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6W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多篇)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 篇一

【原始的農耕生活】

原始的農耕生活

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時間生產工具房子畜牧手工業

河姆渡居民長江流域約七千年磨製石器耒耜幹欄式家畜紡織陶器

半坡居民黃河流域約五六千年磨製石器骨箭頭半地穴式豬狗紡織彩陶

1、我國較早種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國較早種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國早期文字的雛形源於半坡彩陶3、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

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莊稼,主要糧食作物是粟。

歷史七年級上冊複習資料 篇二

1、林則徐虎門銷煙

(1)背景:19世紀上半期,英國成為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白銀,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請求嚴禁鴉片。

(2)經過: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110多萬千克鴉片在廣州虎門海灘當眾銷燬。

(3)影響:虎門銷煙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林則徐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2、鴉片戰爭(時間:1840年6月------1842年8月)

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國的禁煙運動為藉口,保護鴉片貿易。

根本原因是為了開闢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3、中英《南京條約》 (1)時間: 1842年6月

(2)內容: ①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②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

③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税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3)影響:《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鴉片戰爭 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魏源和《海國圖志》

魏源著《海國圖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用來抵抗外國的侵略)

猜你喜歡: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三

中華文明的起源

1、雲南元謀人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距今170萬年。

2、北京人距今70-20萬年。在北京周口店,能夠製作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吃上熟食。這種製作粗糙的打製石器稱為舊石器。北京人過羣居生活(3、4)。

3、山頂洞人距今1.8萬年,居住在洞穴中,掌握了磨製和鑽孔技術,最早能人工取火的遠古人類,用獸皮縫製衣服。山頂洞人過氏族生活。

3、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

4、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併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

7、河姆渡人(約7000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浙江)居住幹欄式的房子。

8、半坡人(約6000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陝西西安)、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都已經使用磨製石器。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種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

10、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日後的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華夏族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由戰爭走向融合。(兩個戰爭先是炎帝和黃帝大戰蚩尤,後來是炎帝和黃帝之間的戰爭叫阪泉之野)

11、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黃帝。炎帝又被稱為神農氏

12、堯舜禹的“禪讓”: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

13、大禹治水的方式:築堤堵水、疏通河道。大禹因為治水有功成為禪讓制推選出來的第三位部落聯盟首領。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戰國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定都陽城。禹傳位於啟,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15、公元前1600年,湯滅夏,建立商朝,盤庚遷殷後,商朝統治穩定。商朝出現了青銅器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京。西周時建築物上開始出現瓦。

17、西周實行分封制,加強了對各地的統治。分封制的意義:鞏固對國家的。統治。

18、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湖南寧鄉出土了四羊方尊P26

20、“三星堆”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矚目。

21、我國夏、商、西周出現了燦爛的青銅文明。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23、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秋形勢圖)p36

24、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

25、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役是城濮之戰。(晉楚之戰)

26、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六國之間南北聯合,共同抗秦,稱為“合縱”。秦利用六國間的矛盾,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稱為“連橫”。(戰國形勢圖)p38

27、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發生了長平之戰,趙軍大敗,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

28、春秋時期,我國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9、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30、戰國時期,李冰父子主持修築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31、都江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32、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1、編制户口,加強刑法。2、獎勵生產。3、獎勵軍功。4、承認土地私有。5、推行縣制。6、統一度量衡。

33、商鞅變法的意義:經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曾,為以後兼併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4、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

35、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

36、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稱“銘文”。

37、扁鵲是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他總結出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法”。

38、屈原生活在戰國末期的楚國,代表作《離騷》

39、戰國時期的“整套編鐘”出土於湖北隨州。戰國青銅曾侯乙編鐘。

40、孔子,名丘,子仲尼,春秋末年的魯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教育上他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41、道家學派創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學説記錄在《道德經》裏。

42、秦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陸續滅掉六國,完成統一,定都咸陽。秦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43、秦統一的意義: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國長期割據征戰的局面,將中國歷史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44、在漁陽戍邊,陳勝、吳廣起義在大澤鄉發動起義,建立了張楚政權,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或農民戰爭)。

45、秦自統一以來在全國建立了一套行政體系,在中央設三個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政務)、太尉(管理軍務)、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的長官叫郡守或太守,縣的長官叫縣令。)

