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音樂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17W

高中音樂教案(精品多篇)

高中音樂鑑賞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歌曲,激發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培養志存高遠、為夢想努力的積極心態。

【過程與方法】通過體驗、模仿、探究、學唱等教學手段,深入剖析理解作品。

【知識與技能】流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流行音樂中的弱起、切分節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流暢、完整、生動的演唱歌曲,能夠結合自身、體味作品的對於未來的憧憬。

【難點】流行音樂中弱起、連續切分節奏的理解和學習。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設置情境,點擊課件,伴着舒緩的旋律,展示各種職業的工作圖片,引導學生選擇以後理想的職業,與同學們們分享。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聯繫順勢引入本課。

(二)感知歌曲

1、教師播放音頻,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問題:這首歌的情緒和速度是怎麼樣的?學生自由回答敍述、自信的情緒,速度中速。

2、再次聆聽作品,引導學生思考:聽完歌曲後,又怎麼樣的感受?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講述了遇到挫折困難不怕輸,要勇敢面對才有美好的未來。

3、教師詢問學生: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旋律是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開始教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同學們進行發聲練習,氣沉丹田、輕聲高位的去練習,保護好聲帶。

2、教師範唱歌曲,學生輕聲跟唱或哼唱。

3、視唱樂譜

(1)注意旋律部分多處弱起節奏與切分節奏的處理,可先擊打流暢拍子再加入旋律。

(2)教師鋼琴伴奏,學生嘗試獨立唱旋律,注意弱起、切分節奏的處理。

(3)旋律部分還有多處倚音、跨小結連音線,教師採用“慢練—迴歸原速”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唱譜。

4、理解歌詞

(1)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誦歌詞,並結合歌詞的意境去體會旋律中“從迷茫到堅定”的態度。

(2)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情感,説一説自己有關“從迷茫到堅定”故事。

5、完整演唱

(1)將歌詞加入旋律,有節奏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2)分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輪流演唱歌曲。

(四)拓展歌曲

1、教師引導學生加入表現記號演唱。(師:請你們按照自己對這首歌曲的理解加入你認為合適的表現符號來設計演唱。)

2、教師利用課上最後5分鐘,引導學生每人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在未來開啟時,看看是否不忘初心。

(五)小結作業

師: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成長過程,這路上可能有艱辛、困難或者巨大的打擊,也有幸福、喜悦和收穫的快樂,希望同學們走前,不忘初心,擁有美好的未來。這節課就上到這,同學們下課。

高中音樂教案 篇二

教具:

錄音機、鋼琴、多媒體設備

教學目的:

瞭解西洋交響樂隊及樂器

重點難點:

西洋交響樂隊規模龐大,樂器眾多,不易掌握是本課的難點

一、導課。

1、我們時常聽到交響樂隊的演奏,時常聽到電台廣播的交響音樂,每當我們欣賞這些音樂作品的時候都會感到:從這樣的交響樂隊中不知道會有多少美麗的、雄壯的、激動人心的、熱情橫溢的音樂奔瀉出來。但是,一個交響樂隊到底有哪些樂器?這些樂器各有哪些特殊的性能和表現力?它們是在什麼時候和怎樣結合成為這樣一個龐大的整體的?一個交響樂隊所具有的那種魔術般的力量又是怎樣產生的?這一系列問題,並不是每一位音樂愛好者都能完全瞭解。

2、交響樂隊的萌芽實際上是在十六世紀中葉,即在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交響樂隊中的樂器大多也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現代的交響樂隊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末葉,甚至可以説一直到二十世紀初,一共經歷了三個世紀的複雜發展過程才最後定型。

二、授新課

1、交響樂的時代變遷與發展。

在文藝復興時期,由於資本主義在封建社會內部的萌芽和發展,由於城市的建立和發展,以及與此相適應的進步的資產階級世界觀——人文主義的形成,因此對藝術創作也提出了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基礎。蒙特威爾第的另一個功績還在於:他對樂隊有着新的理解,認為樂隊就是各種不同的音色的結合,因此他開始使不同的樂器進行對置,相互對比,讓各組樂器輪番演奏等,這些做法在當時都還是一種意外的新發現。總的説來,這一個時期在樂器的採用和配合方面仍不斷地在變換着,有時候甚至還把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例如巨型提琴、風車和大炮等用在樂隊中,以造成某種特殊的效果。

