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術教育論文3000字(熱門(通用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03W

美術教育論文3000字(熱門(通用多篇)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這次漂亮的小編為您帶來了美術教育論文範文3000字(熱門(通用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育發展論文 篇一

論文摘要 教育技術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的最優化,培養自由全面發展的人。而美學是一門關注人的哲學,提倡人性自由和人的自由發展,能夠為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提供哲學依據。教育技術本身包含豐富的美學內涵,但其研究和實踐領域往往偏重技術和開發,而忽略其中美學研究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加大對教育技術中美學研究的力度。

1 引言

教育技術產生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種實踐的技術,從視覺教育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無一不是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引入到教育中來。教育領域對科學技術的運用,的確解決了教育中的一些問題,為實現教育的最優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教育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技術並不能解決教育的所有問題。我國教育技術受西方實證主義和科學主義的影響頗深,對教育技術的研究側重於技術層面,而較少從美學和教育哲學的角度進行探索,對教育技術人文方面的研究略顯單薄,這就導致教育技術學科領域內普遍存在的人文因素萎縮,哲學意識淡化,出現偏重科技教育而輕人文教育,甚至技術至上主義等傾向,這與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是不相符合的[1]。要解決教育技術中技術和人文之間的這種矛盾,就得樹立一種科學的人文思想,並進而以這種人文思想來指導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實現其科學技術和人文精神的協調發展,而美學正好可以提供這樣一種人文思想。因此,將美學引入教育技術,構建正確的教育技術美學觀,在技術越來越成為教育技術研究領域的統治力量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2 教育技術中的美學形態

2.1 科學美科學美是建立在自然美的基礎之上的,它“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質美及其內在規律的真實反映”[2]。真善美的統一,是科學美的完美寫照。科學美表現在教育技術中,首先在於它的“真”,即要體現出科學理論中的客觀規律和理性概念,它們反映了科學理論內在的結構美和邏輯美。教育技術如果能真正體現科學美,就能夠用美的教育去影響人的內心世界,激發學習者對美的理解和感受,使其能夠在美的意境中學習,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習效率。而善是指事物相對於人的功利需要的價值,教育技術是為了滿足人的學習需要而發展起來的,這就是一種善。同時,一個好的教學設計,一個優秀的多媒體課件在傳遞知識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滿足人審美方面的需要。真善美在根本上是統一的,它們都是以人作為價值主體,要求教育技術在追求技術開發的同時更多地重視人的本質。

2.2 教育美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體現了美的發展歷程,而教育過程實際上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因此其中包含了豐富的美感。教育美是指教育本身作為審美對象所具有的審美價值,它能對教育中的審美主體(教師和學生)的教育活動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在美的教育中得到美的體驗和發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教育技術應該充分體現教育中美的意境。首先,教育技術本身應該具有審美價值,要重視發展學生的審美品質和倫理道德品質,這是人的本體需要,也是人性化教育的需要;其次,教學設計應該強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強調運用藝術手法來體現教學法。例如,多媒體教材中使用富有藝術性的圖像、色彩、音樂等藝術手法,可以使教育過程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教育。

2.3 形式美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中的各種形式因素有規律地組合在一起而產生的美感。教育技術的形式美集中體現在多媒體課件上。多媒體課件的構成元素包括靜態元素和動態元素,靜態元素包括文字、圖形、圖像等,而動態元素則包括視頻、動畫、聲音等。多媒體課件是在教學理論、藝術理論等指導下,將知識的表現形式從原來書本的單一表現形式轉變為多媒體的複合表現形式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材料。作為一種知識的表現形式,多媒體課件主要強調的是形式美,即整齊美、均衡美、調和對比美、節奏美。

2.4 藝術美藝術美是指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來的美,它源於現實生活,但又高於現實生活,因為它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教育是教師創造性的活動,一個優秀的教師,往往善於將藝術美運用到教學中,把抽象、無形的知識用藝術手法表現出來。教育技術的很多方面本身就是藝術創造過程,如視聽教材、多媒體課件、教學網站等,本身就是一件件美的藝術作品。

