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石鐘山記》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18W

《石鐘山記》教案精品多篇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對臆斷、重視實地考察的精神。

2、重點掌握“鼓”、“是”、“遺”、“得”等實詞的用法。總結“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的規則。

[教學重點]

文言詞語的用法和句式。

[教學難點]

蘇軾散文特點及其治學精神。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文解析】

注音釋義

1、噌吰如鐘鼓不絕:鼓,《説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詞義項即所敲之鼓外,還有動詞的義項即以手擊鼓之意,引申為“敲擊”。而“噌吰”課本中的解釋是形容鐘聲宏亮,所以“如鐘鼓不絕”中的鼓應為動詞,譯為像敲擊鐘的聲音響個不停。

2、鐘磬:(磬,qìng,這裏指佛教的打擊樂器,形狀象缽,用銅製成。)

3、臆斷:(臆,yì)僅憑主觀推測來斷定。

4、夜泊絕壁下:(泊,bó,這裏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當中流:(當,dāng)有塊大石頭在水流中間。

7、殆與餘同:(殆dài,這裏是大概之意;百戰不殆,殆的意思為“危險”。)

8、汝識之乎:(識zhì,這裏結合上下文的意思,應釋為“知道”。)

9、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饒,ráo)(蘇軾的)長子,蘇邁要到饒州的德興縣去任縣尉。

【內容主旨】

本文記錄了作者考察石鐘山得名的原因的過程,文中的敍事,議論皆由探尋石鐘山命名的來由而發,卒章顯志,先得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觀點,再用“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的一歎,一笑點寫自己的寫作意圖。

全文分三個部分,第一段,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解釋表示懷疑。第二段解疑,通過實地考察去探究石鐘山命名的真實緣由。屬記敍部分。第三段得出結論,即事情如果沒有親眼看見,親耳聽到就不能憑主觀臆測去推斷它的有無。屬議論部分。

【寫作手法】

《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敍,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説法,提出別人對此説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歎。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歎酈元所説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敍、夾議,記敍、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説理的千古明篇。

【重點語段研讀】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分析:這段先寫作者有機會去考察石鐘山名之來由,非常簡潔而直接地切入正題──小童擇石而叩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寫出李渤之説被世人廣泛地接受,而用一個“固”字表明作者對這種不動腦筋的解釋的輕蔑。(固本意為“本來”,這裏引申為“自然”,“當然”。)接着寫作者暮夜實地考察,又先寫環境,描繪出陰森恐怖的氣氛,從而讓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氣戰勝自己內心的軟弱的,同時也點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的原因。再寫心動欲還時有“大聲發於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卻一改剛才的膽怯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體寫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同時為下文的“歎酈元之簡”作伏筆。又用回程中,河中“窾坎鏜鞳”的大石與先前“噌吰”的絕壁下的穴罅作比。區別兩者的聲音不同之處:絕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鳴,聲音雄渾,故曰“噌吰”;大石中,風水相吞吐,風時有時停,水一吞一吐,“窾坎鏜鞳”強調節奏鮮明。反覆寫聲源,用以證實酈道元的説法,推翻李渤的“謬論”。最後作者欣喜的告訴獨兒子説“古之人不餘欺也”。顯然,這裏的古之人是指酈道元。此段為破疑而寫,在釋疑的過程中證明酈説,否定李説。

【解題指導

一、見【內容主旨】

二、首先從文章的內容講兩篇文章都是遊記,並且都不重山水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説理。《遊褒禪山記》從遊而未盡興引發談人生哲理和治學態度;《石鐘山記》用事實破疑問,提出要重實地考察,及對主觀臆斷的觀點。所不同的是《遊褒禪山記》的結構是典型的遊記體結構,先記遊,後議論。記遊雖簡,但遊蹤很清楚,體現了遊記文的一般特徵;而《石鐘山記》先議論,再記遊,後議論。首先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解釋提出質疑,然後通過實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後在解疑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在寫法上,也有不同。《遊褒禪山記》的議論重在“立”;而《石鐘山記》的議論是“立”中有“破”。

三、鼓:①鼓動,動詞。②擊打,動詞。③彈奏,動詞。④正確,形容詞。

是:①這,代詞。②這樣,代詞。③是,判斷動詞。④正確,形容詞。

得:①得到,動詞。②能夠,動詞。③收穫,名詞。④交好,形容詞。

遺:①遺留,動詞。②送給,讀wèi,動詞。③丟棄,動詞。④遺失,動詞。

四、

1、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啊!

2、城裏(的人)都沒有察覺到這個(情況)。

3、當時(一般)人不同意。

4、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

這些句子的動詞分別是:欺、覺、許、詐、虞。賓語是:餘、之、爾、我,都是代詞。這些賓語都移到了動詞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詞是:不、不、莫、無、無。(補充,常見的其他否定詞還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的也要提賓,疑問代詞有“何、誰、孰、惡、安、焉、胡、奚、遏。)總結:古漢語否定句,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五、1.承接,可以不譯。2.並列,不譯或譯為“又”。3.轉折,可是。4.因果,因而。5.前“而”表並列,不譯,後“而”錶轉折,卻。6.並列,可譯為並且。7.並列,不譯。 8.前、後“而”,都表修飾,可譯為“地”;中間“而”表並列,不譯。9.因果,因而。10.假設,如果。

【資料窗】

一、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二、補充整理文言文基礎知識:

①詞類活用:

A使動,例:“雖大風浪不能鳴也”。鳴,使之鳴。

B名詞做動詞:例1.“而此獨以鍾名”。名,命名。例2.“枹止響騰”。枹,用鼓槌敲擊。

C形容詞作名詞:例:“枹止響騰”,響,聲音。

D名詞作狀語:例:“目見耳聞”。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異義:“自以為得其實”,其實,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

A指示代詞,那裏,這裏。例:心不在焉。

B疑問代詞,哪裏,怎麼。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兼詞,於之,在哪裏。例: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D語氣助詞,啊,呀。例:1於是餘不歎焉。2如樂作焉。E形容詞或副詞詞尾,……的樣子。例:硿硿焉。

三、文學常識:

紀年法:

(一)干支紀年法,幹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結合以紀年,六十年一輪。

(二)帝王年號紀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稱元年。漢武帝起有年號,後多用年號記年。如開元,天寶為唐玄宗的年號。

(三)王公年次紀年法,這種紀年法多在春秋,戰國時代。如趙惠文王十六年,魯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數記。

(四)星歲紀年法:星指歲星(木星),歲指太歲。又分歲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歲星紀年法即根據歲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紀年。十二星次名稱自西向東依次為:星紀、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12年一輪。太歲紀年方向與歲星紀年相反,名稱更為繁複。

四、關於石鐘山的資料:

石鐘山位於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屬江西湖口縣。石灰巖質。關於它命名的原因歷來有三種意見,

