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搭石》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25W

《搭石》教案【精品多篇】

《搭石》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搭石教學設計。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學習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

1、我國當代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葱葱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那一塊又一塊的搭石。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板書:21 搭石)

2、齊讀課題。

3、理解“搭”,借這個字學習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辦法。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生詞讀音。指名讀——齊讀

2、輪讀課文,其他同學想一想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彙報交流:

(1)理解什麼是“搭石”及搭石的用處。

①用學習“搭”字的方法理解“挽”字。

②體會搭石的作用。

師: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脱鞋挽褲

人們收工就必須——脱鞋挽褲

人們趕集就必須——脱鞋挽褲

人們訪友就必須——脱鞋挽褲。

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脱鞋挽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褲啊,你體會到了什麼?(不方便、很辛苦、很麻煩。)

(2)搭石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方便、美。。。。)

三、品讀體驗,感悟文本:

1、找找第二自然段中表現家一句話,教案《搭石教學設計》。(板書:家鄉的一道風景)

2、學習2——4自然段,體會表現美的語句。

(1)默讀2---4自然段,用橫線劃出讓你感受到“美”的語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2)彙報交流:

生預設:

(A)“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説説你的感受,你們從哪兒體會到美呢?

① 理解“協調有序”,體會音樂美。

師: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呢?

② 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體會畫面美。

a、理解“綽”

用剛才理解詞語的方法去理解“綽”字。

b、想象畫面,指導朗讀:

師:“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邊讀邊想一想,再説一説。

c、指導朗讀詞語:把你的感受讀出來。邊想象畫面邊齊讀。

d、指導朗讀這段話: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點擊變成詩的語段,音樂起)

師:誰來讀?要讀出詩一般的韻律美。

師:同學們,劉章爺爺在大山裏工作了13年,幾乎每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生齊讀)——

師: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一遍地走,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生齊讀)(詩變回文中的語段)——

③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 一道風景。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

①師:能談談你對這幅畫面的感受嗎?(謙讓。。。。。。)

②師:那麼“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讀“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a、理解“伏”,指名做做“伏”的動作。

師:(手搭生的肩)這樣,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師:透過這個“伏”字,你感受到了什麼?(尊敬老人)

這份尊敬老人的美好情感也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b、理解“理所當然”。

師: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為什麼?(因為我們家鄉的人都習以為常了,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多好的年輕人,(問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為什麼?(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哪,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因為(指課件文字)——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

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是啊!人們已經把這件事當成了一種習慣,代代相傳。

(3)快速去課文中找找,在這個村子裏,在人們眼中,還有哪些事也是理所當然的?(擺搭石、不搶路。。。。。)

師:事雖小,情卻濃。

師:透過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你又感受到了什麼?(謙讓、淳樸)景美情更美,這能不説是家鄉的一道風景嗎?

3、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感情昇華。

師:也許有一天,這裏會架上橋、通上路,也許有一天,搭石在家鄉會永遠地消失,但是相信這份美麗會永遠存在,因為它已經深深地紮根於每個人的心中。

四、總結方法,鞏固提升:

回顧並説説這節課的收穫。(感情薰陶方面、閲讀方法、理解詞句方面。。。。)

《搭石》教案 篇二

《搭石》教案

程碧靜

教材簡述:人教版四年級上冊

一,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二,設計特色:

以"美"作為全文的主線,以自讀自悟貫穿課堂始終。引導學生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使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發現美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的昇華。

三,學習目標:

1,會認"譴,惰,俗"等七個字,會寫"洪,暴,猛"等11個字。

2,積累文中喜歡的句子。

3,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文中體現出的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四,設計流程:

課前鋪墊:出示作者劉章的簡介,自讀,你從中瞭解了什麼

,激情導入——感知美

1,點擊課件,伴着輕鬆明快的音樂,眼前出現一幅幅鄉村美景圖。

2,教師深情地引入:

這個小山村就是劉章的家鄉,那兒流水潺潺,炊煙裊裊;那兒的人們善良淳樸,互敬互愛。最讓作者難忘的還是家鄉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為家鄉人帶來了多少方便,多少歡樂。

3,瞧!這放在小溪裏用來幫助人們踩踏過河的石塊就是搭石。板書課題,讀題。

(課堂伊始,一曲明快輕鬆的樂曲縈繞於教室之間,為整堂課奠定了"和諧"的基調,黑板上的簡筆畫,不僅喚起學生對"搭石"的感知,也幫助他們理解"搭石"的含義。)

