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4W

八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一、學生起點分析

學生已經了勾股定理,並在先前其他內容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百度一下的逆向思維、逆向研究的經驗,如:已知兩直線平行,有什麼樣的結論?

反之,滿足什麼條件的兩直線是平行?因而,本課時由勾股定理出發逆向思考獲得逆命題,學生應該已經具備這樣的意識,但具體研究中

可能要用到反證等思路,對現階段學生而言可能還具有一定困難,需要教師適時的引導。

二、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節。教學任務有: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並利用該定理根據邊長判斷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利用該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具體的數,增加對勾股數的直觀體驗。為此確定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體內容及勾股數的概念;

2、能根據所給三角形三邊的條件判斷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一般規律的探索過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經歷從實驗到驗證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學歸納能力。

● 情感與態度目標

1、體驗生活中的數學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2、在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悦,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體內容。

三、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實驗猜想歸納論證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他們的參與意識較強,思維活躍,對通過實驗獲得數學結論已有一定的體驗

但數學思維嚴謹的同學總是心存疑慮,利用邏輯推理的方式,讓同學心服口服顯得非常迫切,為了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力求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

(1)從創設問題情景入手,通過知識再現,孕育教學過程;

(2)從學生活動出發,通過以舊引新,順勢教學過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過思維深入,領悟教學過程。

2、課前準備

教具:教材、電腦、多媒體課件。

學具:教材、筆記本、課堂練習本、文具。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設計了七個環節。第一環節:情境引入;第二環節:合作探究;第三環節:小試牛刀;第四環節:

登高望遠;第五環節:鞏固提高;第六環節:交流小結;第七環節:佈置作業。

第一環節:情境引入

內容:

情境:1.直角三角形中,三邊長度之間滿足什麼樣的關係?

2、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邊的平方和等於第三邊的平方,那麼這個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意圖:

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入新課,激發學生探究熱情。

效果:

從勾股定理逆向思維這一情景引入,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為下一環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

內容1:探究

下面有三組數,分別是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①5,12,13;②7,24,25;③8,15,17;並回答這樣兩個問題:

1、這三組數都滿足 嗎?

2、分別以每組數為三邊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們都是直角三角形嗎?學生分為4人活動小組,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一組數。

意圖:

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得出若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則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這一結論;在活動中體驗出數學結論的發現總是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展規律。

效果:

經過學生充分討論後,彙總各小組實驗結果發現:①5,12,13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②7,24,25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③8,15,17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

從上面的分組實驗很容易得出如下結論: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內容2:説理

提問:有同學認為測量結果可能有誤差,不同意這個發現。你認為這個發現正確嗎?你能給出一個更有説服力的理由嗎?

意圖:讓學生明確,僅僅基於測量結果得到的結論未必可靠,需要進一步通過説理等方式使學生確信結論的可靠性,同時明晰結論: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滿足 的三個正整數,稱為勾股數。

注意事項:為了讓學生確認該結論,需要進行説理,有條件的班級,還可利用幾何畫板動畫演示,讓同學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活動3:反思總結

提問:

1、同學們還能找出哪些勾股數呢?

2、今天的結論與前面學習勾股定理有哪些異同呢?

3、到今天為止,你能用哪些方法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4、通過今天同學們合作探究,你能體驗出一個數學結論的發現要經歷哪些過程呢?

意圖:進一步讓學生認識該定理與勾股定理之間的關係

第三環節:小試牛刀

內容:

1、下列哪幾組數據能作為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請説明理由。

①9,12,15; ②15,36,39; ③12,35,36; ④12,18,22

解答:①②

2、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是 ,則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 )

A 250 B 150 C 200 D 不能確定

解答:B

3、如圖1:在 中, 於 , ,則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鋭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鈍角三角形

解答:C

4、將直角三角形的三邊擴大相同的倍數後, (圖1)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鋭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不能確定

解答:A

意圖:

通過練習,加強對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認識及應用

效果

每題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5分鐘),並指出各題分別用了哪些知識。

第四環節:登高望遠

內容:

1、一個零件的形狀如圖2所示,按規定這個零件中 都應是直角。工人師傅量得這個零件各邊尺寸如圖3所示,這個零件符合要求嗎?

