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5W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結合具體的活動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二)通過觀察、比較、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三)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活動中感受探索的樂趣,形成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認識量角器和度量單位,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確度量。

關鍵:正確擺放量角器,明確所量角的度數是看量角器裏圈的度數還是外圈的度數。

教具準備:

量角器、三角板,25頁上圖。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一天角的王國裏發出了爭吵聲,(示兩個相差很小的角:∠A和∠B)∠A説我大,我應該當大王。∠B説我大,我應該當大王,就這樣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來。同學們,他倆到底有多大?今天我們來度量角,當一次法官來幫他們斷這場官司。板書: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嘗試操作: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首先,我設計了一個比角的活動,發給每人一張畫有∠A和∠B的題單。問:你有辦法知道∠A和∠B分別多大嗎?看誰想的辦法又多有好。

然後,由學生操作,交流方法。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方法:有的……有的……還有的……

最後,教師小結:你們真善於思考,想出這麼多比角的方法,不過這些方法只能比出誰大,但到底是多大?這就需要有一個統一的度量角的單位和工具。

2、認識計量角的單位和量角器

首先結合教具(25頁上)圖向學生介紹角的度量單位:一個圓被平均分成360份,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叫做一度,記作:1,(板書:1度,記作1度)。這一週就是360度。順利引出周角=360度(板書)。同時引導學生建立10度、30度、45度、60度、120度、150度的表象,為後邊的練習第二題打下基礎。

然後、引進量角器:演示並告訴學生,將教具一半移走。剩下的一半加上刻度,就製成了現在的量角器。請大家拿出量角器觀察,再與同桌交流“你從量角器上都看到了什麼?”

最後,用投影儀出示量角器,集體彙報,引導學生説出:

(1)有180個小格,一格是一度,共180度。板書:平角=180度。

(2)有中心點和零刻度線

(3)讀數有兩種排列方式。

3、第三環節就是使用量角器量角。

先讓學生藉助書上的試一試的測量,試着説説量角器的擺放以及讀刻度的方法。之後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邊操作邊介紹,教師協助操作,逐步引導,最後精闢歸納出量角的一般方法:

(1)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即點與點重合。(板書)

(2)角的一條邊與量角器的零刻度線重合。即邊與邊重合。(板書)

(3)讀另一條邊所對的刻度,若角的一條邊與內圈的零刻度線重合,則看另一條邊所指的內圈的度數;若角的一邊與外圈的零刻度線重合,則另一條邊所指的外圈的度數。

過度:在讀角的度數時要知道對不對,你還有沒有什麼小竅門?

引導學生討論:觀察量的角是鋭角還是鈍角,鋭角的話選擇較小一個度數,鈍角則選擇較所大一個度數。

最後,讓學生親自實踐,在題單上量角。教師巡視,重點指導量角器的擺放和讀度數。指名彙報度量的結果,教師板書:∠A=80度,∠B=85度,板書之後強調書寫角的度數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師小結:現在,有理有據,我們可以宣判結果了:角國裏的國王是∠B。再一次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第一題(書),誰説得對小黑板出示練習

第二題(書),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小黑板出示)。

第三題,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板每一個角的度數。讓學生記住度量的結果,為下一節課用三角板畫特殊度數的角做準備。

第四題,在身邊找角,量角。你還想知道身邊哪些角的度數,就找出來量一量,把結果和你的同桌説一説

四、全課總結,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的收穫一定很大。把你的收穫講給全體同學聽。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

【教材簡析】

教材通過用小角去測量大角究竟有多大這一操作活動,讓學生體會到確定角的度量單位的必要性。在介紹1°作為角的度量單位的過程中引入量角器,並用量角器去測量角的大小。本節課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從讓學生追問為什麼這樣規定的需要出發,設計了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的環節。

【教學目標】

1、在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產生度量角的需要,感受1°角產生的必要性。在用單位角度量的過程中產生對量角器的需要,理解量角器的構造原理,初步學會用量角器測量角。

2、在逐步精確的測量過程中,體會思考數學問題的嚴密性與邏輯性。

3、在活動中感受到人類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習數學的情感,感悟到學習數學快樂。

