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W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多篇)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4個生字,綠線內的兩個只識不寫,聯繫課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瞭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領會既要敢於抗爭,也要學會退讓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瞭解雪松在大雪重壓之下生存的原因。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理解由自然現象所得到的啟示。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1、理解什麼是“謎”、什麼是“謎底”。

2、質疑。如:山谷中有什麼謎?謎底是什麼?是誰揭開了這個謎底?……

二、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聯繫課文想想新詞的意思,在不懂之處做上記號。

3、讀完後思考一下剛才提出的問題。

三、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文簡介“加拿大”、“魁北克”等詞,視學生情況指導朗讀。

四、組織交流初讀收穫,引導進一步質疑。

1、説説自己讀懂的“謎”和“謎底”,找讀文中有關句段。

2、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視情況相機處理。

五、指導生字書寫。

六、佈置作業。

1、繼續練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 二 課 時

一、複習引入:學生介紹山谷中的謎和揭開謎底的人。

二、速讀全文,以旅行者的口吻練説旅行收穫,直奔學習重點。

1、示:這次旅行,我不僅 ,而且 。

2、劃出文中寫啟示的句子,再練説。(可引用另一位旅行者的話或文末的句子)

3、設疑:他們怎麼會從雪松身上得到這個啟示?“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是什麼意思?

三、自讀第3自然段,自主感悟。

四、組織交流,感受雪松智者、強者形象,理解啟示的含義。

1、學生自由交流讀後感受、理解,教師隨機引導。

2、讀書要邊讀邊想象,腦子裏要浮現文字描繪的景象,這就把書讀懂了,讀活了。學生再讀,邊讀邊想象。

(1)學生自由交流想象到的景象,教師引導緊扣關鍵詞句感悟、品味。

(2)示句:就這樣,反覆地積,反覆地彎,反覆地落,反覆地彈……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

指導聯繫上文理解“積”、“彎”、“落”、“彈”的景象和“完好無損”的意思。

邊朗讀邊想象雪松彎曲、反彈的情景,在評議時引導理解“反覆”、省略號和“始終”表達的含義,練讀句子。

(3)現在我們是不是有了就是旅行者的感覺了,看到了這樣的景象,此時你有什麼感受?想説什麼話嗎?。

(4)練習朗讀: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心中的敬佩、讚美送給雪松嗎?

3、再讀啟示,談談自己的理解。如有困難,可引導學生先聯繫雪松談談,再結合生活實際推而廣之。

五、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後,有什麼收穫嗎?還有什麼疑問?

六、佈置作業。

1、摘抄描寫雪松與大雪抗爭和旅行者得到的啟示的句子。

2、聯繫生活實際,寫出對“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這句話的理解。

2、有興趣的同學可寫一篇讀後感。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二

一、複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山谷中的謎底》,齊讀課題。上節課我們來到加拿大的魁北克,發現山谷有奇異的景觀,是……(學生接答)

二、學習2-3自然段

1、這一奇異的景觀始終是個謎,誰也不知道謎底在哪兒。1983年的一個大雪紛飛的一天,兩個旅行者來到了這裏。如今,謎面終於解開了,我想每個人都會——(很興奮、很激動),讓我們帶着興奮的心情把謎底告訴給大家——

2、課件出示:“東坡雪大……也都存活了下來。”

(1)齊讀這句話。

(2)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特殊的風向,東坡雪大,西坡雪小。(外部原因)

B、鬆的特性決定。(自身原因)

(3)“這個本領”指什麼本領?

(4)默讀第3自然段,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3、課件出示:“當雪積到一定程度時,……雪松依然保持着蒼翠挺拔的身姿。”

從這句話中,你認為雪松獨有的地方在哪兒?自己放聲去讀一讀,邊讀邊想象書中所描繪的情景,把能體現雪松獨特本領的地方用小圓點標下來。(交流:彈性、彎曲、反彈、)

4、讀了這段話你有沒有發現這魁北克的雪松有什麼不同之處呢?(會彎曲)

①它在什麼情況下彎曲?(當雪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②這“一定程度”指什麼?(大雪飛揚,漫天飛雪,當雪積到厚厚的,沉甸甸的,雪松實在吃不消的時候,即將頂不住的時候。)壓力大,如果不彎曲,會斷;如果不會彎曲,也會斷;這是雪松區別於柏、柘、女貞之類樹的關鍵所在。

③它彎曲的目的是什麼?(為了生存)

④它彎曲後的結果怎樣?(於是積雪便從樹枝上滑落,待壓力減輕,剛彎下去的樹枝又立即反彈過來,雪松依舊保持着蒼翠挺拔的身姿。)板書:大雪中

雪松彎曲生存

⑤雪松在儘可能地去承受雪的壓力而又實在承受不了的情況下,在適當的時候才開始彎曲,才肯彎曲的呀!雖然是彎曲了,但這種彎曲是一種策略,這裏面有抗爭的力量,我們應該讀出這種力量!

