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音樂七子之歌教案精品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2W

國中音樂七子之歌教案精品

國中音樂七子之歌教案優秀範文一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會演唱《七子之歌》學會相關的樂理知識。理解《七子之歌》中的深厚感情。

二、教學時間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1節課

一、情感導入與歌曲欣賞體驗

1、導入:以輕聲的《七子之歌—澳門》的歌曲錄音為背景音樂,教師板書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詩人的主要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

2、提問:這句格言出自哪位詩人?他與歌曲《七子之歌—澳門》有什麼關係?

3、師生共議:這句格言出自我國現代着名愛國詩人、學者、烈士聞一多先生,它鐫刻在清華大學聞亭下的聞一多先生雕像後面的石壁上。正是聞一多先生對祖國深沉的愛,使他創作了《七子之歌》的愛國詩篇,在1925年7月4日發表在《現代評論》上。《七子之歌》是一部組詩,組詩一共分七章。它們分別是: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衞;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澳門》是組詩中為首的一章。1997年,在澳門即將回歸之際,作曲家李海鷹,用深沉、誠摯的曲調為《澳門》這首詩譜上了曲。自此,他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心聲,響徹了神州大地。

4、請同學們看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澳門歲月》中的主題曲《七子之歌—澳門》。

5、師生共議:片中擔任領唱的年僅七歲的澳門小姑娘容韻林的那雙充滿童真的眼中彷彿注視着400年的澳門滄桑,蕩瀾着40萬澳門同胞的炙淚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動了億萬炎黃子孫的心,牽動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二、歌曲演唱與處理

1、請幾位會唱這首歌的同學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門》。

2、師生評議、討論如何更好的表現作品:(1)要將表現歌曲的感情置於核心的地位。(2)歌曲的第一樂段要以真誠的傾訴為基調,去表現彷彿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對母親的思念之情。(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喚為基調,去抒發離別已久的遊子渴望迴歸祖**親懷抱的強烈感情。

3、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礎上,教師用鋼琴彈奏歌譜,師生共同演唱歌譜,做進一步的體驗。引導學生以音樂為本,感悟作品的音樂風格和表現形式:(1)旋律線的進行。如:上行中的大跳5 3,下行中的3 21 65 。(2)節奏中的休止符。(3)速度、力度變化。(4)演唱狀態。

4、如歌的朗誦歌詞。

5、演唱歌曲;和伴奏帶。

三、聽賞《1997 天地人》序曲

1、教師導語:聞一多先生創作的《七子之歌》抒發了愛祖國、愛人民的主題。如今,愛的內容更寬泛,意義更深遠。一個正直的公民,不僅要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而且要愛世界、愛人類、愛地球。

2、聽賞交響曲《1997 天地人》序曲(不出示標題,為下節課做鋪墊)。

第2節課

一、欣賞交響曲《1997 天地人》序曲

1、音畫同步:在音樂聲中出示作品的標題和香港的夜景圖像,提示同學去想象音樂的意境。

2、簡介作品:交響曲《1997 天地人》是中國旅美作曲家譚盾創作的,1997年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演。全曲共分天、地、人三個樂章,莊嚴壯麗的古代編鐘聲;天使般純潔的童聲;大提琴低緩的吟唱;交響樂隊熱情的合奏;表現了歡樂祥和的氣氛。作品淋漓酣暢的抒發了香港迴歸祖國的莊嚴時刻,億萬炎黃子孫的豪邁心情,同時表達了中華兒女經歷了百年滄桑對祖**親的深深祝福。

二、復聽作品

1、將交響曲《1997 天地人》序曲當中編鐘、童聲合唱、大提琴獨奏及樂隊合奏出現的順序在圖中標示出來,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普天同慶的場面。

2、樂曲的高潮處由弱漸強,多次出現下列節奏型:X X X X X0 , 請同學隨音樂的力度變化擊這一節奏型。

三、播放歌曲《東方之珠》、《鼓浪嶼之波》,出示課件歌單,請同學隨錄音一起演唱。

四、分析《東方之珠》、《鼓浪嶼之波》兩首歌曲在音樂表現方法上的異同。

曲目 相同 不同

東方之珠 音樂創作手法 曲式結構、風格 音樂與高潮處理法 歌詞表達方式 表達的情感

前部分情緒平靜、旋律流暢;都採用切分節奏及三拍長音。後部分為音樂的高潮,都用了大跳音程和弱起拍的表現手法。 抒情、細膩而深沉的歌曲;都是二段體結構。 A:三連音的應用。