十七世紀是交響樂隊發展的一個很重要時期。隨着主調和聲風格的發展和數字低音的採用,羽管鍵琴因為便於奏出和絃便在樂隊中佔據很穩固的地位;其次,由於意大利提琴製造家,例如阿瑪

蒂和斯特拉蒂伐利等人在提琴的改良和最後定型方面所獲得的輝煌成就,提琴族樂器在樂隊中的數量便逐漸增多,並最終把詩琴和其他一部分古老的樂器排擠出樂隊之外。但是這時候的樂隊還不能算是新型的樂隊,因為它的基礎仍然是羽管鍵琴,而且樂隊中還有不少是古老的樂器。從十七世紀中葉開始,對樂隊的興趣在整個歐洲逐漸蔓延開來,樂隊也從它誕生的搖籃——意大利的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等城市走出國境,在巴黎、倫敦、柏林、漢堡和維也納,都相繼出現不同類型的早期樂隊。到十七世紀末,不但在歌劇院和教堂有樂隊演奏,還有專門供樂隊演奏音樂的新場所應運而生。1672年,個公開收費的絃樂隊音樂會在倫敦舉行,1686年荷蘭開始有定期的公開演奏會,並即遍傳歐洲其他國家。

十八世紀是大轉折和大革命的世紀。歐洲的社會結構、哲學觀點、美學理想以及藝術形式都發生了變化,交響樂隊的轉折時期也隨着到來了。在交響樂隊的這個轉折,應該以海頓的《交響曲》問世的1759年為標誌。

十八世紀中葉,主調和聲的新風格取代了多聲部的復調音樂,出現了交響曲和協奏曲這一音樂新體裁,隨着音樂風格本身的轉換,在樂器組合方面,已經漸趨合理的所謂“古典時期樂隊”也在這個時候形成了。這時候的樂隊已經從長期妨礙它發展的數字低音和羽管鍵琴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但是木管樂器組和銅管樂器組在樂隊中的地位還沒有確立,海頓的《交響曲》所用的樂隊除絃樂器組外,只有兩個雙簧管和兩個法國號。由海頓所創始並由莫扎特最後確立的“古典樂隊”,實際上是取法於曼海姆樂派的雙管樂隊。

此後,交響樂隊的發展只是在細節上有所變換而已。十九世紀初的樂隊又擴大了樂器的數量,特別是銅管樂器的數量有了比較大的變動——起初把法國號增加到四個,構成一個四重奏,稍後又加用了三個長號。這樣便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樂隊——大交響樂隊,也就是所謂“浪漫派樂隊”。這種樂隊在浪漫派作曲家威柏、舒柏特和門德爾鬆的創作中才最後完成。

2、交響樂隊的樂器構成

總的説來,在交響樂隊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中,歷代作曲家所採用的樂隊是非常多種多樣的。但是我們可以把所有這些種類繁多的樂隊歸納為兩種基本類型,那就是小交響樂隊和大交響樂隊;這兩種樂隊都包括有絃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等四組。現在先談小交響樂隊。

小交響樂隊在十八世紀下半葉形成,這種樂隊在當時的作曲家看來並不覺得它是小型的樂隊,直到十九世紀初,絕大多數的歌劇和交響樂作品都是採用這種樂隊。小交響樂隊使用的樂器通常包括有:

絃樂器:小提琴六至八個,第二小提琴四至六個,中提琴二至四個,大提琴二至四個,低音提琴二至三個。

木管樂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和大管各兩個。

銅管樂器:法國

國號和小號各兩個。

打擊樂器:定音鼓一對。

小交響樂隊使用的樂器有時候往往還有所省略,例如省略單簧管和小號等。莫扎特的後期交響曲創作有時候省略小號或定音鼓,有時候省略雙簧管。相反地,小交響樂隊有時候也有所擴充,甚至接近大交響樂隊。這種擴展的形式時常被用在當時的歌劇樂隊和清唱劇樂隊中,交響樂作品應用這樣的樂隊的就少得多。

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直到現在,一般的交響樂、歌劇和舞劇作品,多半應用大交響樂隊,大交響樂隊使用的樂器通常包括有:

絃樂器:小提琴十二至十六個,第二小提琴十

至十四個,中提琴八至十二個,大提琴六至十個,低音提琴六至十個。

木管樂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和大管各二至三個,此外往往還加用這些樂器的變形樂器,例如短笛(偶爾也採用中音長笛)、中音雙簧管(或英國管,偶爾也採用抒情雙簧管)、低音單簧管(偶爾也採用小單簧管、中音或倍低音單簧管)和低音大管等。

