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政治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49W

國中政治教案精品多篇

國中政治教案 篇一

課題:經受挫折的考驗

一、教材分析

本課地位與作用本單元前一課時講述了面對挫折,人們的不同態度。初步認識到應該具有迎難而上,勇於戰勝挫折的品質。那麼如何培養這種優秀的品質,掌握一些合理的方法,是本單元學習的目的與落腳點。因此,經受挫折的考驗是本單元的重點。教學目標認知目標:通過學習知道:不畏挫折,開拓進取的優秀品質可以在學習及生活中培養,並初步掌握培養這種品質的幾種途徑和方法。能力目標:能夠將學習的這些鍛鍊方法轉化成一種觀念並付諸於實踐,從這些方面努力,實現“知”向“行”的轉變。在生活、學習中,逐漸形成這種優秀的品質。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認識在不畏挫折,開拓進取心理品質方面進行鍛鍊的必要性。勇敢迎接挫折的不期而至,戰勝挫折後能產生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並意識到這種品質在當今社會極為重要。教學重點掌握鍛鍊方法:正確認識挫折,敢為天下先,培養高尚志趣,適當轉移目標。教學難點1、敢為天下先2、情境結合,情感渲染,學生能產生共鳴教學方法榜樣教育、體驗式教學、情境教學、自主探究學習、賞識教育、合作式教學課型講授新課課時1課時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素材: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處理:設問:貝多芬一生遭遇哪些挫折?(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效果:通過榜樣教學,感受貝多芬戰勝重大挫折的堅毅。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培養自己不畏挫折,開拓進取的寶貴品質。

2、講授新課

(1)、培養高尚的志趣

素材:貝多芬一生遭遇的重大挫折。

處理:學生找出支撐貝多芬戰勝挫折的原因。(師歸納:興趣、志向)並引導學生講出做自己喜歡、自己追求的事再苦也覺甜的經歷。

效果:認識到培養高尚的志趣,從心理上給了我們戰勝挫折的勇氣與信心。

(2)、正確認識挫折

素材:周南中學身患癌症的大學聯考學生顏豔錄像(5分鐘)

處理:顏豔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挫折?(病魔、貧困、大學聯考的壓力)

效果:引導學生反思我們平時遇到的挫折,比較起顏豔所受的挫折是微不足道,而我們平時是怎樣看待自己的挫折呢?

活動設計:《實話實説》欄目現場採訪

道具:一個無線話筒,一台學生自制的攝像機(材料:紙盒)

處理:設計平時在學習生活常遇到易產生挫折感的典型事例。請學生做小記者採訪(採訪6個同學),一個同學扛攝像機。最後教師靈活歸納。

效果:讓學生深層次的領悟,正確認識挫折是戰勝挫折的前提條件。同時正確認識挫折又需要積極、樂觀、自信的心理品質。

(3)、敢為天下先

活動設計一:試一試:把雞蛋豎起來

處理:多媒體打出畫面示意,讓幾個學生親自試一試,想辦法把雞蛋豎起來。教師進行賞識教育。

效果:讓學生體會看似不可能的事,其實很簡單。關鍵在於敢為天下先,敢有奇思妙想,這也是戰勝挫折的重要手段。

活動設計二:議一議:把木梳賣給和尚有可能嗎?

處理:打出直觀的畫面,以討論的方式,為如何把木梳賣給和尚想出招數。鼓勵學生有奇思妙想。教師在此活動中賞識教育與層層啟發式教育相結合。鼓勵創新意識。(討論3分鐘)

效果:讓學生領略到合作、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走出困境、解決難題既需要毅力,也需要智慧,需要有創新精神。

三、結課

人生中總會遭遇挫折,能不能戰勝挫折關鍵在於有沒有積極、樂觀、自信的心理品質,找到正確的方法。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面對挫折能從容應對。

國中政治教案 篇二

《情緒——奇妙的窗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情緒的含義,情緒是人的內心世界,情緒有四種類型----喜、怒、哀、懼。人的興趣、志向不同,所反映的情緒也不相同,情緒具有積極和消極兩種作用,對人的學習、生活工作產生強大的影響作用,使學生理解培養良好情緒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

利用一些情景使學生體會情緒的產生和變化,利用多媒體播放影片培養學生觀察力和分析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課本劇的表演使學生對情緒的作用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學會分析歸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心理問題是當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重要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情緒波動較大產生不良的後果,因此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情緒是如何產生,情緒對自己有哪些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並在今後的發展中揚長避短,培養保持積極情緒。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地位:

這一框題是基礎,只有讓學生了解和懂得情緒的產生及情緒對人的兩種不同作用,才能在後面的學習中奠定基礎。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努力調節情緒,健康、樂觀的成長。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情緒反映着個人的興趣和志向是本框的重點,這一點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就願意做,積極性很高,對於不感興趣的事情就情緒低落、厭煩,甚至逃避。這點老師可以拓展一下。也是為下一個框題打下基礎。

