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1W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精品多篇)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篇一

今天,我們學習了《植樹的牧羊人》。它給了我許多啟示,這位老人的精神令我感動。這位種了35年樹,名叫布菲的老人,善良單純,勤勞而又執着。

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當“鏡頭",更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性。文章主要講了一位牧羊人植樹的故事。他靠着頑強的意志,種下了一棵又一棵樹,最後把荒漠變成綠洲。

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植樹人”。他們堅持努力,默默付出,為毫不知情的我們帶來方便和幸福。當然,也有那些啃食樹苗的“野獸”,當它們吃掉一顆又一顆樹苗時,也總有樹苗能長成了參天大樹。無論種樹的過程有多麼艱難,這時種樹的人們也會自豪的説,他們是幸福的。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別人帶來的。別人為你種植樹,給你遮陽,使你享用果實。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自己創造的。我們專心致志,毫無雜念的享受種樹的快樂,享受寧可自己不能乘涼,不能享用果實,也讓別人吃的津津有味。心甘情願,加倍努力,造福他人是一種幸福;來自別人的肯定和讚美更是一種幸福。

我們需要植樹人,需要那些用粗糙的手掌放下種子,輕輕蓋土的人。

我們需要植樹人,需要那些把滾燙的沙漠變,變成腳下結實的黑土地的人。

讓我們享受植樹的快樂,享受為別人植樹的幸福。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那些不毛之地,那些荒蕪沙漠上,一個又一個,勤勤懇懇,互利互樂的植樹人。

我不僅又一次想到道法課上,老師問我們:何為生命的意義?今天,我就給這個問題一份完美的答案:生命在於植樹。一片荒蕪的土地,一個執着的植樹人,把一顆又一顆種子種下,造福更多人。與其説他們的精神不朽,不如説他們的精神,已經變作一陣春風,一股血脈,融入大眾心裏。讓每個心靈都充滿愛,讓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篇二

作者第一次見牧羊人,是在1913年,那年牧羊人55歲。作者在荒無人煙的阿爾卑斯山地發現了他,環境險惡,四周全是荒地,光禿禿的,曾經的村莊、教堂、鐘樓早已成立廢墟。只有牧羊人一人堅守在這片土地上,自給自足,放羊種樹。

六年後,作者再次去見牧羊人,那時他為了不讓羊吃樹苗,改養蜜蜂,依然堅持種樹,此時,1910年種的樹已經比作者都高,曾經乾旱無比的地方有了溪水。

1945年6月,作者最後一次見到牧羊人,那時牧羊人已經成了87歲的老人。因為35年的植樹生涯,讓曾經荒無人煙、寸草不生的高原變成了如今的模樣:生機勃勃,乾燥的風變成了飄香的微風,廢墟上建成了農舍,楓樹林裏淌着泉水,澆灌着薄荷,一萬多人健康快樂的生活。

牧羊人的成功源於他自身。一絲不苟、平和善良、信念堅定、不求回報、默默奉獻、慷慨無私、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品質。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篇三

通過講述牧羊人用雙手把荒漠變成綠洲,使萬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達了一種人定勝天的思想。曾經在古羅馬時代流水淙淙,人們可以垂釣的地方,現在變成了狂風呼嘯的荒漠,可是説是大自然對人類破壞自然的不端行為的嚴懲。但是牧羊人通過一己之力又把不毛之地變成富裕的村莊,全是靠一個永恆的精神和肉體的力量。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他和神對抗,創造了偉大的事業,這體現了人類潛藏的智慧和改天換地能力。心存善念必有善報,只要心存美好的願望並長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變惡劣的生存環境,大自然也一定會給與豐厚的回饋,人類的可悲命運會被最終改變。

自然生態和精神生態互為表裏,相互影響。人們原先自私自利,相互折磨,最終導致村莊荒蕪和廢棄。而到了1945年,“我”又去了那裏,看到了更加美麗,面積更大的森林,到處鳥語花香,潺潺流水穿過樹林,不時有甜美的清風吹過,伴有兒童天真的笑聲,陸續有一些年輕人搬到這裏居住下來,這都跟30年前的境況有了天壤之別。當生態環境發生改觀後,人們的精神面貌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從這一點上來講,牧羊人簡直就是從事着上帝所作的事,他不但改造了自然,也重塑了人心,使人心向善,相互關心愛護。

所有這些變化都歸功於這位默默無聞的老人幾十年的堅持,老人把永恆的精神和肉體奉獻給了這片土地,創造了偉大事業,使得生存下來的人們過上了無比幸福的生活。人們對這種變化毫不關心,漁夫和獵人不斷地追捕魚和野豬,儘管他們看到了這裏茂盛的森林,也只會把它當做是大自然的產物。正是因為這樣,沒有人提起過牧羊人的功勞。如果有人知道牧羊人的功績,人們大概就不會讓他再默默無聞了。如“我”所言:這位高尚的老人的行為,除了神以外,又有誰會知道呢?

