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風險管理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W

風險管理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縣保健食品化粧品風險管理調研報告

為全面落實國家、省、州局20**年保健食品化粧品監管工作部署,貫徹執行《**省20**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實施方案》,建立健全日常監管機制,有效保障保化品質量安全,進一步提高保化品監管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水平,20**年5月以來,我局在轄區內開展了保健食品化粧品風險管理調研與專項整治工作,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截至20**年5月,我縣無保健食品專營單位,有兼營單位85

家,其中藥品經營企業65家、超市及其他門店20家;無化粧品批發企業,有化粧品零售單位68家,其中專營店25家、藥品經營企業12家、超市及小賣店等31家、美容機構26家、美髮機構112家。

共調研檢查了保健食品經營單位42家,其中藥品經營企業20家、超市及其他門店12家;化粧品經營單位31家,其中專營店15家、超市10家、美容機構10家、美髮機構30家。

二、本次調研及專項整治工作的方法和重點

本次調研與專項整治採取了實地調研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以宣傳培訓、責任落實、日常檢查與查處違法行為為手段,重點對以下內容進行了調研及專項整治:

(一)保健食品。

1. 重點調研保健食品經營單位建立執行索證索票制度及所經營保健食品合法性的情況。認真檢查保健食品包裝、標籤、説明書及宣傳資料是否合法合規、嚴厲查處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2. 結合20**年**州保健食品監管工作要點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百日行動”,重點對減肥、輔助降血糖、緩解體力疲勞類保健食品進行專項檢查。

(二)化粧品。

1. 重點調研檢查化粧品經營使用單位購進渠道的合法性以及建立健全並執行驗收、索證索票制度的情況。

2. 以化粧品專營單位、美容機構為重點,加強對美白、祛斑、祛痘以及防曬類等特殊用途化粧品合法情況的調研檢查。

3. 以美容美髮機構為重點,調研檢查是否有使用“三無”化粧品、過期化粧品、違法添加化粧品以及自制化粧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目前我縣保健食品、化粧品監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不配套,監管依據不充分,致使監管措施不力。

《食品安全法》頒佈實施後,保健食品監管後續的相關配套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甚至《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尚未出台,現有的化粧品監管相關法律法規也早已無法滿足新的監管需要,對保健食品、化粧品的監管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據,對在監管中存在的許多違法違規行為,基層執法人員常常感到監管措施乏力,力不從心。

(二)職能移交後,環節界定模糊,部門之間溝通交流不暢。

職能移交後,由於新的配套的法律法規尚未出台,在一些環節上出現了界定模糊的情況,就我縣而言,《食品安全法》出台後,保健食品、化粧品的監管職能很快移交給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原來的行政許可部門就停止了保健食品、化粧品《食品流通許可證》、《衞生許可證》的發放,而現行法律法規也未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從而導致了部門與部門之間、監管者與經營者之間溝通的困難。

(三)保健食品監管方面存在的其他問題。

1.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標示不統一。由於保健食品監管歷史的沿革,造成了目前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標示的不統一,產品有效期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使消費者和基層監管部門感到困惑。

2.生產廠家“一號多用”,或者冒用其他合法廠家批准證號。生產廠家為佔據市場份額,擅自增加產品類型,常見如補鈣類保健食品同一個批准證號被同時用於兒童型、孕婦型、高鈣型或不同口味等。同時,還存在冒用合法企業批准證號的情況,例如,在此次專項檢查中,我局就查獲了涉嫌冒用合法企業生產的氣血雙補案1件,目前已立案調查。

3.虛假廣告誇大宣傳,手段愈加隱蔽。隨着監管部門對違法保健食品廣告的打擊整治,近年來未發現我縣有通過電視媒體發佈虛假宣傳廣告的行為。但保健食品推銷從發宣傳單、貼廣告等傳統方式轉向隱蔽的居民小區,採取在監管單位八小時工作時間以外通過推銷員現身説法、免費體檢、健康講座以及贈送牙膏、雞蛋、餅乾等花俏小禮品的方式進行宣傳,誇大產品功能,引誘欺騙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文化素質偏低的消費者消費。