情緒對人的不同作用是本框另一個重點,它是從兩種情緒對人的身體、智力、正常水平發揮產生作用,闡明情緒的兩種不同作用,即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情緒的含義是本框的難點。雖然學生對情緒有所體驗,但是情緒是心理學的內容,是人的內心活動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困難,這就需要老師從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的進行引導分析,突破這個難點。為後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3、聯繫實際的處理: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發生許多情緒,情緒對每個人的影響作用相當大,一些人會充分利用有利、促進的積極情緒,使得自己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取得較好的成績。但是也有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對消極情緒控制的不好,走向歧途、失敗的事例也不乏存在。心理問題影響着人們的智力、人際關係、身體健康、正常水平的發揮,迫切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了情緒及其作用,控制情緒和保持良好情緒,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保證。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控制情緒,發揮積極情緒,克服消極情緒。

教法建議

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聯繫學生的親身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設置情緒情景、觀看影片、小品表演、小組競賽等方式讓學生了解情緒的含義及其作用:對人在智力方面、身體方面、水平發揮等方面的影響。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情緒反映着個人的興趣和志向

不同情緒的作用

教學難點:情緒的含義

教學手段:多媒體、投影膠片、投影筆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分析教師給的圖片人物,問題:“圖中人物的心理品質如何?這種心理能否調節?”引出課題:

教師設置幾種情緒情境,

[情景1]:當你聽到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佈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時,我感到

[情景2:]看到中國足球在世界盃比賽中的成績,我感到

[情景3]:看到以軍轟炸巴勒斯坦平民時,我感到

[情景4]:數學測驗時由於自己的粗心,成績發揮不夠理想,我感到

[情景5]:自己喜歡的書,被同學遺失了,我感到

學生分析得出:激動、高興、興奮、失望、氣憤、懊悔、生氣等

教師分析:同學們説的這些感受,就是人的情緒表現。它在一個人的身上發生了很多變化,非常奇妙,這就是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的內容。

[板書]:情緒----奇妙的窗口

這些情緒都不是無故產生的,而且這些情緒是變化的。什麼是情緒呢?

[板書]:情緒的含義

這些情緒的產生都是人們在認識和處理事物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態度,憤怒是因為平民受到傷害,高興是因為光榮,生氣因為喜愛的物品丟失,這些態度反映人們對事物是贊成與反對,積極與消極。

[板書]:情緒是認識和處理事物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態度。

這種態度是如何變化的。

播放動畫《打獵》

問:片中人物情緒有哪些變化

學生答:

教師總結:片中人物的態度變化是因為外界因素引起的,高興是聞到了香噴噴的食物,驚恐是看到龐然大物,害怕是聽到恐怖聲音,驚訝是發現一個特大腳印,這一連貫的情緒變化透出他們的內心世界及其對事物的態度。情緒就像一扇內心的窗口,通過窗口看到一個人對外界事物的內心活動。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就會產生許多的情緒變化,我們也學了許多的描繪情緒的詞語,下面進行競賽。

[活動1]:發給每組投影膠片或白紙,三分鐘內完成,看哪組列出的描繪情緒詞語最多,最多組全班展示。

教師:同學們寫出那麼多的情緒詞語,説明人的情緒內容是豐富的,同學們寫出的所有詞語分類組合一下,請每組代表總結。

[活動2]。:學生分組歸類

(學生得出的結論)

[板書]:情緒的類型:喜、怒、哀、懼

老師展示幾張情緒圖片:

這些類型的情緒我們可通過很多途徑表現出來,如肢體、聲音、面部等。

[活動3]:學生做書上練習,找幾個同學分別表演情緒。

展示幾張世界盃球迷的圖片

問:這些球迷為什麼會在自己身上塗滿了色彩標誌?

生答:

總結:他們關心熱愛中國的足球,對足球有着深厚感情和極大的興趣。他們在每場比賽中都情緒高漲,十分投入。用各種方式表現個性情緒。相反,有些人對足球不感興趣,再盛大的比賽也不能激發他們的熱情。

[活動4]:學生談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最愛做的事情。

[板書]:興趣不同,人們的情緒感受也不會相同。

志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情緒,有遠大志向的人不會因為暫時的困難和挫折、失敗而退縮,也不會計較個人的名利,就像范仲淹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只有目光短淺,計較個人利益的人,才會使自己處於消極、低落的情緒之中。

[板書]:志向不同,人們的情緒感受也不盡相同。

情緒一旦產生,它就像一個神奇果,在高興、興奮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精神煥發,幹勁倍增;當失望、悲傷的時候我們又會感到我們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這就是情緒對人的作用。[板書]:

學生講述故事“杯弓蛇影”

結合新七年級的學生談他們新學年的打算。

問:這兩種情緒對我們有哪些作用?

