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整理(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5W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整理(新版多篇)

七年級歷史知識 篇一

“和同為一家“

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風俗習慣

①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②生產:遊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

③崇尚戰功,以戰死為榮。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有什麼意義?

①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邊的少數民族

民族

活動地區

與唐朝的關係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紇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維吾爾族

靺鞨

東北

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車書本一家”。

滿族

南詔

西南

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

彝族白族

對外友好往來

一、對外友好往來

主要的對外友好往來城市:長安、洛陽、廣州、揚州。

二、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

1、鑑真東渡

2、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政治制度、文字、建築、錢幣、習俗等。

二、玄奘西遊

目的地:天竺(古印度)

成就:《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和我國新疆地區的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築水平

1、趙州橋

設計者:隋朝李春

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1、隋唐時期,已發明雕版印刷術。

2、《金剛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

詩人

代表作

特點

李白

《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豪邁奔放,想象豐富。

詩仙

杜甫

“三吏”“三別”

反映社會現實。

詩聖

白居易

《秦中吟》《新樂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會現實。

四、燦爛奪目的書法和繪畫

1、書法

書體

書法家

代表作

顏體

顔真卿

《顏氏家廟碑》

柳體

柳宗元

《玄祕塔碑》

2、繪畫

閻立本

《步輦圖》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畫聖

五、藝術寶庫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六、盛大歡騰的樂舞

著名的歌舞大麴有歌頌唐太宗的《秦王破陣樂》、唐太宗參與編創的《霓裳羽衣曲》。

七年級下冊歷史複習知識點 篇二

第一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時間:589年

二、“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統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2000多公里。

2、開鑿的目的:①加強南北交通②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羣眾的力量;

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曆的女皇帝。

歷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第3課開元盛世

一、開元之治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姚崇)(2)重視吏治(3)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

2、手工業

(1)絲織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商業

(1)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整理 篇三

1、商朝人刻寫在龜骨或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商周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稱“銘文”;西周晚期,有人將文字整理成“大篆”。今天的農曆又稱“夏曆”,據説來源於夏朝。商朝時,曆法逐漸完備。

2、戰國時期,人們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以便安排農業生產。這是曆法上的重大成就。

3、扁鵲是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他能用針刺、按摩、湯藥治療疾病。他總結出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醫沿用。屈原生活在戰國末期的`楚國,被定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離騷》。春秋戰國盛行“鐘鼓之樂”,其中以湖北隨州出土的整套編鐘最為珍貴。

4、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説,主張“愛人”,“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是大教育家,創辦私學,“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論語》,記載了孔子的言論。後來,孔子的學説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

5、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説記錄在《道德經》裏。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老子善於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

6、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各學派著書立説,互相辯論,形成“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

7、戰國時期:

(1)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支持正義戰爭;

(2)孟子:儒家。提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仁政”治國,輕徭薄賦,主張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保護環境;(3)道家:莊子,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4)韓非,戰國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張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5)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的傑出軍事家孫武。《孫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兵書。“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整理 篇四

一、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

1三國的先後:先是蜀國再到魏國然後吳國。

2從東漢末年以來我國北方和西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羌族等少數民族陸續內遷。

二、淝水之戰

14世紀後期,建立了政權並統一了黃河流域的少數民族是氐。

2南朝是指從公元420年開始的我國南方先後相繼的四個朝代。

3淝水之戰的結果是:前秦的統治的瓦解;北方地區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狀態;東晉在南方取得暫時穩定。

三、江南地區的開發

1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農民南遷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穩定。

2南朝時,江南經濟發展的表現有:修建許多水利工程,開始使用綠肥,推廣牛耕和糞肥,以水稻種植為主。

四、人口南遷對江南經濟的影響:

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這樣有利於民族觸合,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等。

五、淝水之戰的特點:

以少勝多。(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有:鉅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

六、江南地區的變化:

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優越,而且江南地區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安定;而北方人口南遷又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在南北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下,南方由荒涼、落後變為富庶。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篇五

1、元謀人:生活在(雲南的元謀),距今(170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元謀人)的活動揭開了中國歷史的第一頁。

2、火的使用的作用:取暖,照明,驅趕野獸,吃上熟食減少疾病增強體質。

北京人山頂洞人

約70萬年前—20萬年前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約18000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

