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一年級音樂課件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87K

國小一年級音樂課件精品多篇

國小音樂課件 篇一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吉他、小提琴和法國號。

2、聆聽《我是小音樂家》,感受歌曲輕鬆活潑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3、在輕鬆活潑的律動中學會歌曲。

教學重點:在輕鬆活潑的律動中學會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難點:正確演唱第四樂句,對比第四樂句與其他樂句的不同之處。

教學準備:電子琴、繩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在律動中體會歌曲的情緒特點

1、導語:今天我們要舉行快樂的音樂會,在這個快樂的音樂會上老師要帶給大家一首快樂的音樂,你們想聽麼?(播放《我是小音樂家》的伴奏音樂,師做拍手錶演)

2、問:你們覺得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啊?

生:歡快活潑的。

師:那你們打算用什麼方式把它表現出來呢?

(師鼓勵學生用多樣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3、師:老師也想來表達快樂的心情,下面請你們來看看老師是怎麼表演的。

(師根據樂句做不同的拍手動作)

4、師:你們能發現老師的表演有什麼特點麼?拍手方式都一致麼?

生:略

師告訴學生相同的樂句拍手動作一致的特點,並請學生根據音樂來模仿師的動作。

(設計意圖:從開頭就出現《我是小音樂家》的音樂,並通過簡單的律動來表現樂曲、感受樂曲,旨在創設一種輕鬆活潑的情緒,使學生在快樂輕鬆的氣氛中初步感受歌曲的特點,為後面學習歌曲作下鋪墊)

二、初步認識吉他、小提琴和法國號

1、師:剛才我們正在享受快樂的時候,有三位小音樂家帶着樂器想來加入我們的表演,你們看,第一位小音樂家給我們帶來什麼樂器?(師用繩子來表現吉他)

師:你們知道剛才第一位小音樂家帶來的是什麼樂器麼?

生:吉他

師:那你們知道吉他的故鄉在哪裏麼?(課件出示吉他的外形以及演奏的姿勢圖,師簡要介紹吉他的特點,並請學生聽它的音色)

師:吉他的音樂好聽麼?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書上表現吉他音色的樂句。(師彈琴請學生來唱)

2、師:第二位小音樂家也迫不及待地想來展示了,你們看,她帶來了哪種樂器?

(師用繩子表現小提琴)

師:你們知道她帶來了哪種樂器麼?

生:小提琴

師:那你們知道小提琴的故鄉在哪裏麼?(課件出示小提琴的外形及演奏姿勢圖,師簡要介紹小提琴的特點,並請學生聽聽它的音色)

師:小提琴的聲音好聽麼?下面我們一起去學學書上表現小提琴音色的樂句。(師彈琴生唱)

3、師:第三位小音樂家早已做好樂器表演的準備了,你們看,是什麼樂器呢?(師用繩子表現圓號)

師:知道是什麼樂器麼?

生:圓號。(師提示)

師:那圓號的故鄉在哪裏知道麼?(課件出示圓號的外形圖,師簡要介紹圓號的特點,並請學生聽聽它的音色)

師:圓號的聲音好聽麼?下面我們來學學圓號的音色吧!(師請生找出書上表現圓號音色的樂句,並彈琴請學生來唱。)

(設計意圖:用繩子來表現樂器,教師親自演示,用課件介紹樂器,旨在讓學生更容易更直觀地瞭解三種樂器的特徵,並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三種樂器;用先聽樂器的音色來學唱歌曲,旨在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歌曲的內容,真正的用聆聽法來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

1、師:三位小音樂家要出場為我們演唱歌曲了,讓我們用歌聲來迎接小音樂家。(播放錄音範唱《我是小音樂家》)

2、師:你們能來唱唱第一段麼?下面請小朋友們跟着老師的琴來唱唱第一段。(師根據學生的演唱及時糾正唱得不好的地方)

3、師:看到你們唱得這麼開心,老師也想來唱唱,但是在老師唱的時候要交給你們一個任務,你們聽歌曲中連音與跳音的區別。(師提示連音與跳音的含義,並提示通過看師的動作來區別連音與跳音)

