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3W

八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多篇

八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3.

2.會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來判斷、證明及計算。

(二)能力訓練要求

1.通過自己動手並總結推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總結概括能力。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進行判斷,訓練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通過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體現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性和創造性。

2.通過對判定方法的探索,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進一步培養邏輯推理能力,領會分類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2、3的推導過程,掌握判定方法2、3並能靈活運用。教學難點:判定方法的推導及運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投影片

[生]有四對相似三角形,它們是△AEF∽△DEC,△AFB∽△ACD,△AEB∽△CED,△AEF∽△EBA.他們相似的理由都是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師]現在我們已經有兩種方法可以判定兩個三角形相似,一種是定義,一種是判定方法1,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辦法來判定兩個三角形相似?這一問題就是本節課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

(二)新課講授

[師]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是隻從角的方面考慮的,下面我們只從邊的方面去考慮。我們在學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也有隻用邊來進行判斷的,即SSS公理。大家能不能用類比的方法,猜想只用邊來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呢?

[生]三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師]下面我們就來驗證一下。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三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投影片

個組取一個相同的k值,不同的組取不同的k值,好嗎?

[生]好。

[師]經過大家的親身參與體會,你們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呢?

[生]結論為∠A=∠A′,∠B=∠B′,∠C=∠C′

△ABC∽△A′B′C′,理由是:

∠A=∠A′,∠B=∠B′,∠C=∠C′

根據相似三角形的定義可知:△ABC∽△A′B′C′.

[師]其他組的同學的結論相同嗎?

[生]相同。

[師]經過大家的探討,我們又掌握了一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三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

[師]前面兩種判定方法我們都是隻從角或只從邊的方面去考慮的,下面我們要從兩方面來考慮。還是要類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全等的判定方法中有ASA,SAS,AAS,其中ASA、AAS我們就不用考慮了,因為我們已經有判定方法1、3,下面來驗證SAS,大家還是先猜想,然後再驗證。

[生]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師]好,下面我們還是由大家自己推導吧。請看投影片

[師]請大家按照上面的步驟進行,同時還要採取不同的組取不同的值法。

[生]按照要求作出的△ABC與△A′B′C′中,有∠B=∠B′,∠C=∠C′,因此根據判定方法1可知,△ABC∽△A′B′C′.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我們又探索出一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3.想一想

107

[師]下面驗證SSA,即兩邊對應成比例,其中一邊的對角對應相等,這兩個三角形相似嗎?

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SSA就不成立。大家還可以仿照上面的驗證過程來進行推導,下面是小明和小穎分別畫出的一個滿足條件的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到什麼結論?

[生]從上面的圖中可以得出結論:有兩邊對應成比例,其中一邊的對角相等的三角形不相似。

4.做一做

[師]在這兩節課中我們已經學完了一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下面請大家總結一下有幾種方法。

[生]一共有四種方法。

第一種: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相似。即定義法。

第二種:即判定方法1

兩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第三種:即判定方法2

三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第四種:即判定方法3

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師]從這四種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種判定方法比較麻煩,需要研究三對角、三對邊,而後面的幾種方法最多隻需要研究三對邊或角,因此定義法一般不利用。如果已知條件只涉及角,就用第二種判定方法;如果已知條件只涉及邊,就用第三種判定方法;如果既有角又有邊,則可考慮用第四種方法判斷。

5.議一議

如圖,△ABC與△A′B′C′相似嗎?你有哪些判斷方法?

[生]解:△ABC∽△A′B′C′.

判斷方法有。

1.三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2.兩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3.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

4.定義法。

(三)鞏固應用,拓展研究

下面每組的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為什麼?

