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精選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W

第一篇: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精選多篇)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温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觀後感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有一個不太悦耳的説法:美國人喜歡拍科幻片是因為找不到歷史,中國人喜歡拍穿越劇是因為不展望未來。這樣的武斷結論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問題卻發人深省。如果滿足於閉門造車,沒有對現實的觀照,或者只關注少數人錦衣玉食的奢靡,卻無視普通人豐衣足食的願望,不管是穿越歷史,還是暢想未來,都不可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着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説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為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眾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為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温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第二篇: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沒有食物,人類就無法生存。隨着歲月的流逝,人類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在滿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逐漸形成了頗具地域特色的飲食習慣進而演變成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製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中國是一個很講究舌尖感受的國度,這首先應該歸功於大自然的饋贈,給了中國一個地大物博的物質基礎。其次要認識到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和疆域面積很大的多家,各地區、各民族有着自己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隨着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全國各族人民得以品嚐到各族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是紀錄頻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類系列紀錄片,俗話説的好:“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中國》就是講述了中國人民的飲食方面,不管是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在偏遠的小山村,無論是大人、老人,還是小孩都有着同樣的追求,那就是對美食的追求。這種追求足以讓他們有製作出各式各樣舌尖上的美食。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對於主食,中國人的烹調手藝與眾不同,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

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餚,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後的主角。在吃的法則裏,風味重於一切。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着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着轉化的靈感。所有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轉化,它們所打造出的風味和對營養的昇華令人歎為觀止;並且形成了一種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傳承。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五味使中國菜的味道千變萬化,也為中國人在況味和回味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時,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在廚房裏,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並不是讓其中有某一味顯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調和以及平衡,不僅是中國曆代廚師和中醫不斷尋求的完美狀態,也是中國在為人處世、甚至在治國經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國人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從古到今,這個農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不同地域的中國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的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繫於一心的唯有農耕民族。一位作家這樣描述中國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

初看《舌尖上的中國》,讓我想起家鄉的美食,想起母親做的美食,“那種家鄉的味道、兒時的味道”遠比舌尖的感受更能衝擊心靈,更能讓自己在感激上天的饋贈,讓自己去嘗試做一些食物,回饋自然、報答母親。當今中國,城市是如

此相似,可以用來區分的也只有城市的飲食習慣和瀰漫在街市上空的氣味了。

中國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在浩若星空的歷史長河中,美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對於美食的內涵,美食與人生的辯證關係,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關注。從這部影片中我們瞭解到,每一種美食的產生都伴隨着很多辛勤的汗水。世界上本沒有這樣許許多多的各種種類的食物,但通過我們這每一位勞動人民的手的修飾,都能以完美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所以我不得不佩服人民的偉大,辛勤勞動的人民辛勤的付出,必然他們也將得到豐厚的回報,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

七集看下來,其實感觸最深的並不是某個地區某道菜品,而是中國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和堅韌樂觀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是想借飲食這種人人都有感觸體會,人人都有的説的題目,來窺探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勞作方式和處事態度。它並不是一部介紹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傳地方風味特色的噱頭,而是一種至純至樸的精神。想來這些製作者們不僅跑遍天南地北,還要面對各種複雜環境,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留守拍攝記錄,支撐的動力早已不只是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種渴求探索發現中國民眾精神氣質的熱切願望。不禁肅然起敬。中國的勞動人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石,十三億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來養活。無論現今的工業科技如何進步,中國社會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民,離不開樸素的精神和願望。小到個人來看,他的想法不過是努力勞作有個好收成,全家能夠團圓幸福;大到國家來看,正是這億萬個普通的願望撐起了中國社會的脊樑。其實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的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後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嚐海蔘等海味的時候,要知道潛水員的工作之危險,在吃藕的時候

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魚的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的一次運氣的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的生活經歷是幸福的。小的時候,爸爸總是要我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麼是生活,誤把電視,乾淨的廁所和沒有蚊蟲的夜晚當成美麗的生活。幼小的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的東西俘虜了,更可憐的是還誤把這種俘虜還當作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的良苦用心,可是為時已晚。我沒有一個和自然接觸的童年,註定是一種不健全的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深的泥土意味着什麼。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爸爸都沒有啊。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的熱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協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捨的智慧。佔有的慾望充斥着我們的大腦,自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的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的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穫的喜悦和感恩的心嗎。

