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範本(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1W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範本(通用多篇)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一

安徽南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温潤的氣候,促成了人們恬淡保守的氣質,也孕育出了一種附着着白色菌絲的奇特食物——毛豆腐。還沒到能夠大量生產的季節,方興玉家的毛豆腐奇貨可居,在中午之前就會告罄。濃密的絨毛帶給人們豐富的聯想,比如説動物。這裏的確有生命,白色的細絲是毛黴菌的菌絲,是它們賦予豆腐新的活力,很難想象這種食物是如何誕生的。如今,方興玉把豆腐坊的大部分工作交給了大女兒。作為家中的長女,媽媽把她和豆腐坊的未來聯繫在一起。

製作毛豆腐的關鍵,在於用自制的發酵“酸水”來點滷,酸性物質同樣可以讓大豆蛋白凝固。但是“酸水”更大的意義在於,伴隨着點滷的過程,其中的微生物們也隨之流入,像種子一樣被埋植進豆腐當中。方興玉是不會在濕熱的夏天做毛豆腐的。“桑拿天”裏,人們很難控制豆腐發酵的走向。但是在其他的季節裏,徽州温潤的環境,卻能引導微生物們走上發酵的正軌。方興玉希望與這有關的一切自己的女兒都能夠學習和領悟到。這些絨毛,它們是黴菌、酵母菌和細菌們是否和諧生長的指標,直接關係到發酵的進程,以及最終味道的鮮美與否。

深諳美食的徽州人是毛豆腐的知音,吃法可繁可簡。在老徽州眼中,一點辣醬就可以讓炭火上的豆腐錦上添花了。豆腐的內部已經大為不同了,毛黴菌分泌蛋白酶,讓大豆蛋白降解成小分子的腖類、多肽和氨基酸。這一系列轉化,賦予了豆腐異常的鮮美,這種濃郁的風味,被徽州人稱作家鄉的味道。

菌絲間細小的顆粒是散落的孢子,那是毛豆腐成熟的標誌。聰明的中國人,對這些微小生物的運用得心應手。事實上,這種轉化的智慧,在更為久遠的年代裏,就已經熠熠生輝了。酒,應該是人們利用微生物進行食物轉化的最早的案例了。用稻米釀出的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

立冬的清晨,紹興的天空開始下起小雨,這對釀酒師傅們來説是個好徵兆。酵母菌喜歡江南冬季,這種綿長而又不劇烈的冷。在酒廠的老車間裏,師傅們進進出出,準備着祭祀用的貢品。今天是請酒神的日子,沒有人怠慢,即便是最好的釀酒師傅,也無法保證年年都能釀出好酒。因為有捉摸不定的天、風、空氣、還有菌。每一年的儀式都是釀酒師們對自然表達的一種尊重。紹興的黃酒冬釀即將開始。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二

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廚藝的傳授仍然遵循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傳統方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祕密,師徒的心訣,食客的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

5月,徽州的油菜籽成熟,它是當地食用油的製作原料,農民們的忙碌可以保證自家廚房一整年出產美味。中式烹飪,油是鍋具和食物之間的媒介。熱力作用,產生出奇妙而豐富的烹飪方式,植物油脂比動物油脂更易獲得,而且健康。這個祕密的發現,使人類的烹飪史前進了一大步。

美味的前世是如畫的美景。清明,正是油菜花開的時節。富堨村唯一的油坊主程亞忠,和其他中國人一樣,在這一天祭拜祖先。油坊的勞作決定全村人的口福。中國人相信,萬事順遂,是因為祖先的庇佑。田邊的邂逅,對同村的程苟仂來説,意味着用不了多久就能吃到新榨的菜籽油。清晨,春雨的濕氣漸漸蒸發,接下來會是連續的晴天,這是收割菜籽的最好時機。5天充足的陽光,使莢殼乾燥變脆,脱粒變得輕而易舉。菜籽的植物生涯已經結束,接下來它要開始一段奇幻的旅行。