【教學準備】

1、量角器、三角板、信封(內裝60°、50°、20°角的紙片及由60個1度角組成的大角)

2、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在比較角大小的需要中,感受量角單位產生與形成過程

1、明確比較方法,產生度量需要

(1)比較角的大小

教師黑板上出示4個角①50°、②60°、③35°、④110°,請學生比較大小。

(2)交流比較方法

直觀比較角的大小,得出不能直接看出∠1和∠2的大小。學生可能出現的比較方法:

a、重疊法比大小

b、臨摹法比大小

c、藉助活動角比大小

交流時,引導學生注意體會“頂點對齊、邊邊重合”的比較策略。

[設計意圖]“頂點對齊,邊邊重合”是進行角的大小比較,也是一個量角的過程,這也是為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進行滲透!

(3)準確描述角的大小

思考:要想知道∠2有多大?∠1有多大?∠2比∠1大多少怎麼辦?

引導學生想辦法來量。

2、量角的大小,產生對1°角的需要

(1)討論如何量角的大小

電腦演示測量長度和麪積時所用的單位。請學生思考:量角的大小,用什麼做標準呢?

[設計意圖]數學學習一個很重要的品質就是“建立聯繫”,由於測長度用的是特定的長度作標準來測、測面積用特定的正方形的面積作標準來測、測角的大小就用特定的小角作標準來測,這樣在此複習測長度和麪積的方法,期待順利過渡到測角用小一點的角作標準。

小組討論後達成共識:用小一點的角去量這個大角。

(2)小組合作量角的大小、並彙報辦法

老師為學生提供用透明的硫酸紙做20°的小角和∠2、∠1,供學生操作用。

第一次:用信封中的20°小角去量一量∠2有多大,得出正好是3個小角。

師:用小角去測∠2正好,那用它去測∠1呢?動手試一試。

第二次:用信封中的20°小角去量一量∠1有多大,得出2個多的小角。

師:用小角去測∠1時是有2個小角還多,但3個又不夠?這樣又不精確了,該怎麼辦?

引導學生思考把測量的小角變得更小。

師:怎樣把這個小角變得更小呢?

第三次:再用對摺後的小角去量∠1,得出正好5個新的小角那麼大!

師:用對摺後的這個小角去測∠1正好,那去測∠2呢?(正好6個)是不是説用這個小角去測∠3、∠4也一定正好呢?不正好又該怎麼辦呢?

引導學生思考把這個小角變得再小!

師:那要小到什麼程度呢?

[設計意圖]在操作的過程中體會測角的大小,用作標準的角應該儘量的小。

3、介紹角的度量單位

師:過去人們認為我們生活的地面是平的,他們發現太陽總是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而太陽與地球中心連成一條線,再與地面連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角,太陽走到不同的位置就形成不同的角,這樣人們把太陽升起再落下這個過程與地面形成的角平均分成180份,就有180個小角,每個小角就是1度。

[設計意圖]介紹了古時候人們是如何規定1度的,這也是追根溯源的最好體現,我們在設計時爭取還知識以本來面目,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感受數學的神奇、有趣與博大,同時也能瞭解一些數學文化。

(電腦演示把圓平均分成360份的過程)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記作1°)通常用1°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給學生提供一個近似的1°角,拿在手裏仔細看一看;打開書看看書上的1°角;再把眼睛眯到快閉上了,眼角大約就是1°;讓學生感受1°角的小!

[設計意圖]相比1釐米、1平方釐米、1分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1度的表象更難建立,這樣的設計也不能讓學生建立起1度的表象,只是想讓學生知道1度角是很小的,小到什麼程度可以自己去感受。

活動二、在量角的需要中,感受量角器產生與形成過程

1、用1°角去量角的大小,產生“用量角器量”的需要

引導思考有了1°角是不是就可以量所有角的大小了,並試着用1°角去量∠2。

學生在試着量的過程中感受到測量的麻煩和不準確,並思考對策。

[設計意圖]學生真的去測過後,會發現這樣的測量在理論上能實現,可現實中真的太難辦到了,這樣學生就有一種改進測量方法的需要,在這種需要的推動下,學生會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

2、製作量角器

小組討論交流後全班達成共識,把60個1°角合在一起形成一個60°的扇形,用它去量角的大小。並試着去量∠1、∠2,談談量後的感受?方便嗎?