(設計意圖:用動作來提示學生跳音與連音的區別,旨在使學生更容易更直觀的掌握歌曲中活潑與舒展的旋律的對比,同時很好的解決了難點,也能使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4、師:我們來加入動作表演吧!(師帶領學生邊做動作邊演唱第一段)

5、師:你們能用同樣的方法來唱唱第二段麼?(師彈琴請生唱第二段)

6、師:完成了前兩段,第三段是不是更容易演唱了呀?在第三段的演唱上老師要提出一個新的任務,你們看到“我吹起法國號”這個樂句了麼?老師想在這個地方鍛鍊一下你們的嘴皮子,看誰的嘴皮子最快。(師彈琴範唱,請生模仿,直到唱對為止。)

7、師:你們三段都會唱了麼?下面我們一起加上動作把三段完整的來唱一唱,但老師有一個要求,在遇到樂器的樂句時,我們用演奏樂器的姿勢來完成。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表演吧!

(設計意圖:用與前面不同的動作來表演,旨在進一步加深對樂器的印象,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一)

8、用多種形式來演唱,但樂器的音色的地方要求齊唱。

(設計意圖:用多種形式演唱,比如分角色唱、分小組唱、領唱與齊唱,旨在進一步鞏固歌曲的演唱,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二)

三、小結下課

師:小朋友真棒,一招一式都有音樂家的風範,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當中肯定能產生出一個音樂家,下面老師要把一首好聽的歌曲送給你們,願你們的音樂夢想在歌聲中實現!(播放歌曲《乘着歌聲的翅膀》離開教室)

(設計意圖:在音樂中開始在音樂中結束,旨在增加課堂的音樂性,更好的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國小音樂課件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四季童趣》,感受歌曲四季中天真爛漫的歡樂情景,激發學生感受生活、熱愛生活。

2、能用天真、活潑的情緒演唱出歌曲中的“趣”。

3、通過氣息練習、斷奏練習、旋律模唱等方法,學唱歌曲《四季童趣》

4、掌握歌曲的速度特點,學會用輕快、活潑的音色演唱《四季童趣》

教學重點:

能夠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有感情地表演歌曲《四季童趣》

教學難點:

能準確地唱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節奏練習

1、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是來自哪個季節的聲音?(教師彈《嘀哩嘀哩》)

學生回答:春天

2、師: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同學們來説説看,在春天的時候,你都可以做些什麼有趣的事情?

學生回答:放風箏、春遊……

3、節奏練習:

師:今天,要通過我們的歌聲來喚醒身邊的花草樹木,那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熱身的小遊戲,我們一起來看幾個節奏,老師出示的節奏,是不斷地在變化的,請你仔細地來看一看。

① X X X X X X X

② X X 0 X X X X

③ X X 0 X X X X

(先出示第一個節奏,然後第二個,再第三個,難度一點點遞增,讓學生觀察他們之間的變化。在休止符地方變成紅色,加入點頭的動作)

二、學唱歌曲《四季童趣》

1、第一遍聽錄音範唱

思考: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2、第二遍看歌譜聽老師範唱。

師:在每個季節裏,同學們都會做着不同的趣事,下面請同學們看着歌詞來聽一聽老師的演唱,請你想一想,小朋友們在四季裏,分別都在做些什麼?

學生交流:春天放風箏、夏天捉魚蝦、秋天打棗摘蘋果、冬天滑雪橇

3、再聽錄音

師:找一找歌曲裏面哪些地方就像孩子們的腳步聲一樣輕快?哪些地方像春風一樣十分地輕盈、連貫。

學生交流。

4、跟琴學唱前兩個樂句,注意斷奏句和長句的氣息控制。

師:童趣在春天的時候,悄悄地喚醒了萬物,所以我們唱的時候要用“弱”的力度來唱。

5、夏天到了,小朋友來到了小河邊,你看到什麼?(魚蝦螃蟹),他們的心情是怎麼在變化的?我們來聽聽這一句,你來感受一下。(教師範唱)

學生交流:小朋友的心情越來越開心。通過“漸強”來表現小朋友的心裏是越來越高興。

學生跟琴演唱,注意力度變化。

7、師:唱完了春天和夏天,讓我們一起跟着琴來唱唱秋天和冬天。

8、跟琴完整演唱兩段

9、情感處理:

師:這首歌曲唱出了孩子們在四個不同的季節裏不同的快樂,那你們想一想,我們應該帶着怎樣的情緒來唱?速度應該要怎樣?(多媒體出示,讓學生選擇)

(用輕快、活潑、快樂的情緒,速度較快、有感情地跟伴奏演唱)

三、拓展延伸:

1、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四季的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2、每個人在四季裏都有最喜歡的活動,除了歌詞裏的活動,你還喜歡什麼活動呢?課下試着把你喜歡的活動編成歌詞或者圖畫表現出來,下次有機會咱們再一起展示好嗎?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充滿童趣的歌,這首歌讓我們想到了童年時代的快樂時光,同時讓我們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純真的童心是最可貴的,願同學們能不斷髮現身邊的美,天天快樂。

國小音樂課件 篇三

教學內容:

1、能學會唱歌曲《童心是小鳥》,並在歡快的學唱活動中展示自我,從中感受歌曲演唱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2、能從模仿和聽賞中學會正確的發聲方法,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並能對他人的演唱作出相應的評價。

教學重點:

1、學好歌曲《童心是小鳥》。

2、運用正確的發聲方法歌曲。

教學難點學唱〈童心是小鳥〉

教具準備:多媒體 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童之趣——歌曲演唱《童心是小鳥》

1、找童趣(體驗歌詞)

師:童年是快樂的,四季是多彩的。每一個季節豆油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故事。同學們,在你的心中最喜歡哪個季節呢?在這個季節裏又有哪些有趣的事呢?

(1) 小組討論,學生談自己心中的四季趣事。播放《童心是小鳥》的旋律。

(2) 指名發言。

(3) 學生朗誦歌詞,體驗歌詞。

師:老師把四季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小詩送給你們,詩名叫“童心是小鳥”,請大家仔細聽,認真看。

(4) 詩中的四季童趣表現在那些地方呢?

2、唱童趣(體驗旋律)

聽一聽:

聆聽《童心是小鳥》,感受歌曲的節奏。

師:這是幾拍子的歌曲?

生: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

敲一敲:

復聽歌曲

師:你聽到了哪幾種節奏型呢?請想一想並把節奏敲出來。

想一想:31 51 3| 6 5 0|16 4 |65 5 – |

31 51 3| 6 505|16 4| 45 6–|

①這兩個樂句有什麼不同之處?

②休止符你覺得怎樣唱才好?

③指出附點四分音符,引起學生的注意。

④師生對比地唱一唱。

找一找:

師:仔細聆聽歌曲,你能聽出有幾處地方帶有附點四分音符節奏的地方?請用手勢表示出來。

(2)演唱歌曲

①請音樂基礎好的同學先跟鋼琴用“la”哼唱旋律,其餘同學認真聽,然後給予評價。

②師:你會唱哪一句或你覺得哪一句最難唱?

(對於學生提出來的難點,大家共同解決,並試着唱一唱)

③全班同學跟琴哼唱旋律。

④全班同學跟琴唱歌詞。引導學生用喜悦歡快的情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⑤分角色演唱歌曲。將學生分成春夏秋冬四組,每組演唱一個樂句,結尾部分合唱。

⑥請學生為歌曲創編律動並進行表演,同學評價。

⑦全班同學懷着喜悦歡快的情緒,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3、編童趣(創編歌詞)

(1)分組作詩

師:同學們,你能將自己心中有趣的四季生活編入歌中嗎?下面就讓我們放

飛童心,以“童心是小鳥”為題,用詩一般的語言來描繪心中的四季生活吧。

(2)將自編歌詞隨樂唱一唱。

(3)分組演唱,學生評價。

三、課堂小結。

國小音樂課件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管絃樂合奏《出發》,聽辨和感受火車行駛的節奏,並隨音樂律動。