生]解:(1)△ABC∽△DEF

∴△ABC∽△DEF

(2)在△ABC中

AB=2,AC=6

∵∠A=∠A

∴△ABC∽△AEF

(四)練習鞏固,促進遷移

依據下列各組條件,判定△ABC與△A′B′C′是不是相似,並説明為什麼。

(1)∠A=120°,AB=7 cm,AC=14 cm,

∠A′=120°,A′B′=3 cm,A′C′=6 cm,

(2)AB=4 cm,BC=6 cm,AC=8 cm,

A′B′=12 cm,B′C′=18 cm,A′C′=24 cm.解:

又∵∠A=∠A′

∴△ABC∽△A′B′C′(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

∴△ABC∽△A′B′C′(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

(五)回顧聯繫,形成結構

本節課主要探討了相似三角形的另兩種判定方法,即三邊對應成比例與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培養了大家的探索精神,同時讓學生懂得了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新,學習的目的是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在這裏就是能利用判定方法進行有關證明。

9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篇二

國小課件數學下冊

國小課件數學下冊: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間的進率。

3、會進行簡單的體積單位之間的化聚。

4、讓學生自主探究,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間的進率。

5、通過實際的操作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化聚。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小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通過課件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

師:請同學們動手量一量桌上這塊白色積木的每條稜長是多少?是正方體嗎?

師:這塊白色積木是稜長為1釐米的正方體。

【説明:讓學生測量小正方體的稜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

(一)讓學生體驗1立方厘米。

1、這塊小正方體的體積有多大呢?(課件演示)

2、師:剛才同學們量的這個稜長為1釐米的小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1立方厘米,可以記作1cm3。

板書:1立方厘米 1cm3 3、請學生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的大小。

【説明:通過實物感受1立方厘米,並掌握1立方厘米的記作方法。】

(二)搭一搭

1、2個1立方厘米

(1) 請同學們用2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搭一搭。

(2) 師:它的體積有多大呢?還可以怎樣搭一搭?

(3) 師小結:用2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的立體圖形,它的體積就是 2立方厘米,也可以記住2cm3。

2、3個1立方厘米

(1) 師:請同學們用3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搭一搭。

(2) 師:它的體積有多大呢?可以怎樣搭一搭?

生:用3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的立體圖形,它的`體積就是(3)立方厘米,也可以記作(3cm3 )。

(3) 請同學們展示搭出的各種形狀。

(4) 小結。

【説明:通過用體積為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各種不同的立體來進一步積累體積的經驗。】

三、試一試

(一)搭一搭

1、小胖用5~6塊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如下立體圖形,哪些立體圖形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哪些是6立方厘米?

⑴學生可以利用學具實際操作來幫助理解。

⑵讓學生把5~6塊的小正方體排列成其他形狀,請互相講出體積有多少?

⑶小結。

(二)比一比

1、下列長方體或正方體是用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的?體積是多少?(課件演示)

⑴學生獨立完成,可以藉助旁邊的學具幫助理解。

⑵討論交流,請學生説一説你是怎麼想得?

⑶小結。

(三)鞏固練習

1、請比一比圖中每個積木塊的體積都是1立方厘米,甲乙兩個立體圖形的體積是不是一樣大?

2、小丁丁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排出下面的圖形,你知道他是怎樣排的,你是怎麼知道它的體積? 小丁丁是這樣排列的: 用16個1立方厘米正方體積木塊排出最下一層, 再用12個1立方厘米正方體積木塊排出第二層, 再用8個1立方厘米正方體積木塊排出第三層, 再用4個1立方厘米正方體積木塊排出第四層, 它一共由40個1立方厘米正方體積木塊組成,體積是40立方厘米。

3、小結。

四、總結

師:説説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發現了什麼,對我們有何幫助?你對你今天的學習評價如何?

【説明:二期課改強調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能夠通過自我的評價,相互的評價和教師的評價有機結合,能夠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狀態。】

八年級下冊音樂課件 篇三

八年級下冊音樂課件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歌曲和欣賞曲,領悟“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二、懂得音樂能夠表現自然界的美景。

教學重點、難點:

領悟“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管絃樂《九寨溝音畫》進教室

二、新課教學

1、學習管絃樂《九寨溝音畫》

導語:老師帶領大家去看一個地方,請欣賞九寨溝的宣傳片(學生看着美麗的風景嘖嘖稱讚)

2、欣賞管絃樂《大峽谷組曲·日出》

導語:再請大家欣賞音樂片段,你能想象音樂所描繪的畫面(學生邊聽邊想象)

(1)學生討論、交流音樂所描繪的情景

(2)師總結:剛才欣賞的《九寨溝音畫》和管絃樂《大峽谷組曲·日出》都向我們描繪了

美的大自然的情景。但我們知道,現在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該怎麼做,請聽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3、學習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1)教師範唱(獨唱,演唱高聲部)

(2)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3)聽錄音範唱提出問題:這首歌曲可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緒怎樣?從歌曲中感受到、體驗到什麼?