銅管樂器:法國號四個,小號二至三個,長號三個,大號一個或兩個。

打擊樂器:定音鼓、三角鐵、小鼓、鈸和大鼓等。

除了上述四組樂器外,往往還加用豎琴,而且多半是用兩個。大交響樂隊大約由六十至九十人組成,但也有一百人以上的。這種樂隊有時也壓縮一部分樂器的數量,特別是減少絃樂器的數量、但有時也擴大某一組樂器中的個別樂器的數量或全組樂器的數量,以及加用一般樂隊少見的個別樂器,如鋼琴或管風琴等。

從小交響樂隊和大交響樂隊使用的樂器種類上可以看出,長號是決定樂隊所屬的類型的標誌。缺少長號的樂隊只能算是小交響樂隊,因為一個大交響樂隊必須有三個長號和一至兩個大號。如果只有一個長號,也只能算是小交響樂隊。

三、總結

我們已經把交響樂隊中各級樂器都簡略介紹過了,現在再講一講這些樂器在數量上的比例關係。上面説過,絃樂器組的樂器數量最多,單是小提琴就有十多個,但是其他各組中的每一種樂器一般只用兩三個,甚至也有隻用一個的。每一種樂器所能奏出的音是不盡相同的,有的容易奏出高的音,有的容易奏出低的音,有的容易奏出快速度的活潑的旋律,有的則適合於奏出徐緩悠揚的曲調。把這些不同性能的樂器結合在一起,就得考慮到使這些樂器能夠相輔相成,而不是互相妨礙。因此首先就得使這些樂器在數量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現代樂隊中的樂器配置是在十八世紀中葉形成的,在這之後雖然樂隊的組織日漸擴大,但是樂隊中各組樂器的比例並沒有多大變化。

高中音樂鑑賞教學設計 篇三

時間飛逝,轉眼一學期的工作已接近尾聲,回想一學期的工作,有很多感觸,音樂教育教學每年都反反覆覆,但在每年反覆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卻有着不同的收穫。現將這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

二、課堂管理

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表現,上課儘量讓學生學的輕鬆、愉快,多用鼓勵的言語來激勵學生,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好的教學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課堂上出現的個別不遵守紀律的學生,給予批評教育,以講道理的形式批評,使他改之。

三、教學中取得的成績與經驗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的基礎上,運用範唱方式於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啟發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思想教育。在唱歌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演唱 要有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準確發音,清晰的咬字,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不斷提高唱歌的藝術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本着讓學生從“要我學————我想學————我要學”這一過程進行轉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對教材的目標進行了設定。並根據高中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取捨,安排了本學期的教學計劃,配合學校強勢推進教學改革。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一方面

在教學模式上採用一些適時有效的設問,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另一方面通過生活方面的東西相結合,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實效性。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悦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

四、努力方向

1、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 面有更大進步。

3、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平時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唱結合,減輕學生的負擔。

以上是對本學期思想工作的一點點總結,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繼續努力,揚長避短,使自己的思想覺悟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不斷增強,各項工作更加出色。

高中音樂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作品《鐵蹄下的歌女》,激發愛國熱情。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歌曲的賞析以及對《風雲兒女》片段欣賞,體會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歌女的悽楚生活及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之情。

【知識與技能】

瞭解歌曲創作背景,體會歌曲旋律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會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歌女的悽楚生活及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之情。

【難點】

瞭解歌曲創作背景,通過學習作品《鐵蹄下的歌女》,激發愛國熱情。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義勇軍進行曲》,提問:每當國歌響起時,你會有一種什麼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當這首《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時,就會有一種自豪感,立馬想到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愛國情懷。這首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選自電影《風雲兒女》,在這部影片當中還有一首著名的插曲,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鐵蹄下的歌女》。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鐵蹄下的歌女》並提問:這首歌曲表達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是一種悲痛的情緒。

2、教師介紹電影《風雲兒女》

這首《鐵蹄下的歌女》是電影《風雲兒女》插曲,影片講述了在抗戰時期,只顧享樂的詩人辛白華,最終因為摯友樑質夫的犧牲而投入抗戰的故事。

3、教師播放全曲,提問:歌曲分為幾個部分?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共有三部分。

(三)分段賞析

1、教師播放第一部分,提問:大家現在仔細聆聽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它的旋律特點是怎樣的?