2.通過欣賞管絃樂合奏《出發》,能分辨樂曲兩個不同主題在樂曲中出現的順序。

3.在教師指導下,感受樂曲音樂形象,並能藉助一定的手段表現音樂。

教學重、難點在欣賞音樂過程中,教師如何啟發學生感受樂曲塑造的音樂形象,是欣賞教學的難點。

教材分析

《出發》1949年10月,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為兒童創作了一套兒童交響組曲《冬天的篝火》。這套樂曲共分八段以蘇聯詩人馬爾夏克的詩句作為標題,在樂曲間通過朗誦來敍述少先隊員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發》《窗外的雪花》《冰上圓舞曲》《釋火》《行軍》《歸來》等。在作品中普羅科菲耶夫將文學(朗誦)同音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馬爾夏克形象生動的詩句,與音樂共同表達了作品的情節與內容,從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音樂體裁。這是普羅科菲耶夫繼《兒童音樂》和《彼得與狼》之後,為兒童和青年創作的又一優秀作品音樂描繪更加具體更能為兒童所喜愛。

第一樂章《出發》描寫了一羣兒童坐火車去郊外歡度假日的情景。樂曲主要利用樂隊音色的變化,表現兒童心潮起伏的心情和車窗外快速變化的景色。該樂章為單二段結構。 引子:

樂曲的引子抽寫了火車出站的情形。聽,圓號吹響了堅定的引子。小號緊隨其後。出發的號角吹響了定音豉均勻地敲擊,小鼓嘩啦啦響的倚音,絃樂奏出機械、固定的音型以及加弱音器的小號等。都勾勒出一幅車輪轉動、汽笛長鳴,火車由慢到快、緩緩離開車站的畫面。 第一部分:

在這活躍的背景上木管樂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奏出了一支興高采烈的曲調,音色 明亮,引出樂曲的第一部分:

孩子們離開城市,坐在火車上觀看遼闊的原野、欣賞祖國的山河,窗外的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鮮,幼小的心靈和列車的飛輪一起跳動。心情是多麼激動啊!緊接着木音樂器組加入了小號。第二次奏響了該主題。

第二部分:

在絃樂組演奏的輕盈背景上,絃樂、木琴奏出樂曲的第二主題柔和而輕快。表現火車疾馳在祖國的曠野上,表達了孩子們快樂和喜悦的心情:

該主題在絃樂組演奏了一遍,音色親切而甜美。

在鋼片琴伴奏下。加弱音器的小號又演奏了該主題。加上鋼管樂器長號強有力的襯托和絃樂組急促的上行音流,音色變得豐滿而有氣魄。表現火車一往無前地疾駛和兒童情憬嚮往的心情。

尾聲:

樂曲結尾處,木琴、長笛再現第一主題。在全奏的恢弘音響中,火車拉響了汽笛。由快到慢徐徐靠站,到達孩子們的旅行地。

教學過程(一份供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複習歌曲

隨歌曲《山谷迴音真好聽》伴奏,學生進行演唱。

二、初步感受《出發》

1.聆聽樂曲《出發》引子部分,學生感受火車行進的律動。

樂曲的引子描寫了一羣兒童坐火車的情形。聽,圓號吹響了堅定的引子,小號緊隨其後。

出發的號角吹響了,定音鼓均勻的敲擊,小鼓嘩啦啦的倚音,絃樂奏出機械、固定的音型以及加弱音器的小號等,都勾出一幅車輪轉動、汽笛長鳴,火車由慢到快、緩緩離開車站的畫面。

2.完整聆聽樂曲《出發》音頻,初步感受音樂形象。

請學生帶着問題聆聽:

(1)樂曲情緒是怎樣的?(樂曲情緒是歡快的。)

(2)你聽到了什麼?(樂曲中有火車出站的聲音、火車拉汽笛的聲音、火車前進的聲 音以及火車進站的聲音。)

師:同學們怎麼聽出來有火車出站和火車進站的聲音呢?(火車出站時,有火車噴氣的聲音,而且音樂的速度是由慢漸快的;火車進站時,音樂的速度是由快漸慢的。)

師:同學們的感受很準確!這首樂曲就是表現火車出發、行進、進站的,曲名就叫《出發》。

3.教師簡介樂曲背景。

1949年10月,樂曲《出發》是蘇聯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為兒童創作的一首交響套曲《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套曲《冬日的篝火》一共由8段組成,分別是《出發》《窗外的雪花》《冰上圓舞曲》《篝火》《少先隊員的聚會》《冬日的黃昏》《行軍》《歸來》。套曲表現了一隊少先隊員冬天乘坐火車去郊外歡度假日的情景。