4.索證索票以及進貨查驗、銷售記錄不完善。通過調研檢查發現,我縣大部分經營單位都建立了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購進銷售記錄制度,但在執行中還存在資質收集不齊全,尤其是檢驗報告未逐批收集的情況,存在購進、銷售記錄不完善,記錄要素不齊全,只記錄大宗品種,數量小的品種未進行記錄等情況。

(四)化粧品監管方面存在的其他問題。

1.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培訓不到位。規模較大的化粧品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單位對員工培訓教育也較為重視,能有計劃、有重點地對員工進行培訓並建立檔案,但絕大部分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甚至有從業人員對化粧品效期等常識都不甚瞭解,加之人員流動性大,對化粧品的相關專業知識培訓較少,對化粧品相關法律法規更是一無所知。有的甚至連自己歸屬於哪個部門監管都不清楚。

2. 絕大部分從業人員未進行健康檢查。除個別規模較大的化粧品經營單位、部分兼營化粧品的藥品經營企業按照《**省化粧品衞生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對直接接觸化粧品的從業人員進行了健康檢查外,其他單位的從業人員均未按要求進行健康檢查。

3. 存在購進渠道不規範、索證索票制度執行不嚴的情況。轄區內大部分化粧品經營單位都建立了索證索票制度,但在執行中除個別較大規模經營單位外,還普遍存在購進化粧品時未嚴格審查供貨方資質,索證索票制度執行不嚴格,索取的購進票據僅為開具了數量、單價、金額的要素不全的手寫單據的情況,甚至還存在未索取相關資質證明材料以及購進票據的行為。

4. 存在同系列化粧品共用一個號的“一號多用”情況。由於生產廠家要取得化粧品衞生許可證,尤其是進口化粧品衞生許可批件,從經濟上、精力上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加之地方保護主義思想造成的對“一號多用”行為有意或無意的默許,有的生產廠家尤其是小規模的生產廠家就採取“一號多用”的方式生產同一系列產品,尤其以防曬、祛斑、祛痘等特殊用途類化粧品為突出。

5. 小化雜類化粧品未標明相關許可信息的情況較為嚴重。洗面奶、化粧水、護膚霜等常規化粧品,其產品包裝上一般都標明瞭生產及衞生許可證等相關信息,但對於小化雜類化粧品還存在未標明上述信息的情況,最為突出的有指甲油、價格低廉的脣彩、胭脂等。

6. 部分經營單位還存在銷售過期化粧品的情況。部分化粧品經營單位,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單位,對化粧品過期情況未引起重視,甚至認為過期時間不長,又非入口產品,不會存在什麼安全隱患。在此次專項檢查中,我局就查處了銷售過期美容霜、過期面膜的違法案件2件。

7. 美容機構使用超過有效期化粧品以及違法添加情況時有發生。由於美容機構服務人羣的特定性、直接性、現場性,顧客往往希望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為了迎合顧客的心理,留住客源,部分美容院不得不採取一些不規範的措施,比如,進行抗粉刺、祛痘時添加甲硝唑、氯黴素,美白護理時添加vc針劑等。還有自制所謂純天然面膜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

另外,由於美容服務的特殊性,美容院還會使用一些多人共用的大包裝產品,對這部分產品單個顧客對產品的歸屬感不強,對產品的情況關注度不高,因此滋生了使用過期產品而顧客全然不知的情況。有的美容機構為節約成本還存在不區分顧客膚質使用產品的情況,所有這些行為,勢必造成很多安全隱患。

8. 美髮機構使用的化粧品較為混亂,尤其以染髮、燙髮類為突出。美髮機構使用的洗髮用品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顧客在美髮店購買後存放在店內,美髮店提供服務使用,這部分產品由於顧客對產品歸屬感強,對產品情況關心,所以問題相對較少;另一種是由美髮店統一提供多人共用的大包裝產品,這類產品由於是多人共用,加之顧客流動性大,所以顧客對產品情況一般都不太在意,因此造成了部分美髮機構為了利潤最大化而使用小廠甚至是小作坊生產的質量較差的,有的甚至是沒有取得生產許可的產品。