請學生思考怎樣改進這個“量角器”?

老師這時可以提供給學生直尺作為例子!讓學生思考為什麼直尺在測量長度時那麼方便呢?引導學生在這個簡易的“量角器”上標上刻度。

老師還可以讓學生來量黑板上的∠4,感受這個簡易量角器的小。

師:既然還是麻煩,測量時需要移動,還不準確?該怎麼辦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沒有標刻度的60度的簡易量角器太小,不能滿足測量所有角的大小的需要;還有沒標刻度太不方便,容易數錯。從而為感受量角器的偉大發明。

3、認識量角器並用量角器測量

請學生拿出書桌堂內準備好的量角器,對照屏幕和老師一起來認識量角器。

認識後,請同學們接受挑戰,根據剛才的學習和以前自己對量角器的認識,同桌兩人分別來試着量一量∠1、∠2的度數,也驗證一下大家用簡易的“量角器”測量的結果對不對?

請同學到多媒體展台下示範並彙報自己的測量方法和測量結果。

彙報後引導學生交流內圈和外圈度數的讀法,明確測量方法。

引導學生與自制的“量角器”比,感受量角器的方便。

[設計意圖]在感受量角器的方便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人類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習數學的情感,感悟學習數學的快樂。

活動三、建立常用角的直觀表象,提高估計意識

1、量一量有趣的角度,形成30°、60°的表象

(1)60°——立正時兩腳之間的角度。

(2)30°——室內樓梯的最適宜坡度。

2、先估計再測角的大小

出示人們電腦打字最佳姿勢圖片。先估計再測量:眼睛與電腦屏幕上下邊所形成的角、肘部所形成的角。

[設計意圖]在練習階段這樣的設計,主要是想讓學生建立30度、60度等特殊角的表象,也以此來培養估測意識,雖然這一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起來的,但只有這樣不斷地滲透才能使“學生有估測意識”變成一種可能。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內容:

課本。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度量角的具體步驟,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並把量得的結果用符號“。”表示。

2.使學生認識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計量角的常用單位“度”組織引導:

教學重點:掌握量角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角的度量。

教學過程:

(一)直觀演示,感受新知:

1.教師課前在黑板上畫一個30°的角。

2.請學生上來説説角的各部分名稱

3.請學生上來用可旋轉的教具表示一個比黑板上的角還大一些的角。

為什麼這個同學表示的角比黑板上的角要大呢?

(因為兩條邊叉得大)

4.到底大多少呢?靠肉眼能判斷出來嗎?

看來只能依靠工具才行。

(二)度量角度,樹立印象:

1.認識度量工具。

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麼?測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2.觀察教師的木製量角器,觀察上面的數字,你發現了什麼?

3.量角器應怎樣放在角上,才能正確測量呢?請討論……

A.頂點對中心

B.一邊對0刻度

(一邊不對0刻度可以嗎?稍後的實際測量中可以點一點,以示它的方便與快捷)

4.現在量角器放在角上(教師黑板上演示),現在角的兩邊看不見了,該怎麼辦?

A.拿小一點的量角器。(這兒合適嗎?)

B.延長角的兩邊。(可以嗎?為什麼?)

5.讀出這隻角的度數。(兩個數中應讀哪一個數呢?為什麼?)

角1是30度記作30°

即角1=30°

教師説明“°”的表示方法。

1.看書本P53看這個角是幾度,填在書本上。

測量以後請想一想:説明什麼問題?

(三)實踐操作,形成經驗

1.測量P54的試一試題中的兩個角是幾度。

2.測量P54第1題展開閲讀全文

A.看一看,哪幾只角是直角?