(4)學生交流討論、談感受、體驗。

(5)我們能和着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作些動作嗎?(學生可站着、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也可走出座位,隨意的表演)

(6)跟着鋼琴試唱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解決難點,如弱起、休止符等)

三、佈置作業: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名錄?試用你熟悉的音樂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介紹給大家。

六年下冊數學課件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3.能辨認各種圖形,並能把這些圖形分類。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教學準備: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探究新知:

1.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 (長方體 正方體 球 圓柱)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在紙上畫一畫

3.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麼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並且小組小結最後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點:  共同點:

長方形 對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 4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 不斷開的

圓 沒有角 即封閉的)

三角形 有三條邊 三個角

二、鞏固發展:

1.説一説,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練習一第1題

請小朋友塗一塗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塗什麼顏色嗎?小組討論合作,反饋彙報哪些塗成黃色,哪些塗成藍色,哪些塗成紫色,哪些塗成紅色?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題:數一數有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獨立完成 ,説説你是怎麼數的?有什麼好方法?

小結方法。

三、提高練習:

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摺再對摺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摺再對摺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

觀察結果

四、總結:今天你們學到了什麼?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個有什麼特點?

你有什麼想問的?

八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五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教具:課本“探究”內容;補充材料製成投影片.

學生準備:複習近平行四邊形性質;學具:課本“探究”內容.

學法解析

1.認知題後:學習了三角形全等、平行四邊形定義、性質以後學習本節課內容.

2.知識線索:

3.學習方式:採用動手操作來發現新的知識,通過交流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過程

一、回顧交流,逆向思索

教師提問:

1.平行四邊形定義是什麼?如何表示?

2.平行四邊形性質是什麼?如何概括?

學生活動:思考後舉手回答:

回答: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下圖:幫助學生直觀理解)

回答:2.平行四邊形性質從邊考慮:(1)對邊平行,(2)對邊相等,(3)對邊平行且相等(“”);從角考慮:對角相等;從對角線考慮: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藉助上圖直觀理解).

教師歸納:(投影顯示)

平行四邊形【活動方略】

教師活動:操作投影儀,顯示課本P96和P97“探究”的問題.用問題牽引學生動手操作、思考、發現、歸納、論證,可以讓學生分成4人小組討論,然後再進行小組彙報,教師同時也拿出教具同學在一起探索.

學生活動:分四人小組,拿出準備好的學具探究.在活動中發現:

(1)將兩長兩短的四根細木條(或用硬紙片),用小釘鉸合在一起,做成四邊形,如果等長的木條成對邊,那麼無論如何轉動這四邊形,它的形狀都是平行四邊形;

(2)若將兩根細木條中點用釘子釘合在一起,用像皮筋連接木條的頂點,做成一個四邊形,轉動兩根木條,這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將兩條等長的木條平行放置,另外用兩根木條(不一定等長)用釘子予以加固,得到的四邊形一定是平行四邊形。

八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能夠判斷一個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能夠將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並確定a,b,c的值。

二、(重)難點預見

重點:知道什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能夠判斷一個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難點:能夠將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並確定a,b,c的值。

三、學法指導

結合教材和預習學案,先獨立思考,遇到困難小對子之間進行幫扶,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過程

開場白設計:

一元二次方程是國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它在實際生活中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什麼形式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這樣的方程怎麼解答呢?它又能解決哪些問題呢?帶着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學習《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章,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節課,同學們肯定有很多新的收穫。

1、憶一憶

在前面我們曾經學習了什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指的`是什麼含義?一次呢?你能猜想什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嗎?