美髮機構使用的燙髮、染髮產品問題尤為突出。因為利益的驅動再加之長期處於監管真空,美髮機構使用的燙髮、染髮產品質量令人堪憂。由於燙髮、燙染髮劑一般都需要幾種製劑混合使用,加之顧客在美髮機構消費時關注點往往更多在其技術上,所以燙髮、染髮劑使用時到底添加了什麼成分、是否超過有效期、是否合法,常常被忽視,導致部分美髮機構堂而皇之使用不合格的燙髮、染髮劑而不被發現。

9. 化粧品銷售使用過程中出現糾紛時鑑定困難。由於化粧品的特殊性,在使用中會有部分受用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如果情況輕微,經營單位尚有能力與消費者協商處理,但如果情況稍微嚴重,需要對是否是化粧品質量引發的問題進行權威界定時就非常困難。加之目前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部門往往採取簡單的、要求經營單位息事寧人給予經濟補償的方式,這就給經營單位和消費者都帶來了困惑,雙方權益得不到合法、正當的保障,也無利於整個行業健康、有序、法治發展。

四、存在問題的原因及採取的措施建議

因為保化品監管長期以來都處於多部門、多頭監管,所以雖然目前保化品已經劃歸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管,但由於法律法規的滯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又幾經機制改革,監管隊伍建設不足,監管能力非常缺乏。保化品國家標準不明確,從業准入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宣傳培訓不到位,法律意識淡薄,消費者對保化品期望不科學,安全意識不足,導致目前理性消費保化品的良好社會氛圍尚未形成。要進一步提升保化品安全狀況,確保老百姓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時提升整個行業發展水平,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一) 儘快健全完善保化品監管法律法規,使監管工作能夠有法可依。

保化品現行法律法規已不適應當前不斷髮展變化的新形勢,必須儘快修訂。應根據《食品安全法》制定一套適用於我國保化品監管的法規條例,不但要規範保化品的註冊審批、生產經營過程,還要不斷健全和完善保化品的市場準入(退出)、質量檢驗、安全評估、安全監測和監督抽查、質量預警、廣告宣傳以及產品標誌、標識、標籤等管理制度。還應根據美容美髮行業的特殊性制定更有針對性、更具操作性的法規制度,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狠抓監管隊伍建設,提升監管能力,打造一支適應新形式的高素質監管隊伍。

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等多種方式,充分利用網絡等媒介,以保化品相關法律法規、管理規範等為內容,加強對監管人員的系統培訓教育,打造一支政治思想過硬、法律法規熟悉、業務能力強、工作責任心重的高素質監管隊伍。

(三)提高從業人員法制意識和安全意識,強化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

部分保健食品、化粧品經營單位對法律法規、國家標準、企業理念、質量管理等不甚瞭解,缺乏競爭意識和發展意識,保化品安全觀念缺乏,安全意識淡薄,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和守法意識都不具備,對執法部門的監管不理解甚至存在牴觸情緒。以保化品專業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為重點,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力度,從而提高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安全意識。與企業簽訂並督促其按質量安全責任書的責任要求從事經營,真正擔負起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四)藉助各種渠道大張旗鼓對消費者進行宣傳,培養理性、成熟、依法的消費羣體。

通過播放公益廣告、懸掛宣傳橫幅、經營場所懸掛安全警示、發放宣傳單等各種渠道,採取“六進”、舉辦講座、開辦宣傳網站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使廣大消費者能正確認識保化品的作用,保持良好心態,提高識別能力,科學消費、理性消費、健康消費。同時,採取公佈舉報電話、發佈打假信息、公示法律法規制度等方式加大社會監督力量,形成全民參與、人人打假的氣候,使製假售假行為受到遏制。

