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石潭記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W

小石潭記教案(精品多篇)

小石潭記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2、誦讀課文,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而抑鬱憂傷的感情

3、學會欣賞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掌握重點實詞,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

寓情於景的寫法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師生互動探究

第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字詞過關(一讀課文,讀準字音、停頓)

給下列字注音冽()坻()嵁()佁()俶()

翕()悄愴()

自己還不會讀的字————————

2、根據課下注釋自己翻譯,不懂的劃出、(二讀課文,讀懂文意)

(1)翻譯下列句子

?潭中魚可百許頭

柳宗元《小石潭記》書籍閲讀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山甚〕,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動;〔亻叔〕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記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氣與堅韌。

2、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理清課文的思路結構。

【教學重點】

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的思路結構。

【設計理念】

1、走入文本,營造課堂品味文學美的氛圍;

2、啟迪思維,通過合作探究,瞭解文章、瞭解文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預習】

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和文下注釋,解決初讀中遇到的疑難,合作疏通字詞句義。

①給下列字詞注音。

A.篁竹( ) 清冽() 為坻( )

B.為嶼( ) 為嵁() 佁然( )

C.俶爾( ) 翕忽() 差互( )

D.寂寥( ) 悄愴( ) 幽邃( )

②翻譯全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遊記,合稱《永州八記》。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他寫的《黔之驢》,同學們猜猜看,這位作家是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柳宗元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板書課題。)

一提起“藝術”呀,我們總覺得它特高雅,很高深……但藝術也在我們身邊。其實我們接觸過很多形式的藝術,譬如音樂、美術、電視、電影、舞蹈……對,別忘記了文學,我們語文課接觸到的文學作品也是藝術,藝術的形式真多,但藝術是相通的,為什麼?──因為藝術都是抒寫人的內心情感的。今天我們就嘗試一下,用其它的藝術形式來解讀我們的文學作品。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有時我們讀一篇好的作品時,從心靈深處就會響起一首曲,隱隱約約,腦海中會閃現相關的畫面,朦朧或者清晰?

二、整體感知。

1、試讀。

2、悟情。

探究:通過試讀,你感悟到字裏行間融入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他是想寄情山水,優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魚兒,的確讓他忘記了憂愁,但畢竟是短暫的,空寂的環境、冰涼的石頭,讓他再一次湧起了失意之感。(明確後繼續試讀,儘可能把感情韻味讀出來。)

3、範讀。

播放中央電台播音指導方明的朗誦。揣摩朗誦者在節奏、輕重、語氣上的處理。

4、仿讀。

探究:如果給朗誦配上音樂,你認為選擇怎樣的音樂?

──配古箏音樂,很緩很低的古箏樂曲……

教師提供音樂背景,學生朗誦玩味。

──比較古典,有歡樂,但並不歡快。淡淡的喜,濃濃的愁,緩緩地流淌出抑鬱哀怨。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態透過文字顯現出來了。音樂幫助我們解讀了文學作品的情感基調。

三、虛擬聚焦。(慢慢的描)

活動設計:假如你就是一位錄像師,請你把文章展現的景物重現畫面、聲光,把文字符號轉化成可感知的視覺聽覺形象。

活動要求:自行設計,不必拘泥於課文的描述,可以拓展,進行潤色、加工。

小組活動:內部討論。(教師巡迴。)

成果展示:由小組發言人語言展示錄製的設計和內容。

──《小石潭記》是一幅畫,濃郁的愁、清雅的景,融匯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畫。有水、石、樹、竹、魚、蔓……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簡潔的文筆就把豐富的景給寫出,譬如,“蒙絡搖綴”四個字,就寫出了樹蔓的自然生長態勢,或茂盛、或自然,或靜態,或動態,給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而且作者還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譬如“如鳴佩環”,那種由水聲帶來的快樂也躍然紙上。文中這種例子實在很多。

四、多角品讀。(細細的理)

(一)自主完成(投影顯示)下列問題。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請用譯文回答。

──隔着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來。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一整塊石頭做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3、游魚和潭水有什麼特點?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麼依靠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石上,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遊走了,往來很快。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着,寂靜寥落,沒有人家,使得心神淒涼,寒氣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説明理由。