解答:符合要求 , 又 ,

2、一艘在海上朝正北方向航行的輪船,航行240海里時方位儀壞了,憑經驗,船長指揮船左傳90,繼續航行70海里,則距出發地250海里,你能判斷船轉彎後,是否沿正西方向航行?

解答:由題意畫出相應的圖形

AB=240海里,BC=70海里,,AC=250海里;在△ABC中

=(250+240)(250-240)

=4900= = 即 △ABC是Rt△

答:船轉彎後,是沿正西方向航行的。

意圖: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鞏固該定理。

效果:

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可;利用三角形三邊數量關係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當遇見數據較大時,要懂得將 作適當變形( ),以便於計算。

第五環節:鞏固提高

內容:

1、如圖4,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 圖中有幾個直角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斷的?與你的同伴交流。

解答:4個直角三角形,它們分別是△ABE、△DEF、△BCF、△BEF

2、如圖5,哪些是直角三角形,哪些不是,説説你的理由?

圖4 圖5

解答:④⑤是直角三角形,①②③⑥不是直角三角形

意圖:

第一題考查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考慮問題要全面,不要漏解;第二題在於考查學生如何利用網格進行計算,從而解決問題。

效果:

學生在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熟悉度後,能夠快速做答並能簡要説明理由即可。注意防漏解及網格的應用。

第六環節:交流小結

內容:

師生相互交流總結出:

1、今天所學內容①會利用三角形三邊數量關係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滿足 的三個正整數,稱為勾股數;

2、從今天所學內容及所作練習中總結出的經驗與方法:①數學是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②數學結論的發現總是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展規律;③利用三角形三邊數量關係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當遇見數據較大時,要懂得將 作適當變形, 便於計算。

意圖:

鼓勵學生結合本節課的學習談自己的收穫和感想,體會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廣泛應用及它們的悠久歷史;敢於面對數學學習中的困難,並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發展運用數學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

效果:

學生暢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與實際收穫,總結出利用三角形三邊數量關係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從古至今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第七環節:佈置作業

課本習題1.4第1,2,4題。

五、教學反思:

1、充分尊重教材,以勾股定理的逆向思維模式引入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是否能得到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問題;充分引用教材中出現的例題和練習。

2、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活動,從中體驗任何一個數學結論的發現總是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展規律。

3、在利用今天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引導學生善於對公式變形,便於簡便計算。

4、注重對學習新知理解應用偏困難的學生的進一步關注。

5、對於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論證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不做要求。

由於本班學生整體水平較高,因而本設計教學容量相對較大,教學中,應注意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狀況進行適當的刪減或調整。

附:板書設計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嗎

情景引入 小試牛刀: 登高望遠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掌握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其推論;

2、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類, 會按角的大小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3、通過對三角形分類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數學分類的基本思想,並會用方程思想去解決一些圖形中求角的問題。

4、通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

5、通過對定理及推論的分析與討論,發展學生的求同和求異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聯繫與轉化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其推論。

教學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

教學用具:

直尺、微機

教學方法:

互動式,談話法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自然引入

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為發現新知識創造一個最佳的心理和認知環境。

問題1 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我們已經明確了,而且利用上述關係解決了一些幾何問題,那麼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有何關係呢?

問題2 你能用幾何推理來論證得到的關係嗎?

對於問題1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回答出來(國小學過的),問題2學生會感到困難,因為這個證明需添加輔助線,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的新知識―――“輔助線 ”。教師可以趁機告訴學生這節課將要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板書課題)

新課引入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關係到課堂教學的成敗,本節課從舊知識切入,特別是從知識體系考慮引入,“學習了三角形邊的關係,自然想到三角形角的關係怎樣呢?”使學生感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自然合理。

2、設問質疑,探究嘗試

(1)求證: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

讓學生剪一個三角形,並把它的三個內角分別剪下來,再拼成一個平面圖形。這裏教師設計了電腦動畫顯示具體情景。然後,圍繞問題設計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教師進行學法指導

問題1 觀察:三個內角拼成了一個

什麼角?問題2 此實驗給我們一個什麼啟示?

(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轉化為一個平角)

問題3 由圖中AB與CD的關係,啟發我們畫一條什麼樣的線,作為解決問題的橋樑?

