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48W

四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多篇)

人教版四年級美術上冊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通過引導學生對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功能的觀察和分析,瞭解它們的結構和作用,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熱情,充分的讓學生體會創造的愉悦。

教學目標: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瞭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異,感受豐富的聯想和大膽的表現帶給我們的樂趣。

2、根據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通過思考討論進行描述能夠敢於聯想,用於實踐。

3、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對日用品的聯想,感受豐富的聯想和大膽的表現過程中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對生活日用品的聯想,認識到豐富的聯想和大膽的表現,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熱情。

難點:引導學生對生活日用品產生聯想,並把自己的聯想表達出來。

(三)教學準備:

有關生活日用品、課件、各種工具和材料。

(四)教學過程:

同學們,老師聽説我們班的學生特別聰明,那麼老師想考考大家,看看你們到底像不像老師聽説的那樣?我們來做個猜謎遊戲怎麼樣?(課件出示圖片)

猜猜這是什麼?(球拍、秒錶)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出示課題:14.生活日用品的聯想

二、新授:

師:誰能説説你對“聯想”這個詞是怎樣理解的?

生1:根據某事物進行想象。

生2:看見此事物而想到的東西。

師小結:由某一事物而想起其他與之相關的另一事物。這就是“聯想”。

2、如何進行聯想呢?讓我們找方法:(課件)

①考考你:(圖片外形)猜這是什麼?勺子、秒錶問:是根據日用品的什麼猜想出來的?

生:外形(板書)

小結:同一角度觀察,每個人會產生不同的聯想。

②(圖片勺子)問:這些都是什麼,老師給它變了?

生:角度。師補充:我們可以多角度觀察。(板書多角度)小結:同一個勺子變換角度,會產生不同的聯想。

③(圖片畢加索《牛頭》)問:這是什麼?生:自行車把手和車座

師:西班牙畫家雕塑家畢加索利用廢棄的現成品進行組合,簡單而逼真。(板書組合)

師總結:剛才用到的擬人方法就是聯想中的一種方法!

(課件)我們再來看看這些作品,也會給同學們帶來創作的靈感。

3、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帶來的生活用品,你能聯想到什麼?講給大家聽。

生:水瓶傾斜着可以聯想成蝴蝶;橫着聯想成汽車;勺子可以聯想成人物等。

4、示範製作方法:大家的想法真好,我覺得xx同學的想法最好實現。讓我們看看將xx同學的水瓶變成蝴蝶的方法。

製作過程:

(一)根據用品的外形從不同角度進行聯想;

(二)利用手工紙剪出製作蝴蝶需要的部件。(如:眼睛、翅膀、裝飾等。注意色彩搭配)

(三)注意動態特徵的表現。

(四)整理完成。

師:誰來説説將水瓶變成蝴蝶的方法?

生:總結步驟。

師:這種方法你學會了麼?

三、提出作業要求:

師:想對你手中的日用品進行聯想麼?讓我們看看製作要求:(課件)

(一)根據自己手中的生活用品的形狀,大膽展開聯想;

(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創作,注意色彩要深淺搭配。

(三)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和旁邊的同學合作完成。(分工要明確)

師:現在請大家發揮你的奇思妙想,用你手中的畫筆、彩紙等材料,將我們生活日用品來個大變樣,來參加生活日用品“變、變、變”的競賽遊戲,好麼?生:好。

師:看誰能在競賽中獲得奇趣星、巧手星、色彩巧配星?

四、學生創作,教師巡迴輔導:(課件循環播放歡快音樂)小組合作要明確分工;強調色彩深淺搭配;

根據生活用品的外形特徵進行聯想。

五、展示作品,評價提高。

(1)學生自評(創意説明)

(2)學生互評,教師隨機點評。(新秀獎、奇特獎、最佳色彩搭配獎。)

六、總結:

師:真沒想到大家能把這些不被關注的生活用品,通過豐富的聯想和巧手的配合,變得這麼漂亮新奇!

讓我們拿起聯想裝飾後的生活日用品,找到你的小夥伴一起手拉手跳起歡快的舞蹈來結束我們今天的美術課!