量一量你發現了什麼問題?(直角都是90度)

B.再量一量角3與角4。

填空:P54第2題

3.第54頁第3、4題

(四)小結:

角的測量方法。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度量角的大小需要統一的單位,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度量各種角的度數。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教學中注重滲透數形的結合思想。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量角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量角器的使用。

學具、教具準備: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小角

教學設計:

課前活動:你玩過滑梯嗎?來,我們自己做一個滑梯的小遊戲:把自己的文具盒拿出來,拿了出自己的橡皮,像我一樣把盒子傾斜起來,把橡皮放在上邊,你看會發生什麼情況?你喜歡什麼樣(角度)的滑梯?説出自己的想法(理由)。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活動一:讓學生比較一下∠a和∠b,這兩個角哪一個大?

你們想不想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那就用自己的方式比較角的大小。

學生分組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量角。可能出現的想法:

(1)用直尺量。

(2)用三角板來量

(3)描出一個角,將描的角移動後來比較。

(4)用活動角來比較。

(5)用小角來量。

(6)用量角器來量。

學生探索活動時,主要引導學生用小角來量,用小角量的。如果讓學生把所用的小角對摺後再來量,看一下,∠a和∠b是不更能説明誰大誰小呢?

此時講解:測量長度有長度單位,測量重量有重量單位,那度量角呢?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個單位?

活動二:嘗試使用量角器。

如有用量角器的,你能介紹一下自己的量角器嗎?(看誰是優秀的解説員活動)看能不能讓學生通過看書,與小組成員交流,從量角器上面的字開始介紹,把量角器的特點介紹出來。

(師講: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對的的角叫做一度,記作1度。通常用1度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生介紹後,師引導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出:

①能從量角器上找到直角嗎?(要説出直角的頂點和兩邊的位置——認識量角器的中心與零刻度線)

②你能找到幾個直角?(要説出直角兩邊的刻度,注意區別內圈刻度線與外圈刻度線)

③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最小的角嗎?(説一説它與直角之間有什麼關係:它是直角的九十分之一,或直角是它的九十倍)

④向學生介紹如何規定1度的角(度量角的單位)後,明晰直角是多少度?平角是多少度?

3、再量∠a和∠b。

找學生演示量角的過程:學生在演示時,通過學生的操作,初步引導學生理解點對齊,邊重合。

學生動手操作量角,可能出現的錯誤有:

1、中心點與頂點沒有對齊、

2、0刻度線沒有與一條邊對齊

3、沒有分清是讀內圈還是讀外圈的度數。

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指導講評。(此時,還應該注意:學生易錯的題目學生如果不出現,還得以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做一下)

討論交流量角的方法,然後彙報應該量角時應該注意什麼。

注意:測量往往有誤差,所以學生量得的結果很可能不一樣。針對這種現象要討論:為什麼測量的結果會不一樣?(測量得到的都是近似結果,測量的誤差也因人而異)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誤差?(比如,延長角的兩邊,使它們超過量角器的半徑……)

鞏固練習:

p28練一練,第3題生獨立練習

第2題引導學生結合三角板來估計角的大小

總結:我們在這節課中,有什麼收穫呢?

學生交流總結量角的方法後彙報。

課外作業:體會量角的用處我們要設計滑梯,如何來設計坡度?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內容:

國小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37--3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自己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總結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統一角的計量單位的需要,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過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觀念,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3、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並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具準備:

教師用的活動角和量角器各1個,為學生每人印製120°

和50°的兩個角,學生每人準備量角器1個,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受角的大小

出示活動角,提問:要把這個角變大一些,可以怎樣做?變小呢?

學生討論,明確:

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兩條邊*開一些,角就大一些;把兩條邊收攏一些,角就小一些,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我們以前學習量線段,是用釐米、分米、米來度量表示,那麼,角的大小怎樣度量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認識量角器:走迷宮,找城堡

1、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的量角器,你看到了些什麼?

2、組織學生交流,説説看到些什麼。結合學生的交流,指出量角器像個大迷宮不容易看明白,在這個迷宮裏有4座大城堡:中心點、0°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

3、出示教師用的量角器,請同學們一起走走迷宮,把你找到的4大城堡指給同學看。並指出內刻度線的0°刻度線、外刻度線的0°刻度線,結合學生的交流,指出角的計量單位“度”,並觀察1°角的大小。

三、學習量角、編兒歌

1、我們認識了量角器,瞭解了4大城堡,你們會量角了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9頁,照書上的樣子試着量角。

2、組織學生交流量角的感受。

提問:有沒有興趣把量角的過程編成兒歌呢?