──“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這些句子寫了“石”。(明寫)“聞水聲,如鳴佩環”“其岸勢犬牙差互”(暗寫)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着“石”的氣息。“全石以底”、“卷石底以出”説明這個“潭”的確是個“石潭”。“如鳴佩環”形容聲音嘹亮,説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美形態。“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魚影表現水的清澈透明。“犬牙差互”不僅摹出了兩岸的形,而且描繪出了兩岸的神。“悽神寒骨”不盡是石的冰涼,不容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優傷、悲涼的心境。

6、課文是按遊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清説説本文寫作思路。

──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投影顯示)

(二)教師提出各種專題,供五人學習小組選擇,並引導討論。

1、濃郁的愁、清雅的景,怎樣融匯成了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畫。

2、描寫的視角轉換(“鏡頭”與“畫面”)。

3、文中的“石”與文章的命題立意。提示:注意暗寫。

4、文中的“水”。

5、文中“動”與“靜”的配合。

6、文中“對比”與“烘托”的運用。

7、短句與濃郁的愁、清雅的景(“景”與“情”)。

8、文中“樂”與“悽”的關係。

9、文中“清”含義。

10、描繪的角度。

五、熟讀成誦。

老師不是攝影師,只是從網上下載了一些相近的圖片,就讓我們在音樂中,在圖片的變換中,根據提示,試着背誦全文。

六、課堂小結。

小石潭,人跡罕至,悽清幽靜。作者以簡練的文筆,按遊覽觀察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生動細緻地寫景狀物,文字充滿着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寄託了他悽苦憂傷的感情。

柳宗元的遊記就是這樣──借景抒情、寫景寓情、遊蹤清晰。他的《永州八記》很值得一讀。

藝術就是這樣,很美,很高雅,很有魅力,但藝術絕不是難於接近的,不管哪一種形式,藝術是相通的,希望我們同學們能更多地去感受文學等藝術的高雅。

七、課後訓練。

《小石潭記》把一代失意的文人地心態顯現了出來。其實呀,中國文人太多這種遭遇了:懷才不遇,抱負難施,惟有借文學抒寫出來,柳宗元是一位,我們從文學作品中還了解其它人嗎?(李白、王安石、劉禹錫、辛棄疾、李商隱、韓愈、陸游……)那是時代的悲劇啊!失意的文人只有藉助他們的筆,寄情于山水,或抑鬱、或灑脱、或大氣……如果有興趣,大家可利用課外時間,對這一系列的文人作一番深入的瞭解,從他們的作品中去走近他們內心,去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氣與堅韌。解讀失意文人應是很有品味的事。請同學們課下蒐集相關的作家作品,組成一幅歷史畫廊,凝成一首抑鬱哀怨的古典曲子。

【課後反思】

教學中對教材有獨到的發現,是一種境界;教師在教學中若能點撥學生建立“發現”的意識,積聚“發現”的勇氣,學到“發現”的技能,則又是一種境界。教師除了引讀、講讀,還應特別注意“教讀”,特別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本領。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篇三

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詞語,背誦全文。

2、概括小石潭的特點,學習文章寫法。

3、感悟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清之情。

學習重點:1、掌握重點詞語,背誦全文。

2概括小石潭的特點,學習文章寫法。

學習難點:體會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清之情。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基礎達標

1、作者作品介紹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宗元與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

2、文體、背景介紹

。關於文體

“”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寫作背景

柳宗元於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因擁護的改革,被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貶官之後,為排解內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並通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間共寫了八篇山水遊記,後稱《》。

《小石潭記》是《》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於景,抒發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鬱憂傷之情。他所寫的遊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託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3、字音、字形、詞語

自學提示一:請大聲讀課文,給加點字注音,並在空行處寫出本課你遇到的讀音障礙。

篁()竹清冽()為坻()為嶼()為嵁()佁()然

俶()爾翕()忽差()互寂寥()悄愴()幽邃()

自己還不會讀的字--------

自學提示二:

(1)結合課本註釋和其他工具書,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②潭中魚可百許頭()()

③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④以其境過清,小可久居()()

⑤明滅可見()⑥乃記之而去()()