這兩種不同情緒對人會產生哪些不同的作用呢?

情景劇:

李明與紀強的故事(詳見擴展)

學生進行討論:情緒對人產生那些影響?

師生共同結論:情緒對人的身體、智力、發揮水平、性格等方面有影響。身體:積極情緒----治病,消極情緒----導致疾病。智力:積極情緒---使人易控制理智、增強記憶,消極情緒----使判斷力、分析力下降、記憶力減退。

[板書]:不同情緒在智力、身體、水平發揮方面對人的作用

小結:本節課我們瞭解了情緒的含義;情緒與興趣、志向之間的關係及情緒對人產生的積極、消極的作用,這使我們認識到調節消極情緒有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保持積極情緒,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探究活動

自我情緒調控:

學生通過學習情緒有關知識內容,應在實際生活中努力控制情緒變化,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讓學生每天記錄一下自己情緒變化,隨時進行調控。

情緒驛站

班級_______姓名_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描述自己的情緒感受

1、早晨起牀,情緒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學校期間,情緒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同學、朋友在一起時情緒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到家,臨睡前情緒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今天的情緒感受是否快樂?遇到煩惱了嗎?你是如何處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請給自己的調節情緒方法打分。

調查分析:愛國人士的憂國憂民屬於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

設制此問題是開闊學生的視野,由學生進行調查、分析得出結論。

調查表格:____小組____年____月____日

國中政治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什麼是合作中競爭與競爭中合作;

2、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3、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

二、教學重點:

競爭和合作的關係;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三、教學難點:

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

四、教學過程:

1、在合作中競爭

競爭與合作並不是水火不容的關係,而是相互依存的。比如美國的微軟公司和我國的漢王科技公司,兩者既是市場競爭的對手,又是合作的夥伴,微軟的產品中有漢王的科技,兩家的產品在同一市場競爭,在競爭與合作中都得到了發展。

其實許多公司在發展自己的業務時,要求員工有通力合作的精神,以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如要求員工步調一致,互通信息,互相支持。與此同時,員工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許多員工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工作去,提高自己的“業績”,以使自己在公司中得到更快發展。這就是所謂的“在合作中競爭”。指導學生劃出“在合作中競爭”的內涵(97頁)。

①活動:班集體的合作競爭

②目的:通過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的經驗,引導學生明白在合作中競爭會使集體更強大,使個人進步更快。

③要求:閲讀材料,歸納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的經驗,討論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的經驗歸我們的啟發?分析在建立良好班級體中,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競爭關係?

④教師小結: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是我們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是先進集體。這個集體具有良好的班風,有一股永不服輸的精神。在與兄弟班級的競賽中,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各項工作都做的得很出色。班上同學各有自己的目標,大家在學習中開展競賽,你追我趕,各顯神通,互相幫助,成績都很優秀。這一事例使我們明白了,在合作中競爭會使我們個人進步更快,使集體更加強大。

競爭是一種有效的合作方式,對我們來説要善於找準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敢於與他人競爭。下面我們看96頁的材料,每位同學選一個項目,按要求完成填空,等一會我們全班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學生完成後進行交流。

競爭並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競爭的目的在於超越自我,共同進步,不以成敗論英雄。勝敗乃兵家常事,其實成功與失敗是相對的,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我們應該正確地對待。面對競爭的成功,我們應再接再厲,更進一步;面對競爭的失敗,我們不應彷徨苦悶,灰心喪氣,而應總結經驗,奮起直追。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2、在競爭中合作

美國有一大教堂發生火災,2000名教徒在短短的10分鐘內有序地從4個出口逃生,沒有混亂、擠壓,在求生一剎那的競爭中他們選擇了合作,是合作救了大家。教師講述97頁心理學家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分幾個小組同時做實驗,比一比哪一個小組用時最少)後提問:(當堂實驗的,讓獲勝者回答前兩個問題)

(1)你認為要在實驗獲勝最佳的方法是什麼?

(2)這個實驗給我們什麼啟示?

(3)合作與競爭的關係是怎樣的?

教師歸納:競爭中的合作要體現雙贏的原則,競爭對手不能相互拆台、相互排斥,這樣會兩敗俱傷,雙反應精誠合作、各盡其職,這樣才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也是在競爭中合作真諦所在。那麼,我們如何在競爭中合作哪?