3 美學對教育技術的重要意義

教育技術從一開始就和美學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20世紀80年代初,蕭樹滋先生在其《電化教育》《電化教育概論》等著作中就曾明確提出美學是電化教育的理論基礎;20世紀90年代,劉雍潛和李龍編著的《教育技術基礎》中把美學作為技術基礎中的一個內容。近年來,教育技術專著將美學或藝術理論明確列為教育技術理論基礎的基本上沒有。由此可見,教育技術研究領域內對美學的重視程度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但實際上,美學對教育技術的重要性卻不容忽視,它在實現教育技術的人本化、藝術化及其美育功能等方面都發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1 美學是實現教育技術人本化的關鍵教育技術歷來關注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改善,為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的最優化作出巨大的貢獻。但是,教育技術在推動教育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機器的過多使用弱化了人的潛能,並且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疏遠;媒體在很多場合下會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媒體本身,而忽視其中的教學內容。這些問題的根源不在於技術本身,而在於有沒有對技術的本質意義和深層價值進行探討,其解決之道在於用正確的人文思想去指導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實現科技和人文之間的平衡。從本質上講,美學是審美領域的人的哲學,它以形象、生動的感性形式窺視人內心世界的美,並提倡人的精神解放和思想自由。因此,把美學引入到教育技術的實踐和研究中來,將會“使教育技術更加人本化,更有利於教和學,更有利於人才的培養”[3]。

3.2 美學是實現教育技術藝術化的理論基礎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技術和藝術具有相同的本質,藝術乃是現代技術救渡的道路[4]。技術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藝術,藝術是技術發展的美好願望。同樣,實現藝術化也是教育技術發展的美好願望,因為只有實現了藝術化,教育技術才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其功能才能發揮到極致。美學是所有藝術問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它從哲學的高度去探討藝術的一般規律和藝術美的問題,包括對藝術的本質、創作、欣賞和批評的研究。教育技術的藝術化包括教學設計、教學資源開發、教學過程等諸多方面的藝術化,而美學就能給它們提供理論上的指導。例如,教學設計要強調科學美和教學美;教學資源開發要注意界面的友好,色彩搭配的協調;教學過程則要講究語言的流暢、優美,聲音要清晰有致,富有感染力,這些都屬於美學的研究範疇。

3.3 美學是實現教育技術美育功能的重要手段美育是教育,也是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美學理論應用到教育中,其主要目的在於陶冶人的情感,它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豐富其人文知識的修養。教育技術中的美主要體現在媒體美和教學設計美2個方面,它們都具有美育的功能。媒體美可以美化教學環境,並滿足學生物質、生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更加敏鋭;教學設計美能夠激發 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美育是美學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其中包含豐富的美育思想、美育方法,這些都是實現教育技術美育功能所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美學也是實現教育技術美育功能的重要手段。

4 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技術中體現了多種美學形態,同時美學對實現教育技術的人本化、藝術化等方面也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對教育技術的研究和實踐卻往往忽略美學對其深層次的影響。這樣帶來的結果是:雖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卻無法使各種先進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巨大潛能被充分地挖掘出來。研究者必須深刻反思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將美學引入教育技術,樹立正確的教育技術美學觀,使其更加註重人的全面和諧發展,這必將有利於實現教育技術的人本化和藝術化。

參考文獻

[1]廖宏建,馮奕兢。儒家教育思想對教育技術的人文啟示與思考[J].遠程教育雜誌,2005(6)

[2]李亞青。關於科學美學的若干思考[J].科學管理研究,2005,23(3)

