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和教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K

《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

《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和教案

▶課時目標

1.會寫“辯”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故事內容, 明白課文中兩個小孩的觀點各是什麼,懂得他們是怎樣説明自己的觀點的。

▶教學過程

一、品讀名句,導入新課

1.名句導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們知道這兩句話是誰説的嗎?(孔子)

2.交流資料。

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孔子的資料。

課件出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記錄下來,編成《論語》一書,流傳於世。孔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師:孔子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然而,兩個小孩提出的問題竟難倒了孔子,這是怎麼回事呢?你們想知道嗎?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

4.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名句導入,引出課文主要人物之一——孔子,為後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請同學們把課文試讀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若遇到讀不準的字,請畫出來,查工具書,同桌交流或舉手詢問老師。

2.教師範讀,指導朗讀。

(1)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領悟讀法,注意每句話的停頓、輕重音、語速和語氣)

(2)再讀課文,注意句子的停頓。學生在書上做好標記,練讀,反覆讀,並讀給同桌聽。既要讀好停頓,又要注意把句子讀通順。

(3)指導書寫“辯”字:左中右結構,中間的言字旁要寫得小而窄。

3.教師領讀,提升能力。

(1)教師領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齊讀。

(3)分小組讀。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於文言文的學習,把文章讀通讀順尤為重要。本環節按照“試讀—範讀—指導朗讀—練讀”的步驟進行,能夠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 自讀理解,合作交流

1.自讀理解,合作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先借助註釋自由讀懂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在組內交流,説説故事的主要內容。2.檢查學習效果,出示課件:

(1)解釋帶點的字,並説出這句話的意思。

l 問其故。

l 及日中則如盤盂。

l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l 孰為汝多知乎?

l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l 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l 孰為汝多知乎?

3.理解全文的意思。

4.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出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課件出示:

l 兩個小孩爭論的是什麼問題?

l 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

l 他們是怎樣説明自己的觀點的?

爭論的問題:

人物

觀點

依據

(2)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在書上圈點勾畫。

(3)對話交流,填上表。

①兩個小孩爭論的是什麼問題?

爭論的是太陽離人遠近的問題。

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

課件出示:

小兒甲小兒乙

日始出時近,日中時遠日初出遠,日中時近

③他們是怎樣説明自己的觀點的?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

小兒甲: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視覺)

小兒乙: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觸覺)

小結:他們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的方法,分別從視覺、觸覺的角度説明各自的觀點。

(4)過渡語:他們爭執不下,就去問誰?

【設計意圖】兩個小孩的觀點是什麼?他們是怎樣説明自己的觀點的?這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更是難點。教師引導學生讀書、思考,圈點勾畫,滲透着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只是點撥,做一個引領者,正如蘇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1.彙報交流,領悟寓意。

(1)孔子最後做出判斷了嗎?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不能決也)

(2)兩小兒爭辯的問題究竟怎樣解答?這個問題能難倒古代的聖人孔子,但難不倒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的我們,你們願意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幫他們解答嗎?學生彙報自己查找的資料和對問題的解答。(課件出示動畫)

課件出示:

本文中學生理解的難點是為何“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和“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這是兩小兒視覺和觸覺上的錯誤,只憑教師口頭的講解,學生很難有比較直觀的認識,為此設計了“錯覺演示”和“太陽輻射”演示動畫,讓學生通過形象的畫面,得到理性的認識。

(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和討論,你們從課文中受到什麼啟示?學生自由發言。

課件出示:

兩小兒:善於觀察,説話有理有據。

孔子:實事求是,敢於承認自己學識不足。

(4)演一演。

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四人一組合作練習創造性的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總結學法:我們是採用什麼方法學習這篇文言文的?