首先,正確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板書)

我們要學會欣賞他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向他人學習,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超過別人。我們還要學會理解和諒解別人,學會換位思考,要原諒別人的錯誤,理解別人的難處,以誠相待這樣才能求得共同發展。

其次:需要我們有團隊精神。(板書)

團的精神使團的內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無私奉獻的羣體精神。它的核心是集體主義,是合作共享、樂於奉獻,使個人利益服從團的利益。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集體,離不開團隊,團隊精神是我們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

3、課堂小結:現代社會是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它更需要有合作意識和奉獻精神,也更需要“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精神。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要走上社會,都要面對激烈的競爭,讓我們學會競爭,學會合作,學會欣賞,學會共享,以適應未來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4、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國中政治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地位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題是責任與使命,重點探討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係。根據學生生活和成長的軌跡,學生在認識自我,學會與他人溝通和交往、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基礎上,學會對自己負責,對國家負責,和對社會負責。只有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才能自覺關心祖國的前途和未來,勇於承擔歷史使命。因此本課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維護國家尊嚴,為國分憂是每個公民的責任,社會需要互助,需要關愛。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關愛社會的實踐能力。自主反思責任,自覺承擔責任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使學生體驗承擔責任的快樂,樹立在承擔責任中成長,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的人生追求。

3、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難點是培養學生維護國家尊嚴,為國分憂,勇挑重擔,自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自覺性。因為學生雖然對“責任”有所耳聞,但對責任心、責任感還沒有明確認識。部分學生故意逃避責任。表現之一是自我中心意識過重,社會責任意識淡化。凡事以我為中心,遇事講索取,講實際,服務奉獻意識不足。只顧個人利益,不他人利益。二是公德紀律意識淡化,角色責任意識弱化。一些學生厭學,逃課,作弊,説謊,拉幫結派,打架鬥毆,破壞公物,迷戀網吧等,屢教不改。三是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錯位。有些學生對集體活動、公益活動不感興趣,有利的就上,無利的就讓。認為理想是遠的,信念是空的,金錢是實的。一旦遇到失敗和挫折,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抱怨同學、老師、家長和社會,認為父母不關心,機會不均等,社會不公平。因此,對學生加強責任意識教育尤為重要。

二。教學方法

我在指導學生學習和培養能力方面採用了以下方法: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動與老師點撥引導相結合的教學策略。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老師要着眼學生的長遠發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具體做法是:通過活動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師生談話法、小組討論法等,對如何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要求,引導學生通過活動體驗、感悟得出,用自己的話概括小結,避免老師説教灌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啟發學生學會多層次、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增強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的情感。

三。 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深圳歌手叢飛救助失學的事蹟家喻户曉,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此材料新穎典型。我用大屏幕展示。引導學生思考:叢飛為什麼會感動中國?通過此材料和問題引入本節課的課題,讓學生通過參與探究,對承擔社會的責任形成初步認識。

2、新課教學

如何承擔對社會的責任,教材講了三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即:維護祖國尊嚴,為國分憂,勇挑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和自覺參加公益活動。如何把這些要求講清楚,使學生知行統一,我的總體做法是:

講(事例案例)――談(體會打算)――讀(要求)

形成初步 深化理解 強化理解

印象 提高覺悟 促使踐行

上課前幾天,我佈置了要求學生自學課文,收集與課本有關的材料和事例並熟記,準備課上交流。事例講述後,還要學生認識和體會他們是怎樣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的。這些承擔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要求,必須通過反覆讀記,才能加深印象,形成自己的覺悟。因此,我在教學中特別重視讀書體會。

依據老師要以學生能夠接受和樂於參與的方式來組織和表述教學內容,使學生理解和體會教學中的道理,促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下面具體講述我的教學過程。

(1)愛國責任――維護祖國尊嚴。

首先,學生閲讀,分組討論23頁的材料及問題,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互評。

接着學生講述自己蒐集的維護國家尊嚴的事例。其中,一位同學講到了趙薇在長沙街頭穿日本軍旗裝,被羣眾潑大糞的故事。一聽到這個故事,同學們的情緒就調動起來了,議論紛紛。這位羣眾確實體現了高度的責任感,能自覺地由破壞國家尊嚴的行為作鬥爭。但行使方式欠妥。經驗告訴我,要抓住時機,利用好課堂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進行法制教育。

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我扮演長沙晚報的記者,一位女生扮演趙薇,一位男生扮演潑糞的羣眾,其他同學扮演旁觀者。我對他們分別採訪。

我問趙薇:你做為公眾人物,穿日本軍旗裝合適嗎?為什麼?

問潑糞羣眾:你為什麼要將糞水潑在趙薇身上?

問旁觀者:你怎麼評價趙和那位羣眾的行為?