46、靈渠的修建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46、秦統一以後對全國的文字進行了統一,統一的文字叫小篆。

47、秦統一以後對全國的錢幣進行了統一,統一的錢幣叫圓形方孔錢。

48、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作用:軍事防禦。(當時主要是抵禦匈奴)

49、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

50、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税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51、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為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52、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説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下令削弱諸侯國勢力,採取的措施是推行“推恩令”。

53、西漢時,監察京師官員和皇族不法行為的官吏是司隸校尉。在地方設刺史監察地方官員。(漢武帝的一系列措施使使西漢王朝在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上實現了大一統,進入了鼎盛時期。)

54、秦始皇命大將蒙恬大舉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

55、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向漢朝稱臣,漢元帝時王昭君出塞嫁給呼韓邪單于。

56、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由此可以證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7、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繫。

58、絲綢之路: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意義: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

59、我國使用紙作為書寫材料開始於西漢,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

60、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寫了《傷寒雜病論》一書,書中主要內容是中醫理論和致病原則(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最早見於這部書)。“神醫”華佗創制麻醉劑“麻沸散”。

61、成書於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是我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它建立了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

62、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中原地區,東漢時期,道教在中國本土興起。

63、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代,編寫了《史記》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説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事。

64、秦陵兵馬俑的意義:氣勢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映出秦朝雕塑藝術的超高水品,生動展現出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65、戰國時期: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孫武,他著有《孫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於此書。

歷史七年級上冊複習資料 篇四

一、基本知識

雲南元謀人 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會不會製造工具。

距今約70—20萬年的北京人生活在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裏,使用打擊石器,使用天然火,過着羣居生活,是早期人類原始社會。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 遠古人類遺址 最多的國家。

山頂洞人 距今約三萬年前,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生活,仍用打擊石器,但已掌握 磨光和鑽孔技術,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他們生活的集體也進入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氏族:是由 血緣關係 結合起來的,由一個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居住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生活,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的這樣一種集體。

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

代表文化

距今時間

體質形態

工具製造

生產活動

觀念

社會組織

北京人

約70萬-20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徵

打製石器

採集、狩獵

原始人羣

山頂洞人

約18000年

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開始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骨針

採集、狩獵

懂得愛美

氏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 和 粟 的國家。

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和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使用磨製石器,開始原始農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 幹欄式房子 便於通風防潮;半坡人 住在半地穴式 的房子裏。

炎帝和黃帝是我國傳説中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 涿鹿之戰 中兩部落聯合起來,大敗蚩尤,隨後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日後的 華夏族。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會中許多近親的氏族共同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組成部落聯盟。

黃帝 被後人尊稱為“人文初祖”。

堯舜禹時期採用“禪讓”的方法推舉部落聯盟首領。

約公元前2070年,禹 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從此,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約公元前1600年黃河下游的商部落國君——湯 戰勝桀,建立商朝。

商王盤庚 遷都到殷,故後人又稱商朝為殷朝。

周文王任用賢人姜尚,重視農業生產,使國力逐步強大起來。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兒子周武王伐紂, 牧野之戰 滅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 鎬京。

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 。

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是與商周同期的我國 成都平原 盛行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著名的有青銅面具、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 發明瓷器 的國家。商朝早期就開始燒製原始青瓷。

東周分為春秋 和戰國 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五霸是指先後稱霸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和越王勾踐。

公元前7世紀後期,晉楚城濮大戰,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戰國七雄是指 齊、楚、燕、韓、趙、魏、秦 七雄並立的局面。

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長平之戰 後,東方六國再無力抵禦強秦的進攻。

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使用牛耕去向都始於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秦國蜀太守李冰 在岷江修築都江堰,使 成都平原 成為的“天府之國”。

甲骨文是指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我國現在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的。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是從 商朝 開始的。

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有確切日期的日食記錄 是公元前776年9月6日發生的日食。

公元前613年,魯國天文學家留下了世界上關於 哈雷彗星 最早的有確切時期的記載。

一年有24個節氣始於 戰國時期。

彩陶之謎 篇五

陶器產生的歷史條件:

陶器是伴隨着農業生產的形成而發明的,距今大約七千年。而農業大約是在距今一萬多年前開始出現的。在農業生產出現之前,人類的遠古祖先靠原始的狩獵、採集維持生活。由於所獲食物的有限,一般都是隨即消費掉了,很少需要貯存;貯存容器多由大自然中的植物枝條或較大些的果實硬殼加工、編制而成。農業生產開始出現以後,一方面所獲取的食物多了,需要貯存多餘部分以備無收穫的季節食用;另一方面,植物的種子也需要貯存保留至來年再種;再者,要防止自然界其他動物、蟲類對貯存食物、種子等的危害,原先的那些容器顯然已不能滿足這種需要。因此,陶器的出現是必然的,它是農耕生產的伴隨物。

陶器的發明與火的利用,是與人們對於粘土的認識分不開的。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遠古祖先們逐漸發現,被水浸濕後的粘土會變得硬結起來,如再經火燒烤,則會變得更加堅硬,且火燒時間越長、火力能達到的程度越高,粘土的堅硬程度就越高。這時候的粘土,即使再泡進水裏,也不會鬆散或變軟,且再不會回覆到粘土的原本形態。因此,陶器的發明是人類遠祖認識火和粘土的性質、作用的結果。

彩陶,顧名思義,就是表面有彩繪裝飾圖案的陶器。它分為彩陶和彩繪陶兩種。彩陶是在陶坯上直接繪製圖案,然後入窯燒製的,其特點是彩繪圖案可經久不脱;彩繪陶則是將花紋圖案繪製在燒成後的陶器表面,其缺陷是圖案花紋容易剝落。彩陶的製作:

彩陶的製作,主要有幾個環節:挖陶窯、製陶坯、燒製。

當時的陶窯主要有兩種形式:橫穴窯、豎穴窯。它們的面積一般不大,大型陶器一次只能燒製一隻,小型的一般一次也只能燒幾隻到十幾只。

彩陶的坯子一般是手工製成,具體有兩種方式:小型的器物大多直接用手捏塑的方法制成陶坯,比較大型的器物用泥條圈疊築法或泥條迴旋盤築法。前者是先把經過充分攪拌、揉捏的粘土搓成泥條,然後把泥條做成一個個圓形泥圈,再把泥圈一個接一個地迭起來,製成坯子;後者是把一根泥條迴旋盤成陶坯的雛形。到原始社會末期,隨着製陶技術的不斷髮展、改進,陶器的製作也開始採用輪製法。這樣製成的陶器厚薄均勻、外形美觀。

初步成型的陶坯在稍稍晾乾後,要用光滑的石子或其他一些光滑堅硬的工具對它的表面進行壓磨,以使之縝密平整。

七年級上冊歷史複習重點資料 篇六

“伐無道,誅暴秦”

一、秦的暴政(秦亡的根本原因)

1、徭役繁重2、賦税沉重3、刑法殘酷 4.秦王統治殘暴(秦二世更加殘暴:趙高“指鹿為馬”)

(秦朝的暴政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苦難,激起人民的反抗)

農民軍起義1、第一階段:陳勝吳廣起義(揭竿而起)

(1)原因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②直接原因:遇雨誤期

(2)經過:①時間:公元前209年 ②起義地點:大澤鄉 ③口號:“伐無道,誅暴秦” 。④政權建立:在陳建立張楚政權

(3)意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2、第二階段:項羽劉邦起義

(1)項羽:①戰役名稱:鉅鹿之戰 ②時間:公元前207年

③特點:以少勝多 ④作用:大敗秦軍主力。(破釜沉舟)

(2)劉邦:直逼咸陽,滅亡秦朝。

楚漢之爭: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統治階級內部的戰爭)

三、西漢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是漢高祖。

七年級上冊歷史複習重點資料 篇七

夏、商、西周的興亡

一、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麼會取得勝利?

答:桀、紂殘暴失民心;商湯和武王仁義之舉得民心;任用賢人(伊尹、姜尚),聯合周邊小國。

給我們的啟示:(1)統治者要任用賢臣,勤政愛民。(2)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夏商周的政治

1、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2、夏朝設置了各種國家機構(包括政府機構、軍隊、刑法和監獄等)標誌着早期國家的產生。

3、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治。

(2)內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封他們為諸侯。②諸侯的義務: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

(3)方式: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

(4)影響: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積極影響)

導致地方割據勢力強大,出現諸侯紛爭。(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