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76W

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多篇)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神奇的'書》是一首短小精悍卻富有哲理的詩。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簡明的語言,熱情的謳歌了書的神奇、書的魅力、書的美麗。在教學時,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旦擁有了它,就會獲得幸福。激發學生熱愛讀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學會生字新詞。

2、邊讀邊想像,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熱情謳歌書的神奇、美麗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詩,仿照前兩段的寫法再寫一段。

4、體會作者對書的謳歌,培養學生對書的熱愛。

教學重點:

想像詩中描寫的意境,體會書的神奇。

教學難點:

發揮想像仿寫詩歌。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糧食”同學們你們愛書嗎?都讀過哪些類型?在讀書中你獲得哪些樂趣?

書是多麼神奇,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神奇的書》這首詩歌吧?

2、扣題質疑:書神奇在哪?讓我們一起走進書裏尋找吧!

二、初讀詩歌,瞭解大意。

1、自讀詩歌,讀準了字音,瞭解大意。並想想自己讀懂了什麼?

2、學生自讀詩歌,師巡視。

3、指名朗讀。

4、指名説説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疑問?

三、再讀詩歌,品味體會。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節,説説你的理解。

(2)説説這節詩寫什麼?

(3)為什麼這樣説書能帶我們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讀第二節,説説你的理解。

(1)理解詞語。

(2)説説這節詩寫什麼?

(3)想想書為什麼能帶我們領略人生的真諦?

3、默讀第三節,想想為什麼説“即令你一貧如洗,也沒有任何柵欄能阻擋,你在書的王國遨遊的步履”呢?

4、同桌互讀第四節,説説這節詩告訴我們什麼?

引導學生理解“書裝載了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的含義。

四、三讀詩歌,領略神奇。

1、讓我們帶着對書的喜愛之情再一次走進書的世界,去領略書的神奇。

2、交流彙報。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討論,圍繞“為什麼説書是神奇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學習,既突出了重點,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讀文——談理解——再讀文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五、拓展延伸,昇華感情。

1、你讀過哪些書?書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看來大家都對書有着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現在請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筆,仿照詩歌的前兩節,抒發你對書的感情。(學生進行仿寫)

(設計意圖:讓閲讀與美麗地攜手,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有機地進行了習作能力的訓練。)

3、交流點評。

:讀書使我們變得豁達,變得高尚,讓我們逐漸深刻,目光更加深遠;讓我們繼續多讀書,讀好書,與書為友,在書的陪伴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4、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六、作業設計,夯實雙基。

1、抄寫文中的好詞,背誦詩歌。

2、收集一些與讀書相關的名言、諺語。

板書設計:

神奇的書

到浩瀚的天地

神奇的書 領略人世的真諦

遨遊書海 → 上的富翁

裝載美麗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外國的兒童詩,讀時琅琅上口,同時又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全詩4個小節,短小精悍卻富有哲理。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簡明的語言,介紹了書給人們帶來了樂趣,謳歌了書的神奇、書的美麗與魅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是理解詩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節課我把閲讀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設計了自由大聲朗讀、自由讀、默讀、齊讀、同桌合作讀、接讀、比賽讀等各種形式的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領悟了感情。

在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仿照前兩段寫一寫。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雖説孩子們的語言還很稚嫩,但是表達了他們的心聲,體現了孩子們對詩歌的理解。現摘錄一首如下

沒有一艘飛快的潛水艇,

能像一冊書籍,

帶我們遨遊知識的海洋。

國小五年級語文教案 篇二

《灰椋鳥》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5自然段。在老師的指導下的語言訓練,會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重點讀好灰椋鳥歸林時的場面的描寫,感受其聲勢之壯觀,理解植樹造林的意義,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讀好描寫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後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是如何進行細緻的觀察,合理的描寫的,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抓住課文中三個反問句,進行研讀體會其表達的效果。

瞭解課文中的一些分號的用法。大致知道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學習掌握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語,朗讀課文,讀熟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條理,學習課文第一段,瞭解作者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對灰椋鳥產生興趣的。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出示灰椋鳥圖片

你知道這是什麼鳥嗎?你覺得這鳥這麼樣?

