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15K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精品多篇)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一

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為了保存食物,我們雖然已經擁有了多種多樣的科技化方式,然而醃臘、風乾、糟醉和煙燻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鮮之餘,也曾意外地讓我們獲得了與鮮食截然不同、有時甚至更加醇厚鮮美的味道。時至今日,這些被時間二次製造出來的食物,依然影響着中國人的日常飲食,並且藴藏着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

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蘭河水流過原野。它發源於小興安嶺,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順姬從小在呼蘭河邊長大,對她來説,故鄉,就是這種讓她魂牽夢繫的泡菜的味道。菜園裏的白菜是母親每年7月頭伏時種下的,為了做成泡菜,所以選用的都是心緊葉嫩的品種。今天,女兒第一次和媽媽學習做泡菜。朝鮮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只是一個品種,也可以呈現出多種不同的味道:涼食的清爽,烹炒的鮮香,等等。漫長的冬日裏,有了脆辣、鮮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彷彿也會變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香港的阿添和家人一起經營着自家的臘味店。每天早上,他都是店裏最忙碌的人,做這份工作,他已經有了10年的經驗。和興臘味家有着60年的歷史,以用料新鮮,考究,在顧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如今,阿添和他的父親、大伯一起,打理照料店裏的一切。而在內地的湖南,稻田裏的禾花開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醃魚和做臘肉的時節。湘西木材豐富,燻烤臘肉的燃料以硬木為佳,如茶樹和楊梅樹。燻烤時,要把醃製好的肉掛在取暖做飯的火塘之上,還不斷將松果、茶殼、桔皮等放入火塘,這樣燻烤出來的臘肉,就會帶着茶果的香味。對純樸的苗家人來説,醃魚臘肉,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歲月之中的生活和記憶,永遠也難以忘懷。在今天的黃山地區,農家後院裏依然晾曬着火腿和鹹肉,洋溢着一派田園氣息。用醃鹹肉製作的“刀板香”是一道待客的主菜,也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在葉師傅看來,家鄉的農家火腿才是世上最美味的火腿。當然他也一定知道,在距古徽州不遠的浙江金華,也出產一種大名鼎鼎這火腿,它以肌紅脂白,肉色鮮豔,香氣濃郁,滋味鮮美而而聞名於世。三陽南貨店是上海老輩人個個都曉得的土特產商店,江浙地區的各式乾貨在這裏都能買到。醃臘櫃枱組的組長侯師傅,1975年就開始在這裏工作。對金華火腿做品質鑑別,只需要使用這樣一支竹籤,把它分別插入火腿的上、中、下三個部位,特級的火腿,三籤拔出來,每一簽都會散發出一股撲鼻的異香。在某種意義上,像“三陽”這樣遍佈上海的南貨店,其實就是這個移民城市的一座座味覺紀念館。霞浦,閩東最古老的縣份。漫長的海岸線為這裏製造出眾多的天然港灣,大海已然成為了種植紫菜的一座水上農場。林仁灼,16歲開始和父親學習種植紫菜,如今已經49歲,今天,他要為自家的農田再架設幾枝毛竹。從山上砍來的毛竹要經過預先處理:把裏面的竹節疏通,以方便把毛竹插入海底。毛竹每根長16米左右,重200餘斤。把它架設在海里,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與閩東隔海相望的台灣,對於雲林縣口湖鄉的漁民們來説,決定他們一年生計的關鍵時刻已經來臨。烏魚子是台灣西南沿岸的特產,取烏魚卵醃製而成,由於形狀像中國的墨,日本人把烏魚子稱為“唐墨”,並把它視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在台灣和日本,烏魚子一向被視為餐桌上的高檔美味。它口感綿密,軟糯滋潤,只需薄薄一片,就已厚味無窮。

曾有學者推論,人類的歷史都是在嗅着鹽的味道前行。大澳,偏居中國南海一隅,早年因盛產海鹽而聞名。鄭祥興蝦鋪是經歷四代人的百年老店,一直穩守大澳蝦膏蝦醬的領導地位。76歲的郭少芬,大澳本地人,從20歲嫁到鄭家開始,做蝦醬已經有50年以上的經驗。無論是蝦膏還是蝦醬,主料和輔料,其實就是再簡單不過的銀蝦和鹽。製做方法,也無非就是用把蝦和鹽攪碎後放在竹篩上曬太陽。老鋪一直靠郭少芬和丈夫兩個人打理,直到相濡以沫的丈夫在2011年去世。都説大澳是觀賞日落最理想的地方,這裏,指的也許不僅僅是風景。