美術教育論文 篇二

(1)提高審美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德。

加強審美教育,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分辨善惡和美醜的能力,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於良好品格的形成。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社會的各種思潮不斷湧入,由於學生的社會經驗相對不足,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他們在人生中很容易誤入歧途。通過審美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摒棄醜惡事物的觀念,樹立接受美好事物,提高對事物的辨別力。

(2)提高審美能力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美術教育中通過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對生活和藝術具有獨特的理解和認知,啟發學生個體想象力和創造力。任何一件美術作品其實都是藝術家審美創造的結晶,是作者對生活、人生和社會的認識,通過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它可以活躍人們的思想,啟發人們去思考,在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方面起着積極作用。

2幼師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培養的策略

對幼師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美術教育的首要任務。在全面構建國民素質教育體系的今天,審美教育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幼師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日趨多元化,美術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挖掘審美教育的因素,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確立審美教育的原則方法,根據學生個體的實際和社會發展趨勢緊密結合,把審美教育與教學活動融為一體,不斷提高教育審美能力的實效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深化美術教學評價標準改革,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由於青少年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係,青少年認知事物的能力與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教師在美術教學評價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決不能以“像不像”“美不美”為準則來評價其作品成功與否;學校在制定教學評價標準時,決不能一成不變,一套教學評價標準用上幾年不變,要依據學生實際和市場需求,不斷深化美術教學改革,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改革。對學生成績的評價標準應該是,作品能否真實反映學生的真實感受,是否有學生獨特和新穎的表現。鼓勵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創作,通過作品表現自己的思想,轉變過去那種一成不變的美術教學評價標準,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2)走進大自然進行美術創作,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

自然美既是藝術美的直接表現對象,又是啟迪藝術家進行藝術想象和藝術創造的沃壤。因此,幼師美術教育者在教學中要樹立“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這一理念,在教學中要持之以恆的貫徹。學生進行美術創作不能拘泥於教材和理論的束縛,更不能足不出户搞創作,要走進自然、感受生活、激發靈感,促使人在心理上升華為一種審美意義上的愉悦感,方能創造出源於生活並超越生活的藝術作品,才能啟迪人生。當學生走進自然,在觀賞自然山水風光的時候,既可以享受到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景,又可以激發學生對人生美、對社會美的遐想。在這情景交融之中,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被激發、調動起來,個人的心靈完全處於一種非功利的審美狀態,可以進一步激發自身的創作靈感,捕捉到自然美的規律,形成對自然美的直覺。

(3)注重對優秀美術作品的鑑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不是簡單地通過幾節課的學習就可以實現的,審美能力的培養是潛移默化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多元化的。學校要把審美能力培養貫穿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尤其是通過對優秀美術作品的欣賞,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古今中外留下來大量精美的藝術作品,其完美的形象、高超的藝術手段和表現形式,能讓人欣賞到藝術表現手法的多元化,感受到藝術作品的獨特魅力。在欣賞藝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美的方法,學會主動捕捉強烈的第一感覺,激發學生心靈深處對美的感受,進而提高審美能力。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對美術作品進行比較與評價,把學生對作品的欣賞和理解引向深入。學生在欣賞作品時不能只是感覺作品“很美”“很漂亮”,要培養學生懂得鑑賞美的標準,要知道一幅作品美在哪裏?學生只有學會對作品進行比較和評議,通過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積極開展美術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

科學的美術教育離不開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更離不開美術實踐教學。美術實踐包括美術創作、美術鑑賞和其他與美術相關的人生活動。美術創作的過程,正是指導學生觀察事物、辨別美醜,乃至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青年大學生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學校可以通過舉辦美術作品欣賞、寫生、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使學生感受生活、感受藝術作品,產生藝術和創作的靈感。學校還可以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既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3結束語