又表達什麼樣的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第一段前兩句為氣息悠長的抒情性旋律,表現了歌女們不甘痛苦生活的心情;後兩句節奏緊湊的朗誦性旋律,表現了歌女們心中的不平和對黑暗社會的質詢。

2、教師播放第二部分,提問:樂曲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有哪些不同,它又表達了什麼?同桌間進行討論。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相比,第二段轉入字字血淚的敍述,音調中充滿了辛酸與悽楚。這一段的音樂處理剛好和第一段相反,節奏緊湊的朗誦性旋律挪前,氣息悠長的抒情性旋律移後,使“嚐盡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遠的漂流”兩句更為突出,更為感人。

3、教師播放第三段,請學生總結第三段的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第三段綜合了前兩段的音調和節奏,前兩句仍是不平的吶喊,隨後節奏突然拉長,音樂到達了最激動人心的高潮,表現了“被鞭撻得遍體鱗傷”的歌女不可抑制的憤懣之情。

4、教師播放全曲,請學生結合各段的分析,總結整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和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進行補充總結:這首歌的語音、聲調、語氣和情緒的變化,與音調、節奏的結合非常貼切,音樂的處理與塑造的形象十分吻合,裝飾音的運用富於女性的特點,樂句從弱拍上起的手法,突出了部分歌詞的內容及柔中帶剛的表達方式,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弱者不平的吶喊。

(四)拓展延伸

教師播放《風雲兒女》片段,提問:大家通過這段影片以及歌曲,談一談聶耳創作這首歌曲對社會的影響。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作者以一個飽受侵害、被人們所賤視的歌女的角度,發出了沉重的控訴。他深刻地揭示了歌女內心所藴藏的崇高的愛國熱情。這首歌成功地塑造一個在中國三十年代三座大山壓迫下,受盡生活折磨而又善良的中國婦女的典型形象。

舊中國的歌女是壓在社會底層的“弱者”,聶耳對歌女的痛苦生活十分熟悉,他懷着對這些“到處哀歌”“永遠飄流”的歌女們的深切同情,寫下了這首女聲獨唱歌曲。歌中用了極其簡煉的音樂素材,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弱女子不平的吶喊和在她們備受摧殘的心靈深處躍動的愛國熱情。整個作品藴含着催人淚下的悲劇力量,被譽為我國近代音樂史上抒情歌曲的典範之作。

(五)小結作業

1、教師:課堂接近尾聲,請學生談談收穫。

2、課後大家觀看《風雲兒女》整部電影,並互相交流觀後感

四、板書設計

高中音樂教案 篇五

活動形式:鋼琴課

活動內容:《青蛙跳舞》

內容分析:

《青蛙跳舞》是《幼兒鋼琴基礎教程》第一冊的曲子。難易程度方面屬於難度較高的曲子,因為樂曲裏面不僅有跳音與保持音及雙音的不同演奏形式、有強、弱等感情標記,而且在識譜方面音符的跨越性比較大,還有三個最近剛學的的音符。再者,要彈出樂曲特有的意境也需要用心去體會。總之,這首樂曲學習點較多,是一首比較有價值的幼兒鋼琴練習曲。

活動目標:

1、感受《青蛙跳舞》所描寫的意境。

2、熟練的識譜、唱譜,能在教師的提示下根據調式找出曲中的變化音,認識曲子中“跳音、保持音、休止符、強、弱”等標記。

3、分手練習,能比較流暢的彈奏,邊唱邊彈。樂曲節奏準確。能準確表現四三拍的節奏特點

4、簡單瞭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代表作品。

活動重點:

識譜、分手彈奏

授課對象:

王曉語邱泊斐、苗淑沛

活動準備:

曲譜一份、音符多個、錄音機、青蛙圖片一張、教師準確的示範演奏、音樂磁帶《捉迷藏》

活動過程:

一、以“小音符捉迷藏”的形式,引導幼兒複習高、低音譜表上學過的音符。重點複習與《青蛙跳舞》相關的音符。

二、教師出示青蛙圖片,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有關小青蛙的曲子。

教師示範演奏,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識譜、唱譜

1、出示高音譜表上的樂譜。

①請幼兒觀察“這是幾拍的曲子?”(3/4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三拍)

“音符上有什麼標記?”(引導幼兒説出跳音,保持音記號)