學法指導:

本節課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先讓學生回憶一元一次方程。學習四邊形可以讓學生回憶三角形,學習四邊形的邊、角、頂點,可以讓學生回憶三角形的邊、角、頂點,則可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想一想

請同學們根據題意,只列出方程,不進行解答:

(1)一個矩形的長比寬多2cm,矩形的面積是15cm,求這個矩形的長和寬。

(2)兩個連續正整數的平方和是313,求這兩個正整數。

(3)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長都是整數,它的斜邊長為13cm,兩條直角邊的差為7cm,求兩條直角邊的長。

預習困難預見:

(1)學生在列方程時沒有搞清楚“平方和”與“和的平方”的區別,以至於把方程列錯了。

(2)學生在解答第(3)題時,設未知數時忘記帶單位。

(3)還有的同學沒有注意只列方程,以至於學生列出方程後嘗試着解方程,導致耽誤了一些時間。

改進措施:

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失誤及時引導;小組內互查,辯論,質疑。

3、議一議

請同學們將上面的方程按照以下要求進行整理:

(1)使方程的右邊為0(2)方程的左邊按x的降冪排列。我們會得到:

① ② ③

你能發現上面三個方程有什麼共同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在定義中着重強調了幾點?哪幾點?如果給你一個方程,讓你判定它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你關鍵看哪幾方面?

學法指導

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讓同學們剖析定義,總結判定一個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4、試一試

下面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嗎?為什麼?

①ax-x+2=0;②-x+x=0;③x=1;④-2x+1=0;⑤x+y-1=0; ⑥2x+3=2-x;⑦y-4y=0

方法提升: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可知,只有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①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個未知數;③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這樣的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否則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條件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口訣生成:

判斷一元二次方程並不難,三個條件要找全:一元,二次,整式判,正確答案就出現。

5、學一學

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為ax+bx +c =0(a,b,c為常數,a≠0)的形式,稱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bx,c 分別稱為這個方程的二次項,一次項和常數項,a,b分別稱為二次項係數,一次項係數。你能指出下列方程的二次項係數,一次項係數,常數項嗎?請你用a,b,c表示出來。

大班下冊數學課件 篇七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使學生知道當直角三角形的鋭角固定時,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都固定這一事實。

(二)能力訓練點

逐步培養學生會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探索、發現,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知道當鋭角固定時,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這一事實。

2.難點:學生很難想到對任意鋭角,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實,關鍵在於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如圖6-1,長5米的梯子架在高為3米的牆上,則A、B間距離為多少米?

2.長5米的梯子以傾斜角∠CAB為30°靠在牆上,則A、B間的距離為多少?

3.若長5米的梯子以傾斜角40°架在牆上,則A、B間距離為多少?

4.若長5米的梯子靠在牆上,使A、B間距為2米,則傾斜角∠CAB為多少度?

前兩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回答。這兩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引起學生的回憶,並使學生意識到,本章要用到這些知識。但後兩個問題的設計卻使學生感到疑惑,這對九年級年級這些好奇、好勝的學生來説,起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同時使學生對本章所要學習的內容的特點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些問題單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是不能解決的,解決這類問題,關鍵在於找到一種新方法,求出一條邊或一個未知鋭角,只要做到這一點,有關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邊角就可用學過的知識全部求出來。

通過四個例子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每一位同學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別測量並計算30°、45°、60°角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

學生很快便會回答結果:無論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個固定的值。程度較好的學生還會想到,以後在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邊長,就可求出其他未知邊的長。

2.請同學畫一個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並測量、計算40°角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學生又高興地發現,不論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學生可能會想到,當鋭角取其他固定值時,其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嗎?