(一)風水聲如鍾,認為山下縫隙洞穴與“風水相吞吐”發出敲鐘的聲音。北魏酈道元與北宋蘇東坡就是持此説。

(二)石聲如鍾,由於此山是石灰巖質,內中石鐘乳、石柱、石筍等,用槌敲打,也會發音。唐代李渤持此説。

(三)山形如鍾。《石鐘山志》記載:“上鍾崖與下鍾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鍾。”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説,他在《春在堂筆記》中記着:每冬日水落,則山下有洞門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寬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鐫“丹房”二字,且多小詩,語皆可喜。如雲:“我來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無人識。”“小憩千年人不識,桃花春漲洞門關。”無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蓋全山皆空,如鍾覆地。故得鍾名。

《石鐘山記》教案 篇二

石 鍾 山 記

蘇軾

[教學目標 ]

1、 認識作者反對臆斷、重視考察的觀點。

2、 瞭解記敍、説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重點]

品味本文抑揚頓挫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

瞭解記敍、説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提問:這篇就是説跟我們剛學過的《遊褒禪山記》有相同之點嗎?請説出主要的。(都有記遊的內容,都有相當多的議論成分,”記”和”議”又都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這些相同點,説明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這是閲讀能力提高的一個標誌。這兩篇文章還有一些不同點,而且是很大的不同。這一點現在先不討論,但同學們在誦讀過程中要認真加以領會。現在請看”預習提示”的第2段。

提問:“未能進一步從”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這句話是對蘇軾的批評嗎?(是。)這個批評是嚴了一點?

教師作解釋後,進一步指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一開始不完善是難免的。蘇軾的論斷被人們承認八百年之久,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師示範背誦全文和學生齊讀全文。

要求學生在聽教師背誦的過程中給難字注音,並認真品味每句話的語氣。

教師背誦完畢,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鏗(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鏜鞳(tāng  tà)  識(zhì)  無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正音後學生齊讀全文。

(三)劃分結構的探究主旨。

説明:本文説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文中的敍事因此而發,言論也因此而發,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寫法,全文的結構都是為“顯志”服務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後一段説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結構就可以一目瞭然。據此,這五項內容擬採用“倒析法”,也就是從最後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這種分析是綱要式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一個統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後在誦讀過程中逐步加深體會。

1、主旨的分析。

提問:先將最後一段讀一遍,從中找出兩句話來説明作者的意圖(“歎酈元之簡,萬而笑李渤之陋”)。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①文章開頭提的正是這兩個人關於石鐘山山名來由的説法,前後對照,可見作者用心;②這兩句被置於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問:作者這一“歎”一“笑”,有什麼深刻含義?(酈元是經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歎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提問:作者依據這兩件事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反對臆斷——“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擔倡實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2、結構的分析。

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依據這個主旨給全文作出恰當的佈局的。

學生概括第1段大意。(“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説法表示懷疑”。)

問:這是作者的言論,它跟下文敍事有什麼關係?(疑而後察。)作者對酈説用“人常疑之”,對李説則用“餘尤疑之”,從這裏可以看出什麼問題來?(“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參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僅據文字表面意思,又難以肯定;“餘尤疑之”,疑的程度勝過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證據__可見對酈、李二説的態度是不相同的。)指出:這是為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學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過實地考察證明李説純系臆則,而酈説是正確的。)

問:這段話中哪些語句是對上述二説的表態?(對李説——“笑而不信”;對酈説——“古之人不餘欺也”。)為什麼説酈元沒有欺騙他?(作者發現聲源有兩處,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發聲。)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結論,即由這裏所説的事實導出。

3、板書:

對舊説質疑——實地考察中所見——結論

(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説明:在分析主旨和結構時,可依次寫出,最後用線連結如圖,不要等到分析完畢再寫。

(四)誦讀第1段。

1、學生齊讀一遍。

2、教師領誦一遍,並作簡釋、簡評。

①“《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此句祕下名合為第一層,為下文質疑張本。按:湖口縣有石鐘山二座:上鐘山在城西,下鐘山在城東。下鐘山即蘇軾作記處。作者引《水經》而不釋,筆法何等簡潔。

②“酈元以為……聲如洪鐘”——這是轉述酈元的話,“水中相搏”一語耐人尋味。,下文寫作者的發現,可謂道貌岸然盡“相搏”之狀,但世人不親臨其境,便無法想象。由此導出第二層。

③“是説也……而況石乎”——這是第二層。“也”字作一頓,以示將有所論。“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無證耳。“以鐘磬置水中”是“常人”的類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聞目見”過之。④“到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於潭上”——敍事何等簡潔。由此句至段未為第三層。

⑤“扣而聆之……餘韻徐歇”——作者如此描寫,頗有譏李之意。李文《辨石鐘山記》今已不可見(《文苑英華》不收,)估計是作者轉述,有意作誇張描寫。

⑥“自以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話寫盡俗人情態。為下文“笑陋”張本。

⑦“然是説也,餘尤疑之”——“餘尤疑”三字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鏗然有聲者——何哉”——駁得有力。

(五)誦讀第2段。

1、學生齊讀這一段。

2、教師範讀,加簡釋及評語。

①段首至“因得觀所謂石鐘山”——敍述考察機會到來的緣由,僅14字,何等簡潔。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誤人之深,於此可見。“固”,這裏應訓“當然”、“本來”,引申為“自然”之意。作者不寫親訪寺僧問山名來由,而直書小童擇石而叩之,又省卻不少筆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此數句寫景。問學生:有哪些細節?(大石、鶻、鸛鶴。)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陰森恐怖。)要求學生將作者的描寫語劃出來(“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雲霄間”、“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餘方心動欲還……如鐘鼓不絕”——妙在“欲還”而未還。“大聲”突如其來,伏下文“恐”字。“如鐘鼓”,點出山名來由,照應開頭“聲如洪鐘”。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酈元所云,又繼之以喜,喜而後“察”。前此所有之“疑”頓失。

⑥“徐而察之……而為此也”——具體道出“水石相博”之狀。為“歎酈元之簡”伏筆,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兩山間……如樂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狀。問學生:“噌吰”與“窽坎鏜鞳”有別乎?(前者出自絕壁下,有共鳴,顯得雄渾;後者出自大石中,風來時則有,一吞一吐,節奏鮮明。)

③“因笑謂邁曰……不餘欺也”——作者將長子邁寫入文中,其意在此——邁是他的宏論的第一位聽眾。以此結束考察過程,恰到好處。“古之人”,指酈元。

3、學生討論層次劃分,然後分層練習背誦。

説明:這一段是誦讀的難點。為了便於學生記誦,除了劃出大的層次而外,還可以板書行文順序。待學生能基本上背出這一段後,拭去板書,再做檢查。板書形式如下(括號中的話可略而不書):

第一層(段首至“此鸛鶴也”)發現聲源之前

訪石鐘山緣由→小重扣石→絕壁下所見所聞:大石、棲鶻、鸛鶴。

第二層(“餘方心動欲還”至段末)發現聲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聲→大石中的“窽坎鏜鞳”之聲→語邁作結。

4、檢查背誦。

(六)討論作者對酈、李二説的態度。

問:酈、李二説的不同點是什麼?(酈説認為“水石相搏”而發聲,李説認為潭石有聲。)這意味着什麼?(李説是對酈説的否定。)從寺僧使小童擇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麼問題來?(説明信李説者多,俗見之誤人。)