(灰椋鳥實在是一種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小鳥,看起來一點也不漂亮。但是在作者的眼裏,它卻別有一番趣味,同樣給人帶來了很多愉快的感受。)

2、板書課題:15、灰椋鳥

其實作者一開始,也不覺得灰椋鳥有多好看,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作者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象,再也忍不住了,便和同伴來到林場,觀賞灰椋鳥歸林的情景。

這堂課我們就一起跟隨着作者去欣賞一番。

二、自讀課文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的字音,認清字形,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新詞。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把課文讀通順,畫出課文中你覺得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3)邊讀邊想,課文重點寫了那些情景?初讀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

2、檢查自學情況(含課前預習)

(1)幻燈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讀生字詞語。並進行詞義的質疑。

杉樹 地毯 槐樹 棲息 熟悉 撲稜稜 深澗

灰椋鳥 翹首遙望 互相應和

鬱鬱葱葱 排空而至 浩浩蕩蕩 翩翩起舞 百鳥爭鳴 呼朋引伴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課文中的長句很多,指導讀好句子。

三、初步感知

1、交流:初讀課文知道課文主要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灰椋鳥歸林時的情景和入林後情景的情景。)

2、找出這些描寫,讀一讀,你有什麼感受。

3、課文除了描寫灰椋鳥歸林時和歸林後的情景,還交待了什麼?

(交流,嘗試給課文分段,並概括課文段意。

一(1):寫“我”決定去看看灰椋鳥。

二(2-5):寫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2-45)

三(6):寫“我”歸來時的感想。)

四、講讀課文第一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一開始,“我”對灰椋鳥是什麼態度?

2、是什麼原因使我改變了對灰椋鳥的看法?

師: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到底放了些什麼,課文沒有告訴我們,但是我想一定有很能吸引作者的東西,為什麼呢?

(“再也忍不住了”這個詞語中你能體會到當時作者的內心嗎?)

3、有感情朗讀第一段。

五、課堂作業

1、完成描紅,抄寫詞語。

2、找近義詞:

偶然( ) 等候( ) 翹首遙望( ) 盛大( ) 喧鬧( ) 觀賞( )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講讀課文第二段,通過對課文重點內容的學習,體會作者是怎樣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有重點的細緻描寫灰椋鳥歸林的情景的,感受其壯觀讀氣勢。體會作者對灰椋鳥由衷的喜愛之情。

2、抓住課文中三個反問句,進行研讀體會其表達的效果。瞭解課文中的一些分號的用法。大致知道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作者對於灰椋鳥,一開始是怎麼看的?

“我想,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麼好看的呢?”

讀一讀這個句子,你能換一種表達方式嗎?

“我想,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沒什麼好看的啊。”

兩個句子,你覺得哪句更能夠把作者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2、後來作者卻要迫不及待地去看灰椋鳥,那麼她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呢?

二、精讀課文第二段

1、默讀本段,思考:

我是在什麼時候去林場的?

灰椋鳥歸林的情景,作者寫了三個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話或者小標題概括一下每一段的內容嗎?

你喜歡那一段所描寫的情景?多讀幾遍,並把你的感受下來。

2、討論:

灰椋鳥開始歸林――浩浩蕩蕩歸林――嘰嘰啾啾聯歡。

3、在很幽靜的林內,等着觀看灰椋鳥歸林我們看到灰椋鳥開始歸林了,這時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忽然、翹首遙望――驚喜!)

4、灰椋鳥歸林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灰椋鳥歸林這一情景的?(從課文中畫出有關的詞語理解説明。)

填空:

從“一開始”寫到“幾分鐘”。

從“一小羣一小羣”寫到“_______________”。

從“先回來的鳥”寫到“______________”。

(1)文章是怎樣寫一開始一小羣一小羣灰椋鳥歸林的?(盤旋、陸續)

(2)寫“大部隊”時,作者用一個詞,準確地描繪了灰椋鳥“大部隊”歸林時的氣勢,哪個詞?(排空而至)

“排空而至”是什麼意思?用“——”畫出具體描寫“大部隊”排空而至的句子。

(多媒體出示:

一開始還是一小羣一小羣地飛過來,盤旋着,陸續投入刺槐林。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老遠就聽到它們的叫聲。它們大都是整羣整羣地列隊飛行。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指導朗讀,把浩浩蕩蕩的氣勢讀出來。