三、分段欣賞

1.再次聆聽樂曲《出發》引子部分,請學生注意欣賞。

(1)音樂模擬火車啟動到行進的音響,速度是怎樣的?(速度漸快。)

(2)火車拉響汽笛的音響,是由什麼樂器模擬的?(由小號模擬的。)

(3)火車前進的律動,是由什麼樂器表現的?(絃樂器、定音鼓與小軍鼓。)

2.欣賞樂曲第一部分。

(1)跟着老師學唱主題A。

教師出示主題A旋律譜,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輕聲跟着老師用la模唱主題旋律。

(2)欣賞主題A音頻,感受主題A的音樂形象。

師:主題A是由木管樂器演奏的,音樂很歡快。請同學們注意主題A的伴奏,由定音鼓和小軍鼓擊出的節奏,模擬了火車前進時,車輪與鐵軌的“哐哐”聲;絃樂器演奏的伴奏音型,描繪了火車在祖國大地上風馳電掣般飛馳的形象。我們再聽一遍主題A。

(3)再次欣賞主題A音頻,學生感受主題A的音樂形象,並邊聽音樂邊模仿火車行進

的動作。

3.欣賞樂曲第二部分。

(1)跟着老師學唱主題B。

教師出示主題B旋律譜,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輕聲跟着老師用la模唱主題旋律。

(2)欣賞主題B音頻,感受主題B的音樂形象。在聆聽之前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① 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情緒是優美、抒情的。)

② 聽到這段音樂,你有什麼聯想?(彷彿少先隊員們坐在寬敞的列車車廂裏,看着車窗外美麗的景色,心情無比歡暢。)

(3)再次欣賞主題B音頻,感受主題B的音樂形象,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用打擊樂器為主題伴奏。

四、完整欣賞樂曲《出發》

教師在播放音樂之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

(1)主題A和主題B分別在音樂中出現了幾次?(主題A出現了三次,最後一次出現時稍有變化,主題 B也出現了三次。)

(2)主題A和主題B出現時,分別是由什麼樂器主奏的(這個問題對二年級學生可能有一定難度,如果學生回答不出,可以由教師告訴學生。)

(主題A前兩次出現時,都是由木管樂器演奏的;主題B三次出現時,分別是由絃樂器與木琴、木管樂器、絃樂與鋼片琴演奏的;主題A最後一次出現時,是由木琴主奏的。)

五、表現音樂(《出發》表演欣賞)

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出發》,學生隨音樂分別用模仿火車行進的動作表現主題A,用打擊樂器為主題B伴奏。(教師提供幾種打擊樂器,視各學校情況而定。可教師設計節奏,也可請學生設計節奏,請學生自己選擇樂器,教師提示樂器的音色特徵。)

六、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我們一起欣賞了一首管絃樂曲《出發》,它是由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所寫的《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這首樂曲表達了去遊玩的小朋友們高興的心情,希望在課後同學們能夠欣賞到他的其它作品。

國小音樂課件 篇五

教學目標:

1、瞭解作家、作品。

2、根據課文理解“攝譜學”“聲納”“超聲”等概念,積累有關科學知識;

3、掌握篩選信息的方法,提高辨析文章內容和篩選重要語句的能力;

4、學習本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4、引發學生想象與聯想,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興趣與熱情。

教學過程

一、作家、作品簡介

二、用“跳讀法”快速閲讀課文,勾畫關鍵語句,篩選各段的關鍵信息。

明確:(1)音樂是我們人類所需要的有意義的東西。

(2)大自然的聲音能使人聊以。

(3)白蟻的敲擊聲有規律、有節奏。

(4)白蟻的聲音有意義。

(5)不能界定大自然的聲音有某種具體的意義。

(6)蝙蝠發聲的奇異特點。

(7)不同的動物用不同的部位發聲。

(8)猩猩、烏龜等動物的不同發聲方式。

(9)鳥類聲音的不同意義。

(10)歌鴝、野雲雀等鳥兒聲音豐富的曲調。

(11)唱歌像説話一樣,是人類生物性活動的主導方面。

(12)蟋蟀或蚯蚓等的聲音具有合成音響的特點。

(13)鯨魚唱歌是為成功而喜悦。

(14)人類的音樂也具有迷惑不解的特性。

(15)音樂記載着生命形成的過程。

(16)大自然的聲音給我們許多的啟示。

三、劃分結構層次

明確:文章共計16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由現代生活引出説明的話題,指出大自然不喜歡長期間的沉寂,到處充滿美麗而和諧的音樂。