板書:

14、生活用品的聯想

外形、誇張、角度、擬人、組合、特徵突出

教學反思

《生活日用品的聯想》是一節造型表現課,本課引導學生認識生活日用品因為用途不同而造型各異,從而引起學生對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學生在此課中可自由選擇表現形式,從學生的作業看,大體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繪畫表現,二是裝飾製作。在教學中我重點進行兩方面的指導,第一,在觀察同一物品時,可以調換不同的方向和位置進行觀察,因觀察角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聯想;第二,同一物品從同一角度觀察,也會產生不同的聯想。課堂中也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由於日用品的範圍很廣,少數學生一時很難確定自己的表現對象,後來我就帶學生把日用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幫助學生確定表現對象。用構圖問題,解決本課知識重點,結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課教學中還存在着些不足,如,示範作品對學生的思維有了束縛,學生有模仿現象,作品的創新意識還不夠強;沒有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即自我學習的意識不突出,學習較被動。

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加強對學生思維的啟發,創造性的培養,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本課巧妙地將美術、音樂、科學、語文等學科融合在一起,通過樂器的製作,加工以及樂隊的籌備和演出等一系列的活動來展示學生的智慧和才華。是一堂生動有趣的綜合探索課。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多種媒材製作出可以演奏的樂器並進行裝飾。

2、通過多學科滲透,培養學生運用綜合知識進行探索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綜合探索、羣體合作的精神,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製作打擊樂器並編童話劇。

教學難點:

構思巧妙

教學用具:

廢舊瓶子、易拉罐、鐵桶、卡紙、水粉顏料、毛筆等。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老師給你們聽一種好聽的聲音。你們知道是什麼東西發出來的嗎?

(師在一個小瓶子裏裝了點水,用小棒敲出聲音)

老師在另一個瓶子裏裝更多的水,聽一聽,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

總結:裝不同的水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二、新課

1、玩一玩

請同學上來玩一玩,看誰敲得好聽!

2、畫一畫

想不到可以敲得那麼好聽,可是它不好看,我們把它裝飾一下吧!

師演示:

1)在瓶子裏裝不等量的水

2)調好水粉顏料,用毛筆在瓶子上畫花紋,色彩鮮豔些!

3)用繩子固定好勁部,吊在棒子上。

裝飾好玻璃瓶,就是一組漂亮的“編鐘”了!

3、啟發思維

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發出聲音?

學生討論回答:易拉罐、鐵桶、碗。.。.。.

4、欣賞優秀作品

1)把空的金屬桶蒙上布,畫一個可愛的小動物,就變成一個可以敲響的鼓了!

2)裝了豆子的易拉罐能晃出奇妙的聲音。

5、學生實踐

你們帶了哪些材料?可以做成什麼樣的樂器?裝飾和美化樂器,使它變得更漂亮可愛。

6、遊戲(小組合作)

美術和音樂都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采。用我們自己做的樂器,設計一個背景和道具來組織一場小小音樂會,多有趣!

1)畫背景,編劇。

2)做道具

3)又演又奏

學生表演,師巡視指導。

7、評價

學生互評自評,選出“最佳創新”獎,“最佳表演”獎等。

三、小結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廢舊材料,只要我們多動腦多動手,就能創造出更美麗有趣的東西來!

四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篇三

學習目標:

通過回憶和現場觀察,知道“近大遠小”是人們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視覺現象。

能運用“近大遠小”的原理畫出較準確的有透視效果的風景畫面,體現縱深感。

訓練觀察能力,提高準確還原平面表現的水平。

重點難點:

理解“近大遠小”的原理,畫出有明顯的“近大遠小”透視效果的風景畫面。

表現“近大遠小”視覺現象的畫面時對直立物體的認識及再現。

學習準備:

教師準備:有“近大遠小”透 ww 視效果的風景圖片,如街道、鐵路、建築、樹木等,製作“近大遠小”教具所用厚卡紙,大師的作品。

學生準備:外出旅遊時的照片、繪畫工具等。

學習過程:

感知與體驗:

1、觀看

(1)觀看有“近大遠小”透視效果的風景圖片以及同學外出旅遊時的照片,老師向同學介紹畫面上的風景名勝,也請相片的主人向大家介紹照片中的風景,初步感受“近大遠小”的情境。

(2)觀看西洋繪畫作品,如“通往弗拉基米爾的路”、達芬奇的“蒙拉麗莎”、凡高的“夜的咖啡館”等作品,

體會畫面的縱深感。

(3)觀看教師製作、演示道具:先取方形紙一張,然後在紙面中間刻三條與方形的邊相平行的三條線,最後摺疊第四條邊並將中間的方形推平,產生透視效果,以此解釋“近大遠小”的現象。

2、同學分小組展開討論,説説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看看究竟是哪些線發生了“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除了“近大遠小”之外,你還發現了那些透視變化。