(3)指名讀後思考:作者又是怎樣寫“先回來的鳥”和“後到的鳥”的?指導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多媒體出示:

先回來的鳥在林內不停地鳴叫,好像互相傾訴着一天的見聞和收穫,又像在呼喚未歸的同伴和兒女。後到的鳥與林中的鳥互相應和,邊飛邊鳴,很快找到自己棲息的處所,與熟悉的夥伴匯合。

(和諧而熱鬧,充滿親情,儼然就是一個大家庭)

5、夕陽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鳥越來越少,而灰椋鳥卻不願過早地安眠。“安眠”在這裏指什麼?讀課文第五節,用“~~~~~~”畫出描寫灰椋鳥不願過早地安眠的語句。

(1)出示:

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

朗讀。這句話描寫了一個什麼樣的場面?“飛瀑落入深澗”其實寫的是什麼?“驚濤拍打岸灘”呢?最後指名讀,展開想像,體會鳥兒喧鬧的場面。

(2)在作者的眼裏,灰椋鳥曾經是:

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麼好看的呢?

此刻作者眼裏的灰椋鳥又是怎樣的呢?

出示:

看,這幾隻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稜稜地飛起。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麼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指名朗讀。)

6、指導背誦第二段。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嘗試背誦。)

三、齊讀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思考:

(1)在回來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為什麼説鳥是人類的朋友?

2、出示:

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到哪兒去觀賞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

(1)朗讀,討論:作者的感想中包含着怎樣的情感?

(愛鳥!

感謝林場工人!

植樹造林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啊!)

(2)把第二句改為不用問號的句子。

(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就觀賞不到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

3、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四、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的重點描寫了什麼?(用自己的話説描述一下羣鳥歸林的情景。)

課文僅僅是在描寫灰椋鳥,讚美灰椋鳥嗎?

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們到哪兒去觀賞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

(可見這是一個人工林場,是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成果。林場工人為鳥兒營造了一個生活的樂園,這也正是他們(包括我們)對自然的熱愛,對鳥兒的熱愛。)

五、課堂作業

將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抄寫句子:(自己喜歡的句子)

完成課後練習3。(組織討論,體會觀賞和觀察的異同點,指導正確用詞。)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相關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藴含的美,抄寫並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課文內容,發現課文在敍述上的特點,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結合重點詞句,感受文中藴含的美,感悟心靈的美,激發對生活的愛;引導學生去發現課文采用的插敍方式,並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準備:

師:生字卡片、選取愛德華·葛利格的幾段音樂作品。

生:蒐集有關烏斯托夫斯基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給我們無數美好的記憶,童年時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讓同學們記憶猶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麼呢?能講講你們的幸福時光嗎?

2、當我們沉浸在幸福時光中時,我們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愛、長輩之愛、親人之愛、朋友之愛帶給我們快樂和甜蜜。今天,我們將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個小姑娘的幸福。(生讀課題)

3、引導生對課題質疑(守林人的女兒是誰?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為什麼要獻給她„„)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本課的生字、新詞不少,相信你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本課的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生自學生字、詞)

3、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4、初讀課文,提出疑問。

5、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並讀好:“達格尼”“愛德華·葛利格”兩個人名,瞭解他們不同的身份。初步解決:什麼是守林人,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等疑問。

6、勾畫最讓自己感動的語句,並有感情朗讀,交流感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二、品讀課文,解疑感悟

讀5~8段:理解葛利格為什麼給守林人的女兒送禮物?

1、初步討論:葛利格為什麼要送禮物給守林人的女兒呢?

2、討論: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葛利格承諾送小姑娘生日禮物的呢?

3、品讀課文5~8段,想象小姑娘講述的艱難而又快樂的生活。引導學生想象爸爸守林時的危險、艱苦、勇敢、機智,守林小屋的簡陋和温馨,玻璃帆船、布娃娃帶給女孩的無窮樂趣„„讓學生帶着獨特的感受細細品讀第5段,進一步感受小女孩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美好品質。

4、引導學生再次討論:為什麼這位的音樂家會送她一份生日禮物?

