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7K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多篇】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一

《舌尖上的中國2》,這是一檔介紹來自中國各個地方的美食節目,透過那一個個誘人的事物,我們也從中得到感知,本週是《舌尖2》的第三集節目,《時節》,講述一年四季的美食。

“不時,不食”是中國人飲食最重要的特徵。在四季分明的國度,不同的時節,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美食。在節日假期的悠閒之中,我們感受四季的輪替,感受天南海北的誘人美食。

第三集《時節》的內容,比之前的節目增加了更多美食的介紹,本期節目介紹了鐵鍋燉魚貼餅子、蝦子小刀面、桂花糯米藕、老鴨雁來蕈、板栗燒雞、清煮飛魚乾。。。等來自各地一年四季的美食,完全是吃貨的世界,看得人垂涎三尺。

這些食物都是按照時令吃食物,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中國人講究按時令吃食物,而不同的食物也在不同的時令產生。只要對自然和時序產生敬畏,每一道菜,每一家人,總會得到最甘甜的回報

在本集中,講述了螺螄捕手的故事,捕螺螄就要對螺螄的最佳捕獲季節掌握的一清二楚。才能換得到餐桌上一盤盤的螺螄~~~

從冬到夏,從春至秋,餐桌上的食材隨時令變化,不變的是中國人的勤勞努力。色彩變化,生機盎然間,是一次次美食的體驗。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二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光,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的落淚,多可愛的中國”。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温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温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可以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説事在介紹中國美食,不如更準確地説是在介紹中國文化,把文化通過味蕾傳給大腦。舌尖上舞動的不僅僅是那些或珍貴或平常,或鮮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三

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氣將七集全部看完,還意猶味盡。這檔節目確實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實,充滿了人情味,讓觀眾看到了久違的人們對大自然饋贈的珍惜和情感,攝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國》在呈現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是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所謂“天人合一”,在這裏也能完美體現。誠意麪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祕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裏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美食專欄作家。1965年生於安徽靈璧,中央電視台高級編輯,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主修攝影,同年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攝影美學,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台。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術,絕對來自民間”,做紀錄片的理念:“擺事實,不講道理”。

看完了陳曉卿的資料,對於此片在攝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備極高美學修養和熱愛生活的導演才能做出如此專業的片子。陳曉卿説一部好看的片子決定於題材、預算和創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題材關於“吃”,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必然會受到關注。一個好的製作團隊更是這部片子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然也。這樣想來,《舌尖上的中國》能出自這樣的團隊之手也是理所應當的。

“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們詮釋了一個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還有許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廣的傳統題材展現在觀眾面前,諸如:歷史、自然地理、旅遊、文化、宗教禮儀、文房書畫、收藏等等,希冀中國未來能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導演和專業的團隊,帶給國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棄商業利益,更多地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不僅可以愉悦我們的眼球,更能淨化和感染我們的精神和心靈,讓我們感恩於祖先並且熱愛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

相信只有這樣的節目才純淨、質樸、感動,才更有生命力,為觀眾所喜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四

彷彿一夜之間,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轟動了。

本來,近幾年的經驗使我對中國的影視行業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兒都持續一種謹慎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可鑑於這次的導演是央視著名紀錄片導演、吃貨、有色人種、網絡名人陳曉卿老師,倒使我實在鬧不清楚這部片子的紅火究竟包內含多少誠意,又有多少營銷的成分在內,於是毅然決定,還是先看一看再説。