,初步感知——尋找美

1,這些小小的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發現,欣賞它的美。

2,細細地讀讀課文。要求:一邊讀一邊體會,你感到課文中都流淌着怎樣的美呢

3,説説你彷彿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課件隨機出示相應的畫面:

精心擺放搭石 老人調整石塊 一行人走搭石

同時過溪,招手禮讓 偶遇老人,揹負過溪

學生每尋到一處美,就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的石頭上寫上一個"美"字。

(學生帶着任務讀課文,讀書的目的性自然體現,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為切入點,帶着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

,品讀體味——欣賞美

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搭石。

(一)第一自然段——鄉村秋景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細聽,並結合課文插圖,看看作者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鄉村秋景圖。在書上劃出你認為最能體現美的詞句。

2,説説你從課文中感受到怎樣的美,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

重點體會"平整方正","按照兩尺左右的間隔"中體現出來的鄉親們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隨機在石頭上板書:善良。

3,指導朗讀。

(二)自主學習2,3,4自然段。

美麗的畫面還有很多,你們想不想來欣賞欣賞

1,學生從2,3,4自然段中選擇最喜歡的一段以學習小組或個人為單位欣賞,體會其中流淌着的美。

第2自然段——擺搭石的老人;

第3自然段——行人走搭石;

第4自然段——理所當然的事(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選擇地讀一讀。

讀一讀課文中的美文。

説一説自己的感悟。

畫一畫文中的美景。

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

3,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評議。

5,在交流展示過程中引導學生説説自己體會到的美。

隨機板書:勤勞,和諧,謙讓,尊老。

6,隨機指導各種形式的朗讀,以求達到品品讀讀,以讀促悟的效果。

(精讀部分圍繞"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展開討論,在交流中體會情味,在暢所欲言中品味自然的美,品味村民們和諧的人性美。這種設計給了學生自主閲讀的空間,能讓學生充分與文本的對話,形成自己的見解。在對文本的多維解讀中,達到相互學習,深入理解。)

(三)學習中心段。(最後一段)

1,課件再次出示幾幅畫面。思考:為什麼説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齊讀最後一段。

(1)説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搭石和鄉親們有什麼聯繫

引導學生體會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文章最後一句話含義深刻,不易理解。在學生對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後,再讓學生來理解句子,句子含義就自然出來了。)

,走向生活——發現美

1,是啊!美無處不在,有看得見的美,看不見的美,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現在對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認識

2,藝術家羅丹説過:"世界上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在我們的身邊哪裏也可以找到美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尋找美。)

隨機板書:友善美,團結美,奉獻美,無私美,敬業美……

,超越文本——傳播美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傘;美是一句風中的問候;美是一個關懷的眼神;美是一片温暖的陽光……

讓我們將真善美撒播到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因我們而充滿愛。

在温情的音樂聲中《愛的奉獻》結束全課。

("美"作為全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學生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

五,教學反思:

我執教的《搭石》這節課基本達到了預想的效果,完成了教學目標,起到了培養學生語感,發展學生思維,訓練學生語言,激勵學生髮現美的目的。課堂上,師生能共創一個民主,和諧,愉悦的課堂氛圍,回顧本課,自始至終,我的教學宗旨是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產生對語文的情感。

1, 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每個環節的教學目的性強。本課我緊緊圍繞"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這一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情況下,讀好課文,同時注重學生聽,説,讀,寫的訓練。在課堂中,通過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加強説的訓練。

2,讀中感悟,感悟中讀。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難點。在課堂上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對重點詞語:"清波漾漾,協調有序,人影綽綽,理所當然"的體會,品讀,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語文能力也得以提高。

3,注重運用各種語文訓練方法,讓學生積累。如:讓學生在想象"一行人過搭石動人的畫面"和引導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一種怎樣的畫面時,老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展開想象培養語言詞彙的運用。給學生有語言實踐的機會,這樣對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對學生語言的發展極有意義。

4, 注重傳授學習方法,揭示學習規律。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了解知識規律,掌握學習方法,是實現學生終身學習的必要前提。在體會人物的品質時引導學生抓重點詞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學生進行聽説讀寫綜合訓練的同時,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在總結全文,體會寫法時,揭示"美從留心觀察中來,美從用心體會中來,"讓學生明白生活處處藴涵美,生活處處皆文章。