5、找到寫葛利格的言、行的語句,細細品讀,交流讀中的體會,感受葛利格的內心活動,體會他和藹親切、富有愛心童趣的情懷。

讀3~4段和9~11段,理解葛利格送了怎樣的禮物。

1、葛利格送給達格妮的禮物是什麼?

2、小女孩從樂曲中聽到了什麼?從文本中找出句子,讀、議、品,感受這支美妙的樂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寫照,是音樂大師用心寫出的精品。

3、描寫達格妮聽到樂曲後情緒變化的詞句有哪些?細細品讀第4段女孩追問的三個句子,品讀課文最後一段,讓學生交流從中感受到什麼?姑娘為什麼會一次次追問、為什麼會淚流滿面?姑娘的萬分激動是體會到葛利格為她譜曲的良苦用心,體會到樂曲中珍藏着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4、還從什麼地方看出大音樂家真摯的情懷?(用樂曲作禮物,傳唱全球時,小姑娘就會聽到)進一步理解“奇妙的方式”。

5、播放樂曲,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再讀小姑娘聽到的情景,看到的物象。

6、為什麼説這首樂曲是件珍貴的禮物?深化學生的閲讀感受。

三、感悟表達,積累背誦

1、達格妮想對音樂家説些什麼呢?寫一寫

2、課文中寫達格妮回憶兒時往事時採取的是怎樣的敍述方法?

3、為學生介紹插敍的寫作手法,並推薦學生閲讀有插敍手法的文章。

四、佈置作業

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抄一抄,並把它背下來。

板書設計:

美好心靈

美妙旋律

美好祝福

五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維也納生活圓舞曲》

一、認識維也納:

1、經過課前預習,你瞭解維也納嗎?請將課前準備好的維也納資料卡給大家展示一下。學生漫談對維也納的初步認識。

2、大家聽過圓舞曲嗎?那我們就邊聽邊欣賞維也納的美麗風光吧!

3、聽完後心情如何呀?那就帶着這份心情讀讀課題!

二、走近維也納:

1、師: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馮驥才。我們還學過他寫的《刷子李》《珍珠鳥》《花的勇氣》。今天我們就跟着他一同去認識維也納,走進維也納,感受維也納,享受維也納的美,好不好?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困難可以提出來。

3、糾正幾個字音,積累優美詞彙:

儘量儘快撩動巢穴

豐富而不重複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徹彎彎曲曲又暢如流水寧靜又精緻

4、讀完課文,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心中的維也納,你會怎麼説呢?

5、質疑:針對這句話你們有什麼疑問嗎?(結合板書?)

三、感受維也納:

1、那就讓我們帶着疑問:你認為課文哪些地方最能體現出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呢?請找出這個句子或者詞語,並把它劃下來,如果能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

2、默讀課文,學生動筆在文中找句子。

(幻燈)“有一種鳥的叫聲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轉、嘹亮、悠長,變化無窮,它怎麼能唱出如此豐富而不重複的音樂?”

A這裏寫出了鳥兒的歌聲怎麼樣?(富有變化)那就富有變化的讀一讀這個句子!你認為鳥兒為什麼能唱出如此豐富而不重複的音樂呢?(長期生活在維也納,連鳥兒都都有了音樂的靈性了,真是鳥鳴如音樂啊!)

B 想聽聽嗎?閉眼(播放鳥兒音樂)聽到鳥叫聲心情如何?指名讀這個句子。

C 怪不得作者説:“音樂,是撩動人們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維也納靈魂之所在。”

四、享受維也納:

1、師小結:“維也納的清晨是充滿音樂的,維也納的山,維也納的水,維也納的建築,維也納的路,維也納的花,甚至維也納的空氣,維也納一切的一切都瀰漫着音樂的氣息,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維也納的人們每天都沉浸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真是幸福呀!