平心而論,片子拍得並不沉悶,甚至用“引人入勝”的考語來形容也不算謬讚,但幾集看過,隱約總覺得什麼地方差着點兒意思。於是扭頭問一同觀看的妻,有什麼想法。她倒是毫不猶豫的説了句:主題很散。是嘛,主題很散。一共七集,雖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題,但有很多資料總覺得似乎是強扭到一齊,關係並非那麼緊密和理所當然,而有些資料又是重疊的,重複的,有些東西明明就是累贅,看着宂長又剩餘,這些東西,給熟悉中國的我們看起來,似乎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因為講述的都是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有很多時候,還會因為各種鄉愁引爆淚腺,但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到達同樣的效果。常年在國外,我們也都喜歡看各種紀錄片節目,所以看到類似的節目,總是免不了會設想一下,假如同樣的題目,discovery會怎樣拍,BBC會怎樣拍。比較之下,其間確實還是有高下的分別,不論是地理類,人文類還是歷史類節目,哪怕分支劇情再複雜,並行線索再繁瑣,BBC的紀錄片總是會給人一個很清晰的線索,相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們國小時候應付差事的作文,各種含混不清,各種眉毛鬍子一把,各種泥沙俱下,各種一鍋亂燉,但是不要緊,最後總會喊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用來總結了賬,統一主題。

全集看下來,還讓我發現,拋開那些令人感動的選題優點之外,這部片子的的確確是央視嫡傳,有着最純正的新中國紀錄片科班印記,又帶着明顯的舊中國血統淵源。確切的説,就是高高在上,假裝親民;宏大敍事,空洞造作;裝神弄鬼,語焉不詳。片子彷彿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實卻又是遊離的,其遊離的神色,恰與魯迅在一開始調侃的“船上文豪”感慨農家之樂時的姿態相似彷彿;而解説詞中,類似“這不僅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這類莫名其妙的屁話更是俯拾皆是;至於裝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這部片子裏,“神奇”“神祕”這類用詞究竟出現過多少次,心裏也就會有數了。在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按説發酵過程的生化原理本該是這部紀錄片的一個重頭戲,但在這部分當中,科學的理性成分被“中國人最早利用發酵菌”“發酵菌歡樂的歌聲”“中國人能從黃酒中品出剛柔兩重境界”這類煽情、似是而非、感性瀰漫、民粹主義的解説詞徹底湮滅了,從而使一部本能夠很精彩很理性很純粹的紀錄片,變成了一部夾帶超多民族強心劑和興奮成分的宣傳片。尤其令我難以承受的,是幾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現的那些刻苦勞動的普通人,應導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張張笑臉,那些笑臉是滿含誠意的,是發自內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題外之意卻讓我不忍卒讀。.。.。.

在看片過程中,另有一個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圍的人,看過之後的反應是很餓,似乎只有我感觸的是中國民生的多艱。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現的央視員工一家,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那麼容易,離鄉背井,承受着極繁重枯燥的勞動,45歲仍要重裝潛水,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後的全家團聚,而收入比較與他們所做的付出,是那麼微不足道。比較BBC所做的一些人文類節目中,那些保留傳統技藝的西方古老手工業者的生活狀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只能説是在生存的邊緣掙扎,由他們手裏生髮出來的財富,絕大部分被流通環節攫取,極端的狀況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無緣享用從自己手中流出後,被抬到了天價的那些美食。而他們對着電視所説的套話,竟是對這種狀況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個正常的人,應對這種狀況很難感到自豪,但他們的那些話説出來,聽上去卻是那麼的誠懇,我想,正如這部片子的整個基調一樣,這真是一種有央視特色的誠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五

這個紀錄片我對它一直以來都算蠻有情感的。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它,並沒有認為它的人物故事佔比太多,其實正是有了這些人物故事我才更覺得有可看性。