(2)文言現象

①一詞多義

可:潭中魚可百許頭

明滅可見;不可久居

從: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隸而從者

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過清

差:參差披拂

其岸勢犬牙差互

②詞類活用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皆若空遊無所依。空:

日光下澈。下:澈:

潭西南而望。西南:

斗折蛇行。鬥:蛇:

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

悽神寒骨。悽:寒:

③古今異義。

去:

小生:

④特殊句式:

如鳴佩環

全石以為。

乃記之而去。

不會解釋的詞語

自學提示三:結合課本註釋和其他工具書,通譯全文,並注意重點句子的翻譯。

(1)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自己不會翻譯的句子:---------------------------------------

自學提示四: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②其岸勢犬牙差互

(二)初讀感知

自學提示五:學生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課文是按遊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説説本文寫作思路。

二、合作探究

(一)研讀賞析

1圍繞小石潭,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麼特點?寫景用了什麼寫法?

2文章開頭寫“心樂之”,結尾又寫“悄愴幽邃”,前樂後憂怎樣理解?

(二)展示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選代表展示合作探究問題,師生共同探究,明確答案。

研讀第1題時,逐段分析文章內容,把握景物特點,學習移步換景法、動靜結合、正側面描寫相結合和借景抒情等寫法;研讀第2題,結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內容必須包含一篇與課文相關的課外閲讀訓練)

閲讀選文,完成文後各題。

道州①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②。兩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盤曲,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⑤之所遊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

(節選元結《右溪記》)

〔註釋〕①道州:今湖南省道縣。唐時偏僻荒涼,元結曾在此為官。②合營溪:匯入營溪。③敧:傾斜。④嵌:凹陷(又作“張開”)。⑤逸民退士:遁世隱居的人。⑥置州:設置州郡。

(1)、文中描寫溪水的語句是。

(2)、解釋下面加橫線詞在句中的意思。

①南流數十步南:

②不可名狀名:

(3)、面對美景,作者為什麼會產生“悵然”的情緒?(用原文回答)

四、佈置作業

(一)、請不看課本和資料獨立完成課文背誦。

1、文中寫游魚靜態的句子是:

2、寫游魚動態的句子是:

3、描寫遊玩時的淒涼感受的句子是:

4、跟《與朱元思書》一文中的“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都寫出了水的清澈見底,透明可愛的句子是:

5、文中寫水聲清脆悦耳的語句:

6、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

7、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

8、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

(二)積累整理文言詞語。(重點詞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

五、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發現小潭:篁竹、青樹、藤蔓

景清潭中景物:潭水、游魚

小潭源流:溪身、岸勢抒發在寂寞處境中

的悲涼悽苦的情感

神悽--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循“憂去——憂來”的情脈(也是本文的文脈),抓住打上作者獨特情感印記的景物描寫及心理描寫的詞句,深入體會作者悲苦、淒涼的內心世界,並感悟作者在山水遊記中所體現出來的審美特徵——精微性、酣暢性和獨特性。

教學重點:

在景物描寫的細微處、獨特處體悟作者的情感律動和思想個性。

教學難點:

抓住具體的細節,深入感悟作者在山水遊記中表現出來的審美特徵——精微性、酣暢性和獨特性。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請5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根據朗讀情況,及時正音,並檢測其對疑難詞句的理解。

1、重點字詞:伐竹取道、蒙絡搖綴、斗折蛇行、以其境過清

2、解釋+演示(借簡筆畫、肢體語言、或相關實物,再現情景)的句子:

①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二、感悟作者的情感:樂

1、快速尋讀:小石潭,説穿了就是一個小水塘,簡簡單單,平平常常,加上長期被翠竹、綠樹掩蓋,一直默默無聞,可是因為一次偶然的“六人行”,它竟然像一首美妙的樂曲,非常神奇地撥動了作者的心絃,引得他為之心潮起伏,並揮筆寫下了這篇流傳千古的山水名篇。你能在課文中找出一對直接表現作者情感起伏的詞語嗎?

2、交流答案:樂(“心樂之”中的“樂”為意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以……為樂”)、悄愴(憂傷的樣子)

3、具象品讀:作者快樂的心情,可以從哪些細節中看出來呢?