教學,永遠是一項充滿遺憾的藝術。雖然在預設時考慮周全,但在實施過程中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教師的語言再自然些,這樣課堂會更生動。老師應學會聆聽孩子的心理,這樣的課堂才是最美,這樣才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指出的:"語文教學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保證預定目標的達成,怎樣恰當處理好動態生成的教學資源……這是值得我認真思索的問題。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讀準“間隔、懶惰、俗語、清波漾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現美、欣賞美,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純樸的民風,體會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作者難忘的鄉情。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現美、欣賞美,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純樸的民風,體會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作者難忘的鄉情。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難點:

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温暖和快樂,並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教學準備:

拍攝搭石圖片,製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渲染情境,揭開文本之面紗。

1、看大屏幕: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葱葱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非常美麗。可是作者每每回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麗的搭石。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21 搭石),齊讀課題。請同學翻開課文103頁,

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想一想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生讀課文)2分鐘左右

二、初讀文本,相約便民之搭石。

1、自由閲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2、組織交流。

(1)師:同學讀書都非常的認真,知道什麼是搭石了嗎?誰用文中的句子來説説。(請一生説)你找的很準確。

(2)、師質疑: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是怎樣過小溪呢?誰也能用文中的句子來説一説。

生: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脱鞋綰褲。

大屏幕出示:“挽”。“挽wǎn”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生:捲起來的意思。)那脱鞋挽褲呢?(生:脱掉鞋子捲起褲子。)

師:那就是説,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

人們出工就必須——脱鞋挽褲

人們收工就必須——脱鞋挽褲

人們趕集就必須——脱鞋挽褲

人們訪友就必須——脱鞋挽褲。

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脱鞋挽褲

師:從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褲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預設生:我覺得總要脱鞋挽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認為會很辛苦。

生:還會很麻煩。(師評價:都有自己的體會)

……

師:如果沒有搭石,人們過小溪很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可那些都在夏天,可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來讀讀什麼是搭石。

師:瞭解什麼搭石,讀了課文後,搭石又給了你什麼樣的印象?(預設生:我覺得有了搭石,人們過小溪就很方便了)

三、細讀文本,欣賞美麗之風景。

1、出示搭石的圖片,師:大家請看,這就是搭石。其實搭石就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作者卻給予搭石很高的評價,誰能從文中找出作者的這句話,(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一道風景。這麼不起眼的石頭,也會是一道風景嗎?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發現、欣賞搭石的美吧!

2、默讀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找出文中寫風景美的句子,劃下來,多讀幾遍。

3、指名讀自己劃出的句子。

師:同學們找到了好多寫風景美的句子,老師和你們一樣也感到這裏的風景很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走搭石的美吧!請看大屏幕;

(1)、大屏幕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自由讀,説説自己的感受。

(3)、理解詞語:協調有序是什麼意思?怎樣走搭石才叫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走過搭石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走一走搭石。引導學生讀走搭石的句子。(一、三排讀:前面的抬起腳來,二、四排讀後面的緊跟上去。)人們為什麼能走得這麼協調有序?是有人在指揮嗎?(沒有)那是為什麼?因為作者的家鄉有這樣一句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什麼叫緊走搭石?(就是快走搭石)誰來讀出快走搭石的感覺。什麼又叫俗語呢?俗語就是有一定道理的話,文中有沒有介紹快走搭石的道理呢?誰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快走搭石的道理。正是因為人們懂得了這個道理,所以人們走搭石才走得那麼協調有序。來,讓我們再來走走搭石。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一、三排讀:前面的抬起腳來,二、四排讀後面的緊跟上去。

(4)、發出踏踏的聲音像什麼?(輕快的音樂)那就讓我們和着這輕快的音樂再來走一走搭石吧!播放音樂齊讀。這美妙的音樂中,僅僅只有踏踏的聲音嗎?你還聽到了什麼聲音?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人們的歡聲笑語、嘩嘩的流水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這是一曲多麼美妙的音樂呀!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受,美美地來讀一讀。

(5)、文中除了能聽到音樂,還能看到什麼?(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漾”在字典中有兩個意項,在文中應該選第幾項?“綽”在字典中有三個義項(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麼意思?明白了詞語的意思,誰來讀一讀這兩詞。

(6)、學生閉目聽老師讀(大屏幕播放音樂)並想像,這給人以美感的畫中,除了漾漾的清波和綽綽的人影外還有什麼呢?(藍天、白雲、晚霞、綠樹、青草、紅葉、夕陽……)帶着我們的想象,再來美美地來讀一讀。

(7)、這哪裏欣賞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是在吟唱一首輕快的小詩,看大屏幕齊讀。