一年中,隨和的程亞忠只有在收菜籽的時候才會變得嚴苛起來,30年的經驗,練就一雙火眼。色澤黝黑髮亮,顆粒圓潤飽滿,不摻任何雜質,尤其乾燥度,程亞忠必須把關,水分含量小於11%,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全村的菜籽安全儲藏一整年。6月,油坊開榨,榨油工來自附近的村莊。工作期間每天的午餐由老闆娘負責,炒籽是第一步,高温破壞菜籽的細胞結構,降低蛋白質對油脂的吸附力,使油脂分離變得容易,隨着菜籽爆裂的響聲,香味開始漸漸瀰漫整個村莊。菜籽油有獨特的刺激性氣味,有些人聞不慣,徽州人卻甘之若飴。徽州臭豆腐,用菜籽油煎,才能產生聞有徽臭,入口異香的奇特效果。製坯暗藏玄機,磨碎的菜籽,蒸汽燻蒸,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憑經驗。坯餅壓得是否厚薄均勻,直接影響出油率。菜籽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有利健康,媲美昂貴的橄欖油。不過,菜籽油也有先天不足,烹飪過程中油煙大是其中之一。今天,通過科學的精煉手段,油的煙點大大提高,加上品種改良,可以進一步降低非健康物質的含量。對於靠菜籽油生活的徽州人來説,一切都是從榨取第一滴油開始的。木榨榨油,傳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藝。電力機械時代,血肉和草木之間的對決,依然煥發着原始的生命力。重達100公斤的撞錘,敲打木楔子,對榨膛中的坯餅施加巨大的壓力。依靠這種物理壓,迫使油脂滲出,反覆榨打,持續三個小時,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這,也許是對祖先智慧最好的繼承。

菜籽油在中國有千年的歷史,使用廣度上貫穿長江流域,給菜系的廚師創造了施展技藝的舞台。紅油的烹製,必須使用菜籽油,祕訣掌握在四川人手中。煸炒,使辣椒迅速脱水,滲出香味,搗碎,以便與菜籽油充分接觸。油温是關鍵,過低,潷不出辣椒的香味,稍高,又容易焦糊。中式廚房不依賴温度計,全憑廚師的手感和經驗精準控制。辣味素和紅色素完全析出,需要靜置一整天。一缸精彩的紅油,幾乎就是川菜的靈魂。色澤紅豔,辣味醇厚,香氣襲人。菜籽油在四川人手裏,完成了華麗的轉身。然而,退去令人興奮的熱辣,徽州,生活依舊平淡。今年的收成,全部存入油坊,折算成105公斤菜籽油。程苟仂可以隨時提取,沒有期限,這是油坊對村民的承諾。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三

面對嚴厲的師傅,阿苗每天心驚膽戰,反覆練習的三角團,終於得到師傅認可,第一次,她的手藝可以上桌。小小的成就感激勵着這個女孩,每天收工後只要有剩餘的食材,阿苗就會留下來繼續練習。蘇式糕點,中國漢族糕點的重要流派,與古典園林一樣,是蘇州的標誌。這座城市的另一面,現代化的世界工廠,吸引着700萬外來人口,造就了當今中國第二大移民城市。

飛速變化的生活中,古老的傳奇依然在上演。在白案江湖行走多年,呂傑民身懷一門絕技。將帶餡的糕團,製作成惟妙惟肖的動植物造型。從塑造漢字到塑造糕團,“象形”一直是中國人的獨門心傳。這種別具一格的糕點,已經不是單純的食物,而是更高層次的,對生活情趣的審美。製作船點,既需要靈巧的手法,更需要先天的悟性。能見識到這門手藝,已經是莫大的獎勵。師傅則有另一番用意,為了延續蘇式糕點的傳奇,他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接班人。上有廟堂之高,下有江湖之遠,成為一名白案廚師的路,阿苗才剛剛起程。而更多關於食物的傳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裏。