3、用量角器量印在練習紙上的角(50°的),把量角的步驟和方法編成兒歌,發揮集體智慧。

提問:拿着量角器量角,第一步幹什麼?

用量角器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師生共同操作,這一操作過程簡單點怎麼説?

學生議:(點對點)板書。

第二步幹什麼?怎麼編兒歌?

再用量角器的一條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學生初議(線對線或線對邊)

師生依次分步操作,找關鍵字編兒歌:

“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

追問:這另一邊的度線上有兩個刻度,應該讀哪一個度數?為什麼?

兒歌怎麼補充?全班討論,把兒歌板書完整。

“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0在外數外,0在內數內”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學生試着量出練習紙上的另一個角(120°的),先估計,再邊讀兒歌邊度量。讓學生説説怎樣量角,怎樣讀出度數的。

2、遊戲:猜一猜,課件出示。

①將角的一邊和零度刻度線覆蓋住,只露出另一邊所對的刻度,內圈70°,外圈110°,學生猜多少度(可能以右邊的零刻度為始邊,讀內圈刻度,也可能以左邊的零刻度線為始邊,讀外圈刻度),再全部呈現,這個角是70°。

②繼續猜,方法同上,內圈130°,外圈50°,角的一邊落在左邊的零刻度線上。這個角應該讀外圈刻度50°。

③繼續猜,方法同上,內圈120°,外圈60°,有的讀內圈刻度,有的讀外圈刻度,結果都錯了。原來,角的一邊已不在零刻度線上。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再在小組內交流。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麼本領,獲得了哪些認識?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六

一、設計理念:

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以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

2、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知識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總結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統一角的計量單位的需要,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過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觀念,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及合作精神。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滿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

三、教學流程:

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滑梯嗎?老師這有兩個滑梯(課件1),説説你們喜歡玩哪一個?為什麼?(陡、高)是由什麼決定的。(角的大小)出示課件2,這兩個角你能看出那個大嗎?那這兩個角(課件3)你能看出誰大嗎?那我們有什麼方法才能知道這兩個角誰大誰小呢?今天我們就用這個測量工具來學習(板書:角的度量)

我們學過長度、面積、重量等。誰説説測量長度用什麼單位,重量單位有哪些、面積呢,哪有沒有同學知道度量角的單位又是什麼呢?

人們把圓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叫1度,通常用1度作為度量角的單位。正是運用了這個原理,人們製作出了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夥伴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出示課件)

2、小組討論角的度量方法。板書

3、判斷

4、書28頁1題找同學説説,並説明理由。2題大家在書上量,找三名同學板演

5、量4題,説明角度和邊長的關係。角的度量

6、判斷多少度角量角器

頂點重合中心點

一條邊重合

0刻度線重另一條邊重合刻度線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理解角的意義,認識量角器,並能正確使用量角器。

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數學學習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量角器,正確使用量角器。

難點:量開口向上、向下和邊不夠長的角

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配合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我準備的教學工具有:

多媒體課件、紅領巾、量角器、三角板、要量的角圖片、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週末,海爾兄弟決定去郊外爬山,當他們達到山腳時:(課件出示海爾兄弟的對話),此時,擺在海爾兄弟面前的兩座山坡都可以到達山頂,但是一個平緩,一個陡峭。

2、師問:如果你是他們,你們會怎麼選擇?引出坡度的問題,在我們數學裏研究的實際就是角度的問題。我們説第一個山坡比第二個山坡大,實際就是第一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3、質疑:你知道第一個角比第二角大多少嗎?