總結:同學們,讀到這裏你覺得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美麗的,漂亮的,優美的……)指名板書:美麗。

過渡: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麗的風景,那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四、演繹文本,感受純樸之民風。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指名説説面對面走搭石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經常到山裏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2、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麼?( 謙讓、)這對於他們來説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對我們來説做起來是多麼得不容易呀!你們會怎麼去讀呢?指名讀。

3、假如面對面走來的是一位老人,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大屏幕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伏下”是什麼意思?從這裏你又感受到了什麼?(尊老)

(2)、請兩名學生上台表演年輕人背老人過河。師現場採訪。

師:説得多好呀!年輕人背老人無需感謝,老人接受年輕人的幫助後也無需感謝。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是什麼?這是故鄉的一處民風。板書:一處民風。

(3)、假如遇到的是一位殘疾人,故鄉的年輕人又會怎麼做呢?大屏幕出示:假如遇到的是 ,年輕人總要 。

師:故鄉的年輕人又是跟誰學的呢?(老人、父母)文中也有一段話是寫老人的,誰來讀一讀。

大屏幕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

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4)、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老人的負責),作者又是通過哪些詞語來描寫老人的?(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

(5)、假如你就是那位老人,我來採訪你:老人家,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需要人們感謝嗎?為什麼?(理所當然)這種以老帶小,以老傳小,以國小老逐漸形成了一種傳統,形成了作者家鄉一處獨特的、純樸的民風,請學生板書:純樸。

過渡:我在閲讀課文時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感受到了純樸的民風,還隱約感覺到作者想表達些什麼?

五、齊讀文本,感悟難忘之鄉情。

(1)、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大屏幕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搭石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精神)

(3)、作者僅僅是在表達對搭石的讚美嗎?(作者同時還表達了對故鄉純樸民風的嚮往,對故鄉的一份思念。這份思念就叫鄉情)板書:一份鄉情。

(4)、作者時隔多年還在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搭石,同學們,這是怎樣的一份鄉情?(難忘)

(5)作者在這不起眼的搭石中發現了美,同學們先説一説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美,教師點評。請同學們在課後也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小結:同學們,有誰走過搭石?(沒有或很少)是呀!可能一個人的一生都不曾走過搭石,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卻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搭石,他們是 ,他們為我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朋友、陌生人等等)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賞了作者劉章爺爺故鄉的這道美麗的風景,感受了這一處純樸的民風,回味了這一份難忘的鄉情。同時也成為了你們學習之路上的一塊搭石,希望你們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踏出你們的亮麗人生。

濃縮文本,浮現板書:

一道風景 美麗

21 搭 石 一處民風 純樸

一份鄉情 難忘

語文課文《搭石》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課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對擺搭石、走搭石等畫面的描寫,表現了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家鄉人、家鄉事的懷念讚美之情。

本文作者劉章是以詩歌著稱於文壇的,他的詩質樸純真而又簡約大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課文選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詩歌相同的特點。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本文描寫了農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農村生活中的平凡鏡頭,通過細節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樸素中閃爍着的美好思想。

本課內容的編者設計精心,文中配有插圖,安排了泡泡語,文後安排了要求認識和要求書寫的漢字及思考練習的四個題目。這些內容,提示了學習的重點、學習的方式,為教師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提示。

作為學習該教學內容的四年級學生來講,已經有三年的國小語文學習經歷,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能聯繫上下文對有關詞句談出自己的感受,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課教學將通過細節描寫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所描寫的平凡事物中所藴含的美,這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説既有學習的基礎,也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積極引導,創設學生熟知的情境進行體驗,引導學生對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風景、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等詞語。

2、培養學生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的能力。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學習通過抓重點詞句,聯繫上下文探究體驗方法,體會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細節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工具書(字典)、文具(鋼筆、鉛筆)、生字本、練習簿等。

2、教學環境的設計與佈置:常規課堂布置。

3、教具的設計和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儀等。

四、教學時數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⒈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⒉生據題質疑。

【設計意圖:思維從疑問始,讀題質疑,以疑促思。】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⒈討論商定自學方法。

2、學生自學。

3、全班交流自學情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學,在閲讀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深入局部,探究體驗

該環節是本課時的中心環節,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安排教學,有效引導,實現與文本的對話。本環節將採用朗讀、默讀、圈劃、思考、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研讀內容預設為以下幾個方面,教學順序將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安排。具體教學內容視學情和課堂生成情況靈活處理。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研讀重點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默讀、交流感受,引導學會抓住“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關聯詞語感悟家鄉老人可親可敬一心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學會朗讀的輕重音變化,讀出感情。

2、生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細節描寫和用詞的精妙,訓練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研讀重點二: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學生朗讀本段,找出最能體現畫面美的詞語。

2.指導學生髮現“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詞語,引導體會畫面的美。

3.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協調有序”的意思,體會和諧相處,互相照顧的純樸鄉情。

4.生朗讀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理解詞語等方式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從中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

研讀重點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引導探究,怎樣才能讀好本段?