五、暢想維也納:

1、推薦閲讀《維也納生活圓舞曲》

2、老師和同學們合作開展《走進維也納》綜合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維也納。

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芝、遂”等1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呵”。

2、默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詞句試着猜一猜。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石猴是怎麼出世的,又是怎麼成為猴王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播放《西遊記》片頭曲《雲宮迅音》)

聽到這首曲子,大家想到了什麼?(西遊記)説起西遊記,我們都知道《西遊記》講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孫悟空本領高強,大家對他一定非常瞭解。本文中的“石猴”就是指孫悟空。那麼,石猴到底是從哪兒來的?他又是如何成為猴王的呢?帶着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新課——《猴王出世》。(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相關資料)瞭解作品和作者。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併為文章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況。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石猴第一個跳入瀑布發現了水簾洞。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眾猴進入水簾洞,拜石猴為王。

3、再次瀏覽課文,説一説,課文按照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發展的順序)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第一部分。

(1)説一説,石猴是怎麼來的。(一塊仙石孕育了仙胞,一日迸裂,產一個石卵,因見風,化作了一個石猴。)

(2)石猴出世之後是什麼樣的?(那猴在山中……朝遊峯洞之中。)幾筆就勾勒出一個自由自在、快活逍遙、喜好交友而又頑皮可愛的石猴形象。

2、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石猴的生活,使他搖身一變,成了猴王,發生了什麼呢?(一天,羣猴發現一個瀑布。)和石猴成為猴王有什麼關係?(有猴子説誰能進去找到源頭且不傷身體,就拜誰為王),聽到這句話,石猴的表現如何?(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石猴的性格(爭強好勝)。

3、説完,他是怎麼做的呢?後面又發生了什麼?齊讀相關片段,找出問題答案。

(1)發現了這樣一個好地方,石猴很高興(喜不自勝),連忙出來告訴其他猴子,又把其他猴子帶進了水簾洞。

(2)羣猴進洞,發現了此等好地方,都興奮得不得了。這時,石猴提醒羣猴(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於是,羣猴拱伏無違,稱其“千歲大王”。從中可以看出石猴(聰明、機敏、爽朗、坦率,做事有計謀,是天生做首領、頭目的材料)。

現在大家知道,石猴是怎麼成為美猴王的了嗎?(發現洞天—敢於挑戰—被拜為王)

4、思考:作者是怎麼塑造出猴王形象的呢?

交流:語言、動作、神態描寫方法,把猴王寫得非常生動。

小結:正是因為作者妙筆生花,才塑造出孫悟空這樣個性鮮明、形象飽滿的人物形象。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恰當運用這樣的方法,使自己的文章語言更加生動,更有感染力。

四、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從課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機敏、活潑可愛、敢作敢為)的石猴。《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從19世紀開始,《西遊記》被翻譯成日、英、法、德等十幾種文字流行於世,深受人們喜愛。希望同學們能讀一讀原著,切身感受古典文化,感受經典魅力。

板書設計

猴王出世

活潑可愛

敢作敢為

教學反思

教學時,以各種形式的讀為主線來安排教學過程,然後圍繞“石猴是怎樣出世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等問題討論探究;接着再讀課文,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遺憾的是沒有為學生拓展《西遊記》中的其他內容。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六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兒童的美好心願。激發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心願,並鼓勵學生能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點難點】

認識註釋,並能夠藉助註釋幫助瞭解《兒童和平條約》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詩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熟讀詩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認識註釋,知道註釋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觀看畫面,談話導入

近年來,中東地區戰火不斷,我們隨着畫面到那裏去看看。(出示課件)看到這些畫面,你有什麼想法?

二、揭示課題,認識註釋

1、教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引導學生觀察課題和以前的課題有什麼不同?(課題右上方有符號)

3、教師引導:這是什麼意思呢?那位同學在預習中弄明白了?打開課本55頁,看“金鑰匙”,自己讀讀看這是什麼意思。

4、讀讀《兒童和平條約》的註釋,看看它説明了什麼?

小組交流、彙報。

教師總結:1986年是國際和平年,我國石家莊市的劉玲同學代表我們中國兒童在紐約法拉興草坪公園舉行的《兒童和平條約》簽字儀式上籤了字。這個和平條約到底説了什麼呢?

三、自讀詩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歌,想想“宣告”是什麼意思?全世界的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麼?