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二

陽光和温度,造就美味,更帶來多彩的世界,冰消水融,萬物復甦,生生不息。光合作用促成植物發育,成熟。不同的積温,滋養出種類繁多的作物。陽光下,果實積累糖分,食物脱水得以儲存。蘭嶼,面積45平方公里的火山島,達悟族世代生息的地方。每年3月到6月的飛魚季節,海洋會準時掀起男人們的集體心跳。為了躲避天敵,飛魚進化出獨一無二的技能。快速擺動尾部,產生巨大的推動力,衝出水面,開啟滑翔模式,奮力踩水,收起網口,依靠口袋戰術和默契配合,才能有可觀的收穫。不過,在巴布的爺爺看來,年輕人的狂歡是對大海的不敬。

飛魚不僅是達悟族的食物,更是他們的信仰。過度的工業捕撈,曾經使蘭嶼附近的生態持續惡化,直到幾年前才略有緩解。拼板舟,達悟人選取13種木材,精心製作出造型獨特的船隻。是他們出海捕撈飛魚的座駕。收穫五六條魚,夠一家人一天食用,就可以收工回家。只在每年魚汛的結尾,達悟人才多捕一些,用來製作魚乾。在飛魚離開的日子裏,補充蛋白質。

魚乾的加工並不複雜,簡單醃製後用林投樹根串綁,曝曬3日,即成美味。簡單的食物,本真的生活,離大海最近的爺爺,深深懂得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又一次捕魚歸來,陽光以最明亮最透徹的方式,與鮮嫩的魚肉交流。這是達悟人與上天和大海的約定。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三

中國人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從古到今,這個農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

貴州省從江縣,侗族、苗族和壯族聚居的山區,這裏的人自古以糯米為主食,在高山梯田裏種植着近百種原始的糯稻。遠離現代文明的喧囂,散落的村寨像一個個孤島,深藏在大山深處。

十月,是糯稻成熟的季節,壯族聚居的下堯村,正在迎接一個專為稻穀豐收設置的節日---新米節。但糯稻並不是村民們唯一的收穫,水田裏還藏着其它的祕密。水稻田裏可以同時養鯉魚和鴨子,這種稻魚鴨共作的古老體系,已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獐子島,黃海北部一個不足15平方公里的島嶼,卻因為海域裏的物產富甲一方。碧波之下,生存着一個興旺的羣體。被中國人視為海中珍品的海蔘、鮑魚、海膽等無脊椎動物恰好佔據了其中的多數。純淨的水體和活躍的洋流造就了它們非凡的品質。

三年前,數以億計人工培育的海蔘幼苗被播撒在這片水域,它們和野生同類的成長軌跡完全相同。這是人類和大自然的攜手合作,以生態的方式,實現了耕海牧漁的理想。45歲的潛水員王厚喜正在準備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次入水。

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繁衍期,它們成羣結隊從棲息的支流和湖泊遷移到長江口。因為生態環境的改變,今天,野生中華絨螯蟹已經十分罕見。小太是人工繁育的一代。河塘裏的水全部引自太湖,小太的食物是湖裏的水草和小魚蝦,與吃飼料的同類相比,它擁有更長的生長期和更健壯的體魄。今天的中國,大閘蟹已經成為利益最高的養殖項目之一。

地處長三角北端的江蘇興化水鄉,彷彿一片被時光遺忘的土地。盛夏的正午,夏俊台和王元鳳把船划進了湖蕩,給一種嗜水的高大蔬菜進行澆灌。他們腳下這塊樣貌獨一無二的土地,叫垛田。

各種葱蘢的蔬菜中,身形魁梧的芋頭是絕對的多數。四面環水的垛田,恰好能夠滿足這個物種最大的嗜好:喝水。每天,老夏要給芋頭澆四次水,每次澆夠一個小時才能保證芋頭的需水量。

在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祖居興化農村的夏俊台,可能是家族中最後一位從事農作的人。但這並不影響他安然享受這裏的一切,天然的垛田、芋頭、以及他和妻子的家。。

青藏高原,世界的屋脊。喜馬拉雅山橫亙於南部,它的北面,雅魯藏布江從雪山冰峯間流出,奔向藏南的谷底,開闢了西藏最富庶的農業區——日喀則。

村外,人們種植的青稞就要成熟了。在寒冷的極地,人們需要藉助飲食來補充生命的能量。4000米以上的海拔,自然的饋贈並不豐富,有限的食物當中,青稞,成了人們最依賴的主食。望果節在青稞成熟前舉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祭台上,鋪滿青稞粉的手印,被賦予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青稞粉被拋向空中。人們相信,祈禱的聲音,可以直達天宇。