第二部分(3~14)狀寫大自然中到處充滿奇妙的樂章。作者列舉了許多例子,指出它們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音樂”。

第三部分(15~16)概述大自然的“音樂”給予我們人類的啟示。

四、重點語句分析

1.我們之所以沒有滅頂於廢話之中,只是因為我們還有音樂。

分析:我們人類擁擠地生活在一起,處於大量的無休止的廢話噪聲中,由於有了音樂,才避免了被廢話毀滅的災難。這句寫音樂對人類的重要作用,以引出下文對大自然音樂的介紹。

2.那有節奏的聲音,也許是另外什麼事的重現--是一種最最古老的記憶,是一支舞曲總譜,記載了混沌中雜亂無章的無生命物質轉化為違反機率的、有條有理的生命形式的過程。

分析:這段文字是作者對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作音樂的驅力(原因)的一種解釋,作者認為人類創作音樂是為了記載一種最古老的記憶。記載人類從無生命物質轉化為生命形式的過程。

3.企圖賦予這種特別的聲音以某種具體的意義,那顯然是有風險的,整個生物聲學領域都存在這類問題。

分析:動物發出的聲音往往難以確定具有某種具體意義,生物聲學領域都存在着把某動物聲音確定為某種意義的錯誤。

五、本文寫作特色分析

1.舉例豐富,具體可信。

本文共列舉分析了20多種動物發出的聲音,來説明動物充滿音樂,由於舉例多,涉及各級各類動物,分析又具體,因而具有很強的説服力,令人信服。

2.語言生動形象。

生動形象地説明事物是科學小品文的共同特點。本文主要特點是運用擬人手法,對許多動物賦予人的行為特點,因而顯得十分形象生動。如:“骷髏天蛾用吻作洞簫,吹奏出高調的管樂聲”“蟾蜍互相對歌,朋友們則報以應答輪唱”“我後院的畫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轉的歌曲”。

六、小結

本文描寫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處充滿着動物們的聲音,指出動物們的聲音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音樂。説明了通過交流和合作表達生命的和諧的重要意義。

國小音樂課件 篇六

教學內容:

1、複習上學期所學習的知識。

2、綜合訓練。

3、讀譜知識:高音譜號、音符。

4、歌曲:海鷗(學譜)。

教學目標 :

1、認識高音譜號和音符的構成,並練習書寫。

2、通過聽辨和音的高低排列,使學生初步知道音階(不出現名稱)的一種排列形式。

教學重點:理解高音譜號和音符的構成,並能書寫。

教學難點 :聽辨和音的高低排列。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

一、新學期要求、常規訓練。

1、請同學説一説新學期應該怎樣上好音樂課。

2、教師講解自己對學生的要求。

3、做常規訓練:發聲練習、隊形。

二、綜合訓練:

1、請學生按順序將書上的音符讀一讀、認一認。教師將每個音彈一遍,請學生跟着唱一唱。

2、教師每次彈兩個音,以do為出發點。請學生聽辨。將聽到的兩個音連起來。

三、讀譜知識:

1、教師介紹高音譜號:是G字的變形,其中心記在五線譜上的第二線上,表示第二線上的音為小字一組g。

2、請同學觀察高音譜號有什麼特點?討論並説一説。

3、教師示範書寫,請同學跟着教師一起寫一寫。

注意:起筆略低於第二線,交叉在第四線。

(請同學看第6頁的綜合訓練三,寫一寫)。

4、同樣方法學習音符,注意分清音符的符頭、符幹、符尾、符槓。同樣在書上寫一寫。

四、學唱“海鷗“

1、導入 :同學們,大家都見過什麼鳥類?請同學介紹。有一種鳥,它飛翔在大海上,身姿矯健,大家猜猜是什麼鳥?

對它就是海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

2、教師範唱。請同學説一説,這首歌有什麼特點?聽了以後有什麼感受?