“都有哪幾拍的音符、各唱幾拍?”(四分跳音,附點二分音符,各唱半拍,三拍)

“有變化音嗎?”(引導幼兒看譜號後面的調號,知道是G大調,變化音為#F)

②教師引導幼兒演唱高音譜表上的樂譜,用節拍器伴奏。

要求:節奏準確,跳音要唱出來。

③教師彈琴,幼兒人手一本書唱譜。

④幼兒一一演唱,檢查幼兒的識譜情況。

2、出示低音譜表

①“你看到了哪些標記?“(休止符、雙音跳音)

②“休止符有幾種?”(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各休止1小節及1拍)

“雙音由哪些音符組成?”(請幼兒在鋼琴上找出並彈出來,教師逐一檢查)

③“雙音像什麼?”(青蛙的叫聲,初步感受樂曲的意境)

四、幼兒練習彈奏,教師指導

1、先練習右手部分,教師示範講解跳音彈奏要領:樂曲活潑、可愛、可用指尖部分把跳音彈出來,彈輕巧。

①幼兒練習,教師巡迴指導,要求邊唱邊彈,節奏準確,跳音要彈的有跳躍感。

②逐一檢查右手的彈奏。

2、練習左手的彈奏。

①教師示範、講解。重點講解雙音的彈奏要領:手指準備好,有跳躍感,要利用好休止符的時間來快速的找下一個雙音,雙音下鍵要統一,音色要統一。

②幼兒練習,教師巡迴指導。要求邊彈邊數拍子。

③教師逐一檢查左手彈奏

3、幼兒自由練習左、右手。

教師根據幼兒在彈奏中出現的個別問題,單獨指導。

五、幼兒欣賞教師的完整彈奏,感受樂曲的意境。

幼兒聽樂曲自由表演。

六、欣賞丁善德的代表作《捉迷藏》結束。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六

一、學習目標

(一)聆聽《雄心壯志衝雲天》、《家住安源》唱段,瞭解唱段內容,感受體驗現代戲曲音樂的表現力,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享受表演唱段的樂趣。

(二)瞭解京劇音樂的聲腔、板式、伴奏、行當以及現代京劇基本知識。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聆聽《雄心壯志衝雲天》及《家住安源》,感受、體驗其變化着的音樂情緒,掌握一些有關聲腔、板式、伴奏、行當及現代京劇的知識。難點:理解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板式、伴奏,在戲曲情感、情緒渲染表現中各自獨立而又相互幫襯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唱段初次欣賞;引領學生思考教師課前已準備的試題板所示思考題目(題目的擬定主要圍繞學習目標和知識重點中的內容,難易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而定)。

(二)二次欣賞唱段中重點部分節選,引領學生邊聽邊依據題板、記錄作答。

1、再次欣賞:學生間的交流,教師針對某些學生中還不清楚的知識點,進行講解、總結、歸納後再次欣賞。

2、分組展示學生藝術實踐活動:從完整唱段中根據聲腔及板式的特點,有目的挑選簡單的局部唱段讓學生分組進行唱段模仿、板式節奏敲擊體驗。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學生資源(二)多媒體資源(三)網絡資源

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建議

(一)知識的學習,採用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預習式學習方法,每個人蒐集的資料互相交流,共享。同時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順帶講解有關音樂知識。

(二)重要唱段的瞭解、掌握,採用針對性多次重複聽賞、聽辨法以及模唱唱段來獲得在感受體驗中的音樂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七、教學評價建議

(一)能基本掌握中國戲曲的聲腔、板式、伴奏、行當等以及現代京劇基本知識,能在課堂上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

(二)能與他人或小組間進行合作,唱上一小段現代京戲唱段並能進行表演設計。

高中音樂活動課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聆聽《金蛇狂舞》,感受、體驗其熱鬧、活潑的音樂情緒,體會江南人民賽龍船的熱烈場景和歡騰的情緒。

【過程與方法】

在感受、體驗以及小組合作學習,在理解音樂作品的基礎上認識聶耳及其創作特點,掌握這位革命音樂家的偉大貢獻。

【知識與技能】

帶感情哼唱作品,認識作品的創作手法,體會作品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反覆聽賞音樂作品,體會作者表達的音樂情感,認識瞭解聶耳及其音樂創作。

【難點】

理解並掌握螺螄結頂的傳統作曲技法。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師為學生播放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剪輯視頻,並請同學們仔細留意:“視頻中出現的曲子的名字是什麼,你在哪裏聽過?”