①聞水聲——“如鳴佩環”,佩環由上好的玉製成,用來做裝飾品,聲音清脆悦耳,以聲音之美寫小石潭之美,實際上就是告訴別人:“咱柳宗元,今兒個真高興,真呀嘛真高興!”

②闢小道——“伐竹取道”,聽一聽,享享耳福也就罷了,還拿出隨身佩戴的寶劍,累死累活地在茂密的`竹林中砍出一條道來,沒有很高的興致很難做到!

③見石潭——“為坻,為嶼,為嵁,為巖”;“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倘若沒有好心情,石頭自然形成的豐富而奇特的形狀,青樹翠蔓遮掩、纏繞、搖擺的動作,不可能被細膩地表現出來。細膩描摹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愉快心情的寫真!

④賞游魚——“空遊”表面寫出了潭水的清澈,實質上也寫出了作者此時心情的自由和愉悦;游魚不論是“怡然不動”,還是“俶爾遠逝”,都是作者靜穆祥和,怡然自得的心情表現。

羅曼羅蘭的小説《約翰。克里斯多夫》中也有一處與之異曲同工的描寫:小約翰被父親關在門外的樓梯上,萊茵河在屋下奔流,水聲激發了他的想象。閉上眼的孩子,腦子裏產生了特殊的感受,想象中隨即響起了急促的奔騰的水聲,水聲又變成樂器的彈奏聲,想象的昇華使他的心靈充滿了自由歡樂之感,他感到無窮的幸福。

此時的柳宗元,凝視着潭中或靜或動的魚羣,內心何嘗不是也有一首輕快、曼妙的樂曲在演奏呢!先緩後急,先靜後動,曲盡變化。魚兒的“往來翕忽”,簡直就是勁爆、動感的樂曲,將他觀賞的快感與沉醉,給淋漓盡致地傳遞出來了!

4、以讀傳情:同座合作,從第一二自然段中任選一段,讀給對方聽,想象自己就是立於潭邊的柳宗元,正激動地向朋友介紹當時的所見所感。

5、畫龍點睛:把喜悦的心情寄託在悦耳的水聲中,伐竹取道的行動中,潭中石頭的豐富形狀中,青樹翠蔓多姿多彩的動作中,這種寫法就叫“寓情於景”、“情事相依”。

三、感悟作者的情感:憂

1、探究閲讀:但是作者歡快的心情持續不久,便憂從中來了,這可以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①寂寥無人——明明有5個人隨行,卻説無人;剛才還是熱鬧的景,現在卻變得“寂寥”,寂靜、寥落,這種景物的變異是由心情的落差所致。一個被憂傷浸泡的人,無論身處多麼喧鬧的環境,都會鬱鬱寡歡。把咖啡廳的熱鬧,街道上的繁華,當作憂傷的元素或背景的人,多了去了;

②悽神寒骨、其境過清——作者説他感到骨頭寒冷、環境悽清,實際上都是冷落、淒涼心情的投射,也就是説因為“悽神”,所以“寒骨”;因為“悽神”,所以“其境過清”。

2、深化體驗:同學們摳住關鍵詞,運用比照、追問等方法,十分精準而深刻地感受了作者的憂傷之情。這種景隨情變的情感體驗,大家能再舉一些親身經歷的例子來説明嗎?

3、入情朗讀:讀“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一段,感受作者心中的憂傷、淒涼!

四、探析文章的情感基調:是樂,還是憂

1、升格、啟悟:從作者的心情切換中,你感悟到了什麼?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基調到底是樂,還是憂?

2、探究、交流

①憂傷之情的深重,憂傷難纏,短暫的快樂無法衝散它;

②快樂成了作者憂傷的背景,或者説反襯了作者的憂傷之深、之重。

③如果説“發現石潭——潭中景物——石潭源流——潭周氣氛——記錄同遊”是本文的明線,那麼“憂去——憂來”則構成了本文的暗線,也成了文章的情脈、文脈,而憂傷或者説文章的“悄愴”是統攝全篇的一個“文眼”。

3、以意逆志:你怎樣看待這種“憂傷”?脆弱、悲壯、矯情,還是其他?