想起了普利策克獎得主王澍提出的質疑“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叫我們自己中國人嗎,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中國的。”是啊,我們甚至拋棄了養育我們千年的土地,把自己圈養在一個個鋼筋混凝土的“殖民地”裏。鋼鐵怪獸的牢籠裏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沒有勇氣去找尋我們自己本來的面貌。一個懷揣設計大師夢想的我還在學生階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嘗試去尋找答案。

全劇的結尾説的好:“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看着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苦難是一種磨練,是上蒼的饋贈,而收穫更是一種喜

悦,是自然的禮物。

最後一集的張貴春也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種答案。生活在高樓大廈中的我們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嗎。自然總是無私的,只要你願意投入她的懷抱,她必然會敞開她的胸懷給你最温暖的擁抱。

中國人向來講究飲食文化,無論是在家、宴請、旅遊都會伴隨着賞心悦目的美食、回味無窮的人間美味,縱使只是穿腸過,縱使只是淺嘗輒止,留給舌尖卻是久久淡不去的回味。走遍大江南北,各式美食遍佈全國各地,這也大抵是人們不辭勞苦、不遠千里前去的原因吧,在自己的身邊總是找不到真正的特色,只有深入民間,深入當地,才能發現真正的傳統,真正的美味。但不論到哪裏總會有各類快餐相伴,眼前充斥着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無論走到哪裏總是充斥着各類食品添加劑,或許在我們品嚐美食的同時,可以想想傳統的美食不僅給我們五臟六腑不一樣的享受,更給我們飲食安全,讓我們學會善待食物,講求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廚師分級別,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並不意味着這種生活方式很高貴。大味必淡,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裏,你能嚐到最好的人間味道。在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沒落的是小村莊、衰敗的是大家族、被埋沒的還有中國千年的飲食文化,大自然給我們饋贈,我們靠自己的雙手挖掘、加工、製作出精良的食材,我們靠智慧摸索出一道道菜譜,我們靠一種親情用心做着每一道菜,在美食中品嚐着人間親情,品嚐着人生百味,品嚐着歷史的厚重感。

在這部紀錄片中還藴含着有很多的知識,從每一個的角度去分析都能收穫到果實。我相信中國的博大精深遠遠不是這七集紀錄片能完美的詮釋的,更多的是

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挖掘。現在的我們也要嘗便各地的美食,讓我們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增一些知識。

第三篇: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才下舌頭 又上心頭

近期,央視一套播出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為什麼這樣一部選材普通,製作平凡的紀錄片能夠引起大眾的關注,個人認為原因很簡單,就是它源於生活,引起觀眾的共鳴,但又超越生活,引發觀眾的深思。

滾滾東去的江水,雖然不能逆流而回,但卻在東去的途中留了自己的印跡;時間亦是如此,它總是能夠找到適合的載體,將歲月的痕跡銘刻於上。中國人的廚房中從來就不缺歲月的痕跡,總是瀰漫着各具特色的時間的味道。

在“時間的味道”一集中,各種被時間二次製造出來的食物,都深深的打上了時間的烙印。對於煙燻、風乾、糟醉和醃臘等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即使是在擁有多種多樣的科技化方式的今天,依然影響着中國人的日常飲食,甚至是影響着中國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觀看這一集時,無數的生活片段瘋狂的湧入我的腦海: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提着小竹筐跟隨母親來到門前菜地,摘下一簇簇的青椒、紅椒還有豇豆,在水井邊洗淨之後,投放到廚房中的泡菜壇,這樣它們就不會在短時間內腐爛了。壇內還有蒜頭、生薑、白蘿蔔、胡蘿蔔等等,他們交織在一起,將時間封存在壇中,浸泡出獨特的酸味;