問:從這一段的內容來看,作者對酈、李二説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問:作者對李説“尤疑”,為什麼寫小童扣石事僅用一句帶過?(不值一駁。)試品味這句話的語氣。(輕蔑、譏笑。)本段着重寫聲源,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説。)還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説,正所以批李説。)本文不是遊記,而是考察記,為什麼要渲染絕壁下的陰森恐怖氣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淺人之無知妄説遂行於世。)

小結:本段是為破疑案而寫,作者對酈説是信中有疑(故結句是“古之人不餘欺也”),疑既釋而益信;對李説則是絕對否定。

(七)誦讀第3段。

1、學生練習誦讀2~4遍。

2、教師提問。

①“事不目見耳聞……可乎”照應上文哪一句?(“今以鍾磐……而況石乎”。)是什麼辭格?(反問。正意是:不目見耳聞而謂“不能鳴”,便是臆斷。)

②“殆與餘同”的“殆”能換成“蓋”字嗎?(不能。作者只能據文字推測,而無法證明,用“蓋”則會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詳”相照應的上下文是哪些詞句?(上文是“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下文是一個“簡”字。)

③“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與上文哪些話呼應?(“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強調實地考察,不盲從。)怎樣的情緒?(坡公何嘗不自得?然與李渤有別:李是臆斷,坡公是以事實為據。)

補充問:有人説這句話中的“夜”字可刪,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討論此題不必涉及科學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圖,其實“不肯”後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處。)

④“而陋者……得其實”——再次譏評李渤。上文評李渤只説事實,至此才出現一“陋”字,貶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筆力。

⑤“餘是以記之……李渤之陋也”——卒章顯志。

3、教師領誦。

4、檢查背誦。

(八)比較、辨析。

1、將本文跟(遊褒禪山記)作比較。

説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後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

2、教師將本文改成一篇説明文,學生聽後再進行比較。進一步認識本文的特點。

改寫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③微波入之,涵滔澎湃,④有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⑤近港口處,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則多竅,與風水相吞吐,發為窽坎鏜鞳之聲,與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酈元注《水經》,但云⑥“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可謂⑦言之不詳。⑧唐李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自以為得之,其實悖矣。

説明:教師讀的速度要慢一些。讀前告訴學生,用鉛筆劃出書上的語句,並標上句子的序號。便於學生連綴成文。

從比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①蘇文的內容核心是説明性的,跟考察記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內容跟記遊結合在一起,不僅寫了景物,也寫了自己的心態,這就屬於生動的説明了。由此可見,從基本性質來説,本文文體應定為考察記。

②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補酈説之不足,破李説之陋。由此自然生髮出“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的議論。

③文中的記敍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謂石鍾者”這一小段,是為了説明考察緣由的;描寫成分只有“大石側立……此鸛鶴也”這一小段,是為了説明考察之不易的。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蘇軾其人

2、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3、翻譯全文。

4、學習作者不輕信前人學説,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時間、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教學重點:

1、瞭解與蘇軾相關的文學常識。

2、讀準句讀。

3、翻譯全文

教學難點:

1、讀出語氣

2、翻譯全文

課時安排:

3

教學方法:

自學、誦讀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蘇軾其人2、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讀一篇蘇軾的遊記散文——《石鐘山記》。(板書課題)

二、明確目標:

1、瞭解蘇軾其人

2、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三、瞭解作家和。寫作背景

蘇軾是我國文學史上文豪級的作家,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蘇軾其人。

1、蘇軾簡介:(閲讀《創新課時訓練》①第143頁的內容,邊讀邊完成如下摘記:①蘇軾的基本資料;②蘇軾文學成就的具體表現。讀完進行交流、明確)

①基本資料: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蘇東坡集》和《東坡樂府》傳世。

②文學成就: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與歐陽修並稱“歐蘇”,又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

詩歌——開宋代詩歌新風,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詞——豪放詞派創始人,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書法——北宋“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一。

2、。寫作背景:

本文是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移任汝州團練副使時,送他的長子蘇邁赴任經過九江湖口,遊覽石鐘山後寫的一篇遊記。

四、指導學生自讀課文(一讀)

1、提出要求:

⑴藉助書下注釋及工具書,瞭解課文大意。遇到疑問可同座交流、討論。

⑵輕聲朗讀課文,注意句內停頓。

2、齊聲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及時正音、指導句內停頓。

下列句中的停頓必須注意:

⑴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

⑵然/是説也

⑶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⑷舟回/至兩山間

五、再讀課文(二讀)

1、提出要求:

⑴結合“課文思路剖析”②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⑵輕聲朗讀課文,讀準句內停頓,爭取讀出語氣。

2、齊聲朗讀課文。檢查再讀效果,及時指出缺點。

3、討論問題,檢查學生理解課文大意的情況。

⑴本文的主旨句是什麼?它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⑵誰在探究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時候,犯了臆斷的錯誤?(李渤)

⑶作者對他是什麼態度?(嘲笑)

⑷對酈道元是什麼態度?(惋惜)

⑸作者對於自己找到了石鐘山得名由來有何感觸?(得意、驕傲)從何處可以看出他的得意與驕傲?(“笑謂邁曰”、“而笑李渤之陋也”中的兩“笑”)

⑹他為什麼有這種得意與驕傲?(1、眾人皆錯我獨對2、“終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我獨於月夜絕壁之下探尋原因。)

注意:所有提問均要鼓勵學生自抒己見,提供的答案只做參考。

六、齊聲朗讀課文。(三讀)

七、教師小結,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1、2兩段,試着進行翻譯,標註出有疑難的地方。

注:①《創新課時訓練》: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教師用書。

②“課文思路剖析”:摘錄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本課“內容和結構”中對學生閲讀有啟發性的部分,打印後分發給學生。

第二、第三兩課時以督促學生逐字逐句翻譯為要務,要點在於啟發學生結合語境去猜譯有疑問的地方,要不要兩課時可根據具體情形而定。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 篇四

學習要點

1、瞭解蘇軾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現的基本文言知識;

3.瞭解和體會本文將議論、記敍、描寫、抒情恰當結合及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4.瞭解和體會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和主張。

重點講解

課文簡析

課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敍述關於“石鐘山”命名由來的兩種説法,然後分別提出質疑,為下文作者親臨其境進行探究提供了依據。第二段,寫作者親臨石鐘山和探究石鐘山得名原因的經過,作者在這段裏生動細緻地敍寫了親自探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對“石鐘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段,寫作者探訪得實後的感想:凡事須親歷而不可主觀臆斷,點明瞭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鐘山得名由來作為線索。先“疑”,後“探”,再“斷”,最後是“歎”。文章結構嚴謹,脈胳清楚,記敍、寫景、議論緊密結合,是宋人遊記常用的寫作方法。本文的特點是記敍內容容量大而條理分明,寫景奇特,真切動人,而通過對石鐘山命名的探索,闡明瞭“臆斷”有害於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臆斷”的方式又是多麼謬誤和淺陋可笑。