(五)創新監管機制,促進行業規範發展。

作為監管部門,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也是檢驗監管水平、監管效果的一個標杆。要根據當地化粧品行業的實際,在不違背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制定不同監管措施,在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要對整個行業進行扶優治劣。比如,根據化粧品專營店、美容、美髮機構、大型超市、小攤店各種不同業態採取符合實際情況的不同監管措施;對特殊用途類化粧品、基礎類化粧品實行重點監管,對一些銷售量小的、安全隱患不大的小化雜類品種採取逐步規範的措施。

(六)堅持源頭治理,加強區域合作。

上游不防風治沙,下游又且能保持水土?保化品也不例外,其流通性強、覆蓋面廣,違法產品雖然發現在市場,但源頭在生產,要真正做到剷除違法行為,堅持源頭治理是關鍵。所以,必須從准入審批、生產、流通、不良反應監測等多環節入手,多部門協作,跨區域共同作戰方可見成效。

(七)加強抽驗機構和檢驗隊伍建設,加大抽驗力度,提高抽驗靶向性。

保化品如果存在包裝、標籤、標識不合格、被污染以及超過有效期等從表面就能判斷的違法違規,執法人員只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強化工作責任心,一般都能發現。但要判斷產品成份是否合格、用量是否準確,是否添加了違法違禁成份等就必須通過相關技術檢驗,但目前在基層監管部門該項技術支撐根本無法滿足監管需要,因此,必須下大力氣加強檢驗機構和檢驗隊伍建設。

應加大對改善睡眠、輔助降血糖、緩解體力疲勞、減肥類保健食品以及對防曬、美白、祛斑、祛痘、燙髮、染髮等重點產品的抽驗數量和抽驗頻次,提高抽驗的靶向性,充分發揮科學、有效、權威監管手段的作用。

(八)加強日常監管,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加大違法違規案件查處力度,做好司法銜接。

加強對保化品經營單位日常監督檢查,大力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對有不良記錄的經營單位增加監督檢查頻次,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保化品要及時採取下架、暫停生產銷售、責令召回、信息通報等有效措施,確保消費者使用安全。對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嚴肅查處,絕不手軟。對涉嫌犯罪的,必須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九)開展示範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質量安全示範建設,打造一批在當地有影響、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的示範單位,以點帶面,發揮市場引領作用。

(十)引導、鼓勵建立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橋樑紐帶作用,促進行業自律。

引導鼓勵以法律意識強、管理規範、配合積極的經營單位為主體,建立行業協會,通過行業協會搭建平台、反映訴求、傳遞信息,依照法律法規組織開展行業內訓,開展行業評比,督促企業自律,營造保化品行業上進、守法、安全、專業的良好氛圍。

【第2篇】農信社踐行科學發展觀推進風險管理的調研報告模板

隨着農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縣聯社與基層農村信用社的法律關係由獨立法人變為統一法人,基層信用社成為縣聯社真正意義上的上下級關係。為使農村信用社達到“加快經營機制轉換,加快業務發展,增強風險防範能力”改革目標,這就要求農村信用社縮短管理鏈條,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規範內部管理、增強核心競爭力等。隨着新的管理體制和業務運行機制重新建立,網絡系統建設加快,新的業務品種不斷推出,各類風險防控成為農村信用社提高競爭力和公信力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農村信用社頻發風險案件的成因剖析

㈠風險防範意識不強。近幾年來,農村信用社存在“重發展、輕風險”、“重規模、輕質量”、“重激勵、輕約束”的不良傾向,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重要部門、要害崗位人員風險意識教育和監督。管理層風險理念淡薄、風險意識不強,風險防控斷鏈,導致網點管理不到位和管理失控;信用社管理者個人主觀決斷、盲目信任、照顧情面等行為,對規章制度、風險防範視而不見;極少數員工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發生偏差,片面追求個人得失和經濟利益,違規違紀甚至違法,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和風險。

㈡規章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在規章制度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和適用性。有些規章制度與業務發展缺乏同步,新業務開發推廣和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時,沒有相應的配套的規章制度和風險防範制度。

㈢執行力弱化和缺失。從近幾年案件來看,員工的素質決定着執行的質量與效果。崗位職責不清,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乏力,員工對已制定下發的規章制度缺乏執行的嚴肅性和約束力,漠視制度,如查庫制度、授權制度、交叉複核、更換密碼及密碼使用等制度執行流於形式,以傳統、習慣操作代替制度執行,從而造成管理漏洞、形成風險隱患。