通過此活動,學生們認識了維護國家尊嚴重要,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也重要。在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辯證思維、多角度思維的能力。我觀察,學生對此活動設計得很滿意,達到了設計目的。後來,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

師生互動結束後,要求學生通過這些材料和事例,歸納應怎樣如何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最後,男生齊讀23頁的第一段,即“怎樣維護祖國尊嚴”。

(2)分憂責任――為國分憂,勇挑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

首先,學生講述自己蒐集到的這方面的事例,邊講邊談體會。講的很生動是三峽移民、98年抗洪救災、周恩來等為國分憂的故事。

接着,我又展示了焦裕祿的先進事蹟。和學生共同感受焦裕祿為國分憂,勇挑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的高尚品質。

僅僅知道別人為國分憂、勇挑重擔是不夠的,重要是形成自己的思想覺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針對我們還小,不能也不必要為國分憂的錯誤認識,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讓學生辯論:我們青少年能不能為國分憂。雖然辯論的水平不高,但目的達到了。通過辯論,學生們澄清了認識,知道在學習、道德品質、理想前途、日常行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等方面嚴格要求也是在為國分憂。

活動結束後,女生齊讀23頁的第二段,讓“為國分憂,勇挑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的責任意識內化於心,落實於行。

(3)奉獻責任――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這次,我沒有要學生講故事,直接向大家介紹徐本禹的事蹟。徐本禹、叢飛等人的所作所為譭譽參半,認為他們這樣做划不來,不值得。為了使兩種不同的觀點碰撞、交鋒,讓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蹟發揚光大。我設計了第二個辯論。但由於前面的“趙薇的事件”在全班掀起了波瀾,佔用時間。我啟用了第二套方案――談話引導法進行本內容的學習。談話引導法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能快速推進教學內容的完成,啟發思維,培養學生分析、解決發現問題的能力。

問題的設計是這樣的:請看大屏幕。

意圖:針對青少年中個人責任和社會責任錯位的現象,引導學生提升看問題的角度,從社會體會價值和社會貢獻角度進一步理解奉獻精神和奉獻意識的重要性。

通過啟發引導,學生認識到,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支援西部貧困地區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有利於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自己參加公益活動,不但能培養自己的能力,磨鍊意志,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還可以從中體會到快樂,體會到自己在成長,逐步成為社會有用之人。

最後,老師總結點評,一二組的學生齊讀P24頁的第一段。

3、總結深化

老師對本課的內容進行小結後,三四組的學生齊讀板書,使學生對本課內容、結構形成整體印象。然後要求談談學習本課後有哪些收穫和啟示。可以用課本上的觀點,可以是收集的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自己的認識等,強化三維目標。

四。課堂板書

為了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容更好地理解記憶,我把課本內容進行了靈活處理,把承擔社會責任的三個具體要求作為平行內容對待。課本上編排成了兩個層次。左邊是我的板書,內容簡練,結構簡單。

五。課後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又不拘泥於教材。新課改要求老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我在教學中使用了教材提供的部分材料,大部分是我和學生課外蒐集的,都是學生關心的和比較感興趣的材料。豐富了教材內容,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動腦的習慣。

2、強化知識,夯實基礎,落實三維目標。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的每個要求,通過創設情境,師生共同歸納,然後用各種形式要學生反覆朗讀,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形成正確的責任觀。

3、在互動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碰撞得不夠,坐在座位上隨便説的現象比較普遍。問題提出後沒有給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草草得出結論。體現了我的教學經驗、技能還很欠缺,以後要注意學習和改進。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説課稿

各位專家、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説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級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個框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學設計及其依據。我説課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具、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下面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認識:主要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此基礎上確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這三個方面來談。

首先,來談(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上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個框題:燦爛的中華文化,瞭解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美德,薪火相傳。本框在瞭解了中華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民族精神。因此本框是對前面教材的進一步延伸。只有對民族精神產生更多的認可感和歸屬感,才會自覺地做精神文明的建設者,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因此,本框的學習也為學習下一個單元《融入社會,肩負使命》起到了鋪墊作用。由此可見,這兩個單元在內容上是一脈相承的。

本節課由“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傳承”兩目組成,主要講述民族精神對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與發展,以及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等問題。

隨着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髮展,文化特別是民族精神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在十分重視青少年思想建設的今天,就需要從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華,這樣對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課的教學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談完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再分析一下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轉變以學科知識為主的教學觀念,突出顯現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培養。因此我把這個目標放在第一位,然後是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我們先來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再來看。

能力目標:1能體會出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及其偉大作用;

2具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最後是

知識目標:1.瞭解中華民族精神支撐着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2、知道中國-------在各個歷史時期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依據:民族精神是比較抽象的,對於九年級的學生來説不是很好理解。如果不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精神,會導致一些學生在思想上不自覺地忽視中華文化,盲目崇拜外來文化,那麼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話。只有在真正理解民族精神的基礎上,才能增強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感。

教學難點:民族精神我傳承

依據:在市場經濟大潮下,經濟利益至上使許多不良的思想捲土重來,學生的思想嚴重受到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主義的影響,愛國主義已成為口頭的擺設,要去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更是難上加難。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是思想品德課的目的所在,化知為行,以知導行,讓學生認識到民族精神要靠他們傳承,自覺用行動來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二、教學方法