寫作特色簡析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敍,最後又以議論作結。

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説法,提出別人對此説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歎。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歎酈元所説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敍、夾議,記敍、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因事説理的千古名篇。

反饋練習

閲讀唐代李渤《辨石鐘山記》,完成文後各題。

《水經》雲:“彭貂之口,有石鐘山。”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隱居的人,即李渤自稱),尋綸(釣魚)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臨時住宿)於南隅,忽遇雙石,漱(傾斜)枕潭際,影淪(倒映)波中。詢諸水濱,乃曰:“石鍾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產茲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酈道元字善長)之論,則瀕(瀕臨)流(水流)庶峯,皆可以斯名貫之。聊刊前謬,留遺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號)記。

1、解釋加橫線的詞。

(1)山涵其英涵:

(2)山仍石名仍:

(3)安能產茲奇石乎茲;

(4)瀕流庶峯庶:

2、寫出《石鐘山記》中與本段中下列語句意思相應的句子。

(1)枹止響騰餘歇:(2)如善長論:

3、與“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義相同的一項()。

a.有仙則名b.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眾寡d.而此獨以鍾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詢諸水濱

(2)聊刊前謬,留遺將來

(3)有銅鐵之異焉

5、用上文中的有關語句回答問題

(1)李渤探訪石鐘山遺蹤所得的結論是什麼?

(2)李渤對酈道元的觀點持什麼態度?文中是怎樣説的?

6、蘇軾在《石鐘山記》中對李渤的觀點是怎樣評價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參考答案:

1、(1)藴含(2)沿襲(3)這(4)眾多

2、“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3.d

4、(1)向住在水濱的人詢問原因

(2)姑且修訂前人的錯誤説法,以留給將來的人

(3)有銅鐵那樣的特異聲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山仍石名,舊矣。”

(2)否定。“如善長之論,則瀕流庶峯,皆可以斯名貫之”

6、“然是説也,餘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石鐘山記》教案 篇五

(師出示教學目標 :①倒裝句式;②學習蘇軾大膽質疑、重視實踐的做法。學生朗讀課文後提出質疑)

:文章一開始講“《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為什麼作者不直接講出來,而要引用《水經》中的話?我覺得這樣寫是多餘的。

師:這到底是不是多餘的呢?大家討論一下。

:這裏不是多餘的,因為酈道元是為《水經》作注的,而作者是同意酈道元的觀點的,這表明了作者的態度。

生:作者引用了書中的話比自己的話有力,同時説明石鐘山是真有其山,表示作者“夜泊絕壁”和寫作此文的必要性。

:引用《水經》的話表示作者知識淵博。

:這裏通過《水經》提出酈道元的觀點,後面提出李渤的觀點,兩種觀點提出來,有了比較,就為作者的質疑提供了基礎。

:大家各抒己見。從各個側面回答了這個問題,思維很活躍,討論很熱烈,很好。在預習中還發現什麼問題呢?

:“酈道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這裏“以為”是什麼意思?

:你猜一猜是什麼意思?

:可能是“認為”吧?

:很好,你真聰明。以後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先猜一猜,説不定真猜對了。還有別的問題嗎?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中的“士大夫”是不是指李渤?

師:有不同意見嗎?

:我覺得是指古代文人。因為李渤是文人。

:那古代文人不是因為李渤而倒黴了嗎?(笑)有不同意見嗎?

:這裏的“士大夫”是指古代做官的人。因為做官的人是不願“以不舟夜泊絕壁下的。

:他們為什麼不願意?

:因為他們覺得書上寫的沒有必要去考證,而且他們養尊處優,不高興深夜去探險。

:是不願和不屑,對吧?

:我認為“士大夫”是指像李渤那樣的不肯實地考察、浮而不實的一類人。

: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齊答:同意。

:他能夠深入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並且透過現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質。這是很可貴的思維方法,大家應該向他學習。

:還有人提問嗎?如果沒有,教師要提問了。

第一個問題:“石之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這句話作何解釋?

(一學生翻譯,略)

:有誰知道我為什麼要把這個句子提出來嗎?

:因為這裏的“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作“命名”解。

:這是一個定語後置的倒裝句。

:你能把正常語序講出來嗎?

:應為:鏗然有聲之石”。

:對。

第二個問題:“空中而多竅”為何翻譯?

生:這句話的意思是“中間空的並且有許多小孔”,這是一種倒裝句式,正常語序應為“中空而多竅”。

:你很聰明,分析得對極了。

最後一個問題: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這句話你們懂嗎?

(一學生翻譯,略)

另一學生站起來:“古之人不餘欺也”是個倒裝句,是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

:對,在否定句和疑問中,當賓語是代詞時,一般就會提到動詞前面。大家記清楚,賓語前置有兩個條件,一是否定句或疑問句,二是代詞作賓語。能不能回憶一下以前有沒有碰到這樣的例子?

生:時人莫之許也。

:很好。在本文中我們學到兩種倒裝句,一種是定語後置,一種是賓語前置,請大家課後在筆記本上把它們整理出來。

:無射和歌鐘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編鐘,聲音美妙動聽,蘇軾為什麼把“噌吰”聲和“窾坎鏜鞳”聲比成無射和歌鐘的聲音?

“噌吰”和“窾坎鏜鞳”是什麼聲音?

:是“水石相搏”的聲音,這是兩個象聲詞。

:這些聲音曾經給作者什麼樣的感覺?從書上找出有關句子來。

生:“舟人大恐”,“餘方心動欲還”,這聲音曾經讓作者十分恐懼。

:那麼作者為什麼把這些讓他嚇得魂不附體的聲音比成仙樂一般的美妙聲音呢?討論一下。(學生討論,發言)

:因為“噌吰”和窾坎鏜鞳”的聲音和編鐘的聲音很相似。

(追問):那麼幹嘛不乾脆説像“鍾”而非比成那麼有名的“無射”和“歌鐘”呢?

:這與作者的心情有關,因為作者經歷了那麼艱險的探索終於找出了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他心裏高光,聽這個水石相搏的聲音就像“無射”和“歌鐘”奏出來的音樂一樣美妙了。

:這種高興的心情表現在這一句的哪個字上?

學生齊答:笑。

師:這個“笑”表現了作者什麼心情?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學生紛紛議論:高興的笑、欣慰的笑、開心的笑。

:前後翻翻,本文共有幾處“笑”?

學生查找後得出結論:有四處“笑”,“餘固笑而不信也”、“又有老人咳且笑于山谷者”、“因笑謂邁曰”、“而笑李渤之陋也”。

:這四處“笑”中有三處是作者的“笑”,分別體會一下作者在笑什麼?

生:“餘固笑而不信也”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為,還笑他們和李渤同樣的觀點。

:用一個詞概括一下,什麼笑?

生:否定的笑。

:“而笑李渤之陋”,這個“笑”是嘲笑李渤,概括為“嘲諷的笑”。

:蘇軾為什麼要笑李渤?

:笑李渤不實地考察,“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

:對,蘇軾在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重視實踐的思想。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李渤真的可笑嗎?