其中問題2是解決本題的關鍵,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對於問題3學生經過思考會畫出此線的。這裏教師要重點講解“輔助線”的有關知識。比如:為什麼要畫這條線?畫這條線有什麼作用?要讓學生知道“輔助線”是以後解決幾何問題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於充分利用條件;恰當轉化條件;恰當轉化結論;充分提示題目中各元素間的一些不明顯的。關係,達到化難為易解決問題的目的。

(2)通過類比“三角形按邊分類”,三角形按角怎樣分類呢?

學生回答後,電腦顯示圖表。

(3)三角形中三個內角之和為定值,那麼對三角形的其它角還有哪些特殊的關係呢?問題1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與其它兩個鋭角有何關係?

問題2 三角形一個外角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有何關係?

問題3 三角形一個外角與其中的一個不相鄰內角有何關係?

其中問題1學生很容易得出,提出問題2之後,先給出三角形外角的定義,然後讓學生經過分析討論,得出結論並書寫證明過程。

這樣安排的目的有三點:第一,理解定理之後的延伸――推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模仿定理的證明書寫格式,加強學生書寫能力。第三,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3、三角形三個內角關係的定理及推論

引導學生分析並嚴格書寫解題過程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旋轉的定義。2.旋轉的基本性質。

二、能力訓練要求:

1、通過具體實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的基本涵義。

2、探索旋轉的基本性質,理解旋轉前後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經歷對生活中與旋轉現象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以及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2、通過學習使學生能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關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觀。

教學重點:旋轉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探索旋轉的基本性質。

教學方法:

1、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原則,在為學生創造大量實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交流、討論、歸納、學習。

2、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景問題,引入課題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以下情景(出示圖示:鐘錶、汽車方向盤、轆轤或電腦演示:鐘錶指針的轉動、汽車方向盤的轉動、轆轤打水的情景)。 (1)上面情景中的轉動現象,有什麼共同特徵?(2)鐘錶的指針、鐘擺在轉動過程中,其形狀、大小、位置是否發生改變?汽車方向盤的轉動呢?

1、在這些轉動的現象中,它們都是繞着一個點轉動的。

2、每個物體的轉動都是向同一個方向轉動。

3、鐘錶的指針、鐘擺在轉動過程中,它的形狀、大小沒有變化,只是它的位置有所改變。

4、汽車的方向盤在轉動過程中,同樣它的形狀、大小沒有改變,方向盤上的每點的位置所變化。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我們把這樣的轉動叫旋轉(circumrotate),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生活中的旋轉。

二。講授新課

在數學中,如何定義旋轉呢?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着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circumrotate)。這個定點稱為旋轉中心,轉動的角稱為旋轉角。注意:“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意味着圖形上的每個點同時都按相同的方式轉動相同的角度。在物體繞着一個定點轉動時,它的形狀和大小不變。因此,旋轉具有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的特徵。

議一議:(課本67頁)答:(1)旋轉中心是O點,旋轉角是∠AOD.旋轉角還可以是∠BOE.

(2)四邊形AOBC繞O點旋轉到四邊形DOEF的位置。這時點A旋轉到點D的位置,點B旋轉到點E的位置。

(3)可以把OA看作鐘錶的指針,它OA的位置旋轉到OD的位置,指針的長短、形狀沒有變化,所以OA與OD是相等的。同樣,線段OB與OE是相等的。

(4)因為四邊形AOBC繞O點旋轉到四邊形DOEF的位置,在旋轉的過程中,圖形上的每個點同時都按相同的方向旋轉相同的角度,所以∠AOD與∠BOE是相等的。

(4)也可以這樣理解:因為四邊形AOBC繞O點旋轉到四邊形DOEF的位置,所以∠AOB與∠DOE是相等的,又因為∠BOD是公共角,所以,∠AOD與∠BOE是相等的。

看上圖,四邊形DOEF是由四邊形AOBC繞O點旋轉得到的,經過旋轉,點A移動到點D的位置,點B移動到點E的位置,點C移動到點F的位置,則點A與點D、點B與點E、點C與點F就是對應點。從剛才大家得出的結論中,能否總結出旋轉的性質呢?