北京,繁華的國際化都市。林立的高樓,圍繞着古老的紫禁城,也圍繞着不同氣質的老街小巷——衚衕。住在衚衕的貴春有一個不平凡的理想:擁有一片自己的菜園。於是,貴春把他的理想搬上了屋頂。

種子在地下靜靜地沉睡着,春天的北京,看不到一點綠意,屋頂上的魚池還留有去年冬天的殘冰。夏天一到,貴春的屋頂完全換了容裝。當都市中的人們湧向菜場,將遠道而來的蔬菜帶回家,貴春卻可以像個自在的農夫,就地取材,自給自足。

都市裏,成片的屋頂彷彿被遺棄的空間,了無生氣。而貴春的屋頂菜園卻是一片清涼世界。不足100平方米的綠色屋頂,用它的每一個葉片,淨化着都市的空氣。它們是貴春送給這個城市的禮物。

不同地域的中國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的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繫於一心的唯有農耕民族。一位作家這樣描述中國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四

解説詞在紀錄片表達上佔據重要地位。在社會人文類紀錄片中,解説詞承擔着敍事功能、補充和強化功能、連接結構功能以及抒情答意和提煉昇華作用。而作為美食類紀錄片的《舌尖上的中國》,其文案創作很細膩,其解説詞既言簡意賅,又不失文化涵養,既體現主題又體現了文化的魅力,飽含人文情懷。

一、《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創作理念分析

進入21世紀以後,隨着時代的變化,紀錄片呈現市場化和多元化的趨勢。同樣作為電視紀錄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解説詞,也在發生着變化,呈現多元化發展。

(一) 從傳播者視角來看

解説詞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細膩的文字來感染受眾,受眾會作出相應的反應,即通過解説詞的感染,來影響受眾的行為。而《舌尖上的中國》對現代生活及歷史文化的挖掘,思考,紀錄,對社會典型人物、事件的紀錄,則是其社會輿論引導作用的體現。這部紀錄片的解説詞,不論其教育意義還是輿論導向都做得很好。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二集《心傳》中這樣寫到日照時間逐漸變短,又到了採挖蕨根的時候了。歐洲考古發現,最古老的麪包,是用蕨類植物根中提取的澱粉,烘焙而成。莽山瑤族的先輩,也發現了這個祕密,從蕨根中獲得澱粉,製成一種原始的中式糕點,餈粑。鄧開風的祖輩過着遊耕遊居的生活,被稱為過山瑤。過去糧食產量有限,蕨根餈粑成為了過冬主食。如今製作蕨粑,不僅有對美味的留戀,也是祖輩提醒後代,不忘艱難時日。

這段解説既寫出了傳統的美食餈粑的用材,又寫出了中國古人的居安思危的生存智慧。

(二) 從傳播內容視角分析

《舌尖上的中國》每集節目都有自己的主題,如腳步,心傳,時節,家常等,其解説詞的創作,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對不同地域的美食進行介紹,同時更加註重體現其所包含的文化和人文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創作注重深入探究從美食表面來發覺其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同時也注重美食的發展變化,以此來探討中國美食的歷史背景和審美追求。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也注重對普通而又平凡的美食的描寫,其內容的主角多半是尋常百姓,沒有采用華麗的道具,通過普通的雙手製作出神奇的美味,這正是《舌尖上的中國》所體現出的人文情懷。

(三) 從受傳者視角分析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説詞不僅僅是在記錄美食,更是在講人,及人與美食的故事,解説詞貼近人及其生活以及其內心,更能接近受眾,從而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二、《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寫作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國》在解説詞創作方面細膩温潤,通過分析其解説詞的寫作特色,來進一步探究電視紀錄片解説詞的創作策略,提升解説詞的寫作水平。

(一) 聲畫結合,和諧交融

聲音和畫面的和諧交融,與出色的解説詞是分不開的。《舌尖上的中國》恰恰是將解説詞和畫面很和諧地和在了一起,相互補充,從而使故事有着完整的思路,情感表達也自然流暢。

(二) 通俗易懂,言簡意賅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簡明卻不簡單,直白卻又包含哲理。如《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中,講到小麥時畫面轉向三個麥客。解説詞是這樣的秦嶺北面,麥子熟了,機械收割的普及,也有競爭者的存在。麥客,中國古老的職業割麥人,他們踏着麥子成熟的節拍,用雙手挑戰機械。這一句首先是簡單的介紹了中國最後的職業割麥人的存在,隨後向觀眾傳達人文關懷。