以上就是我關於對教材的認識。

為了使學生能完成教學目標,我再從教學方法上談談。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教師教法的運用,又要重視學生學法的引導。因此,我從教法和學法這兩個方面來談教學方法。我先來談教法:

(一)教法

當前思想品德課程改革強調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注重學生的學生的情感體驗與道德實踐,為落實新課改精神,同時結合本課內容,我採用瞭如下教法:

1、演示法

民族精神具有抽象性的特點,但它又寓於形象、生動的歷史材料之中。利用課件中的圖片、視頻等手段對中國-------領導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等教學資源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情境法

教師創設情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培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覺地弘揚民族精神。

3、活動法:本節課中設計了三個活動,設計的宗旨分別是: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以及弘揚和傳遞民族精神。

談完了教法的運用,我再來談一談與之相應的學法的引導:

(二)學法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就是為了不教。”一位優秀的教師應重視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學會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

由於學生的學習風格存在差異,我採取多樣的方法:

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評法

以上就是關於教學方法的運用,在其運用過程中要憑藉一定的媒介和材料。那麼,我來介紹一下本節課的教具。

三、教具

多媒體

在呈現圖片和播放視頻的時候需要用到多媒體,便於學生理解民族精神。

四、教學過程

下面我重點談一下教學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四個環節,分別是拋磚引玉導入新課,用時3分鐘、積極探究掌握新知,30分鐘、情感共鳴昇華新知、3分鐘、佈置作業拓展轉化,2分鐘。

那麼,我們先來看我設計的第一個環節:拋磚引玉,導入新課

讓學生觀看《能量北京》flash,短片展現的是北京奧運會運動圖標,看完後讓學生談自己想到了什麼。

導課設計的依據:學生可能會説想到了奧運會,想到了奧運健兒,奧運精神,進爾過渡到民族精神。從學生熟悉的、引以為傲的奧運會入手,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其對學習本課感興趣。這是思想品德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在學生對民族精神感興趣的基礎上,我設計了第二個環節:積極探究掌握新知。幫助學生對民族精神有更多的認識。

這個環節設計了三個活動。

首先是活動一:點擊中國——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我們可以看到有五個福娃,每個福娃背後都有兩張圖片,請你根據圖片判斷相關的人物和事件,並以簡單的詞彙概括這些人和事所體現的精神。我們先來點擊貝貝,是戴望舒的詩歌《我用殘損的手掌》。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點擊京京,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和戚繼光抗倭,在他們的身上體現了團結統一的民族精神;然後依次點擊歡歡,迎迎和妮妮。分別展現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和昭君出塞的故事、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屈原放逐而賦《離騷》和勾踐卧薪嚐膽的故事。從他們身上我們依次看到了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由於他們對祖國懷有一顆赤子之心,才會有這些流芳千古的事蹟。

依據:通過這個活動,我們可以總結出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在同學對民族精神有了初步的瞭解後,我設計了第二個活動:掃描中國——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

活動的任務:填寫三個不同時期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活動的要求:

(1)按座位分成三組,兩分鐘準備時間。

(2)各組以接力的形式回答,可以自由選擇時期作答。不僅要説該時期的民族精神,並且要説出其突出人物和主要事蹟。各組間接力間隔時間不得超過5秒,內容不得重複,每位同學只有一次回答機會。

(3)找一名同學作為記錄人,記錄接力賽結果。

活動設計的依據:採用競賽的形式可以極大地增強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同學們的回答互為補充,使每位同學都能更多地領略我們中華民族英雄的風采。學生在闡述的過程中,會從人物的外在表現逐漸認識到人物的內在價值,從而感悟到人的生存價值和社會價值,自然而然地與自身進行對比,自悟自評,有利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此學生可以自己得出結論: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表現。並且,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會增強對這些傑出人物的崇敬熱愛之情,立志也做一位民族英雄,可是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九年級學生,應該如何做呢?

面對學生的這一問題,我設計了第三個活動:感受中國——弘揚和傳遞民族精神

讓學生觀看三幅不同主題的圖片。第一幅展現的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體現的五講四美的美德。這些美德是民族精神在生活中的細節化、具體化;

第二幅展現的學生在北京奧運會這個國際體育盛會中所折射的無私奉獻、團結友愛的民族精神;

第三幅展現的是中華兒女在自然災害面前所彰顯的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偉大民族精神。

活動設計的依據:讓學生感覺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並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難事。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就能體現和傳播民族精神。

思想品德的形成過程是一個知情意行的過程,為了使學生對民族精神這一優秀品質有更深刻的情緒體驗,我特別設計了

第三個環節:情感共鳴,昇華新知

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flash短片。第一遍,讓學生觀看,其莊重的展現了我國的主要開國元勛們的形象。第二遍,師生共唱,其展現的是在解放時期,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浴血奮戰的畫面。