這樣做,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生對本節課要研究的知識有了整體感知,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大膽地探索新知。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通過動手實驗,學生會猜想到“無論直角三角形的鋭角為何值,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總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怎樣證明這個命題呢?學生這時的思維很活躍。對於這個問題,部分學生可能能解決它。因此教師此時應讓學生展開討論,獨立完成。

2.學生經過研究,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若不能解決,教師可適當引導:

若一組直角三角形有一個鋭角相等,可以把其

頂點A1,A2,A3重合在一起,記作A,並使直角邊AC1,AC2,AC3……落在同一條直線上,則斜邊AB1,AB2,AB3……落在另一條直線上。這樣同學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引導學生獨立證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是一個固定值。

通過引導,使學生自己獨立掌握了重點,達到知識教學目標,同時培養學生能力,進行了德育滲透。

而前面導課中動手實驗的設計,實際上為突破難點而設計。這一設計同時起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練習題為 作了孕伏同時使學生知道任意鋭角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都能求出來。

(四)總結與擴展

1.引導學生作知識總結:本節課在複習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基礎上,通過動手實驗、證明,我們發現,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鋭角固定,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師可適當補充:本節課經過同學們自己動手實驗,大膽猜測和積極思考,我們發現了一個新的結論,相信大家的邏輯思維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發揚這種創新精神,變被動學知識為主動發現問題,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

2.擴展:當鋭角為30°時,它的對邊與斜邊比值我們知道。今天我們又發現,鋭角任意時,它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這個比值,已知一邊求其他未知邊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看來這個比值很重要,下節課我們就着重研究這個“比值”,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提前預習一下。通過這種擴展,不僅對正、餘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四、佈置作業

本節課內容較少,而且是為正、餘弦概念打基礎的,因此課後應要求學生預習正餘弦概念。

7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篇八

3年級數學課件下冊

1.位置:所在或所佔的地方。

2.方向:指東,西,南,北等方位。

3.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若ab=c(b≠0),用積數c和因數b來求另一個因數a的運算就是除法,寫作c/b,讀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數,b叫做除數,運算的結果a叫做商。

4.除法法則:除數是幾位,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前幾位不夠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寫在哪位上面,不夠商一,0佔位。餘數要比除數小,如果商是小數,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數是小數,要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再計算。

5.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非零自然數,商不變。

6.除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等於這個數除以那幾個數的乘積,就是除法的性質。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如:300÷25÷4=300÷(25×4)。

7.被除數、除數、商的關係:

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

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8.筆算除法:先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就在餘數後面添“0”,再繼續除。

9.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補“0”),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10.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

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運算;兩級運算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

11.第一級運算: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

12.第二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13.數據:數據也稱觀測值,是實驗、測量、觀察、調查等的結果,常以數量的形式給出。

14.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組織有目的地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使之成為信息的過程。

15.數據分析的步驟和應用:

數據分析有極廣泛的應用範圍。典型的數據分析可能包含以下三個步:

(1)探索性數據分析,當數據剛取得時,可能雜亂無章,看不出規律,通過作圖、造表、用各種形式的方程擬合,計算某些特徵量等手段探索規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麼方向和用何種方式去尋找和揭示隱含在數據中的規律性。

(2)模型選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一類或幾類可能的模型,然後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從中挑選一定的模型。

(3)推斷分析,通常使用數理統計方法對所定模型或估計的可靠程度和精確程度作出推斷。

16.平均數

平均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數據的個數。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它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

解答平均數應用題的關鍵在於確定“總數量”以及和總數量對應的總份數。

在統計工作中,平均數(均值)和標準差是描述數據資料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的兩個最重要的測度值。

17.二十四時計時法

(1)分段計時法(十二時計時法):深夜12時是一日的開始,1天的24小時又分為兩段,每段12小時。從深夜12時起到中午12時叫做上午,再從中午12時起到深夜12時叫做下午。生活中通常採用這種計時法。

(2)二十四時計時法:這是是廣播電台、車站、郵電局等部門採用的0到24時計時法,按照這種計時法,下午1時就是13:00,下午2時就是14:00……夜裏12時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0:00.