美術教育發展論文 篇三

關鍵詞:高校;藝術教育;理論視野

藝術教育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話題,中國古代以“樂教”為基本內容的禮樂教化源遠流長,並構建起區別於古希臘“和諧論”美學美育思想的中國古典“中和論”美學美育思想。藝術教育又是一個非常具有時代意義的話題,面對新時代、新要求,藝術教育需要在弘揚優秀文化藝術和藝術教育傳統的基礎上,有新理念和新作為。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規律建造”的重要論斷,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這些重要論斷的提出,為高校開展新時代藝術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引。

藝術教育須堅持以育人為本

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中特別指出:“你們提出加強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特別指出,“學校美育課程建設要以藝術課程為主體,各學科相互滲透融合,重視美育基礎知識學習,增強課程綜合性,加強實踐活動環節。要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科學定位各級各類學校美育課程目標”。教育部《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高校開展藝術教育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主要舉措和組織保障做出了安排。

藝術教育是美育實施的主要途徑之一。儘管哲學家可以深入地對“美”進行抽象的思辨和追問,但理論意義上的美是抽象的、晦澀的、難以普及教育的。儘管我們可以認為,美育重在“育”,不在“教”,美育應該滲透在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滲透在學校的各種專業教育中、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有自然之美育、社會之美育、科技之美育等,但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智性相統一的藝術教育,仍然是實施美育毋庸置疑的主要途徑之一。馬克思説,“你要聽音樂,便須培養一個聽懂音樂的耳朵;你要欣賞繪畫,便須具有懂得形式美的眼睛。”藝術教育運用鮮活的藝術形象,讓我們感受藝術形象中藴含的人生情感,領悟藴含在人生情感中的富於理性的深刻哲理,潛移默化地得到情感和人格的昇華。藝術不僅能滿足人的審美需求,更重要的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媒介和生存方式,是一種理想的人生境界和生命體驗。藝術教育所具有的這種形象和情感的感染力,是以概念、邏輯和理論為主要內容的科學理論教育所難以達到的效果。

“學校美育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屬性,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形成高校學生自覺增強文化主體意識、強化文化擔當的新面貌。”[1]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的的學校美育工作,是實現高等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深刻論述了“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理論內涵,他説:“人以全面的方式,即作為完全的人,佔有着自己全面的本質”。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實現人的“知、情、意”的“心育”的和諧發展,實現在感性和理性上的統一、在人文和科技上的融合、在人類和自然關係上的和諧。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藝術教育實踐時,不能僅僅是教會一門技能、傳授一門專業,而是要充分運用藝術所特有的感性與理性、經驗與知識、智性與非智性共存的內在特性,着眼於“人”的“培養”,着眼於“以人為本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教育”“感性與理性並重的教育”。朱光潛説,“理想的教育不是摧殘一部分天性而去培養另一部分天性,以致造成畸形的發展,理想的教育是讓天性中所有的潛蓄的力量都得儘量發揮,所有的本能得平均調和發展,以造成一個全人”[2],高校藝術教育要在理念視野和實踐路徑上,迴歸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上來,培養學生不僅在詩情畫意中享受審美,更要以審美的態度看待社會和生活,進而引導培養健康的人生態度與生活方式。

把握藝術教育的情感性、形象性和智性的統一

藝術形態是感性的存在,卻內涵着深刻的理性精神,與人的生命活動、情感態度有機融合為一整體。因而,藝術是形象、情感、理性與生命的同一,是寓理於情,寓思想於形式,正如席勒所説的“活的形象”。藝術審美活動,從體驗感性的藝術形象,看到藝術的理性內涵;從有限的物質存在,直達理性精神的無限自由。“理之在詩,如水中鹽,蜜中花。體匿性存,無痕有味”,藝術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內涵融合一體,感性形式包含着理性因素,理性因素通過感性形式而非抽象和邏輯而知覺。藝術作品正是在這種內容和形式水乳交融、有機融合的統一中,在這種感性和理性的共存共生、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中,散發其獨特魅力。因此,藝術教育的主要媒介和手段,就應該是滲透着思想、情感、理性的有機藝術形象,是體現了生命活動和生命精神的“活的形象”。這一點要明顯有別於科學以及其他實用學科、理論學科的教育模式,區別於邏輯的、理論的講授模式。