活動設計的依據:通過觸動心靈的歌曲,振奮人心的畫面,達到情景交融,使師生產生共鳴,使同學們從內心再次體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昇華,自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但是,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不是一節課能夠完成的,它需要在我們今後的生活中,從我們的一言一行中體現出來。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設計了

第四個環節:佈置作業,拓展轉化

這是一封以“弘揚民族精神,做合格中學生”為題目的倡議書。讓學生思考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應該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歸納總結出三條,填到空白處。經過篩選後,下節課我們來進行一個宣誓,並且把它掛在我們的教室。

依據:這樣做,可以時刻督促學生: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去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並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要結合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為之注入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接下來,是我説課的最後一個內容:

五、板書設計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二、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

三、弘揚和傳遞民族精神

我採用要點式板書,這樣設計比較直觀、系統,還能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整堂課的設計,我本着寓教於樂的教育理念,採用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新,培養學生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國中政治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第一方框《違法行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教學目的:

1、什麼是違法行為。

2、違法行為的類別。

3、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思想覺悟目標:通過學習違法行為的有關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防微杜漸,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違法現象的發生。

教學重點:

1、違法行為的含義。

2、一般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教學難點:

拒絕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也是違法行為

教學過程:

一、導語: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第六課的內容瞭解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知識。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第七課《依法制裁違法犯罪》。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本課由引言和三個框題組成,現在同學們迅速瀏覽一下引言部分,瞭解本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2、引言總觀全文,主要學習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違法犯罪要受到什麼處罰等知識,增強法制觀念,減少違法現象的發生。

三、講讀課文:

1、現在我們學習第一框題《違法行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板書)

2、教師明確提出教學目的,然後指導學生閲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什麼是違法行為(板書)

教師提問:那麼什麼是違法行為呢?

通過兩個例子總結出:凡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法行為。(板書)

根據“議一議”的問題,重點理解“拒絕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4、違法行為的類別(板書)

掌握了違法行為的含義,接下來我們學習違法行為的類別。

教師提問:根據違背法律的不同,違法行為的。類別有那些呢?

學生回答:A違憲行為

B刑事違法行為

C民事違法行為

D行政違法行為(板書)

教師分析總結每一個違法行為的含義及相關的例子。

5、一般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板書)

教師根據違法行為的類別A、B為嚴重違法行為,C、D為一般違法行為,

引出一般違法行為的含義。

教師提問:一般違法行為的含義是什麼?(板書)

學生回答:觀點①情節輕微,危害性不大。②沒有觸犯刑法。

教師提問:既然一般違法行為情節輕微,危害性不大,為什麼也要受到制裁呢?

解決“議一議”的問題。

學生回答:觀點①回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損害。②還可能發展為犯罪。

教師提問:既然一般違法行為要受到制裁,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學生回答:

①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

②行政違法行為要受行政制裁。

教師對這兩方面進行展開分析説明。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框題的內容,瞭解了違法行為的含義、類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增強法制觀念,減少違法現象的發生。

五、課堂練習:課前已發給學生。

六、佈置作業

①違法行為的含義。

②為什麼一般違法行為也要受制裁。

國中政治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懂得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樂交織的一種認識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活動;認識到學習能不斷認識和發現自我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無窮快樂,認識到學習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能力目標:

提高自主學習、克服困難和辨證思維的能力,並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到學習苦中有樂,領會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能夠喜歡學習;懂得良好的學習環境來之不易,從而學會感激家庭、感激學校、感激社會,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任職內驅力,通過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從而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辨證得客觀地看待學習中的苦與樂,並能夠正確對待。

難點:

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種享受,學習是一種快樂”。

教學方法:

事例分析法;講解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多媒體展示:四季的美麗圖片

提問:為什麼會有四季?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作者是誰?出自哪裏?

3、世界上有幾大洲?幾大洋?

’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簡單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在開始就讓學生體驗到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

你們都是從哪裏學到這些知識的呢?(課堂、電視、課外書……)

無論是那種途徑,都是通過學習學得的。我們從出生到現在都是在不斷的學習,以後也將不斷的學習下去。在我們這十幾年的學習中,我們的同學一定對學習有着不同的感受吧,今天我們一起來詠歎一下學習。

(二)新課

1、詠歎學習

先來看一下我們的古人是怎麼樣來詠歎學習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春天,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鋤。

夏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

秋季,讀書之樂樂陶陶,起舞明月霜天高。

冬季,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朱熹<四時讀書樂>

你從中讀到了什麼?

你覺得我們的學習又是怎樣的呢?

引出讀書有苦有樂,到底是苦大於樂還是樂大於苦呢?

2、自由辯論:學習中苦大於樂VS學習中樂大於苦

總結陳辭:是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樂相伴,相互交融的;先苦後甜;苦中有樂。我們學習中的苦是暫時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克服,尋求解決的方法,困苦會煙消雲散。

讓我們一起喊出“快樂學習吧!”