3、兩人一組,一起念譜。

4、教師帶領大家一起讀譜。

5、聽琴唱譜,注意休止符處。

五、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高音譜號和音符各個部分的名稱,而且我們學會了寫音符。今天回去請同學們在五線譜上寫寫。另外,下節課我們學唱海鷗,請同學們回去以後蒐集海鷗的有關知識,下節課給大家介紹一下,看誰找的最豐富。

板書設計 : 讀譜知識:高音譜號

音符:符頭

符幹

符尾

國小音樂課件 篇七

教材分析

此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音樂第七冊第二課。根據新課標提出的以審美為核心、興趣愛好為動力等基本理念和學生為主體進行課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始終抓住秋天美的意境,採用“説”“奏”“唱”“聽”“賞”等直觀)(的教學手段,進行《秋天》的歌曲的學唱和樂曲《秋》的欣賞。用音樂的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和主動的學習音樂。

教學內容

(一) 學唱歌曲《秋天》

(二) 欣賞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秋》第三樂章

教學目標

(一) 情感目標:

利用生活中的已有經驗對秋天進行聯想,並創作歌詞,富有熱情和有興趣地參與《秋天》歌曲和樂曲的學唱和欣賞。

(二) 知識目標:

1、從聽覺入手,學會歌曲《秋天》的曲譜;

2、能獨立用圖形和動作表現音樂《秋》第三樂章音樂主題的重複與變化,並能熟練的哼唱音樂主題。

(三) 能力目標:

1、能用自然優美的歌聲演唱歌曲《秋天》。

2、能用動作和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聽覺中音樂的變化。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音樂的手段指導學生學習和表現有關“秋”的歌曲和樂曲,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聽覺敏感,提升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審美能力和表現力。解決好歌曲《秋天》中“4217 ︱ 1—︱”的音準問題。

教學準備

錄音機、音樂CD、旋律卡片、圖譜等。

課時

一課時

課型

綜合課

教學過程

(一) 説秋天

1、學生分成四組,手持打擊樂(沒有樂器的學生可以用手當樂器),在教師的指揮下分聲部演奏,如:

2/4

Ⅰ X0︱X0︱00︱00︱

Ⅱ 0X︱00︱00︱00︱

Ⅲ 00︱00︱XX X︱00︱

Ⅳ 00︱00︱00︱XX X︱

2、在手擊拍的伴奏下,教師加入“秋天”的語言,引出課題《秋天》,如:

樹葉開始︱變黃了0︱變黃了0︱變黃了0︱

片片樹葉︱往下掉0︱往下掉0︱往下掉0︱

3、學生用有節奏地語言説出自己心中的秋天。

(二) 唱秋天——學唱歌曲《秋天》

1、聽唱秋天曲譜

把旋律卡片隨意擺在黑板上,然後在琴上演奏簡單旋律“556556 ︱ 5530 ︱”…這一旋律。請一位學生從這些凌亂的卡片中找出這一樂句,模唱出來,接下來全班模唱;用這個方法,直到把所有的旋律卡片按照《秋天》的旋律排列好。

2、學唱歌詞

(1) 學生獨立唱譜,教師添詞。

(2) 聆聽錄音範唱,請學生評價:我們唱的和錄音範唱有什麼不同。

(3) 把前面説的有關秋天的語言編成歌詞唱一唱。

(4) 邊學唱歌曲,邊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可以把秋天的到來比喻成秋天邁着輕快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歌唱時聲音要像拍皮球一樣輕巧有彈性;對歌曲中強弱的處理,可以想像秋天的腳步由遠及近,歌唱時力度要漸強等等。

(5) 鞏固歌曲。歌曲經過藝術處理,再讓學生完整地演繹,再和錄音範唱對比,請學生進行自評。

(三) 賞秋天——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秋》第三樂章

1、導入:秋天收穫的不僅僅是稻麥和果實,在遠古的意大利的獵人們也在收穫着獵物,你們聽……

2、教師在琴上彈奏《秋》第三樂章表現獵人秋日狩獵的音樂主題。

3、請個別學生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對這段音樂的理解。

4、模唱音樂主題。

5、初聽全曲。當音樂主題出現的時候做動作並模唱,再數一數共出現了幾次。

6、有一種獵物,獵人捕獲的最多,我們用“0”表示,還有一些不同的獵物被獵人捕獲。當你聽到的主題音樂發生變化時,就用不同的圖形表示,你能聽出多少種不同的音樂,就用多少不同的圖形表示。

