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設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4.18K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設計【多篇】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設計 篇一

教材分析:本課是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本課是一篇著名的繪本故事,作者虛構了一個在貧瘠荒原孤獨種樹的牧羊人形象,通過荒原前後境況的對比,突出人物品質,表達了對老人的讚美和敬佩之情。全文以敍事為主,展示牧羊人改造荒原的努力,最後以議論點題。這種議論與敍述的有機結合,使文章生動感人,值得悉心體會。

學情分析:七年級上學期,學生剛剛過渡到國中,基礎較為薄弱,但思維活躍,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充滿興趣。教師應循循善誘,步步引導,讓學生學會自己閲讀品讀文本,交流互動。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牧羊人的情感。

2、通過品讀文章詞句,瞭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3、結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創造奇蹟的意義。

教學重點:品讀重點詞句,瞭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創造奇蹟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看圖片,對話導入

二、默讀課文,探尋奇蹟

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找出牧羊人生活的這片土地出現了怎樣的奇蹟。

明確:原先,這裏是一個無邊無際的荒野。

然後,這裏像一塊鋪在高原上的“地毯”。

後來,這裏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沃土。

三、跳讀課文,走進奇蹟創造者

1、再次默讀課文,説説,奇蹟創造者是怎樣一步步把荒漠變成綠洲的。

例句:(1)他停了下來,用鐵棍在地上戳了一個坑。然後,他輕輕地往坑裏放一顆橡子,在仔細蓋上泥土。

(2)他已經種下了十萬顆橡子。在這十萬顆橡子中,有兩萬棵發了芽。而這兩萬棵樹苗,有將近一半,可能會被動物咬壞,或是因為其他原因死掉。

(3)他説,這塊地方缺少樹;沒有樹,就不會有生命。他決定,既然沒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動手種樹吧。

總結:他是有信念、執着堅持、慷慨無私、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人

2、圈點勾畫出“我”對牧羊人評價的句子,體會“我”對他的情感。

四、尋找身邊的“奇蹟”創造者

根據【鏈接】説説你的看法,並分享給你的小組。

五、小結:願我們都能做這樣的牧羊人,種植希望、播下幸福,成為“奇蹟”的創造者。

六、作業佈置:寫一寫,你知道的“奇蹟”創造者 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來刻畫一個你身邊的牧羊人。寫一個不少於300字的小片段。

七、板書:荒地綠洲

(對比)

(執着、樂觀 )老人

七、教學反思:本課是一篇小説,雖然小説以人物為中心,可本文語言較為簡單,可不必一個一個句子分析。本課以“奇蹟”為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整個過程較為連貫。

教學反思:

《植樹的牧羊人》是七年級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較前面的幾篇課文,本文的篇幅明顯長了許多。好在的內容並不深奧,所以學生理解起來也不晦澀。在教學中,我抓住了以下幾個重點。

1、解題。

當我把“植樹的牧羊人”這個題目寫在黑板上時,我問學生“你能從題目中獲得哪些信息”。在引導中,學生答出了“這是寫人的”“這個人的身份是牧羊人”“主要寫他‘植樹’”……對於七年級的孩子,能在解題時答出這些內容,我是很欣慰的。滿意之餘我,我追問“對於標題,你有什麼疑問”。學生紛紛提問“牧羊人為什麼要植樹”,我順勢而導,進入了文本的分析。

2、小説文體的'介紹。

在講解文體知識前,我在PPT上打出了本文的背景介紹“《植樹的牧羊人》是作於1953年應美國一本雜誌專題“你曾經見過的最非凡,難忘的人是誰”的約稿而寫的。編輯收到這部讓人震撼的故事後,調查得知在普羅旺斯山區的小鎮巴農的養老院沒有死過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來。第二年在美國《Vgue》雜誌上發表,之後在十多個國家翻譯發表。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學生讀完後,都好像探索大發現似的,説了句“這是虛構的啊”。我點點頭,在黑板上寫下了“小説”二字。接着“小説三要素”、“我”不等於作者,這些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3、對比手法的滲透。

有好幾處對比,一是“新舊高原的對比”,二是“植樹創造和戰爭毀滅的對比”。在梳理完“我”和“牧羊人”三次相遇的情節後,我讓學生找出關於“主人公情況”和“高原狀況”的句子並概況。引導學生展開“變“與”“不變”的討論。最後得出“人類不僅可以毀滅,還能夠創造”的主題。