具備人的基本體質特徵,保留一些猿類的特點。前額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齒粗大。和現代人基本一樣。

能打製石器(稱為舊石器)掌握了磨光,鑽孔技術。

使用天然火人工取火。

把獸皮用骨針製作衣服。

有衣服,裝飾品,產生了愛美的要求。

過着羣居生活過着羣居生活,已進入了氏族公社。

3、原始農耕文化遺存

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

約7000年前生活在今天浙江餘姚河姆渡。屬於長江流域。我國南方留下的一處重要的原始農耕文化遺址。6000多年前生活在今天陝西西安半坡。屬於黃河流域。我國北方留下的一處重要的原始農耕文化遺址。

①使用骨,木,石質工具。(石器經過磨製,被稱為“新石器”)②從事原始農業生產,種植水稻。③飼養水牛,豬和狗等。④利用簡陋的小船採集,打魚,漁獵在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⑤住在木頭建造的房子裏。①最早廣泛使用磨製石器。用石鏟,石刀從事農業,種植粟,麻,蔬菜。②飼養豬狗牛羊雞等,經營原始的畜牧業。③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紡織麻布改善了生活。④能製造各式各樣的陶器,取水的尖底瓶獨具特色,彩陶美觀實用。⑤住在半地穴房子裏。

4、遠古的傳説

①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製作耒耜,教民耕種被稱為神農,還發明瞭陶器。嘗百草發現治病的藥物。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創制曆法,發明加工穀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發明了銅器和車船。

③黃炎聯盟構成華夏族的主幹。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尊奉炎帝和黃帝為祖先。

④堯,舜,禹相繼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是經過部落首領們民主推選實現的,這一制度稱為“禪讓”。

⑤大禹治水過程中,親自參加,“三過家門而不如”。

夏朝和商朝

①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

②禹死後,他的兒子繼承了位子,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夏朝的建立標誌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③約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領成湯發動推翻夏朝的戰爭。大戰與鳴條。成湯建立了商朝。

④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把都城遷到了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從此,商朝的都城穩定下來了。

⑤商朝的勢力範圍:東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長江流域,北達遼河一帶。

⊙商朝經濟比夏朝有很大發展的表現:

А農業生產規模一相當大,種植的農作物有粟,黍,稻,麥等。

В畜牧業發達,飼養六畜,祭祀用幾百甚至上千頭家畜。

C青銅冶鑄,玉器製作和釀酒等手工業很發達。

D商業發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貝,骨貝,玉貝和銅貝等作貨幣。

西周的興亡

(1)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領導了滅亡商朝的戰爭,大戰與牧野。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鎬京(今天的陝西西安西)歷史上稱為西周。

(2)分封制:為了控制全國廣大地區,周王讓自己的子弟,親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後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國。這就是分封制。封國的統治者叫國君(一般稱諸侯)。享有統治和管理封國的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同時,必須承擔擁戴周王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見周王,參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禮儀式,貢獻財寶和特產,服從周王調遣出征作戰等義務,否則將受懲罰。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個封國,重要的有,魯,齊,燕,晉,宋。姓姬的封國有53個。

(4)西周末年,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尖鋭,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鎬京周幽王被殺死,西周結束。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整理 篇六

“和同為一家”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唐太宗時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8世紀初,唐中宗時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贊普上書唐朝皇帝説,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3、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他們成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4、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其首領被唐玄宗封為懷仁可汗,後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5、六詔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後來南詔統一六詔,唐玄宗封其首領為雲南王。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篇七

戰國七雄

1)春秋之後,歷史進入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這時的諸侯國主要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2)戰國時期的戰爭:

①:七國之間戰爭不斷。

②:兵器得到改進,步兵和騎兵取代車兵,成為主要兵種。

③:各國組織軍隊在都城和邊境修築城防工事。

④戰爭激烈,規模很大,發生了“圍魏救趙”和長平之戰等著名戰役,戰國時期出現孫臏、白起等著名軍事家。

3)合縱與連橫:

A.(合縱原因):戰國中後期,秦國力量日益強大,對東方六國造成威脅。

B.(合縱內容:)六國有“合眾勢以攻一強”的意願,並因此進行合作,包括聯合出兵進攻秦國。歷史上稱這種策略為“合縱”。

C.(連橫的原因):秦國進一步向東發展,必須破壞六國的聯合,尤其是齊楚兩個大國的聯盟。

D.(連橫的內容);秦國採用各個擊破的辦法,分別收買拉攏東方國家服從於自己,“事一強以攻眾弱”歷史上稱為“連橫”。

4)合縱與連橫之爭是戰國紛爭的重要的內容。

商鞅變法

背景:秦國相對落後,東方六國看不起秦國;,土地被魏國佔領也無力奪回,秦孝公深感恥辱,決心變法圖強,改革內政,發佈求賢令,招攬人才。

時間: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開始變法。

內容:

1)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國家承認私人的土地所有權。

2)重農抑商。

3)獎勵軍功。

4)遷都咸陽,推行縣制。

5)嚴明法令。

性質:是戰國時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

影響:

1)舊的制度被廢除,新的制度建立,秦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2)秦軍的戰鬥力大大提高。

3)秦國的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秦朝的統一

一:秦王掃六合:戰國末年,秦國的實力遠遠超過東方六國,統一時機成熟。秦王嬴政積極準備,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國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

二: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天下,建立秦朝,秦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三:皇帝制度的確立,秦王為了顯示自己的威嚴,就將最尊貴稱號“皇”和“帝”合起來,號稱“皇帝”自己稱“始皇帝”。

四:秦朝鞏固國家統一的措施:

1:皇帝制度的確立。皇帝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擁有絕對的權力,國家重大事務由他決定。大臣官吏必須絕對服從皇帝的命令。

2: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和御使大夫,分別管理行政,軍事和監察。在地方,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

3: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規定圓形方孔的“半兩”銅錢為通行貨幣,,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的通用字體。

4:北擊匈奴,修長城,防禦匈奴。

陳勝吳廣起義

一:秦的暴政表現:1:焚書坑儒,2:沉重的賦税,徭役和服兵役。3:極端嚴酷的刑罰。

二:公元前209,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今天安徽宿縣)起義,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不久,陳勝自立為王,建立了張楚政權。

三: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項羽強大起來,公元前207年,項羽率軍在鉅鹿之戰中殲滅了秦軍的主力。

四:公元前207年,劉邦逼近咸陽,子嬰投降,秦朝滅亡。

五;“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專制統治在文化思想領域的集中表現。“焚書”是李斯的建議。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八

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一)

1、繼秦漢之後,實現我國第二次大規模統一的朝代是隋朝

2、開創“開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統治者是隋文帝楊堅

3、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在歷的作用是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4、隋朝統一全國的時間是公元589年

5、開鑿京杭大運河的皇帝是隋煬帝楊廣

6、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時,最後一個滅掉的南方政權是陳朝

7、成為溝通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的是京杭大運河

8、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加強並鞏固自己的統治

9、京杭大運河連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10、京杭大運河的中心是洛陽

11、京杭大運河分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12、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死,江都就是今天的揚州

13、京杭大運河的南北終點是餘杭和涿郡

14、隋朝京杭大運河的主要功能是運輸

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時被稱作是涿郡

16、大運河的南端、在隋朝時被稱作“餘杭”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杭州

17、隋朝滅亡的原因是隋煬帝的。

18、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淵

19、唐太宗李世民奪得政權的方式是玄武門之變

20、唐太宗李世民創立的盛世是貞觀之治

21、三省六部制中,負責起草政令的是中書省

22、李世民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

23、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法典是《唐律疏議》

24、隋朝建立、唐朝得以發展使用的制度有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

25、唐太宗時的諫臣,被唐太宗稱為一面“鏡子”的是魏徵

26、三省六部制中,負責審核政令的是門下省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整理 篇九

1、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訓②輕徭薄賦③勤於政事④廉潔奉公⑤減輕農民賦税勞役⑥戒奢從簡

⑦合併州縣⑧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房(房玄齡)謀杜(杜如晦)斷”,諫臣魏徵(鏡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訓,重視人民的力量,搞好君與民的關係,統治者要執政為民。

貞觀之治表現: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人民安居樂業。(此句話還可用於評價“文景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

3、開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於改革的姚崇、宋璟等為宰相②重視地方吏治,中央優秀官吏下放地方,親自考核縣令政績③戒奢從簡

4、科舉制的創立p17(清朝1905年科舉制廢除)