莊子説:“至人無己、聖人無功、神人無名”。牧羊人始終默默無聞,不求名利和回報,在事業成功時悄然離世,人們享受到了他賜予卻沒有感覺到他的存在,他的奉獻精神和堅持不懈,樂觀向上的生活觀念相對於眾生喧譁,唯利是圖的現代社會,更具有現實意義。

《植樹的牧羊人》的頒獎詞 篇四

他在三十年的努力中,用雙手把一大片荒漠改變成了綠洲,他三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在堅持,他用他那無比堅毅的精神和一雙手創造了一個一萬多人口的村子!在那之前,他從未想過要放棄半途而廢。他雖是一個普通的牧羊人,卻能如此偉大。他就是艾力澤·布菲。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篇五

述視點可分為全知性視點和限制性視點。全知視點是指敍述者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無所不在地敍述出影片中任何一個人物所知或所未知的一切。敍述者有絕對的自由,在敍事的時空中自由地行走。限制性視點指敍述者在故事中只知道部分內容,有時候敍述者所知的等同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敍述者象鬼魂附體一樣附在故事中的某個人物上。限制性視點主要有第一人稱視點,第三人稱視點和客觀視點。第一人稱視點在小説中常用“我”的形式出現,在電影中,畫外音經常是第一人稱視點的外在形式。當畫面出現一個人物時,敍述者用畫外音説“我”。敍述者這時想把聲音上的“我”和畫面上的“我”等同起來。

本片在敍事方面一個突出的特徵就是採用局外人“我”的第一人稱視點,來講述種樹人的故事,通過“我”的耳聞目睹,所思所想,對種樹人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評價。“我”在本片中僅僅只是個旅人,一個過客,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因緣際會目睹了一個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變成了森林村莊。在影片中,“我”作為一個見證人,使種樹人的事蹟具有極強的紀實性。由此,種樹人的故事才顯得真實可性,才產生了打動人心的力量。另外,“我”由於不是和種樹人朝夕相處,因此,對種樹人的生活實際上了解的並不是非常全面,但是這個地方滄海桑田的鉅變卻令我震撼,因此,種樹人的生活就具有神祕感和神聖感。

外在造型上樸實穩重,留着小鬍鬚。“我”初次見到時,他用自制的罐子打水。因為一直過着孤獨的生活,他幾乎從不説話,但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了自信。他燒飯給“我”吃,讓我喝熱氣騰騰的湯。他不抽煙,養的狗也很安靜。

由於兒子和妻子都因為惡劣的生存環境而早逝,他從種樹中緩解了痛苦和孤獨,找到了幸福和滿足。兩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兩次災難性的事情,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牧羊人的種樹熱情,他堅持在荒蕪的土地上不斷的種樹,絲毫沒有顧及戰爭的影響。他的身體漸漸地變得虛弱,但他從未因此而露出迷茫的神情。

也正象他所説的那樣:“如果是神讓我活下去,那我就種更多的樹,雖然現在只有一萬棵樹,這些樹就象大海里的一滴水那麼少,但是我還是會繼續種下去”。對於老人來説,種樹依然是讓他樂此不疲的事情,也是他生活本真,他找到了幸福生活的真諦。隨着時間的流逝,老人逐漸衰弱下去,也許他把心中的痛苦與煩惱都變成了動力,用自己的熱情在絕境中取得勝利,這樣孤獨的老人,恐怕到他死的時候連自己的語言都忘記的這樣一個老人,用堅韌和樂觀征服了大自然,征服每一個觀眾。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篇六

“想真正瞭解一個人,要長期觀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無私,不圖回報。還給這世界留下了許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説,這是一個難得的好人。

老人正如這句話所説的一樣。老人其實很孤獨,他原來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農場,本來生活的很愜意,舒適。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獨子,接着陪伴他多年的妻子也去世,他雖然也悲傷至極,但他沒有放棄生活。“既然沒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動手種樹吧。”

第一次見到牧羊人,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自信平和,穿着精緻,安靜,忠厚,不張揚。剛開始的“我”並不驚奇,直到“我”知道了三年了,他一直種橡子,種橡樹,甚至,他已經種下了十萬棵橡子!三年滿分作文網來,他忍受着時時襲來的孤獨,喪妻、喪子的悲傷。一心一意,認真仔細地將十萬棵橡子倒數種了下去,什麼也改變不了他。

第二次見他,他改養了蜜蜂,但仍然堅持着種樹,種橡樹,種山毛櫸,還種白樺樹。他種下了三塊地,最大的一塊,有11公里寬。比“我”都還高的橡樹,一眼望不到邊的山毛櫸森林,筆直站立的白樺樹以及曾經乾旱無比的地方出現了溪水,都是令人不敢相信的奇蹟。

第三次,人們因為這兒的變化搬來居住,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微風、香水、沃土,完全看不出這曾是片乾旱無比的廢墟。

世界並無貴賤之分,你的價值只在於你給這世界留下了什麼。這是牧羊人用行為告訴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