4、深入文本的探究。

本文雖是小説,但是對學生寫作記敍文也有很大的啟發。特別需要談的就是結構的緊密聯繫。這不僅體現在首尾兩段,甚至的每一處都有很好的照應。在教學中,我先梳理情節,然後逐段逐句地帶領學生去讀。在字裏行間的品讀中,我不時地問一句“你怎麼理解這句話”“這句話是不是閒筆”“你覺得這段中那一句最值得品味”。學生都很聰明,很快就發現了“我感覺,沒有什麼事能打亂他的生活”“看起來他並不在意”“他決定,既然沒有重要的事情去做,就動手種樹吧”“這個男人堅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等句子。這些句子一找出,人物的形象和的主題就顯而易見了。

有人説,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這樣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陽光般燦爛炫美。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曾經説過:“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可以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即積極的心態還是消極的心態,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戰爭,也不知道1939年的戰爭。他天天和樹打交道和樹相依為命,他用心靈的語言和樹談心,默默地交流。過的是淡泊生活 。他通過親身經歷證實了孤獨者“找到了過得美滿幸福的好辦法--愛讓生活多份陽光。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

讓·喬諾(1895~1970),生於法國普羅旺斯地區馬諾斯克市,法國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當過步兵,在經歷慘烈場面後成為堅定的和平主義者。讓·喬諾的作品獲獎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銀幕,被認為是法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獲得法國榮譽勛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獲得摩納哥王子獎,次年,入選為龔古爾學院成員。

讓·喬諾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鄉和周邊地區——阿爾卑斯山和普羅旺斯地區為背景。馬諾斯克的居民至今還為讓·喬諾感到驕傲,當地建有紀念他的讓·喬諾中心,還有一條街名叫讓·喬諾街。

《植樹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戰至二戰時期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一個孤獨牧羊人,將內心對家人的思念轉化為了對大自然的關愛,將餘生傾注在阿爾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樹工作,用自己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將荒蕪之地變成了人們可以安居樂業的田園。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動畫大師弗烈德瑞克製作成一部動畫片,並榮獲第六十屆(1988)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在環保逐漸惡化的今天,《植樹的牧羊人》所描寫的“一個平凡人熱愛大地”的精神,更給人以啟示。

二、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校正讀音,積累詞語,理解結構。指導學生閲讀時,要求用着重號標出表現牧羊人品格的文字,用()標出環境描寫的文字,用橫線標出文章的線索,用序號標出意義段,批註自己的閲讀理解,列出不懂之處。

要閲讀的過程校正讀音,積累詞語:

坍(tān)塌廢墟(xū)流淌(tǎng)縫隙(xì)琢(zuó)磨

乾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了。

流淌:液體流動。

廢墟:城市、村莊遭受破壞或災害後變成的荒涼地方。

酬勞:酬謝,給出力的人的報酬。

轉悠:漫步,無目的地閒逛。

富饒:物產多,財富多。

三、理解結構

1. 為課文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老人心存善念荒山苦植樹

第二部分:老人十年植樹已蔚然成林

第三部分:老人創造奇蹟改變了環境

第四部分:老人健康長壽荒地成沃土

2.本文的結構有什麼特點?

明確:以時間為順序,以荒原到綠洲的變化為線索,將人物的活動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質,以及生命的價值。

3.本文的結構對你的作文有何啟示?

四、總結固趣

本文以時間為順序,以荒原到綠洲的變化為線索,條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後對比、照應;用第一人稱敍事,“我”作為一個見證人,使故事才顯得真實可信,又通過我的所想所感,對植樹人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評價。

五、佈置作業

深入閲讀課文,並對課文作個性理解。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鍛鍊默讀能力,以較快的速度默讀全文,把握文章整體內容,理清文章敍事思路。

2、通過細緻閲讀,瞭解牧羊人的形象,感知牧羊人精神內涵。

3、理解牧羊人精神的現實意義,懂得做一個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人。

教學重點:鍛鍊默讀能力,快速把握文章大意及思路;理解牧羊人形象,感知牧羊人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牧羊人精神在今天的現實意義,懂得做一個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人。

教學準備:製作學案、課件,準備可擦式答題板(5個),準備闖關獎勵的小星星(約50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3分鐘)

導語:一個孤獨的牧羊人,數十年如一日地在荒原上種樹,憑自己的一雙手,種出了一片森林,創造了令人驚歎的奇蹟。讓我們一起走進讓·喬諾的繪本故事《植樹的牧羊人》,認識這位在作者心裏和上帝一樣偉大的牧羊人。

板書課題,介紹作者及課文相關資料。

二、超級闖關

闖關預熱:分組,解説闖關規則。(1分鐘)