2、生通過默讀思考,同伴交流所得,學會抓住“總會、總要”、“理所當然”等詞語想象畫面,體會互相禮讓,敬重老人的傳統美德。

3、生朗讀體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反覆品讀中感受“搭石”,從而走進淳樸的民情,感受美好的民風。】

(四)總結昇華,提高認識

1、師指導聯繫課題,研讀課文最後一段所表達的情感。提升對“搭石”的更深層次理解。

2、朗讀昇華。

【設計意圖:深入體會,昇華情感,感悟普通“搭石”中所藴含着的崇高的人性美,感悟文本的表達方法。】

(五)佈置作業,練習鞏固

1.視學生學習情況合理安排課內或課外完成

2.抄寫生字、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恰當的練習,積累語言文字,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生共同回憶第一課時學習內容。

(二)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交流抄寫的妙詞佳句。

【設計意圖:檢查複習,梳理鞏固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實現温故知新。】

(三)朗讀課文

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繼續朗讀課文,進一步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四)拓展閲讀

1、出示作者劉章寫的《寫作<搭石>的前前後後》(文章附後)引導學生自讀,印證自己的感悟理解。

2、交流讀後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與作者對話。

【設計意圖:積極利用課外閲讀資源,引導學生與作者、文本進行積極的對話。】

(五)課內小練筆

根據課後小練筆的要求,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1、生交流所發現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2、生審題,讀懂題目要求。

3、生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嘗試寫作。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練習表達,完成課後小練筆作業。

作者簡介:

王文妮,女,1981年3月出生。國小一級教師,現任教於青島永寧路國小,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多次在市、區執教公開課、示範課,執教的語文課分別獲省、市語文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在組織好教學工作的同時,不斷反思,勤於筆耕,撰寫了多篇教育教學論文並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獎項;先後參與了多項省、市科研課題研究。在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重視學生個性化閲讀,致力於構建輕鬆、和諧、自主的課堂氛圍,形成了樸實、大氣的教學特色。

搭石優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朗讀,想象畫面,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自然美與人性美,並從中受到薰陶。

3、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小事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小事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去過哪裏旅遊?覺得哪兒的景色最美?

可是,無論哪兒美再美也比不上家鄉美。我們的家鄉有哪些美景?

二、導入

劉章爺爺也覺得自己的家鄉是最美的。劉章爺爺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溪水潺潺。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裏橫着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在輕音樂中邊敍述,邊在黑板上畫上小溪、搭石)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讓我們和劉章爺爺一起,走進小村莊。

三、讀文,尋找“美”,欣賞“美”

1、請大家打開課本103面,自由讀課文,用心去品味文中流淌着的美。

2、拿起你們的筆,默默地、細細地讀讀課文,看看你從課文的哪些句子能夠感受到美,覺得它是一道風景,就把那幾句話畫下來。

3、把你畫的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體會這其中流淌着的美。

4、交流勾畫的句子,欣賞“美”。

⑴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想象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師語言描述,範讀,指導讀,讀出詩的韻味與美感來;生練讀,指名讀。)

過渡:踏踏的聲音,漾漾的清波,綽綽的人影,這是看得見、聽得見的具體的“美”。課文中還有許多看不見的“美”,同樣也是一道風景。哪些同學找到了?

⑵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裏橫着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⑶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讀的時候,你注意了哪些詞語?這些詞語讓你想到了什麼?採訪大伯。指導朗讀。)

⑷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從這幅畫面感受到什麼?)

⑸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抓住“理所當然”體會,體會到什麼?)

5、昇華,感動於“美”

這一塊塊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迎接着過往的鄉親,任人走,任人踏,無怨無悔。在作者的眼裏,它們不只是一塊塊普通的搭石,它們是――

感情朗讀每五段。

四、拓展延伸,發現“美”

雕塑大師羅丹説過:“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劉章爺爺擁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他從這不起眼的搭石中看到了一幅幅優美的畫面。讓我們也擁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我們身邊的美。

指名説説身邊平凡事物的美。

五、佈置小練筆,留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