(學生討論)

生:我認為李渤不應該被笑,因為他能夠對酈道元的觀點提出質疑,並且考證它,得出新的結論,這和蘇軾同樣可貴,而且蘇軾笑李渤也是不對的,如果這樣,後人也同樣可以笑蘇軾,因為在後人看來,蘇軾的觀點也是錯誤的。

師:講得好極了,給他掌聲(教室裏掌聲熱烈),你的思想很深刻,能夠運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問題,很可貴。下課後把你的發言寫成一篇小文章,好嗎?

:學習《石鐘山記》的目的並在於評判誰是誰非,而在於學習蘇軾這種不迷信舊説,大膽質疑,而且敢於探索,通過實踐得出結論的精神。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千變萬化的,而且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對於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盡善盡美的。所以,對於書本上的東西,對於名人的觀點,我們都不能看成一成不變的真理,要敢於質疑,並且去小心地求證,這就是《石鐘山記》給我們的啟示。

:大師質疑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顯得尤為可貴,大家能不能舉出一些科學家大膽質疑的例子?

: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説”。

:還有布魯諾捍衞哥白尼的學説。

:伽利略提出空氣阻力學説。

:科學家質疑的例子很多很多,誰還能講講政治家大膽質疑的事例?

:毛澤東不迷信陳獨秀,在革命關鍵時刻堅持真理。

:鄧小平反對“兩個凡是”,提出改革開放。

:很好,無論是科學家還是革命家,他們這種敢於質疑的思想都是一種科學思想。提出一個觀點遠遠要比證明一個觀點更難,所以,質疑是一種很可貴的科學精神,我們在學習中同樣要培養這種質疑精神,用胡適先生的話説就是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並且運用辯證的方法去作出儘可能正確的判斷。

好,今天的作業 就是請同學們針對我們平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寫一篇作文《由蘇軾的質疑想開去》,這是一篇讀後感,關於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大家都很清楚了,有沒有困難?

學生齊答:沒有。

師:下課!

《石鐘山記》教案 篇六

石 鍾 山 記

蘇軾

[教學目標 ]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對臆斷、重視實地考察的精神。

2、重點掌握“鼓”、“是”、“遺”、“得”等實詞的用法。總結“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的規則。

[教學重點]

文言詞語的用法和句式。

[教學難點 ]

蘇軾散文特點及其治學精神。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課文解析】

注音釋義

1、噌吰如鐘鼓不絕:鼓,《説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詞義項即所敲之鼓外,還有動詞的義項即以手擊鼓之意,引申為“敲擊”。而“噌吰”課本中的解釋是形容鐘聲宏亮,所以“如鐘鼓不絕”中的鼓應為動詞,譯為像敲擊鐘的聲音響個不停。

2、鐘磬:(磬,qìng,這裏指佛教的打擊樂器,形狀象缽,用銅製成。)

3、臆斷:(臆,yì)僅憑主觀推測來斷定。

4、夜泊絕壁下:(泊,bó,這裏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當中流:(當,dāng)有塊大石頭在水流中間。

7、殆與餘同:(殆dài,這裏是大概之意;百戰不殆,殆的意思為“危險”。)

8、汝識之乎:(識zhì,這裏結合上下文的意思,應釋為“知道”。)

9、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饒,ráo)(蘇軾的)長子,蘇邁要到饒州的德興縣去任縣尉。

【內容主旨】

本文記錄了作者考察石鐘山得名的原因的過程,文中的敍事,議論皆由探尋石鐘山命名的來由而發,卒章顯志,先得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觀點,再用“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的一歎,一笑點寫自己的寫作意圖。

全文分三個部分,第一段,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解釋表示懷疑。第二段解疑,通過實地考察去探究石鐘山命名的真實緣由。屬記敍部分。第三段得出結論,即事情如果沒有親眼看見,親耳聽到就不能憑主觀臆測去推斷它的有無。屬議論部分。

【寫作手法】

《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敍,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説法,提出別人對此説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歎。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歎酈元所説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敍、夾議,記敍、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説理的千古明篇。

【重點語段研讀】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分析:這段先寫作者有機會去考察石鐘山名之來由,非常簡潔而直接地切入正題──小童擇石而叩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寫出李渤之説被世人廣泛地接受,而用一個“固”字表明作者對這種不動腦筋的解釋的輕蔑。(固本意為“本來”,這裏引申為“自然”,“當然”。)接着寫作者暮夜實地考察,又先寫環境,描繪出陰森恐怖的氣氛,從而讓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氣戰勝自己內心的軟弱的,同時也點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的原因。再寫心動欲還時有“大聲發於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卻一改剛才的膽怯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體寫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同時為下文的“歎酈元之簡”作伏筆。又用回程中,河中“窾坎鏜鞳”的大石與先前“噌吰”的絕壁下的穴罅作比。區別兩者的聲音不同之處:絕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鳴,聲音雄渾,故曰“噌吰”;大石中,風水相吞吐,風時有時停,水一吞一吐,“窾坎鏜鞳”強調節奏鮮明。反覆寫聲源,用以證實酈道元的説法,推翻李渤的“謬論”。最後作者欣喜的告訴獨兒子説“古之人不餘欺也”。顯然,這裏的古之人是指酈道元。此段為破疑而寫,在釋疑的過程中證明酈説,否定李説。

【解題指導】

一、見【內容主旨】

二、首先從文章的內容講兩篇文章都是遊記,並且都不重山水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説理。《遊褒禪山記》從遊而未盡興引發談人生哲理和治學態度;《石鐘山記》用事實破疑問,提出要重實地考察,及對主觀臆斷的觀點。所不同的是《遊褒禪山記》的結構是典型的遊記體結構,先記遊,後議論。記遊雖簡,但遊蹤很清楚,體現了遊記文的一般特徵;而《石鐘山記》先議論,再記遊,後議論。首先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解釋提出質疑,然後通過實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後在解疑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在寫法上,也有不同。《遊褒禪山記》的議論重在“立”;而《石鐘山記》的議論是“立”中有“破”。

三、鼓:①鼓動,動詞。②擊打,動詞。③彈奏,動詞。④正確,形容詞。

是:①這,代詞。②這樣,代詞。③是,判斷動詞。④正確,形容詞。

得:①得到,動詞。②能夠,動詞。③收穫,名詞。④交好,形容詞。

遺:①遺留,動詞。②送給,讀wèi,動詞。③丟棄,動詞。④遺失,動詞。

四、1.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啊!  2.城裏(的人)都沒有察覺到這個(情況)。

3、當時(一般)人不同意。   4.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

這些句子的動詞分別是:欺、覺、許、詐、虞。賓語是:餘、之、爾、我,都是代詞。這些賓語都移到了動詞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詞是:不、不、莫、無、無。(補充,常見的其他否定詞還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的也要提賓,疑問代詞有“何、誰、孰、惡、安、焉、胡、奚、遏。)總結:古漢語否定句,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五、1.承接,可以不譯。2.並列,不譯或譯為“又”。3.轉折,可是。4.因果,因而。5.前“而”表並列,不譯,後“而”錶轉折,卻。6.並列,可譯為並且。7.並列,不譯。           8.前、後“而”,都表修飾,可譯為“地”;中間“而”表並列,不譯。9.因果,因而。10.假設,如果。