又是一個豔陽天,抬頭望望天,耀眼的陽光刺得睜不開

眼,母親將洗淨的紅椒、大蒜和生薑剁碎,然後把它們和早已準備好的碾碎的蠶豆放到一個瓦缸中,撒上適量的食鹽,將它們攪拌均勻,最後在缸口蓋上一塊玻璃,現在我們需要的就只是靜靜地等待,等待時間在缸中酵出醉人的醬香;

凜冽的北風在屋外呼嘯着,一家人圍坐在熊熊燃燒的柴火堆旁,松枝在火中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響,松枝燃燒產生的煙中散發出一股清香,悄無聲息的縈繞在火堆上方掛着的豬肉、草魚和豆腐的四周,這些被煙霧環繞的食物在時間的助推下,正在一步步向着那令人垂涎的臘味轉化。

春節的假期已經結束,又該離開故土,前往異鄉工作了。在收拾行李時,母親總會把自家熏製的臘腸、薰魚、豆腐塊準備一小袋讓我帶走,而我卻嫌麻煩,不願帶,但母親卻執意讓我帶上。對此我很是不解,直到遠在異鄉的我獨自一人吃着家中自制的煙燻食物時,我明白了,原來帶來的不只是食物,更是家的味道,是對家的思念,對家人的牽掛。跟隨母親去菜地摘辣椒,和父親一起將曬乾的蠶豆用石磨碾碎,一家人在冬日裏圍坐在柴火邊,不時的向火中添些松針、橘皮,再抬頭看看被薰的微黃的豬肉。遊子的思鄉之情就這樣儲存在了這些被時間二次製造出來的食物中,又在遠方的某一刻,最終通過舌尖的傳遞迴歸於我們的靈魂。

在“自然的饋贈”一集中,我們可以發現,無論你是地處冰封萬里的北國冰疆,還是生活在水網縱橫的江南水鄉,

又或是生活於樹木叢生的山中小鎮,還是魚蝦成羣的沿海漁村。無論你生活在祖國的哪方,你總能從這裏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當熒屏上出現竹林中挖筍,湖泊中採藕的鏡頭時,小時候跟隨大人們在山中挖筍,在小池塘裏採藕的記憶細胞活躍起來,對於年幼的我來説,這無疑是童年值得記住的一樁趣事,雖然大人們是在為了生活而勞動着。自然對人類無私的贈予着,這就猶如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慷慨的給予,無私的奉獻,使我們健康成長,生活美好,但我們真的就只是坦然接受這份饋贈嗎?

第四篇: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文化一餐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民以食為天”,飲食也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們幾千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樣容易消失,只要這一地區還有人,那麼這一地區的美食文化就不會消失。

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造就了講究的中國人,也便造就瞭如同山水畫一般充滿了文化氣息的中華美食。

這一部介紹中國美食文化的紀錄片,統共七集,處處充斥着一個又一個讓人垂涎三尺的鏡頭,與滿含文藝情節的解説,以如此誘人地詮釋着中華美食,也從中滲透着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的習俗,中國人的質樸,與中國人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説是在介紹中國美食,不如更準確地説是在介紹中國的文化,把文化通過味蕾傳給大腦。舌尖上舞動的不僅僅是那些或珍貴或平常,或鮮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中國人常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人與食物的關係已經達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人文關懷貫穿其中,用最質樸的表現手法展現那些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東西。

1)自然的饋贈 對於餐桌上的美食,我們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本集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羣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辛勤勞動的人們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貌,唯一相同的是作為中國人對主食樣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飢的自然穀物到如今人們餐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

3)轉化的靈感 由豆腐、到酒、到醬,再到泡菜,那芳香濃郁的味道令人難忘。一罈罈、一罐罐的發酵,敏鋭又果斷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礙,營造了條件,把握了機緣,經歷了失敗。祖宗傳下來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術,轉化的靈感是最大的智慧!

4)時間的味道 醃臘、風乾、糟醉、煙燻,藴藏着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鹽的味道,它來自時間,也來自人情。它已經在漫長的歲月裏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等感情交雜在一起,才下舌頭,又上心頭,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個是滋味,哪個

是情懷!