答:因為O是旋轉中心,點A與點D是對應點,點B與點E是對應點,且OA=OD,OB=OE,所以可以知道: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的線段的長度是相等的。

因為點A與點D、點B與點E是對應點,且∠AOD=∠BOE,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是互相相等的。

由此我們得到了旋轉的基本性質:經過旋轉,圖形上的每一點都繞旋轉中心沿相同方向轉動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是旋轉角,旋轉角彼此相等。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例1](課本68頁例1)

[師生共析]經演示(鐘錶實物或教具)可以知道,分針是繞着表面盤的中心位置,即鐘錶的軸心旋轉的,它旋轉一週時的度數是360°,一週需要60分,因此每分鐘分針所轉過的度數是6°,這樣20分時,分針逆轉的角度即可求出。

解:(見課本68頁)

書上68頁做一做

三.課堂練習

課本P69隨堂練習。

1、解:旋轉5次得到,旋轉的角度分別等於60°、120°、180°、240°、300°。

四。課時小結

五。課後作業:課本P69習題3.4 1、2、3.

六。活動與探究

1、分析圖中的旋轉現象。過程:讓學生畫圖、找規律,也可讓他們通過剪切,找到旋轉規律。

結果:旋轉現象為:

整個圖形可以看做是圖形的八分之一(一組大小不等的三個“角”)繞中心位置,按照同一方向連續旋轉45°、90°、135°、180°、225°、270°、315°前後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整個圖形也可以看做是圖形的四分之一(兩組相鄰的“角”)繞中心位置連續旋轉90°、180°、270°前後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整個圖形還可以看做是圖形的二分之一(四組相鄰的“角”)繞中心位置旋轉180°前後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2、圖中是否存在這樣的兩個三角形,其中一個是另一個通過旋轉得到的?

過程:同樣讓學生在畫圖過程中體會圖形中每個三角形之間的關係;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形,分析圖形,找出關係。

結果:圖中存在這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是另一個通過旋轉得到的。

整個圖形可以看做圖形的四分之一(一組“樓梯”)繞中心連續旋轉90°、180°、270°。前後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整個圖形也可以看做圖形的二分之一(兩組“樓梯”)繞中心位置旋轉180°前後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本節課仍然是圖形的基本變換。藉助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形象。學生一般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也在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5 14.3.2.2 等邊三角形(二)

教學目標

掌握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方法.

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方法.

教學難點

等邊三角形性質的應用

教學過程

I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回顧上節課講過的等邊三角形的有關知識

1.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有三條對稱軸.

2.等邊三角形每一個角相等,都等於60°

3.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4.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其中1、2是等邊三角形的性質;3、4的等邊三角形的判斷方法.

II例題與練習

1.△ABC是等邊三角形,以下三種方法分別得到的△ADE都是等邊三角形嗎,為什麼?

①在邊AB、AC上分別截取AD=AE.

②作∠ADE=60°,D、E分別在邊AB、AC上.

③過邊AB上D點作DE∥BC,交邊AC於E點.

2.已知:如右圖,P、Q是△ABC的邊BC上的兩點,,並且PB=PQ=QC=AP=AQ.求∠BAC的大小.

分析:由已知顯然可知三角形APQ是等邊三角形,每個角都是60°.又知△APB與△AQC都是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由三角形外角性質即可推得∠PAB=30°.

III課堂小結

1、等腰三角形和性質

2、等腰三角形的條件

V佈置作業

1.教科書第147頁練習1、2

2.選做題:

(1)教科書第150頁習題14.3第ll題.

(2)已知等邊△ABC,求平面內一點P,滿足A,B,C,P四點中的任意三點連線都構成等腰三角形.這樣的點有多少個?

(3)《課堂感悟與探究》

5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瞭解分式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能熟練地求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難點:能熟練地求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讓學生填寫[思考],學生自己依次填出:,,,。

2、問題:一艘輪船在靜水中的最大航速為20千米/時,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順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實踐,與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時間相等,江水的流速為多少?

設江水的流速為x千米/時。

輪船順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時間為小時,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時間小時,所以=。

3、以上的式子,,,,有什麼共同點?它們與分數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可以發現,這些式子都像分數一樣都是A÷B的形式。分數的分子A與分母B都是整數,而這些式子中的A、B都是整式,並且B中都含有字母。

[思考]引發學生思考分式的分母應滿足什麼條件,分式才有意義?由分數的分母不能為零,用類比的方法歸納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為零。注意只有滿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為零這個條件,分式才有意義。即當B≠0時,分式才有意義。

二、例題講解

例1:當x為何值時,分式有意義。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義,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為零,進一步解出字母x的取值範圍。

(補充)例2:當m為何值時,分式的值為0?