汕頭的一天從海鮮市場的喧鬧開始,為家裏的小店採購食材,是阿哲每天的任務。這個年輕小夥,儼然是菜場裏的老主顧。父親曾是酒樓主廚,江湖人稱“阿烏”。阿哲有四個姐姐,他是家裏唯一的男孩。中國社會,父子的傳承關係比師徒更緊密。子承父業,被認為是最順理成章的事。但幾年前,阿哲考上廣州的大學,一心想在那裏闖蕩。職場受挫,回到家鄉,阿哲在家裏的小店幫忙。店裏的招牌是蠔烙,要做好這道最普通的潮汕小吃,一切從頭學起。在此之前,阿哲甚至沒有洗過一隻碗。蠔,也叫牡蠣,生長在沿岸淺海。2000多年前,中國就有養殖牡蠣的記載。潮汕地區的汫洲,家家户户以蠔為生。當地人食蠔偏愛小而肥,吃起來更鮮嫩,這也是蠔烙的最佳選擇。汕頭老城,洗盡鉛華,巷子深處,隱藏着蠔烙最傳統的做法。蕃薯粉打漿,包裹蠔肉,可以減緩高温下的迅速縮水。烙到兩面焦黃,還要保持蠔肉生嫩,汁水飽滿,不失鮮味。蘸上魚露提鮮,入口外焦內潤,脆嫩兼備。阿烏的手藝不止蠔烙,上門製作宴席才是主業。阿哲跟着父親出去辦桌,從打下手做起。畢業於工商管理專業,現在卻和最平凡的食物打交道。他發現刻好一個蘿蔔花,並不比解一道高等數學題更容易。這一次,阿哲得到掌勺的機會,上桌前,還要父親最後潤色。

高速發展的中國,人們對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堅守傳統,還是做出改變,這是一個問題。

揚州,長三角發達城市圈中,獨具個性的城市。楊明坤,63歲,評話藝人。揚州評話,一種流傳四百多年的民間藝術。戰爭,英雄,愛情,背叛,説不盡的故事,全憑一張嘴。這不僅是一張説書的嘴,也是一張挑剔的嘴。與廚師朋友,探討日常小菜的門道,對他而言是一樁樂事。

一盤精到的燙乾絲,代表了揚州人對生活的基本要求。大白乾,每塊橫批成28片,再切細絲,根根分明,韌而不散。100攝氏度的水,洗燙三遍,去除豆腥,澆上滷汁和大量香油。素雅的外觀,卻有極為軟嫩鮮香的口感。楊明坤要準備一席家宴,這是每年一次的傳統,師傅下廚,款待徒弟,美食的傳承,離不開挑剔的美食家。豐富的閲歷和敏鋭的味覺,讓楊明坤能準確把握這座城市的風味精髓,很少有人比他更瞭解揚州味道的正宗所在。

汕頭,日新月異,阿哲,正在嘗試突破。文蛤,花蛤,豆腐魚,顧客可以自由搭配。傳承四代人的蠔烙,在他手裏變幻出新意。阿哲經過反覆實驗,不斷地往傳統蠔烙中添加新的食材。原本最熟悉的小吃,給食客帶來意外的驚喜。一門手藝的生命力,正是對傳統的繼承和昇華。隨着時代而流變的美味,與舌尖相遇,觸動心靈。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四

中國人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從古到今,這個農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

貴州省從江縣,侗族、苗族和壯族聚居的山區,這裏的人自古以糯米為主食,在高山梯田裏種植着近百種原始的糯稻。遠離現代文明的喧囂,散落的村寨像一個個孤島,深藏在大山深處。

十月,是糯稻成熟的季節,壯族聚居的下堯村,正在迎接一個專為稻穀豐收設置的節日---新米節。但糯稻並不是村民們唯一的收穫,水田裏還藏着其它的祕密。水稻田裏可以同時養鯉魚和鴨子,這種稻魚鴨共作的古老體系,已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獐子島,黃海北部一個不足15平方公里的島嶼,卻因為海域裏的物產富甲一方。碧波之下,生存着一個興旺的羣體。被中國人視為海中珍品的海蔘、鮑魚、海膽等無脊椎動物恰好佔據了其中的多數。純淨的水體和活躍的洋流造就了它們非凡的品質。

