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角的度量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22W

角的度量教案【精品多篇】

角的度量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這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7----38頁的內容。教學幾何初步知識,不單純是使學生獲得有關圖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本節課是學生在認識了角,學習了直線和線段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節課的內容總結起來有三多:1、數學概念多(如:1度角的認識、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等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學語言)2、知識盲點多(幾乎涵蓋了本單元所有的數學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3、操作程序多(度量角是一次關於手和腦是否協調的挑戰)針對教材的這些情況,我嘗試先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解決概念問題,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解決操作問題。

二、目標預設

1、

知識目標:認識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確度量出角的度數。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創新能力。

3、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能正確度量出角的度數。

四、教學方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要達到目標,形成能力,就必須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讓課堂煥發生命的力量,教師要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法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

五、教具、學具

量角器、三角板、投影儀、課件。利用課件進行教學,呈現生動、直觀的畫面,以及動聽悦耳的音響創造氛圍,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六、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流程的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將教學思路擬為:引入課題

------認識量角器------合作探究量角方法------拓展應用等幾個環節。

(一)、猜測導入新課

1、提問:昨天我們認識了角,誰來説一説什麼是角?

2、同桌同學每人畫一個角,比一比誰的角大。

3、課件出示3個角,讓學生猜誰最小,並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學生紛紛猜測,引起興趣。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使他主動、快速地進入到教學中。

師問:你知道用什麼來量角的大小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是從角的概念引入,使學生感到過渡自然,通過猜一猜角的大小,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量角器

(1)教師講述:同學們都知道,度量線段的長度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

課件出示量角器

(2)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什麼?在小組裏説一説,用你的語言進行描繪。

學生1:上面有一箇中心點。

學生2:有許多刻度線。

學生3:有兩圈數。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地用課件顯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通過課件顯示,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認識量角器上的內容。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並親自把自己的發現通過小組的形式表達出來,使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樂趣,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活動中,學生的各種學習動力被激活,認知情感得到同步發展。

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兩條零刻度線。看一看內刻度和外刻度。

2、教學角的計量單位

(1)講述:同學們都知道,計量線段的長短的常用的單位有米、分米、釐米等,計量角的大小用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板書:單位

符號“°”

(2)教師:多大的角是1度的角呢?把量角器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應的角叫做1度角。

課件出示:“什麼是1度角?”以及實踐活動要求。利用多媒體形象地顯示1度角,並用顏色鮮豔的線條顯示出來,同時在實踐活動中配以動聽的音樂,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又讓學生在輕鬆愉悦中學習知識,鍛鍊了能力。

本環節的設計:給學生留出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間,使這幾個特殊的角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象。

(3)實踐:

從內刻度找:55°

70°

130°

180°

從外刻度找:80°

15°

180°

(4)質疑

師:為什麼要設計內外刻度?

學生進行小組觀察、思考、交流。

教師:每一中工具都有其巧妙之處,今後在使用的過程中要善於觀察和思考,從而能夠正確使用工具解決問題。

3、學習角的度量方法

(1)教師:你們會用量角器量角嗎?

(2)各小組嘗試量角

投影出示和

(3)每組選代表到投影儀前演示量角過程,邊量邊敍述量的過程。

(4)歸納方法

課件演示量角的方法,並編成兒歌讓學生記憶,通過多媒體的互動性,演示量角的過程,使量角的方法具體化,使學生更直觀地看到這個量角過程,加深印象。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自己探索學習的能力,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真正體現人人蔘與,人人是學習的小主人,再次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

觀察與思考,發現規律

課件出示兩個60度的角,讓學生觀察,並發現規律,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的度數越大,叉開的越大,角的度數越小,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學生通過觀察課件,可以很快地發現規律。

提問:角的大小為什麼與兩邊畫出的長短無關?