5)廚房的祕密 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變化到菜式的變化,水火本是兩家人,對立卻又互相牽制,對於廚師而言,水火關係的調控,是他們技藝的展示。而廚房的祕密無非就是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

6)五味的調和 甜苦鹹酸辣,五味是評定一道“藝術”的關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穫,是被認定的喜悦與幸福,不僅僅是對一道菜,更是一位廚師,一種文化的認可;苦是苦盡甘來,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鹹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認同;酸是不堪糾纏而難以言説的苦難,然而在菜裏它卻是不可或缺的“畫龍點睛”之筆;辣是堅韌與果斷,尤以川菜聞名。

7)我們的田野 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糯稻、海蔘、河蟹、芋頭、青稞,農田還是菜園,不同地域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看天!”從餐桌迴歸大地,頗似頭尾呼應的手法,也為《舌尖上的中國》畫上圓滿的句號??小時候就知道一個概念,叫“透食”:剛會吃飯的小兒,經常吃的東西或習慣會記憶一輩子。我們每個普通人,即使他從小吃的食物看起來稀鬆平常,長大了總是難以忘掉那個味道。居住在廣州再久的北方人總要隔幾天吃頓餃子,南方人少有能習慣北方的大葱,四川人把吃辣的習慣帶到全國,而對在外地的廣東人來説,最不習慣的就是沒有燉湯了。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我的理解,飲食是一個人文化身份的重要標識。梁實秋先生寫的《雅舍談吃》,寫得很有味道,在描寫飲食之外主要寫的是個人的記憶和趣味,這些個人的記憶與趣味,便是連接在飲食之上的個人文化背景。

今天的中國人處在經濟大發展、社會大變革、人口大流動的時代,飲食也在大流動。在全國任何一個小縣城裏,都可以找到川菜館;再大一點城市,可以説是各地菜館應有盡有也不是誇張。流動的中國人嚐到了各地的食物,又把各自家鄉的食物帶到所到之處,人們從而去到哪裏都能吃到家鄉的東西。儘管如此,仍然代替不了這食物背後的山水、鄉情、氛圍??這就是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看似不過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但它是以現代紀錄片的理念,以展示中國飲食文化為背景,終極展示的則是這飲食文化背後的人文文化。它契合了經濟大發展、社會大變革、人口大流動時代人們內心的需要,它撓準了這個時代大眾的“胳肢窩”、心頭肉,滿足了許多人的思鄉情結,因此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成為國人鄉愁的集體共鳴。飲食是流動人口的主要文化記憶。記錄片讓北方人在片中不僅看到熟悉的小麥,還看到廣東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廣西的米粉;南方人不僅看到常吃的稻米,還看到陝西的糜子,山西的哨子面,蘭州的拉麪??如果離開當今中國大變革的時代背景,《舌尖上的中國》也許只是一部旅遊宣傳片罷了!

《舌尖上的中國》以個人的視角,揭示個人與一個家庭、或者是一個族羣的飲食經歷與龐雜沉厚的中國飲食文化史的內在聯繫,而且這些個人多數是普通人,不是專業廚師,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們不是飲食技術表演者,也不是羣眾演員,而是參與者,是主角,展現的

是他們的生存、情感和命運。所以“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

正是他們,眾多的個人,用辛勤的勞動和超常的智慧創造了燦爛的飲食文化。舌尖是個人的,中國則是共同的。眾多人的舌尖構成中國人的共同飲食體驗,從味蕾到故鄉,從個人的故鄉到眾人的故鄉——就成為了“中國”。超越美食,那些細節與温情,喜怒與哀樂,讓觀眾不得不讚歎:多可愛的中國!

從這個意義上講,《舌尖上的中國》也為“愛國主義”這樣宏大的主題探索了“宣傳”“灌輸”的視角!