【資料窗】

一、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二、補充整理文言文基礎知識:①詞類活用:A使動,例:“雖大風浪不能鳴也”。鳴,使之鳴。B名詞做動詞:例1.“而此獨以鍾名”。名,命名。例2.“枹止響騰”。枹,用鼓槌敲擊。C形容詞作名詞:例:“枹止響騰”,響,聲音。D名詞作狀語:例:“目見耳聞”。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異義:“自以為得其實”,其實,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詞,那裏,這裏。例:心不在焉。B疑問代詞,哪裏,怎麼。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詞,於之,在哪裏。例: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D語氣助詞,啊,呀。例:1於是餘不歎焉。2如樂作焉。E形容詞或副詞詞尾,……的樣子。例:硿硿焉。

三、文學常識:紀年法:(一)干支紀年法,幹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結合以紀年,六十年一輪。(二)帝王年號紀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稱元年。漢武帝起有年號,後多用年號記年。如開元,天寶為唐玄宗的年號。(三)王公年次紀年法,這種紀年法多在春秋,戰國時代。如趙惠文王十六年,魯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數記。(四)星歲紀年法:星指歲星(木星),歲指太歲。又分歲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歲星紀年法即根據歲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紀年。十二星次名稱自西向東依次為:星紀、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12年一輪。太歲紀年方向與歲星紀年相反,名稱更為繁複。

四、關於石鐘山的資料:石鐘山位於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屬江西湖口縣。石灰巖質。關於它命名的原因歷來有三種意見,(一)風水聲如鍾,認為山下縫隙洞穴與“風水相吞吐”發出敲鐘的聲音。北魏酈道元與北宋蘇東坡就是持此説。(二)石聲如鍾,由於此山是石灰巖質,內中石鐘乳、石柱、石筍等,用槌敲打,也會發音。唐代李渤持此説。(三)山形如鍾。《石鐘山志》記載:“上鍾崖與下鍾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鍾。”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説,他在《春在堂筆記》中記着:每冬日水落,則山下有洞門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寬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鐫“丹房”二字,且多小詩,語皆可喜。如雲:“我來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無人識。”“小憩千年人不識,桃花春漲洞門關。”無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蓋全山皆空,如鍾覆地。故得鍾名。

《石鐘山記》教案 篇七

    《石鐘山記》是一篇考察性的遊記。文章通過記敍作者親自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説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在講析這篇課文時,我針對文章的疑點、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抓住“二疑”、“三笑”、“一旨”,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疑點——找出二疑

    文章開篇先質疑,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説法表示懷疑。疑酈説:“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理由是:“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尤疑李説:“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理由是:“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正是這兩疑引出了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下文作出了鋪墊。

    二、重點——理解三笑

    為了釋“疑”,作者親往石鐘山進行考察。面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的解釋,作者“笑而不信”,從而更堅定了探明真相的決心。此笑表明了作者敢於懷疑、善於探索的態度。

    夜遊石鐘山,作者通過對“森然欲搏人”的大石、磔磔驚飛的棲鶻、似咳且笑般怪叫的鸛鶴等令人毛骨悚然心驚肉跳的景物的描寫,渲染出一種陰森恐怖冷清淒厲的環境氣氛,充分烘托了親身探訪的不易。正在“心動欲還”之際,卻意外地探得了“噌吰”的聲音:“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在“將入港口”處,又意外地查明瞭“窾坎鏜鞳”的聲音:“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的確是不虛此行。釋疑後的蘇軾輕鬆愉快地笑了:“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此笑表現了作者探明真相後的得意和興奮,充溢着欣喜和自豪之情。

    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並補充了酈道元的説法。而對於那些單憑主觀臆斷便“自以為得其實”的李渤之類的“陋者”,則給予了尖鋭的譏笑和嘲諷:“餘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此“笑”可以看出蘇軾不主觀、不武斷,實事求是的科學處事態度。

    三、難點——徹悟一旨

    文章的主旨句不難找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而真正要徹悟它,卻必須結合時代背景,聯繫作者身世。

    蘇軾入朝為官期間,對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同態度。那些因擁護新法而得勢的朝臣便竭力收羅蘇軾的詩文,斷章取義,專摘隻言片語,然後羅織罪名,累章彈劾他譏刺朝政。元豐二年(1079)七月,蘇軾因此被逮捕至京御史台獄,其間,與其有詩文往來而受株連的大小官員就有二十餘人。這就是當時震驚朝野的“烏台(御史台)詩案”,實為受人陷害。

    同年十二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被禁錮。直到元豐八年神宗死後,哲宗立,蘇軾才覆被起用回朝。《石鐘山記》即寫於元豐七年(1084)六月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團練副使之時,也就是在將近七年漫長的謫居期間。由此可見,蘇軾是結合自己的慘痛經歷在感慨:事不目見耳聞,不可主觀臆斷!

[1]

語文《石鐘山記》教案 篇八

一、教學要點

1、掌握"函胡/莫/識"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絕/而/焉"等常用實詞和虛詞;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3、掌握判斷句/定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和介賓短語後置句;

4、掌握蘇軾和本課的有關文學常識;

5、瞭解和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將議論/記敍/描寫/抒情恰當結合及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6、瞭解和體會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和主張、

7、學習以事明理的寫法、

二、教時安排:

二教時

三、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教時

一、導入:俗話也説:“眼見為實”,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韋斯克博士卻用事實證明了“眼見”也出錯。他進行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給參加減肥夏令營的青少年,每人發了一個杯子,用來倒橙汁喝。所發的杯子容量相等,卻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兩倍。結果發現,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見對一件事情的認識是必須不僅要眼見還要親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今天蘇軾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範例。(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三蘇”:蘇洵(父)蘇軾 蘇轍(子名與車有關)“唐宋八大家”:韓愈、王安石、柳宗元 歐陽修、“三蘇”、曾鞏。他是中國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構築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體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信條,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麼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觀點,結果“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一貶再貶。創豪放一派詞風,與辛棄疾合稱“蘇辛”。

三、先請一位同學朗讀全文,檢查預習情況,掃除生字詞障礙以及停頓。

蠡(lǐ) 枹(fú) 鏗(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鏜鞳(tāng tà) 識(zhì) 無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正音後學生齊讀全文。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補充註釋

1、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焉:語氣助詞,不翻譯

2、微風鼓浪 鼓:振動

3、水石相搏 搏:拍擊

4、南聲函胡 函胡:重濁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揚

6、枹止響騰,餘韻徐歇 騰:傳播;歇:消失

(二)解釋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語

1、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2、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3、枹止響騰,餘韻徐歇

4、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三)補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2、今以鐘磬置水中

3、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為得之矣

(四)朗讀第一段,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補充註釋

1、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適:到,往

2、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赴:赴任,就職

3、餘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陰森森的樣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詞,相當於“於之”,在洞和縫裏面

6、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涵淡:水波動盪

7、因笑謂邁曰 因:於是

(二)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和現代漢語用法是否相同?