18.乘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

“×”是乘號,乘號前面和後面的數叫做因數,“=”是等於號,等於號後面的數叫做積。

10(因數)×(乘號)200(因數)=(等於號)2000(積)

19.乘法的運算定律

整數的乘法運算滿足: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消去律。

隨着數學的發展,運算的對象從整數發展為更一般羣。

羣中的乘法運算不再要求滿足交換律。最有名的非交換例子,就是哈密爾頓發現的四元數羣。但是結合律仍然滿足。

(1)乘法交換律:a×b=b×a

(2)乘法結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20.乘法表

21.面積:物體的表面—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2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1)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

(2)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23.一般測量較大的面積用到公頃和平方千米。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2)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24.面積計算方法

長方形:S=ab{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S=a2{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平行四邊形:S=ab{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三角形:S=ab÷2{三角形面積=底×高÷2}

梯形:S=(a+b)×h÷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圓形(正圓):S=πr2{圓形(正圓)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25.面積計量單位及進率:

1平方千米(k㎡)=100公頃(ha)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d㎡)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c㎡)。

26.公頃:公頃的單位符號用“h㎡”表示,其中h表示百米,h㎡的含義就是百米的平方,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頃。

27.小數: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組成。當測量物體時往往會得到的不是整數的數,古人就發明了小數來補充整數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所有分數都可以表示成小數,小數中除無限不循環小數外都可以表示成分數。

28.小數的基本性質: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但計數單位變了。而且,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29.小數寫法:整數部分寫在小數點前,小數部分寫在小數點後,中間用小數點隔開。

30.小數的讀法:

(1)按照分數的讀法來讀。帶小數的整數部分按整數讀法讀;小數部分按分數讀法讀。

例如:0.38讀作百分之三十八,14.56讀作十四又百分之五十六。

(2)整數部分仍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順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若幾個零重複,不可只讀一個0.

例如:0.45讀作零點四五;56.032讀作五十六點零三二;1.0005讀作一點零零零五。

八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篇九

本學期,本人擔任八年級兩個班數學學科的工作。一學期來,本人以學校及各處組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師德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為中心,以深化課改實驗工作為動力,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標任務,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一方面,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另一方面,認真學習新課改理論,努力提高業務能力。通過學習,轉變了以前的工作觀、觀,使我對新課改理念有了一個全面的、深入的理解,為本人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打好了基礎。

二、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工作紀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模範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會。另一方面,本人能夠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心愛護學生,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在學生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強化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本學期,本人能夠強化教學常規各環節:在課前深入鑽研、細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力求在備課的過程中即備教材又備學生,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備寫每一篇教案;在課堂上,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0分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後,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後進學生的思想工作及課後輔導工作;在自習課上,積極落實分層施教的原則,狠抓後進生的。轉化和優生的培養;同時,進行階段性檢測,及時瞭解學情,以便對症下藥,調整教學策略。認真參加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一學期來,本人共聽課10節,完成了學校規定的聽課任務。

四、加強研討,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學年,本人蔘加省級教研課題“開放性問題學習的研究”的子課題及縣級課題開放性教學課型的研究的子課題的研究工作,積極撰寫課題實施方案,撰寫個案、教學心得體會,及時總結研究成果,撰寫論文,為課題研究工作積累了資料,並積極在教學中進行實踐。在課堂教學中,貫徹新課改的理念,積極推廣先進教學方法,在推廣目標教學法、讀書指導法等先進教法的同時,大膽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嘗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得到充分的發揮,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五、正視自我,明確今後努力方向

本次期末考試,我所帶班成績相對其它平行班而言,有一定的差距,本人認真進行了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不夠,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2、對知識點的檢查落實不到位;

3、對差生的説服教育缺乏力度,雖然也抓了差生,但沒有時時抓在手上。

4、教學中投入不夠,沒能深入研究教材及學生。

下學期改進的措施:

1、進一步加強對新課改的認識,在推廣先進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狠抓檢查,落實對知識點的掌握。將差生時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強學生的閲讀訓練,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採取措施,加強訓練,落實知識點。

5、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學提高成績。

6、羣體育人方面的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特加是要加強與班主任之間的聯繫,共同解決所任班級班風學風方面存在的問

本文來自學習網(),原文地址:/essay/summary/jsgzzj/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