4、體驗互享

①這種憂傷之情可以理解。

唐順宗永貞元年,也就是公元805年,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他本人被殺,而和他一起奮鬥的朋友則紛紛被貶到邊遠之地,比如劉禹錫被貶到連州,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一片忠心,卻遭遇誹謗、誣陷,被貶謫到瘴氣橫行的蠻荒之地;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受連累,來永州不到半年便撒手人寰;自己本處於年富力強的人生階段,卻“行則膝顫,坐則髀痺”;好不容易建立了一個安身之所,卻遭遇火災,家無餘儲……這些天災人禍接二連三地降臨,怎能不令人憂從中來呢?

②這種憂傷之情令人尊敬。

沒有人淡如菊——既然人與人的溝通如此困難,何不一心一意地與山水交朋友呢?沒有憤激出世——既然國家不愛我了,我憑什麼對她一往情深?沒有四大皆空——什麼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部見鬼去吧,一切都是空的,索性以空心面對這個無心的世界;更沒有世故圓滑——既然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何不收斂自己的鋒芒,迎合這個污濁的世界,求得身心的安頓和舒適呢?

柳宗元選擇的是在痛苦中備受煎熬,在煎熬中微茫守望。生逢黑暗的年代,一個智者常常是很痛苦的。如果他還是仁者,這種痛苦將是雙倍的。柳宗元恰恰是這樣一位剛直不阿的智者、仁者!

③這種憂傷之情令人深思。

這種憂傷的情緒看似柳宗元個人的心情寫照,何嘗不是那個腐朽年代渴望奉獻平身所學,卻空老終身的仁者、智者們的共同宿命呢?正因為如此,作者在小石潭面前的歡樂、憂傷,還有最後看似脆弱的逃離,都一樣地令人同情,令人心酸,也令人深思了。

5、鞏固體驗:讀“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一段,感受作者剪不斷、理還亂的憂傷。

五、領略文本的審美特徵:精微、酣暢、獨特

1、順勢思考:一篇不足200字的山水遊記,一段並不慷慨激昂的情感,卻成就了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水塘千古不朽的名聲,這裏面的成功之道到底是什麼?

2、個性探究

①審美精微性。柳宗元的審美精微有點超乎尋常。“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一個文學家卻像數學家一樣敏感於數字,這種精細如絲的觀察與體驗習慣,如果沒有出於對“處女景觀”的新奇和喜愛,斷然不可能如此細膩。

與之相類的還有對石潭中羣魚數量的描寫“潭中魚可百許頭”。倘若在此句上稍作停留,我們不難復現作家當時的神態:眉頭舒展,目光柔順,像個孩子似的用手認真清數着潭中的游魚。因為魚兒太調皮,穿梭來,穿梭去,害得他不停地重數,幾次三番,幾次三番,終究敗下陣來,不得不以“以大概一百來條吧”匆匆結束清點。貌似冰冷、生硬的數字,實際上道盡了一個男人無限的細心與熱心,以及在尋常景物中發現美的智慧與能力。

這和司空圖追慕的“離形得似”——得神似而非形似,還有近代詩家們所津津樂道的“嬰兒眼光”、“黎明感覺”,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和感官癱瘓的現代人相比,柳宗元不知要強多少倍!

②審美酣暢性。儘管惜墨如金,但是遇到觸動心靈的景物,柳宗元還是會情不自禁地潑墨揮毫。比如對潭中石塊的描寫:“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用“坻”、“嶼”、“嵁”、“巖”狀潭邊石頭彎曲所成的不同形狀,看似寫實,實際上將自己的驚喜之情也和盤托出了!不籠統地説“為坻、嶼、嵁、巖”,而説“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如數家珍,不厭其煩地,不避重複地一一盤點,正是作家邂逅自然美的“新大陸”,按捺不住激動之情,急於要和讀者一起分享的天真爛漫之表現。