學生自由回答。(《金蛇狂舞》)

2、教師總結並追問:“這樣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給現場營造了什麼樣的效果呢?”由此,順勢導入本課。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樂曲,樂曲表達了什麼情緒?聽此樂曲可以想象一幅什麼樣的場景?(歡騰的情緒;營造了節日氛圍,表現了江南人民在節日的夜晚賽龍舟的熱烈場景)

2、請同學們通過以往的歷史常識結合課前的預習,簡單介紹聶耳生平,教師做適當總結。(聶耳,是我國30年代的作曲家,一生雖然短暫,但是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歌詠運動的創作之中,也被稱為是“人民音樂家”。它的創作領域包括羣眾歌曲、抒情歌曲、若干電影音樂作品以及民間器樂合奏曲,代表作品《碼頭工人》、《鐵蹄下的歌女》、《翠湖春曉》等等。)

3、樂曲的體裁形式是什麼?(民樂合奏曲)

(三)探究學習

1、再次聆聽《金蛇狂舞》,通過欣賞和觀察樂譜,學生劃分樂段,教師做總結。(樂曲分為幾個部分?樂曲演奏主要由哪些樂器組成?全曲由三部分反覆交替組成循環結構,樂譜上已經標註了分段記號。以鑼、鼓等打擊樂器為主,渲染了熱烈歡騰的氣氛,也使樂曲民族特色更加鮮明。)

2、分段聽賞音樂作品。

(1)分析第一段

聆聽第一段,這段音樂描述了什麼場景?(比賽開始時整裝待發,人聲鼎沸的場面。)

帶領學生哼唱旋律。

(2)分析第二段

聆聽第二段,並思考:這一段在情緒上與第一段相比有什麼不同?作者是如何來表現的?(情緒更加熱烈,節奏更加緊湊、力度加強、速度變快。)

帶領學生哼唱旋律。

(3)分析第三段。

聽賞第三段音樂,並思考:金蛇和狂舞分別指的是什麼?(金蛇——江面上比賽的龍舟,狂舞——龍舟隊爭先恐後競賽的場面。)

3、探尋音樂的創作手法。

請同學們仔細聆聽作品,並結合第三段的樂譜,教師彈琴,學生通過分組對唱、接龍的方式仔細展開思考:在這段旋律中你能否發現什麼規律呢?這是一種什麼創作手法?(樂句之間上下呼應、呈現出逐漸緊縮的形式,最終以簡潔的單音結束全曲。這是我國傳統音樂創作中經常使用的一種作曲手法,叫做“螺螄(si)結頂”。)

4、思考為什麼運用“螺螄結頂”這種創作手法?怎樣演奏才能更準確的表達音樂情感?(“螺螄結頂”可以很形象呈現問答句式;演奏時,一問一答要體現出一強一弱的演奏效果,形成鮮明的力度對比。整體速度稍快些,這樣基本上就能把作品的整體情感準確的表現出來。)

5、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得到了哪些啟發?

(三)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同學們瞭解施光南的聲樂作品——請同學們欣賞《打起手鼓唱起歌》以及《祝酒歌》,並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同樣被稱為“人民音樂家”的兩個人,為什麼在音樂創作上有着不同的風格呢?

學生討論,並自由發言。

2、師生共同總結。(兩位作曲家生活於完全不同點歷史時期——解放前和解放後,因此,藝術家的創作與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四)小結作業

1、師生用問答的形式,共同總結本課主旨。(結合時代背景欣賞音樂作品,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音樂文化)

2、下節課我們以“人民革命音樂家”為主題召開一次音樂賞聽會,同學們在課下整理文本及音響資料,下節課分享。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八

一、教學目的

1、瞭解京劇的基礎知識(起源、唱腔、伴奏樂器、表演形式、人物行當等)。

2、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懂得繼承和宏揚民族文化的意義。

3、教學方式:演示,教師講解、示範。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⑴聽歌曲:《唱臉譜》

[師]這首歌曲是關於我們的國粹——京劇的。京劇是流行全國各地的戲曲劇種之一。我國的戲曲藝術與古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種。而我國的戲曲的藝術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其中京劇又被譽為是我國的國粹。隨着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京劇藝術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愛,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國拜師學藝,把我國的藝術帶到他們的國家中去。那麼我們作為一箇中國人,對自己的國粹瞭解多少呢?