隋文帝——開始分科考試。

隋煬帝——正式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擴充國學規模,設狀元。

武則天——設武舉和殿試。唐朝以進士、明經兩科最重要

唐玄宗——詩賦成為主要考試內容。

科舉制的影響: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②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

③科舉制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促進了唐詩的發展。

5、(隋煬帝)京杭大運河的開通P4

開鑿目的: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605年開始。

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

A、永濟渠B、通濟渠C、邗溝D、江南河E、涿郡F、餘杭G、洛陽

京杭大運河溝通的水系:由北向南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

京杭大運河開通的歷史意義: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評價大運河的詩作:

唐皮日休《汴河懷古》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唐胡曾《汴水》

千里長河一但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汴河懷古》:大家都説隋朝滅亡是因為京杭大運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運輸。如果沒有隋煬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績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觀點比較客觀,全面。

《汴水》: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奏響了隋朝滅亡的前奏。巡行的錦帆還沒落下部將叛變之事就發生了,煬帝更是沒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懷古》較為正確,它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去評價大運河的開鑿,既看到了但是人們看到的消極面,又看到了當時人們沒有看到的積極面,將問題一分為二來看待、而《汴水》只是從消極方面去評價大運河。

6、隋唐對外友好往來:P30

唐朝唐玄宗時高僧鑑真東渡日本,設計了唐招提寺,傳播了唐朝文化,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時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裏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遊學。寫成《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新疆地區的歷史和佛學典籍。

7、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P33

8、宋朝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史實P56

農業:唐宋時期,從越南引進佔城稻。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糧倉,民間有“蘇湖熟,天下足”。宋朝時,水稻居糧食生產首位。

手工業:北宋蜀地絲織品“號為冠天下”。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發展成著名瓷都。宋朝造船業居世界首位。

商業:宋朝大都市開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臨安)。廣州和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

紙幣的出現: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紙幣的產生,利於商業發展。

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P59紙幣圖識記,北宋稱為交子,南宋稱為會子)

9、宋朝社會風俗(P61——P64)

宋朝由於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陋習逐漸傳開。北宋肉食以羊肉為多,南宋以吃魚多。

宋朝交通發達,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詩裏“邸店如雲屯”,就是形容旅店業的興旺。

宋代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城裏有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

【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 篇十

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1、我國曆第一位、也是一位女皇帝是武則天

2、文成公主入藏時,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3、被唐玄宗冊封為雲南王的南詔首領是皮邏閣

4、唐玄奘將西行途中的見聞口述、弟子整理成的書是《大唐西域記》

5、“和同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與哪個少數民族的關係?吐蕃

6、唐朝時,日本派到中國來的留學生被稱為是遣唐使

7、六次東渡日本,將佛法傳播到日本的我國高僧是鑑真

8、唐玄奘西天取經的目的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在唐朝時被稱作天竺

9、閻立本繪製的、描繪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求婚使節的人物畫是《步輦圖》

10、我國第一個將天竺佛教、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中國的人是玄奘

11、唐朝都城長安的城市建築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宮城皇城外郭城

12、鑑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時,唐朝的統治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1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經時,唐朝的統治者是唐太宗李世民

14、長安城內,百姓的居住區和商業區主要在城市的哪個部分?外郭城

15、我們今天將購物稱作是“買東西”,主要是因為唐朝時的商業區是東市和西市

16、唐朝最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為中華文化傳播到日本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漢語名字叫做晁衡

17、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是《金剛經》

18、雕版印刷術發明的時間是唐朝初年

19、第一次將火藥的配方記錄下來的科學家及其著作是孫思邈的《丹經》

20、火藥的發明,與我國古代哪一項活動有關?煉丹

21、火藥開始運用於軍事的時間是唐朝末年

22、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單孔大石橋是趙州橋

23、被稱為“詩仙”的浪漫主義詩人是李白

24、被讚譽為“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成為敦煌壁畫的象徵的是飛天圖案

25、唐朝時,市場上出現的一種用於交易憑據的印刷品是印紙

26、唐朝末年,的印刷業中心是成都和洛陽

27、最初用火藥製造的武器叫做火箭或者飛火

28、趙州橋的設計工匠是李春

29、趙州橋的設計時間是隋朝

30、被稱為“詩聖”的現實主義詩人是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