這顯然不僅僅是一個單純關於美食的節目,歷史地理、人文環境、民風習俗、故土鄉情、民族傳承、人類自然等等都在其中一一展現。有人懷疑在食品安全問題氾濫成災的當下,這部紀錄片的出現可能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或者對急功近利的商業製作的有力抨擊。我卻覺得這更像是一部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有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愛國主義教育片。

一: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傳統的流逝和傳承的呼籲

這是一種文化,可以有無限地延伸和旁支研究。文化,歷史,地理,風情,習俗。對待食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像中國那樣深入,細緻,不折不撓。一個民族幾千年的沉澱在這個紀錄片中可窺見那透露的一小角。《舌尖》將最日常的食物,最被津津樂道卻不曾細緻思考過的食物與民族的精神傳承結合在一起,加上文案對傳統流逝的刻意提醒和鏡頭畫面有意的煽情,電腦電視屏幕前的你我無法不被吸引,不被震動!

總導演陳曉卿也説,《舌尖》與以往的美食紀錄片不同之處在於,它是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感受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質;不僅令人見識到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也能使觀眾瞭解到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前段時間接待一位瑞典的外賓,我很自豪地給他推薦了《a bite of china》,並將視頻給他看了一小段。顯然,他也被中國的美食吸引住了,連口誇讚。記得不久前看過一個視頻,有個香港的學生拍了個訪談片子,他們問了在中國旅遊或生活的來自各個不同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第一印象,令人感歎的是,九成以上的人都在第一時間想到了中國的美食,並讚不絕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以美食作為窗口,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中華飲食之美,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進而領略中國人對於生活的熱愛,這無疑是中華文化傳統輸出和浸潤的最佳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的文案:例如“豆腐的這種氣質??”,“酵母菌喜歡這種綿長而又不劇烈的冷??”,“彷彿傳來了發酵菌們歡快的歌聲??”,“醬缸的帽子??”等等這種温馨

活潑的描述隨處可見,配合渾厚瓷實的配音旁白,真的很萌。而網絡上因為《舌尖》而衍生出來的各種段子和食譜更是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舉個例子,一個網友看了之後的感慨,他寫道:“風在吼, 馬在叫, 吃貨在咆哮! 吃貨在咆哮! 麪點米飯堆山高, 滷菜臘味都擺齊了, 萬山叢中, 野味菌子真不少! 江湖海里, 魚蝦蟹膏味正好! 端起了大碗小碗, 揮動着大刀長矛, 保衞家鄉! 保衞東海! 保衞中沙! 保衞全中國!”煞是可愛!

二:舌尖上的故鄉--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種味道,一抹鄉情。故土,遠方的眷戀和思念的情愫。《舌尖》中集中介紹了各種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國各地不同食物不同風格,代表着不同地區的不同性格甚至是風骨。有人評論説這是“舌尖上的故鄉”,而每個人舌尖上的故鄉加起來就是舌尖上的中國,譬如菌子的雲南,臘肉和豌豆尖的四川,乾絲的南京,肉餅的香河,龍井蝦仁的杭州??據説有在異國他鄉的留學生看到這個節目瞬間泣不成聲的。他們無法理解那些在微博上喊着因為減肥不能吃這個不能吃那個的行為和邏輯。

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為他們製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嘮着家常,其樂融融。然而,短暫的團聚之後,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裏又剩下這對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對老夫妻日復一日地在種着芋頭,而他們的子女早已離開這裏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而我也注意到了在每一集中都提到了江浙地區的代表性食物,每次提及,都覺得異常熟悉和親切。粽子,年糕,冬筍??以前不曾在意的食物原來是這般珍貴和美好!同樣,片中還描繪了一羣香港老人,他們總是聚在一起,做着他們最拿手的飯菜,聊着他們年輕時的故事。他們彼此攙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這裏,顯然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樑。在雲南買了三十年的豆腐的樸素夫妻,姚貴文和王翠華圍繞着豆腐是生活清淡辛苦。妻子調皮説着丈夫又懶又笨,丈夫就吃吃笑笑地答一句:她全部都是優點。這樣的人生,讓人羨慕。

中國人愛這樣的美食,其實就是愛自己的文化,愛自己的血脈,愛自己的土地。無論是米麪還是豆製品,雖然南北風格迥異,差異巨大,但是卻連貫着一樣的傳統,一樣的根。無論是農民,漁民,牧民還是山民,都是一樣原始,淳樸,勤勞,智慧,不怕繁瑣,靜心細緻打磨。每一次收穫中都飽含着日積月累的經驗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藴含着魅力無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樣成品中都承載着單純質樸的滿足和喜悦,還有那讓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勞作和無怨付出。