1.把握藝術教育的情感性和形象性

藝術是人類保存情感的唯一方式。朱光潛説,“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出來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所散佈的幾點星光”[3]。美學中四大審美範疇均貫穿着情感的體驗:“優美”是人對自由的一種超越的領悟,表現為自由實現而產生的愉悦的情感;“崇高”是自由在受到阻礙時,在可怖和痛感中復生;悲劇通過痛感、恐懼、憐憫的情感宣泄方式,將心靈超拔出來,實現“卡塔西斯”的淨化功能;喜劇把醜在美的樣式中加以表現,愉快地自我批評。

因而,藝術審美活動是以情感為中介把主體和審美對象有機聯繫在一起,實現“物我為一,情景交融”的審美境界。一方面,藝術教育的實現過程,應該貫穿始終的是情感的教育,是滲透着深刻認識和理性因素的生命情感的教育,是以情感活動為主線的藝術審美自然而然、潛移默化展開的過程。沒有情感的內心觸動,就沒有美感的生成,更沒有人格和精神的陶冶和昇華。另一方面,藝術教育的實現過程,不是抽象的概念、判斷、推理,不是通過“講理論”“講道理”“規勸”“説服”可以實現的,它所採用的應當是鮮活的音樂形象、舞蹈形象、繪畫形象、戲劇形象等。“正像哲學家哈特曼所指出的那樣,戲劇欣賞是從表演、台詞、心理變化、性格、人格理念和人類共性六個層次展開,而音樂欣賞亦可區分出直接共鳴、內心感動和終極事物三個層次”[4]。因而,藝術教育,即通過具體的、可感的藝術形象感知其中滲透着的情感、意藴和理性因素,進而達到對人的生命活動和人類社會境況的深層次思考。

2.把握藝術教育的智性方式

強調藝術教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強調藝術教育“感性認識的完善”,並不是説藝術教育就是純粹怡情養性、愉悦身心的。正像巴爾扎克在《論藝術家》中所説,“藝術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積驚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它類似總和”[5],藝術既然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它應當是一種智性方式的存在(“智性”,常作為哲學術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第一種解釋為:猶理性),應當是一種創造的精神力量,一種打破人的有限物質存在的力量,一種把握不可知世界的智性力量。艾芙蘭曾對羅恩菲爾德的藝術教育觀念進行概括,“藝術在教育中之所以意義重大,主要是因為它可以先於其他任何科目或學科早早地使創造性解決的能力得以發展”[6]。

精湛技藝的錘鍊、生命精神的抽象、想象力的開發和培養、原創性甚至顛覆性的創造、綜合思辨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等,都在揭示着藝術作為一種智性方式的存在。無論是朱光潛所説的“對平常的舊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綜合”,還是藝術創作中所包含的思想變革、文化傳承和生命活動等多種要素,還是海德格爾所稱的“世界把握為圖像”的時代,藝術以圖像化把握世界的方式,傳達着事物的外在風貌和內在機理等,都在賦予藝術創造以一種智性把握世界的豐富內涵。把握藝術教育的智性方式,既是藝術自律的內在要求,也引導着人類認識世界能力的深化和拓展。

把握人文精神在藝術教育中的有機綜合

普通高校藝術教育需要建立具有人文通識教育理念的、具有廣泛未來適應性和包容性的藝術教育體系。人文通識教育追求在育人上的“有靈魂的卓越”,哈佛大學《通識教育紅皮書》八大類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第一類就為“審美與闡釋理解”[7]。復旦大學通識教育2.0版本通識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社會研究與當代中國、科學探索與技術創新、生態環境與生命關懷、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8]。碎片化的藝術技能的培養、沒有內在關聯的零散課程、沒有藝術實踐基礎的理論講授等,均未體現藝術教育的內在規定性和人文通識視野。因而,在制度設計時,應當將藝術教育納入人文通識教育的有機框架內,實現內部各類教育方式和課程的互補互動和有機綜合。