㈣處罰力度不夠。當內部審計發現了問題,由於懲處不力及隱患整改不及時、不到位,使一些人在執行內控制度上始終沒引起高度重視,存在僥倖心理,違章違製成本較低,讓不法分子趁虛而入或挺而走險釀成案件發生。

二、風險管理的對策

㈠轉變觀念,正確處理發展與風險的關係。提高風險管理意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處理好業務規模與質量、發展與風險之間的關係。從過分追求數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外延式的發展方式轉變為以效益為目的,以質量為前提,以規模為手段的安全運營、精細化管理和持續發展的內涵式發展模式上來。

㈡完善規章制度和流程,提高執行力。一是圍繞內控管理的要求,對現有的規章制度進行認真檢查、梳理和評價,完善獨立審計與監督制度、ab角崗位制度、強制休假與離崗審計制度、定期輪換制度與異地交流等制度。二是優化和完善業務管理流程,形成崗位相互制約,有效防範關鍵崗位人員操作風險,設定崗位職責,實行崗位的檢查、自查、報告制度,做到權責相關,崗位制約。部門的設置以保障業務活動的持續完整為前提,避免職能重複;崗位的設定以保證發揮職工的積極性為條件,避免崗位人員的閒置。三是建立健全對制度執行力的考核處罰制度,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和末尾淘汰制。

㈢強化員工教育管理,弱化道德風險。“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強化對員工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全員強化管理和防範風險、防控案件的意識。一是要加強對員工法律法規的學習。重點組織抓好對員工的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培訓,讓“合規經營、合規操作、合規管理”成為每個幹部員工的自覺行為和良好習慣。二是抓好警示教育、案件防控教育。採取案件剖析、請紀檢監察或檢察院等部門專家講課培訓等多種強化警示教育,以實例案件的深刻教訓,增強幹部職工的責任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案件防控意識。同時,定期組織防搶、防盜、防安全事故、防案件的演練,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和案件防控水平。三是要抓好員工的業務培訓學習。對從事財務、信貸、儲蓄、票據、安全保衞等重要業務崗位人員定期進行業務學習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提高警覺能力。四是要抓好廉政建設。加強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自覺約束自身的行為。全面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 ,弘揚新風正氣,反對歪風邪氣,形成良好行業風氣。

(四)強化內審監督機制,加大內控監管力度。實施遞進式監管,即:員工加強學習,增強自控;員工相互制約,增強互控;信用社管理人員加強檢查,聯社加大稽核監督工作力度,堅持“嚴查深糾”,進一步,及時整改,促進各項工作依法依規開展。轉變內審方式,形成事前、事中預防性監督檢查並重,經濟處罰與行政懲處並重,積極運用計算機和其他先進工具開展審計監督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稽核監督和安全保衞體系,加強稽核監察、安全保衞隊伍建設,調整充實稽核監察、安全保衞隊伍,明確職責權限,提高稽核、保衞監督檢查工作效率和質量,樹立維護稽核、保衞部門的權威性。二是採取多種措施提高稽核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把崗位監督、會計監督、稽核監督和其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立體交叉式的監督體系。三是把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點業務環節、關鍵部位和業務崗位作為稽核檢查的重點,規範業務經營行為,確保各項規章制度有效執行。四是落實信用社主任定期交流、強制休假以及重點崗位員工交流等制度,加強重要崗位業務行為的監督。五是要建立內部管理和案件防控的責任體系,明確每項業務工作的機構負責人、崗位責任人、監督責任人、稽核檢查責任人及其相關責任,形成覆蓋全部崗位、業務全程、所有環節的內控管理責任系統,促進各項制度落實。

(五)強化檢查監督工作,加大處罰力度。注重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加大對業務操作中違規及業務經營過程中不履職、不盡職的處罰力度,提高現場檢查的覆蓋面、頻率和深度。對查出的違規違制的社和人,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逗硬處罰,經濟處罰、行政處分並用。嚴重失職的取消其任職或下崗學習,造成重大損失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3篇】對郵儲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機制建設的思考調研報告