3、遊戲。

同學將自己手臂伸長伸短,用手掌遮擋住觀察的視線,看看手掌離眼睛的遠近與觀看的結果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教師根據同學的討論作簡要總結:

創作與表現:

1、跟畫練習:

(1)教師在黑板上演示有縱向感的道路,學生臨摹。

(2)教師在道路兩旁由近到遠添畫樹木,學生臨摹。

(提示:教師在學生跟畫的過程中要注意提醒他們關注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凡是橫向的物體基本上都出現了透視變化,而縱向的物體基本上都沒有出現透視現象。)

2、創作練習:

(1)學生在已經畫好的草稿的基礎上自由添加道路兩旁的景物,除了注意表現出“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以外,還要表現“近清遠糊”、“近暖遠冷”等效果。

(2)再做適當添加,補充一些路兩旁的細節,如價格牌、自行車、行人等,將畫面畫完整。

評價與反思:

1、大家將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一起欣賞作品,看看哪一幅作品最有縱深感。

2、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有關透視現象的疑問,請同學和老師給予解釋。

3、教師和同學共同欣賞由國畫形式所表現的山水畫,比較其與西洋風景畫在表現遠近景物方法上的區別。

四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真觀察、分析草類植物的結構、外形特徵,對草進行具體細緻的描繪。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組討論、情境創設的方式,能用線描的方式表現一片草叢,體現草葉之間、草與人物或動物之間的遮擋和遠近的空間關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同學們細心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不同草的形態、結構以及相互穿插的遮擋關係。

2、教學難點:富有創意的表現草叢裏的各種關係、豐富畫面。

三、教學方法

欣賞教學、合作探究法、演示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視頻、圖片的方式進行導入:

關於草的圖片或者關於草的生長過程的視頻。

2、謎語的方式導入:

①謎題:早有茅頭(打一字)謎底:草解析:“茅”字前頭,為“艹”,與“早”組成“草”字。

3、唱歌的方式導入:

《青青河邊草》歌詞:

青青河邊草悠悠天不老

野火燒不盡風雨吹不倒

青青河邊草綿綿到海角

海角路不盡相思情未了

青青河邊草悠悠天不老

野火燒不盡風雨吹不倒

4、詩歌的方式導入:

例如:《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二、新授

1、初步對草進行了解。

草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植物,隨處可見。讓同學們拿出自己帶的小草或是回憶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小草的形狀、顏色、聞到的小草的氣味,以及摸到的小草的感覺等。

在同學們討論完成以後,給予同學們積極正面的評價,並且適當的給同學們科普一下關於小草的知識,比如:小草現在大概有130多萬種,種類非常多。(結合圖片)

2、深入分析,瞭解草的。畫法。

不同種類的草,造型結構不同,帶領同學欣賞不同的草,觀察草的造型特點。、

如:狗尾巴草,外形細長,上尖下寬,筋絡明顯有順序的排列,與蒲公英葉子形成對比,蒲公英葉子綠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鈍,邊緣倒向淺裂或羽狀分裂,裂片齒牙狀或三角形,基部漸狹,下延呈柄狀,下表面主脈明顯,被蛛絲狀毛。

在觀察不同草的造型之後,讓同學來畫一畫看似平凡的小草,小草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美麗的圖形,感受小草的魅力。

繪畫完成後,老師結合潘天壽的《蘭》,教學生用線描表現草的穿插關係及空間關係。(注重技巧的教授)

3、思維發散,豐富畫面效果,表現故事性。

結合書中的《格列佛遊記》和《青莊家》的賞析,開發學生思維,讓他們展開想象,看看小草叢中的其他事物,如小青蛙、小蝴蝶、小螞蟻與草叢有怎樣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學會表現畫的故事性,通過場景描繪豐富畫面。

4、老師示範,強調技巧,突出難點。、

繪畫過程:構圖——描繪草叢(強調空間關係及穿插關係)繪畫過程中注意提醒學生,線描的表現技法——通過其他事物豐富畫面效果,增加故事性(提示學生注意線條的疏密關係、黑白灰關係、線條流暢度等。)

3、鞏固

學生自行操作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老師下台巡視指導學生,提醒學生注意畫面效果的把控。