1.把握藴含人文精神的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不是一門單獨的課程,不是一門單獨的專業,也不是一門單獨的學科,而是各藝術門類、美學、教育學等相互滲透融合的一種教育。人類通過哲學自我認識,人類通過藝術自我觀照,人類通過教育旨在實現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這裏我們重點關注美學學科在藝術教育中實現藝術功能和育人價值上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學更多地顯現其哲學形而上的學科屬性,而藝術更多地顯現其實踐性、形而下的學科屬性。美學探尋美的本質和規律,核心是抽象的理論觀念而不是豐富多樣的實踐;藝術現象具體多樣,核心是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的具體實踐問題。雖然在歷史上美學與藝術的關係幾多波折、錯綜複雜,但迴歸到藝術教育的“育人”本位上看,運用美學於藝術審美中,將無疑更深刻地加強藝術教育“以美育人”的效果,建構出一個更大的、更具包容性的藝術教育的整體視閾。

藝術教育藴含了美學理論的指導,或美學理論建構在藝術創作的堅實支撐上,都會促動藝術教育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的良性發展。蔡元培説,所謂美育,就是“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高校的藝術教育師資大多存在着或具備藝術技能而較少人文理論素養,或具備人文理論素養而缺乏藝術技能的問題;藝術教育課程大多存在着缺乏關聯性與邏輯性、課程碎片化、學科割裂等問題,這導致了藝術教育完整性的缺失。因而,藝術教育要注重把握藝術門類、美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的滲透融合,建構起彼此呼應、具有整體協同效應的有機教育體系。

2.實現人文思想在藝術教育中滲透融合的兩種路徑

一是類似於“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簡稱DBAE)。其基本含義包括:把藝術教育定位於人文學科領域之中,這種藝術教育的基礎是由藝術創作、藝術史、藝術批評和美學四門人文學科的整合,構建了一個互動互補、動態綜合、有機整合的教育系統。其中,藝術創作賦予學生一種感同身受的直接體驗,將藝術的想象力、敏感性、創造力有機整合在藝術創作過程及作品中;藝術史促使學生關注藝術歷史發展和流變的維度,避免在隔斷歷史的孤絕情境中審美和創作藝術作品;藝術批評旨在揭示藝術審美和創作活動的理論認知和社會功能價值;美學引導學生建立人的生命情感活動的哲理性追問。[9]“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以藝術創作為核心,以藝術史、藝術批評和美學作為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把握了藝術審美活動的智性和非智性共存的內在特性,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互動互補、動態綜合的教育模式。這裏需要説明的是,不論是一般層面上的美學理論,還是諸如戲劇美學、影視美學等各藝術門類美學,均不是一個簡單移植的事情,而是需要把作為學科專業的美學理論調適為作為人文通識教育的美學通識,而且較多地從形而上的哲學層面向與藝術實踐的結合層面轉向,這是一項需要美學理論界和藝術教育界共同完成的事情。

二是在藝術審美實踐教育中滲透美學等人文思想。這就要求在藝術審美實踐活動中有機貫穿一些經典的、有代表性、有現實意義的美學原理、命題、觀念和知識,植入並且融合到藝術教育教學中,將具體的、個別的藝術事實和現象賦予美學意義,促使一般理論與具體技能的跨界和融會,促進包括審美素養在內的綜合素養的提升。例如:對“優美、崇高、悲劇、喜劇”的審美範疇,“美在主觀”“美在客觀”“美在形式”“美在關係”“美在生活”“美在創造”“美在自由”“美在和諧”等美的本質的追問,均可以在適當的藝術審美活動中貫穿滲透,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在具體的藝術教育中得以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