三年前,數以億計人工培育的海蔘幼苗被播撒在這片水域,它們和野生同類的成長軌跡完全相同。這是人類和大自然的攜手合作,以生態的方式,實現了耕海牧漁的理想。45歲的潛水員王厚喜正在準備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次入水。

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繁衍期,它們成羣結隊從棲息的支流和湖泊遷移到長江口。因為生態環境的改變,今天,野生中華絨螯蟹已經十分罕見。小太是人工繁育的一代。河塘裏的水全部引自太湖,小太的食物是湖裏的水草和小魚蝦,與吃飼料的同類相比,它擁有更長的生長期和更健壯的體魄。今天的中國,大閘蟹已經成為利益最高的養殖項目之一。

地處長三角北端的江蘇興化水鄉,彷彿一片被時光遺忘的土地。盛夏的正午,夏俊台和王元鳳把船划進了湖蕩,給一種嗜水的高大蔬菜進行澆灌。他們腳下這塊樣貌獨一無二的土地,叫垛田。

各種葱蘢的蔬菜中,身形魁梧的芋頭是絕對的多數。四面環水的垛田,恰好能夠滿足這個物種最大的嗜好:喝水。每天,老夏要給芋頭澆四次水,每次澆夠一個小時才能保證芋頭的需水量。

在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祖居興化農村的夏俊台,可能是家族中最後一位從事農作的人。但這並不影響他安然享受這裏的一切,天然的垛田、芋頭、以及他和妻子的家。。

青藏高原,世界的屋脊。喜馬拉雅山橫亙於南部,它的北面,雅魯藏布江從雪山冰峯間流出,奔向藏南的谷底,開闢了西藏最富庶的農業區——日喀則。

村外,人們種植的青稞就要成熟了。在寒冷的極地,人們需要藉助飲食來補充生命的能量。4000米以上的海拔,自然的饋贈並不豐富,有限的食物當中,青稞,成了人們最依賴的主食。望果節在青稞成熟前舉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祭台上,鋪滿青稞粉的手印,被賦予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青稞粉被拋向空中。人們相信,祈禱的聲音,可以直達天宇。

北京,繁華的國際化都市。林立的高樓,圍繞着古老的紫禁城,也圍繞着不同氣質的老街小巷——衚衕。住在衚衕的貴春有一個不平凡的理想:擁有一片自己的菜園。於是,貴春把他的理想搬上了屋頂。

種子在地下靜靜地沉睡着,春天的北京,看不到一點綠意,屋頂上的魚池還留有去年冬天的殘冰。夏天一到,貴春的屋頂完全換了容裝。當都市中的人們湧向菜場,將遠道而來的蔬菜帶回家,貴春卻可以像個自在的農夫,就地取材,自給自足。

都市裏,成片的屋頂彷彿被遺棄的空間,了無生氣。而貴春的屋頂菜園卻是一片清涼世界。不足100平方米的綠色屋頂,用它的每一個葉片,淨化着都市的空氣。它們是貴春送給這個城市的禮物。

不同地域的中國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的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繫於一心的唯有農耕民族。一位作家這樣描述中國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五

傳統觀念裏,擁有手藝才能安身立命,相比都市,中國的鄉村,更能感受到手工技藝的温度。

秋收過後,黃土高坡褪去顏色,張世新正在等待合適的天氣。延河水,幾十年的經驗使配比精確無誤,白麪加入鹽水,使蛋白分子的陣列變得緊密。反覆揉壓,增加彈性,張世新今年腿病復發,行走困難。一次和麪35公斤,只能由老伴一人完成。午夜時分,醒面時間已經足夠,現在要開始搓條盤面的工序。張世新年輕時,手藝一流,遠近聞名,外鄉人慕名來學徒。妻子的手藝也是嫁到張家後學的。掛麪做得好,能賣到縣城,甚至更遠,靠這門手藝,老兩口拉扯大了5個兒女。曬乾的掛麪,易於貯存,每根直徑1毫米左右,持續發酵產生中空的細孔,口感細膩綿軟。