1、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2、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3、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4、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三)辨析寫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而大聲發於水上

2、空中而多竅

3、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4、古之人不餘欺也

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讀第二段,並通譯全段

六、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補充註釋

1、而臆斷其有無 臆斷:主觀地作出判斷

2、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 殆:大概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終:總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考:敲

5、自以為得其實 實:事情能夠的真相

6、蓋歎酈元之簡 蓋:表原因、目的

(三)解釋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事不目見耳聞

2、而言之不詳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4、自以為得其實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加以解釋。

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2、餘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識之乎?

5、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

6、及讎仇已滅,天下已定

7、長樂王回深父

8、暴秦之慾無厭

第二教時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請生朗讀課文,要求聲音宏亮,吐字清楚,斷句正確、

二、分析課文結構

請生齊讀課文,根據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結構、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質疑——提出對兩位古代名人觀點的疑問;

第二部分(2、3):察疑——通過實地觀察,得出結論、

第三部分(4):釋疑

三、分析賞讀

1、《水經》是誰的作品?是一部什麼書?

答:《水經》也叫《水經注》,是酈道元的作品,他是記載我國山川地理概貌的遊記。

2、酈道元認為石鐘山是怎樣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聲如洪鐘命名。

3、李渤認為石中山又是因為什麼命名?

答:以山石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像鐘聲而命名。

4、作者認為李渤的觀點不對,基本理由是什麼?採用了什麼方法來反駁?

答:石頭大都能敲擊發出如鍾一般的聲音;這是駁論據。

5、酈道元、李渤、蘇軾關於石鐘山命名的由來陳説有何不同?

答:酈道元認為是水石相擊產生的聲音像鍾而得名;李渤認為是山石敲擊發出的聲音像鍾而得名;蘇軾認為是風水進出洞穴發出的聲音像鍾得名

6、本段在評説中採用了什麼方法進行議論?

答:類比和對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傳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體指什麼?

答:“此”指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類人。

8、、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答:做事不可主觀臆斷,要實地考察。

五、將本文跟(遊褒禪山記)作比較。

説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後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下面是供參考的表的模式:

課文

項目《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

內容記遊。

從遊未盡興生髮感受,談人生哲理和治學態度。形式是記遊,實際是記考察所得。用事實破千古疑案,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結構先記遊,後議論。議論——記遊——議論。

寫法敍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敍事,議論重在“立”。敍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敍事;議論有“破”有“立”。

作業:

1、學案中的練習

2、完成課後練習,

3、翻譯背誦全文。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篇九

一.教學要點

1.掌握"函胡/莫/識"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絕/而/焉"等常用實詞和虛詞;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3.掌握判斷句/定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和介賓短語後置句;

4.掌握蘇軾和本課的有關文學常識;

5.瞭解和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將議論/記敍/描寫/抒情

恰當結合及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6.瞭解和體會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和主張.

7.學習以事明理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從而抓住全文的綱。

三、教時安排:二教時

四.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教時

一、導入:俗話也説:“眼見為實”,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韋斯克博士卻用事實證明了“眼見”也出錯。他進行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給參加減肥夏令營的青少年,每人發了一個杯子,用來倒橙汁喝。所發的杯子容量相等,卻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兩倍。結果發現,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見對一件事情的認識是必須不僅要眼見還要親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今天蘇軾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範例。(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作品

1、石鐘山簡介(由學生讀課後註解,教師展示相關圖片):此山位於江西省湖口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南邊的叫上鐘山,北邊叫下鐘山。千百年來,關於名山的來歷眾説紛紜(風水聲如鍾;石聲如鍾;山形如鍾)。

2、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三蘇”:蘇洵(父)蘇軾蘇轍(子名與車有關)“唐宋八大家”:韓愈、王安石、柳宗元歐陽修、“三蘇”、曾鞏。他是中國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構築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體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信條,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麼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觀點,結果“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一貶再貶。創豪放一派詞風,與辛棄疾合稱“蘇辛”。

三、先請一位同學朗讀全文,檢查預習情況,掃除生字詞障礙以及停頓。

蠡(lǐ)枹(fú)鏗(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鏜鞳(tāngtà)識(zhì)無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四、整體把握課文;學生分別朗讀、回答問題,師生共析;總結課文。

分析課文結構

請生齊讀課文,根據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結構.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質疑--提出對兩位古代名人觀點的疑問;

第二部分(2.3):察疑--通過實地觀察,得出結論.

第三部分(4):釋疑

1、本文總體思路:質疑前人——夜遊察疑——結論釋疑;

2、逐段分析:

第一段主要問題設計(見課後習題一1):作者主要針對兩種説法質疑,他的態度和理由是什麼?從蘇軾對前人説法的兩次質疑,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什麼精神?

第二段主要問題設計(見課後習題一2):作者夜遊石鐘山重點描寫了哪些對象?有什麼作用,對月夜絕壁下的情景描寫與下段哪一句照應?你對作者的這種作法作何看待(詳見課後練習第三題)?

第三段主要問題設計(見課後習題一3):哪句話表達了本文的中心?世人為什麼不能準確得知石鐘山得名的由來?作者對酈、李二人的説法各持什麼態度?

第二課時

一、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補充註釋

1、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焉:語氣助詞,不翻譯

2、微風鼓浪鼓:振動

3、水石相搏搏:拍擊

4、南聲函胡函胡:重濁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揚

6、枹止響騰,餘韻徐歇騰:傳播;歇:消失

(二)解釋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語

1、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2、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3、枹止響騰,餘韻徐歇

4、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三)補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2、今以鐘磬置水中

3、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為得之矣

(四)朗讀第一段,邊讀邊翻譯。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補充註釋

1、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適:到,往

2、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赴:赴任,就職

3、餘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森然:陰森森的樣子

5、微波入焉焉:兼詞,相當於“於之”,在洞和縫裏面

6、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涵淡:水波動盪

7、因笑謂邁曰因:於是

(二)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和現代漢語用法是否相同?

1、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2、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3、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4、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三)辨析寫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而大聲發於水上

2、空中而多竅

3、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4、古之人不餘欺也

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讀第二段,並通譯全段

三、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補充註釋

1、而臆斷其有無臆斷:主觀地作出判斷

2、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殆:大概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終:總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考:敲

5、自以為得其實實:事情能夠的真相

6、蓋歎酈元之簡蓋:表原因、目的

(三)解釋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事不目見耳聞

2、而言之不詳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4、自以為得其實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加以解釋。

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2、餘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識之乎?

5、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

6、長樂王回深父

分析賞讀

1、《水經》是誰的作品?是一部什麼書?

答:《水經》也叫《水經注》,是酈道元的作品,他是記載我國山川地理概貌的遊記。

2、酈道元認為石鐘山是怎樣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聲如洪鐘命名。

3、李渤認為石中山又是因為什麼命名?

答:以山石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像鐘聲而命名。

4、作者認為李渤的觀點不對,基本理由是什麼?採用了什麼方法來反駁?

答:石頭大都能敲擊發出如鍾一般的聲音;這是駁論據。

5、酈道元、李渤、蘇軾關於石鐘山命名的由來陳説有何不同?