三:人類和自然-永恆的課題

人類和自然的平衡才是最原始的和諧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觀點即為美食理應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饋贈,而不是現代社會貪婪無度地索取和破壞。人類理應對這樣美好的饋贈心懷感恩,對大自然心懷敬畏,還有為自己對大自然的破壞感到愧疚和心酸。

所以在拍攝人們採集原始食材時,文案總不忘刻意提一句採集人如何尊崇自然的規律保護根系、菌絲、土壤和幼魚。渣幹湖漁民的“獵殺不絕”原則就是對自然的愛護,讓人非常敬佩。緊接着是一位廣西林姓的船長帶着一批夥計在海上奮戰了幾天幾夜,結果差點一無所獲,原因是以往的過度捕撈造成了現在的資源枯竭。也許這樣刻意的對比也是另一種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現中國美食多樣性、地域差異性和農業多樣性的樣貌同時,也特意講述了很多中國人為了食物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但是,商業利益驅使下的現代人最容易缺乏環保意識,急功近利自以為是的人們往往在無意識中以傷害自然為代價來獲取短期利益,自然很快就會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誡我們這樣的行為是多麼愚蠢,是需要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的!《舌尖》推崇的是生態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宣揚的是餐桌迴歸大地,美食迴歸自然。

四:拍攝背後的故事--我以我血薦軒轅

看豆瓣,發現《舌尖》其實還有第8集,講的是鏡頭背後的故事。拍出一部如此充滿人情味兒充滿原始風格的好紀錄片,自然離不開幕後的那些英雄們:導演,製片,策劃,還有那扛攝像機,跋山涉水的人們。我不懂攝影的技術和原理,但我能從片中一些拍攝的角度和手法感受到那份用心和創意。從繁華的大都市到邊遠的深山村落,他們記錄的不僅僅是一道道美味佳餚,更是細心地捕捉了一個個動人心絃的人間故事。

我沒有特意去追蹤拍攝幕後的花絮和內幕,但我還是無意間發現了在第二集主食篇最後部分的過年家庭場景,就是白波的家,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的那個大家庭,看片頭介紹時我發現白波本人就是《舌尖》的攝影師。顯然,2014年的除夕春節,白波家庭不僅是在分享中國傳統節日上的主食、過年的習俗以及家庭團圓的故事,不難分析其實他那一刻還是處在《舌尖》這個作品的拍攝過程中的。所以,更不要提那些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走街串巷,隨船出海,半夜出動,寒冰拍攝等等過程的艱辛和付出。正因了這些人的真誠努力,我們有了--《舌尖上的中國》.

第五篇:張姍的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書香燕京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海淀區 北師大三附中 高二(6)班 張姍指導教師:潘虹 最近正在熱播的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大型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 不僅讓每個觀眾都深深地感受到各地的飲食文化,更讓大家有了對這些地方的嚮往,讓有些在外奔波的人通過看自己家鄉的食物從而懷念起自己的家鄉,被這個紀錄片所流露出的人文關懷精神所感動。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卻更加偏愛老北京的小吃。

我,一個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的人,我以北京為榮,我深愛着這片沃土,不僅僅是因為她有着豐富的名勝古蹟,不僅僅是因為她經濟上的繁榮,不僅僅是因為她悠久的歷史,我最欣賞,最喜愛的,是那經過老一輩的人用創新的北京精神發明出來的老北京的小吃,這不僅僅是讓人填飽肚子的食物,更藴含了老一輩人的智慧,瞭解了老北京的食物,就能更好地瞭解北京。

北京,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但並不是中國經濟最最發達的地區,她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以文化交流、政治為主的中心,而並不能把經濟放在首要位置。因為那樣,北京的環境會遭到嚴重破壞。在我看來,北京就像一個花園或公園,供她的家人和國外友人來這裏欣賞她的風姿,回顧她那悠久的歷史,感受她那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外國有人來到北京,可以不去看北京的名勝古蹟,不去各種博物館參觀,但一定要來品嚐老北京的小吃,這樣才能更好的體味北京的文化。