引入:為了準確測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統一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接着問:用什麼去量?從而引出量角器。(板書:量角器)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魯迅先生説: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老師引用了同學們熟悉的動畫片海爾兄弟的形象,來引起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慾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導”(師生互動,合作交流的過程)

1、觀察:先讓學生取出量角器觀察,和同桌相互説一説量角器是什麼形狀的,上邊有什麼。

2、交流:讓學生説出自己的發現。有的説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線;有的説有數字,不管從左至右,還是從右至左,都是從0到180;還有同學發現在量角器下方的中間有一個點……

3、課件自動播放的形式,讓同學們認識量角器的中心、1度角的大小,內刻度及外刻度。(課件出示)

4、讀寫:用符號表示角的度數。

5、練習:寫出下列各角的度數的練習,同時強調在書寫角的度數時應注意的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現代教學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地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為學生理解和掌握量角的方法作鋪墊。

(二)“探”(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角圖片(50度),先讓學生猜這個角的度數,再照樣子量出這個角的度數。

2、讓學生彙報量出的結果,同時引導學生:嘗試用“首先……然後……再……”的陳述方法把量角的過程説完整。

3、指名展示自己量角的過程。

4、用課件出示50度角的另一種畫法,讓同桌相互彙報自己量出的結果。總結:我們讀角時要注意分清內圈和外圈的刻度。”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發展他們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初步思維的能力。在學習角的度量時,先讓學生嘗試動手度量,選擇有一定難度,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度量的角,讓學生示範,並進行討論交流。學生收集到多方面信息後,自己總結歸納出度量方法。讓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探究新知,體驗成功。

(三)“收”(學生接受,概括的過程)

課件形象演示,引導學生總結出量角的一般步驟:量角的時候量角器的中心對着角的頂點,量角器的一條0刻度線對着角的一條邊,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着刻度幾,這個角就是幾度。(板書:量角的過程)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探索規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己獲得;凡是能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就通過師生交流取得共識。力求使數學知識化、情趣化,讓學生體驗“快樂數學”、“實用數學”。教師始終扮演學生學習活動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也體現出了“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後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應用提高、鞏固深化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數

2、要求學生拿出紅領巾圖片,量出三個角的度數並作好記錄。

3、量一量

4、出示兩種角,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後在小組裏討論交流,説一説它們哪個大?很多同學採用平移的方法得出兩個角一樣大。

通過活動,學生髮現: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無關

角的大小跟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四、質疑反饋,全課總結

1、看書質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本節課通過充足的時間、空間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活動、體驗、總結、提煉,在經歷探究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得以掌握,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薰陶,思想得以昇華,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進而構建屬於每個學生自己的數學。

五、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量角器

中心重合頂點

方法:0刻度對齊一邊

度數讀另一邊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八

(一)創設情境:

1,課件出示兩組角(如圖)。通過看一看,猜一猜要求學生比較它們的大小,指名説説你是怎麼比的並説出比較的方法。

2,想一想:測量線段的長短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的大小要用面積單位,那麼測量角的大小呢?

(二)合作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一認

(1)拿出量角器,指導學生觀察。通過觀察你發現量角器上都有些什麼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向大家介紹。

(2)小結:量角器是半圓形的,半圓的圓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半圓邊上的刻度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每10小格標上一個數,右為起點的是內刻度,左為起點的是外刻度。

(3)介紹周角,平角及1°。

2,試一試

(1)量一量p27∠a∠b各是幾度,説一説是怎麼量的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驟:

第一步:量角器的中心點和角的頂點重合

第二步:量角器的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分清是內圈的零刻度線還是外圈的零刻度線)

第三步:從(內或外)零刻度線開始,看另一條邊所指的度數,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2)質疑:量角器上內外刻度一樣嗎什麼情況下看內刻度什麼情況下看外刻度

(3)怎樣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呢與同桌交流量角的方法。

(三)練一練: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數

2,p28練一練第1題:先讓學生判斷誰説得正確為什麼有什麼好方法來判斷對還是錯呢(教會學生先估計是鋭角還是鈍角)

3,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個角的度數。

(四)小結:

本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怎麼來量出一個角的度數

(五)作業:

練一練2,3

(1)第2題

在量角時,先讓學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麼角大約是多少度這是培養學生估計能力的'一個載體,也是學生直覺思維的基礎。

(2)數學遊戲:先讓學生讀懂遊戲規則,然後同桌兩人比賽。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篇九

一、教學內容

角的度量教材第26~28頁

二、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並知道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並通過聯繫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3、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4、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量角器,認識內刻度線、外刻度線、0刻度線和中心點。知道角的計數單位“度”及相關知識。

2、掌握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方法,能正確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四、教具準備

量角器、三角板。

五、過程:

(一)導入

教師:昨天我們根據角的邊張開的大小認識了幾種角,你們還記得嗎?