第一關:我快故我行

關卡任務:以較快速度默讀全文,説説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根據默讀,在下面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

(誰)在( )(哪裏)幾十年如一日的( )(什麼事),把荒漠變為( ),讓住在這裏的人過上了( )的生活。

時間:5分鐘

第二關:我思故我明

關卡任務一:

文中着重寫了“我”幾次見牧羊人?(在文中找出三見牧羊人的時間,據此找到三見牧羊人的相關段落,用自然段序號標示出起止。)

時間:3分鐘

關卡任務二:

三見牧羊人,“我”分別看到了什麼景象?(默讀相關段落,找關鍵詞來概括。)

時間:8分鐘(此關任務結束後,展示繪本中的對比圖片。)

關卡任務三:

作者是怎麼評價這位牧羊人所做的事?(從文中找詞語或者句子回答。)

時間:2分鐘

關卡任務四:

作者為什麼這樣評價?——為什麼説這是“最了不起的奇蹟”“上帝才能夠做到的事”?(學生獨自思考後,小組討論,一人記錄組員的答案,用最簡潔的詞句寫在答題板上。)

時間:3分鐘

關卡任務五:

你覺得文中哪一句話最能夠概括牧羊人的精神?

(開頭第一段的句子,抓住“長期觀察”、“慷慨無私,不圖回報”、“給世界留下許多”、“難得的好人”等關鍵詞。)

時間:3分鐘

第三關:攜手凌絕頂

任務:牧羊人被評為“感動世界的好人”,請小組合作為牧羊人寫一則頒獎詞。

時間:6分鐘

(任務完成後,各小組安排代表朗讀作品,評選出最佳作品。)

闖關結束,根據每組獲得的小星星的數量,確定冠軍小組。

三、拓展延伸——我能做點什麼……

作為孩子,我們暫時可能沒法像這個牧羊人一樣為地球創造一份奇蹟,但我們的雙手,是不是也可以為改善地球環境做點什麼?

(多媒體展示當今社會人們破壞環境及環境惡化的相關圖片,啟發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現在和將來能為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主動承擔一點什麼,培養他們勇於擔當和樂於奉獻的精神。)

時間:5分鐘

四、課堂小結。(3分鐘)

五、佈置練習(1分鐘)

課外閲讀《植樹的牧羊人》原著(繪本)。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讀讀寫寫的詞語;

2、把握文章的寫作順序及內容,品評人物形象;

3、將朗讀與默讀結合,體味重點語句;

4、感受主人公植樹造林的事蹟,學習他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抓住文中各段的關鍵詞,進行歸納梳理,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

2、難點:把握牧羊人“慷慨無私、不圖回報”的思想品質。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讀熟課文,掃除字面障礙,積累詞語

2、教師PPT的製作。

學法指導學會默讀課文≮≯,圈點關鍵語句,理解文意,理清作者思路。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預習檢查

1、作者簡介

2、字詞檢查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用簡單的語言概括課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2、默讀課文,勾畫出標誌故事情節發展的語句,填寫課後表格。

3、根據表格,歸納課文記敍順序及寫作手法。

4、劃分文章段落層次,歸納段落大意,理清課文結構

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

指名生朗讀課文生字詞

生複述課文主要內容

生默讀課文,圈點批准關鍵信息,填寫表格,彙報交流

生歸納整理,彙報交流

四、小結

五、作業佈置

課後深入閲讀課文,找出描寫牧羊人的語句,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檢查學生生字詞及課文朗讀情況

2、複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二、精讀課文,賞析品味

1、找出描寫牧羊人的相關語句(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以“他是一個_____的人”的形式説説你對牧羊人的認識。

2、分析整理,歸納牧羊人的人格美以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3、師出示環境描寫的作用,生找出文中環境描寫的句子,並分析作用。

4、投影課文第一段,你認為文中哪段語句照應了這句話?閲讀這些文字,談談你對文章主題的認識。

三、小結、拓展

1、梳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2、我們所處的社會中也有很多默默“種樹“的人,他們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種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認識或聽説過這樣的人嗎?試為他寫一段文字,記錄他的事蹟,並寫出你的評價和感受。

3、學生展示,師點評。

四、作業

基礎訓練相關練習指名板演,其餘聽寫寫在聽寫本上

生代表朗讀課文某些段落

學生默讀課文,圈點批註主要信息,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學生展示討論交流的結果

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關語句並分析,表達交流

生合作交流,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探討文章主題

學生當堂寫

展示自己的書面感受

生點評

板書設計

植樹的牧羊人

一、鋪墊

二、荒原變綠洲

三、首尾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