(1);(2);(3)。

【分析】分式的值為0時,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①分母不能為零;②分子為零,這樣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這類題目的解。

三、隨堂練習

1、判斷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2、當x取何值時,下列分式有意義?

3、當x為何值時,分式的值為0?

四、小結

談談你的收穫。

五、佈置作業

課本128~129頁練習。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六

平方差公式

學習目標:

1、能推導平方差公式,並會用幾何圖形解釋公式;

2、能用平方差公式進行熟練地計算;

3、經歷探索平方差公式的推導過程,發展符號感,體會特殊一般特殊的認識規律。

學習重難點:

重點:能用平方差公式進行熟練地計算;

難點:探索平方差公式,並用幾何圖形解釋公式。

學習過程:

一、自主探索

1、計算:(1)(m+2) (m-2) (2)(1+3a) (1-3a)

(3) (x+5y)(x-5y) (4)(y+3z) (y-3z)

2、觀察以上算式及其運算結果,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再舉兩例驗證你的發現。

3、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敍述你的發現嗎?

4、平方差公式的特徵:

(1)、公式左邊的兩個因式都是二項式。必須是相同的兩數的和與差。或者説兩 個二項式必須有一項完全相同,另一項只有符號不同。

(2)、公式中的a與b可以是數,也可以換成一個代數式。

二 、試一試

例1、利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1)(5+6x)(5-6x) (2)(x-2y)(x+2y) (3)(-m+n)(-m-n)

例2、利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1)(1)(- x-y)(- x+y) (2)(ab+8)(ab-8) (3)(m+n)(m-n)+3n2

三、合作交流

如圖,邊長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個邊長為b的小正方形。

(1)請表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2)小穎將陰影部分拼成了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積嗎? a a b

(3)比較(1)(2)的結果,你能驗證平方差公式嗎?

四、鞏固練習

1、利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1)(a+2)(a-2) (2)(3a+2b)(3a-2b)

(3)(-x+1)(-x-1) (4)(-4k+3)(-4k-3)

2、利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1)803797 (2)398402

3、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中字母a,b表示( )

A.只能是數 B.只能是單項式 C.只能是多項式 D.以上都可以

4、下列多項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 )

A.(a+b)(b+a) B.(-a+b)(a-b)

C.( a+b)(b- a) D.(a2-b)(b2+a)

5、下列計算中,錯誤的有( )

①(3a+4)(3a-4)=9a2-4;②(2a2-b)(2a2+b)=4a2-b2;

③(3-x)(x+3)=x2-9;④(-x+y)(x+y)=-(x-y)(x+y)=-x2-y2.

A.1個 B.2個 C.3個 D.4個[來源:中。考。資。源。網]

6、若x2-y2=30,且x-y=-5,則x+y的值是( )

A.5 B.6 C.-6 D.-5

7、(-2x+y)(-2x-y)=______.

8、(-3x2+2y2)(______)=9x4-4y4.

9、(a+b-1)(a-b+1)=(_____)2-(_____)2.

10、兩個正方形的邊長之和為5,邊長之差為2,那麼用較大的正方形的面積減去較小的正方形的面積,差是_____.

11、利用平方差公式計算:20 19 。

12、計算:(a+2)(a2+4)(a4+16)(a-2)。

五、學習反思

我的收穫:

我的疑惑:

六、當堂測試

1、下列多項式乘法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 )。

(A)(x+1)(1+x) (B)(1/2b+b)(-b-1/2a) (C)(-a+b)(-a-b) (D)(x2-y)(x+y2)[

2、填空:(1)(x2-2)(x2+2)=

(2)(5x-3y)( )=25x2-9y2

3、計算:

(1)(-2x+3y)(-2x-3y) (2)(a-2)(a+2)(a2+4)

4、利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①1003997 ②14 15

七、課外拓展

下列各式哪些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怎樣用?

1) (a-b+c)(a-b-c)

2) (a+2b-3)(a-2b+3)

3) (2x+y-z+5)(2x-y+z+5)

4) (a-b+c-d)(-a-b-c-d)

2.2完全平方公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