⑵談談對京劇的認識。(學生討論回答)

2、京劇藝術基礎知識

(1)起源:京劇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

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種以微調“二簧”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崑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

在200年的發展歷程中,京劇在唱詞、唸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發明,終於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

(2)角色的分類與臉譜:

“生、旦、淨、醜”是什麼?其實不過是角色分類。

“生”是男性正面角色。

“旦”是女性正面角色。

“淨”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

“醜”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種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臉譜、扮相等,只要演員一上場,你一望便知。

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也是理解劇情的關鍵。

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者。

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者。

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兇詐者。

金臉和銀臉是神祕,代表神妖。

(裏分別有不同的臉譜。以便學生認識,和區分)

(3)京劇的音樂

聲腔:唱腔和伴奏統稱聲腔。以板式變化為主,又因不同行當形成生腔和旦腔。

唸白:“念”指人物吟誦詩句,富有節奏韻律感,音樂性較強;“白”指人物之間的對話。分韻白和京白。

(練習對話片段男:哥哥,哥哥……女:兄弟,你哥哥出去做買賣去了,叫你等他一會兒。男:哦,等他一等。女:是。)

打擊樂:通過打擊樂器有節奏的擊打,掌握全場演出的節奏,人物情緒和唱腔的演唱。

京劇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

曲牌音樂:京劇樂隊中的管絃樂器,除擔任唱腔的伴奏外,還演奏各種純樂器曲牌,作為劇中的過場音樂和配合啞劇式的表演,曲牌多從崑曲中借用。

如:“京胡曲牌”“嗩吶曲牌”“笛子曲牌”。

做:舞蹈化的形體動作(看餵雞片段,讓學生模仿)

打:傳統武術和跌打技藝的結合(講述蓋叫天事蹟)

3、京劇欣賞與學習

欣賞《鍘美案》選段

劇情簡介:陳世美得中狀元,招為駙馬後不認前妻秦香蓮母子,反差韓琦於土地廟殺害。韓不忍,遂放其逃走後自刎。香蓮憤之,攔轎喊冤。包拯出面,良言相勸陳世美,無果。包拯伸張正義,不顧皇親勢大,按律處陳世美以斬刑。

唱詞:【西皮導板】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原板】尊一聲駙馬宮細聽端的,可記得端午日朝賀天子,在朝房與駙馬你相過了麪皮,我相你眉長眉短有兒女,膀高膀低定有前妻,我勸你相認是正理,(白)駙馬,禍到臨頭悔不及

欣賞此曲,並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劇中的臉譜,人物以及音樂。

學唱選段:《甘灑熱血寫春秋》

4、課後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京劇的一些基礎知識,並欣賞和學習了京劇的音樂。希望大家能瞭解我國優秀戲曲文化,並能夠熱愛這一中國的國粹。下課。

高中音樂教學教案 篇九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的組織工作計劃,結合本學期的教育工作時間,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完成好本學期的教育工作任務。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正處於創團,唱歌較困難。

2、學生素質差,膽子小,缺乏表演潛意識的能力。 3、學員對音樂的學習,觀念不正確。

三、教材分析

1、高五級學沿海版第二冊,以唱歌為主,分五部分共9課。安排19課時,其中複習考試2課時,機動1課時,實際授課16課時。 2、高二級學沿海版第四冊,以欣賞為主,分四部分,共8課。安排20課時,其中機動2課時,複習考試2課時,實際授課16課時。

四、工作任務:

1、高一、二級音樂教材教學內容,每週一節。 2、現代舞學校有關音樂方面的文娛工作。

五、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性,指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培植的教育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操守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而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有獨立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

4、瞭解我國各民族主義優秀的介紹民族民間音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瞭解國外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鑑賞的能力。

六、教學措施

1、高一、二級的音樂教材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優化課堂的“教”與“學”過程,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學員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互相滲透,融洽工具書中各部分內容,徹底改變枯燥又單一的課型。

3、注重導入部分的設計,以“引趣”貫穿整個教學研究過程。 4、課外第二課堂,本學期計劃以訓練歌唱技巧為主,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體安排:

周次高一級高二級

1《嶺南春早》《編鐘》

2廣東音樂古琴

3廣東山歌印安人的音樂

4《故鄉的親人》歐、非黑、非裔的音樂風格和特點

5《噢!蘇珊娜》北美洲的音樂

6亞洲的一曲中國民歌的題材

7圓舞曲中國民歌形式的。分類

8小步舞曲民管樂簡介

9瑪祖卡、波蘭舞曲古曲欣賞

10會考會考

11進行曲簡介國族調式

12《軍隊進行曲》《在太行山上》

13《送別》《黃河大合唱》

14《問》抗戰時期的音樂

15《快樂的鐵匠》貝多芬簡介

16至17終考終考

這就是本學期我要教授的副校長課程了。音樂並不是一門很重要的培訓課程,所以每個班級三節一個多星期也就只有一節音樂課,所以我帶了整個年級的學生音樂學習。在我漸次的教學中,我有了更多的進步,這才是我一直年後最渴望自己做到了。音樂教學並不艱難,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藝術創作氣息,這才是我最偏愛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重點注意這一點的! 高中音樂教學總結2

高中音樂活動課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欣賞幾首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認識、理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民歌的風格特徵。

2、知識與技能:認識“長調”、“囊瑪”、“愛情歌曲”等民歌體裁。從旋律、節奏特點等方面對三個民族的音樂進行比較。

3、過程和方法:學生分成三個組,分別代表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各組對自己收集到的本民族的地理、風土人情、文化傳統等方面進行分析,進而對民族音樂產生、發展做適當的探究。

教學重點:

聆聽《遼闊的草原》、《宗巴朗鬆》、《牡丹汗》三首民歌,通過對比欣賞,分辨不同民族的音樂特點。

教學難點:

從旋律、節奏等音樂要素方面進行比較,認識三個民族的音樂特徵。

教學過程:

(一)學生服裝走秀導入。三組學生分別派出三人展示本民族的服裝並做些典型舞蹈動作,讓學生先從視覺上感受三個民族的風格。

(二)學生作業展示:三組各選派一名代表介紹三個民族的地理、風土人情等。

1、介紹蒙古族:每年7月、8月間,草原要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那達慕”源於古代“祭敖包”的儀式,現已成為歡慶豐收的娛樂節日。摔跤是“那達慕”的主要內容。除摔跤之外,“那達慕”上還舉行射箭、賽馬、馬術、賽駱駝等豐富多彩的比賽和歌舞表演。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長調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敍事,又長於抒情,表達了草原兒女獨有的深情。長調流行於牧區,而短調則流行於半農半牧區。蒙古族的舞蹈節奏歡快,動作剛勁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馬步最有特色,表現了蒙古族人民淳樸、熱情、粗獷的氣質。

2、介紹藏族: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轉法輪,有許多的廟宇,有大大的佛像,有青顆酒,有潔白的哈達,有鬧分裂的**喇嘛,有金瓶簽定的轉世靈童。

3、教師:下面有請阿凡提大叔介紹他們的風俗習慣。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新疆有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瓜、羊肉串;維吾爾族姑娘的小辮、大叔的大八字鬍、穿五彩斑斕的衣衫、戴各種做工精細的首飾和繡花帽;節日還舉行賽馬和叼羊比賽。旅遊勝地有:火焰山、天池等地。

(三)欣賞蒙古族民歌《遼闊的草原》

教師提問:

1、這首歌曲在旋律和節奏上有什麼特點?

2、這是屬於“長調”歌曲還是“短調”歌曲?

(四)欣賞藏族民歌《宗巴朗鬆》

1、教師:今天老師帶你們欣賞西藏民歌,請看大屏幕,音樂響起才旦卓瑪演唱的《宗巴朗鬆》。

2、聽後提問:你們對西藏歌曲瞭解多少?給你們的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3、教師:西藏被稱為歌舞之鄉,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藏族音樂可分為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和宮廷音樂三大類,《宗巴朗鬆》屬於民間音樂的歌舞音樂。教師介紹囊瑪音調特點。

4、請同學列舉知道的藏族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比較流行的有《高原紅》、《神奇的九寨》、《青藏高原》。

(五)欣賞維吾爾族民歌《牡丹汗》。

學生邊欣賞邊思考問題:1、該曲是一首描寫愛情的歌曲;主要的演奏樂器是冬不拉和手鼓;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歌詞寓意深刻。

2、教師演唱一首具有新疆典型節奏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見課件完成選擇題

(1)新疆民歌的節奏特點是(do)

do明快re緩慢mi自由

(2)新疆民歌的旋律特點是(mi)

do悠長高亢re婉轉抒情mi生動活潑

(3)新疆音樂常用的樂器有(re、mi、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