對潭中游魚的描寫,還有對潭周氣氛的描寫,莫不如是。

③審美獨特性。《小石潭記》所表現出來的審美獨特性,莫過於柳宗元對自我情感的藝術表達上。本文簡直可以説是以“憂”字統領全文,“憂去——憂來”既是文章的形式結構,也是全文的情感脈絡。解憂而來,懷憂而去,但是作者對“憂”的源頭,比如自己忠而見謗,被貶謫蠻荒;昔日的戰友,如今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老母親受連累,來永州不到半年便撒手人寰;自己本應年富力強,卻“行則膝顫,坐則髀痺”;好不容易建立了一個安身之所,卻遭遇火災,家無餘儲……這些物質性的內容,他竟然都不置一詞,反而一口咬定是小石潭的環境“寂寥無人,悽神寒骨”,彌滿着憂傷的氣息,這種剋制力已經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剋制,卻使憂鬱的情緒一下子全部浸透到文字的骨頭裏去了,也給讀者留下回味的廣闊空間!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小石潭“無邊光景一時新”,似乎只因它無言、寬容,善於傾聽,更不會像某些居廟堂者那樣誹謗自己是“怪民”,可誰又能説,它美麗而無人識,只能在山野之中空寂地慢慢老去,這種“不見用”的命運,不是此時沉淪下潦的柳宗元呢?

3、入情朗讀。齊讀第三、四自然段(潭西南而望……坐潭上……),再度體驗作者的憂傷。

六、課堂小結

事實上,撇開這些文學創作的智慧,我們更願意看到柳宗元在小石潭上注入的同病相憐的情感,還有小石潭以其自由、寧靜,而不乏生機的山水清音對作者傷痕累累心靈的柔情撫慰。

很短的篇幅中,伐竹取道的探險精神有了,青樹翠蔓的詩意有了,空遊無依的禪趣有了,不知其源的迷惘有了,可是這些豐富的營養都無法驅散作者剪不斷,理還亂的憂傷,似乎是不可救藥了,似乎是潦倒到底了,可是字裏行間分明還滲透着一種剋制,一種堅守,還有用苦難默默滋養的希望。

這就很了不起,一篇看似有骨無肉的山水遊記,能引發人們如許的聯想和思索,更是偉大,這或許是它感動千年的緣故吧!

七、拓展練習

1、從內容和藝術表現手法的角度,比較吳均《與朱元思書》和柳宗元《小石潭記》的異同。

2、關於審美的精微性、酣暢性和獨特性,請從課外讀物中,各找一例寫下來,下節語文課交流

八、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去聞水聲——如鳴佩環

闢小道——伐竹取道審美精微性

樂見石潭——為…為…為…為;蒙絡搖綴

賞游魚——空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

憂審美酣暢性

(剪不斷,理還亂)

審美獨特性

來(悄愴):寂寥無人、悽神寒骨、其境過清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學重點

1、探究文中所寫景物的特點;掌握文中寫景手法;

2、通過誦讀來欣賞文章的美。

二、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所表現的“樂”與“悽”的關係。

三、教學過程

【預習檢查】

1、聽寫字詞。

篁huáng 洌liè 坻chí 嶼yǔ 嵁kān 參差cī

佁yǐ 俶chù 翕xī 悄qiǎo愴chuàng 邃suì

2 文章第2段寫游魚與寫潭水之間有什麼聯繫?

【目標展示】

1、探究文中所寫景物的特點;掌握文中寫景手法;

2、通過誦讀來欣賞文章的美。

3、理解文中所表現的“樂”與“悽”的關係。

【新知研習】

上節課我們從全文寫景與抒情的角度入手解讀,這節課我們從其他的角度入手,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1.試從標題的四個字入手,説説題文之間有什麼聯繫?

參考:①緊扣“石”的語句有:明寫的如“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日光下徹,影布石上”,“其岸勢犬牙差互”等,暗寫的如“聞水聲,如鳴佩環”(只有水衝擊到石上才會有如此悦耳動聽的聲音),“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石的形狀各異導致“青樹翠蔓”形狀不同)等。

②緊扣“潭”的語句有“下見小潭”“潭中魚可百許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等。

③緊扣“小”的語句,明寫的有“下見小潭”,暗寫的有“潭中魚可百許頭”(在今天,能有這麼多的非放養的魚的小潭實在難尋,環境污染太嚴重了,而過去,河中,潭中到處可見游魚,只有一百來條魚的潭能説大嗎?)

