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和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6W

《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和教案(精品多篇)

《兩小兒辯日》教案 篇一

【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基本理念的指導下,精心組織學習活動,關注過程,為學生提供一個交互式的學習的平台,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特別是國小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從而豐富語文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設計特色】

樂讀趣學自主感悟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引課激疑

在上課之前老師迫切想了解一個問題:咱們班是女生聰明還是男生聰明(板書:辯)

大家辯論的非常激烈,老師發現我國的漢字非常有趣,大家看這個辯字,中間是個什麼部首,兩邊像是什麼?是誰聰明,事實勝於雄辯咱們在下面學習課文時一見高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一篇有關辯論的故事,看到這個辯字你想知道些什麼問題?

(由辯這一中心詞入手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定向研法

看老師寫課題。從課題中你已經知道了些什麼?

那麼,你認為這節課我們還應該做幾件事?(引導學生來定向:朗讀背誦譯文)

這幾件事如何去完成?

三、自學釋疑

1、範讀

好,讓我們先來把課文試着讀上兩遍,看一看能讀懂些什麼。(生讀)感覺如何,有什麼收穫?

讀不通順就是收穫,因為你已經感覺到了文言文和現代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生談)想聽老師讀讀嗎?好,老師讀時請你認真聽聽是怎樣停頓的,你認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筆畫一畫。(師範讀)聽懂些什麼嗎?

(必要的範讀和領讀放在學生悱憤狀態下進行,效果會更好。)

2、領讀試讀

來,先跟着老師讀一遍(出示有停頓提示的原文領讀)。

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幾遍,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搖頭晃腦地讀,前俯後仰地讀,都行,開始吧。(生自由讀,這裏要給足時間。)

3、討論讀法→練讀→評讀

讀,已經通順了,我們先來看看課前提出的問題懂了嗎?(鼓勵生暢所欲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學收穫真不小,看來多讀確實是個好辦法。

(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4、合作譯文

文章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把原文翻譯一下嗎?大膽地告訴老師譯文中有什麼困難?

(剛才大家糾出了一羣小壞蛋,這是我們譯文中的攔路虎,害怕嗎?好,下面我們就封殺攔路虎!)老師已把文章和註解搬到了屏幕上(課件)。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誰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試着嘀咕嘀咕,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可以和同桌商量解決。

男讀女譯→女讀男譯→師讀生譯

(一遍遍不同形式地翻譯,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四、合作彙報

好,老師還有一個難題,(發表)生看看難不難,但老師的要求可有點難,請注意看要求(課件):

四人一小組合作填寫,共同彙報。但四個人必須用四種方式填寫表格:1

用一個字填寫;2用現代語言填寫;3用原文填寫;4

口頭敍述。

日始出時日中時

人物觀點理由觀點理由

小兒甲

小兒乙

(小組合作一表四填,一舉多得,既有讀文譯文的檢測,又有概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還是合作創新的體現。)

五、誦讀表演

師生分角色→分組分角色

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女生扮一小兒,男生扮另一小兒,老師讀旁白,咱們看看哪一小兒讀得好。男女生不分上下,我們再分級分角色比賽比賽。

(此環節是朗讀的基礎,重點指導語氣)

讀得不錯,下面請兩位同學上台來演一演,其它同學呢,任務就更重了做導演。既然是導演,就要認真看演員表演得怎麼樣,並及時給予指導。好,老師演孔子(孔子本身就是老師嗎),下面我再代表《兩小兒辯日》電視劇劇組在你們中間招聘兩名優秀演員和一名解説員,有意者速來報名。(指名並徵求分工完畢)

第一次排練我們先用現代話演,這叫《新兩小兒辯日》,其它同學別忘了你是導演。當演員語言、動作等表演不到位時你可以隨時叫停,給予指導。注意,排練開始!