3、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討論着學習是樂還是苦的時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卻有人發出了“我要讀書”的吶喊。

A.多媒體出示《我要讀書》的圖片資料(見課件)

討論:1.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的同齡人失學或面臨失學呢?

2、請同學們想象失學後生活的種種遭遇或以後可能出現的遺憾。

3、請大家談談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環境。

B.看相關鏈接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對青少年的學習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第四條: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第十一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結合以上材料,你有什麼啟示?

C.看漫畫:放牛娃的理想

説説你的感受

(三)作業:

根據圖畫和這節課所學的,結合實際,寫一點心得體會

國中政治教學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國家的含義和根本屬性,明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理解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瞭解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理解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理解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問題基本知識的學習,鍛鍊學生收集材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我國國家性質的學習,提高學生對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必要性的認識,使學生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

教學重難點

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和特點

2、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3、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這樣性質的國家中,我們公民處於什麼地位,有哪些政治權利、政治義務,如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本課將我國的國家性質、公民的權利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等方面去揭開國家政治生活的神祕面紗。

二、進行新課

(一)面對新舊社會兩次特大洪災的思考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閲讀教材第4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閲讀課本,討論問題。

(二)廣泛、真實的民主

1、國家的基本理論

(1)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討論,從歷看,國家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它的產生、存在有什麼作用?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討論後作出進行點評。

教師點評:國家是由於生產力發展出現私有制,從而產生階級、階級對抗,統治階級為-被統治階級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機關。由此可見國家之本質。

(2)從本質上講,國家是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閲讀教材第5頁“專家點評”,瞭解國家性質的有關常識。

學生活動:閲讀課本。

(3)國體及其決定因素。

國家的性質又稱國體,是由佔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性質決定的。(引導學生思考説明什麼問題?)

根據國家性質不同,可分為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屬於社會主義國家。

2、我國的國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我國憲法對國家性質的明確規定。

教師活動: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社會各階級、階層在我國社會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關係。請大家思考討論這個問題,並總結我國政權的特點。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教師總結:國家政權的領導階級是工人階級,階級基礎是工農聯盟。特點在於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掌握政權,享有民主,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行專政。因此。政權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當家作主主要體現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權利上。

3、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5-6頁,看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表現在哪裏?分別是什麼意思?

學生活動:閲讀課本,找出問題。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一是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二是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我國現階段享有民主權利的主體包括,工、農、知、幹、軍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2)、人民民主的真實性,一是表現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二是表現在隨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實現。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閲讀教材“相關鏈接”,思考、體會我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3)、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人民民主真實性的一個重要表現。

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6頁“人權材料”,舉例説明建國後我國人權保護取得顯著成就,人權只能是具體的、相對的。

學生活動:閲讀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

我國政府關於人權問題的基本觀點有(略)。

2003年中國人權事業的新進展。2003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16694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000多億元,比上年增長11.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中國農村未解決温飽的貧困人口由改革開放之初的2.5億人下降到2003年的2900萬人。人均壽命從解放前的35歲上升到71.4歲。

事實説明,建國後我國人權保護取得顯著成就,人權不是空洞的一句話,而是具體的、相對的,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生存權和發展權,保護人權的根本途徑是經濟得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4、人民民主專政的專政職能

教師活動:在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除了對人民實行民主的職能外,還具有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的職能。請大家思考為什麼要保留專政職能?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保護人民民主權利不受侵犯,保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5、民主與專政

(1)民主及其階級性

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6頁民主的含義,思考:應該怎樣理解民主的含義及其階級性?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首先,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是同--制度相對立的。其次,民主具有階級性,他的平等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共同管理國家,都是在一定階級範圍內的,是在統治階級內部進行的,只能是適用於統治階級,而不能適用於被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主要是依靠暴力進行專政。

(2)人民民主專政是民主與專政的辯證統一

教師活動:同學們可以看課本P7頁,思考我國的民主與專政,在什麼地方互相區別、互相對立?在什麼地方相輔相成、互為前提?並運用這一道理評析觀點一、二。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對統治階級實行民主,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是國家政權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在這一點上,一切民主國家是一樣的,但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專政的統一,對廣大人民實行民主,只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行專政,真正實現了大多數人的統治,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觀點一隻看到它們的相同點,觀點二隻看到它們的不同點,都是片面的。

(三)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閲讀教材P7頁,思考下列問題:為什麼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現階段如何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學生活動:閲讀課本,找出問題。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性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堅持人民民主,才能調動人民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堅持對敵對勢力的專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安定。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新的時代內容

突出經濟建設服務職能;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國內外環境;重視法制建設,依法治國;發展人民民主,加強民主制度建設。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內容講述了我國的國家性質的有關知識,懂得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是真正的大多數人的統治,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課餘作業

用民主與專政的關係,分析我國政權與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異同。

課後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習題

完成課後練習題。

板書

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