中國出土過4000年前的麪條,這種曾叫“湯餅”的主食,廣泛存在於中國人的生活。地域迥異,粗細不同,形狀不一,製作方法也各顯神通。麪條,最為素淨,既是簡樸的果腹之物,也可以襯托任何食材,容納萬千滋味。破曉時分,盤面完成二次發酵,到了施展拳腳的時候。陝北,空氣乾燥,水分蒸發快,繞面的速度是成敗關鍵,放入專用的面箱,第三次發酵,等待麪條更大程度的舒展。黃土高原,古老文明的發源地,農耕的傳統在這裏世代延續。每一口窯洞裏的家族,長輩最在意的,莫過於給孩子留下什麼。物質是有限的,手藝是自己的,但年輕人的觀念卻在悄悄改變。爺爺不便走動,到了兒孫們接過擔子的時候。撐面杆從中間精準分開,面的柔韌與重力的合作恰到好處。160根一掛,能拉長到3米,銀絲傾瀉,接受陽光和空氣最後的塑造。潔白的掛麪,為蒼涼的黃土地和一家人的日子,都增添了幾分暖意。

所謂“心傳”,除了世代相傳的手藝,還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脈裏的勤勞和堅守。

與北方面食不同,長江以南,人們更喜愛米制糕點。這不是簡單作坊能夠完成的,工藝精密,品種浩繁,需要精美絕倫的手工,和嚴密的傳授體系。精細加工存在於每一個環節,糯米加水研磨,經過處理的糯米粉,質地更加均勻細膩。水磨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創造多變的口感。這是製作蘇式糕點的基本功。糕點廚師是運用各種“兵器”的行家。應季而變的餡料,取天然色香,夏秋薄荷,冬春玫瑰。中國的廚房,處理米,麪點心的工種稱為白案。精巧的手工是行走白案江湖的根本。廚師,作為傳統行當,一直以師徒的形式在中國延續。今天,年輕人通過學校教育,掌握烹飪基本技能。但要成為真正的廚師,仍需要一位師傅點化。師徒,中國傳統倫常中,最重要的非血緣關係之一。

揉麪是最基本的,呂傑民門下學徒20個,並非人人都能得到真傳。阿苗,剛滿20歲,老家蘇北,3年前高中畢業,跟隨父母來到蘇州。父母希望家裏的男孩能考上大學,阿苗是長姐,她需要儘快自食其力。

離蘇州1400公里的深山裏,另一種更原始,粗獷的食物,可以依稀看到中國糕點的進化歷程。日照時間越來越短,採挖蕨根的時候到了。歐洲考古發現表明,最古老的麪包,是用蕨類植物根中提取的澱粉,製作而成。莽山瑤族的先輩,也發現了這個祕密,從蕨根中獲得原料,製成一種原始的中式糕點,餈粑。鄧開風的祖輩遊耕遊居,被稱為“過山瑤”。過去糧食產量有限,蕨根餈粑是過冬主食。如今製作蕨粑,不僅是對美味的留戀,也是祖輩提醒後代,不忘艱難時日。取自山林的各種材料,組成一套奇妙的過濾系統。父親教會鄧開風,如何獲取大山的饋贈,也告誡他要敬畏山神。經過一天的沉澱,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再次沖洗,更細密的過濾,就可以製作蕨根餈粑。加熱,起糊,不斷攪拌,直到表面形成凝膠。膠團韌性極強,要馴服它,還得父親出馬。裹上曬乾的澱粉,扯成小團,就可以直接食用。孩子們更喜歡甜食,芝麻的香氣伴着蕨粑的甘甜,這就是瑤族人世代繁衍的味覺密碼,也是撰寫人類味覺記憶史的通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