2、四人一組相互交流、評價,推薦一名代表發言

3、各組代表發言、同學評價。

(總結:這首詩主要內容是全世界的兒童向世界宣告:未來的世界應該和平,沒有戰爭、破壞、仇恨,人類應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

4、學生集體讀全文。

四、自學生字,交流釋疑

1、和同桌交流一下,預習中你發現的這些生字的注意要點,提出問題,兩人探討。

2、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根據反饋進行生字讀音和書寫的再強調。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並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閲讀、思考,能聯繫上下文説説作者為什麼要寫梅花,能按順序對照插圖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閲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

教學時間:兩教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談話:大家有沒有聽説過“魯迅”這個名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魯迅的課文。

2、板書課題:13早,生齊讀課題。

3、質疑: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麼?為什麼用“早”作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帶着上述問題自讀課文。

要求:標出節次,劃出生字詞以及認為難讀的地方。

2、自學生字新詞。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解決。

4、快速閲讀課文,回答: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三、指導分段

1、這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2、按照遊覽“三味書屋”的先後順序給課文分段。

3、班級交流。

四、指導朗讀

1、提出難讀之處。

2、教師指導朗讀,學生練讀。

3、指名讀。

五、精讀指導

1、總體感受。

自由朗讀課文,回答:課文為什麼用“早”作課題?

2、第一部分

⑴指名讀,質疑:從這節中你知道了什麼?

⑵齊讀本節。

3、第二部分

⑴過渡:“三味書屋”到底是什麼樣子?它有哪些特別之處?

⑵自讀2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各種方法,把課文讀通順。

2、引導學生通過默讀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後果,進一步感知作者敍述故事和刻畫人物的方法。

3、引導學生聯繫全文內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認識孔明、周瑜這兩個人物的特點。

4、幫助學生認識“瑜、曰、吾、晌、囑、擂”;會寫“曹、瞞、吾、囑、勿、詐、擂、吶”;理解“妒忌、軍令狀、遲延、調用、奇謀、神機妙算、欣然而立、軍中無戲言”等詞語。

5、引導學生課外閲讀,把對名著《三國演義》的認識加深、擴大。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閲讀《三國演義》中有關孔明借箭的內容資料。

2、查閲蒐集介紹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關資料。

3、船模型及相關的演示材料。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各種方法,把課文讀通順。

2、學習生字新詞。

3、初讀課文,瞭解文章結構。

4、介紹文章的背景、人物。

教學過程:

—、揭題激趣。

1、啟發入題,瞭解出處。

《孔明借箭》這篇課文節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刪改。是—篇歷史題材的課文。學習本文時,首先要弄清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還要弄清故事中寫了哪幾個歷史人物,人物之間的關係怎麼樣。

2、簡介背景,瞭解人物。

(1)東漢末年,正值孫劉聯合抗曹之時,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孔明借箭》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歷史階段,也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赤壁之戰》之前。

(2)瞭解曹操、周瑜、諸葛亮、魯肅各是怎樣的人,之間關係如何?(曹操是漢室的丞相,周瑜是孫權手下的大將,諸葛亮是劉備手下的軍師,魯肅是協助周瑜統率三軍的。諸葛亮和魯肅都是主張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人。課文通過孔明借箭一事,讚揚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

二、自讀課文。

1、藉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請教老師和同學,讀通課文。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2、自學生字新詞(劃出生字新詞,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3、填空練習,瞭解大意。

國小五年級語文教案 篇九

《水》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3個生字,2個多音字,理解風乾、吸吮、“餓”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品悟、有感情朗讀、聯繫生活想象讀,等多種方法朗讀,感受作者語言的生動形象,逐步培養自己的語感,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通過抓關鍵詞,交流表達自己對文章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想象仿寫,初步學習細節描寫;

通過小組合作、對比想象,瞭解反襯法的妙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水的珍貴,知道節約用水,體會母親的勤儉持家,母愛的偉大;

教學重點:通過三個生活場景的品讀與感悟,提高閲讀能力,培養語感,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初步學習反襯法,學習細節描寫;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複習生字詞,瞭解課文大意;

多種方式朗讀,體會水的珍貴,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初步瞭解反襯法,學習細節描寫;

養成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的良好習慣;

一、複習導入:(4分鐘)

出示一組詞語,指生讀;鞏固多音字,易讀錯詞。

自由交流讀書感受,順勢引導,用一個詞概括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鍛鍊用詞語概括感受的能力,並引導下一步教學)

基本預設:學生可能會説出“苦”、“樂”、“珍貴”、“缺水”等,順勢把苦、樂、珍貴板書到黑板上。

交流讀書方法:我們讀書就是這樣,有了基本的感受後,還應把自己的感受,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表達出來。然後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樣具體生動的來表述的。

二、精讀感悟:(默讀5分鐘,交流指導朗讀15分鐘,其中第一3分鐘,第二雨中5分鐘,一勺水7分鐘)

1、作者具體生動地描寫了哪些生活場景,從而表現出了“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呢?