答:酈道元認為是水石相擊產生的聲音像鍾而得名;李渤認為是山石敲擊發出的聲音像鍾而得名;蘇軾認為是風水進出洞穴發出的聲音像鍾得名

6、本段在評説中採用了什麼方法進行議論?

答:類比和對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傳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體指什麼?

答:“此”指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類人。

8、。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答:做事不可主觀臆斷,要實地考察。

附:板書設計

(議論)質疑前人————提出問題

↓↓↓

(記敍)夜遊察疑————解決問題

↓↓↓

(議論)結論釋疑————抒發感想

五。將本文跟(遊褒禪山記)作比較。

説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後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下面是供參考的表的模式:

課文

項目《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

內容記遊。

從遊未盡興生髮感受,談人生哲理和治學態度。形式是記遊,實際是記考察所得。用事實破千古疑案,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結構先記遊,後議論。議論——記遊——議論。

寫法敍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敍事,議論重在“立”。敍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敍事;議論有“破”有“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石鐘山記》教案)

今日話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1、一個歷史疑案

2、在我們江西的湖口,鄱陽湖入長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鐘山,山的面積並不大,還不足1平方公里,絕對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説是交通方便,風景幽美,也不至於成為人們紛紛前往的旅遊勝地。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它聲名鵲起,名滿天下的呢?其實這與它的名字有關。

石鐘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歷來有不同的説法。北魏的酈道元以為山的下部臨水處有許多縫隙和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的高度時,又有適當的風力和相應的風向,此山就會發出敲鐘一樣的聲音。而唐代的李渤卻認為山上的石頭在被敲打時會發出聲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後一種説法涉及到溶洞地區的一些地理知識,大家在國中時學過化學,因為碳酸鹽的沉澱形成一些石鐘乳、石筍、石柱等,這些巖石被敲打時是會發出清越的聲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這一觀點。讓我們先來熟悉下這些內容。

查找課文內容:酈道元和李渤的觀點在蘇東坡的文章中是怎麼樣敍述的?

學生找到: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得雙石於潭上,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

那麼到底如何呢?我們不妨先看看蘇東坡的説法吧。

3、蘇東坡的疑問

針對酈道元的説法,蘇東坡質疑的是什麼?

學生找到課文:“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針對李渤的觀點,蘇東坡又提出了什麼疑問?

學生找到課文: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看來,我們還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證據,然後才能發表見解。還是讓我們與蘇東坡一起去做一次實地考察吧,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4、一次偶然的機會

蘇東坡畢竟不是學地質的,他來到石鐘山只不過是路過。請大家找出是什麼時候,因什麼事情而到了石鐘山。

學生找到課文:“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5、蘇東坡的觀點

A、此山得名還是與聲音有關

第一種聲音:學生找出為“噌吰如鐘鼓不絕”,且指出其發聲位置為山下。

第二種聲音:學生找到“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且指出其聲音發自兩山之間擋在中流的大石中。

這裏有一個理解上的難點,那就是石鐘山的地理不好理解。在此處,教師必須向學生講清楚石鐘山分為上鐘山和下鐘山,上鐘山在南邊,濱臨鄱陽湖,面積為0。34平方公里,下鐘山在北邊,濱臨長江,面積為0。2平方公里。而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兩山之間湖水湧入長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一般情況,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這是因為長江上游冰雪溶化,長江水位猛長,下游無法排瀉洶湧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根據這些情況,我們來分析蘇東坡當時遊山正好是水位高漲之時,所以風與水相吞吐發出洪亮的聲音,是完全實際的情況。而且,夏季水急且洶湧,江水灌入湖中,則必定使兩山之間的大石發出巨響,這分別就是“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

B、命名與聲音有關,也與史料有關

先讓學生找出兩種聲音與什麼發出的聲音有關,學生應該找到“汝識之乎?……古之人不餘欺也。”

這裏涉及到《國語》與《左傳》的一些記載。問題是山的命名與“鍾”字有關,“鍾”在古代就是樂器,代表例子有編鐘。那麼,此山的名字當是取山之發音如樂器之美妙。

6、蘇東坡夜泊絕壁之下的'情景描寫有什麼作用?

讓學生找出陰森恐怖的景物描寫,學生當能找到“大石側立千尺,……或曰此鸛鶴也。”這就説明到絕壁之下是要膽量和勇氣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説明實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蘇東坡的感慨

正因為實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蘇東坡感慨良多。無論是魚工水師還是士大夫,或者像酈道元一樣的學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這其中,最為根本的條件還是要親自考察,所以,蘇東坡不無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絕壁之下而得意,也因為得意而“歎酈元這簡,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調查為他自己贏得了評説石鐘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們説,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8、附言:蘇東坡的不足

蘇東坡自己能夠實地考察這是好事,值得我們學習,可是,他不該自以為是,理更不該嘲笑別人,他哪裏知道,他的觀點也未必就是絕對正確的。事實上,石鐘山的得名還與它的形狀有關,歷來就有兩派觀點,即“主聲派”和“主形派”,而後者認為枯水季節山下有洞,可以容納數百人,深不可盡,都是事實,山如覆鍾,所以,這也是得名的原因。

9、總結:本課的講解突出了思想、思路、語言和相關知識,希望各位學生課後反覆誦讀。

10、作業,學生準備,下一節課討論。

語文《石鐘山記》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理解:

①作者不輕信舊説,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②酈説、李説和蘇説的聯繫與區別。

積累:

①掌握“鼓”、“殆”、“莫”、“發”、“何”多義詞的意義;

②瞭解虛詞“而”的常見用法;

③瞭解賓語前置句的結構特點。

鑑賞:分析本文與《遊褒禪山記》的異同點。

運用:培養誦讀習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步驟】

1、交待學習任務

熟悉課文;②理清結構,初步理解內容。

2、朗讀課文(各種讀法)

3、翻譯課文

4、理清結構(板書)

5、熟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教學步驟】

1、誦讀、翻譯課文

2、落實文言知識

(板書)

詞類活用

實詞虛詞

不能鳴(名詞的使動用法)也 莫,“暮” 焉

以鍾名(命名,名詞用做動詞) 得(能)觀 而舟(名詞用做狀語)行 所以

特殊句式

得雙石於潭上 (介詞結構作補語)

石之鏗然有聲者(定語後置)

不餘欺也 (賓語前置)

者……也…… (判斷句)

是以(因此) (賓語前置)

3、作者認為,世人不明白石鐘山命名由來的原因有哪些?

①言之不詳,人常疑之;②不肯夜泊,故莫能知;③雖知而莫能言;④斧斤考擊,以訛傳訛。

4、完成習題。

5、比較兩文(完成第二題)

體裁 內容 結構 表達方式

同:借遊記, 即事 照應 敍議

談感想 明理 連貫 結合

異:重感,立論 歎、感 敍議交錯 敍議並重(政治家特徵)

重辨,駁論 釋、感 議-敍-議 描寫抒情(文學家本色)

乘興而來,有歎而歸,感想有二

有疑而來,疑釋而歸,見解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