學生説後,請他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即: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鋭角。

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係呢?大家會比較角的大小嗎?

教師出示兩個大小相近的角,問同學:∠a和∠b誰大誰小呢?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a和∠b究竟誰大呢?那大多少呢?大一點?這一點又代表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相信學過這節課後,你就能解答這個問題了。

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通過以問題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發現問題的能力,在自主探究中學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量角器

教師:為了使測量更準確,描述更清楚,就產生了標準的測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板書:量角器)

出示一個量角器。教師邊説邊演示: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記作1°,通常用1°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板書:度1°

提問:你知道一個周角是多少度嗎?(360度)

一個平角是多少度呢?(180度)

介紹: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它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

2、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指導

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彙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裏要儘量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説明哪裏是量角器的中心,哪裏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

小結:量角器上有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線和外刻度線。

3、量一量。

教師:我們瞭解了量角器上有什麼,究竟怎麼使用它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

(1)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27頁“試一試”,寫出∠a和∠b的度數再讀一讀。

教師:通過觀察以上兩組角,我們會讀角的度數了,那該怎樣量角呢?請你與同學交流量角的方法。

學生交流完之後,請兩位學生到前面演示説明。

通過學生的演示度量,老師組織學生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教師:我們可以把這三句話概括為四個字“兩合一看”。“兩合”是指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設計意圖:通過角的測量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進一步體驗充滿探索與創造的數學活動。

(2)突破讀內圈刻度,還是讀外圈刻度的難點。

提問:量角器上為什麼有內外兩圈刻度呢?

教師引導學生帶着疑問研究。

出示130°和50°的兩個角

教師:左邊這個角的度數是多少?

是130°還是50°?讀內圈刻度,還是讀外刻度線上的數?

學生明確:這個角的度數是130°,要讀外刻度線上的數。

教師:右邊這個角應該看內刻度,還是外刻度?是多少度?

學生:這個角是50°,應該看內刻度。

質疑:為什麼左右兩個角看的刻度線不一樣呢?什麼時候看內刻度?什麼時候看外刻度呢?

學生小組交流。

學生可能會想到以下幾種情況

學生甲:我們小組認為,在讀度數之前應該先判斷這個角是鈍角還是鋭角,如果是鈍角肯定大於90°,是鋭角要小於90°,然後再找刻度就不會錯了。

學生乙:我們小組認為,要先找0刻度線,如果一條邊壓住的是外圈的0刻度線,那麼肯定讀外圈刻度。反過來壓住的是內圈刻度的0刻度線,就要讀內圈刻度。

……

教師:這幾個組的方法聽起來都挺有道理,我們不妨試一試,哪種方法更好。

設計意圖: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在學生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新學的知識,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

(3)學生練習量角,鞏固新知。

小結量角的方法——兩合一看

提問:看角的度數時要注意什麼?

學生:要注意是看外刻度線還是看內刻度線。

問:什麼時候看外刻度線,什麼時候看內刻度線呢?

小結:找0刻度線,如果一條邊壓住的是外圈的0刻度線,那麼肯定讀外圈刻度。反過來壓住的是內圈刻度的0刻度線,就要讀內圈刻度。

設計意圖:學生先獨立練習,再交流訂正,使學生能在練習中進一步將知識內化,並相互幫助提高。通過遊戲活動,讓學生自主測量角,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三)課堂作業設計

1、教材第28頁第1題。

學生在找出正確答案後,應該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2、教材第28頁第2題。∠1的方向是朝下,可以讓學生先説一説量角的方法,然後再進行度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今天我們學習了角的度量,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麼?怎樣讀角的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