北京人都很講究舌尖感受,這首先應該歸功於大自然的饋贈。在

我心目中,北京的小吃當之無愧是回味無窮的人間美味,縱使只是穿

腸過,縱使只是淺嘗輒止,留給舌尖卻是久久淡不去的回味。走遍大

江南北,各式美食遍佈全國各地,但心中那久久的京味兒只有老北京

的小吃才能給予的。

早年,也就是五十多年前,被稱為“北京人”要具備四條標準:

“一口京腔,兩句二黃,三餐佳饌,四季衣裳。”而這裏所謂的“佳

饌”,不看值多少錢,要的是個有滋有味。南於北京小吃來説,就是

個卧虎藏龍的地方。就炒肝來講,北有鼓樓“姚記”之盛名,南有前

門“天興居”之名聲。“姚記”的炒肝加包子永遠是老北京人的首選。

老北京人還有一個最愛就是豆汁兒,豆汁兒是考驗你味覺極限力

的一款飲品。説到豆汁兒,就一定要去遠近聞名的老磁器口豆汁兒店

傳統風味小吃。那裏的豆汁兒最正宗,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

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

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 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

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

鍋,另一頭擺着焦圈、麻花、辣鹹菜。

除了獨特的風味,北京小吃製作中的表演性,更讓人流連忘返。

滷煮火燒“明案”操作,讓食客賞心悦目,未曾動箸,眼睛已自“進

食”不斷。若是親眼目睹廚師在滷湯鍋前忙碌的情景,再聽到從熱爐

膛裏奔外撿煤球的事兒便不覺得稀奇。那鍋熱浪翻滾的滷湯,與剛從

自來水管子接的涼水並無二異。只見廚師不時把手探將進去,隨心所

欲地在鍋中撈取各種滷品,其動作之泰然,神態之平靜,令人歎為觀

止。 滷品置於案頭,切法已在心中。火燒井字落刃,豆腐三角給刀。

小腸花樣分斷,肺頭剁爛筋腦。一陣眼花繚亂之後,各種滷品已然分

門別類碼放碗中。最後,廚師舀起一勺濃濃的滷湯,慢慢淋落在層層

疊疊的滷品之上,開始為自己的“作品”殺青。可別小看澆湯。湯少

了,滷品不能入味,吃來味道太淡。湯多了,將“貨”淹沒,又丟了

碗中風景。

除了這些,門框鍋貼,門釘李的肉餅,東興順爆肚張,北新橋滷

煮,北平羊湯館,豐年灌腸,白記切糕的驢打滾,奶油炸糕,糖火燒,

豌豆黃等等,都是久負盛名的老北京小吃,他們體現了老北京人的智

慧,讓更多的人瞭解北京小吃,北京文化。

但現在不論到哪裏總會有各類快餐相伴,眼前充斥着肯德基、麥

當勞之類,無論走到哪裏總是充斥着各類食品添加劑,或許在我們品

嘗西式美食的同時,可以想想傳統的老北京小吃不僅給我們五臟六腑

不一樣的享受,更給我們飲食安全,讓我們學會善待食物,講求與大

自然和諧相處。

但舌尖上的中國選取素材的區域縱貫南北,涉及北京的內容很

少,常常一筆帶過,或是作為描繪其他區域食材的引子。但這並不妨

礙我欣賞北京的人和小吃,真正的美味從不需要講出來,只要你深入

北京,深入民間,就會發現真正的傳統,真正的美味。老北京的小吃

也體現了北京精神裏的創新和包容,老一輩的人正是本着這種創新精

神才發明了這些獨具特色,他們將北京特有的材料和其他地區的材料相結合,互相包容,創造出來的老北京小吃被所有北京人所喜愛。

片刻,美食已在腸內九曲十八彎。良久,各種滋味卻是才下舌尖,又上心頭,美味和團聚缺一不可。這篇充斥的美味的土地,等待着更多的人來發現她,瞭解她,愛上她。我愛北京,但我更愛北京一無二的小吃,獨一無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