(三) 多用短句,朗朗上口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多采用短句形式,有利於觀眾記憶,朗朗上口。如《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有這樣一段話春江水暖,刀魚最鮮,夏天滋補,筍乾燉雞,秋季肥美,魚頭不容錯過,冬日最愛,必是熱騰騰的火鍋。簡單的三字,四字即緊緊地扣住了主題《時節》,又交代了本集中的主要食材,簡單押韻,又不失水平,這是其不容忽視的特色之一。

(四) 有理有據,飽含知識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説詞,不僅僅把美食製作的複雜程序,通過文字展現出來,也把鏡頭沒有辦法表現出來的食材悄悄變化的化學反應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讓人們既能掌握烹飪方法,又能知道發展原理,增長知識。

三、《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的細節分析

(一) 從情感細節的主觀來看

從情感細節的主觀來看,《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特別注重體現人文關懷。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中有這樣一段解説詞半個月是製作魚醬的時間,乳酸菌和酵母菌促成香氣的生成,揮發性有機酸,產生出魚醬獨特的酸味,苗族人最驕傲的調味品就是這樣形成的。一勺魚醬,足以讓最平常的食材變得酸楚可口,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團聚,也是一頓百感交集的晚餐。在中國農村,6100萬孩子的成長,沒有父母陪伴,這個數字等同於英國人口的總和,他們就是留守兒童。李建英和哥哥為父母準備了一小壇魚醬,清晨五點,是分別的時刻,一罈鄉味,被帶往1000公里外的家鄉,也許有一天,他會以新的形式在他鄉重現。這一段中飽含感人至深的情感細節,一方面説半個月是魚醬的製作週期,另一方面半個月也是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留守兒童與父母分離的不捨和辛酸,雖然是在描寫魚醬,但其實折射更多的是親情。

(二) 從環境細節的描寫來看

從環境細節的描寫來看,《舌尖上的中國》對環境的描寫極其細膩,讓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強對內容的理解。如《腳步》中介紹藏族小夥採蜂蜜時對環境的描寫讓觀眾彷彿自己也來到了林芝來感受印度洋的海風,看到了險峻的地勢,讓人更能理解採蜂蜜的難度是怎樣的大,加強了觀眾對內容的理解。

(三) 從動作細節的描寫來看

從動作細節的表現來看,解説詞對於表現動作主題的內心活動,傳達感情色彩,傳達意味有很大作用,而不單單是為了強調動作本身。如在描寫白馬採蜜時,有大量動作的細節描寫解説詞,白馬選了一根藤條,將自己和大樹相連,從現在起,這根藤條關係性命,看起來進展不錯,一個小時後,白馬爬了很高,但仍需要爬很高的距離。父親因為不放心,匆匆忙忙趕來,白馬不敢用雙手砍樹,速度明顯慢了許多。現在,他準備將藤條卸下,40米高,並且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這是一次極其危險的行走,野蜂不怕人,白馬從長輩那裏學會了點燃煙霧,迫使蜜蜂放棄抵抗,砍開蜜蜂藏身的樹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這些動作細節的描寫,突出了採蜜的困難,從而進一步突出了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十分不易。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的運用,為整個紀錄片增添了魅力,從而使得紀錄片收穫了很多忠實的觀眾,使得其影響不斷擴大。解説詞的成功運用讓《舌尖上的中國》呈現給大家的不僅僅是美味的食物,更多的是文化的傳承,以及人文情懷的盡情體現,讓人一提到《舌尖上的中國》就有滿滿的正能量,也為中國紀錄片解説詞創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作用。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五

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

人類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着人類的聚散,西方人稱作”命運”,中國人叫它“緣分”。

江南冬筍邂逅塞北口蘑,燴南北,300多年曆史的中國北方名菜,不僅造就了一種美味,更帶來無盡的空間想象。

花椒和辣椒的香豔相逢,不僅是味蕾和神經之間電光火石般的碰撞,也是亞洲和美洲之間的越洋聚首,兩種奇妙的香料,攜手闖蕩江湖,不僅塑造了重慶火熱的盛夏味道,也讓麻辣火鍋染紅大半個中國。

食物和人心,此刻正為團圓而凝聚

農場的沙土路,已經被整潔的馬路取代,久別重逢,第二故鄉在時間的作用下,催生着無數變化。

歷史對於旁觀者,是一段故事,對於親歷者,卻是切身的喜悦和感傷。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六