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麼樣,先小組試一試。

(表演時揭示寫作特點與順序,為學生背誦做鋪墊。)

現在,誰能把這篇課文背一背呢?不要急着説自己不行,先試着嘀咕一遍,試試再説嗎。

好,誰敢站起來跟老師一起背一遍。

(使朗讀表演相輔相成,理解背誦相得益彰。)

如果你是孔子,你會如何回答?(到底一日內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有無變化?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有何辦法?誰能根據課前蒐集的資料對兩種現象做出科學解釋,或者用老師這兒的太陽(籃球)和地球(乒乓球)來做以解釋。

六、自評自結

學了這篇文言文,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其中孔子是一位什麼人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使學生從故事和人物身上受到啟發,由所查資料初步瞭解孔聖人,以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回憶這堂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忘情地七嘴八舌地説一説:

1、本課學習重點是什麼?

2、這節課學習過程有幾個環節?

3、本節課的重點你掌握得如何?

(有總結才會有發展,及時的反饋強化有助於知識的形成與方法的掌握。)

七、探究作業:

1、把《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夥伴聽,並考考他們。(必做)

2、試着翻譯下列句子:(努力做)

(1)三人行,必有我師。

(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温故而知新。

(4)學而時習之。

(5)(簡單古文)

《兩小兒辯日》教案 篇二

[教材簡析]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冊中的一篇文言課文。文章講的是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執一詞爭執不下。就連象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滲透了要勇於探索、大膽質疑的科學態度,也説明了學無止境,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應實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藉助《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學生將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習語言文字的信心,併為今後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學習目標]

1、根據課後註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覆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勇於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課文動畫朗讀,課文內容,重點詞語、句子及其意思。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激起學生辯論:

教師:同學們,你們猜猜老師今年多少歲?要説出自己的理由。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並説出理由。

2、導入:

教師:大家剛才辯論得真激烈,不過答案老師會在下課時告訴大家,而且要看同學們這節課的表現。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一篇與辯論有關的文章-----《兩小兒辯日》。(教師板書題目,學生讀題。)

3、質疑:從課題中你已經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4、過渡:教師: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進那場兩千多年前的辯論,相信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一定會找到滿意的答案的。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此環節根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通過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話題,激起了學生的辯論,自然引入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初讀課文。

1、教師: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看看讀音,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

學生:自由讀課文。

2、讀了課文後,文中除了寫了兩個小孩,還有誰?(教師板書:一兒、一兒、孔子)

3、以前你對孔子有哪些瞭解,能給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嗎?(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可以是孔子生平、言論等。)

4、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

5、教師:剛才同學們第一次讀課文,讀的時候有什麼困難嗎?

學生:説説朗讀中的困難。(如:不易斷句,有些不順口等。)

6、教師:大家在學習中能善於發現問題,很好。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課文朗讀,大家想不想聽。(課件:動畫情景,課文朗讀)

教師:大家認真聽朗讀,看看別人是怎麼停頓、斷句的,認為必要的,還可以在書上作上記號。

學生:聽朗讀,作記號。

7、教師:有收穫嗎? 學生:交流在朗讀上的收穫。(如某些地方的停頓、斷句、某個字的讀音,語氣等。)

8、教師對個別難的地方重點指導。

課件出示:

孔子東遊,見 兩小兒 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 日始出時 去人近,而 日中時 遠也。”一兒以 日初出遠,而 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 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 遠者小 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 滄滄涼涼,及其日中 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 而 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 為汝 多知乎?”

強調:知=智 讀音 zhì

8、教師:讓我們學着課件裏那樣在同桌那裏讀一讀。認為讀得好的,就給他在書上畫一棵五角星。

學生:同桌互相讀,評價、畫五角星。

9、教師:有多少人得到了五角星?(看學生舉手人數)看來效果不錯。

教師:一起讀給老師聽聽。(學生一齊讀課文。)

[文言文教學中朗讀是一個難點。在教學中我沒有迴避這個難點,而是直面這個問題。讓學生自己説出困難,其實也就抓住了朗讀的基本要領和方法。再讓學生在美妙的動畫和音樂中欣賞範讀,不但對朗讀指導有水到渠成的作用,更是讓學生感受到了文言文的美,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最後通過畫五角星的辦法,肯定了學生的進步,樹立了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

二、深入理解:

1、教師:大家再次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結合課後註釋,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句子的意思?