商業銀行不僅是經營貨幣的企業,更是管理風險的企業。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合規管理既是銀行實施有效內控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銀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要求。作為新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加強合規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一、目前郵儲銀行在合規風險管理機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風險管理基礎薄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是在郵政儲蓄的基礎上組建的,主要沿用的是原郵政儲蓄網點、設施、人員配製及組織管理結構,部門設置還不完備,部門之間還存在重疊和交叉。缺乏必要的數據、技術手段和專業人才,這些都不利於推進合規管理機制建設。

風險管理理念尚未確立。郵儲銀行的員工由原郵政儲蓄的員工,社會招聘的新員工及一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組成,多數員工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對合規風險管理就是經營效益的理念認識不夠,漠視風險的粗放經營觀念和行為依然存在,合規風險管理意識沒有貫穿到業務拓展、經營管理的全過程。

內控制度不完善。郵儲銀行缺少一套統一完整的內控制度,且內控制度沒有形成檢查、評價與改進的良性循環,直接影響了內控的運行效力。郵儲銀行在開發新產品、拓展新業務時,沒有相應地制定新制度,或是新制度滯後於現實發生的風險,導致操作性不強。

二、加強合規風險管理機制建設的基本思路

建立有效管理合規風險的運行機制,才能確保銀行安全穩健運行。結合郵儲銀行的實際,合規風險管理機制包括以下幾點:

建立合規風險組織體系。組建獨立的合規部門,在基層郵儲銀行配備合規風險審查人員。積極推行合規部門(崗位)人員任職資格審查制度及資格評定製度,通過雙向選擇、競爭上崗的方式選擇具備專業技能,熟悉銀行經營管理,經驗豐富的合規崗位人員,完善風險合規管理隊伍。建立起合規責任體系。明確合規部門是銀行專門實施合規風險管理的職能部門,董事會和高管層對銀行合規經營負最終責任,業務部門對合規風險負直接責任,員工對其業務活動的合規性負責。此外,業務部門應支持合規部門實施合規風險監測與評估,主動地進行動態合規自我評估。

創建科學的合規管理體系。一是建立健全合規制度。堅持“先訂製度再運作”的原則,加快合規風險管理制度建設,並按照合規要求,對現行制度辦法和操作規程進行梳理完善。 二是要切實建立扁平化、流程管理、崗責體系的合規風險管理機制,確立清晰的報告路線和問責制、舉報制等,體現合規風險管理在整個銀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合規問責機制。嚴格對違規行為責任進行認定與追究,並採取有效的糾正措施。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將合規情況納入考核體系,加強合規管理,降低違規機率。

培育合規風險管理的企業文化。一是全員參與。合規是銀行所有員工的責任,樹立“合規人人有責”、“合規創造價值”等理念,使合規成為銀行全部員工的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才能保證合規管理的貫徹落實。二是提高員工合規能力。加強合規培訓和宣傳,大力開展崗位操作和職業道德培訓、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規範員工的職業道德行為,增強員工合規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瞭解自己在操作中的風險點,將合規理念貫穿到業務操作每一個環節和所辦理每筆業務中,在經營發展上杜絕違規行為。此外,可以定期組織開展合規風險大討論活動,鼓勵員工結合各自崗位職責,主動發現和暴露合規風險隱患或問題,對相應的業務政策、行為手冊和操作程序提出合理化建議或提出自身的落實計劃。

梳理各業務流程中的風險點。加強梳理各項業務流程,對可能導致操作風險的業務流程、環節或存在的風險點一一記錄在案,收集和掌握一線業務人員對各業務環節操作風險瞭解程度,根據梳理、排查情況,結合內外審計發現的合規風險隱患和監管部門的合規風險提示等制定防範措施,抓好內部的協作配合,做到業務線、風險合規線、內部審計線“三線把關,三線合一”。只有通過各環節嚴密配合,銀行內部有效的合規機制才能形成,合規風險才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