⑥創設情境分層朗讀:“聽!北風在呼呼地刮,雪花飄飄灑灑。不一會兒——(生讀)

“聽!風颳得更猛了,雪下得更大了。不一會兒——(生讀)不一會兒滿坡的雪松上又積了厚厚的一層雪。當雪積到一定程度時,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又開始向下彎曲,於是積雪便從樹枝上滑落,待壓力減輕,剛彎下去的樹枝又立即反彈過來,雪松依舊保持着蒼翠挺拔的身姿。

呈現“就這樣”——反覆地積,反覆地彎,反覆地落,反覆地彈……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

你知道省略號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嗎?……省略號説明循環往復,重複地進行。

短短的三十幾個字,讓人為之驚歎,為之佩服,大聲去讀讀這句話,把讓你有所驚歎、佩服的地方圈下來,可以是一個短語,可以是一個字,也可以是一個標點符號。

(1)交流:説説有哪些讓你驚歎、佩服的地方。

“反覆地積”——風雪之大,來勢兇猛。

“反覆地彎”——不停地承受着風雪

“反覆地落”——“彎是為了讓雪滑落,減輕壓力,創造反彈的機會”

“反覆地彈”——面對嚴寒仍然昂首屹立,有着不屈不撓的精神。

“……”——循環往復,重複進行,雪松堅忍不拔。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

(2)小結:這就是雪松,面對風雪的侵襲,一次又一次地承受壓力,又一次次地化解了這種壓力,又一次次地發起抗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成為山谷中一道奇異的景觀。這就是謎底中所説的雪松的本領。讓人情不自禁地佩服、讚歎。

①你能把這一句讀好嗎?生練讀,指名讀。

②剛開始讀這段話,雪松在書上,再讀,它彷彿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而現在,我聽出來你們已經把她讀在心裏了,帶着這種獨特的感受,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

師總結:這就是雪松,面對風雪的侵襲,用一時的彎曲獲得了新生,這是充滿智慧的彎曲,充滿力量的彎曲,這就是魁北克的雪松的特性與本領。一株普通的植物卻擁有這樣的生存技巧,這種生存技巧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胸懷。如今,始終解不開的謎終於豁然開朗。讓我們把這個謎底再次告訴給大家——(指名讀)

面對這一謎底的揭開,你想到了什麼?(讓學生圍繞雪松、各種雜樹、旅行者談自己的啟發。)

三、深究課文,學習第4—6自然段

1、兩位旅行者也想到了很多,閉上眼,讓我們細細聆聽!(師範讀第4、5自然段)

2、聽了這兩位旅行者的啟發,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

3、讓我們也像旅行者一樣去發現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再讀課文第4、5自然段,四人一小組抓住重要的詞句談談你的感受。

(1)小組討論。

(2)第一次交流。

(3)相機出示:

“對於外界的壓力,……以求反彈的機會。”

①自由朗讀這句話。

②你可以通過一個故事,一句名言俗語,或者一個成語來談談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嗎?

小組第二次討論,集體交流。

③古往今來,從自然界到人類,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都明白了:

(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引説)

麥苗面對嚴冬停止生長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

狗熊躲進樹洞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卧薪嚐膽十多年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徵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體育課跳遠,先把腿彎曲一下,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平日裏同學們的謙讓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4、小結:戰勝壓力,面對困難時,並非只有通過正面抗爭去解決的辦法;還可以如雪松那樣,作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課件出示:“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

5、指名讀。多好的啟示呀!

師總結:在我們生命的旅程中,我們肯定會遇到一些外界的壓力,或者意想不到的困難。對於這些壓力、困難,我們有時必須選擇寧折不彎的勇氣去抗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我們欣賞;有時也應該學會雪松的彎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胸懷我們也要。但有一點非常重要:彎曲的策略不能成為苟且偷安、放棄抗爭的藉口。

記住:這種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齊讀!

四、作業:

閲讀三個小故事《卧薪嚐膽》《韓信胯下之辱》《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把你讀後的收穫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