學生:讀文,結合註釋,理解意思。

2、交流:説説你已經知道了哪些句子的意思。

(學生回答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和意思。並相機強調個別重點詞句的意思。(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裏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個小孩説:“我認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到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另一個小孩説:“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感覺很清涼,到了中午的時候感覺就像把手放進熱水裏一樣燙,這不是近的熱而遠的涼嗎?”

孰為汝多知乎

誰説你富有智慧啊?

3、總結方法:你們是怎麼理解到這些句子的意思的?

學生:交流方法。(如結合課後註釋,聯繫生活經驗、聯繫已有知識、多讀等。)

4、還有不理解的句子嗎?誰來幫幫他?(讓學生知識資源互補。)

(學生回答時,教師課件出示相關句子的意思。)

5、教師:出示課件:出示詞語、句子,讓學生搶答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6、教師:誰能在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用學生喜歡的講故事的方式鞏固句子意思)

學生:先同桌互相講,再抽學生在班上講。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説,根據註釋和其他一些方法理解句意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所以教學中重在進行方法總結和指導,並採用説一説,幫一幫,講一講等多種形式加以了鞏固。]

三、品讀課文。

1、教師:過渡:剛才這位同學故事講得很生動。而這麼生動的故事。我們的古人用簡短精悍的語言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見我們中國的古文是多麼的富有魅力。

2、教師:在你的印象中,古人是怎樣讀課文的呢?(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大家也想象古人那樣把課文味道讀出來嗎?誰願意來讀一讀。(抽生讀)

3、評價:教師:他像嗎?哪些地方像?哪裏還不像,味道還不夠?你 認為應該怎樣讀?(請點評的學生讀一讀,老師還可以適當點撥)。

4、教師:誰還願意讀一讀》(抽學生讀,觀察學生表情,信心足不足。)

教師:老師再幫幫你,給你配上音樂。(學生配樂朗讀)

5、教師:美嗎?讓我們大家一起像他那樣讀一讀。

學生:全班配樂齊讀。

[在理解了意思的基礎上,讓學生模仿古人讀書的樣子讀,並配上音樂。創設這樣的情境,彷彿把學生帶入了中國幾千年的燦爛的文化中,更加激發了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喜愛和對文言文的興趣。]

四、昇華拓展。

1、教師:在這場兩千多年前的辯論中,兩個小孩各自的觀點是什麼?理由呢?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教師相機完成板書)

2、教師:孔子面對兩個小孩的提問,是怎麼做的呢?(不能決也)孔子那麼知識淵博的人,面對兩個小孩的提問,他不知道就説不知道,可見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實事求是)(教師板書)

3、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歡誰?為什麼?(教師相機板書:勇於探索)

4、學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收穫?(可以是文言文的特點。可以是讀書方法,也可以是人物品質給自己的啟示等)。

5、教師:對呀,我們不但要像兩個小孩那樣在知識的海洋裏勇於探索,還要像孔子那樣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識是無止境的,兩千多年前孔子無法回答兩個小孩的問題,可現在科學發達了,我們能解決這個問題了。那麼兩個小孩誰對誰錯,為什麼?

下節課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課後積極收集有關資料。

五、作業: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六、下課時,老師向學生揭曉自己的真實年齡。(次環節一定不能忘記,這既體現了教師尊重學生,守信,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悦)

七、板書

日初 日中

一兒 日初近(大) 日中遠(小) 勇於探索

兩小兒辯日 一兒 日初遠(涼) 日中近(熱) 學無止境

孔子 不能決也 實事求是

《兩小兒辯日》教案 篇三

一、上課內容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冊中的一篇文言課文。文章講的是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既滲透了要主動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並大膽質疑的科學態度;也説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應該實事求是的道理。

二、學習目標

1、根據課後註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覆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重點詞句,體會故事藴含的哲理。