7、讓學生取出椅子下方和黑板上畫有相同圖形的紙。

8、復聽全曲。學生邊聽邊畫,教師挑選學生畫的有特點的圖形,把它“移”到黑板上。

9、再次欣賞全曲——師生互動,用固定音型伴奏及動作來表現音樂。

(四) 憶秋天

1、秋天不僅是金燦燦的,它還是多彩的。這節課你們對音樂的熱情,就像楓林盡染的紅色秋天;你們的歌聲飽滿動聽,就像這稻麥飄香的金色秋天;你們的動作富有美感,就像這秋高氣爽的藍色秋天。由於你們這些出色的表現,這節課,你們收穫了音樂。

2、有表情地再次演唱歌曲《秋天》。

(五)下課。

國小一年級音樂課件 篇八

教學目標:

1、能理解勞動的愉快,並用輕鬆愉快的聲音邊唱邊表演《理髮師》。

2、認識沙錘,辨別其音色並能用探索似的學習掌握其多種演奏方法。

教學重點:用輕鬆愉快的聲音表演歌唱。

教學難點:用探索式的學習掌握多種演奏方法。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進教室。

2、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表演《理髮師》

(1)完整地聆聽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麼?你的心情如何?

(2)復聽歌曲:提示:你感到這首歌適合跳舞還是適合走路?選擇一個圖,並隨着音樂試着做一做。

(3)教師可選擇一組學生,用打擊樂隨着歌曲錄音敲擊。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

3、編創與活動:

(1)本課的編創與活動安排了一個看圖編詞並進行讀拍的練習。教師可指導學生分別拍擊兩條節奏,説出各是幾拍子的。

(2)分小組看圖編詞,用蜜蜂和鳥的聲音編創模聲襯詞,也可編創詞組。

(3)指導學生用打擊樂為自編的帶詞節奏敲擊,可擊節拍,也可擊節奏,提示學生敲擊出音的強弱。

三、結束部分:

小結。

國小一年級音樂課件 篇九

教學目標:

1、看圖編故事,並能有組織有安排的進行“小青蛙找家”的戲劇表演;

2、通過表演,學唱《小青蛙找家》,並體會歌曲情緒的變化;

3、通過戲劇表演,教育學生要愛護小動物;

4、通過一系列多樣化的評價,讓學生自信的進行表演;

教學重點:

1、能根據圖畫提示進行戲劇表演;

2、能根據歌曲情緒的變化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將戲劇表演的內容完善,發展學生的創作、想象力;

課時計劃:

一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自制青蛙頭飾、磁帶、錄音機、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看圖講故事

1、師板書:故事大王

學生用兩分鐘進行13頁的故事創作。

2、同座位互相指出對方講故事的缺點,並互相講一講。

3、師獎勵,學生踴躍上台,講故事,最後評出“故事大王”

三、戲劇表演

1、師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創作,學生畫想象中的青蛙,並塗色,師生共同佈置一個“青蛙的家”。

2、學生自由組合,分組進行商量,並制定出表演過程,看哪一組表演的和別人不一樣?

3、將自己畫的青蛙貼於身上,代替頭飾進行表演,學生根據自己設計表演,生介紹自己的角色,再表演。

4、學生評出表演突出的學生,並説出選他們的理由,師對錶演突出的學生獎勵,其餘學生給予鼓勵。

四、歌表演

1、師播放《小青蛙找家》,學生靜聽。

2、聽範唱,師分句彈唱,學生自己填詞練習,再完整練習。

3、進行歌表演,根據歌曲的音樂情景進行表演。

4、師對錶現好的學生給予鼓勵。

5、學生拍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教學後記

這節課是一節戲劇表演課,在一班上時,我按照先學歌、再表演的過程進行教學,結果學生學會歌曲後,在戲劇表演時就受到了限制,不能放開去表演;因此我在二班上時,就採取了讓學生先以“講故事”的形式,把這個圖畫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時學生的思維活躍,於是我就把他們分為八人一組,自己商量劇情、角色、自己表演,結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爭着進行表演、創編,使自己有不同於別人的風格,這時我再教學《小青蛙找家》時,學生就能根據表演的內容輕鬆學唱歌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