春季,萬物萌發,莊稼青黃不接,但大自然已經備好各種野菜。鄱陽湖水邊,野芹菜和藜蒿最為旺盛,做成蒿粑,不僅美味,還能領略自然的味道。北方山裏,醃一罐木蘭芽的習慣至今不改,蒸榆錢飯則是幾代人記憶裏最初的美食。

燕山餘脈,安德文焦急地等待着一場倒春寒。本該穀雨生髮的香椿,臨近立夏還未發芽。幾乎就在一夜之間,一種奇異的香味傳來。香椿芽長成只需要兩三天,多一天便老。筷子粗細的野菜,只生長在這座大山的背陰處。香椿素散發出一種奇特而濃郁的異香,有些人避之不及,但在愛它的人看來,這就是春天應有的味道。中國,世界上唯一將香椿嫩芽當作美食的國家。裹上雞蛋麪粉糊,油炸,叫香椿魚。也可以切碎,攤雞蛋,或與豆腐涼拌,都是獨特的春季美食。一個星期,兩茬香椿,葉子還在生長,卻不再適合食用。對老安來説,春天就這樣過去了。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七

空氣裏滿是誘人的甜香,吳江人採摘桂花,為的是讓它們在舌尖上第二次綻放。長枳的檸檬酸保持花香和色澤,無論是鹹桂花還是甜桂花醬,都能把專屬於夏末初秋的花香,延續到深秋和隆冬。

一場秋雨之後,來自天空的身影,不斷提醒着楊福星,最值得期待的美食,正在這裏萌發。褐色小傘狀的蕈子,其貌不揚,卻被歷代美食家奉為珍饈。儘管名氣已大不如前,但是每年只要時節一到,楊福星就會匆匆上山,趕赴與這些寶藏一年一度的約會。板栗殼燒旺,幹辣椒炸香,再加入嫩薑片,激出雁來蕈的奇鮮,類似松針的清香。蕈子汁水透出時,少量生抽提味,老抽着色,文火熬上十幾分鍾。汁水濃稠,雁來蕈醬就可以出鍋了。看上去烏沉沉的東西,卻有着柔韌的質地。不過現在,一盤好菜才完成了一半。

雨前的桂花,在雨後已經醃好,無論做餡兒還是調料,都極有風味。新鮮的板栗,最適合用來搭配雞肉。肉豆腐,精肉和豬肝,用豬腸捆綁滷製,做出的扎肝最解饞。秋季,用味厚的食物補償苦夏的虧空,抵禦即將到來的寒冬,俗稱“貼秋膘”,是中國農業社會的傳統。

雁來蕈醬等候的最佳搭檔,遠在百里之外的長蕩湖。這是產蛋3年以上的老鴨,鴨肉與雁來蕈同燒。材質上的大葷大素,激發出滋味上的大開大闔,同季食材間的碰撞,把秋天的韻味渲染得分外濃郁。中國的廚師依靠豐富的經驗,在時節的變化裏,尋找到各種精彩的食物組合,並流傳至今。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後的黑土地上,垛滿需要晾曬兩週的稻穀。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幹物質積累豐富。脱殼後,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需要經歷138天的漫長生長期,收穫還在繼續,氣温已是零下。

3000公里外,豐收過後的上堡,乾燥的秋風勁吹。老沈家的第三代,開始了一生的旅程,新生的嬰兒在秋收之後滿月,是宴請親朋慶賀的時候。滿月酒,要按照曆書,挑出最好的日子,菜單沿用五碗四盤的傳統。肉菜的多少檢驗着主人家的誠意,這是稻農們盤點一年收成的時刻。春播種,夏長贏,等到秋天,顆粒歸倉,兒孫滿堂,這是中國人收穫的季節。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 篇八

1、眼前的食物,可能來自遙遠的大海和高山。

2、隨着人們的遷徙流轉,食材、香料、配方和技藝也在浩淼的時空中穿梭、演變、再生,形成綿長而豐富的歷史。

3、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4、今天,空前豐富的食物,和前所未有的資源困境並存,如果到先輩的智慧中尋找答案,他們或許會這樣告誡我們短暫的一生,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5、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裏,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6、從進入廚房的瞬間開始,你們就肩負着烹飪美食的責任。這無關經驗和立場。

7、小混沌,個小,皮薄,只要往開水中一撈,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鮮美!

8、中國人吃早飯的習慣,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此後,華夏大部分地區,大都實行早午晚三餐制,利於生活也利於生產。

9、中國人對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鄉,是懷舊,是留戀童年的味道。

10、廚房的祕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説穿了,無非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為土地對人類的無私給予,因為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祕密就是——沒有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