中國人的情感文化已經綿延了幾千年,它寄託於各種各樣的形式中,可以説食不離情、情不離食。就拿我個人來説,我生於安徽、長於江南,我的骨子裏早就烙下了江南飲食的印記,幸好如今也不算離家太遠,飲食文化都相近,也算是一種幸運之事。不過我的骨子裏可能是個對於食物文化包容性比較強的人,各地的食物不管是否正宗,我都願意嘗試嘗試。只不過囿於時間、地點和金錢無法實現,那麼能有這樣的一個作品能夠讓我見識到更多的世界、更多更廣的文化也是極好的。只是吃固然能夠喚起人內心的饞蟲,但是真正讓人感動的仍是寄託於食物中的情感,更何況有些食物的製作方式已經傳承了千年以上,在千年以前是否也有人和我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享受一樣的食物,這種情感的紐帶跨越了時間和空間、跨越了思想和文化走到了我的面前,讓我得以感知。今日是重陽節,按理説對於現代人,其實關於這個節日的記憶已經相當淡薄了,我們基本上已經忘記了應該用何種方式去紀念這樣一個節日,可是食物不會,便是三歲小兒也明白今日該吃重陽糕了,這就是事物的魅力,它不僅僅擁有它原本的味道,更承載着人類賦予其千百年不變的情感寄託。舌尖正是傳遞了這樣的價值取向,它拍攝的手法厚重,也不會讓食物的情感表達流於表面,很多人覺得舌尖關於食物的部分較少,或許是一帶而過,並不詳細講她的製作過程,雖然有些可惜,不過事物總是在那裏不是嗎,比起食物,能夠給我們展示那些我們並不知道的、知道了但丟失的傳統制作方式,不也很好嗎。

在歷史的長河中,農業始終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可是誰又會再去了解我們是如何播種、如何收穫,這些糧食蔬菜是經過怎樣的工序被送到我們的餐桌上的,人與自然本身就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個奇蹟,我們現在的旅遊業主張迴歸農村、迴歸自然,自然與我們的食物是息息相關的,幾千萬公頃的梯田、各種各樣的原始的耕作生產方式,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人在幹着我們聞所未聞的事情,正是這些奇蹟才構成了我們整個的人類文明。有時候,能通過這樣的紀錄片瞭解到,也是非常可貴的。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六

這個國慶假期,我完整地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Ⅱ》,感慨良多。

這是央視20xx年推出的美食紀錄片,雖主要講中國美食,還融入了自然風光、家國曆史,以及當代的國人生活,甚至點出了人與自然的平衡關係。

全劇分為《腳步》《心傳》《時節》《家常》《相逢》《祕境》和《三餐》七大篇章,每集由不同的導演執導,從不同的側面探究了中國人的美食祕訣。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美食自然也包羅萬千,從春夏秋冬,到高山湖泊,“農林牧副漁”各行各業的人們挖掘出各色美食;從三餐家常,到時令海鮮,美食不僅包含了人們的辛勤勞作,還反映了人物的聚散離合,更折射出社會的進程、歷史的變遷。

劇中某一集講述了一位母親陪着女兒來到上海學習小提琴,女兒認真刻苦地拜師學琴,母親用心地準備着一日三餐;過節時,母女請老師來家中吃飯,家常美味不僅犒勞了師徒的辛苦付出,更增進了彼此感情,老師不吝賜教,女孩堅持苦練,終於女孩登上了國際表演樂團,成為了一名職業演奏家。從美食的角度反映了教育的發展,給人以滿滿的正能量。

總之,全片拍攝考究、配樂精美,內涵豐富,是一部值得回味的好劇!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七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説,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我來説,怎泥拱、香椿煎蛋、紫蘇炒螺螄等食物不斷撞擊着我的味覺神經。我對媽媽説,你什麼時候會做這些菜啊?媽媽説,我會盡量學的,為了我的寶貝!

以前經常聽到賣切糕的很騙人,但我一直不知道什麼是切糕。晚上終於看到廬山真面目了。我感覺這麼美味的食物這麼會是騙人的工具呢?

《舌尖上的中國2》還有一點讓我看起來感覺很爽,就是畫面太美了。感覺比我看的任務動畫片都美。

“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裏,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這是節目的最後説的一句話。雖然我不大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卻很喜歡這句話。

看完今晚的《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我跟媽媽説,以後每一集我都要看。太好看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八

近來,中國中央電視台多個頻道推出了一套名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在其播出之初,便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流傳甚廣。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着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等不同地區的風味小食。與其它那些花哨的飲食類的節目不同,這個節目的真誠、樸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從中,我瞭解到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時,對處在“舌尖上”的中國又有了更深的瞭解——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感謝的那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我認為這個節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覺上的享受——平心而論,在視覺上比這個紀錄片的色澤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樸的人,人生觀和自然。