當學生製作完成後,老師請學生進行點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4、小結

從知識點和情感兩個方向總結,可以用學生起來談收穫這種形式進行,加強互動。

知識:學會草的穿插關係和空間關係,知道利用事物豐富畫面效果。情感:留心觀察身邊平凡的事物,感受平凡帶來的美好。

5、作業

(1)觀察草一年四季的變化,嘗試繪畫出它的一生。

四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用清水和墨在生宣紙上能調出焦、濃、重、淡、清等深淺不同的墨色。中鋒、側鋒是畫最基本的用筆方法。知道荷花的基本畫法。會運用清水調出不同的墨色。會運用中鋒和側鋒這兩種方法畫荷花。體驗畫的筆墨變化,感受筆墨變化所帶來的樂趣。豐富學生的審美感受,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焦、濃、重、淡、清等墨色的調配,中鋒、側鋒兩種用筆方法,荷花的基本畫法。

教學難點:墨色的調配。

學習材料:毛筆、墨汁、畫顏料、生宣紙、調色盤等。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教師組織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用墨色在不同的紙上繪畫。

説一説紙上的墨色有什麼變化。

學生動手實驗,並説己對畫繪畫的初步認識及筆墨的特性。感受畫的表現特點,瞭解繪畫工具的性能。

2、教師演示,中鋒與側鋒的運筆方法。

3、演示墨色的幾種變化(焦、濃、重、淡、清)。

提問:説一説墨色有什麼變化?怎樣表現的?

:中鋒與側鋒是兩種最基本的用筆方法。墨色的變化是通過水和墨調配出來的,它是畫造型的基本手段之

4、課件展示,欣賞畫家潘天壽的作品《晴霞圖》。

組織學生討論:指出畫中的不同墨色變化。畫中哪些地方運用了中鋒與側鋒的運筆方法。

揭示課題:筆墨遊戲——荷花

5、荷花的畫法:

(1)課件展示荷花照片與繪畫作品比較。請學生分析繪畫作品是怎樣表現的。

(2)展示荷花的葉、柄、花頭各部分的畫法。

(3)欣賞學生作品,説一説他們是怎樣畫的。

學生觀察並跟教師一起練習。

思考並回答問題。

學生欣賞作品,小組交流討論,彙報結果。

學生觀察與思考:如何用畫表現荷花?

認識用筆與用墨。瞭解畫的基本知識。

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學生實踐

學習荷花的畫法,培養分析能力。

1.組織學生表現荷花。

2.教師輔導:中鋒與側鋒的運筆,調配墨色的變化。

3.鼓勵學生大膽實踐。

學生表現荷花,隨時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提高畫的表現能力,體驗繪畫過程的樂趣。

四、欣賞評述:

組織學生把作品掛起來,引導學生感受筆墨表現的快樂。表揚大家敢於表現、敢於創新、展示個性。

1.學生自評,介紹自己的作品。

2.學生互評,説説對他人作品的感受。

提高欣賞能力,感受成功喜悦。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展示上節課學生作品,學生評述

三、課件展示不同時期的畫作品(配合説明)。

學生欣賞。開闊眼界,提高對畫的興趣,瞭解的傳統繪畫。

四、鼓勵學生創作

五、學生創作

六、欣賞評述

國小四年級美術上冊教案 篇六

知識要素

形的聯想與創造

技能要求:

對樹葉裁剪、拼貼或添畫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課件演示,發現樹葉中隱藏的變化與美麗

實踐與創造:通過對樹葉聯想,製作獨創畫面

欣賞與評議:能從主題、構圖、色彩等方面進行欣賞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進行各種有效聯想

教學難點

樹葉的創意

教學過程

一.討論與導入

1.四人一組討論欣賞各自帶來的各種形狀的葉片。

2.屏幕放一片特徵明顯的葉片,讓學生聯想,起到啟發的作用。

3.準備放大鏡,讓學生在放大鏡下觀賞樹葉。

4.提問:這些樹葉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你有什麼想法?(允許學生有各種想法)

二.欣賞與議論

1.屏幕展示有樹葉聯想製作而成的美術作品一兩幅。

2.課件分解作品完成的過程。

3.出示課題,學生暢談自己的創意。(注意如果作品展示過多會限制學生的創意)

三.構思與繪製

1.在底版紙上擺放形狀不同的樹葉進行聯想。

2.教師提出不同層面的作業要求。

3.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並按自己的意願,完成作業。

(教師提示:儘量不和別人的畫面雷同。)

四.展示與設想

1.作業展示,相互欣賞,發現別人有創意之處。

2.教師提問:要是再給你一次創作的機會,你會有新的聯想嗎?什麼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