課件出示: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反覆認真讀課文——聯繫註釋説文意——研讀交流悟道理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找到了兩個小兒各自的觀點,知道他們不同觀點的依據,明白了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結論不一樣的道理。

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閲讀主題叢書《日近長安遠》

1.學生藉助註釋及譯文默讀《日近長安遠》

2.完成下表。

問題:

觀點

依據

3. 晉明帝為什麼兩次回答不一樣?(考很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説遠是從客觀考慮,説近是從個人情感角度考慮。晉明帝對京都思念卻無法迴歸,太陽還可以看見,但京都卻無法親近。

三、板書

板書設計一:日初 盤盂日初遠 日中 車蓋孔子不能決也 孰為汝多知乎?日初 滄滄涼涼

板書設計二:兩小兒辯日一兒 近(大) 遠(小)一兒 遠(涼) 近(熱)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辯日》教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文意, 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兩小兒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説説你瞭解的孔子

(學生交流,教師以課件進行補充)

2.咱們學過孔子的哪些名言?

(回顧孔子名言)

3.就是這樣一位學識淵博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卻被兩個小孩提出的問題給難倒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

二、揭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引導學生關注“辯”

師:注意觀察這個“辯”,它的中間部分是什麼?和他的意思有什麼聯繫?

2.對於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

3.回顧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讀通,解意,悟理,背誦)

三、讀文

1.同桌之間互讀課文,互相聽聽對方的優點和不足

2.教師配樂朗讀

3.指導學生讀好關鍵字,讀出停頓和韻律

四、解意

1.誰能以一句話概括這篇古文的主要內容?

2.抓住“孔子不能決也”

(1)“決”是什麼意思?

(2)讓孔子不能決斷的事是什麼?(兩小兒辯鬥)

3.什麼是辯鬥?辯鬥需要什麼?(觀點和理由)

4.在文中用“______”畫出兩小兒的觀點,“~~~~~~”畫出兩小兒的理由。

5.學生交流,教師適時板書

(1)小兒甲:日初近,日中遠

 小兒乙:日初遠,日中近

(2)圖片輔助理解“車蓋”和“盤盂”的區別

 創設情境輔助理解“滄滄涼涼”和“探湯”的區別

(3)引導學生帶動作讀兩小兒辯駁的理由,注意讀出對比

五、辯鬥

1.兩小兒説的是不是事實?(是)

2.可他們各執一詞,各有各的理由,誰又説服不了誰,就要據理力爭,用文中的話就叫做——辯鬥

3.同桌之間互相辯鬥

4.指名上台演示,指導學生加入一定的神態、動作加強語氣

5.全班分兩組進行辯鬥

六、悟理

1.就在他們倆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時,誰來了?他有結論嗎?

2.“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什麼態度?

3.體會兩小兒的“笑”是怎樣的笑?

4.孔子為何不下結論,引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生再次齊讀。

5.你佩服這兩個小孩嗎?理由?(善於觀察,敢於質疑,善思好問)

6.引導:孔子“不能決”是一種智慧,兩小兒善於觀察,敢於質疑,善思好問也是一種智慧。

七、拓展

1.兩小兒爭論的是一個古老而有趣的問題,孔子回答不出,假設兩小兒請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該如何回答他們?

2.補充相關常識

(1)遠者小而近者大”為什麼早晨的太陽看起來較中午時大呢?

是視覺誤差、錯覺。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羣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羣中顯得大。同樣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太陽顯得大。而中午太陽高高升起,廣闊無垠的天空是背襯,此時太陽顯得小了。

(2)“近者熱而遠者涼”中午氣温高,是否此時的太陽教早晨離我們近些呢?(不是)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等的面積裏,直射比斜射熱量高。同時,在夜裏,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温度的涼與熱,並不能説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與近。

3. 面對兩小兒的嘲笑,孔子又會怎麼想、怎麼回答呢?請你寫一寫。你可以用白話文來寫,那就用“孔子説”開頭;如果你對文言文感興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語氣寫,那就用“孔子曰”開頭。

4. 拓展閲讀

《列子·湯問》的作者是列禦寇,這本書的內容為神話傳説,全書共虛構了十五個神話故事,像《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都出自於此,每個故事的形式以問答的方式呈現。這些玄幻的故事並不是的故弄玄虛,而是告訴人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不應用固執、傳統的思維禁錮人們的思想,從而開拓人們的思想。

八、板書

兩小兒辯日

《列子·湯問》

         日初            日中

小兒甲    近(車蓋)       遠(盤盂)

                                   孔子不能決也

小兒乙    遠(滄滄涼涼)   近(探湯)

善於觀察                                實事求是

善思好問                                謙虛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