B:連續上行幾個樂音的應用,形成樂段色彩的變化。 含蓄、富有詩意 表達炎黃子孫對香港的無比愛戀之情。

鼓浪嶼之波 A:由高到底,連續四組“遞音”下行。B:音程大跳,加強歌曲的動力,形成歌曲的新鮮感。 傾訴、直白 思念台灣親人,盼望祖國早日統一,渴望親人早日團聚的一片真情。

五、教師演唱

一首自己譜曲的歌曲《消失的愛》,這首歌的詞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台灣,孤獨、病殘、年逾古稀的台灣老人,歌詞表現了老人對年輕時代在大陸的一位姑娘的思念之情:台灣和大陸千古一脈,是祖**親的一個孩子,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台灣與大陸尚處於隔離狀態,海峽兩岸的人民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盼望親人早日團聚!

感受:

這節課是《七子之歌》的第一課時,作者注重了信息資料的蒐集與整理。閲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作者及課文背景的資料,實際就是讓學生在蒐集的過程中,瞭解詩歌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創作激情,從而為準確體悟詩歌所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使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培養。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老師。而創設情境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讓教學進入情感領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憑藉情境,把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在悠揚、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門》音樂聲中,開始了這堂課的學習。

《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學美國期間創作的一組組詩,共七首。教材選用了其中的兩首,另外五首首分別是《台灣》《威海衞》

《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七子”指的是中國的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衞、九龍、廣州灣和旅順大連這七個地方。這七個地方如同祖**親的七個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們曾經受盡了列強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當中。本篇課文生字詞較多,預習顯得尤為重要。詩歌內容時代久遠,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聞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礎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

在瞭解“七子”含義時,我展示了幾組母子情深的圖片,用來調動學生情感共鳴,使學生真正的去理解一個離開母親的孩子的心情。不由的產生與當時澳門民眾一樣的悲憤之情,一樣的傷心之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中悟境,讀中悟情,使文中的事和物活化,這樣的朗讀才會

“有聲有色”,這樣的朗讀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作者生生流動着的感情。

在本課的學習中,在讀通順詩歌的基礎上,她給予學生質疑的時間:“在詩歌的內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不解與疑惑。她緊緊把握好教材,明確重點難點,對課堂教學的目的進程做到了心中有數,將有價值的疑問因勢利導,納入自己的教學思路中,如學生提出的為什麼稱為“媽港”?擄去肉體是什麼意思?對學生提出的枝節問題如生詞的意思,我靈活處理, 讓學生互相解決,從而牢牢把握課文的中心。

國中音樂七子之歌教案優秀範文二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詩人在滿懷喪權辱國的悲憤中呼喚母親的基礎上,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體會兒女離開母親太久的感情。

2 、通過背景資料,體會詩歌表達的主要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時間: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迴歸”這一主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看黑板,齊讀課題——《七子之歌》。

2、初讀課文,你們知道了誰對母親唱着歌?唱的什麼歌?(板書:赤子之歌)

二、品讀詩歌,掌握學法。

1、朗讀《澳門》,找出詩歌中你們認為最具震撼力的詞語和句子在文中劃出來並説明你們的理由。(教師相機引導並板書:夢寐不忘)預設:

(1)學生談到“太久了”,教師就應該巧妙地指導學法,引導學生聯繫前文中的“襁褓”“媽港”等詞語,並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課前閲讀的“媽港”這個名字的來歷的資料,談體會,感受每一箇中國人的悲痛之情。(相機板書:悲副板書的全部內容)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讀表達你的感受?個性化朗讀體驗。

(2)學生他談到“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着我內心的靈魂。”教師相機追問:“擄去”的意思是什麼?被侵略者擄去的究竟是什麼?請大家閲讀大屏幕上的資料學生交流閲讀後的理解(侵略者擄去了土地、金錢、資源„„)作為一個澳門人,看到自己家鄉的土地被佔,資源被搶走,沒有做人的尊嚴,他會怎樣?(憤怒、生氣;相機板書:憤)讀出你的憤怒與生氣。過渡語:是啊,雖然失去如此多的東西,但是搶不走的是我對祖國的什麼?(熱愛)正如詩人所寫的:祖國,你依然保管着我的靈魂。句中的“依然”一詞,和文中哪個詞相對應?(夢寐不忘)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感受?