四、教學環節

1、以“辯”為眼,初識“辯日”

2、讀通課文,掌握斷句

3、理解內容,深解“辯鬥”

4、多種角度,昇華“辯鬥”

5、拓展延伸,熟練運用

五、具體教學環節

(一)、課前兩分鐘

背誦《論語》中的名句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③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二)、以“辯”為眼,初識“辯日”

1、同學們,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也最有趣的文字,大家看,兩個辛之間加上一個部首可以構成幾個不同的字? (用日曆牌換字)

2、我們今天學的課文中有一個“辯”字,《兩小兒辯日》,結合預習課題中的辯你是怎樣理解的? 這個課題是什麼意思?

辯論的結果怎樣呢?誰又參與了這場辯論呢?現在就讓我們進入課文的學習。

3、這是一篇文言文,我們以前還學過哪些文言文?(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你是怎樣學習的? 交流文言文學習方法。

師:我們今天就可以用這種方法學習。誰能介紹一下《兩小兒辯日》的作者和出處?

生介紹列子和《列子·湯問》。

(三)、讀通課文,掌握斷句

㈠生自讀課文

師:把書打開,我們先來試着讀一讀課文,爭取讀得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㈡生練讀課文,指一生讀課文。

㈢師範讀:老師發現同學們在斷句方面存在困難,老師給大家範讀一下,認真聽,看看你的停頓是不是和老師一樣呢?師範讀,讓學生照着教師的樣子讀一讀。

㈣找一生讀,師評價

㈤學生再練,齊讀(課件出示全文斷句)

(四)、理解課文,深明“辯日”

㈠師提出要求:課文你們讀得真好,現在看書,結合書下注釋和你自己查閲的資料,想想你都讀懂了哪些內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㈡生讀文思考,並小組交流

㈢交流共議

1、孔子東遊 ,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辯鬥:辯論,爭論。東遊:向東遊學。有一天,孔子到東方遊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師追問:關於這句話,你還了解什麼?預設生答:全文總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出場人物有三個:孔子和兩個小孩。孔子的生平。師大屏幕適時出示孔子像,屏幕介紹: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後世尊稱為聖人。

師再問:聽了同學老師對孔子的介紹,再讀讀這句話,你又讀出了什麼?(孔子虛心,不恥下問;兩小兒的辯論很精彩,連孔子都吸引了。)

師引:這是一場__________的辯鬥。(激烈、精彩、引人入勝)

指導朗讀:你想怎樣讀這句話?指兩生讀,評價,自讀。

2、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以:認為。去:離。日中:中午。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孩子説: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到了中午時候遠。一個孩子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而中午的時候近。

師再追問,引領學生理清兩個小兒的觀點。相機板書:

日始出 日中

一兒近遠

一兒遠近

師:課文中有一個小孩的話沒有直接説,你能變成和第一個小孩一樣的句式嗎?點一生説,大屏幕出示: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師指導朗讀:結合你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你持一個觀點,另一個人非和你對着幹,你説東,他非説西,你會是什麼樣的狀態呀?(很着急想表白自己,不服,想用觀點壓住對方,想找人評評理。)假設你們是兩個小兒,你能辯一辯嗎?練習一下。一生説一個孩子的觀點,再點生,點評,自練。再説另一個孩子觀點,練習説好。點兩組學生角色對話,點評,讓生注意語速快點,觀點咬字清晰些。再練習。師:這真是一場__________的辯鬥。(針鋒相對,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3、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則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理解:及:到。盤盂:盛東西用的器皿。為:原因。探湯:把手伸進熱水裏。拓展“赴湯蹈火”,理解湯的意思。及其,教師追問怎麼知道意思的?(聯繫“及”的意思)課件出示“車蓋、盤盂”

理清兩個小孩各自的理由,教師完善板書:

日始出 日中

一兒近遠

大(如車蓋) 小(盤盂)

一兒遠 (滄滄涼涼)近(如探湯)