④緊扣“記”的語句如“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記之而去”,“同遊者”等。

2.請問從“動與靜”,“音形色”,“景與情”等角度你如何解讀課文?

參考:

①“動與靜”,“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寫游魚之動,“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樹蔓之動,“聞水聲,如鳴佩環”以聲寫動,“斗折蛇行”與“犬牙差互”則化靜為動,“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寫潭中魚之靜,“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寫環境之靜(淒涼)。

②“音形色”,“聞水聲”,“如鳴佩環”寫聲音悦耳,“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之形狀各異,同樣“青樹翠蔓,蒙絡搖綴”也暗寫出樹蔓因石之形狀各異而本身的形狀各異,“斗折蛇行”用比喻寫溪身曲曲折折的形狀,“犬牙差互”用比喻寫岸勢相互交錯的形狀。竹之青色,樹之青色,蔓之翠色,日光之金黃色,魚的顏色,都可以想象。

③景與情:開頭因“如鳴佩環”之景而“心樂之”,略寫平常不樂,見此景,聽此聲而忘卻憂傷而樂,後來寫游魚“似與遊人相樂”則是作者進一步忘情山水而樂,不過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在小潭的時間一長,小潭幽靜之景又觸發了作者心底的悲涼之情。這可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一種翻版,可以説成是“寄情山水以銷愁,觸景生情愁更愁”。

3.全文193字,卻寫出如此豐富的內容,不能不讓我們讚歎作者運用語言的深厚功力。請你品品文章的語言美在何處?

4.作者看到潭水游魚覺得它們“似與遊者相樂”,小石潭的環境卻使他感到“悽神寒骨,悄愴幽邃。”該怎樣理解作者這種思想感情的變化?

明確:作者寫小石潭境地的清幽美妙和日光下徹時游魚的活潑生動,流露出作者一時開朗明淨的心情,寄情山水以排遣心中的鬱悶。但內心的孤寂是無法真正排遣掉的,後來寫“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觸發了作者貶居中羈旅孤寂的心境。

【歸納總結】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觀察入微,描摹細緻。肖其貌,傳其神。

文章先寫所見景物,然後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再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此外,作者還在寫景中傳達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悽悲涼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文章對潭中游魚的刻畫雖只寥寥幾句,卻極其準確地寫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魚的形神姿態。

【鞏固拓展】

假如小石潭要開發旅遊資源,在潭邊要修建一座亭子,請你給亭子命名,並撰寫一副對聯。

【預習指導】

預習《記承天寺夜遊》,解決朗讀和字詞的音、形、義。

收集描寫月亮的詩詞名句。

四、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小——“下見小潭” 抓住特徵,描寫細緻

石——石底、石岸

潭——潭水、魚、溪流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記——“記之”“同遊者”

熱門搜索
學校新學期開學新聞稿 研修體工作總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新版 穀雨的詩句精彩 浙商文化心得體會多篇 天淨沙秋思賞析 心靈深處的快樂作文400字 新人寫述職報告新版 紅色血脈代代相傳作文400字 2020年大學聯考專科就業前景好的專業 2023國土所工作總結多篇 國小生民法典學習感悟作文 大一學生入黨申請書 虎字開頭的成語 體育健康小知識新版 2022春節晚會心得體會 傳染防治工作總結 觀看《我們走在大路上》心得體會精品 班長競選一年級演講稿多篇 會議上的領導講話稿 0的認識教案 要怎樣辭職報告多篇 幼兒園小班保育員心得 廠班長述職報告多篇 清明節放幾天假精品 高三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跨越再跨越》滿分作文 改進方案通用 勞動節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2023年中學教師年終考核工作總結 結婚紀念日發朋友圈祝福句子精品 道德與法治課的新理念與新教法心得體會 戴爾卡耐基的名言精品 2022年教學工作計劃幼兒園大班 新版有限公司章程全文 勞動節快樂祝賀詞 國小生風景作文 國小語文趣味知識 大公雞作文精品 送別古詩通用 機關普法報告 履行管黨治黨責任情況彙報 大學生會計頂崗實習週記 張震嶽蔡健雅《思念是一種病》歌詞 老會計年終總結報告多篇 校園安全安全教育心得體會 那一刻我感動了作文300字 紅十字救助申請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