(3)(放音樂)伴隨着悠揚的樂聲,試着用我們的朗讀表現出我們的種.種感受來。

2、看板書,總結學習《澳門》的讀書方法,並運用這些方法,同桌之間互相幫助,自主朗讀《香港》、《台灣》這兩首詩,準備一會兒開展以同桌為單位的朗讀競賽。朗讀彙報,師生互動評價。評價中,教師相機板書:聲聲呼喚、戰歌高唱

三、回顧歷史,演唱表達情感。

過渡語:一次次期盼,一聲聲呼喚,六個孩子已相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請看大屏幕

回首這段歷史,你們的心情怎樣?教師相機板書:愛國主義精神的勝利澳門迴歸前夕,作曲家李海鷹為《澳門》這首詩譜寫了曲子,我們和着旋律,一起唱起來吧。

四、面對現實,藴藏激情。

確實,當其他六子在母親温暖的懷抱中安然入睡時,台灣正隔着台灣海峽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親,我們相信台灣之迴歸一定會實現,讓我們在分享台灣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中靜靜地等待着吧!

國中音樂七子之歌教案優秀範文三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 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着重引導學生體會兒女離開母親

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握教學設計>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上課前,請同學們先聽一首歌,會唱的同學可以跟着小聲唱。(放音樂《七子之歌》) 這是一首什麼歌?(《七子之歌》)對,這是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中的主題曲,歌曲樸素真摯、深刻感人,引起中國億萬同胞的強烈反響,大家聽了這首歌后不禁潸然淚下。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歌的歌詞並非為澳門迴歸而寫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題為《七子之歌》的組詩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已故愛國學者、詩人聞一多。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這首詩歌《七子之歌》(板書:七子之歌_ 聞一多)請齊讀課題。同學們請看,這個課題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教學設計>文章課題有什麼不同?(加了註解號了)對課文做了怎樣的註釋?(學生來念101頁)從註釋你知道了什麼?(本文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學美國期間創作的一組組詩,共七首。教材選用了其中的三首,另外四首分別是《威海衞》《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錄音)請同學來聽錄音,課文中有許多難讀的生字詞,同學們聽時一定要注意。

2.請同學用自己最好的讀書姿勢再來讀課文,遇到難讀的生字詞同位可以互相交流。

3.先來交流同學們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課件出示:澳門 香港 靈魂 鳳闕 吞嚥 哭泣 號啕

(1)指名讀,全班訂正(解詞:鳳闕:宮殿 號啕:大聲哭泣)

(2)指名領讀。

課件出示難讀的詞:襁褓 擄去 黃豹 獰惡 啖着

(1)指名讀,全班訂正(解詞:襁褓:包裹嬰兒用的東西。擄去:搶去 獰惡:非常兇惡)

(2)指名領讀。

三、深入理解、體會感情

1.學習《澳門》

(1)指名讀第一首詩。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自己從這首詩中能體會到什麼?(澳門離開母親的太久了,渴望迴歸的強烈感情)從哪體會到的?(板書:太久了 夢寐不忘 我要回來) 太久了?有多久?(三百年)在這三百年裏,他們搶去的是我的肉體,但搶不去的是什

麼?(我的靈魂、我那顆中國心) 夢寐不忘。(睡覺做夢都不忘記)多少年來我夢寐不忘自己的生母。同學們請你們想想,當你們離開自己的媽媽一天、十天、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你會怎樣?三百年這是一段多長的時間,這又是一種多深的母子情啊?你能感受到嗎?還從哪你能體會出來?

背誦:(6人小組分句讀,最後一句齊讀,要求不看書)

小組彙報

過渡:《澳門》這首詩表達了兒女離開母親也太久,渴望迴歸的強烈的感情,《香港》這個和澳門有着同樣經歷的

2.學習《香港》

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自學《香港》這首詩。

我們就以感情朗讀彙報交流。

感情讀:小組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選出讀得最好的同學讀、小組成員齊讀、男女生分讀、每人一句表演讀等。)

四、拓展

1.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兩個

2.出示課件:香港、澳門迴歸資料,教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