師:他們分別從什麼角度説的?(視覺和感覺)一個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一個認為初升時離人遠。同樣的事物太陽,兩個小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看來,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指導朗讀:他們各自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支撐觀點,講起話來自然理直氣壯,胸有成竹。師引讀:一兒曰__________,指一生讀。師點評。師再引,一兒曰________,再指一生讀。師點評:是比喻句,把比喻成什麼慢點讀,重讀。反問句應語氣強些。找兩生分角色讀,反覆讀幾遍,層層深入,語氣漸強。

師:這真是一場________的辯鬥。

4、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決:判斷。孰:誰。汝:你。知:知識。整句話的意思説,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笑着説:誰説你的知識多呀?

師:孔子不能決也。這是這件事的結果。孔子不能決,你能決嗎?點生説。師課件出示圖解,中午和早上一樣遠。

師:孔子被尊稱為聖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對兩個小兒關於太陽遠近的辯論,竟然不能決也。這簡直?你怎麼看這個問題?(從“兩千多年前,人們的科學還不夠發達,對於宇宙的探索還不夠深入,不知道情有可原。”“學習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很了不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就是淵博與孔子,也一定有自己不知的知識。)

師:孩子們,你們能從客觀的角度上公正的看問題,非常了不起。那麼你們説,兩個小孩的笑是嘲笑嗎?誰能讀出這種天真?點一生讀,點評,師範讀,齊讀。

(五)、多種角度,昇華“辯鬥”

兩小兒辯日,這一辯,辯出了什麼?

1、兩小兒善於觀察,説話有理有據。

2、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度。

3、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結果就不一樣。

4、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

5、兩小兒天真活潑。

師:這一辯,真是令我們受益匪淺啊!讓我們有感情的再讀讀這篇課文。齊讀。

六、拓展延伸,熟練運用

完成課件上的練習。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日始出 日中

一兒近遠

大(如車蓋) 小(盤盂) 孔子不能決也

一兒遠 (滄滄涼涼)近(如探湯)

《兩小兒辯日》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 組織學生閲讀課文,讀準、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 結合課文中的書下注釋提示合作讀文,能掌握課文的大意;

3. 培養學生質疑問難,探究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教學重點:

1. 組織學生閲讀課文,讀準、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 結合課文中的書下注釋提示合作讀文,能掌握課文的大意。

教學難點:

1. 培養學生質疑問難,探究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是誰的至理名言(孔子),誰能解釋這句話的意思?的確,孔子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列子》裏記載的一則寓言故事就進一步證實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學們想聽這個故事嗎?

二、整體感知

1. 師範讀課文。

2. 自由讀。(讀出朗讀節奏)

3. 指名讀。

4. 集體讀。

5. 學生質疑,從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詞、句,小組合作。

預設:湯:熱水去:距離以:認為

東:向東為:同謂説知:同智,智慧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省略句)

三、合作探究

1. 文中兩小兒為什麼在爭辯?

明確:太陽離人的遠近

2. 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

明確:小兒甲:日初近,日中時遠

小兒乙:日初遠,日中時近

3. 支撐他們觀點的理由是什麼?

明確:視覺/觸覺

4. 那麼他們的想法有道理嗎?生活在現代科技發達社會的你,能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對他們的看法作一合理的解釋嗎?

四、領悟昇華

1. 這場爭辯結果如何?有無勝負?

明確:沒有勝負,作為裁判者的孔子“不能決也”。

2. 作為裁判者的孔子為何不隨便下個結論呢?

明確:實事求是,大量事實表明,做學問、做人一定不能不懂裝懂,否則後患無窮。

3. 對與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歡哪一位?給你一個機會,你想對他説什麼?

預設:兩小兒:(1)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2)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3)看問題不能片面,被事物表象所迷惑。

孔子:(1)人再有學問也會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活到老,學到老。”

(2)實事求是的精神。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對自己今後的人生或學習有何新的打算?

師小結:聽了幾位同學對自己以後的規劃,從你們的話語中老師感受到了真誠,心動不如行動,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有目標的認真踏實朝着自己的人生規劃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