x市鄉村旅遊資源的分析,在完善x市三大旅遊發展區功能的基礎上初步提出x市鄉村旅遊發展戰略。

二、調研的目的與意義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長期生活在高樓林立、喧囂擁擠、空氣污染、景觀呆板的城市中,遠離幽美舒適的自然環境,加之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生趣,許多人產生了到安靜、優美、潔淨、開闊的環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鬆身心的強烈願望。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僅充分利用了農業資源,豐富了旅遊產品結構,增加了旅遊供給,滿足了城市居民週末休閒度假的旅遊要求,也對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消除城鄉二元化結構,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農村社會整體進步,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綿陽鄉村旅遊發展非常迅速,村民參與積極性很高,都渴望能從旅遊發展中得到實惠。

三、國內外鄉村旅遊的起源、產生與發展

歐洲的啟蒙運動促成“自由、平等、民主”的資產階級價值觀產生。三次科技革命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將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脱出來,增加了閒暇時間。由於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改善了鄉村的通達性,加之人們收入的增加?旅遊不再是少數貴族的專有享受,而是成為越來越多人可以享有的產品,旅遊迎來了它的 “大眾消費”時代。?

20世紀70年代,鄉村旅遊在美國和加拿大得到蓬勃發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80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的“綠色運動”推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使其成為現代旅遊者可持續旅遊行為的重要選擇。?

我國的鄉村旅遊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鄉村旅遊的發展是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結果,同時也是在我國特殊的旅遊扶貧政策的指導下應運而生的。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從南到北涉及觀光農業這一主題的開發項目累計投資達30億元以上。

四、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的意義

一是對於旅遊業本身而言,可減輕旅遊熟點的環境壓力。二是豐富了我國旅遊產品的類型和內涵。三是鄉村旅遊為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四是滿足城市旅遊者迴歸自然的願望,滿足了旅遊者多元化旅遊需求。五是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言,鄉村旅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六是對傳統鄉村的景觀與文化完整性保護而言居民會主動地承擔起保護傳統鄉村景觀的責任,看他們也能從旅遊者的重視中找到對鄉村傳統文化的信心,潛移默化地也會發現鄉村生活和文化的價值。七是對城鄉融合而言,對於成功的鄉村旅遊業來説,一方面,是要讓旅遊者通過完全的鄉村體驗,實現心靈和身體的放鬆,親近、愛護自然,尊重不同文化,並最終發現、認識傳統文化和生態價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讓旅遊地居民因旅遊收益而為自己所擁有的自然環境和獨特文化而感到自豪,並學到許多來自城市的知識、觀念和文明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