學生:因為角的兩邊是射線,射線是可以無限延長的。

本環節的設計:緊緊圍繞着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現問題,使學生的印象深刻,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猜一猜

課件出示:讓學生猜測角的度數。

利用課件中色彩鮮亮的圖形吸引學生,後用課件的互動性,將學生的回答與課件演示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環節的設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創造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互相交流一下。

通過課堂小結,一方面瞭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

七、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教案 篇二

四年級上冊第2單元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

2、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和按指定度數畫角。過程與方法:

1、注意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適度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2、加強動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能夠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學。

單元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

2、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和按指定度數畫角。

課時安排:4課時

第1課時直線、射線和角

第2課時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國小數學第八冊第六單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的第二節課。教學幾何初步知識,不單純是使學生獲得有關圖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前幾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時,已經注意通過一些操作和作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但是限於學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圖都比較簡單,在本冊適當提高一些要求,通過教學角的度量、角的分類等知識,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以及操作和作圖的技能。在備課時,我曾經想過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的知識安排在一個課時內完成,但發現課堂容量非常大,學生學得不紮實。在本次教學中,我把教學內容適當進行了調整,在一節課內集中教學角的度量,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後再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根據以上分析以及課標要求,我擬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操作探索中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懂得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無關,而與角的兩條邊*開的大小有關。

2、能力目標:進行觀察對比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認真細緻有序操作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形成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

三、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要達到目標,形成能力,就必須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讓課堂煥發生命的力量,教師要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法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秉着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將教學思路擬訂為“激趣導入——自主探究——鞏固內化——拓展延伸”,努力構建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這節課的知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直線,線段和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本節課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直觀演示,舊知過度,設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學角的概念.通過師生的操作,利用動態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直接的比較,學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開的程度有關,為引入角的度量進行間接比較角的大小作了鋪墊。

第二部分,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初步認識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建立角的計量單位度和符號“°”。

第三部分,教學角的度量.在學生認識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單位、符號的基礎上,再介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後通過實際測量説明:角的大小要看兩邊*開的大小,與邊長無關.

本節課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如口答,判斷選擇,實際操作等),圍繞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的重點,達到鞏固和運用概念,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四年級《角的度量》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知道角的計量單位度,並認識1角的大小,能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2.學生經歷量角器形成的過程,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讓學生自主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

3.通過判斷、比較、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探索與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量角的方法,會讀量角器的兩圈刻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活動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圓工具、量角器。

課前活動:

遊戲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媒體出示一個角,演示角變大、變小。

2.明確角的大小的含義。

3.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角的知識。

二、探索量角工具。

1.猜一猜:黑板上的兩個角,哪個角大呢?

2.驗證:(教師出示材料)

(1)出示一個活動角,用它能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嗎?指定一學生上台演示。

(2)出示一些大小一樣的小角,用它們能比較出這兩個角的大小嗎?

3.小組活動:運用這些大小一樣的小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4.交流反饋:

重點:

(1)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

(2)小角比的優點。

5.導出量角工具:18個小角拼成的半圓工具。

6.初步量角:

(1)試一試:解決用18等份的半圓工具量角時注意的問題。

(2)練一練:用這個半圓工具再量幾個角,引出細分,變成180等份。

三、認識量角器。

1.優化量角工具。

(1) 認識1的角。

師:為了更加精確的量出角的大小,我們把每一個小角再平均分成10個更小的角。這樣,就把一個半圓平均分成了180個小小角,每個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

(2)認識幾度的角。

2.認識內、外刻度線。

(1) 出示55的角:這個角多少度?你怎麼知道的?

(2) 出示125的角:這個角多少度?你怎麼知道的?

師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圓工具上標上內圈刻度。

(3)出示反方向55的角,這個角又是幾度呢?

師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圓工具上標上外圈刻度。

3.出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認識量角器。

四、用量角器量角。

1.讀角的度數專項練習(想想做做4)。

重點:

(1)怎樣正確讀出一個角的度數。

(2)學生體會應該怎樣正確擺量角器。

2.示範量角(突出量角要點)。

3.學生獨立量角(想想做做1)。

4.拓展練習: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想想做做3)

五、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學習了角的什麼知識?(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師:你有哪些收穫和體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