默讀課文,找到關於水的三個場景,標畫出表現水的珍貴的詞句,印象特別深刻的詞,可用三角號標出。如果有了感受還能用一兩個詞語表達出來,寫在書邊上,那你還養成了讀書做批註的良好習慣。

2、讀完後,小組內交流標畫的詞句,後全班交流,教師引導抓住關鍵詞句,通過感情朗讀,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交流順序靈活調整)

(1)、十里挑水

引導抓住“十公里”、“一個小時”、“一擔”,讀好文章,並體會取水的不易,突出了水的珍貴;

(小結:從取水的不易,我們可以看出“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而且作者巧妙地藉助幾個數字,就把村裏人取水的不易,形象的表現了出來。除了數字,作者還借用了村裏人的一句話,同學們齊讀,指一學生説出感受)

(2)、雨中洗澡

引導抓住:“光溜溜”、“奔跑跳躍”、“大呼小叫”、“盡情享受”、“撫摸與清涼”、“吃”談出自己的感受,然後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大人們也加入了,更突出村裏人對水的渴望。

再指生讀,當讀不好時,老師語言鋪墊,指導學生讀出村裏人洗澡時的快樂

作者用了一系列動作,表現了孩子們雨中洗澡的快樂,襯托出了村裏人對水如此的渴望,也表現出了:“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

(3)、一勺水沖涼

同學們讀標畫的詞句,抓住:“緩緩”、“滑過”、“傾注”、“吸吮”、“撫摸”等,讀出四兄弟對這一勺水的享受。

這一勺水就能帶來如此的快樂,説明平時連這些水有嗎?

作者用了細節描寫,像是慢鏡頭一樣,把這份快樂一點點的享受,慢慢的享受。

讓我們也慢慢的咀嚼這段文字,品味這段文字,享受這段文字,跟四兄弟一起慢慢分享這份快樂!

一起來慢慢的讀,想象着讀。

這一勺水就帶來了如此巨大的快樂,説明平時連這一勺水都沒有,人們對水是無比的渴望,而且母親享受得到嗎?“沒有一滴被浪費掉的水”説明什麼“水的珍貴、母親的偉大,母親為家精打細算!”

(如果學生説不出,老師可這樣引導:雨水澡帶給了人們過節似的快樂,可是,這快樂畢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在這驕陽下勞動的人們的感覺是……(快要風乾了)而四兄弟呢?(將要被曬乾的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真的被曬乾了嗎?是誰給了狗尾巴草生命之水?指導讀。

小結:作者用了十里挑水、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沖涼的生活場景的描寫,突出了“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這一中心。

(備註:如果學生説出了很多文辭很好,但不是自己教學的重點時,引導讀正確,然後積累下來就可以了,略處理)

過渡:可是,極度的缺水,明明給村裏人帶來的是無言的苦,作者卻為什麼要花大量的筆墨來寫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沖涼的快樂呢?(小組討論,指生説)

三、感悟寫法,拓展提升

1、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沖涼的有水之樂,反襯了平時的無水之苦;以樂襯苦,正是平時非常的缺水,所以才非常的渴盼水,所以當有水“的時候,才有那麼多的歡樂;(2分鐘)

2、直面旱區(3分鐘)

配樂欣賞圖片,直面感受水的稀少。

欣賞完,説感受,(1分鐘)

先讓學生説,後寫;寫完,簡單交流。(寫2分鐘,交流2分鐘)

四、佈置作業

小組合作,做一期節約用水的手抄報;

推薦閲讀:《一碗水的憤怒》、《一滴水有多苦》,比較三篇文章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